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财务部在总结2018年7月自与建设公司分离后的财务管理中涉及的要点和难点,在做好本部门日常核算、监督、资金、合同、档案、涉税、报表与分析,以及发票管理等之外,结合公司2019年经营管理实际,拟定年度财务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为公司提供数据依据和强化内控机制

针对公司独立运营以前的经营管理定位、集团监察审计部在对2018年12月31日前的全面审计调查中提到的财务管理问题、以及独立运营以来部分职能部室组建过程中出现管理经验提升过程中的一些审核不到位现象,为在2019年符合集团、公司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财务部从以下方面落实:

1、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拟定公司费用报销管理办法:以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为宗旨,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各项报销行为,结合公司各部门事权划分着手拟定公司费用报销管理办法。

继续就报集团审批的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的审批进度进行跟进。

适时出台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目前这两个办法在会签中。

2、健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结合集团出台的内部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调整工作,以及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对原财务系统中设置的科目和辅助核算项目进行梳理,并进行重新设置及调整,以满足不同管理层面的需要。

3、进一步加强报销审核,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纠正以往报销中存在的报销单填写不规范和相关职能部室审核不严谨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各类报销事项的规范化填写和审核工作,其别是涉及相关部门的审核环节,只有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无误的报销事项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审批流程,部门审核要对本部门报销事项负责,特别是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严格执行集团和公司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杜绝走形式,避免因审核不严带来管理隐患,从而起到公司内控管理的目的。

4、履行好合同会签职能

对合同会签中涉及的相关财务结算条款提出财务意见,与会签部门一起严把会签关,从源头抓起,避免因合同会签不严带来的隐患。

5、继续做好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宣贯工作

财务管理制度宣贯:自公司独立运营后,财务部对以前的财务管理制度陆续做了修改,修改后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文后,财务部对相关制度规定负责做好解析,并做好新制度的宣贯和衔接工作。

税收政策宣贯: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国家税收政策也不断出台,特别是对发票管理上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失和合理规避税务风险,财务部会及时做好相关税收政策的宣贯工作,也同时希望各部门能予以配合,共同努力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二、做好公司2019年度全面预算分解工作的设想

根据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二上”“二下”的工作要求,公司2019年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已于2018年11月13日启动,并于同年12月8日上报了公司“一上”预算方案,目前正处于集团各预算管理责任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公司“一上”的预算方案审核中,公司最终2019年全面预算指标要根据集团“二下”确定。为了全面落实集团下达的2019年预算工作,根据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的相关考核要求,公司拟定就集团下达的全面预算指标分解下达给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预算管理部门要结合公司各职能部室及项目监理部实际,细化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管理办法,并将部分预算指标分解到相关使用部门。

具体预算指标分解管理初步设想:(二次分解、报销管理及考核)

1、集团2月份“二下”预算指标,并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后,由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预算年度内预算项目指标下达给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分管的预算项目(带*为分解指标)如下:

1)办公室(党工团):负责公司固定资产购置(含无形资产)*、人工成本(含多元化用工和借用人员)、车辆使用费(燃料费、交通费、修理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协会费、宣传广告费用(宣传片制作、标识标牌制作费)、低值易耗品购置*、水电费(含项目部)*、电话费(含网络费/项目部)*、车辆外修理费*、租赁费(班车、办公用车、办公用房、项目部临舍、盆花)、办公费(报刊费、打印装订费、办公耗材、办公用品、快递费、工具书资料费、刻章费)*、团员经费、退休经费、计生经费、年金账户年费、食堂经费(含项目部食堂)*、本部门中介服务费(资质、档案)、信息服务费(支付信通公司)及差旅费等预算。

2)工程管理部:负责安全生产费用(依据集团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本部门中介服务费(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费)及本部门差旅费等预算。

3)总工室(中心试验室):本部门中介服务费(ISO咨询费/认证费/专家评审费、科技查新费)、中心试验室设备检定费、委外检测费*、检测系统年费、养护室改造费及差旅费等预算。

4)经营企划部:负责工程监理收入、联合监理作业费、招投标费(投标前打印装订费)及本部门差旅费等预算。

5)项目监理部:本部门差旅费等预算

6)计划财务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保险费、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水利基金、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本部门中介服务费(审计)、信息服务费(税控系统)、差旅费及其他未列入上述费用的预算,其他职能部室配合。

2、预算管理部门按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的预算进一步分解(预算项目中带*号)下达给使用部门,使用部门按分解下达的预算实施控制使用。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SWOT;环境分析;策略;快递

1.快递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渠道设计的外部不可控因素,虽然企业不能预测控制外部环境,但企业可以通过对客户、同行业等渠道获得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1政治法律环境

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选择最佳的发展状态。2005年12月11日中国快递行业全面对外开放。2009年1月10日起实施的新《邮政法》与《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等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

1.2经济环境

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因此,是快递企业主要的集中地,如:广东、上海和北京。面对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政府提出拉动内需,在此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为快递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快递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好转。

1.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和一个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有关。必须先了解社会态度、社会价值及相应的意义。目前社会对快递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表现在服务人员的素质上,还表现在企业的知名度、价格、交货期等等。

1.4科技环境

企业要想提供高服务,先进的技术是其中的依托,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技术,真正的应用到企业中,应用到客户中。

2.SWOT分析

2.1机会

(1)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制定为快递业设置了标准,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有效地减少和规范了竞争。

(2)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快递的需求增加,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快递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

2.2威胁

(1)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企业纷纷来华发展业务,来自国外的竞争加剧。

(2)受快递行业潜在利益的吸引,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公司发展发展下游业务,潜在竞争者增多。

(3)大型的快递企业加速扩张,在服务上不断完善和高效化,是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2.3优势

(1)价格较低,是客户的第一选择。

(2)在国内属于比较早的快递公司,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3)渠道分布广泛,网点遍布全国。

(4)使用先进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5)与各大购物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拓展业务来源。

(6)在个学校,小区,工作集中区建立业务点。

2.4劣势

(1)采用加盟商的模式加入快递行业,不易管理和控制,不能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

(2)服务网点虽然遍布全国,但分布不够均衡。

(3)服务的效率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差距,提供服务单一。

(4)公司客服人员素质不高,只讲究速度,没有效率。

3.快递行业发展策略

合理的发展渠道的制定和选择是企业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相适应的管理过程,企业基本发展选择,要以取得竞争优势为目标。机会和威胁同在,如何才能抓住机会、利用优势。快递企业想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利用其竞争优势和机会,避开其劣势和威胁,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发展策略,赢得市场竞争,在此这过程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快递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以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个性化服务建设和客服服务质量。

3.1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即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在同行业中最低成本。这样就以价格的方式竞争,制定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来吸引客户,因此成本领先战略对快递企业重要的竞争战略,此战略的主要措施:

3.1.1通过企业并购或联盟扩大企业规模

国内大多快递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在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经营成本非常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在同大型快递企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通过快递企业的并购或联盟,借助外部力量壮大自己的规模。对于实力小的企业来说,通过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可以增大业务量,实现规模经济;此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信誉度,赢得更多的客户。

3.1.2降低运输成本

在快递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运输费用占总资金的比例很大,企业必须降低运输费用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然而控制成本的决定因素是运输路线的如何优化,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完善,所以运输线路问题并没有引起中小快递企业的重视。优化配送路线,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减少运输路程、车辆和节约配送时间,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3.2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

基本的快递需求已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当大多客户向安全性、信息跟踪和个性化差异需求时,快递企业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简单运输货物领域,而应该适应市场,不断创新,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快递行业应该要提高信息化的管理与操作,提供自主下单环节,客户通过公司客户下单系统,直接下单,然后客服根据客户的情况安排业务员上门收件,这不仅节约了时间,更提高了服务质量。

3.3客服服务质量

给客户提供最大的方便,在同等质量的产品基础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

(1)客户服务态度方面:秉承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对客户都应该有好的服务态度,尤其是客户投诉时,必须虚心听客户反映,将问题记录好,给有关部门协调,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在不违反公司规定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好了不仅能获得客户的认可,还有可能带来良好的无形效果,提高企业的口碑。

(2)电话服务方面:接听电话、打电话时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话时语气要平稳、诚恳,音量适中,语速快慢得当,要先报出公司名称和自己所在部门。

(3)客户跟踪服务方面:在对客户跟踪服务和客户投诉的处理时,总结问题与有关部门沟通后确定其解决方案。不定期的进行客户回访。让客户心存感激,让客户了解公司非常重视它,增加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手段,和客户进行必要的沟通,增加公司的信誉度,就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4)做好客户档案记录方面:一定要尽可能的详细地记录好客户的全部资料。仅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方便以后再与客户合作。

(5)做好客户投诉服务方面:首先进行顾客投诉原因分析,认真听取顾客的投诉,让顾客先发泄情绪,倾听事情发生的细节,站在顾客的立场为对方设想,做好问题记录,提出解决方案。

4.总结

总之,随着快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企业的各方面管理都越来越重要。能否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进而创立自己的企业品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的最大化利润。

【参考文献】

[1]国家邮政局.快递业务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07.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 办事处 成立初期 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销售推广,扩大产品销售覆盖区域,从而达到销售规模扩大的目的。为了达到战略目标,企业通常会根据销售战略,逐步在外地建立办事处,通过办事处来推动业务发展,实现销售战略。但是在办事处成立初期,业务处于开拓期,市场尚未打开,不能获得稳定充足的销售收入,同时人员少,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也没有历史可比数据进行财务预算和控制,财务管理难度大。本文主要就外地办事处成立初期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一、外地办事处成立初期的财务管理的特点

办事处是非独立核算的非法人机构,不用报税和交税,其所有的一切经营活动由总公司行使,包括签订销售合同、开票、收款、报销费用等。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分析当地市场、建立销售渠道、开展销售业务,相当于销售部门伸向全国的触角。虽然办事处一般隶属于销售部,但仍然是一个获得销售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的独立的利润中心。办事处成立初期是指建立办事处后,到其打开销售市场获取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并可覆盖办事处费用前的时期。由于这个时期办事处处于业务开拓期,其财务管理上具有如下特点。

1、人员少,无财务人员,总公司代管财务。办事处成立初期,由于市场尚未打开,不能获得稳定充足的收入,公司一般不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办事处人员较少。新成立的办事处主要人员构成以销售人员为主,一般会有经理1名、销售人员2名、行政秘书1名。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会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工作由总公司财务部门行使。

2、人员缺乏财务知识和财务管理理念。由于办事处以销售人员为主,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办事处成立初期主要目标是拓展当地市场,扩大销售收入,所以总公司对办事处的业绩考核指标主要是销售收入。为了达到公司目标,办事处的工作重点是建立销售渠道、扩大销售份额。而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办事处经理因缺乏财务管理理念,无法运用预算控制等手段进行财务管理。

3、总公司对办事处的财务管理集中在费用控制。成立初期,办事处尚未获得稳定收入,财务核算事项主要是费用,包括房租、办公设备、交通费、差旅费和应酬费。总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报销、核算办事处费用,并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对费用进行控制。作为利润中心,在收入较少的情况下,总公司对办事处的费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外地办事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外地办事处是全国性销售企业延伸到各地拓展业务的前沿,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战略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办事处的销售业绩;同时作为利润中心,办事处是公司利润的来源,对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办事处在公司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办事处的不断增加,加强对办事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企业对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办事处作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加强对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对公司提高盈利水平,实现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办事处的财务管理一方面能帮助办事处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和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可降低风险,提高办事处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对办事处整个经营管理进行财务控制,从而实现办事处作为利润中心的经营目标。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对比能够反映办事处的经营状况,体现办事处经营管理过程中隐藏的问题。

办事处成立初期,办事处经理更重视销售业绩,而对费用控制不重视,但是对于公司管理层,在未能获得销售预期的情况下,基于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对办事处的费用支出十分关注。由此,总公司的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分析其经营管理情况,控制费用,传递压力,刺激办事处提高业绩,降低成本。由此可见,通过财务管理手段,可帮助经营层实现经营目标,加强对成立初期办事处的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办事处成立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事处人员财务知识和财务管理理念的缺失,以及办事处均在外地,使得总公司财务部门的管理难度加大。总公司财务部门对办事处的财务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预算控制不到位。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预算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办事处成立初期,由于没有历史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同时总公司财务部门对外地物价水平不了解,很难制定合理适当的费用预算。如果预算制定的不合理,执行时通过预算外审批的例外事项增多,预算控制的权威性受到质疑,预算控制手段会失效。二是办事处成立初期收入少而且不稳定,不能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来拟制费用预算,费用预算拟制缺少一个重要的拟制方法,给预算制定带来了困难,同时很难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来进行财务分析,并对费用发生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费用控制。三是由于办事处在外地,办事处人员一般会半个月或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统一邮寄一次单据给财务部门,当月发生的费用很难当月入账,使得费用实际发生额与月度预算不匹配,预算完成率波动较大,同时很难通过预算分析发现办事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办事处经营、管理水平的建议。

2、费用报销效率低。由于办事处在外地,又无财务部门,费用报销全部要集中到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报销。办事处一般会半个月或一个月统一收集一次单据邮寄到总公司进行报销,导致单据不能及时送回总部报账,费用报销滞后,报销时间周期长。同时由于某些单据不符合财务报账的要求,使得单据在财务部门和办事处之间来回折腾,导致报销时间延长。而且采用邮寄的方式邮寄单据,一旦单据丢失,而又无法确定责任所在时,会增加办事处与财务部门的矛盾,加大财务部门对办事处管理的难度。

四、加强全国性销售企业办事处财务管理的措施

全国性销售企业的总部应针对办事处成立初期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财务管理。

1、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完善细化财务制度。要加强对办事处的管理,首先要专门针对办事处拟制一套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办事处收入成本由总公司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开发票确认收入,发货确认成本,货款直接回到公司账户,仓库统一发货,所以总部对办事处经营收入、成本可控。针对办事处的财务管理,主要集中在加强对费用的控制。办事处费用包括房租、办公设备、交通费、差旅费和应酬费,应根据费用类型不同,在制度中分别对各费用建立报销标准,可按以下思路建立费用报销标准。一是房租,对个人租用面积、地段、小区档次进行限定,明确房租限额,鼓励员工共同租房或拼租;二是办公设备,拟制办公设备配置清单,明确标准配置设备的品种和数量,并对单个设备价值进行限定;三是交通费、差旅费,根据城市规模和所处位置,对城市进行分类,按一定比率调整报销额度,不同城市设置不同报销限额;四是应酬费,可采用年度预算总额和收入费用配比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应酬费,对于超额完成收入的办事处,可设立一定比率适当调整应酬费用额度。

制度中除了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外,还应专门针对办事处的特点,拟制专门的报销流程,将单据从费用报销人填写报销单据到最后报销完毕的全过程以流程的形式固化,使得报销发票或单据的流转实现无缝对接,避免单据丢失等问题再次发生。同时要对发票及相关单据的合法、合规性标准进行明确描述。

2、加强对办事处人员财务管理制度的培训。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后,办事处人员对制度相关内容并不熟悉,需要通过培训来强化办事处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对指引的详细解读,使办事处人员熟悉并掌握费用报销规定和报销流程。由于办事处在外地,培训可采用电视会议形式或者录制培训录像发放到办事处进行远程培训。同时可在财务部门设立咨询电话,随时解答费用报销中遇到的问题。培训后可采用考试的形式使办事处人员重视财务制度,熟悉相关规定,避免报销时由于不熟悉制度规定造成单据来回折腾,从而提高报销效率。

3、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费用控制。办事处成立初期在预算管理上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作为重要的财务管理方法——预算管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所以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费用控制对于新设办事处尤为重要。要做好新设办事处的预算管理,首先要编制好预算,预算编制有别于传统预算编制方法,需要采用整体控制、单个费用灵活控制的方法确定预算数。比如对差旅费、房租、办公设备、交通费按照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规定的标准设立单位费用预算额度,单个费用的年度总额度不做单独设定,而是根据年度收入指标设定年度费用预算总额。如果收入超过年度指标,费用预算可按一定比例提高,同时预算执行结果与办事处经理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将预算的刚性和柔性结合起来,并兼具了激励性,可促使办事处经理主动进行预算管理:一方面努力拓展业务扩大销售收入,另一方面缩减不必要的开支,控制费用总额。总部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严格按建立的费用预算标准进行审核,并及时统计分析预算完成情况,将费用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内,同时对于完成收入指标的办事处应及时调整其费用预算总额,灵活地进行预算管理。

4、设置费用报销共享中心。为了更好更快地对办事处的费用进行报销,应在总部设立办事处费用报销共享中心,共享中心由财务部和销售部人员组成。两部门分别安排专人专门对接处理办事处费用报销问题。销售部直接对接办事处行政秘书,财务部直接对接销售部。销售部作为报销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可将报销的常规问题在递交财务部之前解决,避免单据在办事处与财务部之间来回折腾,提高费用报销的效率;另一方面可减少财务部与办事处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报销流程更加顺畅。办事处通过费用报销共享中心进行费用报销的流程如图1所示。

其操作细则如下:一是报销人根据费用类型填写报销单,注明费用类型、发生时间和事由,并按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规定将报销单据进行整理、粘贴后交至办事处行政秘书;二是办事处行政秘书按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规定对报销单据进行初步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和不符合报销标准的费用提请报销人员予以改正,在票据尚未寄出前解决好费用报销的基本问题,避免单据来回折腾;三是办事处行政秘书将审核合格的单据报办事处经理签字确认后,寄送单据至销售部费用报销接口人,寄出前对单据进行登记,记录报销人、费用类别、票据金额和张数,并与报销人签字确认,最后将票据登记单复印一份放在快递中一并寄给接口人。单据寄送应选择信誉好的快递公司。四是总部销售部费用报销接口人接到费用单据后,首先核对单据是否与票据登记单上记录的情况一致,然后才在快递签收单签字确认。一旦发现单据不符的应及时与办事处行政秘书沟通,分析是属于记录错误还是快递公司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快递公司的原因,应及时与快递公司沟通协商解决。同时接口人应根据新设办事处财务管理操作指引规定对费用报销单据进行审核,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应与行政秘书或报销人沟通,可以代为解决的,就地解决,否则退回行政秘书。审核通过的单据则交至财务部费用报销接口人。五是财务部费用报销接口人审核单据合规合法性,根据费用所属办事处的预算和实际发生额的情况,对费用是否超预算进行审核,并填写财务意见。然后将审核后单据交销售部费用报销接口人,由销售部费用报销接口人按照授权规定,分层分级签字确认,对于超预算的费用,应按预算外流程进行审批。六是销售部费用报销接口人将审批通过的单据交财务部出纳,出纳检查单据是否已按授权经各级领导签字确认,并对已按规定审批的单据及时进行支付。

5、借助网络和财务电子化报账系统。办事处的财务管理难度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地处外地,距离远、沟通不方便造成的。如果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网络化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在网络上完成,规避了距离带来的管理障碍,使总部与办事处沟通零距离,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矛盾冲突。通过电子信息化系统,将总部与办事处处在同一个界面上,双方的沟通更畅通,业务处理时效也会更高。单据不需要频繁寄送,节省了费用。报销时由办事处行政秘书审核单据合法合规性,不需要立即寄送单据到财务部,只需扫描单据上传给财务审核,财务及时审核并支付,同时相关领导通过网上审批,可充分利用领导空闲时间,及时处理日常事务,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部门根据报销人的报销记录,建立信用库,对员工进行信用评级以此制约虚假的费用报销行为。

五、结束语

随着全国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全国性销售企业越来越多,他们都纷纷设立办事处,从而将销售范围覆盖全国,扩大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在设立办事处的初期都会遇到文中描述的问题,并且为此付出经济和效率的代价。但是只要他们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方式得当,不但可帮助办事处降低办事处成立初期在财务管理摸索中的资源浪费,减少总部的管理压力,摆脱管理困境,而且还可以帮助办事处尽快进入正轨,获得有力的支持,从而提高销售业绩,实现公司整体销售战略。

【参考文献】

[1] 王伏涛:论石油销售企业便利店财务管理[J].当代财经,2011(6)下.

[2] 于虎:也谈企业驻外办事处[J].中国石油企业,2009(8).

[3] 李如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1).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导向型;绩效审计;运输;服务采购

A公司是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制造企业,具有多层级组织架构及多元化产业板块。由于采购需求大,占用资金多,公司在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实物采购方面,管理制度流程相对完善。而每年将近12亿元采购规模的服务采购业务,在管理方面相对薄弱,是否存在控制缺陷?采购成本是否合理?公司管理层专门指派内部审计部门,以运输服务采购为起点,开展绩效审计,推动服务采购管理提升。

一、问题导向型绩效审计实施过程和方法

(一)审计思路与目标

1.审计思路。围绕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秩序建立,开展运输服务采购关键业务控制环节的绩效审计,针对审计发现问题,调研、分析问题动因及影响,制订适当可行的改进方案,提请决策委员会审议,明确管理职能,多方联动推动管理提升。2.审计目标。通过审查A公司的运输采购组织管理、制度流程建设执行、职能履行等,规范制度流程,明确组织职责,促进资源整合,扩大招标范围、提高招标比例,统一建立运输指导价格标准,建立服务供应商资源池和信息化共享平台。

(二)审计范围和方法

1.审计范围及重点。利用SAP系统,调取近三年公司运输业务发生明细,确定包括物流中心等5个资源中心、8个业务单元共计13个审计对象。并按照采购金额排序,进行ABC对象分类。经统计,A、B两类对象整体采购金额占到A公司运输采购总金额的98.98%。为此将审计重点确定为A、B两类对象,在满足审计全覆盖要求的同时,确保整体工作效率效果。2.主要方法。以问卷调查、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及专题讨论等方法,对A公司发生运输采购业务的13家单位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对其中A、B类共10家单位开展现场调研,运用重点访谈、穿行测试、控制测试等内部控制审计方法,对运输采购业务及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归纳确认业务特点,确定有效的改进方案。

二、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A公司国内、国际运输管理现状

1.国内运输采购方面。一是服务涵盖范围广。包括产品销售发运、物料及半成品市内转运配送、售后配件发运、科研物料和设备发运、不合格品退货等。二是方式种类多。包括汽车运输(含专运与配载)、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快递运输等。三是货物承运风险大。存在运输费用中不含承运货物保险费问题,目前仅公司本部发运的产品由财务资产部统一购买产品险。2.国际运输采购方面。A公司的出口销售运输及进口采购运输,分别由海外事业部与物流中心海外采购部承担。海外采购发生的运输费用占国际运输费用的85%,主要供应商为国际货运公司,运输费用除运费外还包含清(报)关费、商检费、费及港口码头杂费等。一方面,海外事业部负责出口销售的运输业务采购,包括因出口引起的退运进口业务。特点是运输业务采购与国际贸易条款联系紧密,采用尺寸和重量的阶梯性报价,受国际货运市场季度性波动影响较大,并且运输供应商的区域性优势也对报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物流中心海外采购部主要负责A公司进口采购所产生的运输业务,包括因进口引起的出口运输。特点是涉及的运输环节和运输方式多样,对运输供应商的报关能力有较高要求。

(二)与公司外部运输市场对比情况

1.公路汽运方面。公路汽运又分整车专运与汽车配载。(1)整车专运。运价计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吨公里报价(现行市场价格标准为0.35-0.5元),一般来说运输距离越远吨公里值越小,反之距离越近则吨公里值越大,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按吨公里报价;另一种是采取包干价的方式计算。(2)汽车配载。一般以千克(kg)为计费重量单位,以元/(kg*km)为运价单位。一般来说,货物批量小、到站分散,多采用此种报价方式。目前,A公司各业务单元与运输供方的整车运输报价基本上采用第二种方式,汽车配载则按单次询价确定价格。2.铁路运输方面。铁路运输可实现批量运输,费用相对低廉、运输安全性高、运输网络较发达、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小。但铁路运输的短距离费用高,中转时间较长,需要进行配送。又因其承运工具管辖权的特殊性,属于铁路总公司独家定价,价格谈判空间有限。3.航空运输方面。航空运输的速度快,适合紧急的小批量货物,但运费较高,对货物有重量限制,网点有限,只适用机场周边城市。计算货物航空运费的重量有实际毛重(高密度货物)和体积重量(低密度货物,即轻泡货物)。非直达航运航空运价按照比例运价或分段相加进行计算。目前A公司引入两家供应商的只有物流中心,其他单位均只有一家航空运输供应商,采购定价类似独家定价。4.快递运输方面。其特点是网点分布广,运送速度较快,运输过程包括铁路、汽车、航空等运输工具,但对承运物品有体积及重量的要求,承运费用较高。除邮政速递外,其他快递均为民营企业,与A公司合作的主要是顺丰快递。

(三)存在问题

1.制度建设。公司层面缺少统一制度,业务层面除物流中心与XX1子公司外,其他单位均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2.需求计划与预算。一是发运需求的计划性不强。由于客户发货需求多变导致营销发货计划不稳定,各单位的临时发运和紧急发运情况较多。二是缺少预算变动的考核制度。尽管各单位均对运输采购制定了年度预算,但在实际执行中,大部分单位经常会进行大幅调整,且预算编制缺少对运输采购需求特点及市场供应情况的分析与预测。3.供应商管理。一方面国内运输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采购分散,各单位运输供应商信息未共享,难以获得规模采购效应。A公司各单位对运输服务供应商的准入资质、评价管理并不统一,对其资金实力要求整体较低,准入考核项目较少,控制承运风险的手段较弱;另一方面国际运输的供应商主要为国际货运公司,其资质要求较高,来源复杂,所以受贸易合同制约,公司采购议价话语权较弱。加之国际货运公司的清(报)关能力、政府关系等不可控因素,使得国际运输采购管理被动。4.合同管理与采购定价。各单位对合同管理没有统一要求。除快递运输中的现金业务外,其他方式采购均签订运输协议或运输合同。首先,运输采购所使用的合同模板不一,存在合同条款法律风险。其次,采购定价不严谨,基本都采用询比价、议价方式,各单位实际定价差异较大,如相同运输方式、相同线路采购价款不同;同一家供应商的价格折扣不同;同类运输业务结算票据不同等。5.费用结算。除现金付费情况外,大多数按月度或60天结算,根据公司《经济业务授权管理办法》规定,运输费用结算必须提供运输发票、收货证明,但部分单位没有在制度中明确,也没有在实际中执行。6.信息化建设。A公司物流中心针对自身业务管理需求开发了运输信息平台,该平台分为配送(见图1)、提货(见图2)、发运(见图3)三大业务模块,但是信息平台仅由通信信号事业部使用参与配送模块的部分信息流,其他部门未使用,利用率较低。

三、管理提升视角下的审计建议

1.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规范统一制度流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层面的运输服务采购制度或指导规范,明确各业务环节的职能职责;整合服务供应商、统一采购定价,实施集中采购。2.整合资源,推行“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加强供应商源头控制,实施共享合格供应商;统一定价,制定内部运输价格指导目录;加强运输综合评价职能的实际应用。3.分解落实运输预算指标,强化预算控制职能。根据业务类型不同,分解落实业务单元的预算指标及降本目标。如物流中心国内运输采购将采用运输成本占比指标2.1‰作为控制目标,通过强化日常预算控制,有效控制高价运输方式的采购。4.建立运输服务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以物流中心运输信息平台为基础,在本地范围内逐步实行推广,通过供应商资源共享,统一定价管理模式,合理统筹运输配送需求、规范运输服务采购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

四、问题导向型绩效审计成果及管理提升成效

通过审计,公司了4项管理制度、3类运输基准指导价目录、建立合格供应商资源池。通过审计跟踪,发现集中采购、资源共享、规模采购效益已初见成效。管理提升成效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组织职能方面。改变以往组织无序状态,不但在公司层面设立了归口管理部门(物流中心),而且各单元也确定了自身的归口管理部门并与公司对接,统一了公司运输采购管理组织体系。二是管理制度方面。公司了《国内运输服务采购管理办法》《国内运输服务采购定价实施细则》等制度,统一、明确了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了运输服务采购管理。三是集中采购方面。针对服务供应商数量众多,采购分散等问题,经过筛选,形成由19家合格供应商组成的资源池。利用集团采购优势,提高公司及所属各单位运输服务采购的优惠幅度,获得规模采购效益。四是定价管理方面。通过调研了解不同类型运输方式的定价模型,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快递运输采购方式的基准价目录。五是供应商管理方面。针对供应商承运风险控制较弱等问题,在公司《运输供应商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12条新供应商准入标准,规定按季度对运输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进行综合评价,强化供应商管理。六是信息化建设方面。针对公司内部物流配送频繁、信息未共享、资源耗费大等问题,明确由专门部门牵头,搭建运输信息管理共享平台,以实现配送需求统筹、进度实时跟踪、付款结算全流程控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五、绩效审计相关启示

快递经营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营改增 内控制度 税务筹划 物流服务 减负增效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部署,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的“1+6”行业率先试点,2012年8月1日起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北京等10省市,2013年8月1日起,又进一步扩至全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内,至此“营改增”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成功迈出第二步,进入全速推进阶段,这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以结构性减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点”,有利助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物流业是我国新时期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纲要都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09年3月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文,2011年8月《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1〕38号文,简称“国九条”),均明确要求“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但在营改增试点进行近两年的进程中,物流企业出现税负不同程度的增加、显然与国家重点扶植物流业的战略取向不符,也会滞缓营改增的进程,阻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减负增效的对策。

一、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占我国GDP总额的18%,预计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①。但在历次国家颁布的国名经济行业名录中,没有单独物流业的名称。在2011年以来历次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颁布的营改增的文件中,也没有单独对物流行业范围的界定,而是分列在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服务内。作者认为有必要对物流业产业范围做一个界定。有助于讨论其发展政策的制定。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客户需要,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正向及反向的流动与储存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业是在物流内涵的基础上产业组织与物流活动实施的结合。据此,本文认为物流业应包括试点方案中交通运输业中关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以及尚未纳入试点的铁路运输等凡是货物转移的活动,加上包括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场站服务、货物运输服务、报关服务、仓储、装卸、搬运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物流辅助服务等有关内容合并称为物流业。

近两年的“营改增”促进了试点地区小微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升级。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物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不同程度的增加、成本增高等问题,从而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1、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及其主要原因。物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税率上升。表1表明,营改增过程中一般纳税人的名义税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物流业的一般纳税人所适用的名义税率由营业税税率的3%上升到了增值税税率的11%,根据表2可知,在不考虑进项税额抵税作用且假设应纳税所得额不变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其实际税率为1/(1+11%)*11%=9.91%,虽然与试点后11%的税率相比降低了1.09%, 但是与原来的3%相比仍然增加了6.91%,即使加入进项税额抵税的因素,在其作用不明显的情况下,大部分物流企业出现税负增加的现象。另外我们也可从表2上海物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化的情况得到例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上海市“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物流企业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6月15日,上海5547户物流业一般纳税人共申报缴纳增值税23亿元,与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的营业税相比净增加税收1.2亿元。通过对上海65 家大型物流企业的调查,2008-2010年三年年均营业税实际负担率为1.3%,其中货物运输业务负担率平均为1.88%。实行增值税后,即使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可抵扣购进项目中全部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会增加到4.2%,上升幅度为123%,税负升幅较大。上海物流业一般纳税人主要业务“营改增”后税负变化情况见表2。

第二个原因是可抵扣进项税额少。在计算企业税负增值额时,进项税额抵扣是其核心原则。按照试点方案,一是路桥费不能抵扣。路桥费是运输成本构成的重要部分,占到总成本的30%-40%。但试点方案中,路桥费等未纳入试点范围不能进行抵扣。二是燃油、修理费取得票据困难。燃油、修理费所含的进项税虽可抵扣,而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系统没有纳入营改增的体系,只有很少的收费站或修理站能够开出符合抵扣要求的增值税发票,很多小型加油站或修理厂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企业取得发票较为困难。三是试点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抵扣。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多在试点方案之前购买,按照规定只能提折旧不能直接抵扣。由于货物运输工具购置成本高、使用年限长,尤其是船舶使用年限一般在20年以上,多数相对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很少有大额资产购置,因此实际可抵扣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很少。其它房屋租金、保险费、水电费等主要成本也不在抵扣范围。四是劳动力成本不能抵扣。物流业的很多环节包括仓储、装卸、、航运、理货等业务大部分仍属于劳动资金密集型企业,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企业这方面投入不断加大,试点方案中规定不能进项抵扣,如果部通过提高运价及租金转移税负,必然加大劳动密集型物流企业的成本压力。

2、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不统一问题仍未解决。在非试点地区和行业中,现行营业税制度将物流业务划分为物流业与服务业两类税目,运输、装卸、搬运税率为3%,仓储、配送、等税率为5%,经营综合物流业务的企业各环节税目不统一、税率不相同、发票不一致是多年来困扰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瓶颈。“国九条”明确指出:“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 但试点方案中却依旧对物流业设置了“交通运输服务”(11%的税率)和“物流辅助服务”(6%税率)两类应税服务项目,快递企业适用税率仍不明确。这不仅不适应现代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也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实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运作,开展一票到底业务、一站式服务是现代物流企业基本的运作模式,也是客户普遍的服务需求。在实际经营中,各项物流业务形式众多,上下关联性密切而复杂,不易区分货物运输服务与物流辅助服务,在2013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物流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中对于混业经营的增值税纳税人规定:“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那些综合型物流企业从事3%或6%税率的物流业务要开具11%税率增值税发票,就增加了企业的额外成本,使本已微薄的物流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

上述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不利于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也给我国经济转型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是从供给方看,物流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力储备风险大,所以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小。从需求方看,运输方式选择的多样化和运费所占比重的提高都将增加需求价格弹性。如果物流企业通过提价来弥补税负增加造成的损失,会使社会创造的很大部分财富消耗在流通环节上,从而推高物价水平,遏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未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吸纳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从事快递、配送、搬运装卸、仓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业务,物流企业人力成本不能抵扣,会遏制其对外吸纳人员就业的积极性。

二、物流企业减负增效的经营对策

“营改增”对企业的高效管理和规范运营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要以“营改增”为契机,对内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规范经营,降低成本;对外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营效益。

1、加强营改增企业内部控制

中央对企业内控工作非常重视,在2008年5月2日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有颁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物流企业中,加强营改增工作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帮助降低经营成本,保证营改增工作的顺利平稳过渡及实施。物流企业加强营改增工作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有:

(1)完善符合增值税要求的内控制度。在制度设计上, 物流企业要健全财务核算,规范会计处理,统一科目设置及核算原则。同时企业应根据增值税核算的要求,制定增值税税务工作管理流程和相应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完善发票的开立、领用,传递交接和核销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进行具体操作,设立税务风险防火墙,杜绝增值税发票虚开案件的发生。应尽量提前取得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提高抵扣凭证传递的效率。除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对于可以抵额的合规票据要及时收集和保存。(2)全面厘清和梳理适应增值税要求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属性,避免混业经营带来的税务风险。由于物流行业的特点,营改增后导致企业税费核算精度提高,设备投入及税务管理成本加大。因此,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和调整,可以借助系统升级和业务整合,加快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的管理,以适应增值税监管的要求。营改增中将物流业与物流辅助业分别适用不同税目并分列税率11%和6%,一些综合型物流企业经营涵盖仓储、运输、货物运输等一体化服务,如果在合同中不能明确界定不同税率的业务,则会被从高适用税率,因此应准确界定业务种类,设计业务合同,恰当选择含税价与不含税价的结算方式,强调对价款、税款、发票种类及送达时限的约定等事项。避免不应有的税务负担。对于由本企业和关联企业共同发生的成本,应要求供应商分别开具发票。(3)做好营改增后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定期的风险评估可有效防止和排除许多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物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定期评估税务风险。可由企业税务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中介机构来协助实施,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税负和税务风险。由于营改增后物流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随之改变,涉及会计科目增多,会计核算要求也相应提高,应尽快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

在税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纳税筹划实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

(1)争取各类进项税抵扣,有效减低税负。一是物流企业在开展门到门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物流服务业务时,应集中力量做好其中的比较优势业务,把非专长的其它相关业务外包给相关企业操作,这样既可保障核心竞争力,又可以取得外包公司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进行抵扣。如果采购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服务,可要求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进项税。如将服务外包给试点以外的其它企业完成,取得的是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发票,但由于原先的营业税差额征税的优惠在此次试点中全部保留,物流企业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可以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原属于《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扣除范围中的价款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二是物流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燃料等方面,应尽量选择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供方企业,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三是对使用劳务派遣等劳动力密集型的支出项目,要尽可能交由作为增值税纳税人的专业中介服服公司经办,由此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可以享受税收抵扣政策。四是对于物流业企业不易取得燃油费增值税发票、抵扣南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集中采购、分散使用的办法来化解,即先由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统一集中购买油卡,然后再发放给驾驶员分散使用。(2)积极争取差额纳税。根据财税〔2011〕111号文,增值税差额征税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政策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规定范围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不含税余额为销售额的征税方法。国税发〔2005〕208号文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确认纳入营业税差额征税的试点物流企业,目前经认定共有8批、1331家。为保证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在营改增后的继续有效沿用,最大程度的享受到差额纳税的优惠政策,对于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税、在“营改增”后继续执行的物流企业,应按照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办理相关的备案手续。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应尽快申请纳入差额征税试点;暂不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应对照政策尽快查找原因,创造条件争取早日纳入试点。(3)恰当掌握抵扣增值税的时机。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未在规定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或者申报抵扣的,不得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得计算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企业要遵守防伪税控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限,在业务发生后尽快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及时到税务机关认证,以便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对于国际运输实行的“零税率”及“免、抵、退”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对国内运输给予的“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企业应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收优惠的资格认定。

3、对存量固定资产金融创新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最大的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单项价值较高,其经营方式分为三种类别:自购、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营改增”后融资租赁的交易双方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税收抵扣或税收返还优惠,预计会促使物流企业提高融资租赁的比重。但对于存量固定资产,由于无法取得进项税额发票,无法抵扣。为减轻企业负担可进行金融创新,解决存量固定资产的税额抵扣问题。如按照目前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但承租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及出租方融资租赁业务可适用改革后的税收抵扣及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的优惠,如果物流企业通过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售后回租业务,不仅可以达到融资目的,也可以解决存量固定资产的税额抵扣,将大幅降低经营支出。

4、对外加强企业物流服务的柔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一是物流的柔性化。基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整合运作,使物流的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并行运作而形成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改变传统运作中资源配置与功能配置的模式,通过专业化分工、有效地组建集成任务模块而使相应物流流程的功能配置最优化,实现敏捷物流,快速反应。二是提升物流的智能化。强力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实施可视化物流过程管理网络、智能化配送中心、数据分析应用中心、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以及传感、RFID、声、光、移动计算等先进技术,设计大规模VRPFD的局部车辆协作策略,实施多式联运、多方联运,共同配送、智能配送,优化仓储管理、实现零库存。提高物流设备使用效率,减少空载率和不满载、减少运输驾次。三是在设计、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推进绿色管理,构建逆向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结论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重点发展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减低税负是营改增的核心宗旨之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逐步扩围和深入进行有助于物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物流企业一般纳税人税负不同程度的增加、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不统一,导致物流业负担加重、经营困难,不仅不利于物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也推高物价,遏制消费需求,同时也会影响就业,减缓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给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营改增中物流企业的减负增效除了在政府对物流业的营改增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外,在企业层面要着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是重要的基础和关键。物流企业要以“营改增”为契机,一方面对内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规范经营,完善符合增值税要求的内控制度,全面厘清和梳理适应增值税要求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属性,避免混业经营带来的税务风险。积极开展税务筹划,合理节税,降低成本,对存量固定资产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对外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基于客户的复杂化、个性化需求,加强物流运作的柔性化、智能性、绿色化管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释:

①http:///zjgx/t 20130204_526203. htm2013.2.4

参考文献:

[1]诸葛丹.“ 营改增” 对上海物流业的影响及对策财会研究,2013(2):29-31

[2]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1):43-49

[3]叶红.内控视角下对物流企业营改增工作的思考[J]. 交通财会,2013(4):32-3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物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及政策建议. http:// .cn/lhhkx/201203

/07/179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