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54-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出血时间延长。主要表现为从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到大片的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口腔出血。从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9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过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对其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98例患儿中男55例,女43例,一岁以内69例,1~3岁22例,4~6岁7例。大部分患儿表现为皮肤,粘膜广泛的非对称性的出血点及瘀斑,以头面部,四肢的多见。其中有3例表现为鼻腔出血。98例中均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其中血小板最低值为2×109/L。

1.2 方法:98例患儿均予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滴注,连续2天,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mg/kg・d静脉推注。血小板正常后,地塞米松逐步减量至改成泼尼松片口服。血小板持续正常后,泼尼松片逐步减量至停药。同时给予止血及相应的支持治疗。

1.3 结果:患儿出血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减轻或逐渐消退,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经治疗89例治愈出院,9例好转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出血的观察:观察皮肤瘀点、瘀斑的部位及变化。观察神志,面色,瞳孔的变化。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头痛,呕吐提示颅内出血;若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可能合并脑疝;如腹痛,便血提示消化道出血;若血尿提示肾出血;血压下降提示失血性休克。发生上述这些情况时应该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2.2 皮肤护理: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发热时禁用酒精擦浴,以防擦浴过程中,造成皮肤的损伤。测血压时,袖带充气不能过度,时间不宜过长。静脉穿刺时注意止血带的松紧程度,对于各种治疗和检测性穿刺要具有条理性,尽量做到一次穿刺,实现多种目的和用途,以免因各种不合理的穿刺导致皮下血肿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出血,坏死和感染。

2.3 用药护理:98例患儿全部予丙种球蛋白静滴,输液过程中,前15~30分钟速度宜慢,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患儿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腹疼,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用药过程中不可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以免造成疾病复发。长期服用激素应向病人解释该药可引起库欣综合症,易合并感染,患儿易激动和不安。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解热止痛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膜,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右旋糖酐,磺胺类药如长效磺胺、磺胺异恶唑,以及先锋类药物等。以及避免使用抗凝集的药物。

2.4 饮食护理: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供给足够的营养,利于疾病的恢复。鼓励患儿少量多餐。如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禁食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病情好转时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坚硬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及牙龈出血。由于激素能增加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的分解利用,肝糖原贮存增加,血糖升高并产生尿糖;还能增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肠内钙的吸收,以及留钠排钾作用。所以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如不注意饮食很容易造成并发症的出现,如糖尿病,高血压,浮肿及心脏疾病。因此应给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宜消化饮食,如豆浆,鸡蛋,瘦肉,动物肝肾,新鲜蔬菜及含钾丰富的香蕉,果汁等。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综合素质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受小学生身心特性影响,面临繁琐而复杂的境况,但是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又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故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而且积极向上的班级,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真可谓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深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经常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完善,找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之路径,希望可以解决好所有的问题。

一、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想要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四心”,即平时工作要细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学生积极沟通,为小学生做好启发引导教育;学生工作要耐心,小学生身心特性决定他们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本着耐心,慢慢和小学生沟通,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管理要诚心,需要小学班主任本着坦诚之心,真诚对待小学生,和小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和困难,成为小学生的知心朋友;小学班主任管理要爱心,小学生从天性而言,还是孩子,班主任应像爱护自己孩子一样爱班级学生,帮助小学生快乐成长,还学校快乐给学生。当然,班主任还需要注意细节,经常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寻找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为优秀班主任。

二、宽严结合的班级管理风格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还需要有宽严结合的班级管理风格做保证。严格的班级常规管理是小学班级正常学习的基本保障,毕竟小学生普遍爱玩,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导致班级管理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严格的奖惩措施,在班级范围内营造班级管理风格,让小学生有章可循,慢慢形成自我约束力,养成规范的行为,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格;同时,小学生受天性影响,自身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也需要一个宽松的班级文化,让小学生的天性尽情释放,在自由自在的班级文化里享受无声教育,往往环境教育比教师的叮嘱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引导和支持,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创办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制定班级制度,制定班级目标,实现班级育人的教育目标,建设班级文化。

三、优秀班干部示范带头

小学班主任想要做好管理工作,也需要充分发挥优秀班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让自己从繁琐的常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与学生的沟通上。班干部应是班级少数学生担任的,但是优秀的班干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从自身出发,带动班级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自我管理。班干部可以说是班级学生中的元素,也是班级学生群体,故此班主任可以选择优秀班干部,先行培养班干部工作能力,让班干部辅助自己一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分享班级管理工作,为班干部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划分班干部工作的职责,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真正实现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当然,优秀班干部是班主任的辅助力量,在管理工作中仍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班主任要管好班干部,建设班干部团队,组合班级学生优秀资源,放权给班干部工作,但是也要及时纠正班干部不正确的行为,促进班干部发挥正能量管理作用。

四、畅通的校家对接沟通

小学班主任还是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想要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还需要和家长进行有效对接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整合学校、班级和家庭的三方教育力量,形成对小学生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畅通的校家对接沟通,班主任可以做家访,也可以开家长会,及时和学生家长联系,全面了解小学生表现,然后结合每个小学生的差异化表现,及时跟进和调整管理工作,和家长一起指出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改善学生管理工作,也要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和潜质,和家长一起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班主任管理工作也离不开家长的建议,征求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家长共同制订学生管理工作计划,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好环境。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学生指引者,是负责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师,也是学生、班级、学校和家庭沟通的协调者,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者,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遵循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倾注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创设宽严结合的班级管理风格,发挥优秀班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畅通校家对接沟通渠道,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第3篇

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手段,科学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全面纠正,以培养其学习自觉性、创新性以及进取精神。管理小学班级教师必须基于班级实际状况,构建合理、科学的班级体制,对班级资源进行科学利用,以不断促进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从而有效地实施与完善激励管理机制。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小学班级管理期间对激励机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学;激励机制;应用

对于小学管理层面来说,班级管理是其关键和主体,所谓班级管理,其实就是班主任对班级内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组织,构建和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确保小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班级管理目标。①学生在小学时期的能力与知识都比较弱,而且耐挫能力小,应该以激励机制确保其健康、全面发展。基于这种情况,应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有效、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此实现小学班级的有效管理。

1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激励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事物发展形成推动作用,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选择表扬、鼓励等让人奋发努力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人们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调动作用,对集体奋发图强具有促进作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选择激励机制,有助于班主任将班级秩序管理好,以形成优良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激励机制既可以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有助于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培养,以确保其能够形成独立、民主的价值观。总之,激励机制被称为现实目标的重要心理过程,教师在对学生价值观予以转变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将基础保障提供给班级管理工作。②

2激励机制在管理小学班级中的原则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外部诱因将人类动机激发出来,确保人内心形成一种向某个目标迈进的综合心理过程。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激励机制通过遵循规律发挥其在激励对象环节的重要作用,以此保证激励发生、运行等所应用的方式与体制。

2.1内外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外部激励其实就是置身工作任务之外的满足感,以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为具体表现;内在激励可以说是工作任务之内的刺激感,是组织成员在活动期间自我形成的成就感或者满足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持久性。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使学生形成重要的自我教育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确保其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以此实现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新知识。除此之外,还应该适当应用外部激励机制。只有让两种激励机制相辅相成,彼此配合,才能将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使学生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班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2正负向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正向激励是奖励与组织目标相符合的期望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出现更多类似的行为。而负向激励主要是惩罚与组织目标相违背的非期望行为,从而使该行为得以终止。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正负向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当然,主要采用正向激励,辅以负向激励。奖励与班级管理目标相符合的期望行为,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惩罚与班级组织目标相违背的非期望行为,以实现奖惩分明的班级管理目标。

2.3精神物质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期间,可以选择物质激励的方式,比方说,面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给予其物质上的资助;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此外,如果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所进步,应该给予其一定的精神激励,比方说,颁发奖状证书、口头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两者能够彼此促进。而且还必须意识到精神激励本身属于持久性、主导的一种激励形式,应该将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应用,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③

2.4适时适度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依照学生实际情况与特性在合适的情况下对学生加以激励,才能将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激励的强度一定要适中,激励不足或者过于强调都无法将激励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导致消极影响,无法达到激励效果。

3激励机制在管理小学班级中的实际应用

3.1竞争激励机制

就某种程度而言,竞争是事物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一种综合体现,竞争激励机制的合理构建是班级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例如,将一个班级划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小组与小组间就卫生、纪律、队标、学习等方面进行比赛,每周一小比,每月一大比,依照小组的综合实力对其成绩进行评判,奖励优秀的小组,鼓励其它小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该竞赛活动中。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步入全面变革时期,所以在竞争激励机制构建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循公正、公平原则,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小组竞争中,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在竞争过程中实现小组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使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效率不断提升。④

3.2目标激励机制

所谓目标激励,其实就是依照动机与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依照学生个人或者班级实际状况对合理目标进行指导。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适时地指导与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并明确目标的意义与价值,那么最终目标实现的概率就会根据目标价值的提升而上升。从根本上说,班级管理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前提与保障,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将目标激励作用发挥出来,那么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评价激励机制

班主任正确评价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大,反之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实还应重视教师激励评价学生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基于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与核心,知识、思想、道德等为重要参考因素实施评价激励,也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依照学生与学生间的评价,由班主任做出总结性评价。班主任在评价激励中,可以选择评语+等级的评价方式,也可在实际评价中选择较为形象、生动的图形代表评价学生的优良,例如:黄色星星代表良好、红色星星代表优秀、绿色星星代表努力等。采用发展激励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全面发展,这对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3.4情感激励机制

所谓情感激励,其实就是班主任通过分析学生心理状态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情感诱导激励。情感激励一方面可以将教师信任学生的心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经常和学生多接触与交流,和学生实现平等对话,避免将居高临下的姿态表现出来,这样不但有助于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而且对提升教师思想与工作作风也极为有利。在和学生交流与沟通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思考越多,与学生接触时间越长,就越能明白学生的心思与所需,然后对学生加以激励,就能将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情感激励时,可以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也可以采用期望的微笑与赞赏的眼神等方式传达对学生的激励,以保证学生能够领悟到老师最为真实、直接的鼓励。多肯定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对其投以鼓励的眼神,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眼神中看到激励与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若以宽容的微笑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以会心的微笑对待改正错误的学生,学生就能在教师友善的微笑中领悟到老师的鼓励和关心。⑤

3.5榜样激励机制

小学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极为重要,很多成功人物在成长中都会有一个成功的榜样,并将其当作自己奋斗、努力的目标。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正面教育榜样提供给学生,可邀请周边的成功人士到学校作讲座,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其本身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每天的言传身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都应该严格要求自身言行,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班级管理期间,班主任还可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将其当作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其他同学传授养成优良习惯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彼此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对学生举止言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⑥管理班级期间,班主任也可将自我展现的机会提供给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优势,以榜样的力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4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求知欲也比较强,但是在注意力方面却往往存在不稳定情况。所以,若要有效管理小学班级,就应该合理、有效地应用激励机制,以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和竞争中获得锻炼,通过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评价激励等方式实现激励机制价值,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作者:丁晓燕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

注释

①马玉芳.基于职级管理的班主任激励机制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49-51.

②罗莎“.激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浅议小学生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2):29-30.

③刘现忠.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构建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58-159.

④刘佩.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于恰当运用激励机制[J].中小学校长,2013.6(6):41-43.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主任管理;小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小学教学也有了较大进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施都有了较大改善,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体管理,关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小学教学得到了较大发展,小学班主任职业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多种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一定影响。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采用“满堂灌”形式进行教学,主要以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多班主任都不太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及时了解,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许多班主任主要依照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一些教师又不注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这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可能在理论知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些学生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教师须多鼓励学生,采用开放理念进行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完善评价综合体系

以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主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参考,但小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欠缺,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结果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促进评价的公平公正性。教师须认识到个体之间的差异,将学生课堂表现、努力程度等内容均纳入评价体系中,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保障班级管理效果。

3.树立服务学生意识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则加以辅导,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样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面对小学生群体,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更好保障班级管理效果。

小学生处于知识萌芽期,对多种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依旧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将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引入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发展,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信赖自己,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语言障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01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班级的管理模式非常落后,落后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加强少数民族班级的管理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地区素质教育的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缩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的差别、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班级管理现状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常规的班级管理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对少数民族班级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其班级管理方面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状况。

1.语言交流不畅

随着经济往来的增加,许多少数民族学会了汉语,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也在大面积普及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在很多场合语言沟通障碍仍然存在,在班级管理方面也是这样。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非常少,而且一旦脱离了学校这个环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使用汉语进行沟通,而是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对汉语教学的巩固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以外,一些教师也缺少使用普通话的意识,他们经常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就更不注重普通话学习了。

2.班主任专制管理

现代高科技的通信设施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自我意识也非常强。教师应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强的特点,采取民主的方式实行班级管理,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使班级管理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通常崇拜的对象就是班主任,他们对班主任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父母。很多学生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都会认真完成,但是却不愿意理会父母让自己完成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任,而是将信任变成一种专制的话,就会改变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成为只会机械服从而不会独立思考的木偶,独立思考能力受到限制,创造性也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班级管理不均衡

有的班主任喜欢学生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都强的学生,给予他们的关注也就更多,使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变得更为突出。而对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弱的学生关注度低,致使这部分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二者之间的差距也就愈来愈明显,长此以往班级内就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教师在个人喜好的驱使下对学生的态度也会产生很大差异。学习好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教师也不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学习不好的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时,就会遭到严厉的批评,甚至还会被当做典型,时常在学生面前提起。出现差别对待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缺乏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只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学生的特性,才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

4.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少数民族多生活在欠发达地区,为了生活,很多学生家长都选择到外地打工,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留给了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而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的年纪大,教育思想也落后,在教育下一代时对吃穿住行方面比较关心,而对学生心理需求方面关心比较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学生得到的亲情是不完整的、有缺失的,因而这些学生身上也极易出现冲动、叛逆、易怒甚至是自闭的心理问题。而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也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则很少关心,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并给予疏导。

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1.重视普通话教学

推广普通话教学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破除不同民族交流时的语言障碍,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少数民族的归属感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而学校则应充分发挥对少数民族进行普通话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普通话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在课下也要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往搭建了一座桥梁。其次,教师还要为学习普通话创建一个有力的学习环境。如利用班会或是课外活动,举办普通话比赛或是趣味竞赛,对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励获奖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同学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最后,鼓励学生把普通话带回家,使父母也接受普通话的熏陶,让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得到提高,最终扫除教师、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语言障碍。

2.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与学生长时间相处的过程中,教师的习惯与思想也会像家长一样影响学生,因而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且还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使班级管理更加完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生活,同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体会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要让学生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进而积极进步、努力学习,班级管理从而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办法,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耐心对待每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习好、品行优的学生,对于后进生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课堂上多提问,不会的问题课后辅导,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平时与他们多谈心,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

培养班级干部,让班级干部来管理班级,做班级干部的坚强后盾。将一些班级管理事务交给班级干部处理,对于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失误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管理班级的权利,引导他们避开班级管理的误区,班级干部是班级工作的决策者与执行者,而不是班级的集权统治者,要在各方面發挥骨干与带头作用,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增光添彩,以此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总结

少数民族班级管理是民族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好校风校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民族特点,运用智慧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创建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达娃曲珍.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0(9). 

[2]徐文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都市教育(下半月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