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技体育的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体育经济 运行机制 结构 特点
一、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涵
体育经济运行机制是体育市场经济运行机体内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基本含义在于:一是协调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各基本要素、各有关组成部分或有关机构之间的关系;二是在体育经济中相互关联的部分耦合过程中各有关体育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三是在体育经济机制运行中,有规律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行并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二、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
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结构的基本情况:一是现有的体育市场的状况。我国的体育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是不完善的,产权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体育市场价格还未完全反映体育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体育社会成本和体育社会的利益。二是体育市场的资本能力较低。社会生活主体对体育市场的需求和投入,仍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体育货币资本投入的能力较低,尤其是作为体育资本投入主体的政府,更是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发展体育市场经济、实现体育产业的社会化、现代化又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而我国体育市场的资本形成能力有限,体育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和制约性。这些基本情况,是建立我国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结构的重要客观依据。我国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机制,以体现我国体育经济机制结构的状况。
1.体育经济利益的动力机制。体育经济的利益动力机制是体育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市场经济、体育市场主体的特性和要求,反映了体育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基本趋势。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体育市场主体之间,要建立相互适应的各种关系,还要建立相应的有利于实现主体活动目的的组织,这类组织是参与体育市场交易活动的各种当事人,他们根据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差别,分别自主成立体育的经济组织或体育经济活动的管理组织,这是体育市场经济机制作用的人格化的表现。这类组织,无论大的或小的体育经济组织、管理组织,在协调体育社会、经济的矛盾,扩大交往,提高体育市场运行的组织程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体育经济的激励机制。体育经济的激励机制,是体育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它同样充分地体现了体育市场的发展要求和体育市场主体的特性及其本质要求。从当今世界范围的视野考察,体育市场经济是发展现代社会的体育事业,满足现代人对体育需求、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的形式。人类从事体育经济活动的动机,是源于满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体育的需要。由于体育资源的稀缺就构成了体育对社会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约束,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体对体育需求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体育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也就要求从事体育领域经济活动的体育主体行为效用最佳化,就得解决体育领域中经济活动的激励问题。
3.体育经济要素的循环机制。使体育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体育经济要素良性循环机制,就需解决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体育经济要素的商品化,即有关体育资源的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要通过体育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优化配置;二是体育经济要素的市场化,这就是体育经济要素要走向体育市场经济,形成体育专业市场,与体育经济要素的市场化与商业化相伴而行;三是体育经济要素的主体化,这就是实现体育产权主体化,从而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现体育经济要素的交易,使体育市场的买卖双方各得其所;四是体育经济要素的竞争化。
4.体育经济的市场发育机制。在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使体育经济机制成为体育市场的发育机制,要求体育经济要素和体育市场发育机制运行中,实现体育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经常性的统一,自觉性和自动性的统一,有效性和艰巨性的统一,从而使体育市场机制促进体育市场的发育,在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常运行和发挥特定的作用。
三、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
1.规范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发展就是要保证体育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类主体、以及体育市场的运行、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体育商品交易,都必须是有序的,在一定的规范中活动。
2.效应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效应化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目的所规定的。这就是体育经济的各类主体,都必须注意社会效应和各自的效应。政府在体育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要在培育和发展体育市场体系中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体育经济运行的体育产权主体的企业,在体育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3.结合化特点。这一特点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构动力之一。即体育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是在体育市场主体与体育市场客体、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体育企业与体育市场结合中体现出来的。
4.动态化特点。体育经济运行机制的动态化,反映了体育市场经济的状况和运行,表现为体育市场与体育企业的动态化。体育市场经济体系无论是体育市场活动体系还是结构体系都是不断变动和发展的,这种动态化趋势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沈阳市;消费型经济;消费提升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27-03
随着依靠投资和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较大抑制,刺激消费健康增长已成为沈阳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然而不断降低的居民消费率说明沈阳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未能形成良性循环。随着经济结构向服务业支柱型与消费推进型演化,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已成为沈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具备了稳定消费需求的消费型社会,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持续增长。通过对沈阳市2001—2010年相关经济发展指标分析发现,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沈阳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向,然而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与不足已成为制约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居民消费需求扩张与消费潜力释放的桎梏源于居民收入增长的约束。因此,围绕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成为目前沈阳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通过对沈阳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特征表现的深入认识与居民消费提升瓶颈制约的准确把握,对于增收入促销费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沈阳消费型经济的特征表现
(一)居民生活相对富裕,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日益凸显
沈阳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行为经历了量的消费阶段、质的消费阶段和感性消费阶段的更替演进。自2001年以来,沈阳居民已经从温饱型到富裕型并即将过渡到享受型的发展阶段,沈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0.37波动性地降到了2010年的0.32(如表1所示),居民消费总体上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目前,沈阳城镇居民感性消费行为日益显现,居民用于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加,扩大消费需求已成为沈阳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二)服务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服务消费主导表征渐显
服务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一是劳动者在服务业中占多数,其比重至少占50%,多者可达80%以上;二是服务业创造的财富在GDP中占比至少为50%,多者可达80%以上[1] 。据此,沈阳第三产业劳动者占比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50%以上,而服务业所创造财富在GDP中占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约为45%左右,个别年份超过50%,反映了沈阳市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标准即将实现,说明沈阳以服务消费为主的经济时代准即将到来。就人均GDP而言,当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与工商业对专业型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强,其结果是促进相关服务业发展并制造更多就业机会[2] 。沈阳人均GDP 2007年为5 000美元(见上页表1),2012年为9 729美元,接近1万美元,可见,沈阳以服务业促发展的经济特征渐露端倪。随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沈阳居民消费即将突破功能性消费框架,进入到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时代。就最终消费率而言,沈阳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一国或地区的最终消费率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波动过程,典型的低收入国家或地区消费率一般会超过70%,而步入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行列之后的消费率会明显下滑到50%~55%左右;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之后消费率会再上升到55%~60%左右;步入高收入国家或地区之后,消费率大概会维持在60%~70%左右的水平[3] 。由上页表1可以看出,沈阳市的最终消费率从2001年的55.9%,降到了2006年的42.1%,再降到了2010年的39.9%,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规律。根据消费率的发展规律,随着沈阳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沈阳最终消费率的变化会沿着上升曲线发展,并稳定在55%左右。届时,沈阳将进入到主要以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而这一发展阶段的典型特点就是服务性消费。因此,服务性消费对沈阳市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工业化进程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大量消费时代即将开启
工业化水平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主要表现为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以及工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业产值的比重及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钱纳里当人均GDP超过8 610美元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4] ,沈阳市2010年人均GDP达到9 211美元,一方面说明沈阳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中上等收入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说明沈阳市工业化水平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根据产业结构为表征的工业化进程,自2000年以来,沈阳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10%,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波动性地上升发展并由2000年的39%升至2010年50.4%,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54%不断下降到2010年44.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比重;就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而言,沈阳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2005年的21.29%降至2010年的18.55%,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2005年的29.31%缓慢回落至2010年的28.19%,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49.4%迅速升至2010年的53.25%,据此可以判断出沈阳市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根据罗斯托大众消费阶段的理论,大众消费阶段的前兆是社会关注力与资源配置会发生由偏重生产向偏重消费的历史性转折,社会的主要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大众化服务的普及。由于沈阳居民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和服务推动的组合经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以上分析表明,进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的沈阳工业化进程已演进到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沈阳经济增长进入到了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增长将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驱动为主向依靠消费、投资与出口协调拉动转型。结合罗斯托的大众消费理阶段理论,沈阳将迎来居民大量消费时代,沈阳经济增长模式将进入消费需求扩张、消费能力释放的发展阶段。
(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放大效应渐现
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是消费水平的体现,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将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根据诺姆瑟城镇化的“S”规律,城镇化进程表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全过程呈一条被稍微拉平的S型曲线[4] 。第一阶段城镇化水平低于30%,主要依靠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来推动城镇化进程;第二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与70%之间,特别是当城镇化水平超过40%以后,基本是由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发展;第三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镇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发展,发展速度回落并趋于稳定,三大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0%以下,30%左右和70%以上。从上页表1可知,沈阳市城镇化水平2002年为70.93%,2010年为71.63%,2011年为71.83%,2012年达到78.5%,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说明沈阳市的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主要依靠自身发展的阶段。根据钱纳里标准,当人均GDP超过4 270美元时,城镇化率为68.5%左右,而沈阳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可见沈阳城镇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沈阳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快于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城镇化水平却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沈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仍滞后于第二产业比重;而城镇化水平则超前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自2006年以来沈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将带动居民消费潜力迅速释放的同时,沈阳城镇化发展将从重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和城市空间扩张转变到重视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等维度的变迁。沈阳城镇化发展将在城镇化水平提升过程中开始重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较高的城镇化质量将促进沈阳居民消费能力的极大释放和消费放大效应显现,并最终推进“消费与服务”共同促进沈阳的经济增长。
二、沈阳居民消费提升瓶颈制约的特征事实
(一)沈阳最终消费率持续降低,消费不振
一般而言,世界各国消费增长略高于或与GDP保持同步,平均消费率会稳中趋升。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到达中等收入水平后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率通常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后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7%,发达国家消费率一般维持在60%~70%左右。根据上页表1,沈阳最终消费率从2001年的55.8%降到2010年39.9%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这一期间的平均消费率为46.01%。显然,沈阳市消费率明显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钱纳里认为的工业化后期阶段68%消费率的水平,反映出沈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2001—2010年沈阳市13.45%的平均消费增长率也低于这一期间13.8%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表现出沈阳最终消费增长落后于沈阳经济发展的现实,消费支出的变化并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发展,导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趋弱。 随着最终消费率的不断降低,沈阳居民消费率也呈现出不断下降态势。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2007 年,低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平均为75%,高收入国家平均为62%,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57.5%,从国际比较来看,居民消费率的世界平均水平在60%左右。而沈阳市居民消费率表现出悖于沈阳经济增长的趋势,居民消费率在2001—2010年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2001年的44.81%急剧地降至2010年的24.1%,这一期间的平均居民消费率为31.96%(如P227表1所示),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不断降低的居民消费率反映出沈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并没有随着沈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地提升,整体表现出沈阳居民消费不振的现象。
关键词:竞技体育 服务产品 市场供给 供给效率 商业化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作为竞技体育的劳动成果和服务产品的特殊形式,它在经济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差异性、易逝性、无形性、可传递性以及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性等,同时,此类服务产品能够通过对运动员身体操作的外部评定,形成竞技体育竞赛规则的评定标准,且这种“评定”往往能够与生产者保持一致性。除此之外,竞技体育服务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存在,所以,可以对竞技体育服务交易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来体现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转化和消费的过程。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向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产品、实现体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服务产品市场供给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成果。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的经济特性
(一)混合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混合特性,在消费上既表现出了“非排他性”也表现出了“竞争性”,观众可以在对其进行的免费中得到充足的好处,同时,这类产品也能够按照数量的差异进行有偿出售。这种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混合特性,使得竞技体育产权的选择空间被无限放大,私人产权、公共产权、俱乐部产权以及这些形式的组合都有可能实现。
(二)外部性
当竞技体育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其外部性就会出现,这种外部性往往涉及到国家或者地区的利益(较为长期或长远的)。比如,奥运会等国际范围内重大的体育赛事,往往能够因为主办国或地区前期的参与,使其相关产业从中受益,国家或地区的形象也有可能因此获得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会被再度加强。当然,由于此类“收益”未能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及时的全面的反映,因此,这种“正的外部性”如果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最终将导致竞技体育赛事的供给减少,社会实际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此时,如果“政府失灵”出现,将使情况变得更糟。
(三)稀缺性
这一特性主要针对的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此类资源的供给刚性最强,也最稀缺。因为,从运动员的角度讲,不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较之于其他赛事更具吸引力,从主办者的角度讲,不是出自于国家层面就是与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机构有关。这种人力资源的稀缺和物质基础的稀缺,使得此类竞技体育的生产要素在价格方面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潜在的获利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四)无形性
从形式上讲,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体现的是“活劳动”,观众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感知,无论是服务产品的大小、形状和状态,观众感知到的是无形的事物,这种“无形”的特征使竞技体育交易难以进行必要的界定和度量,观众所能够体会到的只是观看比赛的心情以及赛场的气氛等。也就是说,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讲,竞技体育服务体现的是一种具有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而非“价值”,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环节相互交织,边界模糊,对其进行产权度量较为困难。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市场供给情况调查与结果分析
本课题组于2012年1月3月,通过“新浪微博”和“网易微博”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过程共发表主题5个,最终的有效问题4个,收到有效回复10273条,在对这些回复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一)服务产品的载体分析
调查发现(见表1、图1),消费者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关注首先是通过其载体进行的,不同类别的赛事对消费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从赛事级别和赛事影响力的角度讲,被调查者认为“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的级别和影响力最高,其次是“国外举办的国际赛事”,最后是“国内赛事”,这体现了全球视野下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与消费的空间广阔性;在受关注程度方面,“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的占比最高,达到了80.2%,其次是“国内赛事”和“国外举办的国际赛事”,这说明,国内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具有服务产品供给的巨大潜力。
(二)服务产品的效应分析
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产生的效应主要分为精神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精神效应是通过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表现产生的效应,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以及国家形象的提升等;社会效应是通过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使更多的人群对竞技体育进行关注和参与,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经济效应是通过运动员和教练员等提供的竞技体育比赛而产生的经济收益。
1.整体效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图2),我国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事的整体效应很明显,在精神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方面,分别有67.3%、45.2%和73.2%的被调查者认为效应显著。在社会效应方面,有37.5%的被调查者认为效应不显著,说明竞技体育在推动社会体育整体进步发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利用,此外,有20.3%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效应”“参差不齐”,这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形式较为相符—走向商业化、获得商业上“成功”的运动员只占少数。
2.供给主体的效应分析。近年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从以往的单纯由政府提供,变成了“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多元化的供给模式。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下所产生的效应也存在的差别(见表3、图3),具体表现在:由国家提供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精神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都处于最高位,占比分别为64.8%、39.8%和44.9%;由个人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效应主要体现在社会效应方面,占比为28.7%;对于由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其经济效应相对较高,占比为32.6%,这说明企业的经济实力能够对其运动员进行商业化的运作,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取得成绩的效应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越是存在于“自利”的环境中,个体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越激烈,因此,在竞技体育中,当运动员个人或者国家、地方、其他组织等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时,所产生的效应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别。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4、图4),当国家取得成绩时,产生的精神效应和社会效应最大,占比分别为66.3%和71.2%;当个人取得成绩时,产生的经济效应最高,达到了31.5%,其他组织和地方取得成绩时,展现出来的效应不显著。
结论与建议
不同类别的竞技体育赛事对消费的吸引力不同,“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的级别和影响力最高,“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的受关注程度最高,我国国内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无论是国内本身的还是国际规模的,都具有服务产品供给的巨大潜力;我国运动员参加体育赛事的整体效应显著,尤其在社会效应方面,有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效应不显著,这为我国社会体育整体进步提供了空间。此外,我国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状况参差不齐,经济效应不具整体性特征;国家提供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效应都处于最高的水平,其次是由个人提供的服务产品和由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国家成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的精神刺激最大,由个人成绩产生的经济效应也相对较高。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效率和效应直接影响着社会民众的精神追求、整体行为趋势和经济社会的整体效应。因此,有必要从市场经济的框架出发,调整服务产品的供给主体,明确供给的目的,分析服务产品供给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促进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申请和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品牌赛事,并对其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吸引和创办在我国国内举办的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从地方政府或者国家的层面加以支持,引入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的“委托-”机制,优化和改革赛事体制,对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和消费等环节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慧敏.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经济特性、生产特点及其制度经济学释义[J].体育与科学,2010(11)
2.张保华.基于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品分析[J].体育科学,2006(2)
3.蒋良骏.中国竞技体育赛事营销中的产品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08(2)
4.Allan A.Schmid,刘璨等译.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鲍明晓.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6)
6.郭轶群,苏明理,谢英.中国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与政府管理转型—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7.杨晓晨,叶加宝.服务型政府构建与竞技体育管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8.黄勇潮.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9.王艳,魏来.奥运争光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提供方式的实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
10.卢文云.论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社会供给[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11.唐娟,曹富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12.卢文云.我国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J].体育科学,2006(12)
关 键 词:体育哲学;竞技体育;身体哲学;体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17-05
1 身体的失落:当代竞技体育本质的困惑与反思
1.1 竞之惑
早在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人之进化本质时,竞争这一由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逐渐跨入人类社会发展之道的特性,便成为根植于人的社会发展进程且在社会环境中不断显现着更为抽象而深刻的发展张力。正如脱胎于为生存而竞争的动物竞逐活动的竞技体育,便是在人的身体活动基础上,使竞逐行为从纯粹的自在之物中解放出来,被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工、改造和利用[1],从而成为人由动物属性承继而来的生存本能在其转化为社会性存在之后,所衍生出的一种更具规则性和目的性的独特竞争样态。
然而,原本纯粹而公平的竞争样态在当代社会的渲染之下,也如诸多学者所概述的那样陷入异化的泥潭,而不可避免地滋生出黑哨、兴奋剂之类扰乱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本性的失范行为。利欲熏心与物欲横流被普遍认为是这一异化现象的根源所在,已有研究或是主张遏制商业化发展势头,以断绝功利色彩的侵染,或是认为应当淡化竞争的核心地位而以和平友好取而代之,皆是将竞争的异化归结于外界环境的侵染。正如黑哨和兴奋剂所能够真正改变的仅仅在于竞赛的结果,而不会改变竞技体育中公平竞争这一基本原则;物质功利等外界环境因素所关涉的也只是竞争的结果及其后续社会衍生问题,而并非是竞争这一竞技体育的内在本质属性本身。在此种本质内涵的引领下,竞技体育过程中所显现出的竞争本性,便更多的演变为在目的指引下的一种纯粹的对最终利益的探求和索取,在这一竞技体育的主要竞争形式中,便体现为将竞赛结果的获取视为自身参与其中的唯一诉求,并以此展开其竞技体育过程。作为竞技体育之参与主体的人,似乎在这般竞争诉求之下也更近似于一种竞争索取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化载体,一种达成竞争目的所必须的手段与途径,而逐渐丧失人最为根本的主体性与支配力。
1.2 技之思
竞争之本性的异化和误读尚且如此,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现时代,竞技体育中同样秉承着其本质特性的竞技之“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溶入的更为积极而彻底。事实上,竞技体育中的竞争与技术之本质,也正是在彼此的发展与异化过程中不断驱动着自身变革的生发。战争的频发所引起的竞争与生存需求,使其有了更为专门化、标准化的身体训练之义;而闲暇引发的身体活动的游戏化形式的竞争内涵,则又使其在原有身体运动形式基础上不断产生更为丰富而复杂的竞技形式;随着竞赛这一竞技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竞争程度的不断升级也便不可避免地促生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复杂化。
竞争与技术间如此这般的互动性发展,固然使得竞技体育内容愈发丰富多样。如今的竞技体育技术元素,似乎更近似于一种身体运动形式的分割和僵化。人们不断地将运动项目中所囊括的各项技术尽其所能的精细化,从而构建出各自独立且处于不断升级变革、标准化身体运动形式,来分别进行最为精致而机械化归训练。而为了最为精致完美已达到与对手抗衡的程度,这些分裂的身体运动技术便更进一步地展开了其对重复性和机械性训练的需求。不断加大的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则秉承着竞争目的根本需求,以追求极限与超越自我的名义而在这一过程中毋庸置疑地矗立于竞技的顶端,促生着越来越多的标准化、机械化运动的身体。而当愈发完美而精致的身体竞技形式展现之时,在审美乐趣和身体运动之愉悦体验生发之余,人们是否也会对自身这具被技术所操控着的躯体而感到一丝的无助和失落呢?
1.3 体之问
那原始而朴素,徜徉于竞技乐趣与运动中的身体之生命体验的人的存在,在如今这般逐渐沦为竞技手段和途径的机械化竞技体育过程中,也早已如技术化社会生存状态中愈发空虚而失落的精神世界那般了无踪迹。而当人们回到竞技体育的发端去追根溯源时便不难发现,这种人之主体地位的确立,事实上更是对于体育这一以身体运动为根基的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独立而特殊的生命活力的突显与生发;是在竞技的过程中,使人在身体的运动体验中逐渐感知到那有如心脏跳动与血液流淌的生命存在感,在身体运动极限时体验人对于生存在渴望,又在与他人的身体对抗之中体验人对社会生存竞争本质的承受。因而,竞技的本质唯有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得以显现,也唯有在身体运动的生命活力的释放与促生过程中,竞技体育之“体”的存在才会真正被人们所感知和体验。竞技的一切源于身体的在场,更源于这种特有的运动着的身体存在感。
2 身体的显现:竞技体育中身体的释放与生成
2.1 竞技体育的身体存在与能量积蓄
哲学中的身体,首先意指的是其物理性存在的躯体概念。人们依靠身体去体认事物的表象,去体验生命的存在,去探究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种生物性基础的存在,一如身体中那持续流动着的血液一般,是人的发展所最不可或缺的客观存在。身体的概念,也正是在这种客观存在的界定与推崇中才得以显现和确立。德勒兹认为:“身体就是强力,就是力和力之间的冲突及关系,就是物质性和生命性的肉体所固有的感受性、自发性、表现他者的能动性、超越肉体自身的思维性和自我性。”[2]这种以力为名的哲学概说,实质上是将身体的客观存在进一步上升至生命体验的层面,将生命本质的活力与动力化作为身体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作用力,从而得以在生命的演进中不断地释放出来,推动着人的发展。身体不再是一种僵滞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与自身、世界的交互中发展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身体所承载的既是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历史印记的积累与延续,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积淀与储备。它既会随着生命的兴盛和衰微而延续着时间性的变迁,也会随着生活内容的承载和丰富而生成着自身独特的身体内涵,生成着不断变化也不断充实着的、真正融于人的生命体验中的身体存在。
而身体之于竞技体育的根本性与必要性,也近乎是一种不容置疑也不言自明的基本属性。即便是在学界对于竞技体育之起源的问题仍旧纷争不断的现时代,无论是“游戏的诞生、宗教的演变、战争的激发,抑或是劳动的需求”[3],竞技体育的起源都与身体活动的形成有着最为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自动物属性的逐渐脱离与演变之始,人类便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塑造与改变着其自身独特的身体存在。而受其生物本能驱使,人类的这种独特的身体塑造也不得不顺应着生物界适者生存的定律,而为身体的存在锻造着各为其用的生存技能。身体的各种活动形式便是在这样的生存需求下诞生,且逐渐形成为人类的生命存在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然而,早期的身体活动形式虽多样,却显得过为分散而杂乱。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扩张,个体的身体活动需求也随其生存需要而各有不同。这使得人对于自身生存所必须的身体活动形式产生了技能化与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从而促生了将身体活动之基本表现形式加以抽象化与规范化的体育。体育“不再是生硬的重复人的身体活动形式,而是抽象的、象征性对其加以反映,因而也更加自由而具有创造性”[4],基本身体技能以身体练习的名义承载着人类社会日趋增长的生存需求,而生成着作为“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所谓身体素质,即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5]。体育能够赋予人们的身体以更多的专业化、针对性的练习,也能够由此产生更为坚韧的社会生存能力。因而,伴随着生命的延续,体育的过程也日趋呈现为一种身体经验的积累以及身体能量的增长与聚集,继而使人的身体变得更为强壮和坚实,也更具人之本质的生命特质。
2.2 竞技体育的身体释放与力的生成
竞技尊奉“大自然最基本、最恒定不变的法规”[6]的体育活动规则化表现,近似于动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法则,致使人的体育活动在基本身体练习的意义之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在身体层面的比较意蕴。这种比较不仅是一种游戏意义上的狂欢,更是一种争夺状态中对身体卓越的追求与体现,是有着明确胜负观念的身体竞争。也正是这种明确的胜负观念及其相连带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才使竞技体育较之体育活动本身而言,有了更多的目的性和竞争性。
而对体育活动本身所引发的身体能量而言,这种目的性和竞争性的融入,便进一步地等同于对其能量积累的衡量和比较,等同于对其所演化而成的生命力与生存力的比较,继而在宽泛的社会意义上也等同于为人与人之间能力的较量。因而,在这种身体竞争性的驱使下,人想要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便不得不将自身的身体能量释放出来被他人所感知,将身体内储存的生命力释放出来,以彰显其优于他人的生存力。此时的竞争所凸显的已不仅在于身体的抗衡,而更像是一种人之生命本质的张扬,一种以力为名的自我宣告。正如拳击运动中持续以双手护头来承受对手接二连三重拳冲击的拳手,其每一次成功的出拳反击都是一种在竞争压迫之下的身体能量的爆发,一种自我身体力量的展现。在对抗中反击,又在压迫中生存,这种身体的直观竞争力无疑是人之生命力最为热情而激烈的释放。对身体而言,能量的积累是能量得以释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而能量的释放则是能量能够进一步精炼成为能力的必要过程。这种动态的身体能量互动所引发的身体生命力的生成,也进一步地将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历练为一种生命活力的体现,一种生存力和竞争力的融合。而这种生命活力的动态生成性和创造性,似乎也印证着尼采对于身体之强力意志的表述:意志的强盛正在于那“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7]。
3 身体的认知:竞技体育中身心的调谐与超越
3.1 竞技体育的身体认知与身心调谐
然而,对竞技体育中身体生命活力的确立与推崇,在赋予其积极的生命意蕴时,却也使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于将竞技体育的本质归结于机械的身体意义层面,将竞技体育看作是人的躯体进行的机械化身体活动,而与人的思维、意识等认知层面属性割裂。以至于身体的强壮与头脑的智慧之间被普遍的归结为一种反比例的关系,使竞技体育在社会意识形态中长期背负着思维与认知的欠缺这一莫名负担。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社会效应的频发,诸如对专业运动员文化素质的普遍质疑、对退役运动员工作能力的普遍否定等,竞技体育也长期被如此决断的价值观念所笼罩,而久不得其所。
实质上,恰恰是基于人的身体结构,人类才产生以自身的身体结构、身体行为、身体感受为标尺、标准和立意的诸多说明、解释和界定世界万事万物的名词、概念和范畴[8]。身体才是认知的核心载体,是认知得以生成并发挥自身效用的根本动力。身体认知所指代的由身体经验到意识生成间的通达,实质上是将身体不断经验着的事物及其相关记忆的积累视为意识生成的前提,而在人脑的进化中生成着相应的意象。大脑继而“从这些意象中抽象出同类意象的共同本质,从而形成图式(schema)或意象图式(image schema)”[9]。在这一身体图式和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身体的经验正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转化为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才能够逐步构建着人的意识世界。这也正如梅洛·庞蒂提出的作为主体的身体概念所界定的那般,“意识只能是一种被体现的主体的意识,它只有与身体结合才有‘出场’的机会,被感知的世界不再是由主体所构成的意义的统一,而是肉身化寓居的场所”[10]。因而,在身体哲学看来,思维的运用和意识的产生实质上是身体经验的一种抽象化表述,是身体在其感受性基础上与他者及外在世界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表现。认知是寓于身体之中的认知,身体也是贯穿于认知过程的身体。
正与之前所述的思维的普遍缺乏观点相左,竞技体育的本质不仅根植于身体活动的形式,更有着积极而全面的思维运用参与其中,是在早期体育活动中基本身体技能的基础上,历经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浸染而逐渐形成的抽象化、规则化、技术化,且充满娱乐性与挑战性的体育行为系统,对于其规则化和技术化特性的强调在当代社会更为凸显。正如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便有如一个构造精良的机械设备一般,其中每一个队员犹如是设备连接处不可或缺的齿轮,它的每一次运转都承载着自身的独特使命,推动着整支球队的前进步伐。
3.2 竞技体育中身体认知的超越与创造
竞技体育这种独特的认知属性之所谓独特,正在于它不同于纯粹的理性逻辑思维那般仅停留于事物的抽象化思考,而是建立在身体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积极运转而有序地调控着身体行为的变化。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伴随有积极的竞赛心理作为辅助,从而得以构造出集躯体行为、思维与心理能力为一身的,真正基于身体本质的认知行为。这种根基于身体的认知,是更为接近、也更为彻底的体现出人之本质的认知,也是人的思维能力更为积极而全面的体现。在这一竞技性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在二元本体论上所固有的隔阂被彻底的打破,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完满的身心的谐调,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出的内在统一的身体存在。
长期以来,哲学中的身心关系所处的两难选择困境,迫使认知行为也过多的被归结于精神层面的缔造,被神圣化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意象,使其与人的身体存在间总是留有一定程度上的隔阂和阻碍。人们渴望去进一步地探究和感受自身独特的认知能力,却总是无法使其与自身的现实存在相关联。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身体行为因其机械化意义而难以触及认知的层面,科技发达的现时代所广受追捧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则又集中于意识的层面而难以寻觅身体的踪迹,身与心在认知行为上的连接点因此也变得愈发的难以寻觅。
然而,这一连接点的根本性匮乏,在竞技体育中却似乎找到了最为切合的解释。在这种根基于人之身体的活动形式中,认知的位置得以从高高在上难以捕捉的意识世界具体化为身体的切实感受性,而演变为一种有形的认知体验,使认知不再是抽象化的意象存在,而成为了可把控的身体实践。人们可以在竞技体育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认知行为的存在,也能够在这种身体认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体验认知能力对自身所引发的效应力。
4 身体符号:竞技体育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4.1 竞技体育中身体的社会表征与符号
事实上,无论是身体的显现与释放,还是身体的认知与超越,都是针对人之个体的、抽象化的身体哲学解释。而从人的发展特性看来,更不可或缺的、更为深刻也更具现实意义的维度则在于人的社会属性。这一人之于动物更为凸显的特性,由始至终地贯穿于人类的历史之中。人由最初的个体而聚居、整合而融为如今逐渐扩张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也伴随着社会的繁衍和变迁而变化,人的身体便也“终究是在社会之中的行动者的身体”[11]。正如福柯将身体器官的运转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变迁相联系,而认为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的生成是人对自身身体的社会化建构;玛丽·道格拉斯认为:“身体是整体社会的隐喻,身体中的疾病也仅仅是社会失范的一个象征反应。”[12]这种生理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对于人类而言,实则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本质性关系”[13],是自其诞生伊始便贯穿其中的隐喻的本质。
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一如竞技体育中变化多样而又无法预知的赛场,人的能力和心态的调整往往随着场上环境和局势的变化而起伏不定,参与其中的人们只能适时地调整着自身的身体状态以应对竞争的侵袭;社会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法则,也有如竞技体育所特有的严格的竞赛规则、仲裁手段以及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人们的身体行为既受其所制约,也受其所规范;社会生活对人的磨炼和改造,也有如身处棱角分明而冷酷无情的赛场生活,唯有拼尽全力的身体追逐才是对自身最为完满的褒奖。即便是在虽败犹荣的遗憾中落幕,对胜利的拼搏和追逐也必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正所谓虽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竞技体育中人们的身体状态正如同对社会生存的一种表征,身体在竞技中感受着社会生存的竞争和残酷,也在体育中磨练着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的勇气。
也正缘于如此紧密而深刻的内在关联,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在社会中也逐渐形成为一种抽象化的符号表征,一种以竞技身体及其精神内涵的显现为主要表象的符号系统。正如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所拥有的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形象,已逐渐成为社会语境中对身体与力量的表征;竞技体育中迎难而上、顽强抗争、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也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的代名词;而竞技体育所独有的竞争和对抗之本质及其外在的竞赛形式,也使竞赛成为社会中体现竞争意识最为集中的表现形式。诸如此类的种种抽象化的体现,将竞技体育的诸多特性通过一种抽象的表述方式而聚集为有着明确指代性的符号,形成着力量、坚强、拼搏、竞争等特性为核心的身体符号系统。它们缘于竞技体育中的身体,也在这种社会化的符号系统中持续表现着自身的独特属性。而竞技体育也得以在这样的符号显现中得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着自身的身体属性,拓展着自身,而成为社会语境中独树一帜的身体符号。
4.2 竞技体育的身体文化及其价值延展
这种社会符号系统的生成,也使竞技体育依靠身体的符号化表征而逐步构建着自身独特,也更为宽泛的身体文化。这一竞技体育的身体文化,涵盖越来越多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以身体为根基的竞技体育属性充分地融入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体系中,而逐渐达成一种更为彻底的文化渗透和价值生成。而这种内在属性的渗透与外在价值的生成,对竞技体育本身而言也正是对其自身本质属性的深化地扩充,是对竞技体育的文化表征的全新诠释。
早自古希腊时期开始,便有诸多以竞技中的身体为元素的艺术作品流传于世。无论是雕塑艺术中生动的形象刻画,还是诗歌艺术中对身体之美的赞誉,竞技体育中的身体都在文化呈现的过程中表述着自身独特的本质力量。而在文化空前繁荣的现时代,这种本质力量的呈现更近乎处于层出不穷且创意百出的发展状态。消费文化中竞技赛事的兴盛及其连带的球星效应早已成为竞技体育在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表现之一;文学作品中也相继出现以竞技体育的竞争、拼搏等精神内涵为素材而构建的人物形象;影视作品则更将竞技体育的现实本身作为蓝本而搬上荧幕,通过镜头和胶片的审美化演绎而构建着与众不同的身体体验。一系列的文化表征的出现,使竞技体育在这种丰富的文化意象中得以不断完善,而身体也得以在这种竞技文化的引导之下更进一步地突显自身潜隐的本质价值。
西方哲学中身体的遮蔽、觉醒与突显的历史积淀,为身体哲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深厚而久远的思想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对身体哲学中更为本质的思想所做出的分析与阐释,却又使我们在对身体这一概念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也对基于身体活动且又同样起源于西方的竞技体育本质有了全新的探究动力。无论是身体的释放与力的生成、身体认知能力的突显与超越,还是身体社会标准与符号的价值突显,竞技体育的本质都在身体这一深刻而复杂的载体之上有着更为深入而全面的体现。而这一身体哲学视域下的竞技体育本质维度的阐释,也为竞技体育深刻内涵的挖掘积淀着更为根本而丰富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聂啸虎. 关于竞技运动起源问题的哲学思考[J]. 体育与科学,1987,8(6):1-4.
[2] 张之沧. 后现代的身体观[J]. 与现实,2009,18(2):58-64.
[3] 席焕久. 体育人类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66.
[4] 颜绍泸. 竞技体育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
[5] 于文谦. 竞技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6.
[6] 路云亭. 竞技的本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61-464.
[7] 周国平. 略论尼采哲学[J]. 哲学研究,1986,2(6):18-26.
[8] 张之沧. 身体认知的结构和功能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30-39.
[9] 费多益.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与当代进路[J]. 哲学研究,2011,25(2):78-84.
[10] 王亚娟. 梅洛·庞蒂自然研究中的身体之思[J]. 世界哲学,2012。21(2):67-76.
[11] 郑震. 论身体[J]. 社会学研究,2003,31(1):52-59.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竞技健美操教学概念的理解,研究这一项运动的技术特征的独特性,充分的了解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还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设想,从这个过程中不仅了解竞技健美操的特征,而且能够关注竞技健美操的发展,使竞技健美操成为很多人热爱的项目,促进这项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以致今后的繁荣。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种竞技性的运动的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融合了音乐、表演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够愉悦身心,使之具有了很强了娱乐休闲性,以致在国际社会上倍受青睐。因此要对竞技健美操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内容,而且要从中找到这项运动在技术上的特殊性,了解它的发展,明确它的未来。
一、竞技健美操在内容上的突破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外来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在引进竞技体操运动进行指导教学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在这个时间段中,学者专家对竞技健美操进行了研究,但是一直处在初级阶段,整体的水平尚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依旧是按照老套的方式进行单纯的竞技健美操要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随着竞技健美操项目在国际上开展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竞技健美操的评价也不仅仅是技能的高低,而是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体能、美感、技巧等的综合素质的考核,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健美操的比赛过程中,应该保持充足的激情、情绪热情奔放、动作准确到位、还要保持旺盛的体力和充沛的精神,运动员的这种比赛能力,要求把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进行系统的整合,因此对竞技健美操的研究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技能的训练,而是要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内涵和精髓,首先要明确竞技健美操的内容,它融合了现代的芭蕾、爵士、街舞等多种舞蹈表演技法,依据人身体的柔韧度、身体结构、体能特征等,编排一系列的舞蹈动作,适当的调节舞蹈的难度和连贯性,以促进人的身体机能的完善,加强耐力训练,从而展现人的形体美、健康美,可以说这是一门艺术,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化、服装搭配等多种知识,在竞技健美操编导以及表演上又涵盖了运动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竞技健美操中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独特性。
二、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表现
(一)竞技健美操的健身性。竞技健美操的动作要求刚劲有力、灵活迅速,这就需要身体的肌肉纤维能够及时的配合运动的节奏,以表现竞技健美操的力度和美感。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整个身体的代谢活动主要是依靠无氧代谢,通过这种代谢方式达到健身的目的。一直坚持竞技健美操运动的人,身体各方面的技能都要比没有经过锻炼的人健康,心肌会增厚,心脏的容量能够变大,血管壁的弹性也会随之增强,心博有力,身体的柔韧度和弹跳性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身体的供氧也会变得很充足。其次坚持竞技健美操锻炼的人体型也会比较的完美,竞技健美操对体型姿势的要求比较高,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舒展身体的各个部分,身形会变得挺拔,骨骼坚硬粗壮,能够调节肌肉的分布,体型随之变得匀称,在弥补身体缺陷的同时,还能够潜意识里增加人的自信心,增强人的气质。再次,长期坚持竞技健美操锻炼的人,能够舒缓长期积攒的工作压力,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在工作或者是学习生活中都处在一个有压力的环境之中,每天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难免会造成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而这项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舒缓紧张的神经细胞,防止一些职业病等的产生,可见竞技健美操运动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帮助的,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运动方式。
(二)竞技健美操体现出的合作特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难题,这就需要合作的精神,这种合作的精神在竞技健美操这一项运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竞技健美操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需要考验整体的配合能力,竞技健美操有单人的表演,但是大部分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例如托举、转身、变换队形等动作环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模式去表扬的话,动作就难以统一,美感得不到保证,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人的失误造成生命的损失,因此要很注重整体的表现效果,各位运动员在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加强了解,增强默契度,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手势都能够帮助一个动作的完成,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成绩,总之一个团队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加强默契度的培养,增强团队意识,注重团体成员的合作。
(三)竞技体健美操有很强的美学特征。竞技健美操很大的程度上是考验一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跟得上节奏,身体的动作要协调优美,在每个运动中都能够展现出健康、优雅、美丽和健康的特征,这同时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首先是身体节奏感,在这个节奏感的支配下整个身体随着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丰富的变化,身体各部分的屈伸和上下的起伏都可以呈现出美感,这一节律感是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突出特征所在。它的美感特征还表现在强劲的力度,动是生命的本质的特征,只有动起来才能够体现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竞技健美操的动作是这项体育运动最精华的部分,它本身是以力度为主的运动表现形式,它表现出来的力量、活力、冲进和力度等都是美感所在,机械不呆板,而且趋向于更真实的生命力,竞技健美操的舞蹈的美感还在于抒情成分较少,而是更多的关注欢快有力的节奏感。
(四)竞技健美操的技术特征。竞技健美操的技术特征是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本质特征,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掌握好了竞技健美操的技术特征才能够把这项运动的精髓发挥出来。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动作缓冲、重心移动、姿势控制、平衡感等多方面。具体的说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节奏感,通过身体各个关节有配合的运动,在动作的舒展过程中,使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其次要使身体姿势保持在最佳的状态,这是保证人体对地面的反作用力顺畅传递至头顶引起身体重心节律性弹动技术特征的必要条件。
三、竞技健美操的研究现状
竞技健美操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普及的程度不是很高,但是在我国的竞技健美操的理论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成果,一些研究性的著作在近些年不断的出现,在其中对体能研究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指出了竞技健美操中的体能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能训练,而是一种充满潜力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承受高负荷、大工作难度,从而激发出潜能。也要看出在对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研究中还存在和大的问题,尚未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比较的分散不系统,没有经过对这项运动的深入调查,而是根据一些人的口述或者是对其他国家的理论的综合得出了一些结论,没有针对性,也就难以突我国竞技健美操的个性化特征。存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体能研究不够深入,目前我国对竞技健美操的研究集中在了动作和美感上,也就不能够依据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科学的规划,缺乏对体能素质上的科学研究,众所周知,有的运动员体能很好,而有的运动员体能相对较差,把不同的运动员放在一起进行训练就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局面。另外我国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依旧是偏重于外在的东西,却忽略了运动员潜意识能力的激发,没有能够激发出顽强拼搏的意志。再次在资金的控制上,我国对于竞技健美操的支持还不够充足,这也是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的一大瓶颈。
四、加强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一)要加强竞技健美操的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的训练是基础,没有合格的基本功就没有高水平的竞技健美操的成绩。竞技健美操属于一种有美感的体育运动项目,既然是体育项目就必须有体能作为支撑,能够保证有足够的体能完成一整套的动作,这就需要对体能的锻炼和挖掘,这是完善基本功的第一步,是能够保持竞技健美操活力的关键。其次在进行动作表现时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作为补充,一个竞技健美操的表演者必须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专业文化知识,了解一个动作是为了表现什么而编排的,能够理解运动表现出的美感,能够理解竞技健美操的魅力所在。否则就难以获得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在艺术表现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只是没有灵魂的动作,显得死板不生动,缺乏了竞技健美操运动本身具有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系统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以解决现在竞技健美操中的某些弊端。
(二)竞技健美操运动要加强市场经济的联系。加强对竞技健美操的改革步伐,把竞技健美操纳入市场经济之中,能够接受市场化的挑战,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整个的改革过程中,政府为了鼓励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改革原来过分集中的体育政策,不再是只政府的管理,而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依靠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明确的提出要把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国际体育发展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把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普及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下放权力才能够搞活竞技健美操的发展,依靠市场的管理可以打破经费短缺和活力不足等问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健美操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契机,依靠市场的需求制定发展的策略,能够吸收资金,保证资金的来源,才能够维持竞技健美操的持续发展,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收的优势,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加强竞技健美操的科研力度,培养高水平的教练。众所周知,理论先行才能使事情的发展有方向,才不至于盲目。为了促进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科研水平作支撑,并配以高水平的教练。科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经济健美操的发展变化、现状对策、特征研究、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个人的意义等多方面,科研的研究能够为了引导并且促进经济健美操的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要开展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与之相适应的必须是一个高水平教练员的团队,从教育方面说,有能力的学校可以开办竞技健美操这一专业,在职业技术培训和大学院校中开始注重培养教练人才,推进健美操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国家也要给予资金的支持,注重对教练员进行选拔和考核。
参考文献:
[1]胡佳哲.健美操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及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