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市场情况

新能源市场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市场情况

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第1篇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身能够净化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等成不利影响的现象。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的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愈来愈严重,特别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更成为了人们治理的重点,这是由于现在的汽车数量不断的增加,增加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承载的速度。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例,在2012年的2月份,第200万辆汽车就落地行驶,这个数量的汽车不仅对城市路面交通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对人们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新能源汽车虽然具有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清洁、环保等优点,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如造价昂贵,除了动力环保之外车身其他设备与传统汽车一样,甚至有的还不如传统汽车,且如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时间,以及充电时间也是被消费者所诟病的。所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之路还是十分漫长的,不仅要对抗其他竞争者,更重要的是要先解决产品本身的问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克服这些困难,并且要在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找到解决办法之前,这样才能把握到先机。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分析

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2012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655辆、混合动力273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以此测算,要达到规划目标,未来几年年均纯电动和插电混合汽车销量需超过13万辆。另外,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让国内企业看到了希望,2012年美国共销售电动汽车19000辆,法国有4613辆电动汽车登记上牌,德国2012年共售出2254辆电动车,混合动力车13622辆。

由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是开始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因此2012年以前,这些企业中以商用车为主导的占据了大部分。不过随着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产品结构从以商用车为主导逐渐向以乘用车为主导的趋势发展。乘用车方面,2012年拥有节能与新能源产品在售的乘用车企业从2008年的 4家增长为13家,共计39款车型,其中12款为2010年公告的新车型。

(二)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分析

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在国际上找到广泛的市场以支撑将来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口。美国作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是大部分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代表,因此美国国内的政策及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情况可以作为全球情况的样本;而日本作为最先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掌握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其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及对外出口策略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最后是印度,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汽车的需求量是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增加的,并且印度是中国传统的汽车的主要出口国,印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及认知情况可以帮我们了解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或者是不发达国家对于传统汽车的需要与新能源汽车的需要与情况的对比。

三、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汽车业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必经之路。汽车出口作为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出口对于汽车销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起步较早,但政府投入长期不足,企业投入更少,长期处于试验阶段。近年来虽加大投入,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技术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不仅面临着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同时也有自身产品的问题,包括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节能减排,电池生产技术和成本,充电站系统建设问题。这些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产生重要的影响。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

(二)环境政策问题

在传统汽车生产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国人抱有很大的希望,觉得我国与发达国家正处在同一起水平线上,甚至可能超过竞争对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认都支持这一观点。从有关数据来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是否与竞争对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还是不能肯定的。电动车目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从电池,电机和电控三个关键技术来看,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与西方先进水平相比在电池方面相差最小,但在电机与电控技术方面与国外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国外其他制造商的技术相比并不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研发电动汽车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必经之路,它毕竟是最现实的途径之一。弃之不顾,在将来则有可能处于被动的位置,但若忽视其他方面只顾研发电动汽车也是不太妥当的。

我国现在已经有成熟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使用,从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运行、使用情况来看,目前的市场使用尚好。使用混合动力客车,便于公交公司建设充电设施,且客车的年运行里程高,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政府推出“三年十三城千辆”计划,应该还要加大推广的力度。公交公司目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政府应该加大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力度,鼓励公交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其社会效应也才能不断得到体现。

(三)三大瓶颈

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已起步多年,但距离市场化的推广和商业化的运作还是很大的,目前依旧停留在研发样品和展示产品阶段。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方面正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环境配套系统尚未完善。当一种新能源面向市推广时场,新能源安全使用测试、市场可行性调查以及市场配套设施等都需有完整的系统支持,否则不具备可操作性,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弊端”。

二是我国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通常是以单样产品为中心,“单一化”的发展模式成本高、风险大。

三是节能环保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四、解决方案

(一)拓宽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

根据2007年11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驱动方面和动力控制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先进技术原理、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当前,一般认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目前在国际上已有了大量关于使用生物燃料的实践,生物燃料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路线。巴西将从2010年1月份开始将生物燃料的掺混率从原来的4%上调至5%。美国要求到2030年生物燃料的使用率必须占交通运输燃料的30%,欧盟要求到2020年生物燃料要占有10%为,瑞典则要求石化燃料全部以生物燃料代替。发展生物燃料,解决生物燃料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该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另外,将传统燃料的使用效率提高也是意义非凡的。

(二)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研究机构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力量目前主要是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及大学。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性研究,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创造性研究,它需要研究人员专心、专注、投入大量精力,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成败共同命运。这对于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及大学中的研究人员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为。研究人员身处所在企业或学校的大环境中,必然会被所在组织复杂的人事关系所影响。为此,国家委托单位应对课题组的科研管理制度提出明确准则,并对其进行半年及年度审计。国外的部分大企业在研发重要的新产品时将研发人员与现有组织暂时分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应该要像成立空间技术研究院一样,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以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并对该研究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如比亚迪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通讯电子研究院以及汽车工程研究院,专门负责研发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这也是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不应依赖技术进口及低廉价格作为增加出口的方法

欧美市场之所以成为国内汽车制造商追求的目标,是因为其市场规模健全,消费层次高,而现实的情况下,为了突破非贸易壁垒,我国当前汽车出口情况就是国内厂商既想扩大出口又不想被请他竞争者制约,于是大多与国外厂商合作,引进国外生产商的技术,可是合作的后果就是自主研发的国内制造商失去了一开始占有的先期市场,而合作的厂商虽然相较于国内同行而言优势比较明显,但由于国内生产商没有拥有核心技术,长期发展将会受到国外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控制。于此同时,因为国内汽车生产商最大得竞争力之一就是低廉的价格,因为低廉的价格快速有效地增加出口量是比研发更为快捷的途径,所以国内企业重量不重质,盲目的扩大出口量以达到规模效应。可是依照当前的世界汽车市场的格局分析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技术生产指标的控制极其严格,新兴起的印度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与中国产品相比不仅不存在价格劣势反而更具有优势。所以中国企业首先应该更加重视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以及结构,由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使得中国在出口关税方面拥有其他竞争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外国汽车制造商在这些国家相对于我国而言则缺乏价格优势;而且这些市场处于萌芽时期,对于产品的要求相对较低,我国汽车厂商现有的技术就已经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了。有了非洲市场作为发展的基础,国内厂商可以放心的投资新技术的开发以此来拓展企业在技术偏好型的市场上的销售。就如田忌赛马一般,以自己的优势来与其他竞争者的劣势相抗衡,并接优势力量转化劣势后,所谓的困境也就被解决了。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就目前情况而言,加大政府的扶持这主要包括对增加公交系统购买混合动力客车的补贴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虽然我国在发展电功汽车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与资源优势,但目前我国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规划是相对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还需要大大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从汽车产业发展的走势来看,我国应该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与政策主导作用,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振兴中国汽车产业。,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投资主要集中在了镍镉电池开发与混合动力汽车使用上,反而对于充电基础设置需求少效用高、使用潜力较大的锂电池开发进度缓慢。因为混合动力和镍镉电池的研发成本低、完成速度快、技术与理论都以形成多年,所以自新能源汽车概念在中国出现,就不断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镍镉电池汽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中国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不能够在国外市场上与日本、欧美的高效能锂电池汽车相抗衡,而国产厂商因为改善生产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不能及时转型,这导致我们虽然清楚产品的竞争力不如国外,但只能继续生产,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规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快速发展,亟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企业做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要更好地结合,行业组织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搭建更多的平台,消费者更加理性、科学地消费。只有进行协作,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五、结论

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改善空气污染,不仅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对人体也有利。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用以改善空气污染,不仅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同时也对人体有利。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不仅对汽车制造商有好处,对于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新能源汽车只有在打入国际市场之后,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产品化生产,以及建立配套系统。

参考文献

[1]罗晓忱.理性的理解并把握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J].时代经贸.出版年份:2010年.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武汉金融.出版年份:2010年.

[3]董芳.比亚迪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研究[D].保存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黄子平.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客车技术.出版年份:卷2010年.

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引言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在此背景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主流汽车发达国家就纷纷开始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来看,美国因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最快,日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趋于成熟,而欧洲正在经历该市场初级阶段的高速增长期。

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中央政府对其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国家层面日益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其鼓励生产与消费新能源汽车的环境自然不一样,本文拟以地方政府成都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例证,着力于探索我国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面临的技术、资金、政策等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完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体系。

二、成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一)成都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2014年10月,成都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为云贵川渝地区的第3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都国际汽车城规划面积347平方千米,占天府新区规划总面积17.5%。天府新区-成都国际汽车城以成都经开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汽车研发制造、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业,建设国际化、世界级的成都国际汽车城。

成都经开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已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41家,上市公司43余家,产业基础逐渐完善。已聚集“十大”整车企业,包括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东风神龙、吉利等,并依托整车龙头产业聚集了220余家零部件企业,全球零部件100强企业20多家。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7.1亿元,同比增长19%;整车产量73.2万辆,同比增长95.1%;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60.1%。相较国内外汽车产业微增长的形势,我区汽车产业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强劲态势。

(二)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优先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方向,以推广应用为带动,实现了小批量整车生产,发挥了小规模示范应用,正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有川汽、成都客车、瑞华特生产的纯电动客车进入成都市公交集团16、28、93和332等多路示范线运营,已具备年产13000台纯电动客车生产能力。累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新能源汽车923辆,累计建成充电站14座、充电桩679个。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6户,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18户。吸引了沃尔沃、吉利、美国特斯拉、深圳沃特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蓉发展。

三、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分析

从国家层面,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由于本论文重在对地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故此部分着重对四川及成都的政策体系加以归纳。

(一)四川省层面

1.2014年9月29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以川机管发〔2014〕64号印发《四川省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置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四川省更新公务用车除因特殊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外,要严格按比例选用新能源汽车。省直机关2014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0%,2015年不低于25%,2016年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2.颁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该方案规定,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具备了量产条件,计划将在2015年建成年产5000辆的纯电动客车生产线,2016年时量产各类型纯电动汽车3万辆。

(二)成都市层面

成都市已出台《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成都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之一,在国家,各地区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之后。2015年7月15日,正式制定并印发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市级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根据两个实施细则,将对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以及新建充电站、充电桩等进行补贴。其中,《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市级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明确,市财政将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地方配套补贴。补贴标准为:在中央财政补贴基础上,市级财政按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60%给予配套补贴。

四、成都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困境分析

近年来,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除了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动力电池、电控、电机)发展滞后,存在行驶里程较短、充电时间较长、车辆销售价格高、电池维保不方便、配套设施不完善、消费者认知不成熟、尚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等带有全国性、普遍性的问题外,成都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不少具体问题。

(一)缺乏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发展重点不明确

尽管成都市了《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成都工业产业发展战略,但目前,成都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使其作为汽车产业的组成部分。这样做,一方面,导致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不利于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实施。另一方面,目前来看,未来汽车行业应该是按照“汽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零排放汽车)”这一趋势发展的。如果缺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究竟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这也可能导致发展重点也不明确。

(二)缺乏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产业集聚能力尚未形成

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企业及销售市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尽管成都目前已经有东方电气集团等动力电池及材料、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但其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加之,目前成都还没有引进向沃尔沃、美国特斯拉等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因此,其全产业链布局还未形成,这不但影响了上游的研发,还影响了下游的市场开拓。

(三)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影响消费市场的形成

要使新能源汽车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但需要降低价格,其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持续跟进。如果充换电设施建设、安全试用和维修保养服务、检测能力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和资源利用体系等配套设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使有过硬的品质,较低的价格,也很难会有消费者购买。从成都目前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来看,其还没有形成一体化的体系,这势必将制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四)配套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未形成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手段,不但需要政府补贴,还需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才能最终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如在美国,经过政府一系列的补贴与减税等优惠政策的实行,目前,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全市场化运作,不需要任何政府补贴。在2015年7月15日,成都也制定并印发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市级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实施细则(暂行)》,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予以补贴,但由于其支持手段仅限于补贴,其激励效果还有待观察。

五、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建议

在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前,国家、省市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税收减免、购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给这一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因此,成都应该紧抓机遇、认清差距、合作竞争、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将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科学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

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我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这两个产业将产生十万亿的市场规模,成为支柱性的新兴产业。要抓住国家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和全市汽车产业基础,制订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培育成重要产业。

(二)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能力

我国传统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仍存较大差距。而新能源汽车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兴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后发优势。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是主体。要积极培育各级市场主体加快产业整体提质升级,成链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产业链。

在整车方面,支持重汽王牌、成客公司、川汽集团、一汽川专等整车企业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实现批量生产。促进沃尔沃成都工厂S60L汽油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尽快投产。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支持东方电气集团等动力电池及材料、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壮大规模。针对缺乏龙头企业的情况,主动对接比亚迪、天津力神、赛恩斯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的知名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发展水平。

(三)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制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站点总体布局已成为我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应改善产业发展基础。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试用和维修保养服务体系,建立车辆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系统平台、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检测能力建设、建构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和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其次,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探索多种能源供给模式,加快形成与充换电设施建设配套的标准体系。

(四)营造发展环境,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面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单一的情况,要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各种支持政策。

首先,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全省财政对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支持,落实好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补贴政策。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享受优先和强制采购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其次,出台应用激励措施。结合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研究制定成都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配套激励措施,对示范运营的车辆在购置、使用等环节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新能源汽车实行特殊标识,免征车辆购置税,简化办理牌照及年检等业务,减免停车费和过路过桥费。

再次,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和投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创投资金、私募投资基金及民间资金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

最后,探索市场拓展机制。积极引导多种商业化模式,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较高的售价,联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消费市场,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引导、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尝试租赁制度,让用户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到新能源汽车,刺激消费欲望,获得大量的用户使用数据,建立用户数据库,为将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体验、人体工程等方面的改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

1前言

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亦愈来愈得到全球各国的热点关注。我国的新能源应用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核心技术不完备、市场培育脚步缓慢等,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并不容乐观[1]。由此可见,研究新能源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能源的概述

2.1新能源的特征

和传统的能源对比,新能源的特征为:(1)还没有被大量用作能源进行开发应用,部分仍旧处于起步研发时期;(2)资源赋存状况及物化特点与传统能源存在显著差异;(3)开发应用技术较为复杂,开发成本高;(4)应用环保,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5)储备量大,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部分新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不足的问题。

2.2新能源的类别

以新能源应用情况及技术开发水平而言,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地区对于新能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同。西方先进国家将常规的煤炭、石油、水资源及天然气等归类为传统能源,而将小水电界定为新能源。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新能源应用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新能源的类别划分自然也大不相同。现如今,我国大体上将新能源范围界定为:核能、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氢能等9个类别。

3新能源应用现状

3.1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未有完备的核心技术。现阶段,我国能源框架仍旧以石油、天然气及煤矿等常规能源为主,因为新能源应用涵盖了各式各样的领域,相较于传统能源应用,其技术要求要复杂的多,再加上未有完备的核心技术,新能源应用成本高等,从而使得新能源现目前还无法更替传统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

3.2新能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不景气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不景气,新能源项目普遍存在亏损情况,新能源行业全面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新能源企业未得到科学合理发展规划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方向模糊,未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我国新能源应用存在较高的对外依赖度,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需求,需要大规模地向国外进口能源,能源进口较高的依赖度,一方面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负面影响,一方面还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

3.3新能源市场需求没有保障

新能源产品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获悉、接受,再加上缺乏充分的政府引导力度,社会大众新能源消费欲望较弱,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需求保障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对新能源产业商业、规模化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在新能源产业中,企业过度关注投资,而不重视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的开发,市场培育进展十分缓慢,造成新能源形成设备闲置、能力浪费的局面[3]。

4强化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亦愈来愈得到全球各国的热点关注。新能源应用凭借其各方面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能源应用方式的不足,构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能源应用模式。全面新能源产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强化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4.1战略定位,经济援助

结合现如今历史背景及新能源技术发展实际状况,我国应当充分认识新能源产业所肩负的艰巨使命,促使新能源更替传统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促使优势能源更替稀缺能源,促使可再生能源更替化石能源等,全面深入强化新能源的战略核心地位[4]。此外,还应当给予新能源产业必要的经济援助,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投资、信贷政策等。以税收政策为例,可适宜地为供给清洁新能源的相关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半、减免征收,国家应当许可从事新能源开展、应用的企业于纳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等。

4.2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

经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促进新能源在部分区域先头展开推广,并发挥示范、聚集作用,进一步达到新能源产业商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应当引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应用企业相互间的关系,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好比金属硅生产厂、太阳能用多晶硅生产厂及芯片级高纯硅生产厂等,全面借助企业内外的资源、能源,积极促进控制成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实现[5]。

4.3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企业应当学习国际先进新能源技术成果,在对国际资源技术进行整合利用的一并,实施企业自主创新,以构建起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6]。同时,企业还应当提升新能源技术、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开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功效的充分体现。

5结语

总而言之,鉴于我国未有完备的新能源市场经济发展机制,导致新能源市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机制条件,为了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效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战略定位,经济援助”、“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等,积极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夏,史长东,程竹,饶金涛.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32(05):86-90.

[2]赵华,张吉平,潘跃明,苏海红.新能源发展能否“风和日丽”?——我国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资源导刊,2011,32(03):16-17.

[3]吴琼,潘光杰.浅析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科苑,2012,13(11):60-61.

[4]竹,张任之.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0(03):8-12.

[5]鲁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44-46.

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第4篇

摘 要: 金融作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新能源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但金融发展过程中不论政府还是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并不是万能的,均会出现“失灵”。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金融资源配置的多重约束条件,丰富和发展金融体系支持新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融资 金融发展 市场

目前有关新能源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新能源产业不同阶段差别化的资本融通渠道。依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新能源产业的演进依次历经培育、发展、升级等过程。处于培育期的新能源产业对资金需求较大,但是同时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一般金融机构对于其资金支持持谨慎态度,因此,其资金来源靠自有资金和政府帮助;发展期的新能源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对产业基金具有较强吸引力;成熟期的新能源产业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可以通过借贷资金,满足资金需求,也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产业还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培育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金融市场为补充的格局,即以银行为主的政府主导间接融资渠道、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风险投资为主新金融业态三大金融融资渠道,但不论从融资规模还是方向来看,新能源产业在融资需求中依然面临着多重束缚。

一、银行为主政府主导的间接融资,规模不够、有偏配置

以银行为主中介的间接融资是资金配置的主要方式,是新能源产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方面,银行能够提供大量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银行能发挥其网点优势,有效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社会资金投资需求的对接。但同时由于银行自身发展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与商品化存在投资回收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以及技术风险突出等特点,且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都属于无形资产,难评估、难流转,很难作为有效的抵押担保物获得贷款,银行机构体系对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凸显。与此同时,由于银行体系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银行间接方式投向战略性产业的资金,倾向于有政策扶植、生产规模较大和技术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对于培育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体系存在着投入规模不够与投资方向偏向的问题。

二、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监管不规范,风险较大

新能源产业融资的资本市场主要有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架。资本市场在创新机制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当中具有重要作用:筹集急需的发展基金,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优化治理机构,助推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创业资金良性循环,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资本约束机制,资本市场功能的放大能有效地满足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需求,多层次的证劵市场的上市条件由低到高正好满足了新能源产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企业债券或股票等方式获得资金。但从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占整个金融市场融资总规模的比例仍然较低。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很难通过主板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 且由于我国存在的非上市股权交易市场,大多数属于各地政府设立的产权交易所的辅助业务,监管不规范,没有规模优势和专业化优势,大多交易清淡,融资功能不强,风险较大。

三、风险投资为主的新金融业态,发展不成熟,有限支持

新金融业态是指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或者债券与股票市场而言,为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而日益兴起的新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或某类金融子市场或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模式与标准等。新金融业态主要包括,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发展基金等,其中风险资本投资是最主要的一种。

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风险资本投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大多数风险投资并没有在产业的初创期进入产业,而是选择在成长期的后期进入,主要因为在成长期,企业的产品已进入市场,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其潜力逐步凸显,技术风险大幅下降,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已转移到管理风险和规模化形成的资金需求缺口风险,这样使得处于大部分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及时的贷款支持,且资金获取渠道较为有限。

总而言之,在新能源产业融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让市场力量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配置,特别是让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能够有效竞争国民经济储蓄流和其他金融资源,满足其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卓,张源,胡挺:《基于业态演进的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与优化路径》,《武汉金融》,2012第6期.

[2]杨志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综述》,《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

[3]龚晓菊:《刍议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系统之构建》,《现代经济》,2009年第3期.

[4]Rioja F.K, VALEV N.T,《Finance and the Sources of Growth at Various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tudies》, 2004(2).

[5]张中华,朱新蓉,唐文进:《2013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新能源市场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国外经验;困境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23-02

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瓶颈问题探讨:以保定光伏产业为样本

1.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国家与地方稳定的新能源消费市场并未形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消费市场支撑,而现阶段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新能源产品需求订单大幅减少,给我国新能源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政府新能源产业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第三,新能源产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光伏产业中进行对比和定位,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依然是材料、销售市场、关键设施三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生产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等所需的高纯度硅料进口还是占有很大比重。多晶硅生产的很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的关键设备依然依赖进口。研发科技的滞后,不仅使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缺乏明确的新能源行业规范。光伏产业中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行业规范的缺失,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光伏企业的参差不齐,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良莠不一,各地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光伏市场呈现无序发展的情况,这无形中也给光伏产业带来了隐患。

1.2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政府政策激励问题

第一,结构性缺陷: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应当还有完整的专项规划,我省现在“新能源专项规划”体系中仅仅只包含了风电与生物质能,从结构上看显然是不完整的。

第二,内容性缺陷: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一是政策内容中发展目标的制定缺乏依据,战略规划缺乏预见性。二是政策规划中的原则性规定较多,政策手段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三是政策内容中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不够,缺乏研发战略具体设计。四是政策手段缺乏规范设计与组合,而对于宣传教育手段体现不够。

第三,配套性缺陷:大量综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我省配套政策许多还没有完全落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激励体系中除详尽而科学的战略规划之外,还有着大量综合配套政策落实和出台。与此同时也明确了相应政策具体配套措施应该紧跟落实到位。

2 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1 发展模式

命令控制。在英、澳、德、西班牙等国,他们国内的垄断性能源企业,主要是电网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或价格计算规则,收购可再生能源产品。以色列政府强制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和既有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经济激励。众多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电价。在德国等多数欧洲国家,政府采用固定电价的政策,规定风电:9~10欧分/kW•h;光伏发电:45.7~57.4欧分/kW•h;生物质能发电:10.5~15欧分/kW•h,均保持在常规能源发电成本之下。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投资补贴、产品补贴和用户补贴。希腊、瑞典、印度对投资项目分别是30%~50%、10%~25%、10%~15%的补贴,荷兰对个人投资风电补贴20%,美国对风电补贴1.7美分/kW•h,为期10年,欧洲大部分国家对太阳能热水器补贴20%~60%。

税收优惠。印度政府规定进口风机整机25%关税,散件零关税;美国风力发电实施1.7美分/kW•h的生产税抵扣;希腊对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和产品免税;丹麦对个人投资风电免征所得税;瑞典、英国对非可再生能源强制征收电力税,分别为1.99欧分/kW•h和0.13欧分/kW•h,从而使企业选择新能源燃料。

市场产业化。美国、丹麦、德国、西班牙、英国、印度等国设置专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丹麦政府累计投入了20多亿欧元的研发经费,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风力发电设备与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2.2 发展经验

以上列举的发达国家新能源发展模式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河北省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必须根据本国新能源的发展阶段,合理制订规划,定制明确而具阶段性发展目标。同时省内各地区能源结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有所差异,我们应明确重点,差异发展。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多方鼓励,以经济激励为主。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手段鼓励和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并且在全面促进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经济犯罪的出现。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各种方式支持新能源设备制造与技术创新。

3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3.1 政府政策激励

财政补贴、收费政策。关于财政补贴政策,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建立系统的财政补贴激励政策:第一,根据新能源不同产业的实际状况,制定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第二,定位河北省新能源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财政补贴实施方案和可操作性的细则,细化地方政府预算支持新能源研发、商业推广及对资金进行监管的具体操作规程,将相关财政补贴计划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第三,细则中应视发展阶段给予不同力度的投资比例,按发展进度安排由多到少的合理财政补贴额度;第四,明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接受补贴者的义务,如资金用途、不得随意放弃研发或生产,以及享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和技术目标,研发或生产失败如何处理等。

税收减免政策。建议河北省新能源税收激励政策的建构,需注意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利用税收杠杆对使用新能源的主题进行税收优惠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税收进行消费限制;二是注意选择多种税收的手段方式配合进行激励;三是税收手段要和其他不同手段配合使用。具体包括:制定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对从事符合发展规划的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单位和个人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服务有关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多元化融资政策的设计。一是建议成立专项新能源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省政府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建议推动与商业化银行合作,打造绿色银行概念,提供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和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选择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3.2 技术创新

我省政府应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强风力发电设备核心制造技术的研究;加强开发与建设相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利用新能源全面解决建筑耗能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强生物燃料与垃圾燃烧发电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新型的生物燃料动力,逐步替代化石燃料的利用;加强潮汐发电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河北沿海潮汐资源。

培养人才、稳定队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人力基础。一方面,要加快引进人才,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培养人才。要与本省的主要大专院校建立联系,有计划地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

3.3 市场保障

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拓展消费市场。我省可以借鉴德国等国的做法,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给予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确保参与可再生能源研发、生产的企业略微赢利,促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可再生能源产业。

强力推行公用设施、设备新能源、建筑使用消费新能源政策。建议推广保定经验,出台分阶段逐步全面推广河北省各地公用设施、公用设备、公用建筑等使用新能源的相关政策。

强力推行新能源政府采购。建议以政策的形式明确对新能源产品采购范围。明确将新能源电力列入各级政府强制采购的产品清单,将新能源技术如地热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结合到新建筑物的建设中,以及优先考虑在生产或运输等环节使用新能源的供应商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样政府采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涉及可再生能源产品在价格上的障碍,以调动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建立规范的新能源技术标准与产品认证体系。建议以政策形式尽早出台各个新能源产业的行业标准,建立新能源相关的工程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和新能源产品认证体系,建立严格而具体的新能源市场准入的规则与制度,规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争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有序的新能源市场环境。

3.4 价格引导

细化固定电价制度。建议为推动新能源绿色电力的消费市场拓展,河北省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政策形式进一步明确河北省绿色电力固定电价的细则。具体而言,在政策中明确宣布对新能源发电实施固定电价政策,河北省将政府扶持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通过向省级电网企业服务范围内除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以外的电力用户征收一定比例的电价附加,建立河北省新能源发电扶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绿色电力并网发电中新能源发电项目目标电价与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