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垃圾回收

城市垃圾回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垃圾回收

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中城市垃圾的排放总量超过一亿吨,但是我国垃圾处理水平远远跟不上垃圾排放的速度,对垃圾的清运和回收率不高,且垃圾的处理方式还主要以填埋为主。目前,垃圾清运与回收的手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善垃圾清运和回收处理的方式刻不容缓。提高生活垃圾回收率,进行分类处置,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对城市的平稳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一、我国当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

1、目前在我国垃圾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态势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在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垃圾数量相当可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给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使得垃圾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这就给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垃圾处理方法不当或不及时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我国近年来的人均生活垃圾的排放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增长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但与此同时,垃圾处理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垃圾产生的速度。尽管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并显现出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生活垃圾不能有效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

2、现行垃圾清运方法不适合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垃圾的清运和收集过程中都实行垃圾混合处理的方法,不管垃圾是属于什么种类,在清运时统统将其混在一起。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无法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一些有害的危险物品还可能混杂在内,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也不利于垃圾的下一步清理工作,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3、垃圾清运过程秩序混乱,清运设施不完善

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由于清运设备不到位,主要还是多用人力的方式进行垃圾的处理,这就造成垃圾处理的效率低下。此外,我们还经常会见到由于垃圾处理不及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夏季,大量的垃圾出现渗漏,腐败的现象,不但影响城市的美观,还会引发细菌的传播。

4、垃圾清运车辆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传统环卫垃圾清运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噪音,都会增加环境的污染。首先,垃圾清运车辆在行驶中不可避免的会向城市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甚至浓黑色烟雾,它严重危害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其次,一些垃圾运送车由于密封不严或未设置排污水槽或因排污水槽受到挤压导致变形污水无法流入排水槽,容易在运输途中向外渗漏污水或掉落垃圾,致使经过的路段污臭不堪,影响沿途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三,运输车辆在清理垃圾作业及运输途中时易产生噪音,而且垃圾清理的工作一般都在清晨,对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处理的责任和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在很多城市都开展了垃圾分类清运的试点工作,在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到处都设有垃圾分类处理的设施,如将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别,在小区内将垃圾箱进一步细化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类别,这些措施与以往传统的垃圾混合处理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更有利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但是尽管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垃圾分类处理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我国居民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所造成的。

6、垃圾清运车辆缺乏清洁管理

传统的城市环卫清运车辆在设计时主要从其机械功能上考虑而较少的涉及其相关的工作环境,相当一部分传统的城市环卫清运车辆是普通卡车的改装,车体造型形态单一机械,且由于长期的特殊工作使它们浑身沾满了污物。当这些车辆穿行于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实在无益于我们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对我们的城市面貌造成影响。

二、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1、垃圾池

在这种清运模式下,所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垃圾池需要占用较大的空地面且垃圾的露天堆积会引来大量的蝇蚊、老鼠等。在夏天,垃圾中能够发酵的有机成分所散发出来的气体更是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和路过的行人难以容忍。在垃圾的装载和清运过程中,由于使用原始简陋的装卸工具清运车辆,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垃圾装载箱体不够密封致使一些垃圾碎屑和垃圾废液随车沿路洒落。这又对城市的市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分类垃圾箱

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目前垃圾分类已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分来垃圾箱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通过设置黄、绿、红等颜色的垃圾箱或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同时在清运的过程中也确保垃圾的分类运输,使之回收、分流处理重新变成资源。

3、可移动式垃圾筒

这种垃圾收集方式由于其安全、可靠的密闭性和便捷的移动性现在被广泛应用到社区、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这种收集方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第一,含有杂质的废水被倾倒入垃圾桶,散发异味,污染空气,腐蚀铁制的垃圾桶;第二,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在垃圾桶内易腐烂,散发出大量异味;第三,接触性垃圾桶如翻盖垃圾桶,需要手动翻盖,好多人因嫌翻盖太脏而不愿用手去掀开桶盖,索性就把垃圾直接丢弃在垃圾桶旁;第四,大部分垃圾桶盖子在被打开后就直接敞开着,没有及时盖回去,夏季雨水充沛,易造成垃圾桶满溢,废水横流。

三、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对策探究

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多样性探究

按照城市的经济水平、市区功能以及人口分布情况制定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进行分区治理。就市区功能划分特点,可以划分成敞开式老区、封闭小区以及依傍街道商业区。封闭小区垃圾自己处理适用于新建设小区,放置用于分类的垃圾桶、配套清运车和垃圾分选房。敞开式老区在之前的垃圾堆放地点设置垃圾分类集装箱,设置食物垃圾箱、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箱,居民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清运。

2、增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政府部门在投入垃圾分类回收财政的基础上,要建设分选设施、收集设施以及运输设施,按照垃圾分类设计方便、适合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筒以及收集分选房。收集的过程中要确保标志语言清晰,方便辨认。德国就将生活垃圾分为黄、蓝、灰、绿四种颜色,黄色代表废包装物,蓝色代表废纸,灰色代表有机类垃圾,而绿色代表生活垃圾。我国按照具体情况,分选出金属、纸质以及塑料瓶后,用不同的颜色垃圾箱代表可投放的垃圾种类。

3、提高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居民是制造生活垃圾的主体,在垃圾分类收集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很多居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没有足够的意识,不能做到分类收集与投放。首先要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认识;其次通过网络以及广告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4、推行强制执行政策

实施统筹规划,进行综合管理。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制定法律法规,推行奖惩激励机制,严格控制分类收集,杜绝混投混放。一是城市政府部门要建设分选、清运、收集以及运输设施;二是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政策,按照垃圾特点推行统一的方便辨认、标志语言清晰的分类投放装置;三是制定垃圾分类处置收费标准,对分类、半分类、混放垃圾实施阶梯式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四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监督机制。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很多物质没有实现再利用,大量有害物质没有进行分类就直接填埋,加大了无害处理的难度,增加了垃圾资源化。导致潜在与现在的环境污染,加大了生活垃圾处理负担。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首先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变行为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多样性探究,实现城市成活垃圾的充分回收与利用。

参考文献

[1]高诗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2(07):41-43.

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生活垃圾 分类回收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 R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自然 、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及难以展开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搭建由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解决这个难题,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

一、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产生垃圾1.2kg 左右,自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8~10% 的速度增长,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2.45亿吨,预计到2011 年将达到3.58 亿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但垃圾处理严重滞后,垃圾问题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经济、技术相对还比较落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将以填埋为主,但其比例会稳步下降。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因其有良好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在垃圾处理中的比例也会逐步增加。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能源结构的优化,使得利用焚烧技术的因素不断增多,焚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二、 城市生活垃圾难以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现阶段各级政府没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还处于提倡、指导阶段,各级政府部门没有具体执行的规划,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我国曾于2003 年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把可回收类垃圾容器为蓝色,把有害类垃圾容器为红色,把其他类垃圾容器为灰色,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志。但是在执行方面没有落实到个人生活中,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就现阶段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那么生活垃圾分类与不分类两种行为的后果一致的条件下,通过自觉来实现源头分类是很不现实。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用法律、法规形成的环保机制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起到较好的效果。如日本在1970 年开始就相继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及《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日本国土少,自然资源缺乏,日本对环保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犹为得视,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效约束国民的环境污染行为和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各级的政府部门带头引导示范作用,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日本,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产业,各色各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观念意识早已深入人心。政府的作用还体现在提供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以及制定的长期性的监管机制,确保垃圾分类的各环节有序进行,逐步形成产业化。

2.环卫作业手段、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缺乏动力

虽然国家在2003年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各城市街道也设置了分类回收的垃圾箱,但是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过程,包括产生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效执行。在收集环节,环卫工人是主要执行者,他们的作业方式并没有改变,垃圾装运过程仍然是混装。各城市街道的垃圾临时堆放点,环节工人为提高效率,往往是将垃圾桶里的垃圾一并倒到垃圾车内求方便,在环卫工人的观念里,他们仍然认为现在的垃圾处理主要还是填埋,分不分类结果一样。而且现阶段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为主。如[图呢?加上图,文字就不用改了。]所示垃圾分类回收是多环节一体化过程,源头分类了,运输过程中发生混装就不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正因为处理方式在技术上落后,往往造成居民和环卫工人的观念相对落后。

3.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少,缺乏引导

现阶段我国各城市关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少。大多数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大部分居民不知道所在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有的人听说过生活垃圾要分类;对于分类好处和分类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怎样分类才是正确的,了解的人非常少。

4.垃圾分类缺乏规范

现在大中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比较高了,但是缺乏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动的指导。主管部门对于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引,往往是口号叫得响,而实际行动没有落实。政府部门不起带头引导,缺乏规范,结果自然是大家随便扔。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有序配合,政府部门应起指引、监督,社区具体带头执行,落实到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行动上,编织一个政府、社区、居民的多层次执行有效机制。

5.居民自觉参与性差

现在各城市社区、街道均设有垃圾分类回收桶,但对于居民丢弃的垃圾是否进行分类,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缺乏监督。居民对摆放的那些分类垃圾桶知道是分类这么回事,便不知哪类垃圾对哪个桶,往往随手一扔,进哪是哪,反正垃圾进桶就行。这一是观念落后,缺乏教育,二是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制定相应的规范。

三. 需要政府做出相应努力

1、政府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以及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的确立,政府可借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例,为发展垃圾资源利用产业化制定完整的法律体系,使得各个环节有法可依。以发展产业化为理念,制定包括宣传、文化教育在内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规划。

2.政府应该有确定的规划和清晰准确的削减目标

各地方政府应该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清晰的废弃物削减目标,这一点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很可取的。无论是长期的垃圾削减目标,还是每年具体的削减数量,在日本每年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中都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比如“一般废弃物排出量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场地的剩余容量和剩余年数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循环率的推移”、“不法投弃件数 及数量的推移”、“容器包装占一般废弃物总量的比率”、“一般废弃物的构成”等信息。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工作及对这些信息的公布, 不仅可以使研究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民众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 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

3.社区抓落实推广需常抓不懈

作为基层直接推动者,一方面要普及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鼓励推广落实到户,并让居民自主监督检查或评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做到常抓不懈。

居民齐参与共监督

每个人都是垃圾分类的具体执行者,应主动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维护自身和周边环境,并对政府的推广提出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这个标号没有文中标注!

这个须在文中标注,在我修改过,可能有些语句改了,根据引用的文献改回来!] 范留柱,《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资源利用,2007.7,26-28页

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垃圾回收;循环经济;资源化利用;效益问题

目前我国的每年的垃圾量总数很多,并且呈增加趋势,再加上垃圾堆存的数量,许多城市已经快要被垃圾包围,城镇的发展也因此滞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甚至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状况。例如厦门市生活垃圾的来源主要是道路清扫保洁收集的垃圾;企事业单位、居民区产生的垃圾,由表分析,生活垃圾的年际变化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图1 厦门市每日垃圾收集年增情况 单位(t)

一、垃圾分类的定义

垃圾分类回收是根治垃圾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按照我国的标准垃圾可以分为四种: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国内在此方面的措施刚起步,某些地方对一些成分无法处理,只能运送到填埋场。如果不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那么会对垃圾资源化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很多国家已经颁布相关法律,取消填埋场。综合处理厂是将回收废物送到相关企业再处理。其他垃圾也是按照垃圾的不同类别和用途,采取措施分为置放和分拣,这样有利于对资源回收利用,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减量化。

二、城市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实现垃圾资源化,成为垃圾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生活垃圾有其时空相对性,时间、空间和经济的变化,垃圾能够实现资源化利用,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二)城市垃圾经过分类回收后,能够减少垃圾的处理量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有些垃圾会被分离,然后循环使用。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从1997年到2010年居民垃圾减量67%,垃圾填埋量减少97.5%。

(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例如。一粒纽扣电池能够污染60立方米的水,能够使1立方米的土壤不能使用。

三、垃圾分类处理现状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以厦门市为例,2000年以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因各种原因,中途多次“熄火”,又多次启动,目前还只少是停留在少数小区进行试点,以厦门市的湖里区为例,目前只有康乐二期和源昌豪庭在做试点工作。

四、垃圾分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垃圾合理分类的理解很是缺少

能够确定的垃圾种类很多,因此需要很多回收设施和空间,因此会增加垃圾回收的难度,其面对的阻力也会增大。可如果分类不细,那样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并且对于垃圾分类后的后续利用和处理造成不利的影响,降低回收资源利用率。

(二)对垃圾分类空间的研究淡薄

从比较的角度而言,国外在此类方面有优势存在,在城市之外大范围的垃圾空间存在,我国对于回收空间的属性研究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空间研究。城市文化、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城市环境和城市人口都能对垃圾分类回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合理制定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为其科学性依据。

(三)对于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运输的前提条件是垃圾中转站必须有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否则,居民把垃圾分类收集之后到了中转站就混在了一起,就极大地挫伤积极性,同时也谈不上分类运输,而分类处理就必须要有末端处理设施,如果没有末端处理设施或不完备,经过分类运输后的垃圾最后也是混合在一起。目前国内很多城市还没有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垃圾分类的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厦门市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四)法律不健全且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关于垃圾分类技术管理的研究较为充分,但法律方面的规定和研究却很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存在立法过于原则性、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综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规等不足。目前关于垃圾分类的配套法律、法规只有一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所以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制裁机制。

(五)政府部门合力不够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的面很宽,人力、财力、物力一样都不能少,需要很多政府部门合力来做,比如,政府法制办、财政局、发改局、教育局、市政局、执法局以及新闻媒体系统等多个部门来做,但在现实中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都是环卫部门在主导,除了财政部门会给予资金的支持以为其他部门的支持力度很小,环卫部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常是举步维艰。

五、垃圾分类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1.垃圾分类可以促进旅游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2013年,厦门市成功入选“2013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并获得“浪漫休闲之都”荣誉称号,同时还荣获“全国温泉旅游示范城市”称号。2013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663.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0.95亿元,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已达9%,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在某些程度上是依靠于环境的,环境好的情况下,游客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厦门是旅游城市,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厦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能使垃圾减量,能够改善厦门的环境状况,给厦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垃圾分类工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后的治理费用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成本,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包袱,而且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被破坏后的治理需要花钱,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要从全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中扣除。环境债拖欠的越多,后续治理的成本就越大,支付这部分的费用一定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若要拖欠至资金充裕的时候再还,“利息”将是沉重的。在实践中,厦门制定了《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并批准了《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了《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2011-2015)》。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节省土地、控制环境的污染、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加强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环境效益

1.垃圾分类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的品味。厦门市城区主干道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置果皮箱经测算约就有20000多个, 社区和居民生活区有垃圾桶20000至30000个,因为一些人和店家的不文明行为把垃圾也扔进了果皮箱,这些果皮箱和垃圾桶的设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人乱扔垃圾的问题,但是对城市的环境卫生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在夏天更容易产生异味,容易滋生蚊蝇,造成疾病传播,在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后,同时开展垃圾不落地活动,就可取缔这些垃圾桶或者果皮箱,让我们的城市道路,尤其一些居民区和小巷、胡同、弄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现已有的垃圾填埋场可以建成有教育和纪念意义的观光景点,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厦门市的整体形象和层次,提升城市的魅力。

2.垃圾分类末端建设有利于提升环境的治理能力。厦门市市容环卫部门提出了实施生活垃圾分拣、堆肥、焚烧、卫生填埋三者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处理路线,也就是在生活垃圾源头管理和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将热值高的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后利用,最后将不宜焚烧、堆肥的垃圾及焚烧余渣和堆肥余物进行卫生填埋的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根据近、远期城市发展需要,厦门市正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要求,建设东、西、南三个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即岛内后坑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西部(海沧)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东部(翔安)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分类末端设施的完善,为垃圾分类的推广和覆盖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净化空气、控制地下水的污染、杜绝城市生活垃圾在道路“跑冒滴漏”,进一步提升美丽厦门的良好形象。(表1)

(三)社会效益

1.创造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环境意识正成为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志,未来能否做好垃圾分类,将成为一个城市文化教养和文化品位的标志。垃圾分类处理能够带动了厦门市民更广泛地参与到节约资源和垃圾分类的行动实践中来,,将环境教育和垃圾分类活动带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能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保护环境,能够造福后人的事业,丰富了人民的环保精神,垃圾分类得到有效的处理,能够改善周围的环境,人民能够增加对政府,对社会的认可和信任,避免因为垃圾问题而造成更严重的污染问题,其社会效益很是显著。厦门市计划在2016年岛内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实现全覆盖。到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实现全覆盖。

2.塑造绿色环保的人文精神。厦门市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深入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通过学校、社团、企事业,电话家访对市民进行演讲、咨询宣传,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通过编写《垃圾处理实用手册》,通俗的向居民讲述生活垃圾处理的处置方式和原则,使垃圾分类家喻户晓;组织市民参观垃圾处理的设备和方法,以利于市民形成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垃圾是可利用资源,增强节能和环保自律性;进入校园开展活动,增强对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全市人民都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垃圾分类入手,积极选择更低碳、更健康、更负责任的生活,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让厦门的天更蓝、水更绿。

六、结语

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资源化重点要求,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正确认识垃圾分类综合效益,妥善解决垃圾分类中存在的“短板”积极完善城市的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垃圾的资源率利用,从而缓解因为垃圾随意收集而导致的环境现状。垃圾分类属于一种环保工程,应当按照要求有序的进行,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 生活垃圾 分类 处理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24-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种类迅速而增加,垃圾处理任务越发繁重,垃圾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上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垃圾处理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垃圾分类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一直处于薄弱水平。完善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等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保护城市生态,节约利用资源,营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1.1城市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城市垃圾中,金属、塑料以及废纸等可再生利用的生活垃圾占到40%,实现这些资源的回收利用,必须依靠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来实现。

1.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城市垃圾的总量。

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再生垃圾可以直接进行回收处理应用,变废为宝,不再属于垃圾范畴,因而通过垃圾资源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需要处理垃圾总量。

1.3垃圾分类回收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

现阶段我国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烧以及堆肥,其中一些可再生垃圾尤其是金属、塑料等,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

2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较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是资源再利用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收集管理方式仍然是混合收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部分被污染,失去了再次利用的价值,由于未能实现源头的分类回收,因此增加了生活垃圾后期处理的困难。

2.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基础条件较差,垃圾回收过程中机械化处理设施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收运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3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城市的居民对于生活垃圾缺少分类收集的意识,甚至是对于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概念模糊,导致了在城市中设置的分类垃圾收集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响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

3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实施模式研究

3.1逐步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在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上,应该建立具有城市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转运以及分类处理流程的收集系统。首先,在垃圾的标准分类上,应该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等类型的不同,合理的分类并设置不同的收集桶进行分类收集。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布设上,应该根据居民区、办公楼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的设置,并重点确保分类收集垃圾容器的容量满足要求。其次,在垃圾的收运转运上,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密闭车、压缩车,解决垃圾收运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最后,在垃圾分类收集的末端分类处理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单独制定相应的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处理方案,真正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与减量化处理。

3.2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第一,在源头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轻后期垃圾分类处理的繁重工作任务,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可再生垃圾的污染问题。因此,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的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告等载体,积极地宣传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义。

第二,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上,可以探索采取分类收集工作由小区或单元负责管理的模式,通过按照城市小区或者是住宅楼单元设置垃圾分类管理员,动员城市居民自觉的参与到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中。

第三,应该严格执行好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的地方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对违法垃圾分类回收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增强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责任意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城市居民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实现源头上的垃圾分类回收。

3.3不断提升城市垃圾回收处理技术。

垃圾回收处理是城市垃圾管理工作的末端,也是整个城市垃圾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不断的提高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真正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上,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由专业的处理部门通过回收利用、焚烧热解、生物处理进行统一的资源化处理,有害垃圾则应该由城市危废中心等环保部门进行专业的处理,餐厨垃圾则应该通过单独分类收集、密闭运输等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他垃圾则可以通过填埋、焚烧等措施进行处理。重点是遵循无害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对不同的分类垃圾采取最有效的手段进行完善的处理。

4结语

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上,应该遵循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城市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处理流程,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一蓉.从国外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2011,01.

城市垃圾回收范文第5篇

因此,建立生活垃圾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措施研究势在必行。

一、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的模式和经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如火如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显成效,组织制度体系全面得到加强,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得到较大改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但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面广,各城市(区)情况不一样,因而在推进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并深入剖析和挖掘,才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

从目前国内试点城市推进情况来看,大多数居民没能树立自觉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即使经过反复宣传发动能够做到分类,也是被动分类而非主动行为,由于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因而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投放准确率不尽人意。因此,树立和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仍然任重道远。

(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费缺口较大

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政府投入和资金支持,只有投入和资金有保障,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科学、规范、有序分类。鉴于生活垃圾分类大规模铺开,无论是设备购置还是人员配置都需要经费支撑和保障,因而资金缺口较大。一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配置等欠账较多。虽然各试点城市(区)对生活垃圾分类有财政经费支持,但无奈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财政投入跟不上垃圾量的快速增长,造成资金有缺口;二是各试点城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都想借此探索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分类模式,为全国作出示范和表率作用,因而,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和标准相对较高,客观上也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

(三)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国内各试点城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都在努力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不同模式和路径,力求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贡献不同的地方范本。与前端热火朝天的分类热情和分类干劲相比,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例如,试点城市(区)的居民经常会对经过分类后的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去处和处理渠道进行质疑,怀疑前端分类后环卫人员仍然混收混运。如果不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仅对广大市民无法交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四)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不健全

为配合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各试点城市(区)制定了一些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这些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于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作用,但从长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角度来看,这种奖励的不足之处在于不是长远之计,基本是一次性而非政策性,对城市行政区、街道、居民家庭和个人奖励效果是明显的,对于企业则可能没有太大的动力,因而,构建一种长期性、政策性的激励机制也许更能调动和发挥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物业管理公司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涉及面广、程序环节复杂、居民比较关心和敏感,要想将生活垃圾分类做好,必须要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特别是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按照国家住建管理部门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大型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要配合所在的城市街道配置生活垃圾处理容器和相关设施,以及增加管理人员等,但一般的物业管理公司,从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出发对此都不太积极,因而,如何调动和l挥企业积极性也是生活垃圾分类必须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六)缺少对低值可回收物财政补贴具体措施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决策上,一般城市都更倾向于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出型产业,而对资源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再加上一些低值可回收物虽然有回收利用价值,但回收利用成本高,又没有相应的财政补贴措施,因而一些废旧物资回收人员不愿回收,回收企业不愿处理,造成这些低值可回收资源的大量浪费。要想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做实、做细、做深入,必须制定对低值可回收物财政补贴的具体措施,让这些低值可回收物经过回收利用后能够再循环、再利用,使经过分类、分流出来的低值可回收物有良好的回收利用渠道,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激励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既需要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和文明素质,也需要通过制定制度和措施予以推进,对物业管理公司及居民家庭等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

(一)对物业管理公司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

街道要积极发动物业管理公司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必要设备,并制定考核目标,建立相应约束机制。联合各级住建管理部门,对大型楼盘和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在其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增加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要求物业公司积极配合生活垃圾分类,并明确减量目标,不参加垃圾分类的物业公司不得竞争和投标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或不给予年审许可证。对于参加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比较明显的物业公司,政府可给予适当奖励。

(二)生活垃圾分类奖励办法

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奖励办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力争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填埋处理总量负增长。具体奖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单位奖”。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单位奖,对优秀街道、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小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第二,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家庭奖”。对于优秀家庭要有硬性指标考核,例如,家庭必须有垃圾分类指引和至少2个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家庭人均生活垃圾日均排放量低于0.8公斤等,对于达到上述指标要求的家庭不仅颁发奖牌,还另有奖励奖金。第三,对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年终考核时,将是否参与垃圾分类作为年终评优考核的一项标准,如果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所居住的小区反映该工作人员没有尽到垃圾分类的义务,将对其年终评优考核“一票否决”。

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激励补贴措施

生活垃圾从产生、收集、运输到最终处理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断深化,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运输车辆等配置明显不足,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水平也急需提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填埋、焚烧和生化处理。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已运行多年,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而各种生化处理方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之中,如何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需要认真研究。

(一)生活垃圾容器和转运站建设

为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建议有物业管理的大型楼盘或物业小区,硬性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按要求配置生活垃圾容器,容器标识明显,由各街道进行检查,对于没有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配置达不到要求的物业服务企业上报物业服务的主管部门。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也是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必须高标准、规范配套建设好生活垃圾转运站。对于城市老城区已有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进一步提升标准,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尽量把转运站建设在标准厂房内,使有可能引起的异味、脏乱等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新城区要高标准配置生活垃圾转运站,尽可能减少转运站对周边居民的环境影响。

(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配置

大规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后,分类运输的任务增加了,因而运输车辆要配置齐备。从试点城市(区)现有环卫运输车辆配置来看,在没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之前就已经不足,开展大规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以后,分类要求和分类任务更加具体细化,因而分类运输车辆配置不足的问题就比较凸显。因此,各试点城市(区)要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情况,多配置垃圾运输车辆,配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对于经过分类分离出来的有毒有害垃圾,建议各试点城市(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或统一招投标,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输和处理。

(三)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成本补贴

经过生活垃圾分类分离出来的湿垃圾由于易腐蚀、热值不高等原因,填埋或焚烧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鼓励和探索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是一种可行途径。由于目前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分类水平不高,一些杂质混杂其中,因而经过堆肥后的产品质量和销路还有待提高。因此,建议鼓励各试点城市(区)自行寻找空闲地块,可在苗圃、花场、林场等进行堆肥试验,探索堆肥处理的可行路子,不一定集中建设大规模的堆肥处理厂。对于日处理规模达到5万吨以上,环保各项指标达标,并且堆肥产品有基本出路的处理厂,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堆肥的产品出路可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发挥供销社系统农资销售网络比较健全的优势,通过供销社的网点渠道进行销售。二是绿化荒山、采石场复绿、园林绿化用肥等推广使用堆肥产品。

四、餐厨垃圾分散处理设施激励补贴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尤其是餐厨垃圾产生量大、成分复杂,一定要动员各方力量,发挥社会、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购置或配置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就近、就地资源化处理。由于餐厨垃圾处理尚处在试点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可资借鉴,只能边试点边探索,采取不同的模式予以推进。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进行统筹推进及监管,以财政经费安排和单位自筹经费等形式,在试点城市社区、单位、学校、医院、宾馆(酒店)、企业等场所,建设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确保餐厨垃圾分散处理规范、有效、有序运行。

(一)试点推进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

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就餐人员规模和餐厅营业面积较大,比较适合推进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建议借鉴和学习北京市经验,在每日就餐人员规模较大的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营业面积较大的大型餐饮企业试点推进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试点城市项目所在地的行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及建成后运行管理所需资金纳入各单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预算。经营性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项目,由试点城市市、区财政负责提供设备,设备可统一招标进行采购,建设、运行等费用由餐饮单位自行承担。

(二)大型楼盘和成熟型社区配置垃圾处理设施

在城市大型楼盘和成熟型社区,垃圾处理设施可由试点城市市、区负责提供,建设费用由物业管理公司负担,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选择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由处理企业与物业管理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处理餐厨垃圾。楼盘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主要是电费,因此,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区)财政可按实际用电量负责分担一部分电费,或者按一定比例对处理设施运行产生的电费实行补贴,试点期过后由物业公司和住户共同承担。

(三)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配置要有硬性规定

建议参照北京市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有物业管理的大型楼盘和小区,配置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建议新楼盘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由房地产开发商统一配套建设(包括垃圾分拣房),由属地街道负责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验收不合格的,住建部门不予发放售楼相关手续。旧楼盘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议由物业公司负责,由此增加的物业管理费用可适当分摊在住户物业管理费中。楼层已再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容器可张贴分类标识,新补充的分类容器必须购置按垃圾分类规定使用的分类容器。

五、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激励补贴措施

(一)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补贴

根据国家关于再生资源发展回收利用及开发“城市矿产”的相关文件精神,国家有关部门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开发“城市矿产”的扶持和支持主要集中在园区(基地)或龙头企业,因为龙头企业能够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行业影响力大,进而带动行业持续发展。因此,低值可回收物补贴应主要对行业或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补贴,具体补贴以生产处理每吨低值可回收物成本价的50%为宜。

目前,城市低值可回收物的种类有废玻璃、废木材、废布料、利乐包等,由于废玻璃的产生量比较大,可以尝试先从废玻璃做起,探索出比较成熟的做法后再向其他种类的低值废弃物推广。从国内废旧玻璃回收状况来看,虽然废旧玻璃的回收价格在降低,但废旧玻璃的产生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塑化剂问题的出现,玻璃器皿的使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因此,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废旧玻璃做起容易突破。

补贴费用既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各试点城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财政补贴过低会导致企业没有利润空间,积极性不大,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而过高又会导致试点城市周边地区的低值可回收物蜂拥到补贴城市来处理,增加试点城市城市管理的成本。总之,建议试点城市的财政资金要尽可能补贴本地废旧玻璃处理企业,对于接受政府补贴的企业首先要规范企业管理,对于废旧玻璃收集、运输、处理等不同环节设立三联单,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台账。

建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废玻璃、废木料、废布料等低值可回收物龙头企业认定办法,对于经认定的低值可回收物龙头企业,除了进行处理成本补贴外,还可以通过申报技术改造项目等形式予以支持,鼓励做大做强,并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废旧商品回收加工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二)对街道的奖励和补贴

参照生活垃圾减量奖励办法,对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量视同垃圾处理减量,按照生活垃圾减量的标准补贴和奖励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例如,某试点城市某街道,生活垃圾减量1吨,则相应奖励或补贴1吨减量的资金,但奖励的资金只能用于本街道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站点以及回收企业,不可用作其他用途。

(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站点建设补贴

在试点城市(区)有物业管理或相对成熟的住宅小区及社区居委会,对能合理解决场地,建设标准达标的回收站点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各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标准,建议回收站点建设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补贴资金在6000―10000元之间较为合理。

(四)运输车辆补贴

废玻璃、废木料、废布料、废塑料等需要分拣之后,才能运送到有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处理处置。根据低值可回收物的不同特点和回收量,参照生活垃圾运输车辆配置标准和要求,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统一招投标,中标的企业或物流公司定时定点统一运输低值可回收物。

参考文献

[1].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2011年。

[2].国家住房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39号),2014年。

[3].国家住房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的通知》(建办城[2015]19号),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