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劳动教育

乡村劳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劳动教育

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或跨地区流动,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制约中国农村发展和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5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5亿人左右,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6%。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合理有序的转移,对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毋庸置疑,与农村经济发展也是密切相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合理转移,根本在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总体偏低。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0%,远低于城市的65%;小学文化程度占43%,15岁以上的文盲率为8%,分别高于城市的24%和4%。200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9%,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5%。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总体偏低。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展职业教育的规模。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之后不久,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作出安排,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即一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二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三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2004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决定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阳光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职业教育和培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育部部长周济不久前指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组织各方面资源,形成覆盖全国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地方政府则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协调。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以弥补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的不足。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本地职业教育发展,对急需的职教专业、培训项目等予以政策扶持。三是要协调职业教育机构和劳动部门之间的关系,教育机构根据社会需求,社会需要什么即培养培训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即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又提高教育培训效率。劳动部门对职业培训予以认证并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和转移提供政策服务,将培训项目、就业岗位、就业指导和劳动力转移安置结合起来,使农村劳动力在接受培训后即能直接进入市场就业,及时转移出去。通过一系列切合当地实际的措施,发展扶持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二、职业教育和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其一,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增长与劳动力的转移有更直接的相互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比普通教育更为直接和密切,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性。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进入社会就业后,将推动经济增长。又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其二,开展职业教育能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压力。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相对较短,农村青少年大多接受义务教育后,甚至义务教育都没完成即进入社会就业,成为社会劳动力,这种素质不高的劳动力只能是从事简单劳动,加大社会就业压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延长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时间,减少每年新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压力。

其三,职业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劳动力素质,直接实现农村劳动力向更高效率的非农产业转移。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包围城市”,从农业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要有效实现这一转移,必然要使劳动力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显然,普通教育是不能实现的。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适应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形成自身特色,为地方经济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主持人提示: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副校长纪联昕:对未来的劳动教育课开展方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劳技课的开展要有一个较完善的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评制度。针对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学龄的学生,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应区别对待;建议对劳动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劳动设施设备、劳动实践活动的经费等要得到保障;建议每个区(市、县)属地要有一个条件较成熟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支“能文能武”的稳定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是学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标之一。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诗意校园”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把劳动教育的内涵从体力劳动拓展到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之中。例如:学校开设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课程,旨在通过自制果酒、插花与花语、茶艺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爱劳动、会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学校重视建立班级劳动考核制度。本学期,组织开展“课前一扫”活动,各班级在上课前,完成本班在校内公共区的包干劳动,全员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中。检查劳动态度和效果,每周班级常规评比,将卫生包干劳动常规化、制度化。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根据实践性原则,学校构建了课堂教学、家校结合、定向培养等劳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感知――实践――导行,即通过教师对劳动技能的介绍,初步感知所学劳动技能的内容;通过教师小步子多循环的实验演示,明确每个环节的要点;通过教师的亲自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相应的劳动技能;通过教师创设与所学劳动技能相关的活动,验证学习效果。家校结合模式: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各项教育内容均可利用此模式进行。比如学校在劳动课中学习做简单饭菜,课后就可以利用家庭这一延伸的课堂,进行实践性操作。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沟通,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养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班级。每年学校对毕业生都尽可能提供就业帮助,学校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一旦确定,学校就依据用工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从而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工作。

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为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想深入开展,必须触动内心世界,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劳动教育要和坚韧品质、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结合。劳动实践本身就是艰苦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往往会遇到某些艰难困苦和曲折磨难,非常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劳动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自觉主动地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战胜困难,逐步养成坚决果断、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同时,劳动教育还要和服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家务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的义务。孩子虽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孝敬长辈,有义务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培养孩子们自觉为学校服务、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承担包干区保洁,为社区做义工等。同时,在劳动习惯养成中,培养他们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这对于实现中国劳动教学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每一次活动,学生的热情特别高,从原来不爱劳动,怕苦怕脏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种植、管理,无不体现着学生劳动能力的质的飞跃。因此,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质量较高、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教育课教师队伍;要争取各级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开课;还要狠抓考核评估手段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教考核评估手段,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最基础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广东省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长蔡练:我校的劳动教育,不拘泥于传统的说教,以特色主题活动、特色课程设置等渠道进行,充分创设体验情境,教育方式生动有趣,说服力强。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品尝劳动的成果,逐步养成热爱生活、感悟道德、热爱劳动、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学校秉着“行胜于言”的精神,坚持开展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活动与每年的“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按时开展,使之常规化。把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进行,固定课时、场所,开发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学校在“行胜于言”的探索与实践中,使劳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课程化和生活化,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日益成熟。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内

主持人提示:劳动是一堂大课,它的教室是全社会。要真正体现劳动的意义,还须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之中去历练、感受。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的课堂,相对来说是有限的,而课外、校外是无限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和校区优势,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屏障,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比如,我校和洋河集团联合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深入到酒厂的酿造车间、灌装车间,了解到一瓶酒要经过粮食原料的粉碎、配料、加曲、发酵、糟焙等24道工序,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学生们在包装车间亲手贴好酒瓶上的标签,把它装进包装箱,亲身感悟劳动的幸福和价值。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亲眼见、亲耳听、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劳动习惯,突出了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一、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1]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2]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

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3]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4]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5]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6]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7]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8]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认为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9]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

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

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内容生活化和动手“做”科学

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观念 劳动习惯

对于中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生存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让他们学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觉得从教育心理学上的构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入手,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育者,应该教育他们学会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1)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者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这里学习指体力劳动。知识指的是技能)。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呢?我的方法如下,对学生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是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学生了解,劳动不仅推动了历史前进,还创造着我们的今天。例如我国的深圳。他们的财富都是由本省劳动者和外地民工创造出来的,他们的生活由劳动改变,因为我县正处于广东邻省,而县外出广东打工经商的人员多,学生可以从其外出父母的劳动艰辛上体会到这点,更有可能,有的学生甚至在假期去到父母的工地上体会到这点,让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参加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扫地、倒垃圾、擦洗自行车、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打扫自己的房间等。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劳动,就什么也做不成。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打扫街道、打扫教室、义务植树、主动给敬老院老人洗衣服、收拾房间、擦玻璃等。远在外地打工的家长应该配合,分配一些固定的家务让孩子做。且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定期汇报情况,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为他们以后走出社会奠定一定劳动基础。

(2)构建主义理论强调“情景”。认为在实际情景下学习,可以使得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去同化学习的新知识。 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常说要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节俭的美德,那实际生活怎样做到呢?我校语文组一位老师做得很好,最近,他忙于在网上学习人事部关于全区事业单位人员必须学习的低碳知识学习的课程,就把学习到的新知识利用来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我的老师还在学习且考试低碳知识,可见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该老师最后顺理成章地强调同学们离开教室是要关灯、少买零食或者不买零食,作业本用完后,可以用反面当演草本,用洗脸水拖地板等。这样,这个班的学生果然在先进班级中,每周都获得学校颁发的流动红旗。还有一位生物老师,在义务植树的同时,及时教育他们一次性筷子的来历,建议学生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让他们知道树木都来之不易,更有甚者,包装很久才启封的一次性筷子,也有可能带有更多的病菌。从此以后,学校门前的早餐点果然少了许多学生,在这节课后,更深入人心地认可了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3)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协调“学习”,构建主义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互交作用,对学习(这里特指劳动)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比如上面讲到的义务劳动,我觉得南宁市做锝不错,现在正是南宁市进行地铁过程施工阶段,很多主要路段已经是半封闭或全封闭,使得车辆集中到一些路段上,特别是周末,这样,学生正好利用周末时间去到主要路段参与城市交通义务指挥员,一是为民作了实事,二是锻炼了自己的劳动习惯,何乐不为呢?我县在多年的茉莉化交易会期间,很多学生走进街头,充当志愿者,再如我县横县中学在2013年10月2号,正是黄金周期间,很多学生面带笑容,佩带迎宾标志,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今年的90校庆接待回校校友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校领导和校友的一致好评,同时展示学校的校风,既体现社会价值,又体现了学生的个人价值。

有了上面的理论和实践引导,要防止的是学生惰性反弹,也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我们还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有时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在学校学生都会主动折叠被子,洗衣服,可是假期在家,很多学生就懒散了,这些都不做了,学校要求学生回家做家务。可结果如何呢?不但学生敷衍了事,很多家长也是表面赞同而内心不以为然,说老师多事,他们宁可让孩子用做家务的时间多做几道题。所以,我们必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达到巩固劳动热爱劳动观念,使之能维持长久的正能量呢?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学校团委应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们学生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比如去走访敬老院中,指导学生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谁都知道,劳动是辛苦的。但在我认为,这种味道是苦中带甜的。那我们怎样才可以体会到这种甜的滋味呢?可以从帮爸爸妈妈分担一点简单的家务开始,要有耐心,你可以在厨房观察爸爸妈妈怎样做,再找机会帮爸爸妈妈做点什么,但是,在做家务中,因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劳动程序,培养劳动技能。正确的劳动程序,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劳动技能。做家务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正确合理的程序,会使大家感到做家务并不难,同时也会提高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乡村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服务规范 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倍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是一条促进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经营主角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土地、庭院、作物以及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做为吸引物,为游客服务。和其它旅游方式一样,服务依然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产品,包括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两方面。服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软件服务质量的水平又决定着服务质量的高低。软件服务质量就是服务态度,其中规范服务是形成良好服务态度的基础。规范服务又称服务标准,它是由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的某项服务应达到的统一标准,要求从事该项服务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标准进行服务。乡村旅游的服务规范,笔者认为就是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标准,即经营者为游客提供的一切乡村旅游服务必须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服务标准统一进行,主要包括服务过程规范、内容规范、要求规范、考核规范、监督控制规范等。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历史上属于较晚开发的地区,原始的自然风光、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是黔东南资源的主要特色。目前黔东南旅游的定位及宣传,始终围绕着“民族原生态”做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世界旅游组织用5个“最”评价黔东南: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最集中、最具多样性、最具吸引力。而中国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肖潜辉等考察黔东南后,赞誉“黔东南的乡村旅游已具备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条件”、“以西江、肇兴为龙头的黔东南乡村旅游已走向了世界”。

黔东南州的乡村旅游发展,正探索着一条独具特色的模式,即以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以自然村寨为依托,以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为目的,以露天博物馆为形式,以村民参与为载体。这个模式是个具有国际概念的新的乡村旅游的模式,它以乡村旅游为依托,形成了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机制,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于是一批以歌舞型、节庆型、建筑型、传统手工艺展示型、民俗型等为主题的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体验旅游和乡村度假旅游等多种乡村旅游新形式应运而生,丰富了旅游内涵,也为外来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07年,黔东南州开展乡村旅游的接待户达到12488户、乡村旅馆从130余户发展到380户、乡村餐馆从50余户发展到2171户、乡村手工艺作坊从390余户发展到5631户、旅游运输从业户从10余户发展到1562户。全州有25000多农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以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为主的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南花苗寨,各方面的基础很差,发展起步晚,却成熟较快。这个曾经不通桥、不通路、不通电,人均粮食不到300公斤、年收入不到500元的贫困苗族村,到2007年,接待中外游客8.1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750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90余人,间接就业人员达380人,人均收入3180元,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49.1%。

  在黔东南州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村寨的乡村旅游开始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旅游产品形式单一、重复雷同,服务质量低下等等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服务不具规范性。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服务规范文件,但黔东南州的乡村旅游几乎没有规范服务,服务质量令人担忧。

1.黔东南州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的主要问题

1.1没有规范的意识,服务随意性大。

在黔东南州的乡村旅游中,经营户绝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带有盲目性,没有经营规划也没有服务意识,更没有规范化服务的意识。在家庭式的经营中,从老板到服务员都是自己家里人,随意性很大,个人认为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完全没有从游客的角度考虑。在镇远县桂花村的一户“农家乐”中,笔者曾指出其客房地板打扫应该按规定进行处理才符合服务要求,可是经营户却认为地板不影响客人住宿而拒绝学习。

1.2规范标准不科学,落实困难大。

黔东南州一些管理部门也制定并了乡村旅游的服务规范,但其中的很多内容是参照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规范制定的,明显不够科学和适用。标准的内容也复杂细碎,一个关于餐具摆放的内容就有十多条之多。规范化服务的标准用词用语也晦涩难懂,书面语、专业术语过多,在具体落实时难度较大。一些农户对规划化服务的培训意见很大,反映说“听不懂”、“那样做没用”,使得乡村旅游服务规范无法推行。

1.3管理不规范,规范性执行不力。

相关管理部门对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的认识不到位,仅把规范化服务简单理解为干净卫生、对客人热情、不欺客宰客等,同时还抱有对农民身份的经营者没有必要要求太高、游客有吃有玩就好的态度,在工作中对规范化标准执行的检查力度不大。即使发现问题也睁只眼闭只眼,不追究不惩罚;管理部门也没有强行要求经营者进行培训,组织培训的没有对效果进行验收……这些自然造成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规划化服务标准的忽视,使规范化服务在乡村旅游中根本没有体现。

在旅游服务中有个公认的定理:“100-1=0”,说的是在服务过程中任何一个失误都会导致整个服务的失败。服务规范就是优质服务的基础,没有服务规范就无从谈到服务质量,没有服务质量乡村旅游就无法发展。

2.提高黔东南州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的思考

2.1多方渗透,努力提高服务规范意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黔东南州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普遍没有优质服务的意识,服务规范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服务规范意识。如通过培训,普及服务质量标准,整体提高服务质量;年终时,对服务规范意识强、经营效果好的农户进行表彰,推出典型;带领乡村旅游经营者外出学习取经,重点学习服务规范;对率先执行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的经营者进行奖励……经营者服务规范意识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必须要让经营者看见或亲身体验服务规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才会愉快地接受, 自觉地实施。

2.2结合特色,科学制定服务规范标准

标准制定好是用来实施的,因此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乡村旅游服务与其它旅游服务一样有着综合性、直接性、情绪性、应变性、艺术性等特点,但还有自身稳定性差、娱乐性强、乡土气息浓厚等独特之处,所以乡村旅游的服务规范必须符合乡村旅游的实际,与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不能完全等同。如乡村旅游服务中对餐具的摆放,就不能按照酒店摆台的方式进行。另外在制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执行人的水平,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标准不要过于繁琐,用词用语要考虑通俗易懂,操作规程的设定要简单易行。服务规范的制定还要考虑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如可以增加特殊食品加工展示、民族歌舞等内容进入服务质量标准,这样的服务规范一定会受到广大经营者的欢迎。

2.3加强管理,加大监管服务规范力度

    服务质量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就必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服务质量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或条例,出台科学合理易行的服务质量标准,建立规范实施过程监督的制度,并在监督中对实施加以指导,真正将监管落到实处。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旅游服务标准的建设,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发挥乡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走特色、规范、规模和品牌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统钎 等著,《乡村旅游:理论·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M】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