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努力把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相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样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具有特殊意义。

一、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育的目标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能力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呢?或许,管理学中的“参与改变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教师完成这一能力目标。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又会改变他的态度。库尔特・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等。

为了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对改变态度的影响,他作了如下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食品短缺,政府号召家庭主妇用动物的内脏做菜。而当时美国人一般不喜欢以动物的内脏做菜。勒温以此为题,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对美国的家庭主妇进行态度改变实验,其方法是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对控制组采取演讲的方式,亲自讲解猪、牛等内脏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口味等,要求大家改变对杂碎的态度,把杂碎作为日常食品,并且赠送每人一份烹调内脏的食谱。对实验组勒温则要求她们开展讨论,共同议论杂碎做菜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和口味等,并且分析使用杂碎做菜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丈夫不喜欢吃的问题、清洁的问题等,最后由营养学家指导每个人亲自试验烹调,结果控制组有3%的人采用杂碎做菜;实验组有32%的人采用杂碎做菜。”

由此可见,由于实验组的被试者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他们在讨论中自己提出某些难题,又亲自解决这些难题,因而态度的改变非常明显,速度也比较快。而控制组的被试者由于是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很少把演讲的内容与自己相联系,因而,其态度也就难以改变。基于这一实验,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教育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学生在参与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态度的改变非常明显”,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师的互动中,学习如何“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从而达到能力目标的精细化的落实。

二、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手段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实施要求与建议中要求:“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使之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性,避免负面影响和空洞说教”。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灌输,而“填鸭式”的讲授灌输一方面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素材的变化快是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感受最深的,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导致说明问题的素材也必须有时代特色。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有点陈旧。

在21世纪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思想品德课该如何达到其教育教学目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呢?这就使我们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手段作用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三、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化意义

思想品德课作为文科类的综合性课程,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甚至理科类的各门学科也都有涉及。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意识的累积是呈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资料更加丰富。但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仿佛上了一个台阶,于是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从未见过的事物。”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也令参与其中的教师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走上教师专业化之路。

总而言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一、缩短师生距离,做有亲和力的思想品德教师

学生常用“严肃”、“死板”、“空洞”、“教条”等词来评价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由此不难想象失师生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又怎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达到共同提高呢?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而言,教和学共同构成了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强调人文关怀,而教师的亲和力则使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

做有亲和力的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这就首先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成为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确的师生观的核心在于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技巧、情感等素质的综合体现,了解和摸清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难题,才能对症下药教好学生;其次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将热爱之情传给学生并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

做有亲和力的教师,还必须从日常小事做起,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当学生因胜利而沾沾自喜时教师一番“骄必败”的警醒话语;当学生因挫折而萎靡不振时教师一个“找症结,你能行”的期盼眼神;当学生因大雨滂沱而无法回家时教师一个递雨伞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格外感动,倍感亲切甚至铭记一生。这样,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不知不觉被垃近,教师也成了富有亲和力的人。

二、关注社会生活,做有人性的思想品德教师

“学生每天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他自己的情感世界”,某教育家如是说。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思想品德教师,他的任务就不仅仅让学生每天满载着知识回家,而应同时不断地以美和善这些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去熏染他的情感,使之人性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健全。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学生和教学,还应该关心他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做有人性的思想品德教师,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这句话已成为很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请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需要教师自身具有健全的人格、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明是非,知善恶,辩美丑,懂爱憎。这样学生才能选择高尚的价值取向,确立健康的生命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情操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更新教育理念,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则是创新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新课标指引下要更新教育理念,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

做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发挥学生个性,兼容多种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转变。因此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应做到以下几个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的研究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 思品 教育 策略

1.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这种矛盾越来越为明显,已经严重制约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成效,严重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对教育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下面,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就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特点

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实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在继承和发扬旧教学大纲优点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文性。在老版本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更多的是强调这门课程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似乎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讲生冷机械的政治,而缺少实际生活相关的人文内涵。相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却很好的将政治与人文结合起来,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标准在人文性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思想性”上增强了“人文性”,以培养学生的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关注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重视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熏隗。

2.2 德育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关键时期,但老版本思想品德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还有所不足,真正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思想更完全不够,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加强。以为初中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充实了公德教育内容,将中小学习想品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平待待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2.3 生活性。“学会过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初中思想品德应用于生活才是其真正的任务,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切入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能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之中,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能有用,可用。而老版思想品德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一方面使学生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另一方面使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不切实际。

3.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进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分析现有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3.1 充分运用多媒体拉近生活距离。生活性是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对教学策略的根本要求之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收集相关图文资料辅助教学,包括如电影、音乐、图片等,这样既可以减少板书讲解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与生活实际更为相接近的情景塑造,拉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如在《防患于未然》一课中,我们就可以收集关于犯罪危害的影片、相关歌曲、音乐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情境,让学生能从空洞的讲解中脱离出来,产生身临其境,情入其中的感觉。

3.2 改变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极容易固化学生思维,影响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在新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其德育性、人文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能完成自我思想素质的升化,完成自我道德的提高。比如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并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所知的进行发言探讨,然后再演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知的事件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3.3 紧跟时代步伐展开教育。应用于实际生活,与生活实践相接轨,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抓特殊事件展开教育。比如近期南海冲突、冲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等等,都可以极好的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体现出明显的生活性、人文性、德育性的特点,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势必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分析时展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以此为基础采用合适的方法展开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乃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讨[J]

[2]陆安好.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学习之我见[J]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通过调查等方式,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避免空洞说教,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实效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因此,开发与利用乡士资源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

(1)乡士资源是学生熟悉的、甚至与之密切相关的“真实生活”资源,它更具体、更亲切,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认识、思考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以及自己的根脉,可以激起学生感情上和思想上的震动,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把自己家乡以及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思想品德课程利用乡土资源,本身就是“乡土教育”的最佳方式,而乡土教育的意义是显然的:“它是一种人格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乡土认同意识;它是一种生活教育,有利于充实学生生活智能,达到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目的;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乡士、贡献社会,进而爱乡爱国的情怀;它是一种世界观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会尊重与包容,进而具有开放的视野与胸襟。”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落实智育目标。

2.有利于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赋予课堂无限生机与活力

在中考中,《思想品德》是开卷考的等级科,思想品德课程难以得到师生的应有重视,普遍不受学生欢迎。其课堂也往往是说教成分多,显得空洞、枯燥,让人感觉痛苦而且无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

做为一门同时具备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特征的特殊课程,其课堂教学不能缺失“真实生活”的活水。可以说,思想品德课对真实生活情境的需求比之语文课还要突出,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乡士资源并将其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有效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受”和潜在抵制,使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思想品德经受课堂过程的历练,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光彩,也惟有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才能“走入”学生的心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

二、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可行性探讨

不是所有的乡土原材料都能直接成为课程资源。所谓思想品德课程乡士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乡士材料,然后把它们整合到课程中,成为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为学科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

1.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优势

与城市相比较,农村有着更丰富的风俗民情和多样的地理风物,更多地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根底,更根本地体现着民众心理和思想的历史变迁,这些都是思想品德课程最生动、最直观的感性材料。丰厚的农村乡土原材料犹如一个“天然的政治课程资源博物馆”:一个家族、每个传统节日、红白喜事,乡里往来、各种乡俗……,都蕴含有可供采集、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甚至于一位乡贤、一个老人、一条小溪、一棵老树、一个古庙……,探究下去,也意蕴丰富。城市的乡土资源基本上都被开发出来了,而在农村,可以说还是一块处女地,开发的优势显而易见,农村中学大可施展拳脚。尤其是对思想品德课程,优势更为明显。

2.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条件

(1)是开发者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农村中学的老师都科班出身,具备学科专业素养,且都接受过新课程关于资源开发的相关培训。老师们缺乏的只是开发的意识与动力,不存在无力开发的问题,纵使开发工作的初期可能有些吃力,但随着工作的进展,在开发过程中老师的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2)是能否获得农村社会的支持。农村社会风气纯朴,父老乡亲的工作时间松散,他们对自己家乡学校的事情,只要力所能及,是很乐意支持。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及其他部门,只要学校做好联系,也会大力支持。

(3)就是开发成本问题。学校所在地的片属范围一般不大,开展调查、进行采访来往方便,花费不多,成本不大。

所以,农村中学开发乡士资源的条件,可谓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只要学校建立一定的鼓励机制,激活教师的热情,把乡土资源开发(不只是政治科目,但政治科的优势较大)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就能顺利推动乡土资源开发工作。

三、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思想品德课程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思想品德课堂;二是建设乡土校本课程。途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一、教学目标多维,但知识的传递仍是主导

新课程标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它在教学目标的顶层设计上呈现多维,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有更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时,对于各个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定位也比较具体,条目也更加清晰、明确。这一系列变革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但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并不等于教学效果的达成,仍然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一落实。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我们往往把思想品德课仅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实际上,这种片面的认识恰恰曲解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宗旨,更是弱化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能。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一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塑造学生灵魂的有效途径。既然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有职业的觉悟与担当去助推思想品德课回归本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仍未走出“学科学习”的误区,依然沉浸在理论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大海中,对思想道德教育及培养学习能力却视而不见。

二、教学形式多样,但灌输仍占据主阵地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课堂教学革新,但仅此而已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去改善课堂生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很快走出传统思维的阴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我们的课堂主阵地。哪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时被填进了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教师借“文本”或者课件向学生灌输的嫌疑。也就是说,部分思想品德课教师仍然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乐于做教材内容的“搬运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时下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经过仔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改革只不过是教学形式名称的变换而已。其中有些课堂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主讲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一堂课看似热闹,但在“问”与“讲”之间挥之不去的是“假合作”“假探究”的影子。这种喊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口号,却死死抱着旧思想而不放手;假素质教育之名,却堂而皇之地走着应试教育之路的做法显然不是教学改革中的好声音。

三、试题设计多变,但答题方式仍然呆板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思想品德考试命题形式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试题设问由原来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变成“体现了哪些道理”“请你写出理论依据”以及“请你给出合理的举措”等。例如,十一长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在导游介绍的购物商店买到一件质低价高的旅游纪念品。一家人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小明建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购物纠纷。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提供至少三种解决纠纷的方案。这道题目从文字表述上看,通俗易懂;从命题立意上看,贴近实际;从设问指向上看,指向明确。总之,题目的设计无可挑剔。但学生要想回答对这道题目就必须按照以下格式来书写答案:“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3)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诉;(4)到人民法院。”这样的答案看似条理清晰、内容完整,但这只不过是学生照抄照搬的课文,否则抓不住答案的“关键词”就会被扣分,更不要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也就是说,就目前许多题目的设计而言,尽管背景材料新颖、切入巧妙、设问明确,但学生的回答仍然被限定在教材上,学生可以创新的空间非常有限。

我们知道,命题的直接目的在于测试学生的学识水平,但作为思想品德试题应该兼具能力立意和教育立意。之所以会出现学生回答依然呆板守旧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深入人心的旧观念“思想品德课仅仅是一门课程而已”在作怪。这种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思想和做法如不彻底革除,势必会大大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评价方式多元,但仍以分数论英雄

有了新课程标准的引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走向深入,教学评价方式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如观察、谈话、考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成长记录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理念所提倡的评价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运用。在评价时依然侧重于纸笔测验,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唯一标准,或者只简单地评定一个等级。数字量化不是万能的标准,仅仅用数字来量化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失公正和客观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亟待建立一套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改革就是扬弃。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树立起“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必备的品格,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要勇于摒弃旧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避免简单叠加与反复,同时要敢于开展各种创新式的教学研究,以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人格素养,从而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