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巧妙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纽带。有价值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寻求掌握知识的步骤、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课堂的生机活力和智慧魅力。

一、巧妙提问的支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扮演指挥者、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所以,课堂教学提问要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户,必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必须是符合学生展示个性需要的,又能促进学生自由平等发展的情境。再次,教师通过自己角色的扮演,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学识、人格魅力等方面优势,通过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学的良好形象。教师要从学生情感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倾听,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内心深处对学生充满尊重和欣赏的愉悦,教师的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智力活动趋于高峰,必然表现出主动学习和思考,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

二、巧妙提问的关键点――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课堂巧妙提问应彰显课堂的人文性,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识经验、认知能力及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体现教育的公平。

有效的教学提问必须是因材施教,分层设问。分层设问是教师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层次差异性,构建难度不同的梯度问题。对学困生可设计一些稍作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可以设计综合性的问题,促使其把分散教材中的知识加以综合概括整合,培养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尖子生可设计一些思辨性强的问题,以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分层设计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层次水平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分层提问的教学目的。

三、巧妙提问的悟点――设问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知识的价值在于指导学习者更美好的生活。为此要在课本与学生生活之间以课堂巧妙提问架设一座引领学生思考、体验、探究的桥梁,让学生在感悟中,生成理论。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缺乏真实性、情感性,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课前又没有进行调查了解,所以,学生就无话可说。有的则是胡编乱造,效果很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无法形成共鸣。

四、巧妙提问的亮点――精心的预设和有效的生成

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要能够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前的预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和关键因素,提问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课堂提问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胸中一盘棋,激活和用活教材,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五、巧妙提问的起飞点――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就要善于探索和掌握激发学生情绪的最佳点,善于用问题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实施有效提问,教师的工作任务不是减轻,而是更加繁重,要备课、上课,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点题构建设计、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课堂的引导推进措施,而且要善于呈现问题,改进评价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展开小组竞赛等,激励学生从不敢回答到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敢问到会问,成为问题的主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激活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形成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问题储备,积淀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才能够巧妙地设计问题,从而使提问教学方法的运用出神入化,得心应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巧妙提问的落脚点――三维目标的达成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巧妙提问 策略

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纽带。有价值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寻求掌握知识的步骤、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精彩的、巧妙的、形象生动的、新颖有趣的提问,能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互动的角色,参与思考,争先发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意向;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课堂的生机活力和智慧魅力。然而,一些不当的课堂提问,或因缺乏情境孕育,致使课堂氛围陷入尴尬的境地;或因缺乏思辨性,课堂平淡无奇;或因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无法因材施教。这些不当的提问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结构、美感和效果。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巧问呢?在教学中,笔者就实施巧妙提问的可行性做法,谈点个人的粗略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巧妙提问的支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扮演指挥者、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所以,课堂教学提问要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户,必须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必须是符合学生展示个性需要的,又能促进学生自由平等发展的情境。再次,教师通过自己角色的扮演,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学识、人格魅力等方面优势,通过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学的良好形象。教师要从学生情感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倾听,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内心深处对学生充满尊重和欣赏的愉悦,教师的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智力活动趋于高峰,必然表现出主动学习和思考,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

传统的问题教学,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问题仍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独立的见解,主动性仍然被教师控制。巧妙提问提倡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状态,要发动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疑难问题和设计考题,变学生答为学生问,把学生的主体参与放在首位,让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提问的关键点: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课堂巧妙提问应彰显课堂的人文性,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识经验、认知能力及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体现教育的公平。

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考虑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千人一问”地进行课堂提问,完全忽视了学生水平层次差异性的学情,出现学困生“吃不了”、优秀生“吃不饱”的问题,不能准确定位班上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无法实现各层次学生的最大化发展。有效的教学提问必须是因材施教,分层设问。分层设问是教师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层次差异性,构建难度不同的梯度问题。对学困生可设计一些稍作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可以设计综合性的问题,促使其把分散教材中的知识加以综合概括整合,培养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尖子生可设计一些思辨性强的问题,以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分层设计的同时,教师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深层次水平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分层提问的教学目的。实施分层提问时,教师要引导各层次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利用、共享课堂教育教学资源,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地展现自己,促成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

巧妙提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少设非此即彼的问题,多设计发散型、启发型的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特别是要删除那些与教学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精减教学语言、清洁教学时空,从而使教学任务简洁、快捷而有效的完成。

三、巧妙提问的悟点:设问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知识的价值在于指导学习者更美好的生活。为此要在课本与学生生活之间以课堂巧妙提问架设一座引领学生思考、体验、探究的桥梁,让学生在感悟中生成理论。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缺乏真实性、情感性,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课前又没有进行调查了解,所以,学生就无话可说,有的则是胡编乱造,效果很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无法形成共鸣。所以,课堂的巧妙提问必定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生活情境基础,只有如此对接学生生活的提问,引转学生的思维机器,引发良性的课堂互动,这样的提问才是高效的。新课程呼唤思想政治课教学向生活回归、围绕生活、反思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四、巧妙提问的亮点:精心的预设和有效的生成

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要能够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不关注教学过程本身,只重结果,把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教学过程僵化。经常把课前的教学设计当作设定的“剧本”,学生在课堂上扮演配合教师写成这一“剧本”的角色。在课堂,少数能做出符合教师期望答案的成绩优秀学生有大量回答问题的机会;与教师期望答案不同的回答则不受关注,教学活动没有生成新的、针对学生实际状态的问题。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因而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稳定性。预设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便没有教学生成的美丽。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前的预设,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和关键因素,提问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课堂提问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胸中一盘棋,激活和用活教材,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生成因预设而精彩,教学提问生成性的教育资源可谓无处不在。诸如,学生的一句似乎干扰性的提问或“不靠谱”的回答等都可以动态生成资源,这种资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而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合情、合理地进行引领,只有这样,课堂的动态生成才能达到“最大化”,才能使教学更具活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益。教师要做有心人,关注细节,运用教学智慧,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总之,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的思维碰撞、心灵对话,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促使有效的生成,才能使课堂更富有活力!

五、巧妙提问的起飞点:需要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就要善于探索和掌握激发学生情绪的最佳点,善于用问题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实施有效提问,教师的工作任务不是减轻,而是更加繁重,要备课、上课,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点题构建设计、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课堂的引导推进措施,而且要善于呈现问题、改进评价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展开小组竞赛等,激励学生从不敢回答到积极回答问题,从不敢问到会问,成为问题有主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电,激活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形成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问题储备,积淀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才能够巧妙地设计问题,从而使提问教学方法的运用出神入化、得心应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巧妙提问的落脚点:三维目标的达成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设计问题时只注重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不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这段时间孩子们的心智发生着从浑浊走向清醒的重大转折,需要教育和点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既传授知识,又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情感,转化思想,完善个性。这要求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那些富含知识、情感、思想等多维元素的生活材料来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提问,既有思辨情境提问,能让学生质疑答疑,激活思维,发展智能;又有生活情境提问,利于学生感悟体验,关注过程;还创设教育情境,以激励性、感染性和导向性的问题,进行情感激励和行为引导及心理疏导。教师要注意挖掘提问的多重价值,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课堂巧妙提问是催生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契机。课堂巧妙提问可以促成活跃的课堂互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凸显课堂思辨之美,彰显人文课堂魅力。政治教师只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修师德、练师功,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资料】

[1]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钟启泉. 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第3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篮球选项课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现状。

(二)调查对象

本课题在调查时,以河南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共7所高校的篮球选项课学生共311人,教师共17人。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课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上承教学目标,下接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它必须在理论层面符合科学逻辑,在实践层面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它是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教学内容的取舍直接关系到教学对象的能力与个性培养。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两大部分。在篮球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根据课程方案和新《纲要》的指导思想进行,以完成篮球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主要依据,不但要充分体现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外,还应体现出教材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特征,还应对学生进行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教育,同时还要根据终身教育理论,使大学生体育向生活体育、娱乐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文化体育的方向发展。调查走访时发现,虽然近几年篮球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但篮球教学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依在,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与方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还不多见。

经过对7所学校的调查结果得知,河南省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内容在理论部分多以篮球运动发展概况(100%)、篮球技战术分析(90.9%)、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100%)为主,开设篮球心理训练、损伤预防等方面的内容的学校较少;在实践部分多以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为主,开设身体素质练习内容的学校占略过半。另外,针对相对体质较弱的女生,任课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一般会安排相对较容易的内容等。

在“学生对我省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安排的评价”的统计结果得知,有97人对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满意,占总人数31.2%;有165人持一般态度,占53.1%;仅有49人表示不满意,占15.8%,这表明我省目前的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有很大改善,但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篮球和娱乐篮球方面的教育方面还显不足,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上与体育教学目标仍存在差距。

(二)篮球课教学时数情况分析

教学时数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该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进度和完成效果。教学时数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单位领导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

调查得知,河南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时数安排多集中在72学时,占65.3%,其余有22.9%的学校安排64学时,11.8%的学校安排36学时,这表明高职院校在篮球选项课课时安排上基本较统一,但仍存在问题,这不利于我省今后篮球选项课教学的整体改革。另课时总数整体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的多少、教学进度的松紧,也不太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在教学时数的分配比例方面,有60.9%的学校按照“理论课时数8,实践课时数56,考试及机动8”课时安排进行教学,其余学校的理论课安排有4、6、或10学时的不等。理论课时的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由教师、学生对篮球课教学时数的评价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如下表1),仅有45.7%的教师和39.7%的学生认为目前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时数很充足或较充足,有20.3%的教师、25.1%的学生认为所设学时偏少或太少。这表明我省篮球选项课的总教学时数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篮球教学本身的效益性,使篮球教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表现的矛盾日益加剧。但在目前总学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教师只有合理利用和分配好学时,进一步地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教师可以考虑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加以补充。这在理论上比较行得通,但实践中却要考虑到教师精力和待遇的问题,也得考虑我省大学生学习精力和安排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河南省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有很大改善,但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篮球和娱乐篮球方面的教育还有待提高;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上与体育教学目标仍存在差距。课时安排不太统一,课时总数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学生的需求,课时安排上还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等现象,这些问题和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篮球选项课教学本身的整体效益性。

因此,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篮球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不应着眼于内容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应用范围等,而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不应强调单一的价值功能,而应从不同内容所形成的结构出发,研究其多功能性,从而发挥篮球教学的整体功效。对于教学时数方面而言,应适当增加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时数,并根据教学时数的多少来合理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利用课外活动等时间进行教学进行补充等措施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德元,刘键.高校体育选项课理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

[2] 张秋宁,徐连军,王和平,刘卫东.现代高校公体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

[3] 郭华恬,盛春雷.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4] 左从现,朱晓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材——大学体育教程[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8.

[5] 袁晓智,张战博.浅谈高校体育篮球选项课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6] 黄若涧.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05).

[7] 梁晓东.对山西省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法”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项目驱动”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特点,探讨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步骤与实施,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引言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与其他课程相比来说,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该门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有计算机图像处理、文字版面处理和动画设计等。涉及到photoshop、fireworks、flash等软件的使用。之前《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只是针对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讲授,讲解理论知识点,然后学生练习所讲授的内容,其知识点多而散。我们尝试在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为“我要学”。

2.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切实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以实际的教学项目为媒介,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学习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分工完成项目;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水平与程度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能把理论上空泛、抽象的东西变成可以看得见、想得通的实际东西,便于学生以项目为主线,把课程的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强化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

3.项目驱动教学法整体实施方案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有针对性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由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具体任务,也可以称为任务驱动法。具体实施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项目的选取

项目教学法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与同学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但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所选择的项目是一个小型的商业网站,小型商业网站开发是一个面向企业需求的实战演练。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是承接网站项目的设计者,教师是客户,学生要学习如何根据客户(教师)的要求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如何与客户(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高效率地进行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如何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客户的需求等。

3.2 项目的开展

(1)相关知识讲解

先进行网页制作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设计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小型网站制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使用案例讲解

讲授一个融合了相关软件重点知识点的综合性网站,将构成该网站的知识点进行分解讲授,将DreamWeaver软件作为教学的主线,而Flash和PhotoShop是网页制作的辅助软件,讲解网站的标志banner和页面规划等等知识点。每部分的分解知识点除了结合本项目讲解,同时配以相关的小练习,加强学生练习,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

(3)让学生独立制作小网站

学生独立制作一个与给出的案例网站相类似的小型综合网站,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整合起来。

(4)完成商业网站的建设

最终独立完成小型商业网站的项目。

3.3 实施阶段

学生按照选定的最终工作计划,以组为单位,各自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经过组内讨论和项目全面分析后,项目经理对任务进行划分,组内成员每人按各自角色负责不同的模块,并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3.4 项目的评价

我们可在一个或几个子项目完成后,在学生中开展讨论,进行项目分阶段评价,每组拿成自已的阶段性成果,大家共同评价好与不好,有什么问题,怎样改进,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的撞击这样可以使他们共同进步,而且可以纠正偏差,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老师再帮忙解决。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参加,对学生建设的网站给予评价,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可以一同找资料,共同解决。

4.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从收集到的学生项目成果看,在本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地让学生自己确定项目目标是成功的,一方面学生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另一方面,由于让每个学生都在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主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页面设计作品,有一部分个人网站的页面精美程度可以和很多专业网站相媲美,而且在本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批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的潜能被发掘出来了,还有几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女生通过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项目而开朗大方起来,增强了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目标明确。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因此,项目驱动法教学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高职院校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法之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项目教学法并不束缚于一种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当前社会的应用需求,以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手段和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参考文献

[1]王忠元.从电子商务的项目教学谈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小学科学现象知识范文第5篇

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手绘表现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前序课程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以及构成艺术,后续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它衔接绘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集绘画艺术与工程设计于一体。手绘表现能力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手绘表现教学不仅肩负着单纯的表现技术的传授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任务,把学生艺术素养和手绘表达技巧有机衔接并融合运用是手绘表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最高追求。

自90年代末期到现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为建筑装饰行业培养了很多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变化,建筑装饰专业培养的学生逐渐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具体表现在各科课程的开设目标以及课程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手绘表现课程在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问题,较大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客观因素对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影响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时代的、行业的、校方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

绘画基础薄弱,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以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生源来看,文、理、艺兼收。而填报本专业的艺术生很少,导致本专业中90﹪的学生是普通文理科生,入学前没有经过美术基本功训练,很多学生在填报升学志愿时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也不知道本专业主要专业技能会是绘画设计能力,所以进校后专业基础几乎为零。10﹪的生源来自艺术生源,这部分学生在高考前进行数月的突击式绘画训练后进入高考大战中,由于这些学生在高考前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绘画基础课程的时间有限,应试性突击训练对造型、色彩等知识不能进行系统地梳理,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绘画基础也比较薄弱。

由于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的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些课程既要承担着传授学生基本造型知识和技能,又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积极性,学起来才会不怕困难。但是,现实状况是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是枯燥、乏味且单调的,必须通过大量的作品训练才能提高表现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才能快速地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艺术基本功没来得及扎实,专业基础课已经结束,进入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阶段,所以,手绘表现课程的压力非常大。手绘表现课程既要夯实美术基础,又要传授手绘表现技能。手绘表现课程相对前序造型基础课程而言,绘画内容的难度加大了,绘画技能的运用也更加灵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难度更大。

课时有限,增加了学习消化的难度

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为例:设计素描课程每周12课时,上课周数为5周,合计60课时;设计色彩课程每周12课时,上课周数为4周,合计48课时;造型艺术课程每周8课时,上课周数为4周,合计32课时;手绘表现课程每周8课时,上课周数为10周,合计80课时;艺术写生实践课程两周,合计60课时。其中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在大一上学期开设,艺术造型、艺术写生实践和手绘表现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

因为新生军训等因素,导致大一上学期实际授课周数减少。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的上课周数也不得不压缩,108个课时内要解决零基础学生的形体造型和色彩造型问题,相对难度较大。为期80个课时的手绘表现课程,既要完成室内外效果图的绘制任务,又要不断强化前期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中不足的造型能力,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的进度。教学进度加快了,学生手头训练能力跟不上,形成消化不良,表现能力不够,就会更觉得本课程难学。学生在学习中难得体验到收获的喜悦,长此以往,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主观因素对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主观因素是指手绘表现课程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观念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心态的问题。

教学内容杂、教学观念偏,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室外效果图绘制和室内效果图绘制。室外需要表现的内容庞杂,如单体的植物、道路、建筑、天空、水景、交通工具以及完整的室外效果图等;室内需要表现的内容如家具、家电、室内装饰品、布艺以及完整的室内效果图。这些繁杂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一种任务都必须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重点不突出。学生跟着老师的安排,盲目而累地学习着。

手绘表现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师单纯地领悟技能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单一地传授学生完成任务的技法,而忽略了手绘表现最为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没有先进的手绘教学观念的指引,教师的教学观念偏颇,导致许多学生不清楚手绘在设计的构思、记录、修改、沟通、信息传递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明白手绘表现对其自身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个性的培养作用,常常是为了手绘而进行手绘。学习的盲目性导致了学习的动力不足。

片面看待行业需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很紧密的专业。本专业就业去向是建筑装饰行业,就业岗位是绘图员和设计师。通过顶岗实习归来的师兄师姐的描述中了解到,在建筑装饰企业的绘图员和设计师岗位工作,只需要用电脑软件画好图就好。这种判断片面地看待了行业需求,学此无用论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手绘表现课程的学习兴趣。

当然,学生片面看待行业需求的现象,也与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设计类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时考核范围有关,许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求职者对电脑软件的应用能力和熟练程度,并以此为标准择优录用,只有少部分单位同时强调求职者的手绘表现能力。在这个烦躁的时代,很多人认为,不用的就可以不学。再加上电脑软件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学起来要比手绘表现课程更容易掌握,学此无用论加上避难就易的心态,导致学习兴趣低下成了必然趋势。

夸大电脑软件作用,忽视手绘表现学习

电脑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了AutoCAD、3Dmax、Photoshop 等设计辅助软件课程,电脑技术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计精度和速度,而且其虚拟真实的技术使设计表现图显得直观而生动。同时电脑技术使设计成果便于修改,容易得到重复的利用。表现快捷、方便且易于修改,绘制的效果图更加清晰、精细和仿真,绘制技术也更易于学习和操作,这些优势对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迎合了一些学生希望走捷径、急于求成的愿望,导致学生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招投标变成了电脑效果图竞赛,厚此薄彼,只热衷于学习各类设计软件和电脑表现技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手绘表现技能的训练。手绘效果图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思想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质疑和动摇。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追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

影响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运用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零绘画基础的学生在手绘表现课程有限的课时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专业教师们都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