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 信息技术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职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软件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对教材的依赖较少,再加上如今家庭个人电脑拥有量的增多,难免出现学生“无师自通”或难倒老师的现象。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了解学生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协调,甚至引导和合作,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传统模式下被动接受教育变成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获得知识。

面对信息社会教学中的这一挑战和考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该如何施教且教法得当呢?这一直是教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下面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探讨一种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试行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特组建了网络部,接收学校内部、全县教育系统和一些实习单位的网络组建和电脑维护维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既是学校的一员,又是企业的一员,每星期他们有两天在教室和机房学习理论及操作,三天在各单位实践,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在机械、电子、数控等专业实施同样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分配好上岗时间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年级的区别,分三个层次来设计和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

1.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在校内完成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在校内实训室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基本技能实训的时间比为3: 2。期间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文明风采大赛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井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考试。

2.职业高中二年级,采取“无缝隙对接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同一专业的学生分为2-4个批次,每批学生实习周期为3-6个月,在新一批学生实习的同时另一批实习学生回校,实现批次间学生无缝隙对接。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期满回校后企业岗位空缺的问题,也能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的企业有一定了解。

3.职业高中三年级,实习学生全部回校,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或劳动保障部门的技能证书考试,获得证书之后完成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合格后由专业老师带队送到相关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二、确定好合作企业

确定合作企业要在事前进行考察,为了保证学生定岗实习的质量,校企合作要实施合同制。选择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联系比较紧密、有一定规模的正规企业。企业必须按照学校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要求,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劳动时间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学生的生理特点,能提供足量的技能岗位,能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

三、调整好课程内容

要达到传统三年制职高的安排课时,完全使用工学结合模式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合理安排,形成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水平。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简单压缩和合并,而要以顶岗实习岗位为出发点,依据培养目标贡新定位和编排;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特点,继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时代特点和国内外计算机现状及时调整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切合实际的改革,对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和现代社会人才急需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

课程改革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主要支撑力量,应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学习,突出技能性;其次,采取选修和学生自学的方法,对文化课内容予以缩减,突出灵活;再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施教,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将教材与学习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突出实用性。

四、塑造好岗位意识

要保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将学生从在学校生活学习顺利转化到在企业生活和学习。为了大力加强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要在以下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非常必要的。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没有过工作经历,从小没有吃过苦,必须组织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主题班会,或者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职业讲座,提前给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让学生对所去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2.实施阶段。结合企业的要求,帮学生制定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密切关注学生在认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加强劳动纪律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井做提前预防、及时解决问题。

3.总结阶段。在工学结合结束后,及时开展经验交流和心得交流活动,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总结,不仅树立了学生的敬业精神、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下一轮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第2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案例

一、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学生已经从以往的社会精英逐渐成为广大劳动团体的一部分,大学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公民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型。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新时代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团体,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职业选择和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特点尤其值得辅导员老师们研究和探讨。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他们,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案例概述

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我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系志愿者部为平台,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通过电子信息系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因此,如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科学合理的为大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条件,是亟待大学解决的问题。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也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由于长期处于学习状态,大学生对劳动、金钱、劳动力、责任、奉献等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对于劳动的了解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没有实践机会了解社会个体劳动对于整个社会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意义所在。因此,为他们创造适当的劳动参与机会,让他们深入到广大劳动者当中,能够逐渐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组织形式

通过问卷调查,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1)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2)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4)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总结活动成果,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希望小学。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找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开展支教活动,落实帮扶计划。在确定地点之后,我们制定了一套支教方案,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拉近距离,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筹集活动资金,延续支教活动。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完成帮扶计划,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也会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呼吁爱心人士捐书。至今,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书籍213本。

广泛宣传,吸引各大媒体关注。在对小学支教期间,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也受邀前去宣读倡议,吸引社会的关注,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爱心支教,永不停歇。我们的支教活动,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同时,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给我们2000元的活动资金,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的目标就是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把丰富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纳入他们的视野。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就失去了道德教育的目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只有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大学生才能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此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法制规范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个人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劳动不只是获取金钱和个人生存的一种手段,更是为社会服务和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从而逐渐建立了作为一个社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世浩,张海清,谢明凤.论本科生的定型提高期[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2]刘妍君,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04).

[3]张颖,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1,(13).

[4]邱淑岩,岳道刚.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2005,(02).

[5]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2005,(11).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习实训;校企合作

1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从此中国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人才急需,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机遇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环节受到了冷遇。据有关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当中有60%以上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与此同时,旅游行业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大专生。①面对严峻的事实,高校也开始反省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201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提出了全国旅游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旅游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这无疑是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改革的一剂“强心针”。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现实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计划不合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为例,每年的专业实习,尤其在实习初期,从各实习岗位上普遍暴露出学生“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明晰,对旅游行业认识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客人满意度差等突出问题。专业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低的第一个爆发期;第二个爆发期是在学生毕业择业时,部分学生由于实习时不愉快的经历而放弃进入旅游行业,或者由于自身职业能力受限在就业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些被边缘化的学生大部分迫于就业压力最终也选择了转行。所以会出现地方上旅游行业人才急缺,学校培养的学生却不匹配的尴尬局面。

2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的宗旨是服务地方,作为地方上旅游人才的主要供给源,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并不能结合地方需要和特点,老师缺乏实践经历和定期培训这些是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毕业后也不能较好地为企业所用的主要原因。

2.2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中,校内实训基地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就贵州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中职或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往往比本科院校更完整和专业,并且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老师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实践,而本科院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相对于实践的经费支持较少,很多应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相对陈旧落后,实训基地功能简单,使用率低。

2.3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就目前安顺学院旅游学院的师资构成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既缺乏系统的酒店、旅行社专业理论知识,又缺乏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经历,因此在教学上也只能立足于课本,缺乏实践指导。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呈现两个特点:要不就是对本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不就是发现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并不适用,导致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师资上的不匹配是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任务的。

2.4企业、学校、学生在各自诉求上不统一

旅游酒店企业方面:一方面,实习生能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从员工管理来看,相较老员工,学校能分担企业对于实习生的1/3或者更多的管理压力。基于这些考虑,企业希望学生实习期越长越好,大多要求在10个月以上,这样学生基本能蜕变成固定岗位的熟练员工,为企业所用。学生方面:由于实践机会少,普遍希望能够分次实习,轮岗实习,以此接触更多的岗位,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并得到合理的报酬。学校方面:主要的诉求是按教学计划完成实习实践的内容,希望在实习期间学生不出问题,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由此可见,企业、学校、学生对于实习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出现问题往往会表现出各自为政的棘手局面。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针对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改革传统教学体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积极研讨职业能力提升的新方法,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1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发展规划

学院领导应该转变思想,意识到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上去调整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本着专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宗旨,做好职业能力的长期规划,如旅游管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规划、旅游管理见习实习规划、旅游管理校内专业活动开展规划等。并且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各项计划的执行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操的学习和锻炼,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未来进一步深造、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

3.2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

积极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校内平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全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工作。校内专业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曾多次举办过“导游之星评选”“旅游日宣传活动”“导游与餐饮服务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在学校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旅游学院组织训练的“礼仪队”也长期服务于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不仅为专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校外实践平台主要以教学基地为中心,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三个方向(景区、酒店、旅行社)实施建设,与星级酒店、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大型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双方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3落实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3.3.1校内专业实践活动项目

建设专业导游队。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际,给学生创造一个锻炼及专业实训平台。常规活动:①在每年的迎新期间,为学生及家长导游讲解安顺及学院特色,使之成为学校宣传服务的重要窗口;②开展导游模拟大赛:主要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展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建立餐饮与客房实训兴趣小组:小组由专门实训老师负责指导,以现有校内实训实验室为中心开展实训活动。①定期开展酒店餐饮与客房服务技能大赛,以赛代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②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去合作酒店进行参观和学习;③选取优秀代表参加省、市举行的酒店行业的相关赛事。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同时提升服务技能。

3.3.2校外实践活动项目

景区方面:目前旅游学院已经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市兴伟石博园等作为教学实践见习基地。围绕见习基地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是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提升审美能力;二是做好沿途以及景区现场导游模拟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导游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是通过开展活动提升学术水平,完成见习参观心得。酒店及旅行社方面:以现有的黄果树迎宾馆、安顺市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天凯悦酒店、天瀑酒店、天悦旅行社、激情旅行社等实习基地为中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是了解酒店的基本经营管理情况,酒店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服务技巧;二是通过旅行社去实际感受“导游”“计调”等工作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招徕客人、制作行程单、对客服务、旅游讲解等具体的实操工作。

4提升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完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目前实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提升实训师资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是“请进来”,引进“行业精英”,或者积极与已有合作的实训单位、实习基地联系,邀请专家“进课堂”,现身讲解工作中的案例和体会,同时对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实训师资应该定期去进行旅游行业职业能力培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还应定期去合作的实训基地挂职学习,接触实际的服务工作,进行实习调研,了解实习生情况,不断完善专业的实习环节。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其本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企业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实习期的雇用关系,企业本身也扮演着教学的角色;学校和企业也形成良好的合作生态,互相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走访,而不再是实习期间单纯的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关系,学校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便于企业发现更多的人才,便于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便于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是一件“三赢”的事,三者之间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必须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式。旅游专业的教师要把致力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己任,①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具有高素质的旅游综合性人才,真正成为地方旅游行业人才资源的供给源.

参考文献: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第4篇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建设方案

1.构建质量标准

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加强市场调研,明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中(图1),突出对学生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行业通用能力和跨行业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2.重组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层化能力标准,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并引入先进的课程内容,形成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特定能力课程模块、行业通用能力课程模拟和跨行业能力模块。核心职业技能模块教学也就是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见表1)。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践

1.开展心理素质的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所以在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开展相应的心理素质培训,培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心。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开设一些心理教育课程,学生也可以在课余组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讲授有关酒店的情况,使学生在还没有步入酒店的时候,就能对工作环境有正确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提高学习的重要性,一方面,从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的角度引导学生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未来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的角度强化学生对提高自学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学意识,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要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技巧和策略,通过新老生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取长补短。最后,要把自学能

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在实践中探索、应用、验证并不断总结修正,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和策略。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3.采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学院“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间深度合作。例如从2007级学生开始,每年推行一个“双证融通”试点班,尝试“2+1”、“1+0.5+1+0.5”、“1.5+0.5+0.5+0.5”等各具特色的“工学交替”教学安排,提炼不同教学形式的特色与经验,积累典型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教学成果,并不断进行推广和实践。各种不同形式“工学结合“的教学安排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克服学校教育脱离酒店企业生产实际的单纯式学历教育。实践证明,通过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本专业学生在专业理念、服务意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专业文化特色明显体现,同时对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教学改革。为切实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活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通过团队合作、社会调查、综合汇报、专题研讨、技能竞赛、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亲身体验等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借助行业企业资源的资源优势,开展“金牌服务明星进课堂”、“行业企业专家进教室”、“实践教学进店堂”等专题教学活动,以此拓展专业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说,不同形式的教学改革,构筑了校企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体系,整合了教育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念与实践课程体系,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校内劳动实践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实践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体会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不够,经费短缺。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深,认为应该给予专业课足够的重视,但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用于思想政治研究的费用短缺。而且与理论教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需要的费用更多,没有经费支撑,师生就很难走出课堂。各高职院校一般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但数额相对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教师人数不足,缺乏实践经验。21 世纪前十年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十年,现在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已经过半,但教师队伍的扩充远远跟不上高职教育的发展,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工作后外出学术交流、实地考察、进修学习的机会又比较少,自身的提高速度不快,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三)实践模式过于单一,或者形式化,效果不理想。对于实践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就是改变教学手段而已,例如增加教学案例、课堂活动,或者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调查作业,而不是真正地去进行指导,对调查结果作追踪,并且进行科学分析。

二、构建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的对策

(一)校内实践体系

1.军事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要通过开展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军事训练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的多样化以及特殊性,更是需要军训这一环节。要通过两周的军事训练,为学生接下来接受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2.课堂教学实践模式。首先,要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由单向教学转向互动教学,体现主体间性的要求,倡导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学生根据具体内容搜集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程度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和引导;专题讲解法,针对相关问题,可以进行系统的专题讲授,教师梳理系统脉络,让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从而加深理解。其次,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校要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配备相关的设备资源,使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体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QQ、邮件等把课堂延伸到网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灵活多样、充满吸引力。再次,要改革考试、考查方法。应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情况,特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

3.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校企深入合作,师生共同努力,塑造一个优良的校园实践育人氛围。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者吸纳企业精英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传递企业精神,传达企业文化;要突出职业性要求,职业教育所需的实验室、实训楼、实习基地必不可少,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室,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4.与专业课实践体系相结合。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很多学生甚至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识不到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一致性,在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完全把二者割裂开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浪费时间,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大,没有必要花精力在这上面。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就必须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教学有效结合的机制、途径,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职业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校外实践体系

1.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高职生一般都是三年制,因此,在高职院校推行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社会调查主要针对大一学生,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民生,增长见识和才干。我们要设置合理的社会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科学而详细的指导。在学生社会体验和调查的过程中进行追踪,最后对调查结果作出分析,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大二阶段主要是开展参与工作、积累经验、体验社会的社会实践,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2.劳动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要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我们要不断创新,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引导学生立足校园、深入社区、服务社会。

3.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以此精神为指导,我们应该坚持工学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建立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要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独特的政治资源和环境,利用企业及其员工的先进模范事迹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