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教育的问题

乡村教育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教育的问题

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农村基础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农村基础教育是国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局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肯定要求。

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暑期实践调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不时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更多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性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相对发达的农村,“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已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也在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抑制。在我们所调查的河南淅川厚坡镇,男女平等观早已树立起来了。此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领导;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加快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状况正在改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正在得到贯彻落实。在调查的过程中,厚坡镇郭主任介绍说,该镇共有41个村,村村都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也已经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我国2004年高考中农村考生占55℅,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就。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体现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辍学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环境很差;同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据测算,1名小学生每年需要公用经费202元,1名初中生每年需要325元,而现在按“一费制”收取的学杂费,小学生每人只有100元左右,初中生只有150元,缺口5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力填补缺口,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1.2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和以往相比,农民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大增加。“农民普遍感到供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供孩子读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在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率下降,这与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农民还不定时地与老师联络,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做家务,而是让他们复习功课。此外,农村高考考生人数超过城镇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制约,其重视程度还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农民觉得孩子读书无望,就干脆带出门打工早点赚钱;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那部分农民,更是无心顾及孩子的学业。

可见,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不能盲目悲观,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素质教育年年喊,应试教育天天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流行话语真的很让人心痛。高考的指挥棒导致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学生、老师和家长全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2.2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城市教育基本达到现代化,而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素质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学的设备、条件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质量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此外,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衡。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2.3经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而也导致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中学校长说,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2.4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有临时代课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更糟糕的是,有时根本就没有老师上课。据调查了解,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有的老师闹情绪没有心思上课,这些教师所担课由其他教师代上。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师转正,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若干建议

3.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要引起上至中央、下至乡镇政府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此外,要把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这是防止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途径。另外,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系统及目标改革的急迫性。并且各级政府要真正明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不能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样。

其次,要引起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所有农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教书不应仅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更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拖起明天的太阳。教师应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作为学生,要胸怀大志,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迎难而上,通过接受教育而走向成材之路。作为家长,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支持孩子上学并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条件。

再次,要引起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重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实况,从而引导他们来扶持农村教育。

3.2千方百计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缩短城乡差距,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要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加大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第二,要多多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相关部门首先要提供城乡交流相应的条件,如交流的场所、经费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则要丰富多样,比如不定期举行城乡基础教育研讨会,让城市中小学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村,让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城市的师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优越环境,农村师生则可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先进的方法。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努力。

3.3全方位拓宽渠道,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经费问题,必须多方面开拓渠道。一方面,加大和调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向基础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倾斜,建立农村“控制辍学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设立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资金,将城市所征教育附加税全部用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再者,建议尽早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此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个人捐助和到农村去兴办基础教育。

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

1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从历史教育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史实的载体,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历史教育显然可以且应该为构建未来新型人才所需的人文精神的趋向而努力,应充分发挥其陶冶人格情操、深化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养育功能;应积极开发其激活人的心灵,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疏源导流,促进智力发展的益智功能。

2 重视讲解,充分发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主导作用

乡村初级中学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较少,知识面相对狭窄。可有些历史教师以为历史知识是死的,所以不重视讲解,每堂下来,不是让学生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在课本上勾勾画画,读后勾,勾后背。形成一条教师只读不讲,学生只背不知的恶性教学循环链。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对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讲解。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4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有生命的历史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人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时,可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5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第3篇

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乡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在调查中发现美术教育在乡镇小学是非常薄弱的!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笔者想就此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先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现在又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小学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中学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3)加强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要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要建立学生美术成长档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各类美术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和学生美术素质的提升。

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第4篇

1.1 城镇化快速膨胀,打工经济潮导致的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我国在加快推进土地城镇化的同时,人口,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能实现相同的城镇化。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其突出表现是: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民自己支撑。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 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弱化了。正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父母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教育的弱化。例如,有些家长只想着外出打工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几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及道德品质等;有些家长很少与孩子、临时监护人和学校沟通,根本不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到青春期后产生叛逆情绪,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发现为时已晚。所以,相对于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正常家庭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相对弱化了。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空间的间隔,进城务工或经商的父母既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子女进行交流,不能对子女进行亲身的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水平和精力的不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邻居、老师等监护人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不能严格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和教育,无法营造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看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无法在享受亲情的基础上感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精心指导的教育。事实上,家庭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经被严重弱化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亲子分离,留守儿童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和良好的教育,在行为习惯上极易产生消极变化,如小偷小摸,违反校纪,抽烟喝酒,赌博抢劫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又很难有称职的可以替代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新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留守儿童大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许多孩子沾染了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的不良引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协调的必然后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农村男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家长缺席以及由农业劳动女性化造成的母亲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1.2 基本状况

1.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

1.2.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类型及其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从各地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中单亲监护又以母亲监护为主。

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最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从大的方面而言,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提高父母意识,强化父母责任

首先要增强农村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留守儿童父母的认识极为重要,给他们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 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树立以孩子教育为重的科学家庭教育观。

2.2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加强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补偿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

2.3 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社区和社会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发挥社会组织教育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

乡村教育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现状;要求;高职教育;问题;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34-02

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城市与乡村、工业和农业、城市居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运作、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经济发展上互补、居民待遇上一致,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和改革带来的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1-2]。

城乡一体化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一体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滞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高、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不相适应。

1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安徽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必由之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安徽省自南向北分为皖南、皖中、皖北3个自然区域,全省建制镇908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镇47个,20万人以上的镇1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加快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转户籍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逐步减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被打破,安徽省城乡一体化水平一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根据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2010年安徽省城乡恩格尔系数相差度0.013,非农产业比重 86.01%,城镇化率达43.2%,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为0.2。

1.2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明显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大了安徽省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的力度;二是加大了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三是加大了农村社会事业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安徽省行政村通汽车比重达99.6%,农民生活信息化指数为0.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47.8%,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比例为84.2%。

1.3 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安徽各地政府应大力做好民生工程,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进而促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均衡发展。目前,全省已基本实施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1万人中农业科技人员数达3人,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7.6年,每1 000人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1.06人,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例9.1%,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54.8%,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6%。

1.4 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安徽省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目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64,城乡安全饮水卫生合格率93.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7.55%,森林覆盖率27.53%。

1.5 农村产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因地制宜,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较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农村产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2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多要求。

2.1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从目前来看,安徽省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生产能力还处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严峻的形势和状况迫切需要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结构需要与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使农村劳动力能够适应多个领域、不同的工作需求。随着农业功能的增多和强化,社会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要求劳动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面向增长型产业,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因此,必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企业和农村的多种功能,培养、培训大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方面发展。

2.3 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