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循环科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孩子们都爱问问题,但却绝少有机会得到专业、准确又令他们满意的回答。所以,这本书的编者就从10所英国小学数千名4~12岁的孩子提交的问题中,精选其中115个最奇妙有趣的问题,然后邀请世界各领域的人物予以解答。去年这个系列又除了第二本,书友会里有好几位书友们推荐。
3、《什么是什么-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这套是德国非常有名的科普书系列,涉及动物,天文,自然等主题,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是该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比如其中一本分册《夜空中的星座》的作者埃里希?于波拉克教授就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德国汉堡天文馆馆长。
4、《DK儿童百科百问百答》。这本DK的百科书完全就是问答形式,图片都是实物,讲解上把知识趣味化、分割化,告诉孩子一个问题并不是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激发更多的思考,引发对更多知识探索的兴趣。教会他们慢慢懂得,也许怎样解决问题比积累事实更重要。
5、《哇!科学好简单 系列》。这是一套来自法国的科普书,每本书都提出一个问题,比如,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我们为什么要砍树?等等。内容非常贴近生活,涵盖航空运输与飞机构造、木材养护与利用、植物生长和收获、图书制作和发行、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大自然中的水循环、石油开采加工、海产品养殖销售、社会福利等等。
一、指导思想
围绕2017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主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统筹优势资源,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大力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深入宣传我市气象部门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为农服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着力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加深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认识,为全市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保障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xx市气象局2017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颜xx成 员:黄xx三、活动内容及任务分工
(一)举办“观云识天”世界气象日主题讲座
活动内容:为纪念第57个世界气象日,由市气象学会在xx市第七中学、东苑教育集团、xx小学举办以“观云识天”为主题的讲座,面向学生开展云对于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在调节地球能量平衡和水循环中的巨大作用等气象科普知识宣传,观看省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创作的短片《看云识天气》,赠送光碟,发放《气象知识》书籍、科普读物。
活动时间:3月14、16、17日
活动地点:xx市七中
活动地点:xx小学、七中、东苑教育集团、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气象台、团支部、学会秘书处
责任分工:学会秘书处负责活动的协调安排,联系讲座专家、场地、参会学生。
(二)开展“助力春耕春播”专题宣传活动
1、开展气象科技下乡“助力春耕春播”专题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结合“助力春耕春播”活动,以2017年世界气象日为主题,围绕春耕春播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开展宣传活动,深入农村,积极宣传普及世界气象日主题及相关气象科普知识,发放宣传材料。
活动时间:3月20日前后
牵头单位:农网中心
参与单位:含山县丰华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气象台、学会秘书处、含山县局
活动地点:含山县金洼村
责任分工:农网中心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
2、开展送科技下乡-气象日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春耕春播气象服务,组织气象专家赴农村开展送气象科技下乡工作。
活动时间:3月20日前后
活动地点:博望区新市镇
牵头单位:局党支部
参与单位:气象台、学会秘书处、办公室
责任分工:局党支部负责与新市镇对接,学会安排专家及宣传材料的准备;办公室负责安排车辆。
(三)举办气象科普(法律)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1、“童心绘祥云”活动
在xx市选取一所幼儿园,组织孩子们拿起画笔,以“我心中的云彩”为主题作画,画出孩子们心中最美的云朵。评选出有趣的作品,并在xx气象微博。
活动时间:3月中下旬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气象台
责任分工:学会秘书处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市气象台负责在xx气象微博。
2、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
活动内容:在xx市选取xx社区、西山社区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向社区群众讲解气象知识,赠送光碟,观看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创作的短片《看云识天气》,播放气象科普短片、发放气象科普读本,普及气象知识。
活动时间:3月21日前后
活动地点:xx社区
活动时间:3月22日前后
活动地点:西山社区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基本站、学会秘书处
(四)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周活动
活动内容:3月20日至25日,开放xx市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气象台站、校园气象站等平台,集中开展科普活动,普及气象知识。
活动时间:3月21——25日
活动地点:xx市气象科技馆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学会秘书处、农网中心
责任分工:农网中心负责并组织科技馆开放日活动期间学生、市民参观的讲解和接待。
(五)利用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活动
活动内容:由学会秘书处牵头,组织东苑教育集团、七中教育集团、xx小学积极开展气象日纪念活动,赠送并观看短片《看云识天气》,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关注气象。
活动时间:3月15-25日
活动地点:xx市东苑教育集团、七中教育集团、xx小学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xx市东苑教育集团、七中教育集团、xx小学
责任分工:学会秘书处负责活动的协调安排,各学校联系媒体及宣传报道。
(六)发放世界气象日宣传品和纪念品
活动内容:围绕2017年世界气象日纪念主题,结合我市实际,组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世界气象日宣传资料,与市七中联合印制《xx市中小学生防御气象与地质灾害教育读本》校本教材。
活动时间:3月中下旬
牵头单位:学会秘书处
参与单位:气象台、基本站
责任分工:学会秘书处负责组织校对有关材料,市七中负责《xx市中小学生防御气象与地质灾害教育读本》校本教材的印制、发放工作。
(七)气象科普知识直播视频大赛
活动内容:动员全局职工积极参加由省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办公网面向全体气象职工发起的气象科普知识直播视频的比赛。
活动时间:3月
牵头单位:农网中心
责任分工:农网中心负责具体活动事宜
(八)结合主题开展拍云摄影比赛,普及气象知识
活动内容:发动本局及社会人员积极参加在安徽农网微信公众号(安徽农网微农服务)上发起“观云识天”随手拍云比赛活动。
活动时间:3-4月
2013年4月22日,美国化学会开辟“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第10个年头。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ACS)自开辟该活动以来,每年都会在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杂志开设“Chemists Celebrate Earth Day”(化学家庆祝地球日) 专栏,并通过化学会网站提供多样化素材,号召举办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深化公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1历年“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主题
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每年“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2013年的主题是“我们的地球:小心对待!(Our Earth : Handle with Care!)”。每年的主题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围绕地球环境、环保意识等话题展开,主要集中在水、空气、植物、土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笔者列出了10年来美国化学会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如表1所示。
2“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实验评析
与传统环保活动形式局限于公益宣传有很大不同,“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着眼于化学学科特色的体现,鼓励、建议大众参与到化学实验活动中,通过实验操作、过程体验来领会环保精神和保护地球的责任。
2.1三个活动案例
2.1.1垃圾分类回收
本实验选自2013年“化学家庆祝地球日”中的一个化学实验活动。该年度的主题为“我们的地球:小心对待!(Our Earth: Handle with Care!)”。实验活动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但是都试图体现学习者对地球环境的关注。
2.1.1.1实验情境
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可以根据它们的外观或制作材料来分类,也可利用这些性质将它们区分开来。对于环保者来说,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可回收利用物分类。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1.1.2实验目的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逐步学会利用物质的性质找到区分不同物质的方法。
2.1.1.3实验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将生活中废弃物分离,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2.1.1.4实验用品
塑料吸管、剪刀、度量尺、1个乳胶气球、1块磁铁、1个方块纸巾(5 cm×5 cm)、5个小的金属回形针(长约3 cm)、1个筛子或过滤器、1个矩形蛋糕烤盘(约32 cm×23 cm×5 cm)或深碗等。
2.1.1.5实验步骤
(1) 用剪刀将塑料吸管剪成5份(可以任意大小)。
(2) 将铝箔和方块纸毛巾撕成5份(可以任意大小)。
(3) 用拇指和食指将每块纸毛巾卷成1个球。
(4) 将塑料吸管、铝箔、毛纸巾和金属回形针放在一起堆成一堆。
(5) 开始分离:回想在你的混合物中有哪些物质,你要找到一个将每种物质从这一堆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利用这些物质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决定该如何做。你可以使用已经给你的材料或其他任何你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唯一的规则是不能用手指直接接触它们。当你把它们都区分开以后,将每种物质放成一堆。
(6)清理实验区域并洗手,尽可能多地回收材料。
2.1.2水中气体的溶解度探究
本实验选自2008年化学家庆祝地球日中的一个化学实验活动,该年度的主题为“液体中的化学( Streaming Chemistry)”。
2.1.2.1实验情镜
全球变暖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科学家们为此争执不休。全球变暖对水温的影响如何?给海洋中的生物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液体中溶解的气体对水生动物来说是很重要的。随着水温升高,例如在炎热的天气或是有热水倒入河中,水中的氧气就会减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出来。研究气候变暖的人员也同样关心这个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里的鱼缸中放有温度计和通入气泡的通风装置,是为了检测水的温度和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氧气让鱼保持健康。将热的水龙头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你会观察到有些溶解的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离开水中。
2.1.2.2实验目的
通过对温度不同时水中气体的溶解度情况来探讨水温变化对水中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2.1.2.3实验原理
饮料在一定压强下溶解有大量CO2。当打开瓶盖时,用气球收集CO2,饮料中剩余气体的量取决于饮料的温度——气球中的气体体积可以间接表明饮料中还剩多少气体。这就意味着气球中的气体越多,在那个温度下液体中所剩余的体积就越少。本实验涉及到用火,在做家庭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1.2.4实验用品
3个小的未打开的碳酸饮料塑料瓶、3个中等大小的气球、3个装水的容器(要足够大,可以让塑料瓶大部分浸入水中)、卷尺、笔、温度计、冰块、水、热水龙头、时钟或计时器、测量尺、图纸(可选)等。
2.1.2.5实验步骤
(1) 拉伸气球,每个至少拉伸10次。
(2) 在每个瓶子上面套上一个气球,用手指抓紧气球的吹气口,保证气球不漏气。
(3) 把气球套在瓶子上,形成一个封闭体系,拧松瓶盖。
(4) 在3个容器上贴上标签,并分别写上“冰水”、“室温下的水”、“热水”。
(5) 在每个容器中放入1个套着气球的瓶子。
(6) 将3个容器中的水调节到标签上的温度,热水应该不小于40 ℃,不要使用沸腾的水,并且在使用热水时要小心。
(7) 让瓶子在水中放置5 min,期间缓慢的搅拌水浴几次,这样可以保证让瓶子中的液体受热均匀。
(8) 5 min后,测量每个容器中水的温度,并在“实验现象”中记录下你的测量数据。
(9) 透过气球,抓住瓶子的瓶盖,并将其旋开,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气体泄漏,虽然有气球套在瓶口上。
(10) 抓住瓶子的瓶颈,来回翻转4次,然后把它重新放回原来的水浴中。另两个瓶子重复也同样如此。
(11) 在“实验现象”中记录每个气球的变化情况。
(12) 用卷尺测量气球的最大直径。
(13) 将装置放入水槽,并小心地将气球从瓶子上拿开。将气球和瓶子中的物质倒入水池中,同时倒掉容器中的水。清理实验台,并洗手。
(14)另取一张纸,画上你拧开瓶盖后并翻转4次后的气球形状。
2.1.3制造回收纸
本实验选自2007年化学家庆祝地球日中的一个化学实验活动,该年度的主题为“循环利用——化学可以做到!(Recycling- Chemistry Can!)”。
2.1.3.1实验目的
掌握简易制备回收纸的方法。
2.1.3.2实验用品
报纸、圆头剪刀、米尺、容器、量杯、水、搅拌机、可随意弯曲的塑料、大头针、30 cm×30 cm的尼龙薄膜2张、吹风机、擀面杖等。
2.1.3.3实验步骤
(1)将报纸裁成30 cm宽、40 cm长的纸条。
(2)将纸撕成1 m2左右的小片,然后放入容器中。
(3)在容器中加半杯水后放置2天(或者,将纸片和水一起放入搅拌机,搅拌5 min,这样可直接跳至步骤5)。
(4)用塑料叉将水和纸混合捣烂至浆状。
(5)展开一张尼龙薄膜并用大头针固定住。
(6)将纸浆平铺在尼龙薄膜上。
(7)小心地将固定在尼龙薄膜上的塑料片除去。
(8)在纸浆上盖上另一片尼龙薄膜,这样就将纸浆夹在了中间。
(9)用擀面杖用力的挤压上层的尼龙薄膜,使得纸浆中的水尽可能的被压干。
(10)不要移走尼龙薄膜,将上面制作出来的产品放到一个干燥的地方干燥整晚(或者用吹风机干燥)。
(11)将新制作出来的纸浆从两层尼龙薄膜中取出,即可得到循环纸张。
(12)还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颜色的纸张,或者纱线,或者几片树叶,等等,从而改变所制作出来的再生纸张的品质。
2.2活动案例评析
一个科普活动能以不同主题呈现,持续开展10年,实属不易,可见其生命力,也可见其有值得借鉴之处。
2.2.1实验内容贴近生活材料易得
推广环保的化学实验活动,既要能为学生广泛采纳并付诸实施,又要易于在课外科普活动中传播,适合向大众推广,这就必须做到内容贴近生活,素材方便易得,步骤简单易行。表2是对“化学家庆祝地球日”活动中3个实验(见以上案例)的实验用品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些实验活动虽然化学味道并不浓厚,但糅合了其他学科特色,素材都在家中可以找到或者从超市购得。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此类实验活动作为他们的家庭作业,别有一番意义。
2.2.2实验活动扣准环保主题体现时代特色
笔者利用表1列出了10年来实验活动的年度主题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每年的实验活动主题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围绕地球环境、环保意识等话题展开,特别集中在水(2004年和2008年)、空气(2005年和2009年)、植物、土壤(2006年和2010年)和循环利用(2007年和2012年)等方面。实验活动案例既有体现学科本体知识探究的“探究水的表面”、“利用理想气体常数测量气体质量”等,又有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垃圾处理”、“水循环模拟”、“超级压缩机”等。2011年的活动主题是能量,与之前几年的主题相比略有差别,但宗旨都是“只有一个地球”,注重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2013年的主题(我们的地球:小心对待!)与前几年的相比,并不那么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兼顾了四大环境问题。例如:实验活动“排序的挑战”体现的主题是循环利用;“制取二氧化碳”体现的主题是空气和低碳;“探索酸雨的酸性”体现的主题是水污染的探索。
每年的“化学家庆祝地球日”化学实验活动,一方面要体现用化学知识减少污染,强化环保节约理念的特点,实验本身必须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所用药品大多无毒无害,另一方面还要体现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特色。
2.2.3关注实验安全注重实验细节
虽然“化学家庆祝地球日”实验活动大多简单
易行,但由于要面向未成年人及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学实验训练的广大民众,所以在实验步骤中十分强调实验安全,特别提供“安全提示”,要求学生与成年人一起做。实验过程详细,如果出现有不太安全的实验步骤,会重点强调和说明。例如,在以上3个实验活动的最后,都有强调“清理实验区域并洗手”这一细节,意在突出实验的安全,以免对人造成伤害。另外,在美国化学会提供的材料里,很多实验步骤中会出现“小心”、“缓慢”、“注意”等强调安全的字眼,并都会用不同颜色标注加以提示。
3美国化学会地球日化学实验活动的启示
3.1给予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
与美国这些科普活动实验相比,我国的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明显表现在实验选题过于理论化和学术化,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学科背景联系紧密却淡化了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意义。关注环保的主题实验有必要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尤其适合应用在9年级“燃烧和燃料”、“化学与生活”等单元教学中。此外,“化学家庆祝地球日”特别注重应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简化实验,既可以“以身作则”做到环保、绿色,也提供了众多实验活动的新思路。
3.2给予科普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实验;知识建构;实验效果
新课改后的小学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普学科。很多的学习内容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所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上好科学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实验以保证实验成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科学启蒙,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因此科学课中实验设计的好坏与教学效果是密切相关的。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是科学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明确师生的分工与合作
科学课的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演员,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一节科学课的顺利实施。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师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尤其是实验教学,师生有合作也有分工。学生由实验小组进行分工,教师应该为各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指导,确保实验成功。在实验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意识,保证教学的顺利和成功。做好实验,学生要科学操作,而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一些实验内容,教师要预先做好实验,然后总结经验以便指导学生的实验,毕竟课堂时间有限,要能够保证实验的一次性成功。
比如,在进行材料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就要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研究各种材料,准备各种材料,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的目标,给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尽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自己的亲自试验,建立科学知识的意义和图式,构建科学知识的网络和体系。学生在进行实验中,可以讨论,可以合作,可以质疑和交流,认真听取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分析和归纳实验多得到的结论和成果。
二、实验设计要体现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是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的基础和启蒙。众所周知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发展,在小学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教师首先要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对自然的认识源自观察和实验,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只是因为注意了一只苹果的落地,瓦特发明蒸汽机车只是注意了一个烧开水的水壶盖子。这样的观察和理解,就是科学知识的建构之基。
生命中的重要物质就是水,对水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研究和探索自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水。比如,天降雨,冬天下雪,洗澡时玻璃面上产生的雾气,植物上的水珠等,这是水的概念。认识水是可以循环的,则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设计。比如,水的蒸发、雪花、冰的融化等,都可以作为水循环的例证,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规律。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对水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水的循环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建构,从感性方面提升了理性的认识。
三、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活用教材,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一节成功的科学课,是在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和灵活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的。探究式教学尤其适用于科学课,在小学科学的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师应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选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有效促建教学的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提问艺术;启发性;趣味性
一、提问要由浅入深
善于提问的人,好比砍伐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下手,然后再砍伐那最坚硬的部分。例如,教师在讲授“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时,可以据图提问,启迪思维。先请学生阅读插图,随后发问:说出各层大气层的名称,从最低层开始依次是哪几层?对流层各处一样高吗?哪里最高?最高处约有多高?哪里最低?最低处约有多高?哪一层空气最多?哪一层空气最少?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天气变化的“舞台”指的是哪一层?红外观察气象卫星在哪一层?它约多高?雨云气象卫星又在哪一层?1931年载人气球约升高多少?流星是在大气层的哪一层开始燃烧的?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以《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为“焦点”,从不同方向将思维“聚焦”到“焦点”上,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独创见解的产生。
二、提问要难易适度
教师在提问时要防止过于笼统,以免学生听后目瞪口呆,无所适从。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大气的运动”一节时,提出“什么是风压定律?”由于它超越了学生知识的实际水平,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住了,教师虽然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是听得朦朦胧胧。我们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试看下例:先问“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接着,要学生思考课文中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天空却是呈灰白色呢?”这样,由于受到上题的启发,根据学得的地理知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答的。
三、提问要合理明确
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已知判断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如果问句中的已知判断是假的,那么,问句也就不合理了。例如,有位教师问学生:什么是静止锋和准静止锋?由于静止锋和准静止锋是同一天气现象的不同说法。显然,该设问是不够合理的。又如,在讲授“地质构造”时,为了说明“断层”素描图而引进正断层和逆断层的概念,已经偏深了,但如果过份地把知识延伸,连逆掩断层都作为提问的内容,那就出格了。当然,问句的本身并无问题,但由于它脱离了学生已有知识的水平,所以也是不合理的。
四、提问要有启发性
在讲授“水循环”时,问学生:“你是否想过,下雨过后雨水到哪里去了?”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进入思考,最后在学生欲说不能时,再启发他们,使学生豁然开朗,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什么是水循环?”这两种方法从表面看来,似乎并没有实质的改变,仔细分析,可以发觉,前者是提出回题,引起注意,激起思考,燃起求知欲望,即是启发式的提问,后者,并不能激起思维的浪花,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属于注入式的提问。启发性提问的方法是多种的,如上《中国地理》“地形地势概况”时,可提出:“如果我国的地势东高西氐,将会产生什么后果?”采取逆向思维法启迪学生的智能。还可对观今尚有争议的问题,如“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着什么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帮助学生树立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提问要有趣味性
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即对学习课题产生认识上的兴趣。人所共知,地理教材既不同于科普读物,也不像文艺作品那样感人,它文字简洁,科学性强,往往引不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务必针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起想象,引导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讲“洋流”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国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都选择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两千年前,希腊人狄奥弗拉斯塔,请船长把密封的玻璃瓶投进直布罗陀海峡,同学们想一想,它将漂向何方?为什么?为什么从英国出发邮船通过大西洋到英国要比从美国返回多花时间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思考着,并根据学过的知识,很快得出了结论。从而达到了开启智能的目的。
六、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在地理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后再点评得出结论的模式,加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有利于活跃气氛,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在教师指导和启发下,学生认真读书和看地图,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或者与周围同学共同研究,发现疑难问题,并用比较简明的语言把不能解决的难题表述出来,向老师提问。题的类型有问答题、读图题等。当教师回答时,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听起来兴趣很浓。例如,我在讲“天气与气候”一节内容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这样两个题:①控制我国的冷暖气团与控制我国的气压中心有什么联系?②气团与气旋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提问锻炼了他们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善中.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问课”艺术[J].地理教育,2011(6)
[2]李明.中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06:11-13
[3]丁旭红.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