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育;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3-1对我们来说,音乐几乎在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电脑甚至走在路边,都有可能会有音乐来刺激我们的听觉。从小就听着音乐长大的我们,可想而知,音乐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而良好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开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然而,如今城乡之间的音乐教育资源配置却极为不合理,城乡之间音乐教育差距过大,可能会导致城乡居民素质修养的差距,进而阻碍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于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 城乡音乐教育现状

在城乡音乐教育中,首先是设备上的差距,一般在城市中,教育设备都比较完善,音乐教育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有配备良好的音乐设备供学生使用,帮助学生来学习和了解;而农村音乐教育中因为资金原因,可能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多媒体教室,这些教师根本不舍得或者不足以用来给学生上课,而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没有多媒体教室也许根本无法进行教学。

其次,城乡之间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一般城市中各学科教育的课程都是经过严格安排的,除了老师生病、事假,基本不会有调整,就算调整但课程总数却不会少,该上的课还是会上完;而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因为音乐教育不是考试、升学的主课,所以,一旦到了学业紧张的时候,音乐课就有可能被数学、语文课代替了,甚至包括美术、体育、劳动课等等都会被取代。

最后,城乡之间音乐教育中师资力量的差异也非常大,一般在城市中想找到一名高质量的音乐老师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城市中音乐教育质量都相对较好;但是在农村,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不愿意去到乡村学校教书,从而使乡村处于缺少音乐教师,甚至没有音乐教师的尴尬境地,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取消这门课程或者变的空有形式,没有实际作用的课程。

二、 解决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性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陶冶情操,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素质的培养,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同步发展的。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调节竞争的学习生活,调节和疏导学生心中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淤塞,因为学生一般认知还未成形,良好的音乐教育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性情。

其次,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有很大帮助,相对于善于逻辑思考的右脑而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的左脑,这对于长期学习语文、数学、化学等知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备的调节课程,充分挖掘人体的智慧潜力,也有益于学生学习生活。

最后,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因为任何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感情为基础,都是无法起到任何作用的,而音乐教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来树立学生的理想,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音乐中寻找到鼓励和共鸣。

三、 实现城乡音乐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对策

对于乡村音乐教育来说,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决定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对于音乐教育不够重视,那么无论多好的教学设备、多完善的师资力量也不足以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因为音乐教育关系到的不止是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涉及到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等,关系重大,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需要各级领导对于乡村音乐教育设立审核制度,确保乡村音乐教育是在正常进行,而不是被其他“主科”替代。

(二) 改善学校音乐教育设备条件、环境条件

乡村音乐教育设备环境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校领导还不够重视音乐教育,随着对音乐教育认识的提高,学校自然就会将资金使用在设备之上。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一来是为了提升教育水平,增加学生认识以及有兴趣,二来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高质量教师愿意过来教学。只有良好的设备基础,才能保证音乐教育的高效的展开。

(三) 提高学校师资力量

如何拉近城乡之间音乐教育的差距,资源配置是关键,首先是不能因为学业紧张和忽略了音乐教育,影响学生素质的提升;其次是乡村基础设备不完善或者音乐师资力量不足而影响教学。在教师足够的重视和学习良好的设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政府的鼓励政策或者学校更好的待遇来吸引高质量音乐教师来乡村工作,平衡城乡音乐教育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苏同芳.浅谈农村与城市音乐高考生的对比[J].东方青年・教师,2012,(12).

[2]蒋李彬.浅谈城乡中学音乐教育的差异[J].神州(下旬刊),2013,(03).

[3]刘琰.浅析偏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城乡差异[J].才智,2012,(09).

[4]田向弘.缩短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差距的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10,(02).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教学;环境教育;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使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项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的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专研并充分发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经验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只是的渗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分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和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应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二、结合课内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环境教育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组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饲养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王池塘随意倾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性教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相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式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假日或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国植树节、中国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颁布的相关环保法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校这些节日和相关法律。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黑板报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功德常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时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式的需要。在中学生物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的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2006.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 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实施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尝试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尝试 关于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结构的优化 对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 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尝试 试谈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初步尝试 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 讨论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嵌入歌词的尝试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 浅谈乡村初中地理教学学科 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尝试浅议 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两种尝试 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尝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优化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尝试 优化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尝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和改进。

一、加大认识力度形成共识。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乡村中学。人们习惯称其为 “副课”、“小科”,导致地理教学非常薄弱。地理课程的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还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及全球化意识,能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方面理解、评价、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学校、社会、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对地理教育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二、不断摸索提高课堂效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学习地理对自己成才的重要作用,还要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教师要努力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各种激趣方法,展现地理知识的无穷魅力。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幽默语言,讲述故事,列举实例,热点讨论,分组竞赛,戏剧扮演等。例如讲地震时教师可以列举2005年印度洋海啸和唐山大地震;讲沙漠地区人口分布稀疏时可列举我国科学家彭家木在西北大沙漠考察遇难的事例。这些事例不仅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而且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和教育性。

(二)、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适当引导,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置疑,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主动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教师要允许学生象四、五岁的孩童随意提问,相互讨论。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性地问 “你说呢?”、“你认为呢?”、“你说对吗?”、“还有呢?”、“再想想”、“还有什么不同想法吗?”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可以说“不错”、“很好”、“有进步”、“有创意”等语言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学生表现不好时也不能轻意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暂时让学生坐下来换一个思维角度想想。让课堂形同家庭,让学生如同插上翅膀的小鸟,自由飞翔。西方发达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分析事物形成原因,从而找出正确解决途径的基本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主要思维手段的思维活动,体现着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它需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教师要运用情境激发教学,引入思维。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实物情景,摹拟情境,图像情境,故事情境等,通过生动的故事化的语言把学生引入课堂内容。例如讲 “世界人口”这一节,可以放映关于人口众多引起的人口问题的影片来引入新课。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直观探索性教学,引导思维。教师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或景观模型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鲜明生动的图像、实物及语言描述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能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具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知。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一看经纬网,用乒乓球做一个地球仪等。发散思维是学好地理的又一关键。地理中许多章节的知识相互联系,如世界地形影响着世界气候,世界气候又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熟悉单节知识,还要养成发散思维,整合知识间的联系,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能从思维的某一方面跳到另一方面,以至跳到第三、第四个方面。这样知识就越学越活,越学越深,易于记忆。具体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横向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向学生提问:“如果不这样,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从而加深巩固正确的结论。

(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和方法。资料表明,人的大脑都相差无几,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成绩差,究其原因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现代中学生大多在衣食无忧中长大,畅流在网络世界。缺乏毅志、耐心和挫折。没有忧患感,放任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胆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归纳,然后教师释疑。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只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 德育教育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47-01

一 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处于人生最朦胧的阶段,在这期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都还没成形,往往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做人,如何与别人相处的道理,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养成有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二 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1.在政治课堂上通过平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首先应在平时的政治教学过程中进行。老师要对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老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较弱,教学过程要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或者历史典故等,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把深刻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教学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更深入认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在政治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是自古被人们认同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形象和色彩等特点都具体地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在政治课上讲述我国的文化时,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文化瑰宝,一些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如苏州园林、莫高窟、布达拉宫等,还有工艺品,如陶瓷、剪纸等,通过老师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学生对这些文化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3.在政治课堂上通过立足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第一,老师要把德育教育当成政治课程中的一个重点部分,要渗透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老师在上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课程内容,自然延伸到德育教育问题上,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要想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课堂一定要生动有趣,如果教师讲课的语气生硬,毫无生气,学生听不进去就无法实现德育教育。老师一定要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教学手法,评价的手段也要多样化。

第三,进行初中政治教学的老师,要想在课堂中充分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老师就要做一个好榜样,对于自己的人格和行为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思想品德的高度和道德的修养上有突出的示范作用,展示一名优秀的政治老师的示范引领价值。

4.在政治课堂中通过实践的过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要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光要有理论的传授,还要加强实践性的教育。通过实践,让学生走进社会,面对现实生活中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挑战的事情。至于进行实践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小区的生活进行参观和访问,或者走进乡村进行了解等。在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最好是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彼此实践的经验,对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有积极的作用,而与人友好相处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何新国.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1(14):61

[2]周丽.论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学周刊,2012(29):59

浅谈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法复习 重要性 计划 方法

又是一年中招至,各校考前复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语法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老师意识到语法教学方法的枯燥并想改变,但却不知怎样改变,从哪里入手?学生则更是头疼。怎样让枯燥,繁琐的语法复习在短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本人经过几年的摸索,浅谈一下中考英语语法复习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就是使已学的纷繁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心里有一棵语法之树。复习旧知识,并不是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面面俱到、题海战术。打乱仗的结果是学生感觉乏味,学习效率下降,形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吃透大纲和考纲。做到“以纲为本,有的放矢”。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考纲要求掌握的词法和句法,围绕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系统的复习计划,侧重讲解知识的重点,考试的热点和学生的弱点。连点成线,以点带面,提擎纲领,让学生对考点了然于心,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二.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性。

一提复习课,人们会想到大量的练习题.。老师不辞辛苦的出题,判题,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这样的工作方法使得老师觉得疲惫不堪,效果不尽人意。于是抱怨学生不够投入、不够聪明。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失去兴趣、厌烦学习、甚至放弃这门功课。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颇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效果不错。

(一)传统的好方法不可丢:背诵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背诵在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Memory is the Mother of thinking. 记忆是思考之母。学习数学,要记忆公式;学习历史,要记忆年代;学习化学,要记忆元素;同样,学习英语,要记忆语法。可以说,记忆背诵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必经之路。在中学阶段,同学们接触的语法知识非常多,甚至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因为它的多,常常给人错综复杂繁冗的印象,记忆背诵起来常常是“剪不断,理还乱”。其实语法记忆也有规律性,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语法点分类串起来,而不是零零散散一盘沙。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只有“死去”才能“活来”。学生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凭直觉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句子,并生成新的语言。这可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有些同学觉得英语语法“食之无味”,可是不管大考、小考,语法又是必考,所以“弃之可惜”。其实这种心理完全没有必要,培养对语法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除了课堂上接受英语教学,听英文歌曲、看美国大片是同学们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学习、娱乐一举两得的好法子。我们还可以用图画、地图、图表、卡片、模型、简笔画等直观教具使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并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可参加活动,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其中简笔画是一种方便、易行、适用性广、效果甚佳的教学技巧。由于简笔画不受物质条件限制,尤其在乡村初中更为实用。比如:我们在教other、another、the other、the others时,我们用几个圆圈就可以很好地将它们区分出来:

one…the other

… another

the others

… others

(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农村学生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而其他学科却学得不错。那我们就得用“迂回包抄” 的迁移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间接兴趣比如,当学到be made of 和be made from 这两短语时,我的解释为be made of为物理变化即看得见原材料,而be made from为化学变化即看不见原材料。在教学方位介词in on to时可以结合数学用图表的形式来表达:

这样可以让那些缺腿生眼前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英语还可以这样学?

三、查漏补缺,适当增加练习量

Practice is the mother of mastering练习是掌握之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睿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做语法练习有“三忌”。一忌多,盲目地做大量的练习反而会事倍功半。有选择性地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做练习会达到“少而精”的效果。二忌乱,练习题按语法点分类整理,避免相似语法点之间产生混淆,为记忆和复习带来负担。三忌断,做练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断断续续地练习不仅容易遗忘语法知识,而且相同的语法错误会犯很多次,练习的目的当然没有达到。只有适时适量地做适合的练习,才能最好地掌握语法。同时我们在批改作业、改卷的时候就要多留意一下学生的错误所在,要十分重视收集、积累、整理错误,将错误分类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改正错误。在复习过程中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重犯错误,所以收集、积累、分析、纠正错误是十分重要的。对症下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适当地增加练习,强化薄弱环节。

以上是我初三英语复习课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和做法。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这就需要广大初三英语教学者不断地探索、总结、实践。

参考文献:

[1] 《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法教学》柴金红.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5

[2] 《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周文筑.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