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对劳动实践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深入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目前人才的市场的需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深化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推动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与内化。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学院大学生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渐深入发展,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得到了很多帮助。虽然很多独立学院在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也暴露出一些制约其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晰,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由高校的团委组织进行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报名参加。从整体来看,由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大多高校也不怎么重视,学校拨给暑期社会实践的经费较少,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的规模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部分学生把社会实践活动看作学校布置的额外作业,应付了事。而在四年大学生涯中,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是利用暑假1-2周的时间去进行社会实践,往往收效甚微。
2、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片面,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各方面能力的锻炼
在实践的内容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解过于狭窄,仅局限于劳动锻炼或参观访问,形式单一,未能从提高智能、结合专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实践的目的上认识还不统一,有的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的机会,有的当作旅游光,也有的当作提高社交能力的手段等。有的大学生打着社会实践的旗号,过多地投入时间,荒废了学业。
3、学生的实践活动没有与专业学习、就业发展有机的结合
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内化的过程,必须长流水、不间断。常规的专业教学计划比较偏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虽然开设了“两课”和就业指导等必修课,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得到具体落实。面对全体学生的就业需求来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将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暑期社会实践岗前培训系列课程,开辟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不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追求升学转变为以就业为目标。
4、实践活动的经费资助渠道比较单一
有些高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相脱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也没有课程大纲。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和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考评,也没有与学生评定奖学金等挂钩,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5、考评机制不科学,成果参差不齐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方法,凭“社会实践登记表”打分,有单位公章和实践报告、心得体会者即为合格,这仅仅是团组织对团员的团内评价。至于活动的实践过程和质量等,则显得考评不足。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评体系,注重前期发动,不注重后期总结;注重总结成绩,忽视错漏考评;注重少数先进的评选,忽略对多数参加者的评价;注重对先进的表彰,忽视对其经验的推广;考评方法单一,缺乏激励性与公正性,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民办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新的群体,也是一个不同的群体。在三本线上录取到的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并不差,其特点:
1)思想活跃,社交活动能力强,自我意识强。由于民办独立学院收费比较高,其大多数学生来自城市,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不错,体现出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兴趣广,注意自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体、书画、口才、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特长和较高的能力。
2)学习基础较差,自制能力、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不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成绩相对母体高校学生,一般相差100分左右,分数的差距并不是学生智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上。
3)学生接触社会较多,社会经验丰富,部分学生价值观比较现实,政治热情不高。由于民办独立学院的部分民办色彩和特殊的招生政策,其学生大部分来自衣食无忧条件较好的家庭。其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多,对于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
如何针对民办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激励和引导独立学院的学生成长成才,是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根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贯彻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宣传和领导,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活跃,社交活动能力强,自我意识强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的宣传,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觉参加的群众性活动。
2、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片面,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各方面能力的锻炼的问题,加大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始终坚持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宗旨,既要认真开展以理论联系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活动,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广开渠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独立学院中实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跟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相结合,开展科研公关、技术服务、勤工助学、知识培训等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向专题化、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化。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能力的锻炼。
3、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活动没有与专业学习、就业发展有机的结合的问题,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弥补专业课堂不足。同时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结合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社会实践等内容另辟职业素质教育新途径。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创新活动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时效性,突出活动重点,构建长效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完善,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同果,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高教研究,2006,4:88-92.
[2]罗美红,汤莺,苏建国.“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咨询导报,2007,4:
99-100.
[3]郭玉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23(5):62-65.
又是一个假期结束了,同学们回到学校的同时也将自己在假期的社会实践成果在博客上有所展示并带回了学校。通过几天的分类整理,现将全班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总结如下。
班级同学在暑期的社会实践总共分为三大类,而这三大类的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块:主要是社会调查16人,这其中包括调查英语学校的5人,调查环境问题的3人,调查经济发展的4人和调查现实热点问题的4人;挂职锻炼7人,这其中包括到公司挂职的3人,到学校挂职的2人,到社区挂职的1人,到诊所挂职的1人;志愿服务5人,这其中包括到社区服务的3人,到敬老院慰问的1人,红十字志愿者1人。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不仅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覆盖面广,而且更有深度更具实效性。大家不拘泥于英语专业,将实践扩展到各个领域,含盖理工农经法等,又迎合时事热点,关注民生。有很多同学都是在基层工作,或是义务劳动,甚于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但同学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勤勤勉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体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同时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报告也反映出,大家对社会实践有了很好的理解,不仅仅是要做好社会实践,更会在实践之后认真思考,力求在实践中学有所得,并将它详细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在大家眼中,社会实践不是负担,而是一个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的大好机会,甚于把它视作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服务社会的体现。而且还有很多同学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他人的赞扬,或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报酬,这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们自身还是存在着不足,比如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际操作能力不高,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稔,人际关系的处理稍显稚嫩,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不足,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等等。虽然问题看似很多,其实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归根究底是由于我们社会实践的经验不足,涉世未深。所以,我相信,当我们牢固树立社会实践的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的同时,我们更应探讨如何扩大社会实践的价值,发挥社会实践的效力。我认为我们应该夸大社会实践的价值,发挥社会实践效率。社会实践内容要丰富、形式要灵活、充满新鲜感,在社会考察、调研等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思考各类问题,特别是打破专业之间甚至是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类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稳固的知识框架。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宽广的知识平台。因此,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强化和提升专业教育内涵,充实实践育人大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接轨,以科技为重心,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所学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在提高同学们多方位服务的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要树立社会实践的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注重积累,才能使社会实践真正产生预期效果,甚至有所突破。而且,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还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学校积极要探索,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形式和内涵上加以引导,社会也要积极扶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而广阔的平台,让大学生可以真正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此时已经划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我希望我们这个奋进的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盈自己,完善自身,并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实践;大学生党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51-02
切实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探索基于实践观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以实践论和实践育人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围绕大学生党建的平台建设开展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以实践观指导大学生党建是提高大学生党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如今新生的90后群体已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的年代,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效果,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大学生党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信仰迷茫、信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心中扎根发芽,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当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理论学习与灌输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的知识竞赛等等使得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在实践中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崇高,在实践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于实践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党建工作中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应该以实践观为指导,以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时代联系,即由以往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变为以实践到理论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党员从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予以升华,由以往被动接受到现今主动探索,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对于党的认识与了解,消除对于以往被动接受理论灌输的逆反心理,提高培养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实践观与实践育人的内涵解析
“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其基本含义是指“行”“行动”及其后果。“实践”在西方的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先贤柏拉图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将“科学”划分为“行为的”和“理解的”,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分析考察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实践”成为西方的一个自明性的基本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实践的概念,基本上都包含在“行”之中。中国古代孔子的“知行分离”、“学”在“行”中说;孟子的“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论;荀子的“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观运用于中国古代的教育领域当推明朝中叶王阳明。“知行合一”在王阳明德育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1]需要明确的是,王阳明所说的知与行分别是“真切笃实”的“知”和“明觉精察”的“行”,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认知和行动,王阳明多次提到,“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能真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割,合一并进。
在西方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本质及异化、生产、物质劳动等视角阐述了实践概念,在后来创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赋予实践概念以新的意蕴,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首先,实践创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意义世界。由于人类社会是实践的产物,所以人就是实践中的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一句话,就是实践的产物。所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人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基于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通过而且也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来改变的。其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将实践内化为认识过程的环节,并用认识指导实践。他还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明确而深刻地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特别是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总之,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又有客观物质性;是认识的源泉,又是将认识转化为客观现实的活动;它能够提升人的认识,还能够检验认识。马克思正是由于彻底透视了实践的这些本质特性和作用,才最终确立起科学的真理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育人也遵循了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规律,在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行”即道德行为阶段是品德形成的目标和结果。杜威认为“关于道德的观念”和“道德的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与行为无关;而后者是指指导行为,具有方向作用的观念,是能驾驭行为者的一种价值信念体系。因此不付诸道德实践的观念是毫无意义的。而实践育人的理念在观念和行为当中搭建桥梁,在实践的过程中,升华观念,强化行为。实践正是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联系并结合起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之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思考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的深刻变化,高校的发展变革都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富挑战的局面。我们应以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首先,在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各级教育环节渗透全过程实践指导。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普及宣讲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在学生党校培训中可采用时事政治大家谈,学习讨论小组答辩等形式提高入党申请人的主动思考与参与,同时注重入党动机的端正,通过大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意识。将入党积极份子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制度进行规范,完善管理体系,使志愿者活动真正深入入党积极分子的心里,从活动的参与中真正体会服务的价值。在高年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中,着眼于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大学生党员通过深入的服务和奉献,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毅力、磨练品格,增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忧患意识,进而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党员上党课,使成熟优秀的学生党员一方面外树形象,一方面内强素质。
其次,构建以学生社团,学生寝室,校外基地为基础的全方位实践平台。注重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朋辈辅导的方式,强化理论学习环节实践平台的建设。活跃学生政治类社团的氛围,提高此类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寝室为阵地,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延伸,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党员之家,通过公寓内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现党员宗旨;可以通过大学生党员寝室标识,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约束。党员校外基地建设以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福利机构,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立体网络覆盖,通过走基层,走进最需要帮助的人,走进专业服务对象使学生党员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最后,探索有效的网络平台建设路径,实现大学生党建网络的有效覆盖。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渗透性,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切合时代主题,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高接受度,弘扬主旋律。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即时通讯交互传播平台,因其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广受学生青睐,运用微博,微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信息时代大势所趋,是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的需要,微博微信可以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及时的理论信息,更轻松的交流空间,更开放的组织形式,更便捷的服务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总之,我们要以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加强实践认知,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完成高校的根本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上 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6.
(一)强化法制教育和幸福就业观教育的有机性
1.幸福就业观是心理需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体
现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一入校就开始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指导,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但是始终围绕着就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指导,缺少大学生对职业内在需求的教育。“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及价值的负面影响和剧烈的冲击,面对这样的现实难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在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单纯的打工就业向创造性创业的质的转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的观念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让大学生远离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实现自我价值和贡献社会的就业价值观”。职业内在需求是大学生形成幸福就业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希望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看作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的选择需要有内心需求做保证,如果个人对职业没有内在需求,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幸福就业观。
2.幸福就业观教育与法制教育是有机统一的
幸福就业也有层次的差异,有低层次也有高层次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对幸福就业观的提升,要从大学生最基本的就业需求进行指导和教育,但是,对于大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大学生始终要走向社会,在大学要树立起自己的幸福就业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和谐社会追求的是有机统一,和谐社会需要依靠建立法治社会保障其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未来的社会主力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着大学生就业,提供着大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途径,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维权,明确权利和义务。有学者提出高校就业法制教育“335”模式,“围绕着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主体、理念、步骤、内容、教学形式等内容展开的,是针对现有的就业法制教育的弊端构建的框架式结构”。法制教育是对幸福就业观的重要保证和补充,因此,为了提高幸福就业观的水平,也需要加强法制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3.幸福就业观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双螺旋发展模式
幸福就业是每一个人就业的终极目标,同样,高职院校大学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幸福就业观要不断进行提升和升华,法制教育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幸福就业观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一对接,形成共同发展的双螺旋模式。双螺旋模式是指法制教育与幸福就业观教育两个方面通过制度、管理模式和机制创新等联系起来,建立对应关系,实现环绕和谐线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一种结合模式。法制教育可以拓展幸福就业观的范畴,提升幸福就业观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幸福就业观形成的社会认同感,幸福就业观的转变和提升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如何让两者结合更紧密,有效性更强,更符合高职院校的内涵性建设,加强制度、管理和机制的创新,使两者最终达到和谐,这也是职业指导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作为社会人不仅仅有获得幸福就业的权利,也有义务不断接受法制教育,既有自由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守社会的规则。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合法的追求来满足自己内心幸福的需要。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的不断变化、更替,就业与法制并行发展,同步互补,形成新的高职教育就业模式。
(二)重视幸福就业观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的结合
1.理论学习是幸福就业观完善的基础
幸福就业是大学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就业观的训练要从基本理论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像专业课那样学习,而是要有针对性。幸福就业观涉及的理论知识应该从格拉瑟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阿德勒的人性观以及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等,罗素关于幸福与不幸福的因素,还有沙哈尔关于幸福的方法一系列理论。除此之外,必不可少地要学习《宪法》、《民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大学生既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又可以让大学生明白自己对就业的内在需求,以及幸福获得保障,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找到自己不足,在哪些方面应该学习和补充,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概念水平。人性的挖掘更能够使大学生认清自己,正确认识人性的需求。
2.幸福就业观教育和法制教育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超越
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是大学生化理论为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才能够把实践能力提高上去。马克思在就业和职业方面有所论述,倡导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理性的就业观,择业应该有长期性和持久性,正确把握个人就业主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的有机统一。理论和实践是一对辩证关系,没有理论的学习,实践就缺少发展方向,理论没有实践去验证,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幸福就业观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安身立业的态度,也是一种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法治理念。幸福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方向,获得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幸福的超越不能只停留在衣食住行上,更要有深层的超越和突现。
3.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幸福就业观的培养包含着对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律素质包括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治精神和相关的法律内容,另外,对就业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学者也提出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内容方面的研究,认为应该包括:“招聘就业陷阱意识教育、反就业歧视意识教育、契约意识教育、劳动基准保障意识教育和依法维权意识。”幸福就业观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要归于法制教育的提升,幸福就业教育才有保证,幸福就业才可以真正落到实处,才可以把观念转化为实践,转化成内在的需求。
(三)提高幸福就业观教育对于法制教育有现实的需要
1.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需要建立幸福就业观
日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心理的不安分和职业的不安全感也越来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很多大学生一入校就表现出就业狂躁症、就业忧虑症,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与方式,甚至漠视学校的制度、法律的存在和尊严。现实校园环境和现实社会环境要求大学生端正对就业价值观的认识,提高就业认知水平,加强面对就业的综合素质。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积极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恬静的幸福就业观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学生要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就业法律体系,促进幸福就业观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信息社会中大学生的幸福理念。
2.幸福就业与幸福就业的法律保障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现实可以看出就业需要通过合法手段获得合法的收入,就业始终和法律密切相关,离开法律的就业就失去了就业的合法性。就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这些是保障幸福就业的基础,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就不会有幸福就业的结果。就业是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而就业合法性是幸福就业的根本保障,所以健全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显得尤其重要。在构建法律体系的同时需要加强法制教育,推动依法治国,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夯实幸福就业基础。
3.幸福就业观有利于加强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社会就业压力和市场压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所以培养幸福就业观,打破就业压力影响和社会职业倦怠的影响。幸福就业观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心理健康研究的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科学的心理健康研究需要为实践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经济服务,为与幸福就业相关法律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正确的幸福就业观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法治社会认识,提高公平、公正意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法制教育的需要,也为现实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幸福就业观教育与法制教育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