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建构性教学 英语教学理念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核心观点

1.建构主义的概念。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又称作结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 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他提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观点, 这也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 accommodation) 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经由同化和顺应的循环往复的建构中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指“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学习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肯定,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有关,是动态的, 每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也不一样。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理念创新的启示

1.互动理念。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 ,教师应承认学生在学习外语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特征。

英国英语教学专家Jeremy Harmer认为:英语学习作为外语学习时要考虑学生因素,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要让他们多投入、多接触、多练习、多输出。努力设计“主动、多渠道知识信息输入”模式,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组织教学。教师被看成课堂中唯一的权威,若能改变这种学生知识的“被动的单渠道输入”为“主动的多渠道输入”。学生知识和信息的输入就不再是单向的“教师――学生”,而是多渠道的“教师――学生,从而能很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情感和谐的气氛中。科德Corder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 ,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 ,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 ,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在“教”的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其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给学生以想象的自由 ,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和答案 ,限制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建构外语新知识的主体 ,教师要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 ,采用启发式教学 ,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外语教育环境和教学体系。

2.“乐学”是我国教育的瑰宝。孔子在《论语》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把“乐学”具体地表述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真正学好,要花费不知多少倍的时间和经历,苦不待言。如何把英语学习的沉重负担变成乐趣,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法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系统结构上来思考,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突破,今天的英语学习已比20 年前轻松活泼得多了。

动态教学:建立充满信心的教学气氛,努力构建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为代表的构建主义认为,生物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从而构成智力和行为,这两个过程就是“适应(adaptation)和吸收(assimilation)。凯利提出了“个人建构的理论”,科恩则把上述思想运用于外语教学,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选择。要使学生在建构主义方面取得进步,教师就要不断激励学生树立用英语进行交谈的信心。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贯穿下述4个准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l)鼓励参与。倾听、阅读、思考意味着参与,有利于建构意义;(2)允许犯错误。教师对学生的各种错误不横加指责或批评,而总是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的交流企图,将会促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3)在具体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学生经常、持续不断的在自然的交流气氛中听、说、读、写,就是增强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4)以明显的功利活动激励学生。如通过看电影、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激发学生交流思想、提炼和扩展意义。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 ,更重要的则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师生之间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来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 , 即: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学习。总之 ,交互式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给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机会。

3.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探究态度和自我协调能力。把讨论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讨论,能有效地促进个人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讨论,使学生处理、澄清经验,把经验组成独特的图式,并扩大图式,吸收新经验、新概念,加速意义建构过程。但教师要谨慎选择讨论的类型。课堂应被视为一个话语群体 speech community ,教师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 ,给学习者提供修正机会 ,而不是去“填空”;教师起的是示范作用 ,以便修正学习者的话语输出。这种对话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给学生自己创造知识的机会 ,让学习者有机会揭示问题并寻求解释问题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与人合作的方式比如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增加听说英语的机会 ,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未来英语教学的途径

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基地。人们将“懂英语、会电脑、能开车”称之为通往二十一世纪的三张必不可缺的门票。我们设想有一天,教师提着手提电脑走进教室,接上教室内的电子黑板(电子投影仪),打开电脑,把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通过电子幻灯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英文单词America时,教师在电子黑板上打开一幅美国地图,寻找到美国首都华盛顿,电子黑板上马上展现出美国的城市风光和著名的自由女神等。当教师轻点一下America这个单词时,电脑会自动给出标准的英文发音。如果你要进一步向学生介绍华盛顿,随着鼠标的移动,电脑把华盛顿的历史、人文、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想象,学生对这样一堂声图并茂的英语课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电脑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还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使英语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的时代。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互动。借助计算机网络教室和Internet 网络通信技术的全渠道交互功能,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可以是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师生合作。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会在我国引起教育理念根本性的变革。总之,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电子网络化将给二十一世纪的教学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范 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4] Joy M. Rei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国学派;建构主义;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际关系理论新一轮的论争中,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了社会学的转向,以芝加哥大学教授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异军突起,成为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足鼎立的理论范式。①当人们仔细探究建构主义的理论,或者说这些建构主义学者在阐述他们的思想缘起时,几乎不自觉地把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尤其是布尔的思想联系起来,有些建构主义学者甚至声称布尔应该是他们时代之前的建构主义学者。蒂莫西·邓恩(TimothyDunne)指出英国学派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先驱。②温特在对国际关系理论定位的图谱中,明确把英国学派和自己创立的“关于国际体系的建构主义理论”都划归到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的象限内,而且在他看来位于这个位置的理论可以统称为“建构主义”。③那么,英国学派与温特创建的温和建构主义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简单的历史继承,还是有所发展,本文拟对此做一比较分析。

一英国学派与建构主义的一致性

1.本体论上的“理念主义”与“弱式物质主义”

首先,英国学派与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都认为国际社会的本质是观念而非物质的。英国学派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结构是观念的,这从英国学派对其核心概念“国际社会”(或国家的体系)的界定中可以看出。英国学派最早提出“国际社会”概念的曼宁教授认为,国际社会不是一种经验的存在物,而是一种观念的实体。④怀特使用的是“国家的体系”概念,他强调国家之间有可能因为共同的文化纽带而彼此承认,并认同于它们所组成的整体,这与美国学者用的“国际体系论”———强调机械互动论,属于纯粹的物质层次而忽略了文化因素不同。⑤布尔的“国际社会”概念对前两者有继承、借鉴,同时也有具体修正。布尔认为,“如果一群国家意识到它们具有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从而组成一个社会,也就是说,这些国家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套共同规则的制约,而且它们一起构建共同制度,那么国家社会(或国际社会)就出现了。”①从这里可以看出,共同利益的认同,共同国际规则的认同以及行之有效的国际制度构成了国际社会的核心。这些规则、认同与制度本身是观念性的形态,构成了英国学派明显的理念主义本体论。以温特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同样也坚持理念主义本体论。建构主义否定了纯粹的物质主义,重视共有观念的作用。温特承认物质性因素的客观存在,但强调客观性的物质因素只有通过行为体的共有观念才能产生影响行为的意义,才具有实质内容。建构主义的理念主义本体论集中体现在温特对国际体系结构的定义中。温特批判了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结构是物质能力分配的定义,提出国际体系结构最根本的因素是观念的分配,即共有知识或共有文化,共有知识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温特由此进一步把国际体系结构概化为国际政治文化。②

尽管二者使用的概念有差异,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是“国际社会”,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国际政治文化”,但都揭示了国际政治的本质是观念的,本体论上的理念主义是他们的共同点。

其次,温特尽管一再声称任何建构主义都应该坚持理念主义本体论,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成为一个激进的理念主义者,因为他相信存在某些物质性因素限制了国家和国际层面上的社会现象。根据温特的观点,这些限制主要来源是人性,这也就是温特提出的“弱式物质主义”的人性理论。温特认为人类存在五种基本的物质需要:生理需要、本体需要、社会交往需要(sociation)、自我尊重需要以及超越需要。③温特的思想非常接近哈特(H.L.A.Hart)的“自然法的最小内容”思想,而后者成为布尔在《无政府社会》中阐述的世界政治理论的基础。④对于布尔来说,人类社会都是通过其规范,以满足最低程度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包括个人的物质生存和稳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财产权稳定以及遵守承诺。即使温特的第四、第五需要(自尊和超越)超越了哈特和布尔的“最小关心”,二者的相似性也还是明显的。他们的社会理论都是建立在自下而上的关于人性的前提假设之上。在国家层次上,温特提出了生存、独立、经济财富以及集体自尊是客观的国家利益,这些利益限制了一个国家对外政策行为。⑤相应的,布尔也认为,从任何特定国家观点来看,它都希望通过参与国际社会获得其对外独立权威的承认,特别是对其居民和领土的管辖。⑥

2.行为主体上的国家中心论

布尔的无政府社会实际上是由国家组成的国家社会或国际社会,国家社会也是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分析单位。根据布尔的观点,国际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现代国家起始于欧洲,是拥有政府、以及具有一定数量人口的独立政治共同体,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独立政治共同体。现代国家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它们都被团结在一种信念之下,即认为它们是世界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和权利与义务的主要承受者。⑦布尔的观点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英国学派在这一问题上的论点。温特创建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也坚持“国家中心论”。温特认为,“国家是一种政治权威结构,具有合法使用有组织的暴力的垄断权,因此,要考虑国际政治中控制暴力的时候,最终要控制的正是国家……国家是研究全球范围内控制暴力的首要分析单位。”⑧由于国家对有组织暴力合法控制的独特功能,温特最后得出,“国家是最主要的中介体,通过这个中介体,其他行为体对于控制暴力的影响得以输入世界体系。”⑨另外,从理论创建的角度看,由于温特是要发展一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而不是全球体系的社会学,因此对于他来说不可避免地要把国家作为主要行为体。

总之,温特和英国学派都相信人类社会按照国家划分是有益的,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怎样提高国家间和平的预期、怎样合法使用有组织暴力以及在无政府状态下如何共存?

3.结构———能动者关系

温特的主流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国家是由国际社会建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建构,温特本人也承认国家存在国内社会的建构。温特理论的真正含义是,国家的某些特征是由现存国际体系的某些特征建构的。特别是,国家是否承认相对于对方自己是敌人、对手和朋友,是由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不同的无政府文化建构的。相对来说,英国学派的学者在强调国际社会的制度的弹性(resilient)程度足够大,以致可以使新的国家社会化时,也注意到国际社会对国家的影响。①

如上所述,英国学派理解的国际社会是由国家组成的社会,主要关注的是国际社会对国家属性和国家行为的影响。因此,英国学派就其本体论取向看,“他们明确拥护整体论,把影响国家行为和国家属性的‘国际社会’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②布尔强调国际规范不仅可以在国际政治中产生约束作用,而且可以产生构成作用。对布尔来说,“国际制度———从国际法到权力平衡———的首要角色就是认同和维护国家作为国际舞台上的合法行为体,并强调国际社会作为世界政治的最高层次的规范性原则”。③从布尔的研究路径也可看出国际社会学派的整体论取向。温特的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具有明显整体论特征。在温特构建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中,他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假定,承认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导行为体,国际体系结构,或者说国际体系文化不仅可以制约国家的行为,而且可以建构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其主要工作议程是研究体系层次上的国际政治文化对单位层次上国家的建构作用,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整体论观。④

二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分歧

对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强调二者的一致性一面,对两者的分歧相对没有引起更多关注。笔者认为,英国学派与建构主义的分歧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可以值得关注。

1.价值取向上:欧洲中心主义与价值中立

英国学派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而建构主义基本上保持价值中立。英国学派的基本价值涉及诸如秩序———社会秩序、国际秩序和世界秩序、正义———交换正义和分配正义、国家和人类的权利等等。尽管有些价值由于已经内化为国际社会共有知识,如原则,今天已经难以辨认出其价值取向,但仍然摆脱不了其西方中心论和民主自由的价值观。玛莎·费丽莫认为,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内容来自于西欧民主制度的自由原则,伴随着西方的扩张,这些原则逐渐国际化。⑤中国学者王逸舟也认为,英国学派比西方国际政治学内的任何其他学派都明确凸现了“欧洲中心主义”或“白人中心主义”的思想色彩。哈里·哈丁教授认为,“就其源头,欧洲各国组成的‘社会’,是一种(西方的)基督教君主制成员的俱乐部,它最早出现的形态是针对穆斯林的、‘异教徒’土耳其的”。巴瑞·布赞也指出:“今天的国际社会实际上是个‘混血儿’。它部分产生于文化同质的国际社会,这种社会是由现代欧洲发展、在其全盛时期向外扩张形成的;它还部分反映出同一体系下的不同文化在高度的互动过程中相互碰撞的功能性过程。”⑥

与英国学派相比,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不明显,基本保持价值中立。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尽管把国际政治文化概化为霍布斯、洛克和康德文化,但这些文化的区分基本上不是从意识形态、宗教或者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出发的,而是从行为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角色身份出发进行划分的,即相互视为敌人的霍布斯文化、相互视为对手的洛克文化、相互视为朋友的康德文化。国际政治文化的演进是从霍布斯文化到洛克文化再到康德文化,目前国际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是洛克文化。如前所述,这些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造就的,关键取决于国家之间的互动行为,与国家的类型、属性、尤其是价值观没有必然联系。建构主义国际政治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分配、是共有知识,而不是观念和知识本身。这里明显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中立的思想。

2.研究方法上:古典方法与科学方法

布尔认为国际理论是一种古典方法(classical)的运用,而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运用的是科学方法。布尔把“古典”方法概括为“起源于哲学、历史和法律,具有明显依靠运用判断的特征”。①在国际关系传统主义和行为主义的争论中,布尔明显站在传统主义的一边。他拒绝承认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价值中立的、可以运用一些模式和假定进行检验的科学,反对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而温特在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坚持科学实在论的原则,强调可以建立严格的科学研究议程,提出能够证伪的科学假设,获得关于国际政治现象的客观知识。

作为古典方法的具体应用,历史分析方法是英国学派的特色。布尔对历史的关注构成了他国际社会独特性观念的一部分。除了特殊例外,详细的历史分析并非当代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方面。而布尔认为国际社会必须进行历史研究。如果国家和其他行为者的身份和利益是通过历史互动过程构成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持续的、详细的历史研究来说明。

布尔也承认抽象的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但无论怎样抽象,国际关系都必须置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正是这样的文化和历史塑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观念。②根据阿尔德森和胡塞尔的观点,布尔强调国际政治古典理论重要性的原因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无论是规范的还是经验的,都不能脱离它赖以产生的历史环境,“历史研究是理论研究的同伴,不仅因为它提供经验概括需要检验的案例,而且理论本身也有历史,理解理论家的历史位置,对于对它的批评很重要。”③布尔对国际社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以下意识:当代问题并非孤立的,目前的国际体系诞生于欧洲的国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涉及战争与和平问题、无政府和共同体问题、法律和道德问题。

温特创立的建构主义理论运用的是科学方法。温特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坚持科学实在论的原则,强调可以建立严格的科学研究议程,提出能够证伪的科学假设,获得关于国际政治现象的客观知识。尽管温特本人在建立理论体系时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但他坚持科学研究是可行的。如果说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是从“反思主义”阵营里“脱颖而出”的,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超越于反思学派,认为人本身可以和认识自然界一样,认识人处于其中的社会世界,和认识自然界一样,科学的方法同样也可以有助于人类社会解释、预测社会世界的发展规律。对于国际政治理论工作来说,就是认识国际体系发生、演变规律以及在国际体系中的国家的行为规则。

正是坚持了这样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温特建构了自己的不同于肯尼思·沃尔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即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他把无政府状态概化为由国际社会主要国家之间观念分配构成的国际政治文化,把单一性的国家作为分析范畴,通过大量理论演绎,主要是社会学方法的借鉴,得出的结论是国际政治文化建构了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而根据国家身份和利益确定的国家政策行为又可以建构无政府的国际政治文化,并且推动国际政治文化在体系层面的演变。在温特的理论体系里,几个关键变量———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文化、单位层次的国家身份、利益、政策是清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明确的,体现了科学方法的明显特征。当然,在温特的理论分析中,历史分析方法基本缺失。

由于对历史方法的偏好,英国学派学者对他们研究主题的历史领域方面非常有兴趣,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国际体系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的各种知识。这与温特关于国际政治文化演变的非历史理论形成鲜明对照。例如,他们并不进行类似于温特所做的国家之间从无政府状态下第一次遭遇的情形开始进行理论的实验,相反,他们更注意考察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下的现代国家体系的历史起源,同时也注意不同于现代国家体系的其他国家体系的特征。布尔在讨论现代国家体系中国际法的地位就是一个好的例证。④另一个案例是,所有国家体系,包括在欧洲起源的现代国家体系,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巨大的不平等性,布尔在对国际秩序进行理论化研究时就注意到这点。但是,温特在讨论霍布斯文化的敌人、洛克文化的对手以及康德文化下的朋友时,忽略了这点。他认为国家之间的互动,按照“符号互动论”的逻辑,好像双方在权力上完全平等,好像不平等的权力分配不会影响国际体系的演化过程。而在这方面,英国学派的亚当·沃森就非常关注权力的不平等性。他通过考察大量历史材料,竭力得出国家体系演化的结论。①

3.国际体系的演变:从合作如何成为可能到如何解释合作

温特在其《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七章讨论了国家之间如何进行合作导致了集体身份的形成,从而导致国际体系从霍布斯文化到洛克文化、康德文化的演进。温特提出了四个主变量作为集体身份形成的机制: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和自我约束。但在英国学派的著作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比较系统的理论努力研究国际体系的政治文化演变,苏格拉米(HidemiSuganami)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对于温特来说,国际政治文化的演变是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初始假定“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第一次遇到必将导致霍布斯文化产生”,然后必须解释国际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享有洛克文化并且包含有康德文化的影子。因此,“在无政府状态下合作怎样才是可能”成为温特的重要问题。但是,无政府状态下合作的可能性并不是英国学派学者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假定是:即使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也存在相当大程度的合作。②他们的目标在于怎样解释这一现象。③二者差异的背后实际上隐含了英美学者对无政府状态本质认知的差异。美国学者多数认为,无政府状态是混乱的根源,是灾难、无序的祸首;但在英国学派看来,缺少政府的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意味着无序或者混乱。因此,英国学派的学者并不热衷于研究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如何开始的问题。

第二,英国学派尽管承认合作是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关系的特征,但他们似乎更关心如何保持现有体系的稳定性,特别是他们更热衷于讨论在威斯特伐利亚制度框架下保持秩序的程度,而不是把现有的体系向更高层次的秩序和正义推进。洛克文化向霍布斯文化倒退似乎比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化更能够引起英国学派的注意。④

第三,英国学派总体上趋向于对特定地区国家关系的演变不感兴趣。但是,正如温特承认的,康德文化正在或者说有可能出现在某些核心国家,而不是在全球。由于英国学派更关心的是结构、功能和作为整体的国际社会的历史,而不是其分支,因此,他们不注意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转变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这不是全球,而是局部的现象。

4.对权力和均势原则的不同态度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结构主要是观念结构,物质性权力只有通过观念才具有意义。英国学派包含了理念主义的本体论,但同时权力和权力政治也构成了布尔理论的核心。这也构成了布尔理论的内在紧张和矛盾性一面:物质性权力和共有的观念同时在布尔理论中得到强调。特别难以费解的是,布尔把均势和战争作为其确保国际规则运行的国际制度的一部分,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布尔尤其反对集体安全的理论与实践,认为集体安全与均势原则相抵触。这与建构主义提出的康德文化中存在的集体安全制度明显不同。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教学设计;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宋宏(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GJXHB2110362)、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HEUCF1212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50-02

在以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外语教学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学模式从纸笔模式转变为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这种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立体的、鲜活的语言环境,真正实现了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自主式、互动式学习。这些巨大的变化也对传统的教学设计①(Instructional Design)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提出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思想,基于这种理念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深化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

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由行为主义(behaviorism)转向认知主义(cognitivism)又转到建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强调外部刺激——反应的设计,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认知加工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其影响日益扩大。[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自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之上,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等研究使该理论体系不断丰盈、充实,比较全面而客观地揭示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其核心观点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且逐渐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2]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具有六个核心特征: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和反思性。[3]建构性学习是内在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整合和相互作用。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主导地位,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无疑会给教师自身带来冲击和挑战,对教师的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的内容,还要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善于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

2.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的可容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勃兴,在教学领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容?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建构主义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教学设计基本框架。[4]这两种观点截然对立,其争议的核心问题实质是认识论的根本冲突。

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是牛顿经典力学的机械论、还原论、确定论思想,把教学系统视为线性的、封闭的、静止的、可确定的单向发展过程,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学习观则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其立场与教学设计理念根本相违背。

基于系统科学观下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不可预测的、整体的学习系统;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正与之契合,把教学系统视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综合体,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5]正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设计的局限,基于这种理念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1.多媒体语言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语言教学中,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是文本输入和语音输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元素构成的语言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高密度的信息输入,使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更为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ta)的构建。借助于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可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更鲜活、更真实的语言场景,创造更丰富、更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有效地增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处理效率。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还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进行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实现不同知识构架的整合,提供更为灵活的、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教学和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要素为基础来构建学习环境,[6]强调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1)强调对学习自主性的设计。自主性是指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发现过程,学习者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不同之一就是教学资源重新配置,这突出表现在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外语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但也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选择和配置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创设教学环境、选择教学网络功能、调控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学生有条件接收到大量的鲜活而丰富的语言信息,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学设计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搜集和过滤信息,而不会迷失在信息的大海之中;要学习如何通过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或者通过互动和协作交流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意义的建构;要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教师则需要发挥其组织概念和引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组织“协作学习”,监控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2)强调对学习情景性的设计。情景性是指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关心学习“情景”的设计。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需要学习者在一定的具体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多媒体网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环境。多媒体环境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一体化界面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有效刺激学生联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力。利用网络在线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广泛接触和自由选择大量的新闻、影视作品,而且可以和教师甚至是本族人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为学生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提供了良好机会。这种语言环境激活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知识、经验,并“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强调对学习社会性的设计。社会性是指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协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与媒介之间动态的交互作用,“协作”与“会话”会贯彻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大量的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可以增加语言输出力度,巩固原有的语言知识,增强学生驾驭、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既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又有在教师辅导下的学生课后自学;既可保证他们在校期间英语学习阶段的连续性、知识的系统性,又从多方面创造语言学习环境,为对外语有不同兴趣、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不断地调整自己,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

三、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和哲学基础。多媒体网络的应用使得外语教学变得形象化、立体化和生动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任务及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相互促进,以实现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

注释:

①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将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的、优化的安排,形成系统化教学方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戴炜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J].外国语,2004,(4):12-16.

[3]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1):35-39.

[4]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师成长档案袋 建构主义 反思型教师 真实性评价

“档案袋”又称卷宗,从语义上分析有“代表作选集”的意思。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摄影家等人,他们把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汇集起来,收入最佳作品和准备参展或参赛的作品来向委托人展示。[1]根据美国著名学者坎贝尔(Campbell)的《如何开发专业档案袋:教师手册》中的理解,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主要是指:“不只是课程项目和作业的文件夹,也非是教学记事剪贴簿。它是一个有组织的、目标驱动的、个体在复杂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品编集,不但是一个作品编集,更是一个正在成长着的专业人员所拥有的大量知识、技能和性向的有形证据。并且,档案袋作品记录是自我选择的、反思性的……体现着个性特征和自主性。”[2]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理解为一套反映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实施的专业发展档案袋,是教师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性向,以及作为一个“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性专业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作品代表集。深刻理解其建构主义教育观、反思型教师和真实性评价观的思想基础,使我们对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评价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一、建构主义教师专业发展观与档案袋评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取代行为主义,开始成为一项世界主流教育思想。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观对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哲学信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三大派别: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建构主义思想,以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思想。这三者从整体看,其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学习者不是单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活动探究者、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者。学习者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学习风格和能力、动机、情感等,是千差万别的;知识是建构的,学习是建构知识、意义与理解的建构式过程;同时学习是在积极的交往与合作中进行的,是动态的、策略性过程;学习具有情境化的连续性与情境依存性。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论对世界各国教育教学的影响不断深入,培养建构主义型教师成为当前世界教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于是纷纷把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3]

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创建宽松的教育环境,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和特长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建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性向,教师教育者则作为学员专业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学员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把自身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育者和其他人的促进与协助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教师学员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本身的立场或学科知识体系为出发点。

第二,注重协作学习。建构主义教育观重视发挥教师教育者和教师学员的共同参与性。教师学员在教师教育者和同伴的协助、支持和批判下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真诚的合作和民主的课堂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协作、交流、民主参与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在真实情境中协同学习和专业发展。

第三,重视实地经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重视教师学员的实地经验学习,特别是在实习期间,教师教育者通常要指导教师学员帮助其制订教学实习计划,并经常开展实习研讨,实习生通过实地经验的精心观察、交流和反思,建构他们自己的教学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在不同场地和环境中实习,帮助他们建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多元联系。另外,重视教师学员的行动研究、专业探究和问题解决等能力培养,也是建构主义教育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总之,“建构主义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注教师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关注他们对专业知识、教学和学习的信仰、概念和个人理解”。建构主义教育观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就意味着必须从建构主义教育观的视角对教师学员的专业发展进行评价。首先建构主义教育观要求采取综合性评价方法,强调“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将他们新的专业信息以有意义的方式与先前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其次要求在真实情景中评价教师学员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表现;再次评价应该是一个发展性过程,能够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持续的专业成长;最后要求评价是多元的,从广阔的脉络与范围把握他们的专业成长过程,关注他们的各自差异,鼓励其自我评价。

二、反思型教师教育观与档案袋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技术型教师观和能力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不满和反对,在世界教师教育界兴起了反思型教师专业发展思潮。另外,教师专业化运动也推动了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产生。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开始关注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专业化运动逐渐成熟。在美国,《明日之教师》和《为了21世纪的教师》两份国家政策报告,标志着美国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改革兴起,这次改革的主题就是把“教学”看作一种类似于法律和医学的专门化职业,特别注重加强师范生的临床实习经验。此后,美国霍姆斯小组又发表了《明天之学校》和《明天之教育学院》两份咨询报告,其中,在《明天之学校》报告中,深刻阐释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六项原则,其中第五项原则是:新时期的教师应该能够进行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或反思型教师。另外,认知心理学和教师思维研究运动的兴起也为反思型教师专业发展运动提供了心理学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兴起的行动研究为反思型教师教育提供了前提方法论准备和时间探索工作。

反思型教师教育又称“研究为本”或“探究型”教师教育,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师范生如何成功思维,培养其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反思力,教师教育者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反思型的专业化教师;不断对所学的理论、所持有的信念、所面对的经验及所实施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省察与分析,超越理论的局限、观念的偏颇,发掘经验中促进个人成长潜能的特性,将其精华纳入个人知识体系中来,使他们在专业理论与经验的碰撞与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育实践者。[4]

反思型教师教育观不但要求有效地培养反思型教师,而且要转变教师成长的评价观,即应该以探究过程为中心,以自我反思为指导,以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描述和反馈而不是终结性的评判,鼓励他们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自我评价和真实性评价,消除传统的笔纸式的标准化考试。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促进师范生自我反思,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有效工具和方式。

三、教师专业发展真实性评价观与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另一个思想基础是当代教育领域的真实性评价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评价改革运动”。其基本思想是:以质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被评价者的个性化特征,又倡导其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真实性评价源于对标准化考试的批判。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美国教师学科知识能力普遍下降,为了保证教师知识能力达标,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教师能力测试”或“以能力为本”的教师评价运动,要求国家和州对教师最基本知识技能进行测试。教师能力测试“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项目、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教师能力考试相结合,教师教育者只关注师范生的考试技能,而不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培养”。一些批评家也认为,标准化考试本身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值得怀疑,其结果经常是不精确和有偏见的;除了对被测验者基本专业知识能力进行测量外,不能对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预测,也不能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性向、思维推理和价值观等进行有效评价,因此不利于其专业成长和反思性教师的培养,而这是恰恰是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反思性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求。

基于对标准化考试的批评,真实性评价观开始在美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兴起。《明天的教师》和《为了21世纪的教师》报告,标志着“教师作为一门专业”的教师专业化改革运动开始展开,改革要求扩大教师的专业自,采用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在霍姆斯《明天的教师》中的五项目标中第三项就规定“制定进入教师专业的标准—专业相关性的、能力防护性的和富有创新性评价体系”。另外,1986-1990年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教师评价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实施档案袋评价是最佳选择。该项目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探索针对标准化教师能力测试的“另类评价”,并提出了“教师评价不限于考试,应该包括教师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真实性的工作、学习表现”的观点,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美国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标准的制定。项目研究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对档案袋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中的功能研究,结果发现“档案袋是一种具有高度情境化的评价工具,而多项选择标准化考试是最不具有情境性的测试”。“教师评价项目”研究结果要求“教师评价应该是真实的、多维的,应该与课程、教学观相统一,同时应该以表现为本”。[5]

基于以上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初,真实性评价观开始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运而生。真实性评价观认为,应对良好的教育目的相关的学习者的学习表现进行真实评价,准确反映学习者当前学习情况;同时真实性评价应该是一种多维评价方式,能够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真实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就是学习者需要展示、而不是告诉和提问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因此真实性评价也叫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与当前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观、社会协商、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图式的学习发展观和反思性实践者理论相吻合,在实践中产生的档案袋评价迎合了这些新的理念,即要求师范生证实自己专业特性的意义建构的表现,要求与他人相互合作和交流,师范生应该成为知识探究者,并展示其最优作品证实他们一定时段内的专业进步情况,同时需要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最终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08.

[2]Campbell,Cignetti,Melenyzer,Nettles and Wyman.How to develop a professional portfolio:A Manual for teachers[Z].Boston:Allyn Bacon,2009:3.

[3]任金杰,周成海.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范式的特征及其理论基础[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9):29-31.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数学 高效课堂 运用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观分析、检查、验证和二次加工创造,这与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十分吻合。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建构主义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意义

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科学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上的衔接性、逻辑性都存在很好的建构性,尤其是高中数学,在小学、初中基本数概念、顺序、换元等基本数学知识模式储备的前提下,愈显知识体系上的建构特点。通观高中数学内容,从集合到映射,从映射到一次函数,再到二次函数、反函数;从整数到分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再到复数;从排列到组合,进而凝练出二项式;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又到平面解析几何,这些知识模块内的层次递进,无不有着严格的逻辑性,在知识的学习上环环相扣,前提性知识的学习有着某种不可替代性,这种严谨性从另一方面恰恰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性、规律性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这种本质性建构特点,为建构主义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

从学生自身来讲,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性思维高度发展,知识掌握的概括性和间接性进一步增强,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并且能运用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等更加复杂的方法进行规律的探寻,这种逐渐摆脱具体形象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高中生短时间内对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创造能力的迅速发展,为建构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客观和主观条件。

二、应由整体到部分,精心设计科学教学方法与步骤

传统数学教学常采用部分到整体、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往往将数学知识进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特殊到一般的呈现式教学,如通过大量的举例来完成学生对集合这一概念的掌握,这种方式有它的优势,符合个体掌握知识的基本过程,但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讲,却难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的参与主动性。

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学,则提倡由整体到部分的授课方式,教师会提供知识的“骨架”如内涵及核心性质,让学生借助这一“骨架”去自行探索规律和收集实例,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与调控,这种建构还表现在教师对整体性学习任务进行要求,而由学生自行进行任务分解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节奏加以实现,还是以集合为例,教师在提供集合概念后,可以通过原型聚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集合性质的探索与归纳,最终得出集合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的认识,这种过程性探索的方式,对于接下来的复杂集合问题解决帮助很大。如几何教学,抓住立体几何的两大主线:证明与计算,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程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其次,以角和距离为主线进行计算,角的主线为: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距离的主线为: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重点是点面距。

三、可创设认知矛盾,实行多层次通畅教学

建构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对旧知识的体系框架有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有效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在旧知识上找到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立体几何这一知识模块对于高中生来讲,与以往所掌握的知识有很大区别,往往存在知识经验上的相悖,点线面之间的组合更加灵活抽象,这种变化一方面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则恰恰是激发学生认知矛盾,促进探究学习的契机,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式讨论,如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180°”“四边形内角和360°”是如何证明的,在立体几何中是否有变化,如何证明,不但利用了学生在初中时熟知的平面几何知识,降低了知识的突兀性,又恰到好处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为进一步深入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从学生个体角度讲,建构学习来自于学生的主观体验,通过随即通达教学,通过对知识背景的改组变化,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教学整体效果讲,对课堂的有效建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知识体系也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进行区分,以符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能集思广益,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的难度明显增大,已经逐渐延伸到数学前沿如数理哲学、数理模糊性等领域,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之相对应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是学生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为了激发起全体学生共同的学习兴趣,群策群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的彼此碰撞,更利于学生吸收新思想和反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