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益劳动;必要性;思想道德素质;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个人品德的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学生公益劳动是指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益的无偿的劳动,是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公益劳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同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丰富人生经历,并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互助互爱精神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大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公益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二、高校开展公益劳动的必要性

欧阳修有句名言“勤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曾国藩也曾说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专家也提出21世纪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要会做事会做人,不仅专业基础要深厚扎实,知识面要宽,而且动手能力要强。可见劳动在任何时期,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高校开展公益劳动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各高校必须既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又注意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在诸多培养方式中,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是其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通过认知、认同体验而融汇真知、涵养真性、感悟真理的过程,达到灵魂深处完成思想政治素质内化的过程。公益劳动使学生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一个主动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

第二,高校开展公益劳动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锻炼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家里投资的对象,从小就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很少接触社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般的生活,家庭生活中饮食起居都是别人照顾,更不用说参加公益劳动,劳动的观念和意识非常淡薄。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强调:要以辛勤劳动为荣,号召大家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大学生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但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能锻炼他们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公益劳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公益劳动服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公益劳动服务包含着多种丰富的内容,如植树造林、打扫卫生、帮助老弱病残等,这些活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正气,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完成服务实践向道德实践的转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第二,公益劳动服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供广泛的支持和基础。公益劳动是贡献个人力量,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通过公益劳动服务在完成大学生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取得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此支持的基础上又为学生公益服务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公益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这样就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第三,公益劳动服务是反映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拓展到公益服务层面上,运用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了反映。通过公益劳动服务的情况,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态。抓住各个阶段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心,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

第四,公益劳动改变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单纯依靠课堂,然而大学生却普遍排斥其“生硬的说教”,这就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课教育功能的弱化。公益劳动需要大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计报酬、忘我地劳动,从而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生动的教育形式,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第五,公益劳动服务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象,我们要尊重其自身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结合自身不同的情况,有目的、有方向地实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生在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的过程中,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感化他人,从而由单一的受益变化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发展。

四、深入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的对策

公益劳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人生、增长实践才干的平台,为了让“公益劳动服务”真正成为思想道德修养的行动体现,我们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公益劳动服务活动,也要从微观的角度去实践好大学生公益劳动,使其更加行之有效。

第一,构建广泛的公益劳动服务体系和基础。公益劳动服务应当多种领域、多个角度、多级层次地开展,从而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公益劳动服务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展开。构建公益劳动广泛的服务体系,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入手,深入研究,建立良好的公益服务形象,使公益劳动服务有着很好的社会基础,把学生公益服务体系纳入到社会服务体系中,从而建立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特有的教育阵地,能够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大学生素质教育长期有效的进行和开展。

第二,坚持教育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活动,必须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接受教育,我们要把拓展学生知识、增进学生技能、升华学生思想作为活动的中心目的,但同时也要兼顾实践的社会效益,让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除了“长才干”之外,还要注意“做贡献”,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意在使全体大学生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应立足于全面;但公益劳动又是一个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离不开起开路先锋作用的“火车头”的挖掘和培养。要注意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同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公益劳动活动,使之在活动规模、组织形式、主体结构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活动主体、活动方式等有主次、有区别,保证重点,从而带动和引导整个公益劳动活动的全面展开和普遍提高。

第四,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建立特有的公益服务文化。大学生公益劳动服务需要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在以公益劳动服务活动为载体的教育中,应当建立特有的公益服务文化,逐渐形成公益服务传统;结合高校自身基础特点、学校发展、当地环境等因素,围绕高校的发展方向积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公益服务体系,从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产生长期的作用和影响。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公益劳动活动,一方面可以磨砺大学生品格,锤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新风的传播;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劳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Z].1984.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3、.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7-09-01.

4、孙书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6(3).

5、庄少绒.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4).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办学条件;勤工俭学

素质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效益性想统一的原则;确定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思路,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学校应根据资源优势和特点,制订好劳动实践场所的发展计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将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实践教育效益。

我们要以育人为工作主线,坚持育人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把场所建设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相结合,与农科教相结合,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使每所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心,辐射社会的窗口。

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理念。(1)把素质教育与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相结合。(2)开设与学科有关的勤工俭学项目,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3)培养学生就业的一技之长,使场所建设工作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劳动实践场所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1)为当地农村输送了一批有科技致富头脑的先进农民,培养了一大批回乡务农的致富能手。(2)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

三、办学条件的改善作用

我们利用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收入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主要做法:(1)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2)发给贫困学生饭菜票。(3)直接把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产品——肉食和蔬菜低价或免费提供给食堂,降低伙食成本。这些措施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相互渗透,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场所是中小学生学习社会、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是促进书本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是组织与引导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活跃身心、健康成长的生活乐园。通过劳动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进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服务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教育消费市场监管力度;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勤工俭学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我区勤工俭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提升我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品位。完成岗埠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示范场所创建工作。

2、继续办好其它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使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3、开展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推动我区素质教育的发展。

4、完成全区勤工俭学安全检查专项工作,落实勤工俭学工作的规范、安全的管理。

5、做好区局勤工办的办公>!

6、做好市局勤工办布置的各项工作。

7、做好常规性工作

三、重点工作

(一)以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一是开展好岗埠劳动实践场所的实践活动。以岗埠场所为试点,开展农村劳动场所的,课程开发、教学研讨、教师培训、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探索,不继总结,为我区其它农村实践场所提供工作经验。

(二)以加强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办好区局教育用品供应站的工作,加强学校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保障教育教学、服务师生需要、维护教育公平,尽快提高教育的普惠性

(三)在全区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一次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竞技比赛。

四、具体措施

1、打造好岗埠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岗埠劳动实践场所基础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2014年有主要任务是发挥场所功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主要做的工作:一是请教研室帮助做好岗埠场所的课程开发,编写教材,争取完成一套有本场所特色的实践教材;二是做好教师配备与培训,教师配备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选择爱岗敬业,有创新思想和一定技能的教师任教。同时将当地的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聘请作为客座教师。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产的办法,通过学习观摩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办学新路,改进实践活动方式和内容,使场所的活动更能体现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示范性的特点。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表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为建设浦南农村被动实践场所提供作借鉴经验。

2、继续开展好浦南、云台农场、和岗埠其它完小教学点的学生实践活动。打造好农场小学的劳动场所的 “农娃乐园”教材开发、使用和活动。做好做足“农”字文章,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优势,加快校内做好校内生态园、蔬菜种植园建设。努力建设特色劳动实践场所。利用东、西两个校区的校内空地,筹建120平方米植物园、300平方米蔬菜种植园。同时继续做好二小实践场所的种植区、大棚区、垂钓区、花卉区、育秧区、养殖区、教学区和柿子园几个板块的开发建设,将其建成一个规范的“生态农庄”,成为农村学校学生劳动、探究园地。

3、继续做好浦南小学的劳动场所建设。浦南小学是一个中心校下辖四个完小和三个教学点,布局分散,但学校没有闲置用地。劳动场所主要是和学校周边的农户建立协议共建,借助周边农户的生产农地、大棚做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场所。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与探究,是2013年的主要工作。区勤工办将积极帮助学校做好共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

4、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场所建设与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进行场所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对三个农村学校领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主要是对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劳动技能、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学校领导的办学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重视课程开发,促进场所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优势,组织学校、教师挖掘具有本地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建立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劳动实践场所课程。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层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6、在全区积极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在2014年十月在全区开展一次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让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在我区办的更具特色。

7、继续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围绕服务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结合各校实际,着力办好教学用品供应站的服务性工作,保障教育教学、服务师生需要、师生安全健康活动、维护教育公平。加强中小学校后勤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逐步完善中小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进入教育市场消费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三无”产品进行学校。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近期,中央和省委先后在充分总结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3月25日,市委召开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我市学习实践活动。今天,局党委召开局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部署安排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系统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央和省委对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省第一批、第二批动员会上,省委书记张文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全市动员大会上,化明书记亲自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我们一定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对于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指导工作实践,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观点,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劳动保障部门谋划工作、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完善机制、推动发展的工作实践中,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保障发展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推进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加强劳动保障能力建设,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比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素质偏低;就业方式单一,创业意识不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不平衡。劳动关系调整的长效机制不健全,调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不相协调,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举措、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协调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基础,实践是锻炼和增强能力的根本途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党员干部提高科学发展的理论修养,强化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掌握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判断工作形势,梳理完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是提高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全身心投入,主动受教育,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担负起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任。

第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必然要求。从全系统情况看,经过多年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多次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全系统党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普遍有了较大提高,工作作风有了较大转变,总体形象有了较大改善。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上与中央要求相比、与省市委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有的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点弱化;有的理论脱离实际,谈思路讲理念出口成章,做事情、抓落实招法不多;有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有的纪律观念淡薄,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决策不坚决;有的贪图享受,甚至为政不廉、、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妨碍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强调,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要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查找、抓紧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贯彻落实的有力推动者。

总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深化,是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劳动保障部门执行力、加强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在推进科学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中央和省市委对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任务和要求。我们要结合劳动保障系统实际,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在指导思想上,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定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体要求,一定要按照同志视察辽宁、*重要讲话的精神,着力开展“困难企业帮扶工程”、“创业就业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社会保险覆盖工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优质服务工程”和“干部队伍建设工程”等系列实践活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在目标定位上,要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在主要原则上,要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在方法步骤上,要重点抓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工作;在工作要求上,要更加注重搞好思想发动,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更加注重贯彻群众路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确保劳动保障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立足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加强学习贯穿活动始终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要潜心学好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从理论武装入手,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要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委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做出的新部署、明确的新任务和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二要专心学好文件。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中央和省市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意见》(学组发[2009]11号)、《关于辽宁省开展深入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意见》(辽学组发[2009]2号)、《中共*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营委发[2009]4号),局党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全系统党员干部要认真学好这些文件,吃透精神,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三要精心学好方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方法论,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正确认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妥善处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努力把统筹兼顾的方法落实到劳动保障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上,强化协调意识,切实增强用根本方法推进工作的自觉性。

(二)要着眼于部门职责和特点,紧扣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劳动保障部门是民生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是民生的重要支柱。劳动保障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民生这一主题,强化民生意识,树立执政为民思想,提高经办服务水平,以确保人人过得去,力争人人过得好为目标,努力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

一要坚持促发展保障民生。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劳动保障工作既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必须自觉地把劳动保障工作置于经济社会的大局中去谋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柱;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提供经济发展的支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以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协同推进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确保劳动者有事干、有饭吃,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为保障民生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要坚持办实事改善民生。民生大于天,民生无小事。民生问题解决不好,社会难以和谐,发展无从谈起。劳动保障工作是涉及民生的大事,劳动保障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从促和谐、保发展的高度,履行为民之责,为民多办实事。当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大学生就业难、城镇居民看病难、农民工维权难等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

三要坚持强能力服务民生。全系统党员干部要把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民本思想,坚持执政为民,把真心真意为民着想,诚心诚意为民解难,实心实意为民办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职业道德准则;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评判标准,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要进一步提高窗口单位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三)要突出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思路,破解劳动保障工作中的难题

年初以来,局党委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动保障领域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一些难点问题日益突出,如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技能培训层次不高、确保养老金发放压力过大、社会保险费征缴费源萎缩,就业服务和社保经办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等。我们要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破解工作难题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一)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必然带来思想的大解放、事业的大发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大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新观念。要确立人本发展的观念,无论在制度设计、政策制订,还是在推进改革、部署工作等方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由行政管理向人本服务的根本转变。要确立协调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就业、保障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充分认识就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必须统筹兼顾,才能全面发展。要确立开放发展的观念,增强开放意识,牢固树立“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理念,加强对外交流,加强协调配合,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跑上去、争回来,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带全局。要确立创新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理念,坚持以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经济发展。

(二)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有开拓创新,工作才有突破,唯有开拓创新,事业才能发展。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系统党员干部要努力克服安于现状、求稳怕乱,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的思想,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胆识;要勤于思考,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工作,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改进工作,在拓宽思路中创新举措。

三、突出劳动保障系统特色,确保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一、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

一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教职工更多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大家的信心。通过培训使教职工掌握更多的业务技能,努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

二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有效方法,邀请专家、学者为教职工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组织职工到发达地县参观学习,用先进的理念、经验武装职工的头脑,更新职工观念,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推动整体工作。

三要强化考核,规范管理,要加强内部管理考核和干部自身素质的考核,积极为肯干事、干好事的职工提供平台,树立典范,从而带动全局,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统一思想,开阔思路,确立勤工俭学新方向

一要充分认识我县勤工俭学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县勤工俭学已具备了较强的服务教育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面向校内为师生搞好报务的同时,已逐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经济大循环,其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二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勤工俭学重在服务,努力为师生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宗旨,面向师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利用勤工俭学这一载体,实实在在地办几件事情。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快捷服务,全方位的服务,把勤工俭学办成师生拥戴的温暖工程、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要坚持正确的功能导向。勤工俭学有经济功能,具有产业性,但不能完全产业化、市场化。教育是一个大市场,但为教育的服务不能作为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勤工俭学要坚持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兼顾,在讲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价值,要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要为根本利益。

三、抢抓机遇,加强管理,开创勤工俭学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落实好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要把勤工俭学工作和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手抓勤工俭学,一手抓素质教育,做到两不误、双丰收,真真正正让勤工俭学成为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

二是做优做好教育内部服务市场。校园经济是我们的传统项目,也是基础项目,我们要进一步把校园经济做大做优。要加强对校园经济管理,准确把握政策尺度,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认真作好服务工作。对服务性项目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加大经济杠杆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因素,保证服务性勤工俭学项目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工作。要积极争取惠及广大师生的项目,在继续抓好“标准化学校””和“花园式学校”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项目,为全县校园建设做好服务。要充分挖掘潜力,培植一批产业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教育产业实体。要全面发挥教育内部市场和闲置校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勤工俭学新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创建教育强县做出积极贡献。

四、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要想全面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工业生产,开扩学生视野。如城关镇四中组织学生到苹果园中参加施肥、浇水等田间劳动,进行劳动实践,学习苹果的生长、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户部寨镇一中发挥周边企业的优势,带领学生到车间和生产线上参观,让学生感受工业生产的紧张和严密,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

第三,要紧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实现勤工俭学育人的最大化。单纯的劳动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的放矢的活动;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内容,与学生的社会感触和生活体验相对应,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得当的总结和奖励,劳动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对劳动情况认真归纳点评,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模范先进,对不积极或不认真的,指出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伟大,行为和思想共同进步。

五、挖掘潜力,做大做强校办企业,增强勤工俭学的创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