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改革开放背景下,青少年作为接受信息的主体,其思维意识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给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稹A硗猓农村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逐渐输入到农村,出现了农村以城市为范本的生活教育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过于松散,且具有命令式,一直强调班主任的主体地位以及权威性,对学生的主体、管理客体的双重身份过于忽视,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效果较差。从目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必须采取动态管理模式,结合每一个学生成长、思想、智力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因素,优化农村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问题

1.班主任教育理念陈旧

班主任自身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班级管理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传纸条、聊天、睡觉等问题,班主任一般出现两类表现,第一就是不管不问,第二就是惩罚教育。这样的管理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阶段,不符合当前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2.班主任权威地位明显

长久以来,班主任是班级中“神”一样的存在,有着明显的权威地位。教师对于学生在班级中所表现出的问题,班主任只是去强调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并未告知学生不能够做的原因,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问题的出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无法站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时刻被管制,有些时候还出现做事畏首畏尾的现象。

3.班主任强化学习统一要求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性格、行为意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并未重视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上,对于每一个学生都统一要求,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最终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不好受到批评,最终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还会造成学生厌学等情绪。

4.学生思想意识改变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表现出诸多的问题。以青少年来说,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情况较多,加上当前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所以对于孩子的骄纵变得明显,部分孩子开始变得更为懒惰、更偏激、更焦虑、更娇惯。例如,不愿意参与农村劳动,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向父母索要的零花钱更多、缺乏责任感等,这些问题的形成都会影响班级工作的管理。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1.强化班主任科学化管理理念

班主任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习当下的创新教育理论。另外,班主任要积极参加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举办的教育科学、学生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讲座,并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学生以及班干部之间、学生与班级系统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班级管理工作状态。

2.强化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教师长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师生之间的隔阂关系,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其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容易被错误观念所影响,更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班主任要在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到双方之间的平等性关系,例如,在交谈中将自己的事情和同学们进行分享,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困苦问题,班主任要站在朋友的角度上去帮助学生分析,并说明如果自己遇到相似事情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等。最终,在友好交谈的情况下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愿意交谈,让学生和班主任成为朋友。

3.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认识

每个学生在个性、能力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但是绝不能仅用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学生好与不好的标准。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个性发展空间,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手工操作比赛、合唱比赛、表演比赛、绘画比赛、朗诵比赛等,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充分施展,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赛项目。另外,在授课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在授课方式上、成绩评定上都需要进行综合评定,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学习的方法,不要仅凭成绩判定学生的优秀与否。

4.强化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当前,很多农村学生的性格情况、劳动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表现,这与当前农村收入的增高情况以及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情况都有相关性。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培养。例如,教师要多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劳动比赛或者播放劳作人民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辛苦,让学生珍惜当下的生活,让学生更加理解父母。学生只有懂得父母的辛苦,才会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意识,不再去相互进行攀比,不再变得虚荣,不再和父母大发脾气,也会树立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赡养父母的行为意识。另外,班主任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说明家长言行举动对于孩子性格养成、价值观养成的相关性,实现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良好沟通。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其作为鲜活的个体,出现了行为意识、思维理念、新世界观等方面的转变,这就对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转变班主任传统主体地位的管理理念,在反复的实践与学习中开展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管理方法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负责人就是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辅导者,班主任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难于管理。这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注重知识传授和班级管理的同时进行,让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班主任管理存在的误区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小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重、思维活动也非常的活跃,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快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学生自制力差的关键因素。例如有的学生会经常在课堂学习中交头接耳的说话、打瞌睡、不能及时的完成作业等,教师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往往认为是学生顽劣导致的,把一切原因都归结到学生的身上,教师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教师会加重对学生的惩罚力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还没有一个主观上的认知,他们可能觉得在课堂上说话不会是一个错误的习惯,因此教师的惩罚往往不能从源头上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的惩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心里阴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解决一些问题时,不能够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没有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是直接去指责训斥犯错的学生,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对班主任产生敌视心理,学生在班级的学习生活中会慢慢的游离到班级的边缘,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对班级的管理中应当遇事沉着冷静,全面细致的了解事情的始终。

二、班主任的科学班级管理方法

(一)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会非常听从教师的安排,对于教师的话总是深信不疑。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给孩子的允诺一定要实现,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失望的心理,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笔者告诉学生“如果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能够进步,我们就去郊游”,短短的一句激励的话,深深的记在了学生的心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成绩出来后我们班级的整体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学生们体验到了努力带来的成功,我也带领着学生们去一起郊游,学生们在得到奖励后,学习热情更加浓烈,和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

(二)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作的辛苦

小学生虽然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但是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要让学生学会“长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顺利健康的成长。例如有一次班上的两个男同学因为产生了一点争执而打架,我在对他们进行问话的时候,他们还是都不服气的态度,谁都不肯认错道歉,我没有采取传统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训斥,而是换了一种教育方式,对他们说自己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的忙,要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但是现在因为你们两个的事情我的工作都停止了,让学生看到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愧疚感,后来两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消除了对彼此的敌意,所以在学生面前没必要总是气势汹汹的,应当学会曲线救国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知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让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

三、平等对待全体学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在传统教学中很多班主任往往不能够平等的对待学生。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完成,学生在学习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地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对成绩差的学生边缘化,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各类活动优先考虑,犯了错误可以从轻处罚,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不管不问,放弃了对他们的管理。其实这样做是严重错误的,极易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成绩好的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的学生则极易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班主任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天平,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适当的给予警示让其牢记“骄兵必败”的道理。让学生得到平等的对待,共享教学资源,激励学生健康发展。

四、针对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班主任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其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到表率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加强对管理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做到全面的分析班级存在的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培养班级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最得力的助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所以班主任应当注重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学生最为信服的班干部。加强对班干部执行能力、自律性、自觉性的培养,在班干部选定后,班主任不可以对其放之任之,应当定期的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对工作优秀的班干部予以嘉奖鼓励,对于出现错误的要及时纠正。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让他们以身作则带动整个班级同学的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要有系y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多一分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分信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探索,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全面关注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肩负起小学生的教育重任,培养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黄丽云.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语文学刊,2012,(22).

[2]董秋芬,雷海伟.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艺术性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07).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

1“后进生”概念

“后进生”的概念对班主任来说,并不陌生。在整个班集体中,这部分群体或许最令班主任头疼,部分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管理态度是:冷淡。“后进生”指在后天教育引导下形成的特殊学生,通常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等,但这部分学生并不包括先天存在智力和生理问题的人。教育大辞典对“后进生”的解释:“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显而易见,因“后进生”并不存在智力缺陷,促使其转化为优等生也有机可循,但班主任需具备一定的耐心。

2“后进生”的具体表现形式

2.1厌学,学习成绩差:“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厌恶学习,缺乏求知欲。同时,小学生厌学也是学习兴趣缺乏的表现。由于缺乏认真学习态度,从而学习成绩落后于一般学生,“后进生”就这样逐渐形成。小学生学习成绩的落后不仅来源于其学习兴趣的缺乏,也有部分学生是学习方式不当,进而引起学习成绩低于同班或者本校的其他学生。厌学,学习成绩差是“后进生”在学习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2.2行为习惯和品德差:“后进生”也包括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素质教育提倡:通过在教师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无疑,除了智育以外,德育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同时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称之为“合格”学生。“后进生”行为习惯差,主要体现:学习环节(不尊重同学发言、随意打断教师讲课……);道德环节(下课没礼貌,乱扔果皮纸屑……);处事环节(乱说脏话,给同学起外号……),以上列举的多种情节,都是“后进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所呈现的具体表象。同样,社会生活中,“后进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视集体利益。

3“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3.1学生方面:第一,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处速上升的时期,“后进生”在高年级尤其明显。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极强,多数学生能服从教师引导,其行为习惯和品德表现良好,同时,学科知识较为简单,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差距较小。小学中年级,学生处理事情时,逐渐出现主观认识,并不完全遵循老师的意见。此时,自制力强和弱的学生,其行为习惯优劣呈现一定差距,由于学科难度有所提高,学习也呈现出一定差异性。高年级学习中,部分学生开始挑战教师的权威,相比行为习惯好的学生,学生品行优劣呈现差异性。同时,由于学习难度加大,学习成绩也呈现两极分化。第二,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而自我控制力弱。研究表明,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特别期待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课堂上,部分学生会通过不正确的方式吸引同学或老师的注意,可却忽略其行为会影响他人学习。小学生随地扔果皮纸屑,经常说脏话,这也来源于其自我控制能力弱,不自觉去模仿外界的行为。

3.2学校层面:第一,俗话说:“教师一句话,学生一辈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教师的不当行为习惯,易引发学生养成坏习惯。比如:教师用脏话辱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也许学生就学会说这些脏话。教师的及时干预也是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途径,当学生做出错误行为(如随地吐痰),教师及时加以纠正,错误行为在今后出现的频率将会减少。反之,坏习惯日渐形成。同时,在学习中,部分“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学习方式不当。此时,教师如果合理引导,比如:鼓励学生大胆改进学习方式,并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也许学生的成绩会很快提升。第二,在学校,除教师外,小学生与同学接触最多。个别学生在校外养成坏习惯并带到学校,在学习和玩耍中扩散开,进而在小团体乃至班级中形成坏风气。班风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假如学生所处环境的学习气氛并不浓厚,其余学生在学习中也易懈怠。第三,评价一所学校办学的标准,首先当看学校的特色。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其指引下,不断积累,形成独特的风气(校风)。以校风带领班风,班风促学风。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建立在“梦开始的地方”的基础上,积极践行培养小绅士、小淑女的理念,在校风的引导下,学生懂礼貌,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由此可见,校风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失去良好校风的支持,良好班风也难以建立。

3.3家庭层面: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孩子决不能纯粹依靠学校的努力,家长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入学之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基本受父母的影响,入学之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才逐渐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共同影响。因此,无论任何时期,家庭教育对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学习生活中,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不重视教育是其中一环。小学生每次取得进步,心里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家长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会消退,久而久之,成绩可能会下降。在农村,有的家长做法尤为欠妥,因自身条件不好,只允许自己的孩子念完初中。基于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后进生”形成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留守儿童问题是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在农村中更加明显,由于父辈教育监管和亲情缺失,学生学习动力缺乏。

3.4社会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信息化背景下,游戏也孕育而生,由于小学生自我调控力弱,易沉迷于网络,从而造成成绩落后。同时,近年来,网络脏话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特别是游戏环境中,说脏话以及不良行为的养成更是快之又快。网络语是最近比较火热的词语,其中不乏有不当的词语。学生习得之后,易滋生坏习惯。同时,有的学生在沉迷网络之后,无钱上网时,翻窗偷盗,虽然小学生中案例较少,但不可不防。当然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网络,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如闯红灯、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买东西不排队等行为,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导致其道德品质缺失。

4“后进生”转化的具体策略

本研究基于对后进生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学生自身,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4.1学生

学生自身应树立热爱学习,勤奋上进的意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后进生”转化教育中,自我教育极具重要。矛盾着的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若想实现“后进生”的转化,首先需要学生本身树立热爱学习,勤奋上进的意识。只有当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意识,在学习中才能做到学有所获,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当学生端正态度且认真学习时,其品行也会改善。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会以一名合格少先队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首先应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出发,做一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孩子。学生学会注重学习及自身行为习惯时,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才能如鱼得水。

4.2学校

4.2.1班主任应给学生足够的关心和耐心:在教学中,常常遇见一类学生(学习刻苦,但成绩落后)。对此,班主任应关心和鼓励这部分学生,帮助调整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学习进步。在学校,“后进生”由于成绩落后或行为品德差,常常受同学排挤。他们外表看似坚强,其实内心却很脆弱、自卑。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包容他们、用爱感化他们。小学生行为习惯差,往往来自周边环境影响,因为其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常在不经意间养成坏习惯。但好在其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合理引导,改变其行为习惯也相对容易。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其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此时,班主任管理学生将会事半功倍。在“后进生”的教育中,应做到: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惩罚教育为辅。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对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倡“以生为本”。“后进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因此,班主任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满怀期待与耐心,认真的教导他们,不轻言放弃。同时,班主任应该针对班级后进生的不同特点建立各自的档案,并制定个性计划,抓反复、反复抓。[1]

4.2.2发挥班级管理中的集体效应和异性效应: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除了班主任之外,还应借助所在班集体的力量,好的班风是每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2]良好的班风不仅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班集体不仅具有引导作用,更具有约束作用,其约束力表现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因此,在整个班集体中,应发扬爱学习、讲文明的风气,形成良好的班风;制定相应的班规,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巧用“异性效应”,发挥异性效应的激励和互补作用。在学习中,女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语文成绩不错,而男生恰且相反。班主任在分配座位时,可以让男女交错而坐,增加其交流机会,促使男女学生双方取长补短,达到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

4.3学生家长

4.3.1家长需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不可忽视!学生部分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家长的影响。小学生年龄小,对事情缺乏自己的主观认识,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因此,家长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化和教育孩子,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生活中,倘若家长自身具备大量不良行为习惯,孩子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需注意,家长应该表里如一,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应该严格要求自身行为表现。切不可仅仅在孩子面前表现高尚伟大,而其他时候则道德缺失。

4.3.2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孩子心灵较为脆弱,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也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家长需要关心和呵护他们,“后进生”原本就是指学习成绩差或品行不良的学生,在学校,一旦他们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无论对或错,教师一般指责这部分学生。老师反感,同学歧视,“后进生”在学校学习中,承受压力其实特别大。因此,他们需要更多关爱与保护。倘若家长也打骂他,则容易使其伤心或者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也会更加明显。因此,生活中,家长应该多关心和爱护孩子。当孩子对家长建立足够信任时,再对其进行教育,取得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所以,请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和表扬,多赞美和鼓励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海洋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4.4社会

4.4.1发挥网络环境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除课堂学习和阅读书籍外,计算机也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一道窗口。借助网络,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但计算机给学习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病,如:游戏和网络不良信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网络成瘾。因此,我们要引领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其学习。倡导文明上网,浏览健康网站。网吧场所禁止未成年人入内,打击网络不良信息的者,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安装电脑的家庭,家长要加强监督,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电脑时间,使网络在帮助学生学习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4.4.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巨大,社会不文明现象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整个社会充满爱和关怀。同时,应该加强社会监督,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打击各种腐败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加强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文化市场[3]。还给小学生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在此环境下健康成长。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学校教育宣传,通过报刊和网络宣传,通过家长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刘俊铭 梁宇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邵国明.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J].教书育人,2015(03).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第4篇

英国思想大师怀特海说道:“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怀特海说:“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他的意思是教师的作用与责任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而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这种整合环境的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的身上。自己做班主任很多年,虽然称不上优秀,但也算称职,尤其是我一直做高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重要,下面就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指导学生,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我每接一帮新生,第一节课,我就要布置学生一样作业,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自以为豪的,还有哪些地方感到很苦恼。自己本学期的打算。然后,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写写阶段总结,或者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互相交流。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点评,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今年的班主任培训中,我看到有的老师在班级内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对我很有启发。于是我也在班级内搞了这样一项活动,目前来看,效果很好。我是这样操作的:一棵大树,分成八个枝杈,每小组一个,每得到一项奖励,粘上一片树叶,每五个树叶就长出一个果实。现在,那块芳草地已经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现在班级内再也没有看到闲的没事打架闹事的人了。成长树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陈军主动帮一年级的小朋友拿矿泉水,为他们小组添了一片绿叶,全组都为他鼓掌。以前由于他学习很不好,成了大家嘲讽的对象。他也破罐子破摔,现在,他变了。如今,同学们在一起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查找不足,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学生首先要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校规校纪制定班规班纪。这些年,关于魏书生的报告,我看了很多次,每一次我都会有新的体会。模仿他的班级管理。我在班级内实行班委负责制、全员岗位责任制与值日生负责制相结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开学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取班委成员。召开班级会议,请全体同学监督。其次,我把班级的各项任务细化,全员参与,让全班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管理好班级的事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事。值日生工作细化整理后打印上墙。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这样使全班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工作能力。(班主任 )一学期来,同学们各司其职,工作起来也井井有条,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识。当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指导者与保护者的作用,学生做得不好的要耐心讲解,教给他方法,学生有了难题给予帮助,有了委曲可以倾诉,作为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要勇于为班级的过失承担责任,保护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为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

三、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塑造自我,激励自我。

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一个学期,我一般有针对性开展几次大的班级的活动,。上个学期,我一共举行了三次大型活动。首先开展了读书演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的习惯。通过一些优秀生的上台演讲,让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其次为一位平时一声不响,不为大家所注意的叫晓萌的同学过集体生日,在生日派对上,每个同学都对他说了一句真诚的祝福语。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晓萌那张乐开了花的满是泪痕的脸。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要让同学们懂得关爱同伴,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你是受人关注的,大家非常在乎你。再一次活动是才艺展示。同学们发自肺腑的称赞,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最棒的。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孩子的自我在别人赞叹声中散发着自信的美。

四、评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浅谈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范文第5篇

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积极探索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要对当前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创新,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对于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而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守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教育工作方法上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指导紧密结合志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家长”般的人文情怀,既要严格要求小学生又要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班主任应切实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从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融入班级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晓京.中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电教(下),2010,(06).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

\[3\]张嘉玮.中小学班主任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