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务性劳动实践

服务性劳动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务性劳动实践

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文/大隐

如皋的长寿老人从不刻意锻炼身体,他们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实质上就是许多人苦苦寻求的养生真谛。

40年前如皋濒临长江的长青沙一带集中着不少纤夫,他们终日靠为长江上的货船拉纤为生。拉纤者都穿一件蓝布单衫,敞开大襟,弯腰受力,光脚踩在江滩的细沙和鹅卵石上,船工号子在长江上响成一片。这群人大多成为现在的长寿老人。

饱经风霜的纤夫之所以能够长寿,除了他们由于常年的体力锻炼,体质增强外,赤足行走于江岸沙滩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中医认为,人的足底密布着人体的众多穴位,十二经脉也起始于足部,人体各个器官脏腑与足部有着密切联系,都有各自的“反射区”。赤足在地面(最好是鹅卵石)上行走,使得足底通过接触土地得到按摩,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增强呼吸功能和心肺功能,还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促进全身新陈代谢,使体内环境高度和谐。

早在几百年前国外就有人提出“赤足踏石疗法”,德国科学家克纳普认为赤足行走能预防和治疗很多疾病,并且对神经系统如神经衰弱、失眠和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有效。前苏联的米库林院士提出的“土地接触法”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地球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地球周围的电离层带有大量正离子。因此,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存在电场,一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脱离了负电荷,在身体中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这是造成人类容易生病的原因之一。只有尽可能多地接触土地,让身体中的正电荷与之相中和,人类才能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现代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从这个理论中得到启发,他们发现人体就是一座“发电站”,细胞能产生生物电能。如果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能就无法释放,它便以静电的方式积存下来。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

人体磁学说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个学说认为,人体的胸、心脏、肺、肾、脾、肌肉等部位都存在不同强度的磁场,其中尤以大脑的磁场为最强。磁是继日光、空气和水之后人类生存的第四要素,人体若保持“磁平衡”状态,就可有效地激活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促进人体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楼林立,管网密布,电波穿梭,人类赖以生存的、平衡稳定的磁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和破坏。人体如果处于缺磁状态必将导致疾病的产生。而通过脚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就能有效地“排电”和“充磁”。

如今,赤足长寿的理论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同,而在长寿之乡如皋,赤足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也具有延年益寿的现实意义。在夏天,如皋老人们习惯于每天赤足在家附近的小花园或树下小径走上半小时,纳凉、保健两不耽误。当然在冬天或雨天,他们也懂得暖脚对长寿的重要性。

老年人跳舞时须注意五点

文/肖艳

1.老年人不宜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跳舞。应该选择空气流通、人员较少的舞场。

2.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狂舞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律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3.不要饱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机能差,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34-05

“服务性学习”是自上世纪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开始实施,之后逐步成熟,并且被事实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服务性学习”被引入我国,主要是在中小学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领域。“服务性学习”在国外有多种定义,可简单概括为,将课堂教学和到社区的无偿服务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和培养公民责任感的实践教学模式。它与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无偿”服务。当前,高职在与企业开展工学结合工作时,在某些特定行业、特殊岗位以及某些特殊地区或特殊时期,常常会因为企业对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形式热情不高而陷入困境,如果我们引进国外“服务性学习”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找回校企合作的最佳合作点,从而提高企业合作的热情。

一、构建“服务性学习”模式有助于开发

校企合作新的合作点

校企合作的合作点就是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即双方都必须有合作的内在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宏观调控和引导,所以,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政府强制而是来自于自身内部,这当中一部分来自企业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则是来自企业自身利益得失的权衡,如果企业觉得合作后不能获益,就很难有合作的热情。

校企合作中企业认为没有获益的原因很多。比如:一些企业认为培养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而学生学成后真正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时间却很短;一些企业发现参与工学结合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等到毕业却不来自己企业,或者来了以后很快跳槽,等于替别人甚至替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一些企业生产调度和人力资源配置相对稳定,不希望被打乱整个生产计划;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等涉及商业秘密的部门或其他重要的部门不希望外人接触;而一些从事季节性生产、经营的企业在淡季里根本不需要人手,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学校如果仍然强调实习的报酬,显然是一厢情愿了。而开展“服务性学习”,学校强调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不求经济报酬,这种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而不求经济回报的形式,无疑使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其合作的热情将会明显地提高。

“服务性学习”并不影响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希望为了报酬而牺牲学习的机会。为了报酬而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工作或者成为廉价劳动力,甚至失去实习的机会,这显然不是学生和家长们的选择。另外,学生本身就具有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他们对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一直比较热衷。将学生自愿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与传统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社会服务融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这既改善了教学,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原则

“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这是“服务性学习”模式运行的特点及其效率保证。“服务性学习”模式应该按照“学习一实践一反思一再学习一再实践一再反思”这样一个封闭的系统来循环运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学业成绩在系统的循环中不断提高。

(二)互益性原则

这是保证“服务性学习”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其中被服务者获得了有益的服务,服务者获得了实践学习机会,双方同时获益。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学习性原则

这是“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的根本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而放弃对报酬的要求是一种有远见的选择。“服务性学习”是课程学习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否保证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考察该模式成败的最重要标准。

(四)规范性原则

规划性原则是该模式构建水平的体现。“服务性学习”的内容、形式、环节、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管理制度等都要规范,这些都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证该模式构建目标的实现。

三、“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内容

“服务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服务性学习”学习内容和目标

“服务性学习”的学习内容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习,比工学结合中的顶岗实习等形式的学习内容要更为广泛。具体内容包括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学习。它既可以贯穿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进行,也可以在公共基础课中进行,还可以作为独立课程进行。它可以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任何地方进行,其价值也远远超过一般的公益劳动和课外活动,是通过服务活动进行的课程学习。“服务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如下:

首先,是在专业方面。一是通过“服务性学习”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进行职业定位。二是学习和巩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是培养职业道德。总之,在专业方面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其次,是在认知方面。“服务性学习”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科目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学习、消化和吸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等。

再次,在社会性方面。“服务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对他人尊重和宽容,学会如何履行公民职责与义务等。帮助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形成服务意识和服务价值观,进而保证学生能够长久地保持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在实践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服务性学习”的形式

“服务性学习”的形式灵活多样。形式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服务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服务对象情况来进行选择,使服务性学习更具针对性和效率性。各种形式是不相冲突的,有时候可以同时选择。国外采取的形式一般有一次性学习、连续性学习、课程中的服务性学习和集中的服务性学习等,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国外“服务性学习”形式,在工学结合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1.集中服务性学习和分散服务性学习

集中服务性学习是由学校成批地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和统一管理的服务性学习方式,这种“集中”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是以一个专业为单位。在这种学习形式中,任务、内容明确,组织、管理规范,时间、地点统一。但也有不足之处,即工作内容完整性和丰富化不足,且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

分散服务性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寻找服务对象,以自我管理为主的服务性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特长的服务对象,可以学习更全面丰富的内容,也使得学校与社会联系范围更加广泛,但不足之处是管理和指导难度增大,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也相对减少。

2.连续服务性学习和间断服务性学习

连续性学习是在某段时间持续进行的服务性学习。国外称密集的(intensive)或者深入的(immersion)服务性学习,包括实习训练、暑假经历、自主学习、研究考察、国内和国际服务等。连续服务性学习包含集中式和沉浸式两种模式。集中式的服务性学习是学生花较长时间(一周要参加十个小时的服务学习)用于服务体验,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学期或一个暑假,但其余的时间则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而沉浸式服务性学习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在服务场所工作的机会,而且让学生在其中生活,这种经历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暑假、一个学期甚至更久。连续服务性学习具有惯性和深人性的优点,但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

间断服务性学习是指时间上间断地进行的“服务性学习”。间断服务性学习可以让不同课程、不同章节、不同教学环节甚至不同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学习分段进行,这种形式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的优点。但由于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对于那些相同内容或联系紧密的内容不宜采取这种形式。

3.一次服务性学习和多次服务性学习

一次服务性学习通常是短期的服务活动。国外高校通常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为了专业定向的需要而开展的,他们常常采取全校性的活动、与课程相关的服务性学习活动、专业定向活动、学生组织的活动等。由于这种形式的运用比较灵活,所以在我国工学结合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学期不同阶段以及为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情况下,都可以采用。但在一般情况下,一次服务性学习则是难以完成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和达成培养目标的,因此,通常需要不断创造条件,寻求机会,从而采取多次服务性学习。

4.课程服务性学习和专业服务性学习

“服务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课程性,即把服务活动与课程结合起来,把服务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明确服务性学习在课程中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这也是其与一般公益劳动相区分的主要地方。美国课程中的服务性学习模块、作为课程组成部分的服务性学习、作为课程主要要求的服务性学习、课程簇中的服务性学习、高峰体验课程中的服务性学习、以研究为基础的服务性学习课程、服务性学习实习课程等模式,借鉴其经验,我们将工学结合中服务性学习分为课程服务性学习和专业服务性学习。

课程服务性学习是把服务性学习在某门课程的部分中或整个一门课程中进行实施工学结合的形式,还可以是把服务性学习与几门相关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实施的形式。学习国外经验,可以把这些服务性学习的课程根据其性质设计成必修课、选修课以及核心课和辅修课。

专业服务性学习是把服务性学习与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技能结合起来,是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服务性学习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巩固和应用,通常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已经学完所有课程以后进行。在这种形式中学生可以综合、拓展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服务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学习与服务的关系,把服务性学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三)“服务性学习”的过程

1.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服务性学习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准备工作包括:

(1)调查服务需求,确定服务对象;

(2)根据课程需求,确立服务主题;

(3)服务双方协商,确定服务项目;

(4)分析现有资源,确立学习目标;

(5)联系相关人员,明确各自角色;

(6)培训指导学生,分配任务职责。

2.计划

制定科学的计划是服务性学习顺利实施的保证。一份详细计划需要包括时间安排、资金预算、人员编排、任务分配、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等内容。制定计划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服务对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第二,确保服务结果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第三,保证服务性学习与课程的联系;

第四,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来分配任务。

3.实施

实施就是按照计划开展服务性活动。实施中应该根据活动的情况及时对行动或原计划进行调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启发者,要引导学生解决服务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激励。同时,教师还要承担管理者的角色,对服务活动过程进行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4.反思

反思是服务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缺乏及时深刻的反思,学生只是仅仅参与了服务过程,而服务活动对他们的学习并未产生积极影响。反思是指学生对服务学习进行记录、思考、讨论和反馈,从而将服务活动的收获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和内化的过程。它通过结合服务活动和课程知识而将整个服务学习赋予意义,它运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学生为服务做准备,保证服务成功并从服务中获得知识。反思和课程目标相结合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始终,从纵向上可分为服务前反思、服务中反思和服务后反思,从横向上可分为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

5.评价

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后期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服务机构的评价、服务学习课程的评价和对服务计划的评价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即利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学生在服务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分析评价和评定,既可以记录和评定学生达到服务标准的程度,又可以用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评价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既可以是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总结性评价;既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他评;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在评价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四、构建“服务性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建立“服务性学习模式”的保障体系

首先是制度保障。必须建立一系列完整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具体包括:服务性学习组织管理办法、指导教师职责、学生管理办法、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奖励办法、服务性学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另外还要对服务性学习的课程教学计划、大纲、学分及课程性质等做出具体规定。

其次是条件保障。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性学习基地建设,同时还要相应地做好课程改革和配套的教材建设,另外要落实服务性学习的资金保障。

再次是机构保障。要落实管理机构。服务性学习属于工学结合中的一种形式,管理机构跟工学结合的管理机构是不分家的,虽然毋需另设机构,但要明确职责。

(二)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要能够保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关心重视,家长理解认可以及服务对象合作支持。这是一项比较容易达成各方共识共赢的工作,做得好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服务性学习比一般的顶岗实习更容易得到服务对象的合作支持,但是有时候会引起学生家长的误解,要把学生和家长的宣传作为工作重点,获得他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可。此外,还要努力争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三)要把握其特点

把握其特点要做到五个相结合,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学习和服务相结合,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反思和评价相结合。

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道德发展

现今德育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德育新课程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育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帮助大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作为平结学校和社会生活,使得经验和结构性知识的整合要求被强化,这也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改造,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产生有力的冲击。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来配合完成整体教学,而服务性学习正是一种通过社区服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本质内容是社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各种活动,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塑造学生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这对德育的扩充学习是有益的。

服务性学习内涵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之一。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概念,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Higher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给服务性学习下的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要满足社区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帮助形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

总而言之,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度。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人类以及社区活动的需要,并从建构性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角色,拓展知识来源,将课堂讲授转变成为非集中行动,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打破通常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出新的学习资源。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社会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参与社会服务过程、运用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产生真实有形的成果。服务性学习也是一种主客体互惠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服务学习观察问题,从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中,获得机会认识社会、拓展技能、培养信心去认真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的能力,担负起社会责任。

协作性。所谓协作性即双方是平等、互利的一种关系,双方一起分享责任、权力,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经深思熟虑地组织的服务性实验活动,帮助别人,让自己和与他人“签订爱心合约”,建立起相互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学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互补性。彼此既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双方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直接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过社会服务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既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又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性。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透过服务的具体体验性反思,以提高学生思想与行动、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些带来新认识的内涵价值的服务不仅意味着与他人分享、以利他人,而且是继续学习,学习与运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大为开阔,对事物的理解也较以往深刻,此间的感受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很新鲜,这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少有的体验。

服务性学习蕴涵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于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行的需要来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进而使其人格更高尚,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发展知识和进取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提高个人的成长,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服务性学习可以将服务整合到学校德育课程内,通过提供固定时间,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或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实际服务活动,以及在真实服务活动期间的见闻。开展服务性学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掌握促进人格发展的积极价值,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完善人格。这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其深层次意义上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些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德育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通过直接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生活技能、社会需要和资源、公民责任、职业选择及人的多样性等。服务性学习活跃了正规学习,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不同,乃在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服务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透过服务的具体经验反思,来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人们经由具体经验接触,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实际经验,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自我认识,而且认识到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帮助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渴望,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将新观念应用到新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提高认知水平

服务性学习的另外一个效能是增加学生对校园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校园外面的社会、居民和他们先前没有接触到的观念。服务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整合价值观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面开放的道德教育。服务性学习影响了他们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而这通常会涉及到对他们原先持有的观念批判。比如“好八连”的共建服务活动,每月二十日风雨无阻的为民服务,同学们为“好八连”战士们“无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得失”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活动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服务性学习又将这一课题中外显的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加以内化,使其成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需求,实现了道德认知到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转化,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通过寒暑假、每月、每周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服务,找到了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在社会范围内自己应负起更大责任的意义。服务性学习强调让参与服务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学生为学习将承担更大责任,使他们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促进个人价值观、信念、自尊、自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上海商学院举办了“明日商界之星”的评选活动,在结项的学生课题中,就有许多如“关于洋打工的劳动维权”、“保健品的过度包装”、“失地青年的现实问题”等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课题。服务性学习通过将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延伸到社会,藉此帮助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想得多了,思考能力提高了;反省多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实践多了,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关注多了,才会用心去体谅社会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群体,增加保护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育团队精神

服务性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各人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服务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会人际关系合作的过程。团队合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如果一个组织缺乏信任,伙伴关系就会破裂,反之,诚实的沟通和开放的态度会促进团队的合作。在上海商学院组织的房产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到,在决定做某项工作时,大家往往会有意见不统一,而在这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少数服从多数,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尊重,学会了容忍不同观点并接受其他意见,包括批评。在外出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遇事同商量,同学之间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严谨、锲而不舍的创造性人格。

(五)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与服务的同时进行和二者之间的双向协调的关系。在整个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帮助需要照顾的人,以知识服务他人,又从服务中不断学习,而且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同学们除了学习如何运用学识去服务群众,也在向其服务的对象学习社群相处的态度和民间生活的智慧,参考他们的视角与经验。通过服务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关注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综上,服务性学习与德育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几乎所有的服务性学习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要重视服务性学习内含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以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是指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国外和我国台湾省的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学习,通过实践来学习,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及评价等方面加以比较系统设计和实施。考察国外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状况,我们不难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价值观在于实践学习

(1)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一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价值需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

(4)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与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2.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实质上是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重组的过程。如我国地域辽阔,地方差异、城乡差异极大,因而,在设计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

(1)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努力寻找相互的“交叉点”,一方面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素,确保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阶段性以及连续性,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最佳的配置。从理论上讲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应包含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参观与考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与生活等类型。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设计,应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向课堂以外、学校以外延伸,切实体现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交往性、探纪性等基本特征。在实践中,教师要整体规划每个学期的主要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自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过程中,尽量能够尝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类型。

(3)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包括社区服务、生产劳动,以及参与其他各种社会活动。要想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并从中有所收获,我建议假期尝试给孩子找一份工作,主要是一些服务性行业的零工,如卖报纸、送报纸、当小保姆、售货员、售票员等,因为这种服务性行业的打工对体力要求不大,只是对孩子的工作态度有一定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作可以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同时又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让学生很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在工作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工作的辛苦,这样不但可以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并由此对父母更加尊敬和爱戴,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感恩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改正乱花钱的坏习惯。从细小的工作中,还可以收获很多东西,可以体会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体会到为别人服务的乐趣,更能尊重和珍惜别人为自己服务所做的工作,还可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功。

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理论创新;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C9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35-02

一、多学科的视角看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作为经济学理论问世的,是在与当时西方庸俗经济学的对战中不断成熟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空前繁荣,为马克思全面总结人类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了实践基础。他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那里批判地继承了劳动创作价值的理论,并将这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优秀遗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延伸,从而创立了系统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在他以前,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总是被世人模糊。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更像一条红线贯穿经济学的始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例如: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规律、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国际价值等。它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如果没有这一理论基础,也就没有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也就更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发现。但是只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视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陷入片面性。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赖以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二)哲学世界观

劳动价值论更是关于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是唯物辩证法、唯物历史观与经济学说的结合,有人说经济学家不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他们只能代表与自己利益统一的阶级、阶层、集团来思维,概括其阶级、阶层、集团的经济意识。正是由此,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劳动者的历史观―劳动价值论。

(三)革命的政治学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要有先进的革命思想、理论作指导,有个从思想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是翻开人类政治革命史就会发现,以往每次变革都是从思想艺术领域开始,哲学领域深入,政治领域开展,唯独社会主义革命是从经济学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开始,这在人类革命史,尤其是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学说。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首先,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来源,人民受苦与受剥削,不合理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剥削的根源,只有革命才能改变受剥削命运,而不只是勤奋劳动。另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劳动价值论告诉人们: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只有解放劳动者,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也证明了劳动价值论,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以这一基础理论为前提的,它通过现实革命这一最高方式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目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创新

(一)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劳动成果也应该属于商品

首先它符合商品的定义―有用、劳动产品、交换。前两个条件很明显是满足的,这里惟一存在争议的就是―交换,那么服务性劳动成果到底可具有交换的性质呢?笔者认为虽然它不一定具有交换的形式(无形的),但它具有交换的实质,只要它作为有用劳动被别种劳动承认了,得到了价值回报―劳动报酬(因为货币是劳动价值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是交换的完成,价值形式的实现。尽管服务性劳动的工资偿付有可能不是即时即地,现钱现货的交易,但这种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不影响交换的完整性,更不影响它的实质,所以说服务性劳动成果在理论上是可以划入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它也许是随生随灭,不能凝聚的,但是人类的劳动成果既有实物形式的,也有非实物形态的,既然满足了商品定义的条件,是活劳动的凝结,也可用于交换,那它就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应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目前学术界有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这部分人的理由是:除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外,经营管理活动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企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是企业的总劳动,并不只是某一生产环节的劳动,所以,在商品的价值构成中,应有一部分属于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只不过经营管理劳动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不是以直接的形式参与价值创造。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强调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不排除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直接参与了生产劳动,毫无疑问,那当然是创造了价值,但是就大多数而言,他们的劳动只是服务于生产劳动的,不构成(C+V)的任何部分,活劳动部分是工人们的劳动,物化劳动部分是转移的价值,那么所谓的经营管理劳动参与显然是(C+V)以外的部分。另外这里还犯了个简单的错误,那就是把“价值”代替了“价格”。其实这些非生产的所谓间接劳动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尽管它是限制在一个企业之内的,这些管理劳动只能算入企业生产的成本,它更多的取决于企业文化,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它的的确确改善了价值劳动的生产条件,但不能取代价值劳动,所以创造价值的仍不是这种劳动,而是服务于生产劳动的劳动。如果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劳动,那么产品的销售、服务以及一系列围绕商品生产的劳动环节都可以与生产劳动相并列,都可以划入总劳动,劳动的内涵就 会无限的缩小,而外延就会无限扩大,到最后不管什么劳动都算生产劳动了。

三、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两点新思考

(一)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5张床可以与1间房交换,即被马克思誉为天才的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著名等式“5张床=1间房”,我们现在就从这里看看这两位天才是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他们一致认为两种不同的物体可以相互交换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可通约性,即两者之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等量的共通物,这种通约性就是撇开物品有用性后的产品的劳动属性,共通物就是劳动。这种分析表面看没有问题,其实有不严密的地方:两种不同的商品相交换,是否一定说明两者之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等量的共通物?这在逻辑上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完全有理由说这里的等号是亚里士多德强加的,是对交换这个概念的偷换,交换与相等不是一回事。另外等号两边的共通物难以像重量一样可称量,也难以像面积一样测量,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也难以在标准上得到统一,也就是说共通物未必存在,尽管我们可以设想、赋予它一个共通物。

(二)价值含义的二重性应该是统一的。第一种含义就是从哲学、效用论来看,它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成主体目的的具有效用的属性,这也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相一致。这里“价值”实质上被定义为是客体对主体的主观效用,我们姑且称之为效用价值。而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指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在这里表现为独立于主体的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称之为真实价值,或者是客观价值。由于商品要进入市场交换,这里就不能以真实价值来交换,因为交换不可能脱离广大需求主体对商品客体的效用评价,脱离了就交换不成,这时交换价值就是真实价值经过效用价值修正后的价值,是真实价值(C+V+M)与效用价值(价格)的统一。这样价值含义的二重性就在此得到了统一。真实价值理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传统理论,在理论上处于主导地位,主观的效用价值主要在实践层面有很大作用。我国当前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没有必要将基础经济理论与经济运行实践、改革思路割裂开来,一方面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理论,另一方面是以效用、价格为基础能使经济高效率运行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这样两种原本可以合二为一的东西长期得不到统一,不是在实践领域就是在理论界产生混乱,不是在行动上就是在思想上阻碍社会主义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