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的深入贯彻实施,餐饮业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是,作为餐饮业自身卫生管理重要环节的餐具消毒工作却始终得不到餐饮业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重视,餐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现象比较普遍。据报道,有的地区1998―2001年各年度餐具消毒抽检合格率分别仅为42.42%、49.00%、71.86%、67.13%[1],有的地区2001年餐饮业餐具消毒合格率为55.50%[2]。
为全面了解我市餐饮行业餐具消毒工作现状,找出餐饮行业餐具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市餐具消毒工作水平,预防食物中毒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卫生安全,我们于2007年9月,对辽阳市餐饮行业餐具消毒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在市直管辖的餐饮企业中,随机抽取大、中、小型餐饮企业各70家,共210家餐饮企业。
1.2方法采用卫生部规定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根据餐(饮)据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评价。同时,统一设计调查表,对消毒管理制度、消毒人员设置、消毒设施、消毒频次等进行调查。
1.3抽取样品方法在调查的210家餐饮企业中,每家随机抽取8件餐具。
1.4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不同规模餐饮企业餐具消毒结果比较本次共抽取餐具210份,总合格率为65.24%。不同规模餐饮企业餐具消毒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X2=26。72,P
2.2不同规模餐饮企业餐具消毒管理制度、消毒人员设置、消毒频次、调查结果比较本次所调查的210家餐饮企业中,有消毒管理制度的仅为123家,占调查总数的58.57%,有消毒员的141家,占调查总数的67.14%,餐餐消毒的63家,仅占调查总数的30.00%,不同规模餐饮企业在餐具消毒管理制度、消毒人员设置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其X2值分别为20.79和9.09,p值均小于0.01),见表2。
2.3不同消毒方法与餐具消毒合格率得比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消毒柜和蒸箱消毒的餐具消毒合格率为85.24%,采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合格率为58.47%,采用煮沸消毒的合格率为51.61%,不同方法蚕茧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X2=12。09,p
3讨论及建议
3.1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市餐饮行业餐具消毒工作尚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消毒管理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不齐全;消毒人员少,素质较低;餐具消毒频次低,不能做到餐餐消毒;餐具消毒效果较差等等。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卫生法律观念淡薄,不懂法。《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适用前必须洗净、消毒[3]。《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规定,残运距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4]。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餐饮业经营管理人员根本不知道这些法律法规。二是部分餐饮业经营者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餐具消毒工作。他们往往把购买餐具消毒设施或消毒药品看作是一种浪费,把餐具消毒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和无效劳动。三是餐具消毒人员责任心差,素质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餐饮企业做不到餐餐消毒,偶尔消毒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四是卫生管理部门发放卫生许可证时把关不严。部分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管企业是否符合发证标准,只要交足有关费用,就随意降低发证标准发放卫生许可证,使得相当部分的中小餐饮企业无基本餐具消毒设施仍然可以合法经营。五是卫生监督指导不到位,执法不严。部分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督的现象,发完卫生许可证就不管了,经常性卫生监督流于形式。有时,在监督中发现企业餐具不消毒也不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而且,从来不对企业餐具消毒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3.2调查结果表明,餐具卫生质量与企业规模有一定关系。大型餐饮企业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餐具消毒制度和消毒设施,有专门的消毒员,餐具消毒效果较好。二中、小型餐饮企业经营者大多数卫生意识较差,卫生管理制度和餐具消毒设施不健全,一般不设消毒人员,餐具消毒效果较差。
3.3电子消毒柜或蒸箱、化学药物、开水煮沸等3种方法餐具消毒效果不同。
其中,用电子消毒柜或蒸箱消毒餐具的,餐具消毒合格率最高,其次是化学方法,最低时煮沸的方法。煮沸消毒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煮沸时间短、水温低,从而达不到消毒效果。
3.4建议
3.4.1要严格办好卫生许可审批关。据统计,60%以上的食物中毒发生在餐饮业[5]。而餐具消毒是历年来餐饮业卫生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因此,加强餐饮业的餐具消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卫生许可审批标准。对新建的餐饮企业,无餐具消毒设施的坚决不予发证;老企业无餐具消毒设施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不改的,坚决不予换发卫生许可证。对随意降低发证标准的卫生监督员要追究其责任。
3.4.2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型餐饮企业餐具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中、小型餐饮企业历来餐具消毒工作落后,餐具消毒合格率低,本次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各基层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型餐饮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餐具消毒效果的监督和抽检工作。队伍餐具消毒设施或多次餐具监督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餐饮企业,一定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定期把餐具消毒结果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加强舆论监督。
3.4.3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餐饮业经营管理者的守法意识,使他们学法、懂法、守法。
3.4.4应加强对餐饮企业餐具消毒人员的培训工作。各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应将餐饮企业消毒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纳入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要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餐具消毒知识,不断提高餐饮行业的餐具消毒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 萍,王国平.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75.
[2] 夏 红.阜新市饮食行业餐具卫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8):9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M].1995,10,30.
[关键词] 中式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b)-0189-02
餐饮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同时,相对于其他食品行业而言,更加直接的面对消费者。餐饮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从街头饮食店,到星级宾馆,从单位集体食堂到不同的中西式饭店,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要1。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这些都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监管部门应从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出发,加强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打击各种不良现象,促进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1 中式餐饮业食品卫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经营者卫生意识淡薄
部分餐饮行业的经营者对食品卫生的重视度不够,或者为了经济利益,明知是对人的身体有害的却依然使用,在食品的加工中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不少餐饮场所中,卫生监督员发现,其前厅布置得高雅、整洁,而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较差:厨房的内积水横流,蚊子苍蝇到处乱飞,厨房的工作人员的操作也不甚规范,赤膊上阵,在直接接触食品时,没有带手套等清洁用具。在蔬菜的清洗敷衍了事,没能彻底清洗,农药和污渍还大量残留在食品的表面。同时,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没有严格把关。
再者,餐饮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其消费群体的广泛性,消毒工作也非常重要。但在目前的餐饮行业中,依然存在碗筷不经过高温消毒直接给消费者使用的情况,即使是在卫生部门的要求下购置了用于餐具消毒的消毒柜,但也仅仅限于摆设,里面存放了各种杂物,这些都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餐饮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主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既有要经过加工就直接使用的熟菜,又有无需加热就可以食用的熟卤制品,还有顾客喜爱是用的生炝海水产品,餐饮业标准化制作程序,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微生物污染在所难免。
1.2 职能分工模糊,部门衔不明确
对于我国而言,在现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范当中,对于应采取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为原则的监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指:农业负责对初级农产品的种养殖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部门负责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问题在于:受到整个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因素影响,导致以上相关部门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无法实现对各个相应环节权责内容的有效界定,从而造成推诿扯皮、监管无序以及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频频发生,而这也正是上述职能部门在信息沟通方面有所缺失的因素所导致的。
1.3 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起数、人数较多
导致现阶段整个餐饮行业以及集体性质食堂频频出现食物中毒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受到整个餐饮行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的因素影响,导致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工作难度始终较大。与此同时,操作环节与处理手段极为复杂的原材料供应以及加工方式,导致加工过程当中可能涉及到诸多的影响因素,从而致使所提供食物出现明显的致毒因素;其二,整个餐饮行业在加工环节以及消费环节的及时性特征,使得大量的餐饮食品无法在完全保障检验合格的基础之上进行食用,由此也就使得餐饮食品加工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建筑工地食堂而言,这部分区域所对应的卫生状况整体水平较差,从而致使这些学生与工人正常的饮食健康无法得到可靠性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导致了群体性的中毒事件频频出现,而且屡禁不止。
1.4 消费者自身食品卫生意识不强
消费者在影响整个餐饮行业食品卫生质量问题方面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简单来说,少部分消费者基于“贪图便宜与方便”的心理因素,在针对食品进行选取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盲目性特征,特别是对于随意性较大的流动商贩而言,这部分商贩往往不具备规范性的卫生许可证及相应食品安全证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食品中毒事件埋下了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消费者在发生或是出现事物中毒事件之后,并不具备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与检举的意识,从而导致相关事件的查处难度较大。
1.5 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较低
法律惩罚力度小,低廉的违法成本是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如无证生产加工的小作坊和小吃店,生产成本极低,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即使被取缔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成本也比较低,就目前在餐饮业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而且食品安全法对违法所得的认定也缺乏有效的手段,使违法者承担的风险成本很小,难以对违法者产生震慑作用。
2 餐饮业的食品卫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2.1 公正执法、严肃执法
餐饮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餐饮行业消费者范围的广大,监管不严都可能对人们生命健康的产生巨大威胁,因此,对餐饮行业的管理要求应严格执行。加大食品监管,其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公正高效的执法队伍,克服因此,需要将食品安全执法队伍的执法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力争由一个独立的部门加以管理,由其全面负责,强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食品市场的安全管理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餐饮各个环节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卫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对餐饮行业的违法违规现象要严肃处理,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政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打击力度,对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认真彻底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维护政府良好的诚信体系,引导餐饮行业的经营者不要抱侥幸心理,合法经营、良心经营。
2.2 HACCP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
HACCP系统是国际上认可和普遍接受的关于餐饮业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涉及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控制。早在20世纪80年代,HACCP系统已引进我国,开始了食品卫生的试点工作。为防止食品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和应对食品中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HACCP系统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时监测。采用HACCP系统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可以极大提高监督的效率,合理调配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在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监管中,集中主要精力在易发生食品问题的环节,降低监管的成本。同时,HACCP系统能够正确判断餐饮行业中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食品的各种危害性因素,保证食品安全。
2.3 食品卫生的量化分级管理
2003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食品卫生的管理员制度,要求餐饮行业完善管理员的相关职责,完善管理员的各种管理制度,开始实行食品卫生管理的管理员责任制度,将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严格落实到了食品加工者的身上。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食品卫生的管理中注入危险性评估,对食品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以便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对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分级,在监管时按等级采取有效措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调餐饮企业的诚信管理和风险预测,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再者,量化分级管理可以有效促使餐饮行业改变发展模式,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转变为将食品安全作为餐饮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增加食品行业卫生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消费者对食品卫生也拥有更多的信息知情权。让遵纪守法的企业更好的销售食品,让诚信等级低的无法销售食品。
2.4 根据餐饮企业的规模采取不同监管措施
餐饮企业规模的大小、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对卫生部门的监管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对餐饮行业的监管中,卫生部门应根据餐饮行业自身状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监管方法。对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单一的餐饮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行政许可制度,提出最基本的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对规模较小,经营品种多样的餐饮企业,应以最基本的法律规定为基础,结合量化分级制度综合使用。对规模较大、经营种类丰富的餐饮企业、学校、幼儿园等食堂卫生的管理,应一律采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系统性管理。目前我国的餐饮行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餐饮行业的经营者食品卫生意识淡薄,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卫生部门的执法监管不严,以及消费者自身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淡薄,都可能对食品卫生安全造成隐患。对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监管,首先必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贯彻现行法律中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规定。同时,有效运用HACCP管理系统,加强食品安全的预测和估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曝光机制。在对餐饮行业的管理中,根据餐饮企业自身的特点实行分级量化管理,促使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中式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管理[J].旅游科学,2001(4):36-39.
[2] 樊永祥,王茂起.HACCP体系在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1):1-4.
[3] 潘小慈.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8(12):96-98.
[4] 梁承男.我国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4):179.
[5] 许睦农.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研究[J].科教文汇,2010(22):207-208.
近期,已进入高温季节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高发阶段。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卫生,现作如下通知:
一、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搞好食品卫生监督,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作为近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认真抓紧抓好。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卫生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责任,做到尽职尽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
二、认真开展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及时排查食品卫生隐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推行,分类实施监督管理,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餐饮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其的食品卫生要再要求、再监督、再检查,彻底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食物中毒事故隐患。
三、严格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制度,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各地要结合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按照《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江苏省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餐饮业、集体食堂卫生许可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食品卫生问题的餐饮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依法进行处理,并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其食品卫生许可证。
四、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各地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预防食物中毒社会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卫生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集中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一次食品卫生法律、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卫生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自觉开展本单位的全员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增强其遵法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五、认真受理投诉举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及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并派专人负责,对受理的案件,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池州市城区学校15所,其中小学4所、中学4所中专(职高)6所普高1所
1.2方法通过学校汇报、查阅资料了解卫生组织建设及工作、健康教育、常见病防治等情况,现场检查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监测教育采光照明情况。
2结果
2.1卫生组织建设及工作情况15所学校均成立了卫生组织,由分管领导、总务科为主组成,主要进行饮食卫生检查,其它方面的卫生检查很少。
2.2健康教育4所小学及1所普高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625%,其它中学、中专及普高开展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等。
2.3常见病防治中学?中专、高校开展了健康体检,占73.3%,体检项目为内科、外科、五官科常见疾病及部分生长发育指标^小学未开展健康体检2.4营养与食品卫生除小学外均设有食堂,2所中学?1所中专食堂卫生状况较差,未按国家要求布局,食品贮存加工销售过程混在一起,其余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卫生状况较妊
2.5教学设备卫生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前排课
桌距黑板距离不符合要求,教室内灯具数量不足,排列方式不正确,黑板和绝大部分课桌面照度不符合卫生要求教室玻地比均符合要求
3讨论
从检查情况看,卫生组织在食品卫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食堂卫生水平,但是学校仍忽视其它卫生管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未规定卫生许可审批权限,不能把卫生组织建设及工作情况作为卫生审批要伟另外,食品卫生如管理不好,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而其它方面管不好,也未见明显后果。
小学按国家要求开设生活课,重点讲解卫生知识,而且还开展具体健教活动,把学生日常行为纳入班级考核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大多数中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均未开设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础,是学生获得卫生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应开展针对学生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改变的方法等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发挥卫生示范和促进作用,带动社会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
营养卫生的饮食,既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检查发现,2所普通中学?1所中专食堂为“个体作坊式”,未按《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布局,生产销售过程存在交叉污染,难以提供卫生营养的饮食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等学校食堂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总的来看,就餐价格还算基本稳定,饭菜质量与食品安全已产生差异,花色品种有所变化,服务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推进学校食堂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思想认识与投入监督管理不到位。一些经营食堂的单位或个人的经营思想有着偏差。致使诱发事端,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为保证食堂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学校的稳定,现就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推进社会化改革的思路浅谈几点见解。
一、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工作
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和运营机制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始终是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的责任。虽然改革了学校食堂的运营机制,但学校作为甲方,既承担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改变,因此,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菜品质量安全卫生和餐厅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认真把好经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相关合同关,严禁腐败行为,对违约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和个人,学校及时与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转变相关人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