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门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及品牌,因此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1]。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选取我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接待的240例耳鼻喉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人性化组,各120例。常规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6±6.1)岁。人性化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3±6.0)岁。常规组与人性化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即安排专人在导诊台轮流值班,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等门诊常规服务。人性化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热情接待患者,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环境与就诊流程,在候诊区放置健康知识宣传册,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其依从性;②强化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抗压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之排解压力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③优化就诊流程:简化就诊流程,设定就诊流程标识牌,对急症患者设立优先就诊通道并全程陪同,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解决突发状况;④强化护士的培训:合理安排时间,为护士组织座谈会、交流会,以进行疾病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⑤强化感染管理:预防并控制好就诊区域的感染,做好各种器械的消毒、杀菌工作,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比
人性化组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5%,人性化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3%,人性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耳鼻咽喉患者的病种较多,发病时常伴有疼痛,且其交叉性、阻塞性的特点较为明显[2]。大多数患者发病突然且变化较快,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在就诊时难以保持平和心态,容易与护士发生口角。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就诊流程复杂、医院感染等因素也均会导致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下降。因此,有必要对耳鼻喉门诊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切实执行,以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为了探讨耳鼻喉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其护理管理的难点,再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管理难点主要集中在于①患者依从性差:患者对医疗专业术语不理解,对自身疾病缺少正确的认识,导致其依从性较差;②护士服务水平低:护士的操作技术参差不齐,在不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重复操作而增加患者疼痛,产生护理纠纷;③感染风险大:耳鼻喉患者通常需要借助器械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与护士均会与器械产生接触,因此容易出现感染[3];④患者不熟悉诊疗流程:由于患者对医院的环境、诊疗流程等不熟悉,就诊期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护士未和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则会诱发护患纠纷;⑤护患配合难度大:患者通常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其在就诊时常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安排的情况;⑥护患冲突多:患者就医心切,容易在就诊时乱插队,尤其的对急症患者而言,更容易因此紧张、焦虑而与护士发生冲突[4]。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后,我科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对比之前的常规护理管理,(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耳鼻喉门诊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闵芳.耳鼻喉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167-168.
[2]郭雨.人性化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79-180.
[3]陈莉.门诊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62-262.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社区护理队伍不稳定,临聘人员多,缺乏临床经验和应急知识。政府购买服务没有落实到位,社区医疗服务补贴不到位,药品零加价,治疗项目少,自身缺少创收能力。护士工资待遇低,他们多是把社区门诊的工作当作跳板,一旦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会离开,导致护理人员变动性大。缺乏连续性,更缺乏主动性。由于工作经验欠缺,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
规章制度和评价系统不完善:目前没有一套适合社区门诊护理的管理体系,社区医疗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一个新科目,规章制度在逐步规范中,综合医院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不适合社区门诊护理的管理。导致护士工作有些环节无所适从。
社区护士对自身的形象和患者的就医环境不够重视:社区护士除了自己的护理本职工作外,还肩负着药房、收费、社会保险等工作,甚至有的社区护士还要承担护工和卫生员的角色。护士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繁琐,社区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护士不注意医疗物品及药品的有效期,物品摆放零乱,没有秩序。这种个人的惰性造成的患者就医环境的不整洁却很能影响患者,使就诊患者对社区门诊部医疗护理质量产生怀疑。
社区护士的临床技能欠缺:社区门诊部聘请的护士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时间短的护理人员。这部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对护理技术操作更是生疏。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①社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接触最多的是成人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可是部分社区护士不能“一针见血”。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护理操作,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的机率。②社区护理人员缺乏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一旦出现专科病例常抓不住护理要点。不能很好观察病情,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以致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③部分社区护士只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主动学习,对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和用药的问题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不能很好地对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尤其是在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能及早发现输液反应的发生,解释安慰工作做得不够。而且护理记录不够准确、详尽,容易造成医疗差错和纠纷。
对 策
在政府购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稳定护理队伍。强化在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社区门诊的护理服务所需要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有其特殊性。必须针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学习,以及人文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加强护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和急救知识的培训,强化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工作,成为合格的社区门诊护士。
积极制定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根据社区门诊部自身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如:医疗垃圾转运制度、入户护理操作程序、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用药制、消毒隔离制度等。建立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健全各种登记本如:急救、输液、紫外线照射、医疗垃圾转运、细菌培养等。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保证记录质量。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制定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考核严谨,做到奖罚分明。不定期抽查护理工作,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指导护理工作,让护士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社区护理工作规范、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90-1
开展社区门诊输液,使不愿意住院和达不到住院要求的病人在门诊得到及时治疗,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时间,还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肯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护理人员、病人及观察室的全面管理,对预防差错及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1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护士是社区门诊的主要力量,承担观察、护理、急救和治疗操作等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本领,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为此,应该对护士进行医德教育,组织学习护理伦理学和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觉悟,并定期进行总结,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表扬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护士。
1.2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根据社区门诊各类病人的特点及门诊护士知识结构情况,有计划进行专业培训,举行业务讲座,护理病例讨论等。具体做法是学习与临床急需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巩固和强化学习结果,配合护理部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应建立门诊输液登记制度对输液病人护士应认真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输液处方、液体滴数、开始时间,以备发生意外及时查找原因。
2.2查看病历制度护士在接输液单的同时应同时接过门诊病历,查看医生的诊断及患者的症状体征,以确定患者的液体滴数,一般老年患者的输液滴速40~60滴/分,有心脏病患者不超过40滴/分,有心衰者不超过30滴/分,小儿为10~30滴/分,新生儿一般不超过15滴/分。
2.3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由于门诊输液人次多,加上有陪伴,环境和秩序都比较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护士在注射前必须认真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注射。对静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患者用红笔在输液瓶上注明醒目的“P”字,并且护士在注射前再次询问患者本人及陪伴是否做过过敏试验及有无过敏史,对初次静注者在注射后应观察3~5分钟方可离开。
3加强对输液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种意外
一般在患者注射、拔针及注射间隙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滴速、有无渗液、针头脱出和堵针等情况。特别是对小儿静脉输液者应多给予照顾,帮助递递奶瓶、玩具等,对啼哭不止及不合作者要帮助其父母安抚好孩子,使其愉快的完成输液治疗。有的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有的急于上班和处理其它事情,就自行将滴速调快,对这类患者要及时纠正滴速,还应向他们解释滴速过快会产生的并发症,使其认识到控制适宜滴速的重要性。对无陪伴的患者,在观察中更应多加关心,主动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需要,如喝水、大小便等,给予必要的协助。
4抓好输液室的管理
4.1陪伴管理要求每个患者只留一个陪伴,对行动不便和婴幼儿多给予照顾,并向他们宣传观察室规章制度,协助病人维护好室内卫生。
4.2完善消毒制度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护理;安全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科门诊于2017年5月开始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科室护理人员共20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18名;年龄22~40岁,平均(31.2±1.8)岁;护士15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
1.2方法
2017年5月以前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5月后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护士安全教育。口腔科门诊护士要集体接受护理安全、防护意识及感染控制等教育,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动自觉执行安全管理规定。护士操作时要注意严格穿戴工作服与口罩、手套、眼镜等防护措施,以脚对治疗椅开关进行调节,防止污染手与无菌物品的接触。②医疗器械管理。护士要认真分类诊疗台物品和器械,将无菌用品、一次性用品进行分类管理,外用药与注射药物要分类贴好标签,根据清单清点器械。③设置器械间。口腔科门诊要设置专门的器械间,对污染后的器械要分门别类的放置,被污染器械分类时要及时将拔髓针和根管扩大针、洁牙机头等器械挑出来,单独由护士消毒。而高速涡轮手机由于使用频率高,也是受污染最严重器械。根据一人一用一灭菌基本原则使用,用后要根据规定步骤进行消毒。④管理培训。要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消毒技术和感染管理规范,根据生化监测规范监测受污染医疗器械,器械包要贴好灭菌提示卡,护理人员使用前要观察提示卡是否发生改变,以耐热菌定期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⑤规范包标。医疗器械要加强管理,对每个灭菌包都要认真注明包标,写明消毒日期,避免发生漏标。⑥环境安全管理。对诊疗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空气内病原菌的数量。定期消毒诊室内物品,选择酒精(75%)对物体进行擦拭,以紫外线对物品照射进行消毒[1]。⑦护理配合安全管理。治疗时患者因疾病容易出现心跳骤停或血压过低、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口腔科门诊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急救培训,可以在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017年5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与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口腔科各项(消毒隔离、区域管控、器械管理、物品管理)质量进行评分,由口腔科护士长对各项质量评分,每项总分设定为100分,以得分高表示质量高,以得分低表示质量低。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安全管理后,消毒隔离、区域管控、器械管理、物品管理等项目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门诊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临床效果;实施方法
门诊是医院窗口,直接体现着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与医疗技术情况,通过加强门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创建良好的品牌[1],扩大医院区域影响力。但当前医院门诊管理中仍存在患者不满意、服务不及时等多种问题,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因此,本文重点探究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数据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43.15±2.76)岁,其中13例泌尿外科,12例普通外科,10例儿科,9例胃肠外科,6例其他;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3.79±2.17)岁,其中14例泌尿外科,11例普通外科,9例儿科,10例胃肠外科,6例其他。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都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行“人性化管理”,分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2.1创建门诊人性化管理模式
首先,医院应树立门诊护理人员良好的人性化服务意识,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护士长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处理好医院门诊的大小事务,并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创建良好的门诊人性化管理模式;其次,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各项门诊工作[2],结合患者不同病情,优化门诊就诊程序,缩短患者就诊时间,保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最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门诊护理人员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也应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较为焦虑的患者,应耐心指导患者就医,缓解患者焦虑、狂躁等不良情绪,提升整体门诊服务质量。
1.2.2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良好的就诊环境能够给予患者安全感与熟悉感,因此,医院应安排专业人员打扫门诊大厅、科室卫生,保持室内的整洁性。在门诊显眼位置张贴服务、指引标识,规范门诊就诊程序。同时,医院应以人性化管理理念为中心,营造浓厚的、和谐的人文护理环境[3],做好护理人员礼仪服务工作。如举办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从服务过程、服务技能等方面提升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素养,树立护理人员的形象。引导护理人员与门诊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要求护理人员以人性化护理方式为基础,采取针对性沟通技巧,从而赢取患者信任,提升其整体护理满意度。
1.2.3开展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加入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预防不同疾病的并发症状。在患者就诊期间,向患者发放相关疾病的健康手册,通过图片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转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促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3评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评定患者护理后的满意情况,问卷总分100分,共有4个组成模块,根据总分高低分为三个等级,即不满意、满意、特别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比对照组多13例;观察组满意13例,比对照组多1例,(P<0.05),见表1。
3讨论
门诊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群众对于医院的整体印象,良好的门诊服务能够提升医院服务水平,赢得群众的信任[4],因此,医院应加大对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为开展门诊服务创造更好条件。本研究通过分析人性化管理方式应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可知,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8.00%,比对照组高28.00%,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优。“人性化管理方式”适合当代人民对医疗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个性特征而开展护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帮助门诊患者解决对应的问题,同时,医院应定期开展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培训讲座,从优化就诊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51],提升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的意识,教授护理人员对应的沟通交流技巧,最大程度上缓和护患矛盾,赢取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配合。综上所述,将人性化管理方式应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还可缓解护患矛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英.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269-270.
[2]高晶.人性化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7):159.
[3]毕莉娟.人性化管理及激励机制对门诊工作人员情绪睡眠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9):1332-1334.
[4]刘雅茹.人性化管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