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节能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提高公路质量,合理布置公路设施
交通拥堵导致能耗增加,而交通拥堵在相当程度上与道路布置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公路质量不合格也直接加大了汽车的能源消耗。所以,政府要加大对道路建设和改造的投资。
2、提高交通参与者的道德素质和交警职业素质
我国尽管有较为完善的交通规则,而交通规则与执行效果差,主要原因,一是行人、驾驶员的交通道德素质不高导致交通事故频繁,交通拥堵增多;二是部分交通警察管理水平较差或工作责任感不强,有的采用以罚代管的方式来增加个人收益。所以,我国由人员素质问题引起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情况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引起城市汽车能耗增多的原因之一。必须对国民采取宣传教育和奖励惩罚相结合的办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3、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减少道路运行能源,减少车行成本
(1)按区域或分时段实行差别性的停车收费政策
其目的是控制车辆在高峰时期的过度使用,以减少拥堵、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2)实行强制汽车报废政策,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对不合格及退役车的继续运行要进行重罚。
(3)借鉴国际上快慢车道的管理经验,在行车密度较大的地段设立快慢车道,为载客量多的汽车开辟快车道,而空载率高的汽车则只准进入慢车道。
(4)建立合并使用出租车机制,对出租车的空载率进行控制,以缓解乘车压力,节约出租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车行成本。
二、开发节能型汽车的建议
1、建立节能汽车产业联盟
我国汽车行业面对极其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境考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突破单个企业能力的局限,进行横向联合,改变力量分散的现状,以降低汽车的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经济效益。建立联盟机构,承担节能汽车创新中的应用技术和研究。同时,成立行业公共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建立行业共享数据库,并制定国家节能汽车技术标准。
2、制定合适的燃料经济性标准
车辆燃油消耗水平与其环境和能源效益息息相关。我国车辆燃油消耗水平较低,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车辆燃油消耗限值标准或法规,逐步实施。尽管我国已实施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而仅是限制性标准,并非激励性标准,也不具备按燃油经济性对机动车进行节能等级的认证和分类功能。国家要尽快出台常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燃油经济性标准,以及混合动力、气体燃料车辆等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标准。同时,应增加机动车节能性的等级标准制定、认证和分类进行管理,对符合高节能标准的机动车要授予节能等级标识。同时,还必须颁布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分阶段燃料经济性标准,量化各项相关技术指标,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建立对汽车行业的引导和约束机制
在制定和实施鼓励汽车使用的优惠政策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汽车行业的引导和约束机制。并在约束机制方面,要加强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管理。
4、实施节能汽车消费税减免的经济政策
消费税的减免要达到欧Ⅱ标准的汽车,减免40%消费税;达到美国加州汽车超低排放限值标准的汽车,减免50%消费税。对节能汽车的购置,免收其排污费,减免节能汽车的停车场地费以推广节能汽车的应用。
三、鼓励汽车使用节能的措施
1、加大小排量节能汽车的政府采购,营造节能汽车消费的良好氛围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努力营造节能汽车消费氛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国家节能减排方针政策,全面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提高全民节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全面营造节能汽车消费氛围。
2、减少公车数量并禁止公车私用
关键词:城市建设现代建筑低碳节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数量也得到了增长,对资源与能源的需要也逐渐的增多,从能源的消耗方面来说,全球的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最后形成没有能源可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世界人民将面临着能源危机。同时,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向大气排放着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必须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重新审视我国的行为,明确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的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低碳节能建筑理念的提出,很快被人们接受并且广泛的开展。
1我国开展建筑低碳节能的必要性
1.1降低建筑能耗的需要。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生活人口将达到56%以上,建筑物和设施也将成倍增加,建筑能耗的增加将不可避免。
1.2 人们健康的需要。当前尤其是现代名目繁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具的存在,使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含有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及CO2、CO等等,影响人体的健康。燃料在灶具中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油烟,主要成分为焦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焦油中的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易引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另外,室内用的各种清新剂,除厕剂等散发的气味亦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能耗的增加和大量空调设备的安装,“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使环境日益恶化。
1.3环保的需要。低碳节能建筑则可有效地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空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节能环保。此外,以往的建筑仅仅是在建造的过程中,考虑环保问题,对于建筑投入使用及未来废弃拆除等方面环保问题则常常被忽视,而低碳节能建筑将环保设计理念贯穿于建筑初始直至拆除的全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当代的环境保护,同时也是对下一代负责的一种体现。
2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2.1低碳节能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定。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不同的建筑设计形式会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别。然而,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这就需要利用动态热模拟技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和比较。
2.2低碳节能建筑选址。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 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
2.3低碳节能建筑的规划和体型设计。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在规划布局上, 可以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即使在无风时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尽量减少太阳辐射。
2.4低碳节能建筑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 建筑物低碳节能措施的应用
3.1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1.1自然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技术主要是指白天充分利用阳光来为设计空间照明的设计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式自然采光设计和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被动式采光设计主要是优化建筑的透光设计,使建筑透光能够达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利用自然阳光实现居住空间的采光需要。主动式自然采光设计主要是指采用镜面反射采光,利用光管导光、光纤导光,棱镜组传光,利用卫星反射镜采光,光伏效应间接采光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采光设计。
3.1.2增加自然通风设计减少空调等设备的使用。现在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虽然在低碳建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现在国外在自然通风设计上的方法很多如单侧通风、穿堂风、烟筒效应、非烟筒效应等等,国内的住宅建筑设计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经验,在考虑空间使用的基础上对热的产生进行综合分析,对通风热能进行集中配置。
3.1.3设计、研发和建立适合国内市场需求且经济成本可行的建筑技术体系,如建立轻钢、新型轻质混凝土结构、符合材料结构体系等等。这样能更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对墙体、门窗、室面、遮阳和楼底面系统的设计,提高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3.1.4水资源的使用。生活用水占的比重最大。建立将生活污水、雨水等收集、处理后重复使用的中水系统,就地处理污水,变污水为中水在建筑节水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节水、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3.2节能墙体和门窗的应用。我国传统围护结构墙多为无机材料组成,如砖石砌体、混凝土、水泥砂浆等。为了节能保温的需要,当前应大量引入有机保温材料如摸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硬泡聚氨酯等,因为这些有机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要比传统墙体材料的保温性能强,而且这种墙体除传统的承重、隔声要求外,还增加了保温隔热的要求。针对门窗是建筑物内外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的特点,建筑门窗的节能除了从提高玻璃和框扇本身的热工性能和尽量使用中空玻璃并保证中空玻璃的密闭性外,还应该从玻璃和边框接缝以及门窗框扇搭接处的严密程度着手,因为各搭接处严密才能保证空气流通量的减少。对金属框门窗在保证足够空间的条件下采用塑料、橡胶等隔热材料进行断桥处理,断桥的长度及宽度均应保证,在安装配件时不破坏断桥、门窗四周与墙体连接处缝隙采用聚苯板或聚氨酯等材料嵌填而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嵌填,以保证其严密性等。
3.3暖通系统的节能控制。冷机是否能节能主要取决于其部分负荷时能量调节的性能,即控制制冷量和冷负荷保持平衡的调节能力。常见的节能手段是变频技术的使用,一些楼宇对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控制增加变频器,还有一些大楼对风机加入变频器,这些变频器均由BA系统进行状态控制。对于风机和水泵设备,其风量与转速的一次方成正比,风压H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轴功率N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采用变频器进行调速,当风量下降到80%时,转速也下降到80%,而轴功率N将下降到额定功率的51.2%;如果风量下降到60%,轴功率N可下降到额定功率的21.6%,因此采用转速控制方式来调节风量,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3.4屋面的节能措施。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应采用坡屋顶,加强屋面保温措施,设置保温隔热屋面。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
3.5环保型绿色建材的应用。在建筑的兴建及装饰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设备管材、装潢材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是造成建筑能耗及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人造板材中含有大量的甲醛、加气混凝土则会会发出大量的氡气等,此类物质和气体的产生均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程度的污染。现阶段,我国建筑主要采用的一般都是钢混结构,在该结构中,水泥的使用量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水泥是高污染、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建筑材料,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平方米的钢混建筑,大约能够产生出400kg左右的二氧化碳,并且混凝土废弃物还是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生成物,其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为了体现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以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为主,以此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污染最有利的措施之一。
4 结束语
低碳节能建筑物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电气的功效,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促进我国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黄芳,李瑞晴. 低碳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与走向[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2] 朱伟.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几点措施[J].甘肃科技, 2011,
【关键词】 煤矿企业;低碳审计;内容;方法;节能减排
引 言
低碳经济已初步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能源行业将朝着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而且建筑、化工、制造业等,也都必然朝着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中国本身是煤多油少的国家,如何利用煤炭来进行“低碳”尤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国际国内逐渐“低碳化”趋势又如何衡量自身是否低碳,对企业或产品进行碳盘查,也称“碳审计”,应是低碳化考量的第一步。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把能源审计作为法定审计。200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其中第五十条、五十四条都对公共机构的能源管理、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提出了进行能源审计的要求。而煤炭企业作为产能企业,同时也是耗能大企,如何围绕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领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循环经济和煤炭的综合利用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低碳审计是对能源管理水平、用能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用能状况、能源、物流、财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审计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监督和促进力量,显然需要介入并发挥作用。
一、低碳审计
(一)低碳审计的概念
低碳经济审计是由有关审计组织,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职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可参考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对企业经济或技术产品是否低碳及碳排放总量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进行真实、合法和效益的审查并提出低碳审计报告与决定。低碳审计可分事前审计(结合低碳评价)、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通过审计对该企业或技术产品是否低碳来确定下一步的决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低碳审计可由政府审计或民间审计,即由注册会计师受托有偿进行的审计活动。意在提高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管理水平、绩效和责任意识,提出改进建议。低碳审计是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用能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用能状况、能源、物流、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
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行资源高效利用的低碳经济模式。碳审计作为能源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环境保护具有直接作用。一方面,碳审计能够通过自己特有的手段和方法,直接评价能源使用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能源利用中的有效性以及对地球“体温”存在的影响等问题。构建低碳经济审计模式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它与节能减排和环保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低碳经济审计是“节能减排”、“环保”、“能源”、“低碳生产”、“低碳技术”、“新能源开发”等诸多审计的总和。构建低碳经济审计模式不仅是经济形势发展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求。
(二)低碳审计的程序
根据低碳审计的目的和要求,低碳审计的程序概括如下:
1.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具体工作内容,制定低碳审计方案和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审计范围,报主管部门批准后确定低碳审计任务;
2.工作任务确定后应由审计单位与审计委托方签订低碳审计委托书,作为审计单位开展审计工作的依据;
3.审计单位应深入用能单位收集能源购入、消耗、外销、库存等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应认真核实数据的准确性;
4.现场监测与调查情况;
5.按任务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整理、计算与分析;
6.对选定的节能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7.根据统计、分析、考查和检测的结果编写审计报告;
8.定期回访调查,确保低碳审计的效果。
(三)低碳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审计的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真实实施低碳,节能减排、增强盈利能力,实现低碳经营目标,对用能单位执行、落实国家各项能源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帮助用能单位在生产活动中摸清用能底数,查找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浪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和制定节能方向,以降低企业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审计目标是人们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实现的根本目的、要求的总和。它是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以外,还取决于审计主体的性质和审计授权或委托者的要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对审计的客观需要的影响。低碳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审计目标自然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
低碳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
1.在财政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在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追加预算的审批和拨付等环节,监督财政及有关部门或单位是否从材料采购、设备购置以及减少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围绕低碳经济的要求编制预算草案。同时要检查监督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对企业和社会实行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激励政策是否执行到位,应该拨付的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
2.在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检查监督这些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是否按照预算安排及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去使用这部分资金。比如交通运输设备、照明设备、材料的采购,是否选择了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能减排材料和设备;有无违反规定购置大排量汽车和无编制汽车;如果安排绩效审计,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节电、节油、节水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力,成效是否明显;还可以到现场突击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以及在设备方面的大马拉小车等现象,是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发挥了国家机关应有的表率作用。
3.在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中,应当把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情况贯穿到审计方案中,从工艺技术的选择到设备、材料和燃料的选购,是否坚持了节约和效能相结合的原则,是否把节能、降耗、减排的考核放在与产值产量考核同等的地位上,节能减排降耗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有关措施是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监督检查被审计企业是否存在管理松弛、纪律涣散、损失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特别是节能减排指标是否达到或接近甚至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单位GDP能源消耗是否逐年下降。特别是对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带垄断性质的企业,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购买和使用超大排量汽车、建豪华办公楼等讲排场,摆阔气的腐败现象。各级财政拨付给企业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补贴资金是否按规定合理使用,有无挤占挪用,甚至虚报冒领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4.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应该采用正面宣传、从严处罚和公开披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媒体宣传那些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以审计机关的影响力,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同时,对那些管理混乱,浪费严重,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不力的单位,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并给予曝光,以此促进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和氛围。
从上述内容可见,低碳审计对于强化企业能源管理、提高耗能设备的转换效率、挖掘节能潜力、建立能源管理目标和评价能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煤矿企业面临的审计问题及如何进行低碳审计工作
(一)煤矿企业在审计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经营,企业内部具有复杂的资源和能源利用关系,导致能源管理人员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和节能减排潜力较为困难。通过能源审计可查找问题所在环节进行重点解决。在对大型煤炭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
1.审计量器具配备方面,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仪表配置不完善,特别是煤矿自用锅炉煤炭计量工作不够细化、炉渣现场提取化验考核存在人为因素等,不利于对耗能设备的节能考核。
2.能源统计台账及报表还存在缺陷,未强化能源统计的具体途径,给核算带来困难。
3.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给审计带来一定难度,影响到审计水平的质量。
(二)煤矿企业如何进行低碳审计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依据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分析各个因素(或环节)影响企业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在开展低碳审计工作时,要查找企业各种数据的来源,并追踪数据统计计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能源实物量平衡分析,采取盘存查账、现场调查、测试等手段,检查核实有关数据。只有在数据准确可靠时,才能进行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进而查找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和措施。
1.用生命周期法对是否低碳技术及产品进行低碳评估。例如水煤浆是否应该在燃煤锅炉上推广应用,首先应该对其进行低碳评估,评价方法应该是生命周期法,即水煤浆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链条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可用财务核算的原理来推算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当中碳排放量,既要计算提高效率而达到节煤、减少的碳排放量,还要计算原煤磨细、水成蒸汽、运输增加、增加的辅助环保设备制造、运行、销售及售后维护方面等各方面能耗与碳排放量;然后用整个生命周期链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度量,看是否真正低碳,从而决策是否应该立项、推广应用:财政、科研、税收、排污总量指标、能源指标等方面政策是否应支持及支持力度。
2.加强能源管理。按照《节能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每年安排专项节能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培训、监测、奖励等工作;设立节能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计量、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的能源管理制度,并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严格考核;杜绝水电风气系统的跑冒滴漏,加强热力设备保温,优化燃烧方式,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改进操作方法等。开发新型节能工艺,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领先水平。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将现有原煤淘汰浮选压滤工艺流程生产线逐步改造为先进的全重介浮选压滤工艺,新建选煤厂的原煤深加工系统全部采用全重介浮选压滤工艺。(2)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高效风机、泵、压缩机,高效传动系统等;对大中型变工况电机系统进行变频调速改造,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推广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3)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更新、替代低效锅炉;通过集中配煤优化入炉燃料;通过改造和分层燃烧等技改措施,提高锅炉热效率。(4)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措施是:建矸石电厂、瓦斯电厂。
4.加强宣传与研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力军是工业企业,由于当前审计工作还无法涵盖所有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单位,对一些工业企业没有审计监督权限,所以仅仅依靠审计监督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远远不够。要加强对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意义、目的、内容及采用生命周期法评估的宣传,尤其领导企业家首先要树立低碳观念。媒体也要注意“漂碳”概念的宣传。另外,鉴于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是新概念,政府应组织有关单位对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的内容、方法、监督管理机制及相应政策法规等进行研究。
5.加强企业自律。各级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内部审计自律组织这一渠道,积极组织辖区内工业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机关的指导下,依据国家的节能法规和标准,按照审计机关事先规定的程序,对其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审计工作者是低碳审计的前锋战士,只有通过审计工作者专业纯熟的审计,才能得到专业的、精确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对于煤炭企业进行低碳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国家低碳事业的基础。
三、实例分析
笔者引用中国矿业大学节能技术服务站依据对某大型煤炭企业低碳审计案例,实证分析低碳审计在大型煤炭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审计方法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一)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图1显示了某大型煤炭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图2、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该企业二级单位原煤生产、电力生产、电解铝生产能源消费状况。
如图所示,就能源消费去向来说,原煤主要用于电力生产和供热,电力主要用于电解铝,重油主要用于电解铝中阳极生产。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准确把握该企业能源消费状况以及能源流向,为各项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和能源利用效果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二)分析和评价企业能耗指标,核算节能减排量
2008年该煤炭企业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2 320.89吨标准煤(含洗耗),不计人洗耗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为8 28817.06吨标准煤。图5显示了2005―2008年4年来该大型煤炭企业综合能耗指标的审计结果。结果显示2008年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当量值)审计指标为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4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产值电耗为2 339.31KWH/万元。企业2008年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3年相比均有降低。
(三)审计期如何从管理体系中挖掘节能潜力
针对企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管理节能。具体措施如:
合理配备节能管理机构的人员;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实施能耗公报制度和节能奖惩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节能监察工作,强化重点耗能单位和耗能设备的节能管理;完善节能标准与制度体系,加强能源消耗的定额考核。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节能潜力。取消或部分取消燃煤锅炉,充分利用余热、余汽、余温实现内部工厂、生活社区等集中供暖。优化生产系统,从技术层面挖掘节能潜力。适时开发和应用可靠的节能开采技术,以工艺改革促进节能,并通过提高煤炭开采的回收率,实现开发节能。如对电耗较高的矿井主通风机实施节能改造,应用电力电子调节和液压风叶调节技术,合理选配高效节能局部通风机;矿井中央泵房排水要采用集中自动控制技术,主排水设施及相关系统运行尽量实现“避峰填谷”时用电;采用先进的填充技术将未出井的矸石回填已采掘完的巷道,实现矸石不上井,减少提升耗能。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做到最大程度的减排。综合利用煤矸石,减少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保水、节水开采措施,合理保护矿区水资源。增加矿井水处理工程,使水资源再利用,争取做到矿井水零排放。
四、结语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不仅是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而且对改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一直是我国能源大户,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对煤矿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低碳审计对企业的能源管理、能源技术改造以及近期及远期的节能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企业合理用能、节约用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依据,是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某大型煤矿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案例分析,使生产单位自身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积极查找企业的管理漏洞,促使企业提出了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技术改造措施,推动企业节能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力军是工业企业,由于当前审计工作还无法涵盖所有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单位,对一些工业企业没有审计监督权限,所以仅仅依靠审计监督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远远不够。要保证低碳审计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观念创新是首要、体制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关键、人才建设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辜洪,陈训.乐轧厂开展能源审计活动[J]. 冶金能源,1988.
[2] 刘渝康.以《书能条例》为准则推动企业节能管理上等升级[J].冶金能源,1988.
[3] 韩广.抓好能源审计,促进节能减排[J].中国能源,2009.
[4] 李光明.强化节能管理,提高企业效益[J].有色冶金节能,2000.
[5] 张华.浅析油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6] 任强.辜洪.能源审计在企业能源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能源,1989.
[7] 叶大军,巩德宽,寿小卿.能源审计是企业节能增强自觉性避免盲目性的有效途径[J].北京纺织,1992.
[8] 阳安江.石化企业节能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节能,1995.
[9] 沈荣芳,张伟,阳安江.燕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节能管理系统的研究[J].节能,1994.
[10] 白金仲.节能管理新思路[J].特钢技术,1994.
[1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能源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曲靖低碳经济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指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强化资源利用,控制环境恶化,缓解生态压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城市现在已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是继“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之后的新高标。在2008年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低碳城市”首次成为国内高规格会议的主题,同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ound)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珠海、吉林率先申请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曲靖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彻底摒弃传统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以能源节约、新型能源推广应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建设为蓝图、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建设好“低碳曲靖”,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曲靖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曲靖市环境质量现状
2008年,曲靖市排放废水8490.97万吨,化学需氧量33304.94吨,氨氮3435.97吨;工业废气19495239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8.1981万吨,氮氧化物9.1076万吨,烟尘7.38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1305.49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39%,重复利用率为92.39%,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去除率分别为35.51%、98.7%、89.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4.49%。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往年相比得到有效控制。在曲靖市南盘江、黄泥河、北盘江、牛栏江等主要河流的九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类标准的有2个,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有2个,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有1个,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有4个,水质达到功能要求的断面为4个,占44.4%,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曲靖城区的2个饮用水源地潇湘水库、西河水库和1个备用水源地独木水库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稳定,除总氮为Ⅲ类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标准。曲靖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有362天,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52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年平均值有所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0.08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0.028毫克/立方米,优于上年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曲靖市由上年的5次酸雨变为无一次酸雨。综上所述,曲靖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真正做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低碳经济成效逐步显现。但是,由于我市人口多,资源少,工业门类多、分布广,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脆弱,肩负着保障珠江、长江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责任,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很艰巨,“低碳曲靖”的建设面临种种困难,有很多工作等待落实和完善。
二、当前曲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和建议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当前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总体规划,明确任务
第一,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政府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协调机构和专门的管理部门,统筹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第二,加快制定《曲靖市低碳经济实施意见》及《曲靖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细化建设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市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远、中、近期发展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第三,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城市研究相关工作。
2、加强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以我市现有高校为基础,通过与省内外低碳领域先进单位合作,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成立曲靖市“低碳城市研究会”,推广低碳理念,开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研究。以此为依托,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和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进资金、低碳技术和人才,对我市重点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标准进行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市重点行业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体制的创新,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3、加紧相关政策的制定,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我市低碳经济法规保障体系。当前,应该结合曲靖的实际情况,加紧制定出与国家《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配套相关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我市低碳经济法规保障体系,为我市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加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体系的研究,加强财政和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积极探索碳交易、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交易市场,给中小企业参与低碳经济提供更大的融资平台。引入“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经济调节。
(2)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政府应该帮助企业充分认识到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以及认真抓住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与契机的重要性。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其一,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其二,紧密研究和跟踪国际、国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势所制定的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超前作出企业的低碳战略部署;其三,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
(3)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政府要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目前可选择我市某一县(市)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加快低碳技术的转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尤其是要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4、全面实施低碳化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科学管理
(1)抓好农村节能。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支持开发秸秆固化、气化技术,稳步推进秸秆发电试点工作,并建设一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推广省柴煤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畜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能耗落后生产农业机械,积极推广先进的机械化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鼓励农村垃圾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利用,深入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2)强化重点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监管,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工业节能仍然是当前我市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大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能管理水平,认真做好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的建设,加强和完善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建设和能源消耗定额管理,着力培养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企业。加大关停“六小企业”工作力度,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实行限制治理、整改,逐步淘汰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技术和产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应用高效降耗节能和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
(3)推进建筑技能,严格建筑节能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对非节能居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环保节能改造。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对达不到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新建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强化节能设计,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积极推进“双百工程”(一百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一百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4)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业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汽车,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开辟城市公共交通专用或优先行驶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
(5)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在餐饮住宿行业逐步减少、最终取消使用一次性用品,积极开展争创“绿色饭店”活动。在家电销售场所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在流通领域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在经营场所广泛推广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严格执行室内空调温度设置等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
(6)加强节能科学管理和节能服务体系和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加快曲靖市地方节能法规、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强化节能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定期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定、公告。建立健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积极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参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增强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充实节能管理人员,落实节能工作资金,完善节能监督体系,强化节能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监察(监测)工作。
5、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发展壮大循环经济
(1)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高碳”产业的我市准入门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
(2)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应该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扶持一批实力雄厚,具有核心节能技术的节能服务公司,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发展壮大低碳科技服务业、低碳旅游业等优势服务业。规划建设低碳教育展示场所。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
(3)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第一,我市应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重点在电力、冶金、化工、医药、水泥、煤炭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建清洁生产企业。第二,大力发展我市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从减少工业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第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减少“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努力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第四,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林剩余物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第五,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增加农村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
6、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
将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宣传作为重大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一是主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登和播出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曲靖”建设格局。二是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低碳宣传,广泛宣传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紧迫性。选择一批先进机关、企业、商厦、社区,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三是通过产业发展、技术交流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曲靖”形象。四是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城市建设等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节约、环保和低碳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很好的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把“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方位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
7、倡导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用低碳理念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
(1)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导向作用的同时,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开展低碳(绿色)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择有条件的社区为曲靖市低碳生活示范区进行试点工作,倡导生活简单化、简约化,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让公众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的转变,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绿色消费,戒除浪费资源、增加污染的不良嗜好,戒除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陋习、减少日常“便利消费”,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以步代车,住房实施节能装修和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2)坚持用低碳理念编制城市规划。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推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坚持用低碳理念指导建筑设计,推广使用太阳能。规划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全面植树造林,建设园林化城市,减少城市建设、生活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城市炭汇。保护好我市区域内的珠江、长江流域及各水库库区的水体生态环境,建设珠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郑丹、王青、顾晓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08(9).
[2] 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8).
[3]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4] 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5] 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6] 王利飞:建设低碳城市 统筹城乡发展[DB/OL].中国当红网,2009-04-22.
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是高耗能的,而且由于大学城的规划选址普遍远离城市中心,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增加了学校通勤车的使用量和教职工驾私家车上下班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城校园建设注重追求整齐划一的形式效果,忽视了对节能和碳排放量的考虑。例如,以人工种植的平整草坪和靠移植大树而形成的校园景观,虽然起到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增加社会的碳汇总量,相反,草坪的大量供水需求和移植树木的大量死亡,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大学城建设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能够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大学集聚的规模优势,实现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但是,目前的大学城建设较少考虑资源共享[2]。处于同一大学城内的各高校之间相互独立,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导致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例如,在图书馆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图书馆校际之间资源几乎没有实现共享。根据我们在昆明呈贡大学城所做的调研发现,基本没有同学借阅外校图书资料。同样的问题也突出体现在实验室设备使用和学校交通车乘坐方面。各学校按照资源独享的模式发展,造成了大学城潜在的资源浪费,与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理念要求不符。
大学城校园中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有针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低碳生活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教室中每天实际自习的人数仅占可容纳人数的14%;在受访者中,有66%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使用单面复印,只有51.45%的学生会等待复印材料的回收处理,剩下的45.55%的学生基本上全部会将复印的材料丢弃;44%的学生表示宿舍没有采取节水节电措施;大约38%的同学在平日大量使用快餐盒就餐[3]。另有报道称,“如果全国近千所高校都成为‘低碳大学’,一年便可节省约210亿元。此外,还可省出26个武汉东湖的水体量,增加七个半香港大的绿化面积。[4]”可见,大学城校园的能源利用不节约行为成为低碳校园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国外低碳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
(一)注重新能源的利用和能源节约
在能源利用方面,国外低碳校园建设都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用来采用新能源和促进能源节约。东京大学通过对各种CO2排放源的评估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热源系统更新;为照明设备安装人体传感器;使用高效节能日光灯;升级冷藏设备以及室内空调设施等。耶鲁大学对30%的校园建筑物的供暖、通风和冷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全自动控制。此外,大楼安装隔热窗,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的校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照明,来达到节约电能的作用。朱比丽校园主要教学建筑的内部被安置了被动式红外线移动探测器和日照传感器,并由智能照明中央系统统一控制:当教室有人使用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使用人工照明,从而代替了人工开关;如果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线,人工照明就会自动关闭,从而节约能源[7]。
(二)注重低碳理念的培育和行为引导
国外高校低碳校园建设过程别注重理念的培育和行为引导。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在建设低碳校园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提高师生的节能意识、树立低碳理念放在第一位[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要将低碳校园的建设视为一个长久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短期规划,以最终实现校园CO2的“零”排放。在管理层面,他们加强对学生以及员工的环境意识教育,提倡通过注重微小的细节为CO2的减排做出贡献: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手关闭实验室的通风橱;选择爬楼梯而不是使用电梯;用完电脑后记得关闭显示器。朱比丽分校将校园的低碳理念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如: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600个可以锁铐的自行车位,以鼓励学生使用更为环保的自行车,降低学生在交通上的碳排放量。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的建设路径
低碳校园实质上是指整个校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这一结果主要受“碳源”和“碳汇”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碳源”是指二氧化碳的产生之源。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能源利用、教学和生活是“碳源”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碳汇”则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构建出一条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的建设路径。
(一)校园能源结构低碳化
校园能源结构低碳化对低碳校园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对北京大学生态足迹的研究发现:如何降低学校的能源消耗是北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9]。校园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主要是指在学校规划与建设过程中,使用低碳新能源,以取代对环境影响巨大的传统能源,以实现碳排放减量化甚至零排放。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能源利用模式的转型,尽量改变以煤炭为绝对主导的能源利用模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例如,校园道路照明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力所能及地采用太阳能路灯、风能路灯、LED灯等低碳照明系统。其次,在细节上,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使用风扇、空调、电灯;少用打印机和复印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新型的校园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也要采用低碳技术,通过选用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合理的采光和通风的建筑设计等来实现建筑低碳化。
(二)校园教学办公低碳化
学校是文教单位,教学办公就是其重要“碳源”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低碳化,主要包括合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与教师资源两个方面。关于教学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在教学中注意多媒体设备、教学耗材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将已经老化了的高耗能的教学设备器材更新为新型的低碳设备。关于合理利用教师资源,是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开设一些精品课程,用远程教学等方式来实现低碳教学。低碳办公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应用无纸化的办公平台,来减少办公设备耗材的使用,提高办公效率;通过召开远程会议来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三)校园个人行为低碳化
校园师生个人生活行为的低碳化是低碳校园建设的关键一环。有针对复旦大学的案例分析表明:仅个人的节能行为就能为复旦带来每年至少3%的节能减排量,这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建设低碳校园的方式,对低碳校园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节能”作为一项实现“碳减排”的间接途径,可以实现能源消费的减缓,相应地也就减缓了二氧化碳排放。据粗略计算,节约一吨水,就能减少0.93kg的碳排放量;节约一度电,就能减少0.96kg的碳排放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规范约束,引导广大学生养成低碳行为习惯,做到节约水电、爱惜纸张,不浪费粮食、低碳出行等。通过将低碳校园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低碳生活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观念;通过制定低碳校园行为规范,明确每个主体在建设低碳校园中的责任和义务。
(四)通过校园碳汇来减碳
低碳校园的建设不但要从“碳源”上进行有效的抑制,减少碳排放还应从“碳汇”的角度进行考虑。“碳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植被生长吸收二氧化碳,另一种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捕获和埋存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排放。例如,在校园内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保障校园内部的碳汇。采用覆草屋面、平台花园、垂直绿化等手段增加建筑的有机表面,以减小建筑的热(冷)负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为校园碳汇减排做出贡献。其次,高校可以加强碳捕获和碳埋存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推广,适时通过碳捕获、碳埋存技术进行碳汇减排。
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设计
从低碳校园建设的保障措施来看,一方面需要低碳技术的保证,只有可靠的技术保证才能使得低碳校园的建设目标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需要低碳制度的保障,只有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使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障碍得到解决[11]。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无“低碳”的直接规定。但是,“节能”作为一项实现“碳减排”的间接途径,我国现行节约能源法可以为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设计指明方向。
(一)明确高校节能目标责任和完善高校绩效考评制度
《节约能源法》第49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第25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的公共机构和重要用能单位,地方政府节能管理部门应该为高校科学分配碳减排任务,协助高校研究制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科研和后勤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节能目标。为了保证高校节能目标的实现,在低碳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将低碳校园建设工作纳入教工工作岗位职责和年度绩效考核之中,督促教职员工带头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节能目标责任,将学校节能目标实现情况作为校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权责分明,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状态;另一方面,完善校园能源消耗监管体系,明确各个主体职责,将能源管理效果和能源个人消费量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绩效考评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二)制定校园节能专项规划和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
高等学校作为公共机构,应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高校校园节能专项规划。高校校园节能专项规划是指,以节约能源资源为目标,根据学校的能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一定时期内学校的能源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所做的总体安排。学校节能专项规划是实施低碳校园建设战略的具体行动方案,对学校能源利用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进行合理规划与有序实施。学校节能专项规划应当规划期内学校能源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阶段性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及其他重要事项。《节约能源法》第67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该法第25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未能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奖惩机制,不利于低碳校园的有效管理[12]。学校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完善学校内部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这一制度具体包括:学校节能减排奖惩原则、奖励的方式与种类、审批手续、以及对浪费能源行为的处理规定等。
(三)健全学校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学校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是指学校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和各部门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采用必要的测试和能源消费统计分析相结合,通过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确定用能水平,查找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为改进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高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能源统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统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健全学校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主要包括:定岗、定人、定时抄表;准确填写耗能原始记录,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台账;能源消耗量统计;编制能源消耗动态统计分析报告。
(四)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杜绝能源浪费,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符合低碳校园建设的要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和规范学校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强化高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具体而言,学校应通过制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把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前置条件,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相关程序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
(五)落实低碳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