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第1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搞得很有特色,参与的大学生收获颇丰。组织大学生进村社、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现状,感受民生疾苦,增进同农民群众感情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三进三同”党性作风锻炼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基层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思想理念,有助于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 活动是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应该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生动教材。重庆自开展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以来,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深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证明了密切联系群众“三进三同”活动是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讲,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对他们来讲越来越遥远,基层经历对于他们来讲更是形同陌路。如今,让大学生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他们在体验实践锻炼过程带来的乐趣的同时,理解什么叫密切联系群众,什么叫基层。在今后的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中,“三进三同”活动可以并且应该作为一堂必修课。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素质提高

中国近代以来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的,这可以从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然而,近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美育教育原则被排斥,艺术教育在部分学校——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等等之中,被高度专业化、技能化,而在普通大学中则相当大程度地被忽略。在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认识它、在实践中推行它,对整体艺术教育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脑中枢神经,会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清畅性的音乐既可以解除疾病,又可保养心性,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元代名医朱丹溪发出“乐者,亦好药也”的感慨。

音乐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休息有多种方式,欣赏自己爱好的音乐,做有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科学家爱因斯坦中年任教于荷兰莱顿大学,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他经常用小提琴演奏世界名曲。音乐洗刷了他头脑的疲劳。积极休息之后,新的思潮涌来,打开了心灵之扉,就可能把难题轻松地解决。这种张弛交替的休息方式可以成为大脑再创造的开始。

音乐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在乐器演奏中,学生手、脑、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地调动身体各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锻炼发展。经常唱歌的人,呼吸系统、发声系统等都可以得到训练。故在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能开启大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扉。

其二,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音乐中的合唱、合奏都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出现的,协作配合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通过参加合唱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器乐合奏,通过让学生演奏《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祖国民族音乐的特殊音乐风格,从而唤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转贴于

其三,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涵养。

音乐教育,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歌曲、器乐、表演、音乐、欣赏等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不管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熏陶。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音乐教育美的氛围中,存在于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存在于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有感受美、理解美并创造美的富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

二、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其一,把课堂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扎实的音乐表达力和理解力。因此在高校中开设音乐欣赏和选修课,势在必行。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开设音乐选修课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呢?

一是开设音乐欣赏课。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扩大艺术视野,熟悉各种音乐作品的形式、体裁和风格,培养理解和鉴别音乐的能力,培养美与善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设音乐选修课。大学音乐选修课主要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史等内容。如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阅读与听觉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惊人的记忆正是人生学习并走向成功的基础保证;器乐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使其获得技能并领悟音乐艺术的表情达意之妙语,同时又开启学生的智慧……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作出不同选择,在音乐艺术美的滋润中,得到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及专业学习“加氧”似的整体性提高。

其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有自身与他人、自身与整体社会交流的需要,人具有表现的欲望,人的个性通过表现而外露,表现又会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的发展带来了所有的情感、思想、理解等重要的心理能力的成熟。高校应该有计划地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讲座、晚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给学生充分提供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以达到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信的目的。它既能培养大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与人友好相处、默契配合的能力,又可以有力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更好地投身社会生活与社会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要补充。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美育 素质教育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高校普遍存在美育教学计划不完善、不系统,美育实施途径单一化、片面化,大学生审美价值具体化、功利化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大多注重审美的通俗性、群体性、商业性、消费性、庸俗性,追求本能冲动、感官刺激、物质享受,而远离净化灵魂的严肃之美,审美的认识功能、伦理效应和人文价值严重缺失。本文试对大学生美育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思考。

一、大学生美育的作用

美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陶冶情感。人的行为是受情感支配的,人的情感对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欣赏、参与、感受,遍布于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像春天的夜雨、秋天的枫叶、近处的小桥流水、远处的湖光山色,都是美育的“育”之形态,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大学生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净化和充实人的心灵和灵魂,并渗透到大学生的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的力量。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调适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就是人格心理结构的完善,美育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真正的美育活动中,主体和对象进入“陶醉”、“沉迷”的境界,主体和对象合二为一,融为一体。这在审美心理上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微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紧张、冲突得以缓解,和谐、协调得以体现。主体生命实现了与对象相同构、相一致的丰富性、完整性、有机统一性,获得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谐性的完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情绪、情感、思维、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得到了充分调节,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既相共存又相融洽的自由和谐状态。而这,正意味着大学生人格心理结构的完善。有效地实施美育,使大学生长期全身心地置于审美情境中,形成审美的人生态度、审美心胸,会大大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培养爱心。审美的本质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审美主体与对象相遇的第一瞬间,主体最先感知到的是对象的形式而不是其内容,而对象的形式施与主体的不是其认知、意志或理念,而是其情感,是情感的唤醒和激活。这种审美的情感活动,可以说就是爱心的生发、形成、渲泻的过程。所谓美感,就主体自身体验而言是一种愉悦,就对象而言是主体对对象的爱。审美与爱心的这种内在的因果机理,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个充分具备审美人生态度、审美心胸的人,会感到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爱,他时刻爱着周围的一切的同时,时刻感到被周围的一切所爱。这种博爱的生活态度,是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

(四)实现自我。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相互依存。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就没有逻辑思维。对处于思维活跃期的大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教育尤为重要。而审美心理活动过程,最突出的就是直觉、想象、体验,是形象思维。其结果是人生命潜能的充分唤醒和激活。由乐曲听出欢乐、由白云体悟潇洒、由柳丝感受柔情……这些都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具有审美心胸的人,他能充分体验到自我生命本质的光辉灿烂,直观到自我心理潜能的无限合力,强烈感受到自我生命的价值、意义,领悟生命的高贵、美好,从而自然地形成并保持实现生命价值的激情冲动,对前程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并最终达到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

二、大学生美育的任务

(一)提高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感受美是指人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和艺术。

作品中存在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感受美的能力是大学生美育的基础性任务。这首先要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度,而后是精细度与深度,直至对美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直觉式的感受能力。人对美的感受必然要通过感觉器官,但又不限于感觉器官,人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全部感知能力和精神财富来感受美的。所以,提高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必须提高大学生整体性的精神修养。

(二)培养大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大学生美育的核心任务,包括鉴别和欣赏两大方面。鉴别的任务是区分美与丑、美的程度与种类,重要的是审美观的形成。大学生美育在这方面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把握时代的、富有本民族优势传统的、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用来抵制落后、腐朽、消磨人的意志和精神力量的丑恶事物、心态、行为和艺术品,并逐渐形成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欣赏美要求欣赏者具有美学的基本知识,懂得各种美的独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境,陶冶人格和性情。大学生美育在这方面的任务是指导、训练大学生将美学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审美活动中。日常生活、各课教学、课外活动、艺术实践都可能包含丰富的欣赏对象,对各种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评析最具有指导大学生欣赏美的价值,可以提高大学生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各种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三)形成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个体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美的创造,这是大学生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现实美的能力。例如,按照美的规律对劳动条件和劳动作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装等方面按美的标准作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以自己的行为、表情、语言、礼仪等方面的优美表现,创造交往方式的美等。在创造美的培养中,尤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思想。

处理美育的三大任务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现实美和艺术美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与关系,只有把对现实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看着是美育的重要任务,才不会使美育只成为与部分学生、部分教师和部分课程相关的事情。

三、大学生美育的途径

实现大学生美育目标,有赖于教育过程中美育观念的确立和美育手段的全面实施。这不仅体现在艺术教育和审美环境的建设,而且体现在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一)发挥美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美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健全美育课程建设,力求美育课程规范化。其一,开设美育必修课,加强大学生审美理论学习。审美理论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与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把美育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以美学理论作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内容,着重树立和提高大学生审美意识、审美判断、审美情趣,使大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审美理论知识。其二,广泛开展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美育最基本、最有效、最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美国著名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深刻指出:“艺术教育活动能够提供许多机会,可以使学生在愉悦中学到极有用的东西。”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可开设音乐、美术、书画、绘画、摄影、电影艺术和文学艺术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共选修课,而且进行严格的考查,并给予学分。其三,充分挖掘各科教学的审美因素。认为:“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对各学科中美的因素的挖掘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美的领悟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适时进行审美教育,以美的魅力吸引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爱美求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大学生美育的广阔天地。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将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获得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其一,利用节假日组织大学生去参观、游览、野炊、登山等,让大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高尔基曾说:“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的所形成的一堆堆的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与如何伟大地改变了自然。”其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优秀的电影、话剧,高雅的音乐会、演唱会,不仅能给广大学生提供欣赏美、感受美的机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创造美的机会。其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艺术社团,如音乐协会、美术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合唱团、舞蹈团等,经常举办各种比赛、展览、表演活动,使各种健康高雅的活动丰富多彩。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大学德育实施中,运用以美育德的桥梁作用,从德育的角度发掘美育的道德教育价值,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德育层次,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在以美育德的实践活动中要防止用德育“包办”美育、一概抹杀理论灌输、无视针对性、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等各种误区。大力拓展德育资源,加强对审美实践各环节的德育指导,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并将之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德育与美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统合,达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

传统大学德育在理念设计和运行实施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往往忽视了其他途径对德育的辅助和补充,知性教育有余而感性教育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外在理论灌输,忽视内在情感激发和培养,往往流于空洞的劝导式说教,求真、致善有之而立美不足。这些弱点,使大学德育工作难以找到有效的切入点,难以适应思想更加开放活跃的当代大学生,使德育效能大打折扣。而以美育德则根据大学生在特定人生阶段的情感特点发挥美育情理交融、润物无声和寓教于乐的道德转化作用,利用美育与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大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落实大学德育内容,在美育中育德,正是对传统大学德育弱点的校正。

1 实施以美育德的重要意义

1.1以美育德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德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具备很强的理性判断力和自我反思力,有追求科学理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愿望,有提高自身修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美好要求,也充满着对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向往。总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期待更加强烈,对德育教育的接受与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美育德,通过大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样,契合大学生自觉追求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完善和全面提高的要求,又得到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和主动接受,激活了德育对象的自我造血功能,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动力。

1.2以美育德有助于提升大学德育的层次

大学德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教育。构成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和要素有很多,首先是政治方向和思想理论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以美育德,恰恰是把审美教育与政治方向、思想理论素质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到一起,利用美育情理交融、寓教于乐的长处和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大学生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引起情感的激荡,激发共鸣,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和认识上的启示教育。以美育德使大学生把认识美、热爱美的审美情感,转化成了赞美善、追求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应,为提高大学德育的层次,实现道德的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提供了指导。

1.3以美育德有助于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

传统大学德育教育为“显性教育”,借用政治理想、道德伦理、规章制度等概念形式,使大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但这是以漠视和压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为代价的,极易引起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影响到大学德育实效。而以美育德则不强制,不采用说理灌输,而是以各种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于“美”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使大学生从美好的事物中得到享受,在轻松自如、潜移默化的体验中陶冶情感,从情感和心理上接受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信念和“内在美”,并引导大学生上升到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理性需求,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实现“审美的阶段”到“道德的阶段”的过渡,这就大大增强了大学德育的实践效果,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途径和方向。

2 实施以美育德要防止的误区

2.1用德育来“包办”美育

美育天然地就与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甚至,美育的这种综合中介作用在当代显得愈加重要,成为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_l2j。诚然,美育和德育一样,具有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具有价值定向作用,能够让人们从情感上喜爱的同时,在价值观上认同并信奉,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美育就从属于德育。美育本身是超功利的,它原本定位在个体审美能力发展上,以美育德架起了美育和德育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求真向善,塑造成品格高尚的人。在以美育德实践活动中,如果把美育的德育功能无限夸大,无限泛化,以至于用德育来“包办”美育,处处打上道德的印记,就是违反了美育的本质规律和功能实现方法,抛弃了美育用较为隐性、问接的方式传递价值观念的优势,就会使人感到枯燥厌倦,产生否定排斥情绪,直至对教育内容也无好感。

2.2把德育理论灌输一概抹杀

大学德育教育是累积递进的,理论灌输、情感熏陶、以美育德、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是并存的,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有论者所述,“道德行动是一种自觉自由的行动,它不仅需要行为选择上的建议,更需要思想的澄明”。换言之,道德的自觉,不仅需要道德主体知其然,而且更需要通过理论教育使其思想澄明,知其所以然。所以,以美育德之不再单纯从外部施加给学生说教和约束,不是以美育内容来淡化德育内容,不是要否定德育理论教育这一重要范畴,把理论灌输一概抹杀,更不是以美育替代德育。而是要相互渗透,和谐共融,着眼于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继续发挥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德育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德育自觉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理论植根于思想观念深处。

2.3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

如果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就会把以美育德变成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漫无目标的审美或德育知识的传授。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密出发,在以美育德内容中不断注入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各种问题的根源,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合理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以美育德的针对性也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指导上,在以美育德内容中多用高尚的精神影响人,多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用美好的情感熏陶人,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与意义持续关注,引导大学生朝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去努力,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以美育德只有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

2.4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任何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建构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如果在以美育德实施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可能奏效的,还会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反感,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到德育内容的接受。以美育德,要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学生基本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感熏陶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逐步上升到共同理想、崇高信仰的教育。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德育实践。因为,即使经过长期熏陶和影响后形成的道德情感,还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磨炼,与各种不道德的冲动和行为斗争,才能内化成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机制,最终塑造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行为方式质的飞跃。

3 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的基本途径

3.1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大力拓展德育资源

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实现以美育德,必须注重从德育的角度积极拓展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使大学生在自我观照中接受“美”的规律和“善”的法则,在真善美的和谐交融中提升道德认识。要拓展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基本内容,借其“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方式,传递道德价值,发挥道德教育作用。要加强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内容,使之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正确的“美”的理念和审美态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或组建各类艺术团体、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艺术实践活动学分化等,以美的艺术启迪大学生,熏陶道德情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影响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积极开展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学习活动,让大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去发现和感受人的“善”和崇高;开展对祖国的大爱、集体的关怀、父母无私养育的感恩活动,体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美好的人情人性完善大学生的心灵,架起通往真与善的桥梁,引导大学生自觉创造美的生活。要用优美的校园景观和人文环境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增加对祖国河山、自然美景的亲近、接触,在接触中感受自然的伟大,感受自然与人的联系与和谐,从而由心底涌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正确的美丑、善恶观念自然获得,健康的人生态度自然树立。

3.2加强对以美育德各环节的德育指导

借鉴对人的高级行为模式研究,统一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双重建构的以美育德,包括以美动情、以美化知、以美炼意和以美致行等4个环环相扣、顺序发展的基本环节。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必须加强德育对这4个基本环节的指导,才能以美育情,以情动人,以情育德,水到渠成J。其中,以美动情是育德的起点,在这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原则,指导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爱憎、好恶等的情绪态度,使情动于衷,引发人们不自觉地进行道德判断的内心体验,陶冶道德情感。以美化知是育德的重要基础,是在以美动情生成情绪态度基础上,介入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指导,激励和调节大学生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产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道德认识能力。以美炼意是关键的临界点,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自觉地产生与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作斗争的意识,提高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之转化为人的道德需求,形成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以美致行以美育德的实现形式,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行为,是在生成道德情感,化作道德认知,形成道德信念后,在现实行动中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道德行为反应。

3.3把以美育德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美育德只有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与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才能更容易为其所主动接受,体现出实效性。一方面要立足于以美育德的根本,关注大学生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为大学生提供人生指南。紧紧围绕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充分彰显美、德本身的魅力,挖掘大学生自身立志树德与做人的内在需求,建立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信任,使其有所信,行其信,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统合。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校园人,更是社会人,要以建立大学生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诉求,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针对其成长特点,加强以美育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在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期,要帮助他们克服如实用至上的道德虚无主义、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和道德观念的影响,鼓励他们坚持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基本关系,走出困惑和迷茫,在政治、经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变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大学生劳动实践感受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学,幸福观,大学生,教育

对于什么是幸福的回答,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金钱幸福观、享受幸福观等不正确的幸福观。这些不正确的幸福观严重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了拜金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等错误的幸福观。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享乐主义幸福观。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大学生成为全家人溺爱的对象,形成了“衣来伸口,饭来张口”的习惯。有些大学生认为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很辛苦的,幸福就是物质享受。在大学校园里,他们不再认真学习,而是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肆意挥霍,他们只知道贪图享乐而不会去通过劳动创造幸福。

2.拜金主义幸福观。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流行这样的话语:找工作看“钱途”,“有钱能使鬼推磨”等。在《非诚勿扰》节目中,一位女嘉宾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对一些女大学生的幸福观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她们信奉“工作找的好不如嫁得好”,形成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幸福观,她们以消费奢侈品为荣。因此,高校应该纠正这种不良的校园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3.个人主义幸福观。在那些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的大学生看来,个人价值的实现高于一切,只关心自己幸福的实现,对于家庭、集体、社会缺少责任心,认为这些都与自己无关,常常“事不关己高挂起”。例如,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他们常常使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商品,从不关心自己的这一行为背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认为环境保护是他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同样的,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会伸出援手,而是选择冷漠的离开。

二、生态学的幸福观

1.劳动过程:幸福的基本源泉。生态学认为,人们主要不是在消费活动中而是在对社会有用的、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生产劳动中实现自身愿望和人生价值、寻求满足感并获得幸福。①生态学者高兹主张劳动闲暇一元论,实现生态理性对经济理性的超越。那如何实现这一超越?在高兹看来,首先闲暇时间必须压倒劳动时间。闲暇时间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时间,而不只是补偿。其次,使劳动成为一种自主的劳动。劳动是人们的生活必需而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人应该在自身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追求快乐和满足,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坚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2.理性消费,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幸福的关键。在出现“异化消费”的现代工业社会,人的消费观扭曲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和幸福的程度的标准是看其消费掉多少商品,消费品的数量成了衡量人们是否幸福的尺度。生态学幸福观就是要改变这种把消费当作幸福的状态。莱斯认为,人们应该抛弃幸福的量的标准,采用幸福的质的标准。量的标准是以消耗物质商品的数量为满足,通常表现为购买更多的商品,消费更多的能源,支配更多的物质资源等等,这就莱易斯所认为的“重量”的生活。而质的标准就是以高品质、生态、健康的生活为满足,通常表现为消费更少和更耐用、环保的物品,尽量减少物质、资源的耗费,以精神追求为最高价值。②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幸福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的诱使下,少数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如果这一现象不断扩大,人们尽情的享受,不计后果的掠夺自然资源,最终将断绝自己的幸福之路。在生态学看来,一个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加剧的社会显然不是一个让人感到幸福的社会。试想一下,我们生活在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的生态环境中,哪有条件来谈幸福。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人类的不断进步,才有幸福可言。幸福社会是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

三、启示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领悟劳动产生幸福。生态学者提出:劳动过程是幸福产生的源泉,这一思想对于克服当代大学生的享乐主义幸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在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教育,更应该丰富学生的实践课堂。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幸福才能感知真正的幸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志愿者的活动,比如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去特殊学校义教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领悟劳动创造幸福。

2.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一些学生以浪费为荣,以大量消费为体面,形成了攀比的风气。而这种过度的消费需求,使他们不断追求金钱,形成了拜金主义幸福观。生态学者倡导理性消费,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幸福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提升生活质量才是幸福的出路,而不是消费品的叠加。

3.注重生态教育。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的大学生,只关心个人的利益,对于环境问题漠不关心,甚至有的学生还破坏环境,浪费有限的自然资源。所以,高校要重视生态教育。一方面,高校可以开设更多的环保知识、环境伦理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生态保护活动,宣传生态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通过生态教育,使学生意识作为社会人,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幸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本・阿格尔.西方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郑湘萍.生态学的幸福观与幸福中国建设[J].前沿,2012,(17).

[4]陈学明.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命题[J].与现实,2002,(6).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