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58-02

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资金筹集相对困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难、担保难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冷落,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存在操作性不足;②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通常没有有效资产做贷款抵押或质押,无法提供银行通常需要的足够的担保;③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创业阶段,经营时间不长,信用等级低,无法获得社会投资方的认可;④中小企业缺乏一套完善的融资管理机制,不熟悉各种融资渠道、方法和融资的规范时限、文件资料要求。

(2)财务控制环节薄弱。受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①随意调节财务报表。所属企业的经理人普遍存在着用报表调节业绩的现象,以维护自己私人的利益;②过度依赖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积极的改进,没有在实践中结合公司的实际,研究和有效地改进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内部控制制度难以适应企业的业务需要,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③只报表不分析。企业集团所属公司只提供报表不提供或不真实提供财务状况分析。报表简单、时效性差,非财务专业的高管不能够从财务报表中了解企业的真实现状;④不情愿接受财务监督,对现金缺乏管理,造成资金闲置、不足或呆滞;⑤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很多中小企业既没有严格的赊销政策,又缺乏有力的催账措施。

(3)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工具。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一般同时又是投资者,集权现象严重,缺乏对财务管理理论方法的认识和研究,难于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如被公认为科学而有效的分析工具——现金流量贴现分析,使得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其财务管理人员可能未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专业素质不高,无法运用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难以胜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中小企业的管理资源匮乏,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其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且缺乏应有的培训,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财务人员的能力不能随之增长,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等诸多现象。

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重点

(1)规范财务部门管理,明晰岗位设置。规范财务部门管理,完善财务部门结构,明晰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健全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对公司的内部诊断,结合公司实际发展的需要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状况,财务部工作人员岗位设置需明确和细化,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构更加完整,分工更加明确,职责划分更加条理清晰。

(2)完善组织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适应环境变化及企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应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三大职能,并且财务管理系统要融入到企业的业务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中。设置完整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强有力执行。公司的主要财务流程由财务总监进行控制和管理,在财务流程的关键点和内部控制上要有明确、严格的规范措施。公司的运行要科学规范,在原来的财务制度基础上进行补充,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制度,使其符合企业制度“三化”的标准,即“标准化、简洁化、效率化”。

(3)筹集资金,有效获取融资支持。采取适度负债的稳健型融资策略,将权益融资及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础资金来源,在控制融资风险的同时适度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①短期融资:开展银行信贷融资,建立银企战略联盟;积极争取行业的大力扶持,通过为行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得到更多的项目资金;②中长期融资:通过基金支持以及采用银行中长期借款、发行企业债券、海外筹资等债权融资方式,通过权益融资,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及其他投资主体解决部分长期融资问题。基于财务战略低风险、低成本运作的总体要求,流动资产投资、长期资产投资则既要重视新增能力,又要重视原有能力的挖潜改造;③流动资产投资战略:应注重效益性与流动性,将重点放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方面;④长期资产投资战略:应兼顾近期与远期利益,坚持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向有效产品、有效市场、有效竞争、有效区域倾斜。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

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实施

(1)建立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结算管理制度,对所有资金集中调度管理,对权属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为主营业务和有潜力的行业单元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行“统一领导、分组管理、分类实施”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以确保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目标,全面预算为基础,成本费用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3)建立完善的资产监管自控体系。通过健全资产经营责任制、委派产权代表和财务总监、建立资产经营财务预警体系等方面的有效措施,通过资金、资产、收入及利润分配、会计报告和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所属经营公司资产运营的监控,保证资本的完整性和不受侵害,坚持资本保全和维护所有者权益,防止资产流失。

(4)建立完善的资本运营体系。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以所属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有效的资本整合,组建起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专业化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完善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建立资本运营约束与激励机制,对资本运营责任和效率进行考核。

(5)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全面防范各类财务风险,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确立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预测模型,选择预测方法,通过财务风险成本最小化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企业 经营风险 财务防范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保险业作为入世后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保险公司或合资保险公司的越来越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保险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保险公司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处于领先位置,关键取决于保险公司对经营风险的防范。保险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如风险选择、费率选定、通货膨胀、市场竞争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导致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效果偏离预期目标,使保险公司遭受财物损失风险。

一、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防范的重要性

(一)规范保险公司业务工作,促进公司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企业的生存发展愈来愈艰难,财务会计工作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二十多年历程来看,保险业务越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就越重要,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要对保险公司日常的财务工作进行核算,又要对会计核算的结果进行评价和预测,这就要求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经营风险对保险公司的日常运作来说有很大影响,如果公司财务管理不当,造成财务管理漏洞,就可能加大公司经营风险,影响公司运行,降低公司利益收入。

我国一些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手段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在保险主体比较密集的地区,保险公司存在着一些财务管理漏洞:重规模、轻管理,财务监管不力,管理权责不明,为追求短期规模采取无原则的压低费率,降低保额或提高手续费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等,这些漏洞的存在都给保险公司经营自身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制约着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通过提高公司经营风险的财务防范力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引导企业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提高保险公司应对金融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保险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是由公司外部环境造成的风险,是无法避免和不可忽视的。各个保险公司之间为了争夺客户和占领市场,有时会采取不适当的方式降低保险费率,影响了保险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一些基层保险公司为了完成业务指标,甚至采用虚假承保的办法增加保费收入和完成业务量指标,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保险公司为事故发生后的企业补办保险。这些违规做法严重影响了市场公平,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无形之中加大了保险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增加了公司财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加强保险公司管理工作,能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公司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充分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利益,增加保险公司利润

虽然我国保险业的起步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保险作为人们防范未知风险的有效手段,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基于合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关系。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投保率在40%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在加快普通民众保险意识宣传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自身也要增强公司实力,保险业是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行业,保险企业在经营保险业务时,必须引进专业知识水平高和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些人才对保险业务中使用的保险知识非常熟悉和了解,在进行保险工作时具有绝对优势。保险公司本着对客户负责,为客户服务的原则,保险公司必须尽量减少和避免经营风险,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更要防止客户为了骗取保费而蓄意制作事故的问题的发生,通过提高自身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将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客户,增加企业经营利润。

(四)规范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率

由于经营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尤其是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保险公司业务具有特殊性,关系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运行。从一定意义上说,保险公司承担着社会保障责任,为国家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监管,实现公司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公司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降低资金不良使用率,增加公司的经营利润。

相比于一般企业来说,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完善。许多企业因为财务管理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最后导致公司爆发财务风险,引起公司的倒闭、破产。一些小企业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当、管理者对经营风险认识欠缺等问题,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企业在面临经营风险时不能有效和及时应对,导致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冲击过大,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走向破产的道路。保险企业因其业务的特殊性,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较高,财务防范机制到位,管理者认识到了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资本结构相对合理,流动负债水平较低,提高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使保险企业在应对经营风险时能采取有效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完善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防范机制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行为

保险企业首先要树立依法经营的信念,自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保险企业要遵纪守法,促进规范而有序的保险市场的完善。制度建设不仅对保险企业而言,对其他行业的任何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前提和保证。保险企业要加强分支机构的管理,就必须加快公司内部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健全现有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都依照制度进行,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加快财务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员工对企业财务制度的学习,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的按照制度办事,防范公司财务管理漏洞。企业要强化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优化企业经济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内部监督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二)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引进高素质和高学历人才

人才是企业持续生存的无尽动力,也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保障。保险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和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保险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的保险会计知识,熟练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熟悉保险公司财务工作流程。企业合理的分配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险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业务激励,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员工通过培训增加专业能力,提高工作业务量,增加收入。保险企业还要注意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国际保险业发展接轨,通过引进人才,改善企业人才结构,增加员工工作活力,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效益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链断裂是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倒地的直接原因。做好资金管理,不仅可以防范风险,还可以在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收益,保险业做为金融企业,对资金管理要求更为严格。保险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要加强公司的资金管理,科学管理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资金沉淀率。当前一些保险公司存在资金管理不善,结构不恰当的问题,增加了公司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保险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资金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解决好资金运用与业务增加的统一,节省资源与增加利润的统一。使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更大效益。

(四)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提高财务数据使用价值

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才能体现出财务数据的价值。及时、准确、真实的记录各项收入与支出。将各类数据细化到各经营主体、各产品、各销售渠道,定期从经营主体、产品、销售渠道等不同角度对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比较,给企业经营决策者可靠的财务数据支持,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销售模式。提高公司抵抗风险能力,体现财务数据的使用价值。

(五)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保险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险企业应该成立独立的财务监督小组,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提高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能力。企业还可以量化财务管理,建立各种指标,异常问题及时预警,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和严密性,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漏洞,杜绝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隐患,提高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只有采取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敏.浅析保险企业会计风险防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4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第3篇

一、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重点非财务报表而在表外

小企业经营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市场开拓追求利润生存上,忽略了财务制度的建设。大多财务人员是业主亲属,专业素质不高。加上会计政策变化随意性大,纳税因素的考虑大于财务报告系统的规范性。因此小企业三大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基于三大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这种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的财务分析在小企业财务资料信息披露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局限性尤为突出。而银行基于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主的信用评级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真实资信情况。银监会领导曾说过,小企业信贷不看财务报表,要看“三表”和“三品”。“三表”指电表、水表、报关表;“三品”指人品、产品、压品。总之,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重点在表外各方因素的综合评判而非财务报表简单的比率分析。

二、商业银行小企业有效信贷财务实战分析的指导原则

1.全面核实原则

我国银行法律要求资金供方为规避风险要详细核查资金需要方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由于小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反映信息有限,加上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聘请专业机构审计又不能满足银行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需要银行信贷人员本身从各个方面对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核实。方法包括通过行业和客户的盈利模式比较,产品和服务差异化,企业成立年限,实际控制人发展历程和家庭经济实力,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综合判断。独立三方信息包括:贷款卡信息、人行个人征信系统、水电费单据、员工社保缴纳、上下游的商业信誉、资金结算流水量与上下游合同的对应关系、网络信息、各项财产权利登记平台,法院等权力机构通报以及行业圈内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评价以及其他银行对申请人的授信条件等因素。

2.结合立足的核心要素判定财务优劣的原则

由于小企业千差万别,其财务报表在计算各项比率指标上存在缺陷,不能简单和以大中型企业财务数据为参考依据的行业标准值来比较。由于小企业存在产业集群和区域的“根植性”。即小企业依赖于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的核心客户以及具有产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区域。因此,在银行信贷实战中,可以根据小企业业务发展所在区域市场,结合区域经济、行业特征分布等因素同类企业比较差异化分析。通过研究某一商圈、产业集群、特色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实行一区域一策略,一供应链一模式。通过进行区域或特色市场的名单制销售开发模式,围绕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圈、行业协会、优质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核心供应链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简单的概括,小企业财务优良要结合其所处的特定区域市场或供应链所处角色来参考判断。结合小企业在区域、特色市场细分立足的核心要素相互比较,分析财务优劣变得更有说服力。

3.抓核心资产防风险的原则

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信贷市场经常出现“跑路”的情况。而银行管理及追缴成本较高。为了防范风险,贷前把握小企业违约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往往对于不同风险状况的区域、行业的小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授信政策。通过使用适合客户生产经营特点,能有效控制企业物流和现金流的金融产品,增加抵(质)押、担保,结合资金账户行为保证结算归行等增信措施来多途径转移和降低风险。因此,通过财务分析,研究小企业资金流、货物流、贸易流,灵活利用产品组合控制企业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商圈渠道、银行回款等核心经营资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控制了小企业得以生存的核心资产,提高小企业主的违约成本才能降低银行信贷的违约风险。小企业财务分析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小企业核心资产防范信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财务风险实战分析技巧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遵循“授信六真原则”,做到“真公司、真资产、真业务、真现金流、真需求、真偿债”。作为银行信贷员,主要从“望”、“闻”、“问”、“切”四个“三板斧”做贷前财务风险调查:

1.三“望”

“一望”公司停车场,看公司员工而非企业主的私人交通工具多少好坏,可以间接反映企业效益情况;“二望”公司财务人数多少,可以间接反映企业业务量大小和管理精细程度;“三望”公司财务岗位设置,可以间接反映企业财务规范性及报表的可信度。

2.三“闻”

到企业了解情况要做到“三闻”:听出纳说,听销售说,听工人说。听出纳说企业的资金充裕情况,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是否恰当,资金回笼是否及时;听销售说企业的产品市场美誉度、销售量、立足特定区域市场细分的核心要素,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利润表的真实性;听工人说企业的生产繁忙情况,与出纳及销售反馈的信息核对,勾勒出企业的真正运营情况。

3.三“问”

“一问”公司股权结构,了解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企业背景及资金实力,收集企业软资源及银行可控核心资产信息;“二问”公司上下游客户及其结算期,了解公司市场供应链情况,反映企业供销渠道业务连续性以及资金回笼及时性;“三问”企业商品单价库存与交货期,结合市场情况和同业信息核实,反映企业市场销售可持续竞争力情况。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筹资研究

一、引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中小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加剧,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经济发展契机,将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更进一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是否充足关系着企业的命脉。但是,由于受到中小企业规模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对融资瓶颈的忽视,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全都遭遇了资金的短缺的困境。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局限性,企业资金往往来源不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后续发展,使得这些中小企业得不到壮大与成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所以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现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筹资理论基础

1.筹资定义

筹资是指企业筹集与获取资金的一种行为,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其资本结构调整、经营活动等需要。企业筹资可以说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不仅仅保障着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决定着企业今后生产经营发展的潜力以及可持续性,影响着企业的产业规模。

2.筹资原则

(1)规模适当原则

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根据不同时期企业的各方面发展需要得出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因此,要准确的得出企业筹资的具体数目,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出筹资规模与数量。

(2)筹措及时原则

对于企业筹集资金的财务人员来说,必须掌握的技能就是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这样在公司需要筹集资金是以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时间,帮助企业能够及时的获取所需资金。

(3)方式经济原则

公司相关财务人员除了得确定筹资的数额,筹资的具体时间以及筹资的渠道以外,还必须研究筹资的各种方式。公司进行筹资时,必须对各种方式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便确定出公司所需的合理资金结构,从而降低筹资风险以及相关成本。

3.筹资渠道

(1)内部筹资

企业内部筹资渠道指的就是从企业的内部获取资金的途径。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以及企业自由资金。

(2)外部筹资

企业外部筹资渠道指的就是企业从外部获取资金的途径,主要来源有:民间资金、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外资等。

三、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信贷评估低,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过小,所获取的经济效益极其不稳定,几乎没有吸引信贷资金的能力,其中信用不高是阻碍中小企业贷款关键。就我国现状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管理制度,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管理经验的不足,导致公司财务较为混乱,透明度不高。除此之外,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竞争过强,自身也没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往往业务不理想而且盈利水平不高,导致自身信贷资产质量总体评估不高很难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同时,我国规范权威的专业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很少,而且标准过于严格根本不适用于中小企业,在加上中小企业存在逃费银行债务的情形,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往往带有歧视,所以就实际操作而言,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难上台面。

2.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融资结构单一

就我国当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寻求外部融资时,几乎都是寻求非正式股票市场和非正式债权来进行融资,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受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完善,几乎都是参照西方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要建立起规范的企业融资体系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建立以及实际运营的效果来看,我国市场非正式的融资渠道叫银行来说更加的便捷,虽然借款利率相对来说比银行更高,风险也更加繁荣大,但是民间股权市场效率特别的高,相对来说,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虽然民间筹资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便捷,但是民间市场并没有形成自身的规范信誉体系,相关的处罚制度也不是那么的完善。因此,中小企业总体还是面临着融资结构失衡,渠道单一的困境,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还是很有必要的。

3.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

在我国金融体制中,占大多数的还是国有金融机构,其服务的对象也较有局限性,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大型的私营企业,而中小企业几乎不纳入其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台,导致一些有益于中小企业的制度并没有建立,于是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地方规定时,往往会倾向于帮助大企业,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发展。

4.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不足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都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自身局限性较为明显。首先,中小企业受其发展规模的影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且以劳动密集型居多;其次,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财务信息基本上都不透明与完善;最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过高,往往存在着逃费形象,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货款事情前审查和事后监督的难度。综上所说,以上的这些就造成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不足的状况。

四、中小企业筹资困难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原因

(1)融资能力有限

由于我国正规的银行融资渠道对融资对象的需求较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如经营风险大、缺乏规范的信用融资担保机制、产业规模较小等,几乎不可能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的渠道狭窄问题,也直接的导致了企业筹资能力有限。

(2)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从原因的形成上来分析,中小企业之所以抗风险能力差,首先是因为许多中小企业在社会上缺乏一定的声望,资产规模小导致实力不足;其次是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一是不及时还账。很多中小企业在从银行获得相应的借款之后,到了约定还款期限就不按时按量的还款,导致银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二是企业逃废债务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公司负责人就开始逃跑,使得银行的资金不能够及时的收回,造成巨大亏损。因此大大减少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中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

(3)中小企业盈利空间有限

盈利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也是企业得不到资金资助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科技含量低下,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竞争压力大,往往收益不高;其次生产设施也相对落后,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企业的盈利空间有限,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还款的风险,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筹资能力。

(4)中小企业财务不透明

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令人诟病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企业的财务不透明。一方面来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几乎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再加上根本就不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信息,导致投资方对信息的真假,以及企业财务运行的真是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财务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的额弊端,如经常做假账错账,会计规定混乱等,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不高,财务不透明。由于财务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很多的大型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2.外部原因

(1)相关政府机制不完善

对比其他的国家来说,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比照国际经验来看,国际上或多国家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或者指定一定的规定,来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并且国内一般都会有专业的金融担保机构来帮助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就我国来看,政府几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或者规定来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社会上也没有规范的金融担保机构,导致中小企业受到政府的助力还比较少。

(2)银行对中小企业筹资支持力度不够

随着国有银行改革,很多有潜质但是不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贷款被银行排除在外。同时,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所需的资金相比大型企业而言数额要少得多,但是要办理的手续却更加的繁琐,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所以相对而言,商业银行更愿意给大企业贷款而将钱贷给中小企业。

(3)当前的信贷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筹资

近几年来,信贷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国家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相应的收紧了银行信贷投放权。一般只有大型的国有银行才具有决策权以及信贷权,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权限却受到了限制,但是地方银行往往才对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更为的了解,而大型银行却因为对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而拒绝贷款,导致了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五、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1.企业自身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信用意识

中小企业首先应该从自身体制出发,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尤其是需要建立一个真实透明的财务制度。财务状况的好坏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也是投资者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评判的依据。所以中小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公司财务的管理,定期向社会或者是投资者提供有效全面的公司财务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者的误解。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高层以及员工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并积极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经营战略,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最后,企业应该切实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对于银行的信用评级,企业应该积极的参加,并且找到信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提高自身信用等级的方法,使得自身信用达到银行贷款的标准。当银行已经展开了对公司的融资帮助时,一旦出现问题,也应该及时的跟银行商量进行解决,不可出现逃费等失信行为。在双方约定的还款日期,公司应该积极主动的对债券银行进行还款,严格准守双方约定,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

2.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一方面应该强化公司产权的流动性,积极发展地方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民间的闲散资金,并鼓励私人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积极建立企业的良好信用等级,积极公开自己企业的财务以及经营信息来避免信息的不对称,积极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出台相关的政策,并给地方政府拨款,用来帮助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制度进行积极完善,建立规范健全的企业担保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需要并积极的味债券方以及借款方降低资金风险,维护资金的安全。除此之外,鉴于我国在法律方面还不完善,所以政府也应该在当前法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以及弥补立法的空白。

3.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应利率市场进行积极的改革,尽可能的把隐性成本显性,秉持着风险对称收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放权,让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来有差异的对贷款企业收取不同水平的利息,提高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同时也可以积极的维护银行的利益

其次是政府应该积极的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落实当地的相关金融监管政策,积极鼓励与能力的金融机构为由潜质的中小企业贷款,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机制。

最后,积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建立责任跟权利向对称的的信贷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为由资格的中小企业尽职的办理融资业务。同时也应该积极的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加快对金融产品的创新,改善银行内部结构,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推出合适的推出适合的信贷产品。

4.大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对于和中小企业应该积极的发挥着引导作用,让我国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一是要建立创业投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降低企业风险;二是规范民间资本市场,由于民间资本的便捷性,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选择从民间进行融资,如果不对民间资本市场进行规范,很容易引发经济纠纷和金融诈骗事件。因此,政府应该积极的制定政策以及相关的制度,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规范形成,并真正的成为中小企业有效的筹资方式之一。

六、总结

本文对中小企业筹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阐述,解释中小企业筹资工资的必要性,并对当前情况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筹资工作中自身管理水平太差,缺乏指导、机制不健全,信用度过低;融资渠道狭窄,融资体系不健全;国家扶持力不高,优惠政策少。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提高信用,健全公司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敬.浅谈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知识经济,2014(02).

[2]赵兰英.我国企业筹资相关问题探讨[J].管理观察,2013(32).

[3]朱佳红.论企业筹资的方式与选择[J].新经济,2013(29).

[4]雷箐青.企业筹资方式和渠道的比较与选择[J].现代商业,2013(11).

[5]崔健.浅谈企业筹资方式[J].现代商业,2009(03).

[6]塔依尔.尼牙孜.加强民营企业筹资的几点建议[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6).

[7]万兰芳.民营企业筹资的困境与出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8]齐敏江.浅议企业筹资方式与效益的关系[J].煤炭经济研究,2003(03).

[9]赵辉.企业筹资的阻力[J].辽宁财税,2001(03).

[10]胡云洁.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4).

[11]杨超林,郜朝光.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研究[J].金融经济,2015(16).

[12]孔繁祺.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5).

[13]张红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4).

小企业公司财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财务风险;控制;规避

一、 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近些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当中,诸多原因使其财务风险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令人担忧,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如何摆脱财务风险,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是我们管理者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健全管理体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二、企业在技术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

1.多种经营法

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共同合作投资项目,通过多元化多种经营的模式将财务风险分散。对于某些风险大、投资多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互助联营,共同投资开拓市场。使利润共享、财务风险共同承担,这样就降低了投资风险,规避了企业因投资较大项目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同时,市场投资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所以中小企业还可以采取多种经营的策略,经营产品多品种,多渠道、并多领域的开发市场,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散降低。某些投资项目风险比较大,获得的利润也一定很丰富,某些投资项目风险比较低,但回报可能也会很慢,一般来说,投资风险和投资效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利润越好。短期投资风险要低于长期投资风险,投资债券的风险要低于投资证劵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可以多种经营,多渠道拓展业务,去投资一些与企业主要生产的产品不相关的产业和项目。使得产品的利润率得到有效地互补,旺季与淡季产品互补,高利率与低利率产品互补,产品在畅销上和滞销上互补,不同阶段生产时间与数量上互补,以减少因产品单一而给公司财务带来的风险。

2.风险回避法

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投资时,尽量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投资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对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较大的项目,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用较小的风险换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风险降到最低。投资股权是收益比较快而且比较高的项目,但是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尽量避免投资股权性项目。当然,也不是说为规避风险企业就不去投资所有风险性项目。例如:某企业为了达到控制某一领域或某一项目的目的,必须采取股权投资才能够实现,那样的股权投资承担适当的风险也是必要的。

3.转移风险法

即中小企业可以将财务风险的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购买保险、联合经营、筹集资金以及发行股票等方式将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的方法。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转移风险方式。

  (1)股票发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社会资金共同承担财务风险。、

  (2)联营投资。企业与其他或个人或企业联营投资,分担财务风险。

   (3)购买保险。通过购买保险,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让保险公司来承担财务风险。

   (4)经销商包销。销售渠道上降低企业的发行风险,将发行风险转移给经销商。

通过上述办法,使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移他人,共同承担财务风险与企业效益。

     4.风险调控法

     即中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采取必要措施调控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方法。

   (1)有效调控负债资金。企业在资金运转正常,保证需求的条件下,使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有所降低,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2)有效调控股票份额。在市场不平稳时期,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应该及时调控股票份额,降低投资风险。

   (3)开拓区域,提高质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技术和设计水平,研发新产品等手段去开拓市场,使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更大,竞争力更强,避免因产品积压而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产品收益率。

   (4)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企业设立专业部门,配备专人预测、分析、监控财务状况,提前预知财务风险等级,有效调控财务风险。

三、中小企业在制度上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从制度上控制财务风险

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意识,不得有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兴衰,更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中的重点。财务管理是一件关系到全局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加强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拓宽经营渠道,更新经营理念,遵守经济规律,在财务制度上严格管理,建立健全有效地约束机制,在制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风险,科学合理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分析制度,从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首先要在中小企业内部建立有效地财务分析体系,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分析制度,对财务报表按照年度、季度、月份做好流动性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分析和效益率分析。其次,把好财务风险内控这道管理关。加强财务监督体制,做好风险预警机制,把财务风险从源头加以杜绝,做好防范工作。同时,分清职责,层层监管,在财务制度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明确化。最后,要利用社会中介机构按时对企业资产作出评估,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作用,从外部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管。

3.采用科学的决策手段

    为防范财务风险,在决策中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手段,财务决策的对与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与衰,因此正确的决策方式在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单凭主观经验和判断来分析风险,决策财务管理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我们应该考虑到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定量计算和分析财务风险。

   4.建立风险防御机制,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从企业长远角度出发,建立财务风险防御机制,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参加保险、多种经营、提高准备金等方法转移、分散、化解风险。管理人员对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及时掌握,财务管理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有效降低环境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5.合理利益分配,促进企业发展

在企业内部对利益的合理分配也比较重要,财务关系要透明、清晰,责、权、利具体明确。在利益分配上,即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考虑企业发展。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共同抵御财务风险。

    结语:本文从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做以简单的论述。对防范和控制风险给予一些建议和方法,目的是使我国中小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努力适应多变的宏观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就会健康发展,企业的财务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是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主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刘小英,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2]张守合,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更多

航天制造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名家名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中国石油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