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1篇

一、突出人本,彰@特色,营造共营共育生态空间

坚持“精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实现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治校理念,建构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育人环境,建设书香校园,以德育人,以文育人。

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突出儒家文化,努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建设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分区域定内容、分阶段组织实施原则,建设德育墙、校训墙、文化浮雕、名人塑像、地方特色文化区、校史文化区、书法雕刻、先哲箴言警句、师生感恩励志格言、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展示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的海洋,一个师生学习生活工作活动的“四宜小区”。全面构思、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促进形成了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营共育、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校园呈现安全文明、民主和谐、开放兼容、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师安教乐教,学生勤学善学,良好的生态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推动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开展规范精细、科学有序的管理,形成 “队伍建设规范化、德育实践常态化、班级管理精细化、校园文化儒学化、学生发展多元化”的“五化德育”特色,推进德育工作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

1. 建章立制,规范学生行为

在校风建设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手段,开展三个“践行”活动,即: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践行校训;践行校风。制定《学生常规要求》、《学生行为十不准》、《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2. 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加强目标引导

注重创建文明年级、文明班级,制定实施《文明班评比实施细则》、《文明年级评比实施细则》,对班级的目标管理和各方面活动进行量化评估,加强常规检查,强化德育工作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开辟《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十佳文明标兵风采》、《不良行为曝光栏》等宣传栏,促进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

3. 丰富德育内容,强化实践育人

将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纳入德育内容,通过文学报刊、广播、辩论赛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剪辑有关德育内容的录像、校园实况录像、网上资料等,以丰富德育内容,提高针对性。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艺体节、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多层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为老人整理家居、打扫卫生,组织文艺节目进社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乡土文化调查,组织开展“校园寄语”、“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等活动,学生在参与中更加充分地了解学校和社会,在实践中更深地体验友善、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 增强教师德育意识,落实全员育人理念

开展每月常规的年级工作例会,及时总结每月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工作情况,指导处理班级事务方面的一些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通过“班科协调会”共同研究学生的德育工作以及班级的管理,分析并解决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要求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增强了全员德育意识。

三、明理导行,内化内生,促进学生品格共生发展

落实“参与中茁壮成长,感悟中塑造人格”的德育理念,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健康成长。

1. 编印校本德育课程,实现学校德育的体系化、特色化

依托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明德》,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全面开展德育校本课程,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下一盘棋,更上一层楼。

2. 开展德育专题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结合有关节日纪念日和时事形势,科学安排组织月份德育活动内容,坚持每学年举办一届艺体节,每学期组织一次书画比赛、一次歌手赛、一次篮球、乒乓球比赛等艺体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特长的锻炼。定期聘请心理学教育专家给全体师生做专题讲座,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形成学生参与机制, 引导学生积极的品德体验

通过卫生值周班、班会课、劳动课、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清洁卫生、植绿护绿、义务劳动、互帮互学、志愿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内化内生,形成自觉的学习、工作、劳动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2篇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细胞工程,他们一头连着教师和学校,另一头连着学员,能否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学校、教师、学员信息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成人教育论文的班主任设置同样是决定一个学校继续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班主任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学校成人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信誉。 

成人高等教育有多种不同形式,成人学历函授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等,其中,成人学历函授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函授教育质量是学校函授教育的生命,强化教育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关键。 

与成人脱产学生相比,函授学生有其独特之处。如何结合成人学员的特点,对函授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笔者根据多年担任函授班主任的经验,从确立班主任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从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以及明确工作思路,采取科学管理及招生宣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确立班主任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与全日制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其文化基础也相对下降。随之,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出现,从而使成人教育班主任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函授教育的管理主要以班主任工作为核心,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对学员函授工作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站在函授教育管理第一线的班主任,其肩负的重任确实是很大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调整管理理念,认真分析学员的个性,制定出合理、有效、有针对性的策略,应当认真贯彻成人教育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员和任课教师提供一个良好、愉悦的学习和教学环境,积极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加强学生管理,保证函授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成教院函授学员主要为在职的各行各业成员,作为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他们的求学动机、求学过程表现为以提高学历层次为主,进修业务知识、更新知识获取信息为辅。因此形成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的特殊性。这些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经基本定型,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又由于他们经历的特殊性和他们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的特点,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复杂化。函授教育的特点,一是学制时间长,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少;二是业余自学分散,平时学习得不到老师帮助,课本知识完全靠自己钻研,学习条件差;三是函授课程多,每门课安排时间相对少,加上学生普遍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学习有一定困难。因此,函授教学是十分艰辛的,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教学环境中,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和不规范的教学行为,基于上述原因,班主任在对成人函授教学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时,除了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外,还要结合具体情况,体现成人函授学生的特点,优化学生的管理,从而保证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1、充分发挥班委会组织作用 

班主任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班级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成人学习的日常管理,不同于普通中小学生的管理,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因此,物色培养班干部并使之成为得力的助手,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火车头,班主任要带好不止一个班,离不开班干部的参与和帮助。把那些有威信、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选进班委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管理才能,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所以,班主任在新班组建班委会的过程中,应利用新生报到时,新生发书时,观察了解,个别征求学生意见,选出班上最优秀的,大家一致赞成的学生作为班委会的成员,为2.5年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制定成人教育学生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流程 

函授学员绝大多数来自社会第一线,遇到的第一个不适应,就是工学矛盾严重,表现为他们中多数人,身在课堂,心还挂念着单位的工作、家中的孩子等,这些矛盾的角色因素,都是影响学生不能迅速适应新角色的干扰因素。因此,班主任就要充分理解他们求学不易的心情并积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比如,远道不方便前来上课的学员,允许他们在单位证明的情况下,由本人或部门领导写好请假条盖上单位公章递交班主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字当头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前提,函授学生学习面临工作、学习、家务、社会活动等事务,思想负担很重,精力比较分散,他们参加在职学习,确实要克服诸多困难。要使一个班形成团结、勤奋、守纪的良好班风,没有严格的纪律是不行的。班主任要富爱于严,严中有爱,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情通理达“”理直情正“便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有效方法。班级工作要做到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学员一入学,就结合学校制定的《成人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学习“学员学籍管理规定”,讨论制定班级“学员考勤制度”,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要求,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争取考试合格,均能在规定年限内顺利获取毕业证书外,本科阶段的学员尽量通过努力,获取一张难能可贵的学位证书。 

二、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严格履行函授班班主任教育、管理、服务职责 

成教工作的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班主任尤其如此。针对函授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在每届学生开学之初专门开设入学教育环节进行动员,强调学习、考试纪律,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考试态度。期间通过与学员进行班会、座谈会等形式有效沟通,了解其学习需要和对学校管理意见,尽可能满足学员合理要求,尽量保证服务到位,让每位学员顺利学习、完成考试环节。

在学期考试前,作为函授班主任,要为每个班级每位学员制作考试通知信息,包括考试课程、考试地点、考试时间等,对在企信通未能发送成功的学员务必跟踪及时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考试信息,及时到位参加考试。利用考试阶段的学生集中之期,为每位学员发放下学期开学通知单,内设报到日期,所交费用等要求,并组织班干部及时完成一些重要事情。学生报到期间发放教材,对学生证进行注册,公布考试成绩,发放课程表、组织补考工作等,并确保当天报到率达到90%以上。每门课上课前一天尽量短信提醒这些学员按时前来,课前组织签到,对未到学员通过短信、QQ等了解其缺课情况,因工作原因等特殊情况不能前来上课,可以上交单位盖章的请假条。无故缺课三分之二以上,将对其平时成绩进行相应扣分,严格监督考勤制度。 

三、明确工作思路,采取科学管理及招生宣传 

成人学历教育的班主任应根据教育特性及班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重点做好管理与服务、招生与宣传两方面工作。管理工作主要可通过制定班级管理细则、成立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手段实施有效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可通过建立QQ群、江阴终身学习网等网络通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招生宣传等达到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扩大成人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规模的最终目的。 

1、充分尊重学生,真正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还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成人函授班的班主任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学生,他们比中学生、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更强烈地希望获得老师的尊重与帮助。他们讨厌中学时代那种具有浓厚的师道尊严的教育管理模式,他们希望教师更具有朋友色彩而不是那种不通人情的老夫子或机械传授知识与指令的复读机;他们希望教师更多地以兄弟姐妹般的关爱形式提出要求而不是传道式地宣传教条;他们希望与教师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在教师那里获得了肯定,他们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依赖感、信任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成人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强,一旦他们在心里对你班主任产生了认同感,他们就会乐意接受你的的说教与要求,也会自觉地配合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甚至主动帮助你进行有效的招生宣传,即“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成效。因此,班主任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关心与管理、尊重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学生的朋友与亲人,那么无形之中他们就能够成为你一支强有力的招生队伍。 

2、照顾成人函授学生特点,做到教育管理工作宽严适度 

成人函授学生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学生,他们拥有多重身份。首先,他们都是已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受到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还要受到工作单位一定程度的制约。对于工作单位向他们提出的一些要求和需要,他们要及时作出反映的事情,他们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的;其次,函授学生或是一家之长的人,一旦家庭中发生了突发性的急事时,他们不得不出面承担或部分承担家庭的责任,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在某些重要时刻比如考试也被迫缺考去处理相关事情。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函授学生的这种特殊性和合理性,避免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学生因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3篇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教师培训

1.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全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加快区级“名师”人选的选拔培养工作,组织名师人选课堂教学论坛,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启动新一轮骨干教师选拔评选工作。对已认定的骨干教师,分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督导,引导骨干教师开展教育理论研读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中小学骨干教研团队建设。

2.开展整体建构说教材达标活动。引导教师熟练把握课标、教材、考纲,使教师能够准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月份在全区开展“整体建构说教材”全员培训,7月份进行达标验收。

3.稳步推进全员集中培训。以学科为单位,由教研员负责实施。每学年安排2天,通过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保证16学时的课堂教学研讨。各学科应高度重视培训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走培训工作专题化和系列化道路,实现培训活动的多重效益。

4.青年教师培训。组织新上岗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熟悉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接受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听取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做好各学科教学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由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对其进行帮带培训。

5.班主任培训。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采取专题讲座和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的形式,重点针对中小学留守生、学困生、心理障碍生等问题,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着力解决好学生管理和学生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6.幼儿教师岗位培训。认真落实《__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__-2014年)》,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继续教育培训、园本培训等形式,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7.教师基本功培训。举办中小学教师基本功骨干培训班,并在全区、学校范围内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以赛代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

8.学历进修培训。统筹规划,加强管理,与全国知名师范类高校联合,通过远程教育、开放教育、脱产进修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鼓励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二)校干培训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名校长”人选选拔培养工作,加大“名校长”培养力度。

2.选送优秀校干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组织优秀中小学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名校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组织高中和初中校长参加省、市组织的任职资格培训。有计划选送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组织的提高培训,并做好培训后的跟踪考核工作。

3.中层干部培训。配合市教育局组织的学校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培训,重点做好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和总务主任培训,强化学校中层干部主人翁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4.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举办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提高培训班,确保全区小学校长持证上岗。

5.举办校长论坛。交流管理经验,提高校长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

(三)校本研修

制定《校本研修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管理。各学校要根据教师需求,制定校本研修方案,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努力构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校本培训机制。加强优秀教师团队建设,构建特色明显、内涵丰富的校本研修模式。

三、工作措施

1.经费保障。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的要求,协调制定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要确保教师教育 经费占公用经费的5%比例予以落实,并逐步提高标准,实现免费的教师教育。

2.加强调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培训在内容、方法上更具有针对性,在安排上更具有灵活性。

3.以赛促训。结合教师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及时为中小学教师搭建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提高培训实效。

4.严格学分登记。做好全区2013年中小学教师信息采集和继续教育学分录入工作,规范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实现继续教育证书学分登记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

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5篇

一、“三自一新”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历城五中“三自一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和教学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恰好体现了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学生对自身学习水平和自学能力的认识、自主学习规划、自主学习过程的实施及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等。“课堂教学”,即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基于此,我们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研讨关于学习科学的有关理论,制定、修改《历城五中自主学习规程》及学科实施细则,并开发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以充分挖掘和明晰“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实施途径。归根结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既是高效学习的条件,又是高效教学的标志。

2.自我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我教育”日益成为教育的重心。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所有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不能真正达到。所以,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

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实践和自我评价等四个环节,若能坚持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就能自信、自强、自立和自尊。

经过反复论证,我们确定了实施“自主教育”的三个途径:一是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的有关“自我教育”的主题班会,二是学生自主组织并参与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成人仪式及毕业典礼等,三是学生自主组织并参与的各类有关“自我教育”的竞赛(例如,“班级自我管理竞赛”)等。“自主教育”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更能使班主任从繁杂琐碎的班级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以便深入探讨各种教育教学问题。

3.自觉发展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以促使他们走上“自觉发展”的道路。“自觉发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4.教学创新

教学改革是教学系统的整体改革,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三个环节,包含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等多种要素。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关键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核心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动力是教学评价的导向。基于此,我们提出“大课堂导学用合一”的学案导学教学策略,以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探索一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同时,我们努力创建高效课堂,最终形成具有历城五色的“导学用合一”的各学科教学范式。

二、“三自一新”的实践探索

基于“三自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具体有三点。

1.大力推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首先,把传统的自习课和正课整合为“自主学习课”和“合作学习课”。“自主学习课”,即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具体完成“导入学习”和“自主学习”两个阶段的学习;“合作学习课”,即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具体完成“合作学习”和“应用学习”两个阶段的学习。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历城五中自主学习规程》及学科实施细则,更好地落实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他们的良好习惯。最后,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研究学情、精简教材、激发兴趣和改进评价等。

2.全面开展学生的“自我教育”工程

首先,把有关“自我教育”的主题班会纳入校本课程建设。其次,开展有关“自我教育”的竞赛活动。其中,班级“自我教育”竞赛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创新。针对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管理水平是迅速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班级“自我教育”竞赛的核心措施是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班级每日百分竞赛”,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和独立人格的发展。总之,班级“自我教育”竞赛激发了学生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热情。

3.积极探索学生的“自觉发展”模式

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引导学生通过人生理想规划,树立理想与追求,确定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开展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在高三年级,引领学生自主组织成年仪式等活动,锁定升学或创业目标,促使学生走上“自觉发展”的道路。

4.大胆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大课堂导学用合一”教学策略,既顺应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又合理吸收和借鉴其他学校近年的教学改革成果,还系统总结了学校教师近年的教学改革经验。

“大课堂导学用合一”是传统课堂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扩展,狭义上包括有时间规定的课堂(如正课、自习课和活动课等),广义上包含所有的教学空间。其中,“导”是教师主导、引导和指导;“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应用学习;“用”既是运用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未知问题的过程,又是“学”与“导”的实践过程,还是“导”“学”和“用”相互统一的过程。

“大课堂导学用合一”包括“导入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应用学习”四个环节。其中,“导入学习”与“合作学习”由学生在自主学习课上根据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合作学习”与“应用学习”由师生在合作学习课上合作进行。

(1)导入学习

“导入学习”包含“课题呈现”“情景引入”和“自学指导”等三个步骤。“导入学习”旨在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了解自学的要求,并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进入专注、紧张和有序的自学状态。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自学要求后,根据学习活动设计,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最终完成自测性的习题。“自主学习”主要包括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和自测练习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步骤。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包括课内“小学合作学习”和课外“小组合作学习”。课内“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目的是检验全体学生自学的效果,逐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是学习的深化,兼有“助弱”“补差”“解难”和“培优”等多重功效,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高。课外“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需要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高级形式,以一两个月安排一次为宜。例如,数学课的户外测量、生物课的植物调查、地理课的气象观测、历史课的乡土史料搜集与史实考证以及政治课的社会问题调研等。

(4)应用学习

“应用学习”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后,当堂进行的巩固与拓展性训练。它具有两个意义:一是检验每个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学习目标,并及时肯定或矫正;二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巩固所学知识。“应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习惯,既能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还能适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三、“三自一新”的反思

学校实施“三自一新”的整体改革,时间(刚刚一年)虽短,但体会颇深。具体有六点。

1.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督查整个改革工程的实施;二是成立课题实施小组,负责研究、指导、管理和评价改革工程的实施;三是聘请专家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咨询和评价。

2.落实主题活动月

学校的管理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和学习质量构成学校教育质量的总和。上学期,学校先后开展“管理质量月”“教学质量月”“服务质量月”和“学习质量月”等主题月活动;下学期,学校先后开展“管理竞赛月”“教学竞赛月”“服务竞赛月”和“学习竞赛月”等主题月活动。通过主题月活动,学校把师生“教”与“学”的激情和能量发挥到极致。

3.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营造名师成长的氛围,激励全体教师走名师发展之路。名师培养须立足校本培训,和教学科研相结合,与教学改革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说课、微格教学、公开课、导学案评选和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和论文评选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优化师资队伍。

4.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一是校本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旨在使学生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二是校本课程须根据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创设,旨在使学生学到自己喜爱的课程,最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

5.努力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近一年的挖掘、构思和设计,学校已呈现出生态化、园林化、知识化、哲理化和双语化的表征。例如,主题文化墙和数百条关于教育教学、人生励志和品格修养的名人名言,使师生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6.有效推进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