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材物流市场

建材物流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材物流市场

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连锁超市 市场细分 蔬菜物流

一、南京连锁超市蔬菜运营存在的问题

随着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日趋成熟,并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其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流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兼具盈利商品与聚客商品双重效能的蔬菜产品,已被诸多连锁超市提升到经营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各连锁超市纷纷通过建立生鲜配送中心、寻找蔬菜经营合作商、店面自营蔬菜等方式来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然而,调查发现,南京各家连锁超市门店的蔬菜经营却没能够像这一模式下的其它商品一样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绝对优势,其业绩可说是喜忧参半,部分超市甚至常常因蔬菜品质问题被消费者投诉,进而影响了连锁品牌形象。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蔬菜品项、品种不全

调查小组使用观察法对南京市的苏果、金润发、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等各大连锁超市的蔬菜销售进行调研,将其经营的蔬菜品项数与品种数与周边菜场进行比较,发现:连锁超市的蔬菜品类与品种明显少与菜场,以某超市为例,其蔬菜品项数与各品项的品种数仅为菜场的55%和30%。

2.大部分蔬菜价格高且品质不稳定

调查小组选择了10种常见的蔬菜,对菜场、超市、批发市场进行1个月的比较研究,发现超市40%的蔬菜定价高于菜场,其中西红柿、青椒等常见蔬菜超市价格比菜场高出20-35%。调查小组还发现超市晚市以后,部分菜品就会出现枯萎腐烂等品质下降的现象。

3.蔬菜配送保鲜及物流监管不到位

通过调查,结合对超市生鲜部门主管的访谈得知:(1)在进货环节,有的超市为了保证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蔬菜的质量控制,从而导致蔬菜质量和安全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较大,一些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农产品含有过量的有害化学成分。一些菜农受利益驱动,把打过农药未过休药期的蔬菜采摘上市销售;大多数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调查组到南京某蔬菜批发市场就发现未经检验的蔬菜就直接进入市场流通的现象。(2)在验货环节,有些门店直接从农民或加工企业购买蔬菜,没有冷链衔接,保鲜配送成为物流中的盲点。验货手段落后, 对蔬菜不进行生化检测就上架销售,质量管理多停留在感官及供方提供的资料上。(3)在销售环节,现有的设备和处理办法也不能充分控制食品安全,甚至人为更换包装日期的现象。

4.蔬菜陈列储存缺少相应操作规范

超市蔬菜品种各异,商品品性不尽相同,存贮要求也有不同,开架陈列的新鲜蔬菜具有随时间而枯损的特性,调查发现大部分超市蔬菜陈列区没有专用的保温降温设备,蔬菜难以保持其新鲜度,且无菜品整理制度规范, 这样会缩短货架周期, 增加损耗, 削弱商品表现力。

5.蔬菜营销缺少一个系统方案

调查小组还发现,绝大多数超市只是在晚上采取打折或买一送一的方式清空不新鲜的菜品存货,而缺少一个系统有效营销及促销方案,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是对连锁品牌的一种损害。

6.蔬菜流通各环节的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

调查小组参观了2家连锁超市生鲜配送中心,发现从蔬菜的接货、验收、质检、入库、分拣配货到配送运输、收货、上架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低、各环节多处于人工处理状态,蔬菜物流最基本的单位尚未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物流效率,加大了物流运营成本。

二、连锁超市对蔬菜经营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调研小组于2010年3月10日——4月10日期间,选择有代表性的菜场、超市以及居民小区,采取以年龄分层的随机抽样法,针对消费者选择蔬菜购买地及其主要决定因素、对蔬菜的需求状况以及对高品质净菜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南京市民蔬菜消费状况的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经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消费者蔬菜主要购买地为菜场

受访者中有56.6%的人选择在菜市场买菜,33.4%的人选择在大型超市买菜,3.7%的人选择在便利超市买菜,另外6.3%的人在路边摊或其它地点买菜(见图1)。由此可见,选择连锁超市类作为买菜地点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7.1%。

2.影响消费者购买蔬菜的因素各异

问及他们选择买菜地点时考虑的因素时, 40%的消费者选择离家或工作地点近,26%考虑蔬菜新鲜、卫生,21%考虑价格便宜,13%考虑蔬菜品种齐全(见图2);其中年龄层次越低的考虑离家、工作地点近的因素越多,考虑价格的因素越少,而年龄层次越大的则越注重价格因素。

3.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

受访者中,有30%要求蔬菜新鲜,25%要求蔬菜绿色、环保,18%要求蔬菜价格便宜,17%要求蔬菜卫生,10%要求蔬菜购买方便(见图3)。

此外,调研小组通过制作净菜(净菜即摘除了不可食部分,并经清洗、清除有机农药、消毒杀菌处理、包装等系列处理的一种可直接烹调食用的蔬菜产品)模型对消费者态度进行访谈,能接受与不能接受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7%和53%。

以上数据表明,在现今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蔬菜消费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由于蔬菜购买者受自身教育、文化、职业、经历、年龄、收入、饮食习惯以及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产生蔬菜需求与购买动机的多样性,加之各连锁超市通过数年努力形成了相当一批稳定的顾客群体,以上条件形成连锁超市进行蔬菜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

然而,调研小组深度访谈6家超市生鲜部主管时,发现100%的受访者不能对本超市的蔬菜消费者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且市场细分因素仅停留在购买力上。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形成:连锁超市经营蔬菜市场定位不明确、蔬菜品项及品种的同质化、蔬菜品质监管不到位、物流配送效能低下等问题,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项目无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若遭遇市场定位准确的竞争对手挑战,必然会造成战略上的损失。

目前现状和存在的威胁则显现出连锁超市蔬菜经营进行市场细分的急切性、重要性。

三、南京连锁超市蔬菜物流改进的建议

连锁超市应以各门店为单位调查顾客的需求,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细分因素(调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收入水平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的细分因素),然后各门店要进行蔬菜经营项目的市场定位,开发出差异性的蔬菜项目及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即各连锁门店的蔬菜产品组合要满足周边商圈的顾客需求,切勿在所有的连锁门店推出统一的蔬菜项目。具体建议如下:

1.投入冷链设备提高蔬菜物流链效率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

连锁超市蔬菜物流全程应投入冷链设备,如:温湿度可调节流通加工车间、冷藏配送车,这可以明显地延缓蔬菜的衰老和品质下降,降低自然损耗。在销售货架期间,根据蔬菜呼吸特征选择适当手段,如叶菜类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冷藏柜的使用。只有提高了蔬菜物流链的运作效率,才能保证满足各细分市场不同顾客群的需求。

2.建立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蔬菜安全追溯系统

各连锁超市应使用蔬菜物流链质量跟踪技术,如:条码、RFID、GPS、EDI等物流信息技术,以便连锁管理部门监控到各环节蔬菜品质并在货架上给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一个完全公开的蔬菜品质信息,包括:产地、采摘时间、供应商、安全指数、包装时间等,更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形成连锁超市蔬菜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为连锁超市吸引更多的顾客。

3.合理运用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功能

由于各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与支付能力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蔬菜品质与品种要求,合理运用连锁超市的蔬菜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功能,包括:高档蔬菜礼盒订配、净菜加工、熟菜精加工、门店个性配送等项目,这样有利于提高连锁超市顾客的满意度,各连锁门店利润空间,保障企业战略实施。

4.不断创新促销方法

根据各细分市场顾客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法,比如:节假日促销、社区厨艺交流、健康食疗讲座、发放优待券、限时特价等促销组合方法;在促销中应坚持宣传绿色消费,加强员工的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四、对本文的总结

据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最新资料显示,南京主城区(六城区)人口总计2510659人,如果以每个家庭5个人保守计算,那么南京则有约502132个家庭,每个家庭平均每天消费蔬菜15元计算,每年南京市主城区蔬菜市场容量约为人民币12.9211亿元。若南京的连锁超市能对周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开发试销对路的蔬菜产品组合,正确整合蔬菜物流各环节,包括:采购、仓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运输、销售上架,再加上丰富的超市促销活动,南京连锁超市的蔬菜经营项目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8- 2009)》、中国连锁协会、2009年第7版

[2]许静芬、经营生鲜已成超市竞争的核心亮点、经营观察、

[3]刘爱军、苏果超市农产品物流发展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08.08(下)、111

[4]李金玉、我国超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sfncc.org.cn/Z_Show.asp?ArticlEiD=1771、2010-7-27

[5]武莹浣、超市生鲜食品鲜度控制问题及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09 NO.29、184

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第2篇

数据显示,我国泛家居建材的市场需求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平均增幅达到10%,而家装市场年均增长速度则一直保持在20%左右,巨大的市场潜力诱发了大量新型建材卖场的疯狂增长,建材市场呈现饱和状况。2012年,国内建材卖场需从控制增速、优胜劣汰、限制入场等方面加以调整,以扭转当下不利的局势。

增长速度过快不利建材业发展

近年来,住房热拉动了建材行业的火爆增长,据统计,最近五年建材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GDP平均增长速度的2-3倍,其中家装市场年均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0%。巨大的市场潜力诱发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竞争日益加剧。

截止当前,上海市区主要建材市场已超200家,北京主要建材市场已达100多家,广州超过50家,深圳16家,天津已近20家,南京、成都、西安主要建材市场都直逼30家,沈阳市区主要建材市场面积已近200余万平方米……

以重庆为例,主要建材市场超过20家,其他零星散乱的建材市场则难以统计。其中较大的陶瓷市场八益建材市场与国窖陶瓷相距不过几步之遥,离巴山陶瓷卖场也不过数百米,市场布局密度较高,区域发展失衡,致使整个主城建材卖场已达到临界饱和。

在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近些年建材市场发展迅猛,形成了几个区域热点,并由此区域向全市范围辐射。在宜山路建材一条街上,代表性的卖场有佳饰家、喜盈门等;杨高路独领风光依旧;真北路则群雄逐鹿,代表性的建材卖场有欧倍德、红星美凯龙、兴力达、建配龙、好饰家、全盛装饰市场等。还有九百家居、百安居和闸北建材市场等连成一片商城区,形成北建区家居卖场一片天。上海市拥有的建材卖场数量可谓是国内前列,但很多卖场招商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建材卖场有商户退租现象,多数品牌经营商家表示上海的建材市场扩展太快,给自己的经营成本增加了不少压力。

南京新增的高端卖场有金陵国际家居、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板桥红太阳建材城等,这些卖场在南京的快速发展以及知名度的逐渐提高,让本地消费者感受很深。据南京市有关机构统计,近三年来,南京市新增加的建材卖场有十几家,再加上南京之前已有的建材市场,大大小小加起来达40多家,并且还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如此庞大的建材卖场服务于有限的南京消费者,卖场过剩在所难免。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不胜枚举,目前的家居卖场过多,甚至已经发展到失控的状态。在全国各大小卖场中,逾五成的卖场处于亏损状态,很多卖场都是咬紧牙关度过2011年,甚至连家居行业著名品牌红星美凯龙都因难以承受压力而将设在深圳、大连、洛阳的分店闭门谢客……这不仅折射出市场环境极度恶化以及家居卖场饱和的问题,甚至将会影响到整个建材行业的发展。

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势在必行

由于经济和市场的发展需要,旧建材市场的建筑规模和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旧建材市场的整合调整早已摆上了政府和商家的日程。政策、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规模的弱小,以及管理制度的陈旧把旧建材市场推向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

昆明本地人买建材必去之地———四零三建材已被拆迁,同为老牌建材市场的中林建材城和博雅建材市场也即将面临同样的命运。在广州,位于黄埔大道周边极具地理优势的瀛富建材商业广场、南兴建材市场、喜龙建材市场、亿宝装饰材料城等众多建材卖场也传出面临整改的消息。在成都,白莲建材市场、青龙建材市场、512建材市场等一大批市场也将面临拆迁……老卖场因市政规划或经营不善在各地纷纷被迫拆迁,一方面源自本土新卖场不断建立;另一方面则是以红星美凯龙、集美、居然之家等为代表的品牌连锁建材超市在全国范围内的走马圈地,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开始触及二三级市场的现象有关。

有材料显示,去年广州卖场总体量新增加约60万平方米,重庆家居建材卖场扩容量将至少激增80万平方米,杭州新开家具建材市场营业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昆明则超过150万平方米。

去年11月份,坐拥150万平方米,目标打造中国西南家居建材总部基地的“螺蛳湾世界家居建材博览汇”招商正式启动,这对昆明原有的建材卖场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在昆明的建材卖场中,此前还没有一个与昆明国际化城市发展定位相符合的大型卖场,世界家居建材博览汇不仅能一改昆明建材弱小、低端的印象,还将可能完全改变昆明建材卖场的格局。

深圳建材卖场扩张之战也非常激烈。在该城市关内关外一体化后,为家居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众多建材卖场抢滩这块新领地,将更好地促进整个建材行业的发展。目前,深圳就是缺少大的建材卖场,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催促行业升级,诞生更多更好的卖场将会成为必然。

武汉从去年起大力扩张本土卖场,加快了外来品牌进驻的步伐。现在武汉建材家居卖场已遍布三镇,形成群雄争霸的格局。欧亚达扩店迅猛,至今已在武汉设立四家卖场,大武汉家装等也在增扩卖场规模;此外,居然之家、香江家居、金盛等外来卖场纷纷抢滩江城;红星美凯龙、宜家等大型卖场也觊觎武汉市场。目前,从武汉市中心到二环至三环乃至盘龙城、金银湖等近郊区域,都布局了各大卖场门店,武汉的建材市场进入了竞争空前激烈的新时期。

新兴大型建材市场的出现,对很多发展中城市来说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不管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还是从建材行业的发展方面,随着新兴卖场的出现,家居建材业市场以前那种小、散、乱的状况或将得到改善。卖场增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各卖场的促销活动也随之增多,经销商利润空间降低,最终得益的还是消费者。

在这场事关生死的争夺站中,老卖场经历了多年的品牌沉淀,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有一定的地位,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接受度来说,老卖场略占优势。不过,在新卖场宏大的建筑规模、豪华的装修和高调宣传的攻击下,老卖场也岌岌可危。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新卖场不断进入,导致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老卖场如若不赶快转型升级,那无异于坐以待毙。

在市场格局的变动中,老卖场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对于卖场的升级,这不仅仅是拆掉旧房子更换新建筑,或者是重装翻新那么简单。倘若在管理服务和经营模式不加以调整改善,老卖场很难在竞争中击败来势汹汹的后来居上者,“拼服务、拼管理”将成为新旧卖场未来竞争的焦点。

对于新卖场的前景,业内普遍认为是挑战大于机遇。由于建材行业升级换代间隔比较短,建材店面基本上是两年一小改,三年一大装。装修成本也由原来的一两千元/平方米,到现在的四五千元/平方米。这种“高投入、低使用年限”的店面装修模式,对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在选择卖场的时候,商家往往特别慎重。

由于新卖场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势的发展劲头,使得国内建材卖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自去年起,各地建材市场纷纷传来品牌撤店的消息,也预示着建材卖场重新洗牌的格局已然板上钉钉。毫无疑问,2012年这种更新换代、优胜劣汰的状况还将延续下来,并且节奏更加迅猛强劲。

入驻有风险,进场需谨慎

随着国家大兴土木,建材行业春风得意,家居建材卖场的修建更是“马蹄急”。面对高额的利润,投资者难免急功近利,大肆修建卖场,致使建材市场混乱不堪,区域分配失衡,良莠不齐。2012年,市场消费需求较以往明显下降,终端销售举步维艰。经销商苦不堪言,全国卖场频频告急,甚至出现经销商退店,卖场转行的现象。诸多迹象真实地反映出,今年中国的建材市场正面临阶段饱和的困扰。

如果溶液处于饱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便再难溶入同种溶质。同理,趋于饱和的建材市场,也难再容纳同种溶质。而部分商家反其道而行之,硬着头往里面钻,而新建卖场又无多大的新颖之处,难免流于同种溶质,只有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市场“结晶析出”。当然具有良好管理、清晰定位等诸多优势的现代化建材卖场能够融入市场,这过程中必然导致那些落后的、无先进管理经验、凌乱而没有良好服务的卖场被“析出”。

面对这样一个处于阶段饱和,而又不断“溶入、析出”的复杂建材市场,商家选择卖场尤为重要。数量众多而零乱的建材卖场总让人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也让商家感觉卖场处处惊心。选择卖场时应多关注卖场的定位是否适合品牌的发展,卖场是否处于一个交通便利的位置,细微处还要注意到卖场的土地性质是租赁形式还是临时性质,是否会被拆迁等诸多注意事项。

选择卖场要深思熟虑,不宜草率行事。企业在进入卖场之前投入会很大,因此不敢轻而易举。此外,物流与展示销售本身有冲突,物流为大机械、大交通,人住的地方较少,卖场的氛围比较冷清。如果要物流与展示一体化,物流与展示在区域上一定要区隔,而且区隔方式严密。

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细分 家居建材零 营销策略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大的状况一直存在,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偏好也始终不同,这造成了我国现阶段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个建材零售业态并存的现象。如何发展各种零售业态,不同零售业态下该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零售业较西方起步晚,随着市场经济施行后全国各地建材零售业才得以自由发展。相关完备的理论尚未提出,大量文献只从时间角度来阐述我国建材市场发展。基于此原因,本文从国内建材零售多态并存的现状下提出其相关营销战略。

二、市场细分的概念

市场是指具有相似需求的一群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1956年提出来的。即企业按照某一标准将消费者市场细分为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的过程。

三、家居建材市场细分的划分

本文使用产品价格和服务水平两个维度[1]将家居建材市场细分为四个象限,即价格敏感群体,服务敏感群体,重品牌群体,多重群体。如下图所示:

四、各个家居建材细分市场的特点

价格敏感群体: 这类消费群体收入处于该地区收入水平的低处,对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对产品价格很敏感,他们购买家居建材只为满足建筑装修的必要需求。

服务敏感群体:这类消费群体的收入处于该地区收入水平的中等位置,相对产品质量,他们更注重购物环境的好坏,购物体验及产品的售后服务。

重品牌群体: 这类消费群体的收入处于该地区收入水平的中等位置,相对产品服务水平,他们更注重产品质量的好坏,对品牌有偏好,认为品牌代表生活质量。

多重群体:这类消费群体的收入处于该地区收入水平的高处,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都非常挑剔,注重购物效率及全方位的体验。

五、各细分市场下的零售业态的营销策略

摊位制家居建材零售店的营销策略:由于摊位制家居建材零售店的目标群体是价格敏感群体,为提供低价产品,该细分市场的企业可采取集中化成本领先战略,由于物流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率较高,应着重降低物流费。

商场化家居建材零售店的营销策略:由于商场化家居建材零售店的目标群体是服务敏感群体,消费者在市场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服务,为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消费群体的消费心里,该细分市场的企业可采取集中差异化营销,针对不同的消费心里,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的需求。可采取的营销策略有:第一,4C’s理论,即其主张忘掉产品,忘掉定价,忘掉渠道,忘掉促销。第二,体验营销,营造顾客宾至如归的购物体验。

家居建材品牌专卖店的营销策略:目标群体是重品牌群体,品牌忠诚度高,注重品牌的传播和品牌的公众形象。可采取的营销策略有:第一,采取高端、高价、高质、高品位的策略;第二,要有专业的导购人员,使顾客详细了解产品的性能、特点、文化内涵;第三,高广告投入,可采取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网络广告、印刷品广告等。

家居建材购物综合区的营销策略:由于目标群体是多重群体,其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都非常挑剔,可采整体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具体可采取的策略有:第一,个性化营销。综合区可以为每位顾客提供从购房、家装、建材、家具为一体的一站式全程服务;第二,配套化营销,即多种经营方式集于一身,可涵盖建筑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多种家用品项目,并提供餐饮、电信、银行、美容、写字楼等多项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我国建材市场的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趋势[J]. 中国建材,2005(10):23-25.

[2] 卢荣.全新商业销售运作模式:“四项合和”+“全程代表”[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4(6):57.

[3]王永富.广州市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R].2011.

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研究

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其作为典型的横向一体化工商管理思想,强调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且要求与供应链内的所有企业加强战略合作,以此来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实现供应链体系中的各参与方共赢。

1、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即建材供应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流配送,以及上下游信息存在着出入,具体分析如下:

1.1建材供应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材供应商的品质直接关系着供应链的功能健全、有效与否。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大量的建材,比如钢材、混凝土以及木材和砖石等建筑材料,同时还会用到一些装饰材料,所以建材供应、购置,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比如运输延误、物料生产不到位,建材供应商无法保证在合同期内准时供应建材,机器故障、合同纠纷以及上游供货商供货迟延等,都是导致供货迟延的影响因素。

1.2工程施工建设及物流配送

实践中,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以及难以预测的灾害和工人罢工等,均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不确定因素。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施工建设过程一定要确保可靠性,同时这也是决定建筑企业所需库存、及时竣工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物料发错、未预料到的不利因素以及施工现场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等们都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临时中断。同时,受空间、时间的物流配送过程,也是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大桎梏。就建筑企业而言,建材是主要的施工原材料;物流配送,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最小成本将约定的建材和物料送至目的地。对于供应链结构而言,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构成物流配送中延迟问题的实质,在此结构中,所产生的误差会呈串级形式逐层向上传播,然后叠加在一起放大,此时偏差、不确定性也随之成倍增加。在建筑物流配送过程中,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其也在物流配送时传播。比如,交通堵塞、事故以及道路维修等,都会造成交通改线、供应很可能会无法保证准时,因而出现了供应延迟问题;同时,延迟累计效应,会造成交货期无法确定,这会对施工进程、交付时间产生影响,引起业主不满。

1.3上、下游信息存在出入

由于建筑企业上下游信息存在着出入和偏差,因此需求信息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市场预测出现误差甚至完全错误。事实上,建筑企业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只是根据相邻节点企业的需求信息来确定本企业的采购计划以及库存,然后进行生产管理,然而一旦需求信息存在着出入或者偏差,则必然会出现逐级放大的现象。在该种情况下,供应商所得到的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涉及面非常的广泛,而且涉及到的点也非常的多,供应链比较复杂,所有的信息通过供应链传播以后,其上的各个环节附加给信息流系统误差,最终因误差放大而导致信息失真,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下游客户而言,因个人喜好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购买购买的不规范化,需求不确定性、上游供应商市场预测不准确,均会导致供应链管理不确定。

2、加强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不确定性控制的有效策略

供应链网状链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不确定性,基于以上对当前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解决建材供应商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一,建筑企业应当保持适量的库存。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本身应当拥有一定量的库存,而且还要维持建材需求量,这是有效应对供应商造成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措施。对于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传播而言,其具有复杂性特点,然而当前还没有能够精确计算生产库存量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所以建筑企业仅能按传统方法依赖于经验决定材料库存量;同时,这也是现代建筑企业解决供应链中变化莫测的不确定的可行方法,建筑企业一定要正确评估企业目前库存管理的性能。

第二,对于供应商下游客户而言,应当对上游供应商延迟数据信息进行跟踪收集和深入分析。比如,供应平均延迟、供应准确性能等,这对决定库存非常有益。同时,供应商、采购方,二者需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使建材供应商可以共享总承包企业信息,提高供应商灵活应变的能力,这对减少因信息失真而引发的不确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采购部门而言,其作为建材供应商、生产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定要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并且尽可能选择一些专业水平比较高的采购员购置建材。在此过程中,还应当结合应用集中采购方式与分散采购方式,以此来有效降低供应商造成的不确定性。

2.2解决建筑施工及物流配送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考虑,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实践中存在着的不确定性,应当对该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即实行TQC,并且制定和实施奖惩机制,从而使施工过程更加的可靠。同时,还要对供应链进行精简优化,将其中的冗余环节彻底的消除掉,从而使流程更加的科学、合理,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有效协作。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并且采用便捷、高效的运输路线和工具;通过第三方物流方式,将包装以及运输服务等业务,外包给可靠的物流公司,并且加强运输过程的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在解决因物流配送而造成的不确定问题时,建议优选地理位置优越的供应商,以减少因建材长途运输而造成的不确定可能性。

2.3解决因上、下游信息出入而造成不确定性的有效防范

针对上下游信息偏差而造成的供应链不确定问题,建议建立电子供应链管理体系,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之中,从而使供应链上的建材供应商、施工企业以及物流公司和业务合作伙伴,都能够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实现协作。通过加快信息共享以及传递步伐,使上游能够获得下游企业所需的信息来源,并且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确度,并且对客户需求快速做出反应,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同时这也是建筑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避免信息逐层传递产生的信息延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从建材供应商、物流配送以及上下游信息出入造成的供应链不确定性方面着手,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晓伟 龚玉洁 建筑企业供应链及其风险与防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张利娟.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4(09).

[3]刘晓伟 刘杰 郝代龙.我国建筑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建材物流市场范文第5篇

现代物流的发展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物流产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区域物流是在一定区域规划和构筑促进区域经济最佳战略实现的物流系统。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聚集,降低区域经济活动运行的交易成本,加快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带动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交易市场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量较大,是区域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把握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模式,并对现行的物流方式予以改善和规范,才能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使交易市场正常运转,增加交易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及流程

2.1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的内涵

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的2002年度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显示,中国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已达3 258个,成交额近19 840亿元。纵观全国亿元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各市场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摊位数量上千的大型交易市场,出租摊位上千个的市场有550家,一万个以上的有8家。2003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购销两旺,成交额分别达248亿元和246亿元,大型交易市场还有武汉的汉正街、河北的白沟镇、山东的临沂。由此可见,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潜力巨大,其物流运作能力是衡量区域物流水平的直接指标之一。虽然各区域物流系统工程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绝大多数现有的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尚未形成规模,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模式是指在已经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下,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物流业模式。这里的区域交易市场主要指专业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比如大型的建材产品、农产品、汽车、服装、医药等区域交易市场。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业务集中,对现代物流的需求较大。该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商流与物流服务的一致性,信息服务的及时性等。

2.2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流程

区域产业、地理位置及政策等因素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易市场种类和规模各异,区域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交易市场的物流能力,但在区域交易市场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上还是大同小异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体积大、托运装卸较困难的货物,通过经销商从区域外的供应商和本地的供应商进货,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进行销售,最后销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消费者。物流企业则依据销售商的不同需求,把商品从外地或本地供应商运往区域配送中心,最后消费者自提或由物流企业从配送中心将商品运往购买者所需的地点,如汽车、钢材等大型交易市场。二是诸如医药、农产品、服装等小商品交易市场,由销售商直接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或配送中心。达成交易后,配送中心负责将货物运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经销商等目的地。该物流运作模式如图1。这种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对物流要素进行了整体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交易市场物流要素,提高了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效率。与此同时,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服务、交易的场所等服务的完善,将促进交易市场的发展。

义乌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配送中心,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网络。义乌交易市场汇聚了28大类10万余种商品,日货物吞吐量3 000多吨。义乌市政府为满足市场对于物流服务的高要求,不断完善物流体系,现在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物流营运体系从总体上来说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承担小商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的是市场经营户和义乌联托运。经营户主要负责商品的储运和从仓库到联托运市场的室内运输;义乌联托运市场内的运输户主要负责商品从义乌市内到目的地的运输。

义乌联托业务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50多个大中城市,物流顺畅、高速有效地运转显得尤为重要。义乌托运站由四个分区编码组成:2个小型轻件货物的仓库区,1个大件重型库区,1个外贸库区。每个区里的仓库是对立的两排,小仓库都有独立的通道和标明货物发往方向的柜台。小仓库里几乎没有货物,客户雇用小货车或人力车将货物运至相应的托运站仓库,大货车待同路线的货物达到整车时发车。托运站设有计算机处理系统,在出口处对进出的货物进行登记。其物流过程是客户依据定单和相关需要将货物送到相应的托运站,货物经过一定的分拣、保管后被运输至目的地。同样的,外地到达义乌的货物经卸载点,再由客户取走。可见联托运机构只能提供仓储管理和输送中的运输服务工作,而配送服务由客户自选完成。如图2的区域交易市场直送模式。

义乌正考虑在网络中增加配送中心,建立物流综合管理、控制、调配的机构,起商品中转的作用,以保证商品有效地流通。如图3,客户将商品送至配送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经过按路线分拣,流通加工后集并到相应路线的托运点送出。这样客户只需货物运到配送中心,其余的由配送中心完成,从而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压缩物流成本。

由此可见,系统、规范的物流运作模式将促进交易市场的发展。而且可以得出区域交易市场运作模式中物流活动的总特征是:流体品种多样化,批量小,批次多,由于商品的特性导致了较大的需求不确定性,因而主要强调仓储和配送功能,建立虚拟的电子化交易平台,注重物流系统的柔性。

3 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

由于不同的经济区域所处的区位、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与规模及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区际产业布局及原材料输入地和产品输出地(消费地)、区域市场规范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各区域交易市场发展的战略模式有其独特的方式。作为区域交易市场的子系统--区域交易市场物流系统,必然是在区域交易市场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模式框架下,根据区域交易市场的现状、区位优势、产业活动、流通活动等特点,开展独特、有效的物流服务方式。

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模式是动态的和多样的。其动态性体现在:为使物流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更好的服务于交易市场的商品流通,物流的运作模式应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由于区域各交易市场的商品具有不同属性,与之相应的物流运作模式彼此间差异较大。现以市场规模较大、物流运作较成熟的汽车、建材、服装等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为例。

汽车、钢材等类型的交易市场中,各交易区存放的主要是许多公司的样品。由于商品体积较大,仓储费用较高,搬运、装卸比较困难且耗时,多集中在区域配送中心或分别位于其各自的仓库,这些仓库与区域交易市场距离不太远,货物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最近的运输路线,从区域配送中心发货或从销售商的仓库直接运往目的地。

在服装、农产品等交易市场中,由于该类市场的商品种类繁多,商品体积较小,易于搬运存放。一般而言,为降低运费,多采取“前店后库”的经营模式,所以经销商将货物直接运至区域交易市场。由于产品种类多,但批量小批次多,为整车运输或形成规模,一般由几家经销商合作,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然后,由客户自提或通过共同配送的方式将商品运到客户所需地点。

建材类的交易市场里,建材工业的产品特点是“量大、体重”,大型的建材交易市场只有少许的样品,货物储存在交易市场周边集中的仓库区里。一般而言,大量的建材产品对物流需求量很大,由专线火车负责运货;铁路沿边设有仓库区,当交易达成后,依据交易条件由经销商负责从仓库发货上门或由客户自行到仓库提货。

4 区域交易市场物流方式的差异性

即使在同一区域内,由于各行业的交易市场产品特性多样,对物流活动也有着特殊的要求。许多医药、生鲜产品对物流作业要求较高,区域配送中心必须具有配套的高效分拣系统,并以相应的冷藏车运送。有些商品依据客户需要进行完善,比如钢材、农产品等货物需在配送中心进行流通加工。此外,钢材对物流运作能力要求较高,仓库设备必须齐全,现代化信息服务机制是钢材交易市场物流高效运作的基础。

以农产品对物流业的特殊需求为例。一方面,农产品的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要求都比较高,要充分考虑其形态、腐变性、串味性、抗震耐压性、通风透气性和吸潮吸湿性等特点,以保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要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包装、运输、储藏及装卸等环节上认真研究、统筹考虑,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如果再细分为高温、常温、低温、生鲜、冷链等类别,则在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中,应对不同需求的农产品采取特殊的配送和仓储方式。

要满易市场顾客的物流要求,就需要以JIT的物流运作方式将商品送至客户手中,就如工厂供应链的JIT要求将零配件及时运到工厂,否则就有导致停工的可能。交易市场中一些农产品对物流的速度要求较高,比如生鲜等农产品,如不及时送达,生鲜不再鲜活。但JIT的运用在交易市场的要求程度与在工厂供应链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工厂供应链的JIT运作对送达的货物要求与标准必须一致,但农产品的要求没有如此之高,因为农产品的自然属性较强,农产品标准的重点不在体积、重量等方面,而是有其自身的标准。总之,区域交易各市场的物流运作中对物流的差异化需求较高,但物流运作的标准灵活性较强。

为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物畅其流,可按农产品的特性组成系统有序的商品交易区,比如:瓜果蔬菜区、粮油日杂区、肉类水产区、花卉苗木区、生产资料区。再依据区域地理优势与农产品资源优势的特点对各种商品交易区,按其规模程度、功能水准、现代化程度、辐射面、集散速度需求、交易服务中的具体要求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建立配套的仓储(冷库)中心、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农产品分类加工包装中心、净菜配送中心及电子结算中心、检疫检测中心、信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各项配套设施。

5 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的瓶颈及对策

就目前我国的交易市场而言,物流一直是制约交易市场发展的瓶颈。统计表明,中国亿元市场成交类别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摊位增长迅猛,成交额增长很快。同时,随着亿元市场的发展,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中西部市场专业化程度低、有些商品交易市场交易环境仍需改进等,商品交易市场的诚信体系也须不断完善。

我国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多数交易市场的参与者对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认识不够;(2)管理者对现代物流在区域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律认识不足;(3)没有成熟的物流组织者来规范区域交易市场运作;(4)由于新经济与电子商务到来,物流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5)交易市场的物流功能分散,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资源未合理利用,有待整合以形成规模。区域交易市场的完善和这些问题的解决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先进物流技术。依据区域交易市场的商品特征实现和完善物流的各项功能,提倡货车向大型化、专用化和集装化发展,推广甩挂运输,要发展罐装车、冷冻车等专用车辆;实施车辆计时监控,促使区域交易市场运输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推行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用电脑进行订货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运输车辆及运行管理,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增强区域交易市场物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力,促进信息共享?以更好的满易市场的发展需要。

第二,加快完善物流设施网络体系。根据区域交易市场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和货运量的大小等因素,阶段性的选择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突出物流节点设施的规划和完善。以建设社会化、专业化区域交易市场配送中心的目标为导向,整合物流资源和形成良好发展环境,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形成科学合理的物流网络体系。

第三,整合物流功能。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施,并根据产品和消费的多样化趋势和区域交易市场发展方向,按不同用途、要求改造现有储运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区域储运设施,改变过去设施单一、功能单一的状况。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在业务功能上有继承性,不需要另起炉灶;避免重复建设。坚持多式联运、现代仓储、商品批发展示、配送加工和信息服务″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形成区域物流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提供增值性的服务,为区域交易市场的扩展和物流服务业务的延伸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