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考核原则
学院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地评价全院教职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
二、考核范围与对象
考核对象为全院在职教职工(包括聘用人员)。2007年9月30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应当参加所在部门年度考核,由所在部门领导对其进行鉴定,不评等级。2007年9月30日以后到院工作的人员由所在部门领导对其进行鉴定,不进行等级评定。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教师的考核侧重对政治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表现、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侧重对政治思想、勤政廉政、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履行职责、工作效率、完成任务质量及工作实绩。党政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考核侧重对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效率、完成任务质量的考核。
四、考核要求
(一)成立“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年度考核工作的领导。
(二)考核原则上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由本部门领导负责。下列几个部门合并成组进行考核:教务处、督导办合并考核,由周龙军同志负责;学院办公室、学院工会、评估办合并考核,由卢品慕同志负责;科研处、财务处合并考核,由赵海鹰同志负责;学生工作处、团委合并考核,由徐海宁同志负责。各部门(组)成立考核小组对本部门(组)成员进行考核。
(三)根据干部管理权限,院级领导干部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考核,正处级干部由商务厅考核,学院其他中层领导干部在学院内组织考核。
(四)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各部门(组)要按部门(组)应参加年度考核人数(含中层领导干部)的15%进行推荐评为优秀等级的人员。
(五)所有人员要按时做好书面年度工作总结,中层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要按时交到学院组织人事处,所有人员须填写《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含工人)年度考核表登记表》,专业技术人员均要填写《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以上表格须以部门(组)为单位按时交到院组织人事处。
五、考核办法
(一)教师的考核按《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考评办法》(桂商外经贸知[2003]37号)文执行,由各系部组织进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定,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评议汇总后将教师年度考评结果反馈回各系、部,各系、部根据考评结果开展年度评议。
(二)学生政治辅导员的考核,由各系党支部(未成立党支部的系由系考核小组负责)及学生工作处共同评议。考核采取分项评分的办法进行,分学生评议、系考核、学生工作处考核三方面,各项满分100分,其中学生评议占总评议的30%,系考核占40%,学生工作处考核占30%。
(三)党政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考核由部门(组)组织进行。
(四)各部门(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召开部门年度考核会议,并协调有关部门对被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各系党支部书记、主任要对本部门考核结果进行把关,共同研究,按系所有人员15%的比例推荐评为优秀等级的人选,将考核结果统计交到组织人事处。
(五)学院考核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教职员工年度考核作等级审定。
(六)公示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名单。
(七)得出最终考核结果。
七、时间安排
(一)2007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26日,各部门(组)组织填写《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含工人)年度考核表登记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此两个登记表请到学院网站下载),对教职工进行考核评议,并按部门(组)参加考核总人数15%的比例推荐评为优秀等级的人选。
(二)2007年12月27日前,各部门(组)把教职工的考核结果连同各人员填写好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含工人)年度考核表登记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报送组织人事处。
(三)2007年12月27日-2008年1月2日,组织人事处汇总各部门考核情况,上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四)2008年1月3日,学院召开2007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考核结果。
(五)2008年1月4至8日,对获年度考核优秀等级名单进行公示。
(六)2007年1月9日,公布考核结果。
附件:1.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专任教师年度考核量化测评标准(仅作为参考)
(一)学校行政管理
1.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校。我校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建章立制,依法治校。校级领导、各部门分工明确,按照规章制度制订好本部门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2.学校坚持例会制度。即每周星期一上午8:00是领导班子例会,总结上周工作,研究下周工作。周一下午第三节是教职工会议,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布置当周中心工作任务。隔周进行年级例会和教研组活动,认真探讨和总结学校工作的完成情况,交流和沟通教育教学工作信息,提出下一步教研教改方案。
3.抓好学校的档案管理。按照常规管理资料归档要求,我校把常规管理七大项四十二小项的收集、整理任务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保证了常规管理资料的及时归档。
4.成立了学校进校书刊管理领导小组,加强进校书刊的管理和检查力度,进校书刊规范,没有违规订书现象。
(二)学校教职工管理
围绕教职工管理常规,我校制定了《XX镇中心小学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XX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岗位目标责任制》《XX镇中心小学教职工激励机制条例》《XX镇中心小学年度考核工作方案》等制度,规范了教职工的管理,以此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来,我校以党支部为龙头,具体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每学期组织师生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民主测评,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保证教师没有违法违纪、体罚侮辱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 学校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学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学校和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做好学生的入学、转学等手续,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帮困助学的办法,保证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我校的两基成果。
在严格做好控辍保学的同时,我校严格规范学生编班工作,不设有重点班和快慢班,不存在大班额现象,使学生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学校加强学生考勤管理,设有课堂纪律登记表,加强学生在校纪律的管理,并注意和家长联系,了解缺课和请假学生的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存在问题: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在家没有家长管教,把一些坏的习惯带到学校,组织纪律有些散漫,老师屡教不改。部分学生因文化基础太差,对学习缺乏信心,经常旷课,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师的听课评课制度。开学初做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期末做好教学工作总结。每个月对教师备课及批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记录在案。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发展,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20XX至20XX年下学期,我校的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得到市级批准立项,校级的课题研究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同时学校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研究和安排教研活动,精心安排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的交流。每学期组织教师撰写论文,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改正和完善师生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评价采取即时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评价以激励为主,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师生工作学习的依据。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少先队、班主任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共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学校制定了《家访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制度》,强调了家访工作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方面教育。学校还从南宁请专家来给学生做感恩立志等内容的报告会,教育学生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敬爱老师,树立远大的志向。通过开展活动,学生的思想得到了震撼,得到了教育,行为习惯得到明显的改观。
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届校运会、一届艺术节。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发展,连年被评为右江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活动中自己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身心得到了愉悦,激发他们爱学校爱学习的热情。
存在问题:学校和家庭联系还不够紧密,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做不到丰富多彩,还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编制;非编教师;考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29-03
【作者简介】祝晓燕(1968-),女,江苏无锡人,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幼教学科带头人,无锡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一、概念界定
非编教师在《教育大辞典》中是指“中国中小学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俗称民办教师”。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的非编教师“考编”工作,是根据本区幼儿园非编教师状况,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指标,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采用考核的方法有计划地把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二、民转公考编的背景
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多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提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分为事业单位编制和非事业单位编制两类,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编教师和非编教师(或民办教师)。对于非编教师的问题,国家教委1996年《关于加强民转公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积极工作,争取支持,加快“民转公”的步伐。积极妥善解决非编教师问题,将合格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既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97年印发的《关于解决非编教师问题的通知》([1997]32号)中提出:要有计划地将合格非编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到2000年,非编教师转正工作基本结束。在实际工作中,各地民转公的政策基本面向中小学教师,但《教师法》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隶属于中小学教师范畴。而在当下,幼儿园的非编教师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以无锡市为例,2010年幼儿园非编教师比例已占幼儿教师总数的75%。滨湖区公办及乡镇幼儿园教师约647人,其中非编教师人数约360人,占教师总数的55.6%。这些在岗多年的非编教师由于身份限制,他们生活待遇低、工资和住房缺乏保障。许多非编教师工作多年,敬业勤业、且有着良好素养,有些已成为骨干教师或担任管理工作,但是只拿在编教师1/3的工资。这种差距直接造成了非编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我国已有一些省市出台了关于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办法,在提高非编教师待遇的同时也在教师招聘中优先考虑在岗的非编教师。如,2010年《杭州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办法》提出:符合幼儿教师任职基本条件且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年以上的在岗非事业编制教师,在幼儿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编教师时,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福建省上杭县出台《2011年小学(幼儿园)编外聘用教师转为编制内教师工作方案》,提出:2006年至今在该县小学(含幼儿园)编外聘用一期(3学年)及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的编外聘用教师均可参加招聘考试。
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考编政策并严格实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三、非编教师考编操作步骤
1. 多方调查,全面分析
近6年来,滨湖区高度重视幼儿园非编教师的现状,组织相关力量对区域内民办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困惑、自我追求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非编教师收入不佳、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初步方案》。
2. 多方协商,完善方案
初步方案确定后,以调查问卷、座谈会、沙龙式对话等形式广泛听取园长、骨干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呈报滨湖区编办、人事局、教育局审核,最终形成适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的《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方案》。
3. 宣传发动,公示方案
《滨湖区在职幼儿园非编教师考编方案》于2013年4月1日在滨湖区教育局政务网正式公布,全区各幼儿园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参与考编。此举大大鼓舞了幼儿园非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 通力合作,组织考编
(1)组织准备务实公正
为使考编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开的原则,滨湖区对本次考编的考点设置、流程设置、评委聘请等做了细致的考虑。聘请外区的资深幼儿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担任考编评委,考务人员由教育局人事科统一调配,考核内容(理论考试、技能技巧、课堂教学)和成绩隔夜在滨湖区政务网公布,课堂测试则当场亮分,参考人员当场签字确认。
(2)考编流程科学合理
滨湖区对考编内容进行了综合考虑,各环节的测试全面贯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测试内容关注教师专业理念、师德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注重教师对理论的理解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如技能技巧考核中绘画环节的考题是“以动物为主线设计一个大班活动区标记”。命题要求明确,涵盖了教师对环境布置认识、区域创设要点、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游戏特点的把握。考查不过重强调技能,而是以绘画为手段,将环境布置、区域创设与日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教师综合实践能力。
(3)公布名单上岗聘任
经过一轮轮的考核,最终以笔试成绩、专业技能成绩和上课测试成绩按20%、30%、50%折算出总成绩,并对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需求数1∶1确定入围名单,进行公示。公示后无异议者,办理录用手续,并服从教育局统一工作调配,原则上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新任工作单位。
录用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体现“能进能出”的原则。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关系,人事关系转滨湖区人才服务中心。
(4)上岗培训明确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进编教师队伍的素质,滨湖区教育局对进编教师进行了岗位再培训,讲解新形势下幼儿教师的责任和挑战,提出了期望:重新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成为合格教师、争做优秀教师。
四、对完善考编制度的反思
非编教师考编是一项新的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我认为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制度应更体现人性化
在非编教师考编制度中,大多数地区的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而我区将参加对象的条件之一确定为“具有无锡市户籍,并在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无锡市各幼儿园任教满 3年及以上的现幼儿园在职教师”的条件,公平、公正地放开了年龄限制,为全区所有35周岁以上的非编教师争取了机会。
2. “非编”考编政策下对民办园的扶持
由于考编政策面向所有在岗非编教师,民办园教师同等享受考编机会。随着“考编”制度的执行,民办园优秀人才的流失现象将更为突出,所以,在制度中应体现“考编”政策对民办园的扶持,让输出优秀人才的民办园所和教师本人都有幸福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3. 考试录用环节的合理安排
考试录用环节的合理安排,将直接影响考录效度。考试效度是指考试内容与程序安排所要达到的合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有效程度。从原则上来说,更合理地运行机制应该更多关注教师的教育实践,可按“课堂教学实践――理论测查――技能技巧”这样三个流程依次进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是,第一轮考试面广量大、操作性不强,耗时、费力;之二是将“面试”环节置前可能会导致一些主观性、人为性的因素影响测评结果。为此,应更合理地安排考试录用环节。
4. 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在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应试性与常态下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之间的平衡。现行的考录制度关注教师的应试能力及个人理论素养,“说”的过程比重大,但由于“考编”教师都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应更关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师德等 “做”的因素,注重“专业理念与师德”两者结合,让教师除了关注自身的考试,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幼儿教育”本身。
5. 考录工作的后续跟进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教育收费和食堂财务的专项检查。加强对教育采购中的招投标活动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规定,一些不正之风得到纠正。积极推进廉洁教育好学校、行风建设群众满意示范校、市廉洁示范工程的创建工作。
(二)优化机关服务效能。深入开展走进学生家庭活动,出台《关于开展局机关工作人员“走进课堂、熟悉课堂、强化服务、优化服务”活动的通知》,局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深入学校、课堂、家庭,广泛联系教师、学生和家长。局党委开展了以送教、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双送”下乡活动,并在外来工子女集中居住区设立“新市民子弟图书室”和“新市民子弟服务站”,定期送教、送学习指导上门。活动开展以来,机关服务学校、学校服务家庭、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保持好队伍纯洁性。继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人员上网行为监管的通知》,教师职业操守得到进一步强化。严格执行《市中小学教职工转岗、待岗、解聘处理暂行办法》,全年共处理教职工24人,其中劝其辞职16人,解聘2人,作自动离职处理6人。积极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拔工作,组织开展了市第十届“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尧塘小学英语教研组荣获省教育科技系统“五一巾帼示范岗”,唐王小学范琳琳荣获省教育科技工会“五一巾帼标兵”,省华中谭瑞军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二、继续坚持教育质量优先,教育整体办学品质持续提升
(一)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一是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通过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成功创建市优质幼儿园7所,3所幼儿园通过了省优质园评估验收,全市市级优质园的比例达到83%。4所幼儿园高标准通过了省优质园五年回头看,华城实验幼儿园成功创建市特色幼儿园。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了“教学常规达标”活动,拟通过三年的努力,促进学校及教师认真落实《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高教学常规执行水平。抓好各学段特别是毕业年级的教学计划落实、过程监控和效益提升,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调整了殷雪梅小学和河滨小学的施教区,优化了教育布局。重视命题及考试分析工作,组建了中小学命题研究小组,有效地发挥了考试评价功能。重点抓好阅读教学和素质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举办了“宁、镇、常”三地语文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我市的语文教学特色得到与会专家肯定。在省教育厅主办的“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老师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三是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继续强化高中阶段以质量为核心的各项举措,不断加强过程管理,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3年我市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为1557人,比2012年净增223人;本二以上达线率为58.49%,比2012年增长15.29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两年的高位增长,增幅连续两年位列之首。其中,省华中93.33%,市一中69.53%,市四中51.62%,金沙高中40.79%。四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省中专立足于“学技能、促转型、长本领”,狠抓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2013年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了3金6银7铜的佳绩。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分批安排了850多名学生去利步瑞、博瑞等大中型企业实习实训。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实训基地成功创建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申报了国家级实训基地并获得通过。今年,中专顺利创建成为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五是社会教育更加完善。积极实施各类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0.65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6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1.8万余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群体性受教育面达59.6%,促进了我市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社会办学管理科学化,开展社会办学培训3.2万人次,完成了59个社会办学机构年检。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课堂教学、艺术活动、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艺术教育内涵进一步提升。在金沙广场举行的庆六一教育专场文艺晚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组织参加市各类艺术比赛获一等奖6个。不断强化体育教育品牌建设,青少年体校创建国家级后备人才训练基地顺利通过实地统评认定,市一中被苏州大学授予“国家级篮球精品课程实验基地”,岸头实验学校等2所学校创建成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朝阳小学等3所学校成为市级课程基地,华罗庚实验学校等3所学校被评为示范性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继续重视科技教育,华罗庚实验学校芮凡茜同学获省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类”一等奖。在第二届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中,我市尧塘中心小学四年级姜玺等5位学生入围百名“超级”。组织筹办省第十五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和市第二届中小学科学节。
(三)继续完善德育工作。开展了生命教育、预防、环境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实效明显。开展了第三届“美德少年”和省、市、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学生集体”评选活动,一批先进典型受到表彰。成立了中学生义工联盟,服务社会合力进一步增强。以“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丰富了德育工作载体。组织参加了市“青春志·中国梦”青春诗会活动,金沙高级中学获特等奖。
三、继续加大教育基础投入,教育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扎实抓好项目建设。2013年是近年来我市教育经费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实施项目最广的一年。全年共有在建和新建项目11个,总投入达3.57亿元。其中,5个跨年度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6个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同时,完成了6所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项目,塑胶化率达90%。完成了暑期加固、维修项目近200个,共涉及40所农村学校。总投入近8000万元的指前实验学校移址新建项目,于2014年元旦前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市首个十二年一贯制的农村实验学校;总投资8000万元的国家级示范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和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成功落户花山国防训练中心;规划投入9000万元、因应城市发展需要、缓解就学矛盾的开发区东城实验小学新建项目,也已启动建设。
(二)加快教育装备更新。全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集中为学校采购了近1000余台电脑和400余套多媒体设备。完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班班通”工程,确保每一个教学班都能全天候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省教育厅对我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督导评估中,我市成为全省4个优秀等级县域之一。
四、继续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一)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继续保持公办学校100%接纳外来务工子弟,确保了所有外来务工子弟享受和本地学生就学的同等待遇。启智学校注重在学生智能发展、生活适应、社会实践、康复训练等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组织“构建生活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得到省内外特教同行的高度赞赏。积极做好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服务教育,全面开展全市残障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工作,为送教上门打下基础。先后有16名智障儿童顺利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广泛开展了各学科城乡“同课异构”、“送课下乡”、“送研到校”、“跨校结对”等研修活动,对相关学校的薄弱点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指导,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继续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举行了小班化教育成果征集活动和小班化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薛法根等专家来坛开展“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牵手农村教育活动”,引领我市农村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三)加大教育资金帮扶力度。继续执行“教育救助”政策,全年发放助学金、学生乘车补贴等415万元,惠及学生近5000人次,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惠及学生2507人。审核发放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95笔,总金额55.13万元。2012学年我市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国家开发银行考核中获“优秀”。
五、继续加强教育科学管理,教育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有效开展教育督导。依法对13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开展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督导评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立足常态,开展了中小学作息时间、音体美课程开设以及节假日补课等情况的随机督查,促使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高标准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督导认定,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教育局2012年度教育工作在市级督导评估中荣获创先争优奖。
(二)科学组织轮岗交流。通过对全市中小学学生规模、学科结构、教师编制等方面全面调查摸底,经科学研究和论证,出台了2013年教师交流工作方案。把流动过程放在阳光下操作,把选择学校的机会留给教师,校长、教师代表全程观摩,纪委、媒体全程监督,操作程序全程录像,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83名教师通过自己的选择,都一一找到了各自的“娘家”。为此,《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教育报》等众多媒体给予了专题报道。
(三)稳步实施骨干支教。针对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薄弱学科,我市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支教措施,出台了《关于骨干教师支教的通知》,从三个方面对支教工作进行了“提质”:一是学术层次提质。将支教对象由原来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扩大到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二是支教任务提质。实行目标责任制,由原来的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逐步提升为带“新”一种观念,带“活”一门学科,带“优”一支队伍,真正起到支教一人、辐射一片、带动一方的作用;三是管理考核提质。支教工作考核获优秀等级奖励1.2万元,合格等级奖励0.6万元,不合格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时对优秀支教教师在干部选拔任用、岗位晋级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
(四)全面促进队伍成长。一是提升校本研训成效。以教育系统开展“好书伴我教育生涯”主题读书活动为载体,力求校本培训更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建立健全常态化校本研训机制,整体提升了校本研训水平。二是依托高校开展专业培训,分管德育的校长赴浙江大学,开展了以“新德育工作艺术探索”的研训活动,邀请南大童星教授、南师大傅宏教授等专家对教育系统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暑期培训,邀请大学教授为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聘请外教对中学英语教师开展培训。三是以评促训、以评促培。2013年,新增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99名,骨干教师148名,教学能手198名,教坛新秀118名;新增市教学能手25名,教坛新秀40名;评选出“金沙名教师”约25名。四是加强对学术团体的管理与考核。开展了对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年度考核工作;对22个市“名教师工作室”活动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和现场观摩;评选了2012年“新教师入岗培养工程”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师徒8对,并进行了奖励。五是完善“周末教育讲坛”为平台的培训体系,不断丰富“周末讲坛”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到培训对象覆盖到全面,内容细化到学科,活动延伸到学校。全年举办“周末讲坛”20期,参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
(五)创新引进人才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招录教师。一是积极引进优秀在职硕士研究生2名;二是赴知名师范高校,采用“绿色通道”,特聘优秀硕士毕业生4名;三是按事业单位招录程序,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录用新教师33名,同时对新录用的37名新教师,采用与骨干教师“一对一”的模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培养。
(六)扎实开展群团工作。工会服务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召开了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一批先进集体受到表彰。顺利完成了全市63个基层工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教职工参加《庆五一“劳动最美”全市职工书画展》,教师书画作品参展率、获奖率占全部作品的80%。共青团工作在创新中有了新发展,荣获2012年度市五四红旗团委、市优秀团委。我局获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六、继续抓好校园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抓好校园法治建设。认真落实学校的“六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建昌小学获得专家组好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先后安排8场法制讲座和法制展板,青少年法制教育向专项化、常态化发展。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抓质量”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专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具体举措
(一)严守底线,认真落实“六个严格”
规范的办学行为是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和底线,省厅“减负”文件明确提出了“六个严格”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各校要制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细则,确保课程开设、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相关指标要求的落实执行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点是将无效的在校时间、无效的机械作业、无效的补课辅导、无效的课堂讲授等减下来。
(二)强化管理,切实健全“五项制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活动安排公示、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学生健康通报、家校合作联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实现。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必须将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上报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并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及教职工任课任职表等)在学校宣传窗或网站予以公示。每学期举行一次由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会议,并建立备查记录。每学年向社区、家长通报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着力推进家长会、家长学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教育开放等活动,分批分层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与家长就“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区教育局每学年与各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校长与教师签署“减负”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
(三)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四大行动”
在建立“轻负担高质量”省级联系区、市级联系街道(学校)、区级联系校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学常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特色学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1.实施教学常规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优化质量测评等为基本内容,突出有效课堂和高效作业两大重点环节,探索开展作业效能研究,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分层、走班制等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校长、教师、研训员三支队伍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校长学科教学的领导力、教师学科教学的执行力、研训员学科教学的指导力,督促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学校关注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现状。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启智,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办好一年一度“四节”,广泛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智慧、促养成、树理想,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做强我区特色教育和抓好“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有效载体;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尤其要加强校本综合实践教材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各校要根据《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本着“每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的理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传统积淀,挖掘各方资源,重点在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特色项目,按照“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成为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使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使特色项目的课程教材和特色刊物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显性标志,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特色项目中,潜能得到开发,并培育出教有特长、热心学校特色教育的教师群体,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区级层面要从学校办学思想、特色规划、过程实施、特色成效等方面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实行项目师资、项目经费、配套政策等“三跟进”支持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并采取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行动、特色学校建设推进行动、特色学校建设评估行动等多种方式,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行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偏重知识传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单一,分数成了评判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各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导向上引领“轻负担高质量”,积极为广大师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原。
(1)完善学业质量监控办法。积极推广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动态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初中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和小学毕业班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深化基于中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决破除将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推行文化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
(2)完善办学绩效考核办法。重新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办法》,破除不同起点、相同指标的同一性评价,实行区别对待、分层评估、鼓励进步的差异性动态评价;破除学业质量权重过大的评价,实行注重全面的整体性评价。各校要对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破除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实行以综合考量促提高的发展性评价;破除单一定量或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程性评价。
(3)加大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调整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的意见》;进一步改革重点中学保送生推荐办法,保送生实行等额推荐,坚决杜绝“两次中考”现象的发生;扩大高长生招生范围,增加招收比例等。
三、保障机制
(一)学习宣传机制
各校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省减负视频会议领导的讲话》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减负”文件和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三个文件为指南,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明确减负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减负提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充分营造“减负提质”的有利氛围;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墙报、橱窗、网站、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减负提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告知学生和家长,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提质”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认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健全联动机制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政工科主要负责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办学机构参与管理、教学等违规行为的监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交流、退出机制和骨干教师队伍选拔管理机制,为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提供师资保证;义务教育科要加强对课程开设和控制在校时间等工作的监管,建立“轻负担高质量”学校试点机制,切实推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科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社团建设、文体2+1等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监察室要加强“减负”投诉的查办与责任追究,确保“减负”措施落到实处;督导室主要负责对学校落实“减负”规定情况的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教辅资料使用和教学常规落实等情况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精心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试点,积极培育挖掘“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典型。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刚性规定和考核机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要对平衡学生课业负担负总责,分管校长要具体抓好“减负”工作的落实,把“轻负担高质量”的具体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和全体教师当中去,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责任奖惩机制
对贯彻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相关情况和成效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基础性指标和校长个人考核中,对“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各校执行“减负”规定的情况要同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教师落实“减负”工作要求的情况要同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凡违背“六个严格”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区教育局和各中心学校凡接到实名投诉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四)督查通报机制
切实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区教育局将根据省厅“减负”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全程监督。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对学校“减负”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活动,督导室不定期对学校课业负担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每学期形成全区减负专项报告并进行通报。学生科每年向社会通报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导室、义务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等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减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督查整改力度。区教育局设立减负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进一步加强自查整改,切实落实减负各项要求。
(五)示范引领机制
义务教育科、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全区“减负提质”工作的指导和推进,要大力总结在“落实六项严格、健全五项制度、推进四大行动”等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并在全区推广;各校要不断反思、改进和总结“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推出举措,提炼经验,并及时上报义务教育科。全区上下要一手“减负”,一手抓“提质”,确实做到“减负”与“提质”并举,努力形成我区“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模式。区教育局确定17所学校作为市、区级层面“轻负担高质量”重点联系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上述学校要根据“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寻求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着手开展实践,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有效途径。重点联系学校要结合本校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申报一项区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切实有效地研究。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对重点联系学校的“轻负担高质量”课题进行统一论证,并加强指导。区教育局将在重点联系校经验提炼的基础上,培育和推广“轻负担高质量”典型经验,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检查、评比等方式引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扎实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2月—3月)
制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各校做好实施准备。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1.开展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专题培训;
2.召开“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会;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
4.开展“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调研、检查、指导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