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建议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的一种反映。它主要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它是会计的基础工作,合理、及时、准确、完整的反映会计主体及经济活动,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由于会计主体的流动性、变化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笔者作为一名施工企业的会计,对目前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有体会,依此对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原始凭证不够细致、精准

目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处于被动状态,业主往往大限度的压价,施工企业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所以也促使施工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也要求项目管理精细化。比如对于一个施工项目,可以具体到一个班的成本,一个小组的成本,一个部门的成本,最终组成一个项目的成本,而且施工企业不可能对同类型项目只干一次,一般同类型项目会屡次发生,这样对于成熟的施工项目肯定有一个成熟的施工流程及成本框架,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项目成本。但是项目上比如材料收支、班组人员的划分,机械费的多项目穿插作业等,这些决定项目成本的原始单据往往不能明确划分,造成财务项目成本不能准确划分,所以具体项目成本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同时,由于施工企业过于考虑人工成本,造成财务人员配备不足,也影响财务上无力统计各项资源的耗费按成本对象精细化归集,从而不能将耗费与支出用正确的核算方法计入相关明细项目中,这也对经营决策者造成不良影响。

2、会计信息传递的不及时、滞后

根据会计法的要求,会计核算一定要在其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年度及期间合理、准确、及时地入账,特别是现金与银行明确指出要日清月结,但是,施工企业由于其施工的特点,往往项目所在地都在外地,其流动性、变化性、远程性的特点造成了施工企业会计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与滞后性,这也导致了各项目成本在其发生期间不能及时核算,特别是跨年度项目,造成账上成本偏小,账实不符的情况,这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不好影响,严重者会给企业决策者带来决策偏差。而且有的合同、协议、决算不能及时的传递到财务上,财务人员在核算时就不能及时建账,结账,把握收付款情况,甚至会造成款项付出超支、坏账、漏税,等等方面问题。而且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投入会计核算成本,不使用会计电算化,不使用网络化会计核算,这也直接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延长核算的时间、推迟了会计信息的传递。

3、施工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

为了规范会计工作,国家相继出台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和制度,但是,有些企业并没有依此建立相应的本企业的财务制度,特别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流动在外,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施工特点,包括客观的和主管的一些原因,人为的和地理的一些原因,很多施工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可行的财务制度。像项目的用款的审批程序、付款程序、原材料采购、项目固定资产、大型机具的管理与使用等都没有一套相样的,科学的,可行的,完整的财务制度。这给财务核算带来很大困难,比如各个分公司会计科目使用的不统一、同类型业务各个分公司一个会计一个做法、到了集团公司那里账上就乱成一团,不知所以然,更何况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呢?又如财务审批程序的不规范,可能造成审批权限的越位、收付款的混乱,严重时会危及企业利益。

4、施工企业成本的核算工作仅仅局限于财务部分

施工企业成本的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通过汇集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渠道的施工成本来核算规定项目成本及企业总成本。在这个核算过程中财务部门发生着主导地位,但是从企业总体看,它不可能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的项目部、生产部门、经营部门、材料部门等,它需要项目部的工作量合理提供、材料部分材料耗费量等等。特别是现在施工企业按要求成本及利润的核算要按完工比分比计算,这就是说成本的准确确定需要财务部门、项目部、生产部门、材料部门的共同合作。但是现实中,施工企业往往把成本核算一股脑推给财务部门,往往忽视其他部门核算地位,这给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的工作制造了很多困难。

5、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和培训工作滞后

目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会计核算也逐步走向电算化、现代化时代,过去老式的手工记账及部分核算方式被逐渐淘汰,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向核算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更方便、快捷,也更高质量、高标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信息。这些新的财务时代特征,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舍得、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施工企业,由于其项目的流动性、工期紧张性特点,财务人员不易集中,更是缺少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从企业发展的远景来看,这真是得不偿失。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一线施工项目财会人员的配备

管理者要积极配备财务人员,保证有充足的人力来精细化项目成本,同时要加强施工项目各部门人员管理,积极培训,提高第一战线的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及个人素质,保证传递到财务部分的原始单据要按施工企业的管理的角度明确,准确、清楚的给以列示,便于财务人员归集成本对象,统计具体项目成本。

2、分公司和项目部要普及会计电算化

施工管理者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加快会计信息的传递,保证有关凭证及时入账,会计核算顺利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有关文件、合同及时入档,有条件的可派专人管理,必要时对于一些大的项目和关键工地现场配备一定财务人员,使财务人员能准确地、及时的进行核算,确保项目的成本真实性、完整性,避免企业利益不正常损失。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优化措施

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概述

控制是系统主体的一种管理行为,即系统主体为了保证系统构成要素的性质、数量及其相互间的功能联系按照一定方式运行而采取强制性措施。财务控制则指的是财务人员或财务部门为了保证实现财务目标,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及财务定额等对其资金运动、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等进行指导、督促和约束等管理活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为保证集团总体目标的实现,运用各种财务手段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各成员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适应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确保企业集团实现总体目标。一般的,企业集团管理当局通过界定各方面财务管理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来严格控制财务组织、财务决策等,通过组织控制、制度控制、人员控制来保证集团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要素组成与单一法人经济实体财务控制的要素组成是相同的,但企业集团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其财务控制要素的内涵也具有特殊性。首先,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体主要是集团董事会和母公司;其次,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客体是成员企业以及由此形成的内外部财务关系;最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与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一致,即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

2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中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在我国迅速发育成长,一大批企业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企业集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我国的企业集团是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组建和发展的,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母子公司体制的建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的问题日益突出。

2.1 财务制度不健全

为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的自我约束力,集团公司需要设计一套适应企业集团自身经营管理需要的完整的内部财务制度,以实现其对成员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然而,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原有的财务制度不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集团管理的需要,相当多的企业集团缺乏必要的财务规章制度,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活动无制度可循,从而导致集团公司对各成员企业的监管乏力,相当多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2.2 资金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大多还未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企业集团缺乏高度集权的资金管理系统,没有规范统一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和统一的信息平台,企业集团内部信息传递沟通渠道不畅,投融资管理、资金结算、财务数据无法集成,集团公司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导致做出的决策失当,影响了对成员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的效率。

2.3 预算管理困难

相当多的企业集团在实施预算控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企业集团制定的预算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标、企业集团编制的预算缺乏客观性和弹性、企业集团在预算编制中缺乏完整的指标体系导致各部门的冲突和预算管理空白地带的产生、预算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造成了预算软约束。

2.4 业绩评价机制不完善

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能够修正企业管理层的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企业集团要更好地实现其财务控制的目标,必须将财务控制机制与激励制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企业集团激励制度作用的发挥以业绩评价机制提供的支持性信息为基础,因此,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标和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指标多与集团战略目标脱节,业绩评价缺乏时效性,难以满足集团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从而导致企业集团激励制度很难发挥其作用,影响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

2.5 财务控制失控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集团在规模和数量上迅猛发展,但是,许多企业集团并不是母公司以投资、收购等方式逐渐形成的,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清,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表现在: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董事会的构成不合理导致功能失效、监事会形同虚设以致监事会职能难以发挥等。企业集团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导致财务控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无法确保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标的实现。

3 优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措施

3.1 制定科学统一的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用于规范企业单位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及准则等的总称。科学统一的财务制度作为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实施审计控制的重要依据和进行评价控制的客观标准,一方面可以为集团公司提供清晰的财务运作标准,另一方面对集团公司防范成员企业虚构财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集团应结合内部具体情况,以国家财务制度为基础制订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制度,提高对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财务决策审批程序、账务处理程序等财务行为的规范力度,从而提高企业集团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和制度保障。

3.2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效率,继而影响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资金管理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至关重要。因此,集团公司应对成员企业的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便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集团总体目标。目前,企业集团主要通过建立统一的结算中心、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等方式加强资金的控制和统一调配,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3.3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集团公司应该以预算为落脚点,建立一套严格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实现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有效的财务控制。企业集团要根据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实际制定预算,将企业集团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并通过预算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企业所拥有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对成员企业的分项预算和总预算,明晰权限与责任,并实现对成员企业的有效控制。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之间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跟踪控制预算执行情况,调整执行偏差,确保企业集团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执行完毕后,企业集团还要进行预算分析,以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方法,实现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4 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由于企业集团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因此,企业集团需要加强激励。而激励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用来评价和反映成员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考核内部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随着企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断增大,企业集团越来越需要提供分部分级的业绩评价信息。企业集团先按分部对成员企业归类,再将各种业绩评价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级次、赋予不同的分值,最后通过汇总各指标得分计算出总分值来评价成员企业,极大地增强了业绩评价机制的灵活性、可比性。

3.5 改善财务控制环境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环境是财务控制体系发挥作用的保证。因此,企业集团要切实完善其治理结构,改善财务控制体系发挥作用的环境,并结合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立适合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系统,完善现行的财务控制体系,加强对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提高企业集团控制效率,保证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4 结论

财务是企业的经济命脉,财务控制对企业集团至关重要。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集团内部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处于动态之中。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集团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必然也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企业集团需要不断优化财务控制体系,调整财务控制重点,运用先进的财务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提高财务控制水平,才能提升企业集团整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汤谷良.财务控制新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再造[J].会计研究.2000(3).

[2] 李定安.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王秀华,吕朝阳.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对子公司财务的集中控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4).

[4] 杨宇华.构建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控制体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5).

[5] 徐连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

[6] 蒋秋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

[7] 周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第3篇

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另外,《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也列明了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成,共分为四类十项财务指标。随着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科学评价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依据,为高校总结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持。因此,在新形势下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好高校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高校财务分析应当全面反映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及通过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目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尚不完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由财务分析一级指标与财务分析二级指标组成。具体来说,财务分析一级指标由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和财务发展能力指标等组成。而一级指标下分设了十项财务分析二级指标,分别是:预算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上述财务指标过于简单、概括,并不能具体、完整与全面概括高校事业发展及财务状况。此外,已有的财务分析二级指标也并不完整,例如缺乏成本管理费用等二级指标。因此,由于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不完整,容易导致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片面性,难以找到影响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 由《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高校实施绩效评价重要依据及评价手段,但目前高校的财务分析指标只能单独反映高校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高校的总体财务状况及事业发展情况,因此必须运用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将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偿债能力、内部管理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对高校财务状况及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做好高校财务分析及有关绩效评价工作。只有将综合的财务评价方法应用到高校财务分析中,才能全面地揭示和解决高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发挥高校财务分析的作用。因此,由于缺乏综合的财务分析方法,致使高校财务分析结果只能单独揭示高校具体的运行情况,不能综合反映高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影响了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仅列明了高校财务分析二级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并无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具体来说,在对高校进行财务指标的计算时,计算结果没有参考依据,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结果没有标准进行参考、缺乏衡量的标准,无法对高校某段时期的发展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导致高校的财务分析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才能发挥其财务评价的作用,分析结果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高校财务分析的制度保障。

三、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完善对策

(一)增设相应的高校财务分析三级指标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已有的财务分析指标并不完整,过于简单,不能完全达到高校财务分析的要求。因此为了全面反映高校某一时期事业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应在已有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增加反映高校有关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财务分析三级指标。具体来说,在增设相关的财务分析三级指标时,应注意到:一方面要明确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要求,即建立完整的高校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应满足如指标要素齐全适当、主辅指标功能匹配及满足多方信息需要等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明确增设高校分析指标的具体名称和内容。笔者认为,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有关“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含义及有关内容,增设相应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三级指标(表1),可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高校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发展情况。

(二)选择适合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一般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分析评价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高低。而沃尔比重评分法则是在对比率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标准值跟权重,并判断被评价单位的相应指标是否正常。由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只适用于企业性单位,不适用于非企业性单位。而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比率分析方法的延生,只要确定好适当的标准值跟权重,则可适用于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具体来说,将沃尔比重评分法具体应用到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应包括的基本步骤有:确定及分配各财务指标权重;确定标准评分比率;计算出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对各项财务指标计分并汇总综合分数;对高校财务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及各项目的标准比率。由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明确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方法,因此,在确定高校各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方面,一方面可以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高校的行政部门按《高校学校财务制度》有关绩效评价的要求,并结合当地高校的发展情况,通过制定如《XX省关于高校财务分析评价的实施管理办法》等手段,统一明确高校财务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的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另一方面,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管理及发展的需要,确定本高校财务指标的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例如在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系统权重方面,高校可参考有关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权重确定方法,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确定本校的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和财务发展能力等指标的具体权重比例;而在确定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标准比率方面,高校可按《高校学校财务制度》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出近年来高校财务指标标准比率,并通过相关部门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本高校的财务指标标准比率。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可根据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对高校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调整相应的权重,使得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更加合理、有效。

其次,为避免个别财务指标异常对评价结果造成不合理的影响,在对每个单项指标进行评分时,应分别规定相应指标的上限和下限。高校进行财务评价时候得分不得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例如,若某一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标准得分为100分,上限按照正常评分值的1.5倍计算,下限按照正常值的0.5倍计算。则该高校正常得分区间为50~150分。实际操作中,上限区间和下限区间的制定方式可参照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的具体权重及各财务指标的标准比率制定方式,由相关主管部门或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

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清晰和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高校财务评价得分进行具体划分。以前述为例,可在高校正常得分区间50~150内规定4个评价标准:其中可划定130~150为优秀;100~129为良好;80~99为合格;50~79为不合格。通过计算,得出高校财务评价总得分,将其代入相关得分区间即可得到高校财务评价结果。

(三)注意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分析体系中使用的财务数据都是已发生的财务数据,对于预测未来高校财务状况发展及事业发展情况存在先天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缺乏非财务指标,容易导致对高校进行相关的评价不够全面。为了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应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措施:首先,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必要时可考虑市场价值或重置价值。同时还要全面考虑货币时问价值、通货膨胀及物价变动的风险,并考虑对高校连续多年的财务资料加以研究,注重现在与未来、计划与实际等方面的关系,选择合理的对比依据。其次,应坚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高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设计出相关非财务指标,如高校各种教学、科研及学生获奖数量等非财务指标,进一步丰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坚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全面揭示和评价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立体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最后,应加强检查与监督,通过建立高校财务制度分析检查与反馈机制,为全面做好高校财务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全面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尤其是高校财务分析及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在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指导下,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增设相应的财务与非财务分析指标,通过丰富和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选择适合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评价标准,为评价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努力克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必能为加快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能量,为高校的飞速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第4篇

一、企业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内涵

1.执行风险和“结果偏差”

财务学术界对风险的认识形形。如风险是“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风险因素增加会引发风险事故,而风险事故导致损失的可能,而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损失就是风险”;“风险是在风险状态下一定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变动”;等等。 从中可以归纳出风险的三个构成机理要素:第一,事件的未来结果多样化,呈现一种结果分布状态;第二,未来结果有性质差别,至少其中有一个结果是不利结果,另一个是有利结果;三是对未来结果进行期望,并以期望结果为标准来划分结果的有利与不利性。

财务制度执行具备风险的三个构成机理要素,属于风险活动。首先,相同的财务制度,在不同企业的执行结果却好坏不一、相差悬殊(未来结果多样化)。其次,财务制度执行得不好,就会降低财务制度效能,甚至偏离制度目标,给企业造成损失;执行得好,特别是通过创造性的执行来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则产生额外的收获(未来结果有性质差异)。最后,通常认为,财务制度执行至少应做到照章办事,实现制度目标(对未来结果进行期望)。

可见,财务制度执行风险,就是财务制度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是执行的实际结果对期望结果的偏差。

2.执行风险和“合理保证”

与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相关的另一概念源自财务制度及其执行的局限性。财务制度及其执行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始终无法超越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即不管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得多么齐备、完善,它也仅能就企业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的保证。

对此,国内外的相关制度都作了明确或类似的说明。如《国际审计准则6――关于审计中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第9条规定:“内部控制只能为管理人员达到其目的提供合理的确信,因为内部控制有其固有的限制。”同时列举了固有限制包括成本、人为因素、情况变化,等等。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二章第七条也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但是,“合理保证”并不暗示财务制度执行会经常失败,多种控制措施都可以用来强化合理保证,降低财务制度执行风险。而且“结果偏差”可能是不利的,也可能是有利的。所以,企业不需要盲目地回避财务制度执行风险,可以通过治理尽量减少财务制度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根源

财务制度执行是一个有特定目标,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并由执行者、制度本身和执行机制等要素共同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系统,其中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产生财务制度执行风险。

1.成本―效益限制

企业在财务制度执行中必须比较执行的成本和效益。在决定是否采取某一特定措施时,应将采取该措施消耗的相关资源,与若无该项措施,执行结果出现负偏差的可能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放在一起比较。一般来说,执行成本不能超过不执行可能造成的损失,否则,再好的执行也将违背财务活动追求的收益或价值最大化目标。

问题在于,执行成本可量化的程度,和执行效益可量化的程度并不相同。执行成本的量化在人力资源、组织能力等无形资源的消耗方面比较困难。而执行效益的量化则更为复杂,当财务制度执行与财务活动相结合,很难区分哪些是财务活动本身的效益,哪些是财务制度执行的效益;当若干措施相结合,在许多时候,可以减轻某一特定执行风险,但对单项措施的成本和效益很难量化。

这样,在考虑财务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限制时,最难找出采取措施与否的平衡点。若执行过度,则成本昂贵,得不偿失;若执行太少,则风险太高。

2.执行者失误

任何财务制度都是由一定的企业、部门及其成员执行的,执行者对执行结果有决定性影响。不能期望执行者始终正确无误,他们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身体不适、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指令等都会造成财务制度执行失效。例如金额计算错误而没有发现,忘记执行诸如索取凭证、复核、签名一类的必要程序,等等。

3.制度设计失败

执行者并不能左右财务制度设计,对他们来说,这就增加了执行的不确定性。如果财务制度设计科学,执行难度就小,风险也小;反之,执行难度就大,风险也大。

(1)固定性与弹性是财务制度设计的“两难困境”。财务制度应设定严格的执行界限、科学的操作程序和可准确评估的指标,以确保其切实可行。但这些界限、程序和指标又无疑应有适度的弹性,否则财务制度执行就会失去灵活性和变通性,执行者就不能够在偏离制度目标较小的范围内,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地执行。但弹性过大,或规定含糊、前后矛盾,又会使执行者有漏洞可钻,长此以往也会影响财务制度权威性。

(2)财务制度一般都是为了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因而可能会对不正常的或没有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失去效力。

(3)企业处在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生存和保持竞争力,势必经常调整生产、经营活动,这就导致现有财务制度对新增业务失去了效力。这时,如果仍然一成不变地执行现行财务制度,不仅无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4.执行机制失灵

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各种表现,一句话,都是执行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执行者和制度本身出了问题,也是在执行机制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1)权责配置机制失灵。权责的恰当配置可以避免单一执行者违规,但两个或更多的执行者合伙就可能绕开这类控制。从事“不相容”工作的组织成员可能合伙,具有审批和授权关系的上、下级可能合伙,组织成员和外部顾客、供应商可能合伙,使得权责配置机制的监督、应证、牵制等功能失去效力。

(2)信息沟通机制失灵。一方面,财务制度执行范围过大、层级过多,企业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陈旧、手段落后;另一方面,执行者有意隐瞒,或故意延迟报告,都导致信息阻塞。有时,信息看似流通顺畅,其实信息内容已被信息提供者或传递者歪曲,并加以粉饰,使得信息失真,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3)控制机制失灵。财务制度执行与企业内部控制融为一体,控制缺位、控制不力,也是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根源。

三、企业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治理

1.一般治理机制

财务制度执行与企业内部控制融为一体,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治理也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主要步骤有:

(1)制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对财务制度执行程序的细化,通常应从完整的执行程序中选出众多的关键点,把处于关键点的执行结果作为控制标准。从风险治理的角度,这就需要充分考察财务制度执行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估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和发生后的严重程度。

(2)衡量执行结果。要求执行者提交能够反映关键点执行结果的报告,依据控制标准来检查和评价。从风险治理的角度,为了获取可靠的信息,应能获取同一措施、不同执行者的报告,以便相互应证,还可以采取亲临现场观测、抽查、鼓励举报等手段,以及进行必要的内部审计等。

(3)分析结果偏差。将财务制度执行的实际结果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偏差的大小,判断偏差的性质,并从上述各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4)采取矫正措施。财务制度执行结果出现负偏差,要采取矫正措施,有两个方面:调整不合理的控制标准或通过惩罚来改变执行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财务制度执行结果没有偏差或出现正偏差,虽不需要采取矫正措施,但应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执行活动提供正面的借鉴,同时应对执行者进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积极、主动地引导创造性的执行活动,促使执行结果出现正偏差,这是风险治理和过去风险回避策略的根本性差异。

2.深层治理措施

从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根源可以发现,诸如成本―效益限制、执行者失误、制度设计失败等问题远非财务制度执行能够解决,这提示我们,财务制度执行风险的治理需要跳出执行范畴,以及跳出财务范畴去寻找答案。

(1)培育“制度人”。研究表明,组织成员刚入行时所处的制度环境和他周围的人如何执行制度,可能决定他今后执行制度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能几百条监督、处罚措施更具约束力。 因此,企业可以专门建一个教育中心,或者直接利用企业内部某个有良好制度文化的部门,新入行的组织成员先在这里学习和锻炼,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制度观念,再派到各个岗位,以期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制度执行风险。

(2)“制度化”执行。现代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不仅指有制度文本、按制度办事,甚至包括制度的设计、、执行,乃至评估、调整与终止的过程,也应遵从基本原则和一定的行为规范,也形成制度。具体到财务制度,它的上述过程,至少在形式上必须符合民主原则,即必须经过民主决议和处在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才能避免盲目性和具有权威性;其中,又要重用懂专业、会管理、思想好的专家、能手来具体负责,以他们较高的素质、自觉的实际行动,保证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谨性。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企业;财务;危机;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78-01

1 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财务困境

(1)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首先,金融危机下,融资环境恶化,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其次,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也制约了其融资。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财务预警机制,一旦不能按期偿还,将使企业陷人财务危机。

(2)企业的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特别是对于融资困难的小企业来说相当重要。目前,许多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授权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稽核制度或者残缺不全,或者形同虚设,财务手续不完备,资金管理混乱。小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应收账款、实物资产的控制机制。金融危机时“现金为王”,而小企业存货严重积压,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实物资产又无法盘活,从而陷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资产结构比例失调,财务风险大增。

(3)小企业投资盲目。由于许多小企业投资决策权集中在所有者个人手中,使得投资过程缺乏内部控制,没有必要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有一定盲目性,缺乏科学评估过程,往往造成投资效果偏离预期目标。在金融危机时,这种盲目投资对企业可能是致命的。

(4)小企业财务缺乏有效监督。一方面,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小企业财务信息外部使用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由于信息使用者较少,外部监督的次数和力度都明显不足,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同时,由于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导致经营者视制度和规则为摆设,在管理决策中主观、随意。在金融危机时,缺乏监督的弊端暴露无遗:费用支出矢控,财产物资潜亏凸现,经济往来审查制度不健全,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对企业无疑“雪上加霜”。

(5)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小企业规模小,主营业务单一,经营活动相对简单,因此很多小企业对会计岗位不重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这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会计账目不清,业务混淆,更不可能利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优惠政策在信贷、财税政策执行上给企业一定支持。

2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1)树立风险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在小企业树立全员风险意识,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并积极应对风险的前提。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会计均应提高自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的存在和影响,并将财务风险的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小企业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是指企业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角度出发,制定的适合本单位财务制度,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该机制应渗透到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3)建立预警系统。小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实行稳健的财务运营模式,建立财务困境预警机制。财务困境预警机制指会计通过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各类财务指标的分析,对财务困境作出预测,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

①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只有提供足够的现金,企业才能生存,没有必需的现金,必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资金周转,甚至资不抵债。

②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由萌生到扩大,通常都会经历一个逐渐积累和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影响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及时预报风险信号,建立长期预警分析系统。当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出现时,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以提醒企业决策者尽早采取对策,控制财务风险的扩大。

(4)加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

①小企业应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实现现金流量控制。即要求企业加强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坚持“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

②小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账务核算准确详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并且真实完整;必须制定相应信用政策评价客户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加强应收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

③加强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是为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会计控制措施。建立实物资产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建立实物盘点制度,定期盘点存货等实物资产,并与记录相比较,看是否存在缺损现象,并查明原因;做好实物资产档案保管,建立实物资产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便于业务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