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第1篇

当今国内的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怎样?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以下简称《 纲要 》)颁布的社会教育大形势下,班主任能否在班级管理中执行好《 纲要 》精神?能否贯彻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学生减负、校际均衡、家校沟通”的相关规划要求?能否把握小学生的特性与共性,开展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呢?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测量。为此,本人着手编写了这份《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一、资料的收集

首先做的工作是在部分教师和学生中采取小范围的调查和访谈,以获得提炼和构建问卷初始维度的翔实资料。

教师问卷的编制方面共做了三个调查:一是对班主任教师的个别访谈,二是以“我的班级”为主题的学生命题作文,三是对部分家长的访谈。根据以上访谈和作文的调查资料,构思、整理出“管理理念、奋斗目标、规范管理、民主管理、个性教育、集体活动、心理优化、家校协调”这8个维度,并编制了88个条目,如“开展多元评价和自我评价,多视角评价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教育”“建立班级日志,每天逐项落实班级工作”,等等。试测修改后,最终得到上述8个维度和40个条目的“教师调查问卷”。

二、具体维度的提炼和项目的编写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和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家长是班级建设最主要的关心者。根据对班主任、学生、家长所做的调查,提炼出前面介绍的“管理理念、奋斗目标、规范管理、民主管理、个性教育、集体活动、心理优化、家校协调”这8个具体维度。确定维度后,分别对每个维度进行具体描述,在每个维度下编写出11条描述项目,共88个分项目。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问卷的雏形。

三、专家鉴定和试测修改

我请心理测评专家鲁东大学的张光旭教授对问卷的修改做了专业指导,对初步编写出的项目进行内容效度的评定,帮助修改指导语。请潍坊市潍州外国语学校的16位班主任教师以不记名方式试测了这份问卷,然后进行项目分析和量表的结构分析。项目分析的标准有两条:①以各个分问卷总分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分别作为高分组与低分组,求出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每题得分上的平均数差异,若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则该题剔除。②计算出每个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度,若该题与总分的相关度较低,则剔除该题。根据这两项标准,修订后最终得到8个维度40个条目的正式问卷,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在0.62~0.79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上述8个因子可解释全部方差的80%,三周后重测信度为0.55~0.83。这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信度分析详见表1。

班主任问卷是从管理理念、奋斗目标、规范管理、民主管理、个性教育、集体活动、心理优化、家校协调8个维度来编制的,每个维度的构成项目如下:

(1)管理理念包含1、9、17、25、33五道题。

(2)奋斗目标包含2、10、18、26、34五道题。

(3)规范管理包含3、11、19、27、35五道题。

(4)民主管理包含4、12、20、28、36五道题。

(5)个性教育包含5、13、21、29、37五道题。

(6)集体活动包含6、14、22、38、40五道题。

(7)心理优化包含7、15、23、30、31、39六道题。

(8)家校协调包含8、16、24、32四道题。

班主任问卷中有6个维度都是5道题,只有个性教育维度包括6道题和家校协调维度包括4道题。计分方法:①其中有下划线的19、25、33三道题为反向计分题目;②每题以答案选择号记分,即“从不如此”记1分,“总是如此”记4分;③分量表分为该分量表中所有题目得分之和。

下面的表2体现了班主任问卷8个维度分别包括的题目,具体问卷见附录一。

附录一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问卷(班主任卷)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数据管理;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青年学生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各项挑战。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麻烦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使用的机遇。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化大潮,怎样抓住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发挥,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摈除网络中的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加强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1现状分析

1.1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过,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1]。这已经预示了近期我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将迎来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文件之后,明确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由高等教育延伸到了中职教育领域之内。从此,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起步晚、发展慢、工作制度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尚处于发展初级。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的利与弊,总结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2]。

1.2学生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不强、道德底线偏低等明显的缺点。以本校为例,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中职学生,基本是在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期间,由于学习差、厌学等多种原因,分流考入我校。其中很多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考,直接选择中职院校,除了成绩不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家庭生活困难,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也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平时无人看管。因此,时间长了,他们中的很多孩子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在交友不慎时,很快就会误入歧途,从而放任自由。长时间下去,他们会不服管教,做事随性,身上根本不会存在任何社会责任感。此类孩子不但家长拿其没有办法,送入学校后老师也束手无策。他们长时间在生活中养成的各种懒散习惯,也会随之带入到学校学习中来。迟到、旷课等这些多年养成的散漫行为,很快就会在这类学生学习上表现出来。打架、吸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一系列坏习惯也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长此以往,此类学生经常会在上课时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不仅不认真听讲,甚至会顶撞老师。此外,这些中职学生很多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朋友等各类人际关系。究其根源是由于他们受到家庭的负面影响太深,很多学生长时间在这些负面环境影响下成长,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甚至出现处事极端、寻衅滋事等现象。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虽然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建设已初显起色,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依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弥补中职学校以往管理中的漏洞,找到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前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步伐。此外,信息化建设也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带来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很快,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3]。以本校学生为例,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对于网络接触的日益紧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价值取向、人生意识中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捕捉到他们身上这些细腻的变化。

2班级信息化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遇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内各职能部门使用的软件有所冲突。目前我校在班级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面,使用的软件系统有提供学生成绩管理的教务平台、提供学生信息管理的学生数据采集平台、提供学生宿舍管理的门禁、监控管理系统。各系统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牵头负责。首先,教务平台内的学生基础数据,由教务处负责采集录入,教师平时在此平台办理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事务,学生在此平台没有参与权。其次,学生数据采集平台主要由学生处牵头,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和信息管理,但是没有教学信息。最后,学生宿舍项安全管理平台,很多师生都觉得这些系统真实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准确,学生入学时进行的数据采集并未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直接的应用。可见,学校应用于班级学生信息化的主要系统,它们之间的数据并不关联,而且里面有的软件内容还相互冲突,有时会造成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事倍功半[4]。第二,开发、研制和使用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经费、使用安全和技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在经费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学生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很多中职院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和技术问题,我们通过对全校师生开展的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对于“当前本校内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是,另一半的人选择了否。此结果也明显说明了目前校内使用的各种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调查问卷接下来的部分中,90%的师生列举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技术缺陷。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革与升级工作。

2.2解决对策

第一,对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各模块功能的整合及升级。根据我们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梳理全校师生、管理人员的建议,结合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学生信息管理基础上,可用于学校各职能部门责任人分权管理、所有师生都可参与的智慧班级管理系统。以此规范学校的教学、教务、科研、后勤、住宿等多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师生,提升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5]。对于该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部分--学生信息的智慧管理部分,我们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新功能菜单。新菜单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及系部信息管理五大模块。并且为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分别设置了管理员账号和学生账号,所有管理者可以在使用管理员账号时看到所有被管理者的信息,例如教务处管理员在录入学生学籍信息时,该数据会同步传入宿舍管理员的管理信息名下,这就避免了以往数据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系统通过对不同管理员管理级别的设定,避免各管理员权限之间的冲突。对于学生而言,新的管理系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便捷之处,实现真正的“一键系统管理智慧操作”。第二,升级学生管理的具体业务,落实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引领下,站内信息的与站外信息的同步传输功能。各班主任也可以按照工作安排,随时查阅学生各项成绩信息,及时为学生写思想鉴定评语。我们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各模块功能的同时,也加强里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建设。高效的管理必定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主体,学校有责任确保其资料信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期,信息安全是学校在班级信息化管理方面非常重视的问题。学校在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的信息不泄露于管理范围之外,更要注意计算机管理系统不受病毒侵入,时时做好电脑病毒的防御工作,并及时开展系统更新及杀毒工作。第三,确保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工作。通过建立专项班级信息化管理建设基金,确保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久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和技术支持,及时完善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各项不足之处,加强整个建设过程的监控和的应急处置。把资金、技术、制度都落到实处。

3结语

伴随网络时代崛起而一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因此,他们在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过程中,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他们参与的各项活动及生活方式,也被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时代的烙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班级建设、管理的实效性。我们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实际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梦夏.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236-237+256.

[2]丁瑞静,杨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策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83-185.

[3]钟泽友.基于网络信息化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6):146-147.

[4]张海珠,贾旭霞,靳琪,等.“互联网+”时代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探究——基于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9,32(2):102-112.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第3篇

辅导员队伍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随着民办高校的扩招及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这给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强、稳定性差

民办高校辅导员大多采用合同聘任制,而从事该岗位的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低、福利差、工作环境较恶劣。应届毕业生担任辅导员,不仅要面临这些问题,同时也深受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公务员考试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部分辅导员将这个岗位当成一个“跳板”,“骑驴找马”的心态决定了辅导员队伍人员的不断流动。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很有可能面对一个学期就更换一位辅导员的局面,这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辅导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认识、积累,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动态。而辅导员队伍的不断流动,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安,也给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辅导员工作量大,缺乏创新意识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与公办高校有明显的不同。民办高校的常规工作,例如迟到、旷课、晚归、早读、晨炼、宿舍卫生评比等这些常规而琐碎的事情均由辅导员负责落实。在民办高校,可以用“保姆”来形容辅导员的角色。辅导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常规工作上,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只要学生不出事就好,缺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任何一点小的进步都很艰难。

3.辅导员年轻化,缺乏广阔的知识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灵活的办事能力

从辅导员队伍结构来看,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队伍年轻化的现象直接表现在大部分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其一,知识面较狭窄。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专业未必跟自己所学专业一致,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其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除了要抓好常规工作之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辅导员如果遇到烦恼、困难,甚至对学校的不满没有及时找到正确的途径去自我消化,会不经意地在学生面前表露,并影响学生。其三,还不完全具备灵活的处事能力。在工作中,辅导员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缺乏经验的辅导员跟学生一样不知道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或者是处理突发事件有头无尾,不完善。

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不仅要分析学生管理队伍,还需要探讨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现状。在整个招生形势下,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这意味着招收进来的学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大。

第二,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基础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生在课堂中明显表现出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对常规性的教学具有抵触心态,经常表现为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甚至与任课教师发生口角冲突等。

第三,学生学习上的自卑与生活上的优越交替存在,心态变化幅度大。

第四,学生集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较差,以个人为中心的个性很鲜明。90后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养成惰性和依赖性,缺乏服务意识。

三、改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民办高校急需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心理健康成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首先,辅导员应该建立“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多与学生谈心,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校、老师、同学、家长以及挫折;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制定可行的目标并实施管理,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以达到管理的目标和效果。其次,要把关心学生学业和关心学生生活统一起来,辅导员应当经常到学生宿舍走访,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第三,由于辅导员普遍存在着做学生管理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出路的思想,认为做专业教师前景更好,为稳定辅导员队伍,应考虑让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都有比较稳定的保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提升平台,从而专心工作。

2.结合学生特点,创新管理方法

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辅导员不能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辅导员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应因人而异,分层次、分对象管理。如: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采取多鼓励、多认可、较委婉的管教方法;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管教方法等,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果。

3.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优秀的学生干部可协助辅导员落实各项班级常规工作,帮助辅导员减轻负担,同时也能为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开展创新活动。优秀的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将会更加灵活。为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势在必行,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但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学校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特长的平台,既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矛盾较多,既片面自我,喜欢表现个性;又渴望得到认同,喜欢标新立异。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增加自信。作为教师,要以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为载体,构建和谐的校风、学风,营造活泼、和谐、青春、自由的校园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的精神动力,达到团结人、凝聚人、教育人、增强集体荣誉感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莹,张季菁.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探索与研究(高校学生工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忠军.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章明.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0d92a2a3169a4517723a382.html.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班主任不仅掌握着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进行班级活动的组织。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最长时间接触的教师,所以班主任更有责任担负起对小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工作,同时班主任也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实践,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先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帮助。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僵化,教师强硬的教学态度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于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学校也开始注重教学方式的拓展和创新以及班级管理的改革。班主任一般都是以自身的主观管理思想来进行班级管理,这就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极易造成对学生的偏向管理,导致了班级管理的不公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处于学习的启蒙期,所以对于一些学习的技巧还没有到达一个准确掌握的程度,而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与之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目前部分班主任一般都是进行一言堂,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造成了班级管理的低效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

1.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由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与自身健康发展脱轨的思想观念,这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的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的需求,因此,学校要不断对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拓展和创新,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专业培训、到外校交流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等活动的组建来使班级管理模式得到创新性的途径拓展,并促进了班主任专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了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

2.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教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尤其是在每周的班会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某一个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实现自身自主管理地位的发挥以及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最后,在教师的总结中进行学生道德素质的引领,实现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积极的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如,到养老院、孤儿院献爱心,协助社区进行环保活动的开展。这样学生就能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自身主体地位的凸显,实现了学生自身管理主体意识培养与提升,从而促进了班级管理的高效进行。

3.引导学生善用网络信息,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倘若放任学生自行在网络的海洋中进行探索,学生往往容易被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所吸引和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三观养成和意志力的培养。因此,教师不应当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而应当积极探索网络中的优秀资源,并将其发展成为教学及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搜索,寻找有助于课堂学习的资源。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师应当善用网络来进行班级学风建设方面的加强,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4.积极进行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学习与贯彻,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不仅出现了极大的转变,教学管理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应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势下,积极的进行先进、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的学习,并将之贯彻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班主任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的贯彻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强制下,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遵守,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被管理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因此通过“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贯彻,使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学生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使班级管理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得到有效的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中,班主任应以学生的年龄和性格、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实用性的制定,从而使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进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存光.谈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新通信.2019(22)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主任;现状;措施;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20-01

“学校教育,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办学宗旨的最好诠释,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呢?

一、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1、“绝对权威型”的班级管理

在“绝对权威型”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教师对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执行。这样,教师比较强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强制管理不能反抗。这样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增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削弱,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管理手段陈旧、落后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手段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偶尔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工具。这使得老师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时存在很多障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通过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及时跟老师取得联系,获得老师的帮助,而老师获取学生的信息也存在滞后性;老师不能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通知家长,不能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方便之处。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措施

1、关爱、尊重学生,注重心灵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语言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真诚的情感,走近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学生都需要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尊重和体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信任,他们才会乐意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接受教育,才能在和谐愉悦的班级里学习。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以诚相待,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2、树立班主任自身的威信

班级的凝聚力,来源于班主任的自身形象,形象越高大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尤其对于喜爱或厌恶的行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很可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非常重要。给学生留下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魅力会使自身威信大增。给学生授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授课,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局面将会使学术形象更加完美。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忘我的工作精神,最能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感召,从而成为他们钦佩和效仿的楷模。

3、开展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想要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健康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清明节举行“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劳动节举行“今天你休息”的班级活动; 国庆节举行“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等等,在活动中,班主任扮演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尊重、依靠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4、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家长都是学生发展进步的老师,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更好地进行人本管理必须加强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以人为本视角下更应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情况,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和教育”来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网络,通过“和教育”加强交流、沟通,共同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反思

班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班主任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理念,充分摸清学生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应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1、部分班主任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当前农村小学,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许多学校在挑选班主任无法称心如意,加上班主任是非专职的,他们肩上既担负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又担负其他科目的教学,往往难于细致、系统地去学习班主任的管理意识,主管教育部门又没有专门开展相关的班主任工作培训,造成了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

2、注重情感,优化评价

小学生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班主任在自主管理时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做好恰当的心理疏导,引入合适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比如:同学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让学生从学习中清楚地认识自我、互相借鉴、欣赏他人。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促进学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结语: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班主任在小W班级管理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以人为本”模式,在做好日常工作时,有效激发小学生潜能,发扬个性优点,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雄英.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