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第1篇

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不少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必要的家务劳动被取消,就连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也由家长包揽下来。由于物质生活优裕,缺少必要的劳动锻炼,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列宁指出:“如果学习、教育和训练只限于学校之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会信赖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发现并探究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下面我浅谈一下这方面的认识。

二、培养方法

(一)创造条件,奠定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

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实践基地,可以因地制宜。节假日是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时间,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成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暑假开始时,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业,包括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新成就、当地的环境现状,学生就会明确实践的内容。在班主任亲自主持下,开展为五保户送温暖、慰问烈军属等一些情境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心,使他们懂得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是一种崇高的职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在学校时期形成的性格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与事物。”如在“保护资源,反对浪费”主题课上,我发现垃圾桶里有学生弃置的两个废本,于是随手拿起,我的举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进一步发问:“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老师捡这干什么呢?这可是垃圾呀!”我观察到有的学生似乎洞察我的用意,于是继续说:“但同学们可曾想起这是可回收垃圾,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么一提醒学生纷纷发言。我是先从学生身边事物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同学们自由地议论,我又问:“除了废纸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可以重复使用?”以此诱导学生列举其他可回收的垃圾,继而转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种种浪费现象,我乘机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并归纳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保护资源,反对浪费”。教师利用身边大家熟悉的事物、现象带出问题,继而放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适当之时点拨引导其向有价值的主体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活动主体。

(三)根据情况,教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

1.调查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2.记录法

要根据实际举办一次服务当地的文、体、卫、慈善等公益活动,并按要求填写好《活动情况记录》。

(四)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1.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确保了实践活动的效果

综合实践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亲历性的实践。我们都清楚学生的自主能力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只有“能做”“会做”才谈得上自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行之有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指导要适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换句话说,综合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出来的,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无论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认识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固然要指导的细些;通过一两年的实践,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都有所了解了,甚至有的学生颇有心得,实践起来兴致勃勃,教师就尽量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创造。

2.用心安排,严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1)制订实践具体活动计划。

(2)充分动员,使每位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包括:在实践活动前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必要性,以便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通过家长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教育;做好带队老师的动员工作,使他们能重视实践活动,明确自己的职责;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教育。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1)利用学校迎接各项检查,组织学生进行全校性大扫除。

(2)多次组织学生清除污渍。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综述

近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各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文章不断涌现,有必要对相关成果予以归纳总结,以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发展。

一、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含义

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含义,论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等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和,可以分为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生个体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两种类型。[1]

二、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对于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研究者从各自角度展开了全方位论述,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社会实践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大课堂。[2]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研究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启迪和震撼,由此产生的内心感受更真切、更实在,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可能更长久、更关键,是校内教育或宣传媒体影响难以替代的。

第二,社会实践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如何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社会需求面前表现出适应性差、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无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促使我们分析、研究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2]社会实践对于建立健全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等十分必要。

第三,社会实践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目的。参加社会实践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实践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研究生坚韧的精神、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人民群众中塑造良好的个体形象。

第四,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与基地单位的交流合作,开创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研究生社会实践可以满足合作单位的人才需求,解决人才培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对于高校来说,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要求,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3]

三、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上,有论者认为: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转变过去把社会实践与教学工作割裂开来的思想。[4]高校应考虑把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的必修课,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其教学工作中去。

四、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原则

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应该坚持的原则,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研究生社会实践应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实践的内容与研究生的业务知识运用结合起来,实践的形式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5]

第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要遵循双方受益原则进行安排和筹划,突破固定时间限制。[2]按照“双向受益”的原则,将学校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主动同地方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实现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经常化。

第三,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学校会同地方负责安排社会实践事宜,总结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严格按照“使研究生可受到教育、让社会实践单位的确能受益”的原则来发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而绝不能采取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态度。[2]

第四,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设计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择业创业相结合的原则。[4]

第五,研究生社会实践应坚持重点面向那些“基础薄弱,发展较快”的地区和“老、少、边、贫”地区。[6]社会实践点选择在贫困地区为好,贫因地区的特点是生活艰辛,干群求实意识突出,既有吃苦耐劳、勤恳诚实的民风,也有不少阴暗面乃至丑陋的现象,把研究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有利于打破他们理想化的政治思维,可以促使他们升华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艰辛的生活中磨炼其意志。[7]

第六,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9]社会实践应服务于构建和谐的经济环境,服务于构建和谐的政治环境,服务于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等。[8]

五、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

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校内“三助”工作、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宣传、研究生挂职锻炼、业余兼职、参与大学生学习、科研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实习以及“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5]

研究生社会实践应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面向社会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具备科技、文化和智力服务性质的活动为主要形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特点应在兼顾德育功能的同时,体现研究生培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使社会实践成为研究生个体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有效形式,成为高校与实践单位开展大规模、高层次科技文化合作的中介和桥梁。[5]

六、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有论者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体验性。学校的理论教学及科学研究,对研究生来说是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东西,实践使他们有机会与现实结合。第二,专业性。专业及研究方向是研究生科技服务社会的基础。第三,启发性。实践是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能使研究生产生兴趣和灵感,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4]

还有研究者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概括为:第一,高层次性。研究生经过基础课程学习、理论知识积累、科研项目历练等过程,已经具备了从事一定实际工作的技能,以研究生群体特点和知识层次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更应该注重科研与服务的转化,在层次上有较大的提高。第二,主动性。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开放的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达到主动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所知理论进行深层次探究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三,互利性。[9]

七、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基本环节和发展阶段

有论者认为,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已形成了包括项目征集、学生选题、前期考核、具体实践、中期考察、考核总结等环节在内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可归纳为:项目征集阶段、项目申请阶段、实践前准备阶段、社会实践阶段、考核总结阶段。[10]具体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情境设计应当包括:实践目标分析、实践基地创设、实践内容和形式设计、实践效果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尝试阶段、规范阶段、基地阶段”等三个阶段。[11]

八、关于衡量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效的标准

有论者认为,衡量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效的标准应该是宽泛的、多视角的,包含以下方面:一是研究生对实践单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对社会企盼知识、渴求高层次人才等,是否有切实的感受与体会;二是为社会实践单位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是否与对方建立了进一步合作的联系;四是社会实践为学校引进了什么科研项目;五是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并有提高等。[12]

九、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论者总结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为:以实践育人为根本,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以科技服务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周密管理为保证,形成较为完整的运行机制等。[12]

关于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论者总结为:“任务式实践”较多,自发组织的实践少;对“小分队式实践”较重视,对“个体式实践”易忽视;重视总结报告,忽视实践过程;形式一成不变,未能协调统一;过于注重形势教育,内容上缺乏创新;认识上存在偏差,组织与指导工作欠缺,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实践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差,社会实践成果考核不科学等。[13]

有论者就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提出如下对策:提高各方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认识、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针对性,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将硬性要求与弹性评价相结合。[9]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研究生范围、时间、课题征集、经费、考核办法、运行程序、实践期间研究生的纪律、表彰先进条件等作出全面、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活动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12]

参考文献

[1]王珂,黄维柳.做好农林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赵伟,吴剑平,李志华.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问题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3]程翠玉.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4]屈晓婷、秦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情境设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

[5]雷世富.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参与各方的利益冲突与协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6]彭江得、严继昌、何跃德.建设研究生社实践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3).

[7]丁纪平、徐俊忠.哲学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之我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3).

[8]江小惠.研究生社会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

[9]王现彬.研究生社会实践问题及对策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8).

[10]邹向荣,杨亚俊,邵正隆,王永海.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

[11]严继昌,杨瑞东.十年实践结硕果 校地携手育英才-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十年改革回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第3篇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第4篇

一、选题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起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认为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将会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下去,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选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性和导向性环节,它所涉及的方向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着课程深入实施的成效。

(一)利用问卷了解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课题

为了使活动较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取向,指导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交往等情况,调查学生希望开展的主题和形式,将结果提交到班级民主会上,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本班的活动主题。

(二)结合特别节日,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课题

中国是个传统型的国家,每个月份都有属于它的特别节日,每当节日临近,人们总会以寄送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深情祝福,特别是学生。可是有些学生在送赠时互相攀比,不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于是以“电子贺卡的制作”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为切入口,在了解贺卡、调查贺卡浪费、走进电子贺卡、制作电子贺卡的一系列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要爱惜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聚焦热点、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课题

当今世界形势瞬息万变,信息高速发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大大扩展,耳闻目睹,感受多多,让学生把社会见闻、一些热点问题与新闻时事、或是自己亲历的一些事情介绍出来,引导大家的争鸣和碰撞,激发学生兴趣,从中撷取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为行动的主题,引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使主题生成有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二、选题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力求课程向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回归,让学生真正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生活来获得丰实的体验,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进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发现、反思,在生活中观察、调查、访谈、探究,在生活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的超越。

(一) 学校生活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

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帮助学生展开实践、深入实践的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 家庭生活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爱心,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开展“我给父母写封信”的活动。抓住时机,我趁热打铁和同学们一块开展了“爱心献给父母”的实践活动,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只知向父母索取,不知父母劳动的艰辛,只知享受,不知回报。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孝心和责任心,让他们从小懂得感恩,激发学生心中的爱,用爱回报父母的养育教导之恩。

(三) 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舞台,涉及到方方面面,内容深广。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注意选取角度,以小见大,只要让学生获得最感性、最生动、最富人性味、最富时代感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作详尽的、深刻的、成人化的过分要求,以利于促进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社会,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社会。

三、选题以可行性,可操作性为关键

综合实践课程主题的选择,一定要具备实践的可行性,综合实践主题必须是学生可以实践的内容,实践体验是综合实践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所选择的实践主题既要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校实践硬件和软件的配备,因地制宜地选择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在学科课程中生成主题

综合学习活动与学科教学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能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课题可行性的开展。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探究、实践活动。

(二)引导学生在各类学校活动中生成主题

劳动实践的活动成效范文第5篇

一、特色工作——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嘉定一中认真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道德情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到位

年初,利用班主任工作年会,讨论学习《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上海市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教育指导大纲》的有关精神,并征集班主任关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意见及建议。

在4月的班主任会议上,学校分管领导作了《嘉定一中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培训,并布置了有关工作要求。

5月出台了《嘉定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鉴定表》设计了嘉定一中的《学生社会实践手册》。

6月底,具体落实“一班一基地”有关工作。

9月,布置新高一“一班一基地”工作。并于10月,对各班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指导意见。

9月,成立《南京社会实践校本教材》的课题开发小组,10月校本教材完成。

此外,在暑期中整理了原有的社会实践的资料,整理编写了《青年党校》、《校园讲解员》、《学生检查队》等社会实践校本教材。

2、校内实践可操作性好,达成度高

(1)高一的始业教育与军训、与校内教育有机结合。内容包括校史教育、学校精神教育(分别由校长、校友主讲)、行为规范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五大内容。

(2)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寝室岗位责任制”、“班级、寝室值周制度”“学生检查队检查制度”、“清校检查制度”等,一刻钟劳动排入课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具体岗位并落实相关的责任。做到班级、寝室事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以“完成承诺”,“自我尽责”作为行规教育起步教育,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3)保证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学生还可选择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如接待新西兰的外宾来访时,进行校园讲解;运动会上作为志愿者,维持运动会场的秩序,打扫运动会场的卫生;青年党校、新疆班志愿者、高三入党积极分子分别承包了校内的空教室的卫生;校内的优秀学生还报名参加了学生检查队、国旗班的选拔。

校内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已经形成了一套有序的、高效的、评价明确的操作体系。

3、校外实践三大课程板块同时推进,学生参与率高、成效显着

(1)校外实践的必修部分包含了高一军训、高二学农劳动、高三的社会实践,一年两次为期4天的素质教育活动,学校都有明确的实施计划,对学生有要求,活动有总结。特别是高三的南京考察,我校通过研究将此活动课程化,纳入了我校“知识应用 问题解决 尝试研究”的研究型课程体系中。学生将带着课题上南京,以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重视实践体验,课程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实施。并且南京社会考察我校已经编写了校本教材,并发到了每一个班级中付之实施。针对高二的劳动,我校也有类似的想法,想结合今年的劳动,开发出校本教材。

(2)校外选修部分中,青年党校的走访优秀党员、孔庙的义务讲解员等活动,每班的志愿者服务队落实“一班一基地”,已经形成了“校区、社区、城区”三区联动机制,达到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活动”的活动规模。

如高二(4)班班主任刘丽华老师和她的班级干部一起,在今年设计了“与世博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含了地铁志愿者、路口协管员、社区老人的英语教师、城市美容师、超市“孤儿”收集者、义务导游讲解员、参观嘉定工业区的沈阳远大集团等系列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参与量大,收获多。班主任在小结中写道:同学们学会了团结信任、理解包容,懂得奉献,学会感恩,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主题活动”这一做法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提高了,班主任要有设计活动的能力,要利用好班级资源,当然更是要求班主任辛勤的付出。从活动的结果来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有效度,避免了类似暑期结束,居委敲章,算是参加了暑期的社区活动来混学分的做法。对于学校,则将设计社区活动手册,以及提供定点的联系活动场所,作为学校的社会实践资源。

根据本学年社会实践实施情况来看,能完成社会实践所规定高一高二学生学年30天、高三15天的要求。

二、落实“两纲”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整合校园和社会各项资源,开展常规化和长效性的“两纲”教育的课内外活动;进一步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有机融合。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两纲进课堂”----所有学科,全面推进。一方面,各学科教师都能注意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两纲”,另一方面,在班会课活动中,注意开展“两纲”的主题班会及主题教育课。上半年结合世博,组织了“我们与世博”的主题班会校级展示课,下半年结合新生的始业教育,组织了“生活的准则”主题班会的校级展示课。各班每一学期至少有一节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教育课。精心组织XX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的相关活动。语文组吴晓燕老师设计的“世博一课”《一起去发现世博之美——作文的思维训练》,该课的活动设计已获得上海市三等奖,并将在区二纲研修联片范围内进行教学展示。

(2)丰富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我们已经形成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学科渗透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汉族与新疆班学生结对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常规做法。平时抓住各种契机,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活动。

a、外聘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华侨等来校做讲座,如学校在9月17日邀请了交大刘西拉教授作了《21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报告,刘西拉教授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给学生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他的言语间流露着对祖国的爱与自豪,让学生了解到了刘教授那一代人的精神品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无私地默默奉献一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年轻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李忭荪先生在颁发怀德奖学金时、 赵小兰女士来访时都做了类似性质的报告。

b、抓住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庆日,抓住法制宣传周、水日、国防教育日、艾滋病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向祖国拜年”、“我的世博,我的教师节祝福语”网上寄语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文明观世博 热情迎亚运 和谐迎国庆 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从寄语中反映出了学生的爱国心、公德心,折射出了民族自豪感。组织学生开展“爱粮节粮”、“爱水护水节水”、“‘绿箱子’环保公益活动”、“找寻身边的文物古迹”、“反宣传”等征文、摄影等活动。开展了“祖国颂”、 “庆祝教师节”、“祖国的未来 我的责任”等主题活动。

c、利用区里提供的各种展板、“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46个学生社团,“悼念玉树遇难同胞”、“世博会”等国家大事这些活动载体,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引导学生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爱国之行,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d、围绕“世博”资源进行教育引导。把握“迎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分享世博”的各种契机,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世博实践活动。重点开展世博文化行动、世博文明行动、世博志愿者行动、世博创意行动等“世博十八项”活动。组织了“世博风尚好少年活动”、“世博风尚好家庭”的评选,参加区、市各级组织的各项世博活动成绩突出。

e、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道德实践等主题活动,“成长·成才”18岁成人仪式、“嘉懿之星系列评比活动”、“德尚风采人物”的评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和“嘉言懿行、我行我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秋季运动会”、“一二.九”歌会等,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了空间。

(3)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汉族班与新疆班结对活动,在汉族班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学校每个党员与新疆班学生结对活动,高三学生的成人仪式,每一位结对的党员教师给新疆班的学生写下了发自肺腑的成人寄语,留下了殷切的希望。学校专门设立了课题《民族团结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如心理咨询、协助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等等。成立“心灵驿站”心理社团;师生开设心理放松室,并聘请兼职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b、每班设立晨检员和知心委员,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及心理老师。构建起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c、组织开展心理、交通安全、防范意识等讲座或宣传,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如XX年3月29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耿文秀教授为我校高一、高二女生开展“青春的激荡与呐喊”专题心理讲座;XX年04月29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沈烈敏教授为高三学生开展考前心理疏导讲座。

d、组织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如“家化杯——我当小小心理辅导员”演讲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学生个人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温馨教室建设——注重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莲~山 课件>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围绕基础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管理,抓实常规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加强岗位落实制度,强化责任意识。重视对学生仪表、自行车排放、迟到、班级内务、保洁区、眼保健操、课间跑、黑板报制作、寝室卫生和纪律等检查管理;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周五清校例行检查;对一刻钟劳动检查等,各项考核均纳入到温馨教室的评比之中。各班开展了文明自律的承诺活动。

2、营造特色班级文化氛围。在原有的班级口号、宣传橱窗、绿化角等基础上,为展现学生青春风采、蓬勃活力,全面展示各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展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组织开展了班徽活动,作为温馨教室建设的一个项目。该项活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支持,参与的面广量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很好的效果。在秋季运动会上,各班亮出了自己班级的班徽,喊出了班级口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注重团队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运动会、“一二.九”歌会、社会实践活动、课间跑操、紧急疏散等活动,需要组织纪律,需要创新思维,需要共同努力,由此从中体现出了每个班级的独特文化风格。

4、树立标兵,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类奖学金的获得者、各类先进的表彰、班级干部的竞选等活动,为班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