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第1篇

“入世”十几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驶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轨道,要求职业教育也要面向世界。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理念,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资源的全球配置与人才的自由流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至今仍处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应大力引进先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在这方面,可以向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学习,诸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加强同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活动。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

为了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我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还不足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向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因为这些改革的成果最终还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速度缓慢,至今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亟需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认真研究实践经验,深入探索基本规律。我国的职业院校大多数是由普通教育院校改制而成,仍沿用普通教育教学的传统方法。目前诸多职业院校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不少高校实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落后教学方法,这对于文化基础水平低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上课听不懂、学不会,实在是了无兴趣。就读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对书本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耐心,他们喜欢动手操作,更适合实践教学,在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的过程当中适当穿插理论知识的讲解。然而,尽管很多职业院校每学期都开设了四周左右的实训课,但是理论课堂教学的时间仍占据80%,即理论与实训分段进行,实训只占次要地位甚至辅助地位。且由于我国缺少政策激励和法律规范,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工作人员很少相互沟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也很难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以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为主体,显然,我国目前采用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向学生学习为主,培养自主学习的理念

课堂设计与教学活动应重视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可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等,由学生通过行为活动获取新知识和技能,教师从旁引导与辅助,实现师生教学关系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由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的重要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在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理论课与社会实践课的时间安排比例为2:3或3:2,而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比例是1:4。应缩短理论课,延长实训课的时间,使二者的比例符合以实践为重的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上应由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转向多样化,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输送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校企联合共同培养职业人才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技能竞赛 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必将对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初、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而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生源数量逐渐减少,质量逐年下滑的现实,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院校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板书+ 讲解”的教学模式,开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展开合作,按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标准,对学生辅以相关的就业指导,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用人单位的要求,顺利的完成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融入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目标。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和数量需要而展开的职业学校与企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必将给职业教育和企业造成深远的影响。

2.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对企业积极性的影响 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直接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国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以适应社会需求来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职业学校对于校企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对于企业,应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预期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学生,应确保学生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其更好地就业。

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关键在于保证企业的利益,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而目前在寻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职业学校却处于很无助的尴尬境地。其实解决这种境况的路径很多,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举办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作为企业,都会面临着员工培训和新技术研发的问题,在这方面,每年都会有一笔不小的经费开支。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选优功能,在每次技能竞赛中都会有一批较高技能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些学生对企业可以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原因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节约成本,具体表现在:首先,这些学生大多参加过各类技能竞赛,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企业稍作培训即可上岗,培训费用较低;其次,企业可以把学校作为自己的新技术研发基地,由学生或者教师在业余时间帮助企业开发设计产品,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又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支出成本;再次,一些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设备帮助其进行生产活动,而且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近距离地了解学生,为企业招收到一流水平的员工。只有最大程度满足企业所追求的利益,形成了长效利益驱动机制,企业才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种模式的建立上来。

3.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影响 职业学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引进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促进了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融合,实现了校企双赢,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校企合作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校企合作举办技能竞赛。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竞赛中的作用,自觉联合相关企业举办技能大赛,由企业为技能竞赛提供专用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必须资金,为技能竞赛的顺利举办奠定物质基础。通过技能竞赛的推动作用,让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直接感知产业需求,推动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深入合作。比如,职业学校可以每年举办由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用企业标准引领竞赛标准,实现职业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在技能竞赛的考核评价内容上积极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考核评价标准结合行业、企业最新标准,确保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成效。这种形式既调动了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确立了自信,提高了技能,宣传了学校,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3.2校企合作共建学校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实践操作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少、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而企业又没有较多的场所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实习,毕竟接受学生进厂实习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共建学校实训基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广泛听取企业对实训基地提出的建议,在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认真考证,争取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在实训基地的使用中,学校还要努力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加强对实训基地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落实责任,层层负责,确保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秩序,切实“建好、用好、管好”实训基地,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求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上取得较好成绩。

4.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为学校提供专用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企业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这种校企合作的竞赛举办模式,提供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推动了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及学生的就业。

4.1推进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职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再好,也与企业真实的生产服务环境有所不同,职业学校真正的实训基地是在企业。因此学校必须与拥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争取依托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并在校内建立、完善该行业的实训基地,以“校企合一”为实现目标,努力把课堂、实训基地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学生在校内的实训环节完成后,再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保证了学生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的质量,强力推进了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4.2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就业,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职业学校应加强和企业联系,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在做好毕业生推荐工作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在实训中,吸引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参与进来,在实训现场举办招聘会,为参赛选手就业搭建平台,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毕竟只有学校和企业走得近了,交流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了最新技术,学生才能占领就业市场,学校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5. 结论综上所述,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利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有利于职业学校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环境。是近年来被实践所证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以及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符合职业教育办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参考文献

[1]陈家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2]谢一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1)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第3篇

高等教育统计是了解高职院校综合发展实力,研究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统计是认识高职教育

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借鉴,要在激烈的教育改革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高职教育办学特点,并遵照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统计是认识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它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高职教育活动进行量化的调查和研究,从而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质的分析,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二)高等教育统计是高职院校实行

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统计是高职院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正确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才能推进学校的科学管理。高等教育统计通过收集、整理高职院校各方面情况的数量表现,并以此为根据对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得出客观反映学校情况、发展阶段以及存在问题的科学推断,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高等教育统计作为认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及其发展规律的工具,是高职院校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高等教育统计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师资、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财务、基建、设备、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全面反映了学校过去、现在方方面面的情况,是学校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的基础,为高职院校明确办学定位,了解学校发展水平,找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全面而又详尽的依据,是高职院校进行科学决策、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高等教育统计为高职院校制定

计划、科学规划提供依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制定合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阶段特点的计戈和规划,并以此来指导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统计综合性强,信息面广,是领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基础,不仅能为领导或各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广泛、真实的信息服务,也能为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水平,找出与同类院校间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差距提供借鉴。

二、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对策措施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站稳了脚跟,以高等教育的类别形象独立存在,正蓄势待发。随着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统计在高职院校科学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统计,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转变观念,增强统计意识

统计不仅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还包含统计分析。传统的统计工作局限于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而不计,使统计工作流于表面化,以至于一些不利于统计工作发展的思想泛滥,“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等观念深植人心,使统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一些领导口头上表示重视统计,实际行动中却往往背道而驰,为使数据好看,不尊重事实随意更改统计数据。由于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有些职能部门领导在高教统计任务下达后,百般推脱,不认真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熟悉统计口径,按照个人的理解,随意填报数据,给统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葛。推进高职院校科学管理,必须改变过去忽视统计工作的思想,增强统计观念,在准确、真实、完整地收集、整理各种基础性材料的前提下,建立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据,同时加强统计分析,一改过去只统不计的不良现象,发挥统计综合功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的设置必须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一致。内涵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软件的提升。目前,高等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仍然沿用的是教育部2004年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文件,已经不能反映现在高速发展的教育环境。比如,生均图书资料指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读物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但是在报表统计中虽有填报数字资源量的要求,却仍然不能不记入生均办学指标测算。这严重束缚了高职院校与时俱进的良好发展意愿,为完成指标要求,变相去购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图书滥竽充数。还有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随着时代进步,目前计算机使用已经基本普及,统计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初统计的意义,更何况仍然沿用2004年百名学生拥有8台计算机的指标。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加强软件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正确做法。因此,高等教育统计必须调整统计指标,增加软件建设指标。尤其是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内容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关指标,要适时补充到统计指标体系中去,以便更好地推田进高职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调查 主题设计 价值选择

近年来,南京市各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多项针对性的就业调查,随着调查主题不断增多,调查范围逐步扩大,调查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操作更加娴熟,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就业调查对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及总结评价全过程的深刻反思,总有一个本质性问题无法回避,即就业调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换句话说,教育关乎智慧、关乎人生,也关乎价值,就业调查要体现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必须从教育原点出发,认真思考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问题。

一、就业调查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职业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文化基础课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各项学生集体活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全都直接指向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职校教师和职校学生都必须高度关注就业。

就业指导是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工作,它是教育者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应该说,发源于美国的就业指导,经过我国三十年的本土化实践,已发展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教育培养社会人、培养职业人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提升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就业调查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说,各种不同主题的就业调查都力求获得三个方面的准确信息:一是行业企业发展对新员工的学历层次以及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是学生与家长对未来学业和就业质量的期望值;三是学校办学能力及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就业指导等工作的有效依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提升,力争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高质量的就业调查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

二、就业调查的主题设计与价值选择

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问题。叶澜教授认为:“价值取向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如果从教育的本来面目出发,教育的本质也只能是价值性或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其价值取向的确立不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关,而且同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和选择有关。

学校教育本质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社会部门的教育;二是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教育,后者基本上属于价值引导活动。价值引导必然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预设,例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

从教育目的逻辑起点上看,教育活动存在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与选择问题,这是教育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冲突,这也是教育主体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选择。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及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就会在教育目的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与理想的失衡与冲突。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教育者理应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正确把握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不仅是就业调查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就业调查本身评价的前提。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的整体,它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价值的就业调查?我们需要就业调查向什么方向发展、实现什么价值?

纵观当前职业学校开展的主题、程度不同的各类就业调查,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维度的主题:行业企业需求维度、学校发展维度、学生发展维度。应该说,三个维度的调查主题各有侧重,都内含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特色内容。其中,行业企业需求是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的直接目标指向,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职业学校办学的外力之一。职业学校是连接教育与社会、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贯彻教育方针、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把学校人培养为社会人、职业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基于以上思考,南京市职教教研室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结合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特点,在总结梳理各类就业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先后设计实施了三个方向十大主题的就业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市20所省级重点及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一)直接指向学生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新生就业意识调查。旨在了解职校新生对社会、对就业、对专业以及对学习者自身的基本判断和期望。布鲁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积极的认知过程,教育者应注重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相信潜能,注重学生需求,知情统一,是有效教育的关键。无疑,就业意识调查不仅是增强就业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改进专业学习策略、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二)指向学校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包括,一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就业指导机构及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就业指导工作任务最终要通过专门机构及专职教师来落实和完成,促进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二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校企合作情况调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此项调查旨在及时把握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进程、有益经验及问题。三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此项调查自然是各类就业调查的重中之重。四是以大类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五是以品牌特色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以上两项调查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学校内涵提升须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六是以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为对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调查既要关注多数,也要关注少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七是创业教育及创业典型调查,创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就业,青年学生大胆创业也是“创优、创新、创业”新江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指向行业企业的就业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企业对职校生素质能力要求调查,二是行业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用工满意度调查。这两项调查以问卷和座谈会两种形式相结合,走进行业企业,挖掘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资源,重在取得合作企业的支持。

实践证明,沿着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三个维度设计的就业调查,总体符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就业导向办学思想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区域性、开放性、专业性、实用性等基本特征。综合运用三个维度的就业调查,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业调查的问题与思考

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教育是最深刻地牵扯社会与个人之间互动的文化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是联系着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一种跨界教育。

纵观发达国家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审视职业教育,审视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绝不能割裂其与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客观联系,简单地就事论事。教育者应该把就业调查回归到职业教育大背景中,才能看清就业调查的教育价值原点。

可以肯定的是,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专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正在逐步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作用,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的就业调查关注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层面的较多,关注教师、学生层面的较少;关注调查对象范围广泛性的较多,关注调查主题针对性的较少;对就业率等定量内容关注较多,对真正深入到职校生个性化发展层面的定性内容关注较少。探究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就业调查主题设计简单笼统,有的甚至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对个人价值的教育关怀还远远不够。

我们认为,在调查主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层面,既要不断厘清职业教育的学习质量观、就业质量观,还要努力实现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价值二重性:即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属性和通过受教育者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属性。这既是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映,也是由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2]陈晓云.就业行为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张成涛.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0(4)

[4]王军红,周志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J].职教论坛,2012(12)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第5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ng demand of state-grade model college, for mold manufacture technique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the proces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consist of analysis of market needs, analysis of working post, analysis of working ability dem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sign, put into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summing up and improvement and so on. So we developed a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for training excellent talents.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模具制造技术;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ld manufacture technique; work process; curricul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39-02

0 引言

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我国的高职教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期间根据形式的发展进行过几次重要的改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形势快速发展,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不能自成一类,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目标脱节,是本科教育的缩影,是基于学科完整的学习;实训条件与高技能培养要求不匹配没有真实的情境,不参加真实的生产,无法练就企业需求的技能,高技能形成受到实训条件限制。本文以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在多年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1 人才培养模式 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书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必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以笔者所在学校模具专业为例,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以模具专业的就业市场为导向,确定模具专业对应的岗位群,界定岗位的核心能力,形成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强调企业不但提供场地和设备,还派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及管理评价。

1.2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是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步骤: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界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②根据就业岗位,借助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界定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③针对以上技能要求,将技能分解为形成技能构成要素,也就是说针对一个技能,通过怎样的知识点才能形成。④将以上的知识点归纳,形成课程,并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课程体系。⑤根据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和学校资源情况,编写教学进程表,从而形成最终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完成这些课程所需要的条件,确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书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的灵活运用。

2 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不是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也不是简单化的学科知识应用,而是依靠工作过程串联起来的源于实际工作、高于实际工作的应用性知识系统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职课程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由理念、模式和技术三个关键要素构成。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过去知识储备的学习过程改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学习过程。其特点如下:

2.1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针对性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以笔者所在学校模具专业为例,专业教师到天津及周边地区的模具行业企业开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的广泛调研,了解模具行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过程、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取得模具专业就业岗位及核心能力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制定更加贴近就业市场的课程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与基础。调研表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配。对应的工作任务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设备操作,模具装配、安装、调试等。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机械制图,设计软件使用,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钳工技能等。

2.2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突出技能性 国家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依据,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2.3 以服务为宗旨,突出工作过程完整性 职业教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基于工作过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为纲,以模具设计和加工技能为主线,将岗位、标准及工作过程结合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

3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3.1 课程设计的方法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常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能力整合,将典型工作加以归纳形成能力领域,或叫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平台,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所谓学习领域即课程,它包括: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学时)三部分。由学习领域构成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排序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认知学习的规律;一个是职业成长的规律。第四步,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通过多个学习情境来实现。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多个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具有典型的工作过程特征,要凸显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六要素特征;二是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要完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训练。

情境设计需要课程载体,课程载体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课程载体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载体呈现的形式,对于专业课程,载体的形式设计可以是项目、案例、模块、任务等;另一个是载体呈现的内涵,对专业课,载体的内涵设计可以是设备、现象、零件、产品等。载体设计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可迁移性(典型性、代表性),可替代性(规律性、普适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现实性、合理性、实用性)。

3.2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3.2.1 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模具制造技术》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模具的加工工艺、模具的装配工艺,具备编制中等复杂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熟悉模具制造的各种加工方法、原理和特点,了解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学习习惯,养成严格遵守行业标准、机械设计国家标准及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职业习惯,为学习新知识、从事模具制造工作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3.2.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制造实训四个学习情境。对应的工作项目包括:加工工艺设计,普通机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工加工,光整加工,典型零件加工,模具装配,特定模具的制造与装配。

4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实施

4.1 突出职业素质教育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在技能培养同时注重提高职业素质。高素质要体现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两方面。高素质的培养一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更重要的是融入技能培养过程中。

4.2 突出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表现为其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其二,课程目标为应用,课程内容融入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其三,校企合作。如订单培养、企业实习。其四,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生产情境或模拟的生产情境中,以生产任务或工作项目为中心学习理论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3 突出双证教育 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技能培养以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或模具钳工中级工水平为目标,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评价。操作技能分金工实习、数控实训及顶岗实习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5 结束语

通过示范校建设,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遵循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律,形成了高职课程开发的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的开发,促进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5]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6]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