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第1篇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欠妥当某些家长受自身条件制约,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他们要么一味地顺从、溺爱,孩子犯错也不说不管;要么过于严厉,对孩子非打即骂;要么只顾着忙事业,忙工作,把子女扔给祖辈,或是放任自流。有的父母无法给孩子起到好的榜样作用,只要求孩子,对自己却放松要求。这些不恰当的行为与教育方式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有些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得其他学生受表扬;有的学生缺乏责任感,不参加集体活动,也不爱护集体财产;有的学生在家长的高压下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没有安全感。当教师和家长对其进行教育时,这些学生就会有很强烈的抵触心理,表现在日常行为上就是旷课、打架、说谎等,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二)学校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是,在很多学校中,教师和学校领导仍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智育上,他们不注重道德教育,也不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放在心上,认为这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的项目。教师把课外活动取消了,以足够多的习题去消磨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都成了习题的奴隶,个性发展无从谈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科学的评价体系,因为学校行政部门在对班主任考评时是以学生的分数为准的,这就间接地导致了教师管教不管道,教书不育人。

二、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以科学的理念管理班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就是学生。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和根本,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真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张扬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关爱学生首要的就是关爱学生的内心,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都不太成熟,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发展,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他们对于教师的关爱有着很大的需求。班主任要多学习一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巧妙地接近学生,真心地关爱学生,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交,以师爱温暖他们的内心。沟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走入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块敲门砖。在组织教学活动或是执行各项工作任务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并逐渐向班主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班级民主制的进程班级民主,一是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民主,全民投票,选出大家心中的班干部,并放手让班干部锻炼。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干部做得不好、不到位的地方,全部学生都可以向教师提出,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班主任对小学的评价一定要科学。评价一是要突出发展性、鼓励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意识要全面评价学生,允许学生有偶然的错误发生和存在,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要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

一、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一切工作以围绕班主任来展开,这种管理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思想落后。在小学教育中绝大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停留在老套的教育模式上。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基于小学生易受管理,班主任希望小学生在思想、学习、各项活动方面都遵循他的思维、套路,不愿学生越过他规定的范围。如此以来,学生不能成为学习和管理的真正主人,班主任的引导作用被埋没,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破坏,不能进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班级管理方式单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经常是一个模式、一种腔调的单一管理方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致使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样的管理方式,违背了小学生独立个性培养的原则。

3.班级管理内容繁琐。作为小学班主任,有的班主任认为自己是整个班级的大家长,应以家长的身分进行管理。不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而是全方位看管,看管的内容过于繁琐,每天从早自习到放学一步也不离学生。这样造成了班主任不信任学生,怀疑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小学生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采用命令主义,整个班级管理完全凭班主任一个人长久持续下去,就会形成班主任在时,小学生个个如“小绵羊”;班主任不在时,班级成了“大放羊”的状态。

二、小学班级管理艺术

1.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外在语言的教育效果是靠心灵的理解和体验交谈的。这就需要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以致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溅智慧的火花。在平等交谈中,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潜心研究对话的艺术,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管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课堂对话就越民主、平等、和谐。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如何管理学生,怎样让学生认可等。班级管理不是管理者在自以为是的演说,不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管理,也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管理的氛围中,师生要在思想上取得一致,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因为苦口婆心的管理总是不见成效。

我们不要轻视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思想却比成年人更加敏感、丰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任何表现都是管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把握这些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才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倾听,为他们营造一种能被学生接受的管理氛围。我们要放卜教育者的身架,放低姿态,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意见,要耐心倾听,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学生讲得有道理的,要积极改正,并表扬学生,即便不合理,也不能批评和简单否定。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消除了隔膜,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管理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要努力创设被学生认可和满意的教学环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

2.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形象是人们对教师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行为表现的一种广泛的界定,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特征。它具有复杂、丰富的内涵,是群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是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形象的统一,也是教师人格、技能智慧、仪表形象的统一。其中,由于教师的本职所在,其人格形象、技能智慧形象和仪表形象更应该成为关注和研究的核心。教师形象对学生成长具有榜样功能,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功能,对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则具有促进功能,其发生作用的本质就在于爱,其发生作用的载体在于以师生关系为主体的复杂人际关系系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树人者必先自树”。小学生年龄小,价值观还正在形成中,对于外界的模仿欲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教师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和成长的目标,从这一点说,教师的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对班集体的形象也有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班级。笼统来说,一个积极的教师形象对于班级管理的作用肯定是积极的。那么,如何建立积极的教师形象呢?

教师形象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包括仪表形象和语言行为形象。仪表是人情感的外露,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穿着得体、端庄,不穿奇装异服,妆容、佩戴首饰也符合校园环境要求。言传身教是育人的最基本手段,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起教育作用。

班级管理实践是一项持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形象的完善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事业心、自我价值追求、心理健康因素等为内在动力,以社会环境、学校文化、学生期待等为外在动力,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影响学生、促进班级管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的管理是要让所有学生懂得互相关爱、彼此信赖,为班集体建设畅所欲言、个性飞扬;所有学生、科任老师、家长都心系班级,以班集体之荣为荣,以班集体之耻而耻,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向上、文化情感氛围浓厚、凝聚力强、明荣知耻、学风正、班风纯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刘鸿艳.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成功・教育,2010,(11).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值日班主任;措施及效果

多年来,每到二年级及以上年级我就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班主任,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宝宝们当好值日班主任呢?现将我的一点感受与大家交流。

方法: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有重要的影响。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优良班风建设,规范学生的校内外言行,使学生成为文明守纪的一代,使班级成为文明的窗口,培B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也使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常规教育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让学生自己申报当一天的值日班主任,两人一组,一个正班主任一个副班主任,早上第一节课之前上讲台作自我介绍,且对大家提出当天的要求,希望大家自觉遵守。学生之间发生纠纷,由值日班主任调解处理,如遇处理不下来的再由教师处理。

这样让孩子当一天的值日班主任,学生感到自己很光荣,自己就有教师一样的权利,尽管觉得麻烦,但是干起来信心十足,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当值日班主任。

措施:

学生值日班主任除了早上自我介绍和对大家提出当天的要求外,还要做好值日班主任的详细记录,下午夕会课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将一天的表扬和批评公布。批评记负分,表扬记正分。一周完毕教师以记录为准做一次小结,期中和期末评优秀学生时以每次的小结合计得分为依据。

值日班主任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记分标准:

一、批评(扣分)

1.每人做到佩戴红领巾和校徽标志,不戴各扣0.5分。

2.文明礼仪,见到长辈、领导或者老师要主动问好;升、降国旗时,停止其他活动,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放学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校内外不说粗话;不给同学取绰号或花名,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他人难堪的话,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发现有不文明行为:(1)说粗话、取不雅绰号一次扣1分;(2)楼梯间、走廊上不靠右行,横冲直撞每次扣1分;(3)升降旗不脱帽,不行队礼,推拉扯,讲话的分别扣1分。

3.值日清洁生,教室内桌椅摆放整齐,物品摆放有序。教室地面、黑板、讲台清洁,经常保持教室内整洁。检点:(1)讲台整洁、地面无纸屑,瓜皮、果壳等杂物;(2)扫把、拖把、垃圾桶摆放要规范。如有不清洁的地方,一处不合格扣1分。

4.公共卫生区,当天谁未打扫或者打扫不认真、不彻底,由清洁委员检查,扣打扫人每人1分。发现在校园内乱扔垃圾的,扣该生1分。

5.不吃零食、要彻底杜绝零食,瓜子、棒棒糖、方便面等食物一概不准带入学校。严禁在校外商店买零食,彻底远离油炸等不卫生的食品。发现一次,扣该生2分。

6.早读:早到学校的学生必须马上进教室,住校生洗漱完毕也必须进入教室,做好早读准备,学生自觉读书,不准在教室外、校园内逗留、玩耍。早读期间,不准出现乱跑现象,如有违纪情况每次扣1分。

7.下午课或自习:上课铃响,学生进入教室后,不可随意出教室,不准在教室内跑动,大声讲话。如需离开教室,必须经值日班主任同意。发现违纪行为每次扣1分。

8.就餐时,做到不拥挤,不插队,不大声说话。没有做到的扣1分。

9.课间操时,也要快静齐,做到动作准确、有力、整齐、到位,精神饱满。声音嘈杂,动作不整齐,无特殊原因,有人不出操每次扣0.5分。

10.下午放学后,除老师留下来做作业的人外,不许在校园内逗留玩耍,发现逗留者每人扣1分。

11.课间纪律:课间做文明游戏,不追逐奔跑和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背人撞人,不动手动脚,不起哄喊叫。上下楼梯靠右行。如有违反者扣1分。

12.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骂欺负同学,若出现打架斗殴事件,每次扣5~10分,情节严重者取消期中期末评优资格。

二、表扬(加分)

对学习中所做的好人好事、为班级争得荣誉的个人,可进行加分奖励,分别给予加分。一等加10分;二等加8分;三等加5分。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27-01

1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1 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1.2 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1.3 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1 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2.2 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科学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养出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学生。学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在对待科学真理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优良作风,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爱科学的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抛开个人的得失,敢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要致利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讲,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钻研;从横向上讲应当具备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从发展上讲应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一种开放的态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规律,勇于创新。

教育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事业。必须小心翼翼的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这对教师的品德,素质和能力无疑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就要宏扬集体主义精神,处处坚持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努力培养开阔的胸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31-02

[作者简介]吴莉,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平镇小学教师;易淑文,四川省简阳市石板镇莲花九义校教师。

小学班级管理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笔者从教当班主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班级管理中惯用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小组管理。

一、小组管理方法

笔者所用的小组管理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全班同学按大约四人分为一组,以前后两桌一组为宜,组成一个小集体,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共同成长。笔者在小组管理的方法上采用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该小组成员民主选出自己信任的组长(一般以能力相对较强能起示范作用的孩子为宜),以保证其信任度。再在组内分工,如一人负责纪律,一人负责学习,一人负责劳动,一人负责监督等。每过一段时间实行轮流制,让每个成员都能有监督参与权,调动其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座位时将全班男生与女生,优生与后进生搭配好。小组的管理主要靠各组员的责任心及相互支持配合。

第二步:教师发给组长精美的笔记本,用来记录每天每个小组成员和本小组的表现情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当时的环境要求,教师制定记录的项目。为保证质量,记录的项目不能太多。如在笔者的班上,要求记录的项目有三项:表扬,批评,作业。采用记分制,每表扬一次加2分,每批评一次扣一分。作业按时完成加一分,得优的加2分,值日生记下每天表现好的加一分,劳动委员记下认真的加一分,体育委员记下做操认真的加一分等。每天记录的内容必须是真实有效的。组长每记录一次,应让所有组员亲眼目睹,其实是让他们心服口服。当然,这里教师应教组长一些方法灵活运用,并处理好组员之间的矛盾。如有的学生上课爱讲悄悄话,被老师批评,组长可提出警告,适当地给予组员一些改过的机会,但一定得对每个成员公正公平。到下周一班队活动课时,每个组长进行小结,告知其小组成员的丢分、得分情况,再由班长将每个同学的分数值填入班级评比栏。

第三步:教师应对小组及个人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进步大的学生给予鼓励。这种表扬和鼓励必须是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甚至不排除适时加大物质奖励。对于稍落后的学生,老师应和其一起探讨暂时落后的原因,时常给予帮助,让他们重树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每当他们一有进步时,就得及时表扬。他们感觉到老师随时都在关注自己,随时都在自己的身边。另一方面,教师还得对组长时常进行培训,让他们能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个成员。同时还得发挥小组监督员的作用,绝对不允许有包庇或加倍惩罚的现象,一定要实事求是。与此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处之道,如小组成员扣分时,肯定有不满或怨言,作为组长就得想办法处理好其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部分学生就能把握好尺度,准确无误地记好每个成员的得失,对于出现问题的小组教师应多关心,想办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每学期完时,教师要选出优秀和进步大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在学校评选三好生、好队员时可优先考虑评比栏中每组表现较好的同学,以便在下学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就习惯了这种小组管理的方式,同学之间也有了一种默契。人人都能找到自己在集体的位置,学习也特有劲。班上也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也比较轻松。只要教师能准确及时地处理好小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时常变着花样,这种小组管理的方法会随着孩子成长越来越展现其优势。

二、小组管理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今天的孩子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其性格较任性而自私,遇到事情想到的都是自己,很难有能为集体着想的。小组管理的方法让学生能亲身体会和感悟自己与集体共患难,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例如,本班有个孩子在刚开始实行小组管理的方法时,表现的相当木然,啥事都不关心。甚至有一次,因为他自己的原因影响小组扣分,其他成员都有点不开心,而他脸上却无一点愧疚感。随后笔者找到一次机会耐心地和他交谈,发现他可能因父母长期不在家,爷爷奶奶又特别宠爱,养成其做任何事都要凭心情,甚至还要故意找事引众人目光,其实他内心深处还是知道自己犯错的。笔者及时抓住他这一点点自知之明,对他进行开导。随后,又对其小组内的成员安排任务,教他们怎样与他相处。慢慢地,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这孩子的眼里有了异样的神采。一次,他在班上庆六一联欢会上,因自己的独唱获一等奖给小组总分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后,就变得非常关心集体,有时发现其他有损集体荣誉的同学还会主动制止。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同学相处的能力。小组管理的方式,因每天都会涉及加分、扣分,同学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当一个个矛盾得到解决后,大家慢慢地就学会了互相沟通、互相谅解,懂得怎样处理才恰当。同时,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善待他人,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记得有一次,一个组长塞给笔者一张纸条说:“老师,这是我们这组几个成员的意见。”笔者打开一看,原来是他们那组三个成员联名要求不让一个男生在那组。笔者问:“什么原因?”组长接连说出一大堆理由,如他上课不认真影响别人,提醒还不改,作业每天做得最慢,还要和同学打架等。笔者看着他越说越生气,微笑着点点头。等他说完,笔者非常认真地说:“你说的老师都赞同,但你身为组长应想办法帮助他才对呀!怎么能丢弃他呢?”这组长听笔者一说,马上回答道:“说他很多次了,就是不听。老师,我们真的不想要他在我们那组。”说完这话,声音都有点哽咽了。笔者紧接着说道:“现在老师可以帮你把他调开,但以后当你长大工作了,如果不喜欢哪个同事,也让领导调开他吗?”孩子一听笔者的话,眼泪唰地流出来了,好像忍受了很久的委屈已无法再控制了。见此状况,笔者对他说:“这样吧,老师加入你们那个小组,由我监督他好吗?”在随后的日子里,笔者成了这个小组的成员,开始了与他们的亲密接触。想尽方法改变这个男生的不良习惯,教给孩子们相处之道。还抓住该男生帮同学打扫厕所的事情进行全班表扬,渐渐地他迎得了同组成员的原谅,一切又回到了和谐的氛围中。

最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小组管理的方法容易激起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教师注意并加以引导,必将形成良好的循环。小组有了良好的纪律和正确的舆论,全班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班风。这样更有利于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上只是笔者在实践中感触最多的,当然小组管理的方法其优势还有许多。如在学习上更有利于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更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教师只要在方法上多加用心,抓住学生心理变化,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小组管理的方法会让教师收获更多,也会让教师越来越走进孩子的心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