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第1篇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小学生分属不同的民族,因此在授课和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由于班级中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在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上都不尽相同,给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这一现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等方面入手,保证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需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就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班主任只有掌握学生的民族情况,并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才能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入手,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班级管理的实效,小学班主任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正确理解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满足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

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属于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又具有各自的特征,这些都给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特征,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才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进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在整体性上有全面提升。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教师的威信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是决定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教师的威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应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获得主要不在于社会、学校给予了他多少权力,而应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于自身品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即学生对老师具有的品德、智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认真负责精神的折服。

2.班主任应明确树立威信的重要性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

3.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而言,班主任要想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就要在认清自身职责和任务的同时,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满足班级管理需要。由此可见,班主任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能干的班干队伍。班级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小学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单纯依靠班主任的作用,难以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管理现实,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构想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中,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班级管理工作需要。

2.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艰巨性以后,班主任就要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保证班级骨干队伍能够帮助老师共同管理班级,使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面有全面提高,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需要,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

3.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建立了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之后,班主任要善于对班级骨干队伍的利用,除了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正常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破窗”理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破窗理论指出第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修复,那么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如果继续放任甚至会导致整栋楼被拆毁,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于一个人强烈的诱导性和暗示性。这一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科学当中,而小学班级管理同样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将破窗理论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借鉴,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借鉴破窗理论,健全管理制度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和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在进入小学生活后充满着强烈的新鲜感,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且好动,无法快速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以及班级管理中的行为规范,甚至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问题,影响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小学班主任则必须提高班级管理意识,有效借鉴破窗理论,谨防第一个破窗的发生,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强化管理,否则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还会让班级管理工作处在被动状态。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将预防破窗作为根本,发挥破窗理论的指导作用。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不健全的特点,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发挥指导作用,让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选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当学生在适应小学生活后,为了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制定出学生能够接受和任课的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二、分析破窗发展,关注细节小事

破窗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细节,从小事和一点一滴抓起,同时也要注重修复好第一个破窗,在管理中注重防微杜渐,以免由于忽视细节而导致的管理失利。因此,任何对班级管理以及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的事件都必须要得到重视,即使这件事是小事和细枝末节,因为如果不及时对细节小事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则会对班级管理的大事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没有对犯错的人进行相应处罚,很可能会让其变得有恃无恐,接下来的局面会更加失控。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么其他学生在做相应的事情时也会觉得理所当然,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辨是非能力。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将教育无小事作为重要的管理原则,将班级管理的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教师在修复第一扇破窗也就是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时,要讲求教育的艺术,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和关怀性,不能一味强调惩罚,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把握破窗危害,重视宣传引导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并不是处理完成后就是完全地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利用好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宣传教育,那么相似的错误行为仍然会在班级中上演。这也是破窗理论给予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不及时的教育错过了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的兴奋点,因此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共鸣,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提出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第一个破窗,重视并及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而且在宣传教育中必须保证切中要害,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为今后的教育咔逭习。教育宣传需要体现在错误行为的事前和事后,事前教育宣传可以起到预防其他学生犯错的作用,而事后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更多地采用正面宣扬的方式,不仅要有效地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还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以及今后需要怎样做。另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品学兼优学生的模范和榜样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自觉比较当中发现不足并继续努力。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5-02

正文: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学校必然也成为了学生个体社会化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既有教学,更有育人,即引导小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小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和学下教育都离不开的命题。落在教育工作者肩上就是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而管理好一个班级,是实现这一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形成的是一N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干部为助手的强权式的管理格局,班主任往往是以一种"老夫子"一般的,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以提到班主任,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刻板印象就是背着手、阴沉着脸、爱训人、害怕等。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权威,且老师都追求班级的稳定,强调集权主义和控制主义,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来管理班级。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特性和感受。过多的控制和压制,影响了学生个性发挥,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同时学生在一种必须服从和规规矩矩的环境下成长,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们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实行人本管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根据学生心理和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首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必须要明确班级的组织特性和现在小学是的个性及心理特性。在学校教育中,班级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是一个集教育性和管理性为一体的组织,而班级的目标又分为两个,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第一目标是教育目标,第二目标是管理目标,人本管理就是要将班级打造成为学生的"家",营造一个温馨、友爱、轻松的环境。接下来再说现在小学生的心里特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出生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便捷,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信息,在认知上相较于以往的小学生更广泛,思维更活跃,还有非常强的好奇意识,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更强。

在人本管理策略中,第一是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作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小助手,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在班干部的任用中,要废除"终身制",选拨中,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来产生,而且每届任期一学期,如果想连任,必须要从新"竞聘";第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要清楚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建立学生信息卡,时刻关注和记录学生的动态,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不同需求的同学提供不同层次的关爱,而要重点关注班上活跃分子和不活跃的同学,这两极分化的群体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第三是要和学生做朋友,要摒弃现行的一些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现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老师扮演的角色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第四是要注重团队建设,抓住小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素质拓展类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协助能力,养成集体意识,让班级充满活力;第五是要进行必要的激励,要鼓励学生为班级和集体做贡献,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例如,在学生提出了针对班级管理的好的点子的时候,要进行一定激励和表扬。主要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认识到我是这个班级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的老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的转变管理理念,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自主促进教育的力量,让我们的学生在过程产与中有收获、有成长,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和独特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汉默: 《未来的组织――51位世界顶尖管 理大师的世纪断言》,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2] 谢维和: 《论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教育 研究》2000 年第 6期.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 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1,30 页.

[4] 钟启泉编著: 《班级管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 社 2001年版, 第 1,20,231 页.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小学

小学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时不但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形成良好学习方式以及养成健康心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心育全方位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遇到任何事时都可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在小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等原因造成对他人冷漠、对待人事物消极的态度,并且不能有效控制自身情绪,易对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根据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障碍,使学生心理可以往健康方向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弥补自身不足,使自己得到更大的进步。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比较低,在对待人事物上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心理发展偏颇,对以后的人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对待人事物都可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不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保证其可以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生年纪小,社会阅历低,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促进其提升心理素质,使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进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1.以班级为集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小学生参与的第一个社会集体,以班级为集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班级心理氛围,为其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班级心理氛围就是保证大部分学生心理发展方向都是良好正确的,以大部分带动小部分,帮助小部分心理有异的学生“走回正途”。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应该认识到班集体所具有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美好、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具有一个明确的前进目标。要在保护每位学生个性基础上,进行大目标前进,让学生为共同的理想一起努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班级起一个名字,如“团结之家”、“乐观团体”等,并要求学生按照这个统一的目标去努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相处方式,使其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进而可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效率。

2.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难点的就是学生课下活动,因此,想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管理。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具有的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课外活动,精心选择活动方式、内容,并不断延伸活动中具有的内涵和道理,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现在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态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在进行课外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健康积极人格。教师可以以“班级是我家”为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向其分配任务,如一组进行板报设计,二组排列课桌等,并且每周不同组别的任务要进行轮换,最后由大家评论出哪组做的最好。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项任务显而易见都不是任何一个人单独就能完成的,学生我去的更好的成绩只有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以此之长补彼之短,真正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丰富学生课外活动,而且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各项能力,丰富其心理精神文化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3.良好师生关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自身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心智上还不成熟,身心发育都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比较敏感这一特点,教师对待每位学生态度如何学生都能明确感觉出来,并根据教师的态度来决定自身学习态度。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师生平等教学方式。针对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不能进行讽刺,应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学生产生退缩心理。例如,班级在建立管理体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其根据自身观点为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并且教师要给予肯定。另外,教师还可以就班级管理为学生量身设定一些岗位,让学生实现自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使其在自制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其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弥补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存在的优点。

三、结束语

小学正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而且在新时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怎样才能在小学阶段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保证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其形成良好学生生活习惯,并且还可以促进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断提升其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雅娟.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浅谈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4).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一、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一切工作以围绕班主任来展开,这种管理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思想落后。在小学教育中绝大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停留在老套的教育模式上。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基于小学生易受管理,班主任希望小学生在思想、学习、各项活动方面都遵循他的思维、套路,不愿学生越过他规定的范围。如此以来,学生不能成为学习和管理的真正主人,班主任的引导作用被埋没,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破坏,不能进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经常是一个模式、一种腔调的单一管理方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致使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样的管理方式,违背了小学生独立个性培养的原则。

3.班级管理内容繁琐。作为小学班主任,有的班主任认为自己是整个班级的大家长,应以家长的身分进行管理。不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而是全方位看管,看管的内容过于繁琐,每天从早自习到放学一步也不离学生。这样造成了班主任不信任学生,怀疑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小学生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采用命令主义,整个班级管理完全凭班主任一个人长久持续下去,就会形成班主任在时,小学生个个如“小绵羊”;班主任不在时,班级成了“大放羊”的状态。

二、小学班级管理艺术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外在语言的教育效果是靠心灵的理解和体验交谈的。这就需要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以致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溅智慧的火花。在平等交谈中,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对话的艺术,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管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课堂对话就越民主、平等、和谐。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如何管理学生,怎样让学生认可等。班级管理不是管理者在自以为是的演说,不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管理,也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管理的氛围中,师生要在思想上取得一致,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因为苦口婆心的管理总是不见成效。

我们不要轻视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思想却比成年人更加敏感、丰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任何表现都是管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把握这些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才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倾听,为他们营造一种能被学生接受的管理氛围。我们要放卜教育者的身架,放低姿态,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意见,要耐心倾听,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学生讲得有道理的,要积极改正,并表扬学生,即便不合理,也不能批评和简单否定。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消除了隔膜,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管理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要努力创设被学生认可和满意的教学环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

2.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行为表现的一种广泛的界定,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特征。它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是群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是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形象的统一,也是教师人格、技能智慧、仪表形象的统一。其中,由于教师的本职所在,其人格形象、技能智慧形象和仪表形象更应该成为关注和研究的核心。教师形象对学生成长具有榜样功能,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功能,对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则具有促进功能,其发生作用的本质就在于爱,其发生作用的载体在于以师生关系为主体的复杂人际关系系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树人者必先自树”。小学生年龄小,价值观还正在形成中,对于外界的模仿欲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教师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和成长的目标,从这一点说,教师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对班集体的形象也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班级。笼统来说,一个积极的教师形象对于班级管理的作用肯定是积极的。那么,如何建立积极的教师形象呢?

教师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包括仪表形象和语言行为形象。仪表是人情感的外露,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穿着得体、端庄,不穿奇装异服,妆容、佩戴首饰也符合校园环境要求。言传身教是育人的最基本手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起教育作用。

班级管理实践是一项持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形象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事业心、自我价值追求、心理健康因素等为内在动力,以社会环境、学校文化、学生期待等为外在动力,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影响学生、促进班级管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是要让所有学生懂得互相关爱、彼此信赖,为班集体建设畅所欲言、个性飞扬;所有学生、科任老师、家长都心系班级,以班集体之荣为荣,以班集体之耻而耻,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文化情感氛围浓厚、凝聚力强、明荣知耻、学风正、班风纯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刘鸿艳.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成功・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