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动因;建议

农民集中居住是实现“三个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是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的催生品;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和必经之路。

一、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动因分析与归纳

(一)理论动因

这里所指的农民集中居住的理论动因是指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出发,总结出的推动农民实现集中居住的必然原因,它具有总体性的特征。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

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将不断发生变化,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将逐渐趋于合理化。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这势必引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从分散从事农业劳动,到集中进行工业、服务业生产,这为农民集中居住提供了可能。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扩张阶段,而工业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产业集聚,它包括各类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的适度集中。也就是说,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提供了强大动力,而农民集中居住也会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土地集约化驱动

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但同时土地的粗放利用却很突出。尤其在农村,农民住宅随意占地、使用无序等现象严重,加上管理困难且缺位,造成闲置浪费土地现象严重。据学者计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已超过16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农村人均用地面积达177平方米,占人均耕地面积的19%。而且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多为优质耕地。造成大量土地的使用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因此,为了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有必要让农民集中居住,通过复垦,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3、城镇化驱动

《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设市城市654个,城镇化水平46.59%,城镇人口达到6.21亿。报告称,今后5年内,我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加大,这为农民进入城镇集中居住和实现农民市民化提供了动力和契机。

(二)实践动因

这里的实践动因是指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各种具体动因,它们因地因时不同,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导,在各种具体动因的共同推动下,农民实现集中居住。

1、农民意愿主导型驱动

农民意愿主导型驱动因素是指农民在进城务工、经商等过程中,产生的对城镇生活方式的接纳,让他们自发或者在外力助推下进城集中居住的因素的总和。这一类型多见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卫星城周围、城镇近郊区、交通枢纽周边等地。这些集中居住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非农化”了。他们工作生活在城镇而在农村保留土地和房屋。在这些地区,村庄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农民自发自愿集中居住在城镇。

2、政府政策主导型驱动

政府政策主导型驱动因素是指政府在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政府政策和行政命令让农民集中居住。这一类型多见于大型工程建设、库区移民、灾后重建、政府主导的各类园区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不适宜人类居住区整体搬迁等情况下。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3、市场化主导型驱动

市场化主导型驱动因素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农民在与相关市场主体的相互作用下,实现集中居住。这一类型主要是企业、开发商通过征用农民土地开发工、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而促成双方协定,由开发商修建集中居住区,让农民居住。

二、对农民集中居住实践动因评价与建议

(一)农民意愿主导型驱动

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集中居住推进方式,农民完全自由自愿,但是推进速度缓慢,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而且仅局限于有一定技术、资金或者人际脉络的农民。他们一般在城镇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但是不具备市民身份、也不能享受市民福利。

对于这一类集中居住的农民,政府要对其提供政策援助,解决他们的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社会福利等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被城镇接纳和从精神上融入城镇。

(二)政府政策主导型驱动

这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集中居住驱动因素和推动模式,具有规模大、推进速度快、具有规模效应等特点,但在政府主导下,农民的意愿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障,甚至出现强制推行,引起农民的抵触情绪。农民在集中居住前多从事农业劳动,集中居住后可能因土地离居住地较远耕作不便造成收成减少,或者因失地又无其他技能而发生“因集致贫”。以及对市民身份或集中居住生活方式的不适应而引发矛盾。

对于此类集中居住的农民,在实行集中居住前,政府要深入宣传,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消除他们的顾虑;同时,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原则,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集中居住后,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工作渠道,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让他们从形式、精神和思维方式上都实现从分散到集中居住的转变。

(三)市场化主导型驱动

目前,这种驱动因素下的集中居住虽然并不太多见,但是由于农民自愿主导的规模小、速度慢,政府主导又面临财政困难、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市场化主导型驱动应该是未来农民实行集中居住的最主要动因和基本形式。和政府事务众多相比,企业可以相对集中地开发项目、建立园区,同时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民自愿推进相比,又具有高速、规模效应优势。

但是,由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极有可能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因此,政府应该对企业在推进集中居住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加强监督,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和侵犯农民权益的惩罚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正当利益。

参考文献:

1、赵美英.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集中居住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杨继瑞,周晓蓉.统筹城乡背景的农民集中居住及其制度重构——以四川为例[J].改革,2010(8).

3、李晓莉.城镇化进程中近郊区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梁家墩为例[D].兰州大学,2009.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党的十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国的农业安全受到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条件的制约,农业发展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威胁,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现象严重,农业生产能力后劲不足。大量的兼业农民致使农业生产副业化现象普遍,农业生产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农业安全。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副组长陈锡文2012年11月29日在《财经》年会2013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进口粮食数量增长非常快。2012年1—10月,按中国口径统计,进口的粮食已经超过6千万吨,达到了6088万吨,从2011年开始,三大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中国也都已经成为净进口国家。如果农产品全部自给,中国大约有20%左右的缺口。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除了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还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报告)。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新型职业农民,因为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职业农民,资源就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②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③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④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②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特点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③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特点既保留了传统农业经营的优点,又避免了小农户的弊端;既可以发挥家庭经营的优势,又有助于融入现代农业要素;具体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 新型职业农民的稳定性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运用;

2.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

4.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政府支农政策的落实;

5. 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

二、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养的主要做法

(一)美国的“三位一体”农民教育模式

在美国,农业大学和学院是把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教授们在从事农业教学研究的同时,还广泛深入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方面的推广、示范、咨询工作,开办技术培训班等,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技术及时推向农业生产一线。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院校规定,学生必须到农场、公司参加生产实践,并帮助完成某一生产课题、解决生产实践问题才能毕业。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美国的农民培训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在公立学校开展的培训和公立学校外开展的培训两种。前者是美国农民教育培训的最主要形式,培训对象一般为青年学生和准备务农的青壮年农民。具体培训方式又可以分为4种:①辅助职业经验培训(SOE)。这是正规农民职业培训的一种典型形式,授课者多是一些专家学者,主要教授有关生产管理和农业投融资方面的技巧。② FFA 培训。FFA是“未来美国农民”的缩写。这种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给青壮年农民建立自信,拓宽其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渠道。③辅助农业经验(SAE)培训模式。这是一种“在干中学”,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式,即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农业生产经营等技能应用到自家农场或当地社区、企业,教师进行家访并进行指导。④课堂指导的农业培训模式。美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农业教育培训,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开设农业课程,这种培训方式为未来的农民教授种植养殖技术和农机具的使用方法,以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后者的培训对象是成年农民,一般都是由当地高中教师在夜校进行培训,时间大多安排在秋冬季的农闲时期。

 

(二)日本重视农民继续教育

日本十分注重农民培训工作,其农民培训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高中教育、农业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普及组织教育和国内外研修制度。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统筹

劳动力、土地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不受约束的流动构成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由于国内存在着户籍与土地等城乡二元体制,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非约束流动受到了限制,于是就构成国内城市化进程所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成都市是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破解城乡二元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本文将在总结成都试验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城市化道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虽然对户籍等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而目前城乡二元体制还是存在着,依旧是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一方面,城市和乡村不一样的土地制度,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阻碍。第三方面,城市和乡村不一样的户籍与公共服务制度,对城市和农村间劳动力的非约束性流动造成了制约。第三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贷出相对较少,极大限制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银行营业网点数量和功能的限制,使得在农村很难通过金融机构资金发展项目。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极大影响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以成都试验区为例探索改革

(一)对农村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为了促进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成都试验区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改革。成都市近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希望通过对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努力形成以“流转顺畅、保护严格、权责明确、归属清晰”为特色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构建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使得城乡资源在市场分配上机会均等,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供制度上的基础,并且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的建立,发起了形成很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的耕地保障补偿制度的试验。

(二)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为了推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成都试验区推行了城市和农村一致的户籍制度,于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在户籍制度的管理上,实行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制度,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与就业服务网络。

(三)对农村金融制度进行改革

为了推进资金要素自由流动,财政更应向农村倾斜,财政部门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对乡村信贷担保机制予以了健全,对社会资金流向乡村予以引导,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农村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流转活动给予资金支持。例如,乡镇金融机构试点、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试点以及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等,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总之,不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破除,只有通过调整改革,才能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

三、成都试验区的改革成果

(一)城市化率的不断增加

截止2013年,成都试验区城市化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年均提高近1.3个百分点,在《2014年成都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争取城镇化率比2013年提高0.9个百分点,达到70.24%,新增新区建成区面积23.4平方公里,以实现城市化率的快速增长,在2013年,成都市人均GDP已经达到64247.56元,从对应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实际城市化率来看,已经超过了标准城市化水平。而在以后的几年里,相应GDP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是不断递增。

(二)城市结构的协调发展

和其他城市相似,成都试验区的城市结构特征也表现为典型的环状结构,主城区有着很强的聚集能力,这对城市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城市化质量的改善的有着积极作用。自2003年实施新的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内环聚集的城市现状已经逐渐向比较协调发展模式转变。新的空间拓展模式是在主城区以外,大力发展郊区的小城镇,进而形成一些拥有较强承载力的城镇区域,从而使得主城区与周围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在《2014年成都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意见》已经提出必须集中力量加大外环小城市的建设,以形成示范效应,包括按照《成都市小城市建设标准》重点建设11个小城市的样板,确保2个小城市在2014年底初步达到小城市标准;而且也非常注重特色镇的建设,这些措施为城市结构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扩大,成都试验区的社会保障也不断地完善,很好地处理了农民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农民原来普遍以单一的收入结构,形成了多种收入来源所构成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将得到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不仅如此,而且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比如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积极促进教师区域流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农村药品供应,并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的药品流通新模式,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确保了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成都试验区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进程中,通过城乡间的土地、户籍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改革,实现了人口、城市结构及城市化率的协调发展,使城市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总结该试验区的探索经验,要想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就必须破除城市和农村二元体制结构,只有深入地破除不同领域的城乡二元制障碍,如土地、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服务等,才可以更好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阎星,田昆,等.破除二元体制,开拓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以成都城乡统筹的改革创新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1(01).

[2]曹宗平.西部地区既有城镇化模式的弊端与现实选择偏好[J].当代经济研究,2011(02).

[3]梁小琴.城乡统筹的改革样本――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J].决策导刊,2010(04).

[4]梁正科,徐明,万远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四川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实践启示与价值[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5]周天勇,张弥.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1(03).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土地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5-0128-05

中国农民养老保障方式取决于两个因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养老的主观意愿。基于此原因,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农村养老应该坚持“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核心,自我保障为补充”。居家养老是值得提倡和保护的文化传统。然而居家养老制度的维持和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土地。土地被认为是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这也是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的一个重要差别。本文试图论述土地在不同情况下对农民养老的支持程度,为制定农村养老政策提供依据。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就业保障、生活福利和医疗养老保障的可靠手段,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们所指的土地对养老的支持程度是指土地对农民养老经济需求的满足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经济支持有多大比例来源于土地收入。

オヒ弧⑴逋恋匮老支持功能逐渐弱化

ス赜谂逋恋囟匝老的经济支持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少争议。主要观点可以归为两类:生产资料说、生活保障说。大部分学者强调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刘书鹤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在城乡均难以充分就业的大势下,土地的作用就在于它保证了广大农民就业或部分就业的条件,保证或部分保证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虽然农民外出打工呈增长趋势,但多数在外生活不稳定。如果找不到工作或对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回来种地[1]。姚洋认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农地制度具有一种内在的社会保障机制”,他把这种机制称为土地社会保障制度,认为这种制度的正面作用可能足以抵消平均主义农地制度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损失[2]。

バだ锤度衔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土地是家庭养老的基础。然而,在如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所能够占有的土地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3]。

チ汉柰ü对苏南地区的研究指出,土地已经不能担起抵御农民家庭生活风险的重任,他把这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虚化”[4]。齐莉梅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实证研究,分别把农村人口自身拥有的土地、家庭等养老资源和社区、国家等外部供给的制度保障资源的状况描述出来,指出传统意义的耕地保障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工业化社会、老年化社会的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需求,只有耕地经营规模大、农业市场效益高的地区,耕地才能产生现代社会意义的养老保障作用[5]。

ヒ话闳衔,土地保障只是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靠得住。然而,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每年不少地区都会遭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国家在这样的时候也会全力以赴地扶贫救灾,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有学者认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农民获得的只是生存保障,即解决温饱问题。然而,人生问题不仅是温饱问题,还有生病、伤残、老年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一场重病,就有可能使一个家庭陷入贫困甚至倾家荡产。在我国,农民对于土地,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没有权力变卖一部分土地以解决燃眉之急,所有只有靠借贷(高利贷)或变卖家产(大多数人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没有多余的家当)解决面临的困难。从国际范围来看,虽然许多国家农民都需要依靠土地养老,但是基于土地实现养老的途径却很不同。在土地私有制国家,农民即使遭遇产销风险(天灾人祸、信息不对称、生产过剩)和道德风险(子女不孝),生活失去保障,但由于他们拥有土地所有权,仍然可以通过出租和出卖土地养老。而在我国,农民依靠土地养老面临的各种风险,不仅大于发达国家,而且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只是一个附带风险的初级保障,因此依靠土地养老是靠不住的[6]。

ヒ灿醒д叨酝恋乇U匣颉巴恋馗@化”提出质疑。“土地福利化”是指由农民耕种自己的分地来给自己提供保障,而社会组织(政府、社区、企业)不对此承担任何义务。这种由于政府不承担任何义务,因而农民也享受不到任何权力的所谓保障,根本不是社会保障。政府不能把自己的义务推卸给农民,而土地保障或“土地福利化”,等于政府让农户自己保障自己,即把保障的义务私有化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再谈农民的社会保障[7]。

ゴ统社会土地为农民提供绝大部分生存保障(尽管是低水平的),在农民的收入多元化的今天,土地收入仍然占农民收入的相当比例。国家统计局2008年4月24日的数据显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2008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94元,其中直接或间接的土地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7.15%[8]显示。这只是一个季度的平均数据,实际上我国仍有3/4的农户是纯农户或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农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户,来自农业的收入高达60%以上[9]。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收入差别很大,为农民养老提供的保障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土地的养老保障程度。

オザ、农地收入对养老支持程度弱化的原因分析

ニ孀磐恋厥杖氡冉闲б娴南陆岛腿嗣茄老消费的增加,土地收入对农民养老的支持程度普遍降低。有学者对苏南农村地区土地保障能力作过估算和评价。鉴于我国现阶段农地的所有制形式,农户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土地保障作用主要来源于土地的收成。苏南大部分家庭的土地收益在5000元以下,占有耕地家庭总数的90.6%,平均家庭土地收益为2521元。只有9.4%的家庭土地收益在5000元以上,平均为6518元。土地收益与家庭生活消费相比,在一般农户中,有81.6%的农户土地收益已不能应付家庭日常的生活消费支出。也就是说有81.6%的农户靠土地收益已经不能完全保障日常生活,何况农民的养老支出除了吃穿、看病和零花钱,还包括人情往来和文化休闲开支。在苏南土地收益减去日常生活消费支出的剩余金额,在500元以下的为4.9%,在500-1000元的为4.3%,在1000-2000元的为4%,超过2000元的为5.2%[10]。如果以1000元剩余收入为具有保障能力的标准,那么在苏南地区,在整个有耕地的一般农村家庭中,只有9.2%的家庭尚有一定的土地保障能力(约占家庭总数的8.1%)。

ジ据我们对100个农户的调查,农民的人均年养老费用为2000元,农业收入年人均为625元,养老支持程度为31.25%。可见,目前农村家庭中的土地保障功能是比较弱的。土地保障程度下降的原因:一是农业的收入在降低,二是养老费用在提高。

ナ紫仁桥┮道润难以实现。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民的收入难以有稳定的预期,农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以及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抵消了政府的惠农政策,是农业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主要农资品种比1990年平均涨幅400%以上,根据我们对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等地50户农民的访谈结果,除去种地生产资料投入,大多数老年人的种地纯收入平均每亩只有400元,其中有18%的老年人的农业纯收入为负值。他们不能通过在土地上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土地收入仅能维持温饱的占被调查户数的34.1%。除温饱还可以支付日常生活费和医疗费用的分别为22.4%和12.3%。总体来说,能够靠土地收入来供给日常生活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以河南沈丘县D村老王为例,其家庭人口五人,儿女、儿媳均在外常年务工,他与老伴经营全家承包的5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2007年每亩生产成本:种子45元、化肥428元、农药70元、机械149元、水电39元,总投入(不含人工成本)为731元。而每亩的收入为: 小麦900斤,单价0.82元,亩毛收入738元;玉米800斤,单价0.73元,亩毛收入584元。加上政府的粮食直补46元,一亩地全年收入1368元,扣除成本每亩只有637元的收入。这一收入是不含自用工费用的,根据当地的折算,每耕种一亩地,需要投入的劳动力大约需要12天,当地每天的劳动力工资标准是50元,这样每亩的劳动力成本是600元,扣除劳动力成本,种粮农民每年的纯收入只有37元。所以农民这样评价农业的收入:“我们一年到头种田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人工钱”。可以看出,农业的生产和收入水平实际上相当于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低工资的就业机会。农业的收入只是保障了农民的温饱,按照当地的养老费用(我们估算平均为每年2000元)农业收入的保障程度仅为31.25%。

テ浯危农业经营面积小。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仅2.07亩,户均耕地仅7亩左右。这一现状决定了农民一家一户不可能单纯依靠土地大幅度地增加收入。按照经济学原理,如果人均耕地面积不变,单靠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量将带来边际收益递减。在现有的人地比例下,农民即使像绣花一样来经营土地,增收幅度也非常有限。这也是我们试图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而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据我们对北京、河北的调查,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小,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显著的收益。

ピ俅危农业保障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土地对养老的保障体现在土地收入的积累和年老后的劳动能力两个方面。根据调查,农村居民有32%的农户没有储蓄,43.6%的农户没有明确的储蓄计划,只有25.5%的农户有很强烈的储蓄倾向。但其储蓄的目的考虑的是子女教育和子女婚嫁。我们对50户的老年农民调查,几乎全部都是为了子女而储蓄,没有为防范养老风险而储蓄的动机。可见,在农村储蓄不是家庭养老保障的可靠经济来源。那么就只有在土地上劳动才能实现土地的部分养老支持。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从60岁到80岁,存在较大差异。平均劳动年龄按70岁(调查对象中有86%的老人70岁后不再参加农业劳动)算,70岁以后失去农业劳动能力的农民就难以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特别是粮食种植业由于利润低难以转租他人)。

ゴ送猓养老费用的提高也是土地养老支持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当今社会不仅养老支出的项目在增加,而且标准不断提高。传统社会农民的土地养老保障实际上是温饱型的养老保障,除了维持最低水平的吃饭、穿衣、住房外,一般没有什么其他需求。而今天的养老保障除了温饱,还包括了娱乐(如看电视)、通信、医疗、人情往来等,需要支付水电、煤或煤气等费用。据我们粗略统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养老保障项目比30年前多出了2倍多。而且标准不断提高,以穿衣为例,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已经不见了,过去没有有限电视、冰箱、电话等费用,而今这些成为老年人的必须消费。但是,农民人均土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土地带来的相对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农民的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是土地养老支持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オト、提高土地对养老支持程度的条件分析

ツ敲从忻挥邪旆ㄌ岣吲┟裢恋氐难老保障程度呢?近些年各地通过变革农民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在提高土地养老支持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其中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1.土地股份制改造

ネ恋毓煞莺献髦剖加1992年,广东南海区进行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其基本做法:(1)将集体资产及土地折价入股。以联合社(行政村)或经济社(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全面丈量土地、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确定固定资产的净值和土地价值,作为入股依据,把全村或全社的土地集中起来,由联合社或经济社统一规划、管理和经营。(2)配置股权。以净资产量化给符合条件的当地村民配置股权。配股方法则各地因地制宜,多种多样。(3)股权管理。规定股权不得转让、抵押、赠送、继承和不得抽资退股。(4)进行“三区”规划。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开发区和商业住宅区。近些年许多地方在尝试推广社区型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南海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一方面,通过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作股量化,给农民配股分红,使农民能够获取稳定集体资产收益。据统计,2005年全区股份分红金额达10.29亿元,人均股份分红1523元[11]。另一方面,社区合作组织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其有能力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立了合作医疗、退休金发放、升学参军补助等制度,还通过修建道路、学校、幼儿园、绿化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对土地股份合作制学术界褒贬不一。但从养老保障的角度看,这一做法无疑值得研究和借鉴。因为当老年人劳动能力下降或失去劳动能力后,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保障农民土地利益的实现,为养老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以土地入股,农民自然可以获得其所带来的赢利,从而为农民提供一项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此外,土地的股份制改造为社区合作组织改善农村的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基础。

2.促进土地流转

サ鞑橹蟹⑾至礁鱿匀坏氖率担即土地养老支持程度与土地的经营规模和土地能否自由流动有关。首先,土地养老支持程度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提高而提高。我们比较了同一村庄经营耕地面积的大小对养老支持情况,种粮农民人均一亩土地的养老支持程度为31.25%,人均5亩土地的养老支持程度就可达到为159%,在辽宁的一户农民承包了60亩耕地,老两口每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可提供全部的养老支持。在北京郊区我们也比较了不同经营耕地面积的农户的养老支持情况。人均1亩地以下养老支持程度仅为30%。但是如果耕地面积增加到人均10亩,每年的纯收入可达到6000元以上,可基本满足农民养老的经济需求。我们调查的一户78岁的老人,还供养着一位98岁的老父亲,两个老人承包了50亩果园,靠78岁老人管理(采摘季节要雇工),每年的收入在3万至5万元,可以提供两位老人的全部养老费用,每年还有储蓄。当我们问及这位78岁的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后怎么办时,他说“希望把土地作价转让给他人”。由此看出,土地流转对规模经营和老年保障都是重要的。就是被学术界指责的“反租倒包”也是受到老年农民欢迎的,在山东荣成宁津乡夏家村一老年农民这样讲述自己的愿望,“当不了了,希望能把土地租给别人种,能给我口粮就行”。因为大多数年轻人对经营农业没有兴趣。“反租倒包”这种形式对解决老年人的土地价值实现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

ノ蘼凼枪婺>营还是土地出租的实现,都依赖于土地产权的变革。土地产权拥有形式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也影响到养老支持程度。国际经验证明私有产权的保障比国有产权和公有产权更有效率,韩国和日本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台湾的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台湾在1949-1953年期间将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土地权利),在随后的十年里,农民家庭年收入增长150%[12]。盖尔•约翰逊认为可以将土地所有权交给农民以补充农民养老金的不足[13]。也有学者提出赋予农民永佃权,土地可以成为农村老年人稳定的投资方式。农民就可以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这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14]。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ノ了了解不同种植结构对养老的支持问题,我们对果树种植和蔬菜种植户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设施农业的收入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经营设施农业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如每个大棚(占地一亩)年纯收入平均为7200元,比粮食种植高出10倍多,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明显增加。如种大田作物平均每亩每年需要的劳动工作日为15天左右,设施农业则需要200个工作日(春秋冬三季)。而且设施农业劳动强度大,一般到65岁后就难以胜任大棚里的全部劳动。但由于其收入高,对储蓄养老具有一定意义。此外,发展果树种植和大田作物相比,既可稳定收入,又能节省劳动力,也是提高土地养老支持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4.以土地为依托发展旅游服务业

プ罱几年在大中城市周边提出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旅游农业等,其实都是农民依托自己的承包地,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的新型产业,我们对京郊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致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显著延长了老年人的就业年龄,为农村养老保障开创了新的空间。以土地为依托发展旅游服务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农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人们可以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如有的农户种植黄瓜和南瓜,有的种植杏核樱桃,有的则种植花卉等,这种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充分尊重消费者需要基础上的自组织现象,因此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二是农业产业链条有效延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农产品从田间一直延伸到餐桌,升值空间是其他产业化途径难以实现的。三是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产业链条的延伸,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在我们的调查中,乡村旅游户平均收入在5万元,特别是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老有所为”的机会。多数乡村旅游户认为,只要能够劳动,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

ヒ陨险庑岣吲┟裱老支持程度的途径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发挥作用的,如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只能在大中城市周围和有独特资源的乡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实施也只有在经济发达地区才能实现。因此,提高农民养老支持的具体方法要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オ[1]刘书鹤.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6.

オ[2]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中国农地制度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オ[3]肖来付.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8-02-27.

オ[4]梁鸿.中国农村现阶段社区保障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0.174.

オ[5]齐莉梅.农村人口养老资源的数据分析[A].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4)[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7.

オ[6]刘翠霄.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00.

オ[7]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52.

オ[8]新华网,2008-04-27.

オ[9]张艾,严平.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10 ).

オ[10]梁鸿.苏南农村家庭土地保障作用研究[J].人口研究,2000,(5).

オ[11]朱启臻.农村社区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践探讨[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194.

オ[12]罗伊•普罗斯特曼,等.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面临的关键问题: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34.

オ[13]盖尔•约翰逊.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

耕地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我校也在奥运月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心社会农业和农村、以及小康城镇建设,我校政治与社会学学院组织我校的四个理科学院(针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近两百名师生及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处、校团委、校医院等相关部门同志赴绵阳市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在年月日下午点,即将要参加实践的全体成员在新校区同辉堂举行了出征仪式,出征仪式由负责组织此次社会实践的段老师主持,段老师交代了整个社会实践的行程,以及社会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定于月日—日正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月日早上点左右我们开始了此次征程,所有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师生从新校区出发,一共四辆校车。在经历近4小时的路途中,我们计科学院的带队老师商健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他还在我们的旅程车上组织我们对唱歌曲,哼小调,这样我们便有了一个欢乐而美好的环境,也让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直到中午,我们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绵阳市县。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在天汇宾馆统一进行午饭,午饭后就进行住宿分配,由于我们人数太多的原因,我们被安排在了两个住宿点(天汇宾馆和大酒店),本着同一个学院同住宿的原则,我们计科学院,生科学院,化环学院及部分其他成员被安排在了天汇宾馆,电信学院和部分同学及大部分老师被安排在大酒店,但是我们就餐吃饭的地方是在同一个地方(天汇宾馆)。之后,我们便正式开始了接下来的实践工作:

第一站:大酒店会议厅

日下午点,我们按原先计划的时间如期地进行了听县政府关于“三农”的报告。县领导兰主任、我校教务处领导、政治与社会学学院领导及我校部分老师出席了报告会;同时全部师生听取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县兰主任进行了重要讲话。首先他讲解了县的历史: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邻绵阳,南连射洪,西靠中江,东接盐亭。省道公路和成公路横贯全境。是四川19个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之一,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辖63个镇乡(其中镇41个、乡22个)、全县总人口148万,其中城镇人口25万,农业人口123万,耕地面积124.5万亩。所以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种类多,产品量大,加工资源丰富,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全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柑桔、麻类、油橄榄、麦冬等的生产基地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别排名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县之列。县城位于两镇,城区规划面积20.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城区城镇人口10.2万。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6年设广汉郡妻阝县始,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置县,至今已历2200多年。古老的在唐与成都齐名,为蜀地第二大城市,是川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

之后,兰主任对“三农”进行了重要阐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和目标,作为农业人口大县,农民增收困难,这已经成为当前县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之一。一、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二、当前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

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3、县城工业发展才起步,乡镇企业部分停产破产。

三、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同时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跨区域就地转移。

1、以城乡产业统筹为中心,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把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一是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挥重点;三是要发展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系列社会化服务产业。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企业要接受城市工业的扩散和辐射,发展城市配套产业,避免城乡工业结构雷同。大力发展有区域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

2、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以现有的建制镇为重点加以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中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以工兴镇,以商贸旅游兴镇,带动块状经济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以农村小城镇依托,以农村工业化为内容,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

3、以劳动培训为重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拓展农民就业空间。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质量。因此,必须增加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力度,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一要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三要继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四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合格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