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市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前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世界能源使用越来越紧张,同时汽车废气的排放量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汽车制造工艺、材料和使用方式都必须有所改变。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上市意义非凡。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青春期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度增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51.7万辆和50.7万辆,累计推广量超过了1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50%。为了解南昌市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市场情况和经销商的经营状况,设计问卷调查,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问卷调查过程与样本
2.1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主要应用随机调查的方式,采用了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两种调研模式。南昌市汽车品牌经销商总共有205家,其中有新能源乘用车的经销商只有19家,对19家品牌4S店采用了纸质问卷当面调查。对南昌市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网络问卷的发放,同时在4S店周边、汽车城周边、商业街、大型商场周边、事业单位附近、政府单位附近对近500名消费者进行面对面访问调查。
2.2问卷回收的基本情况
向本地4S店发放问卷19份,实收问卷数19份,有效份数19份。向消费者发放问卷100份,实收问卷数100份,有效份数490份。网上问卷调查500份,累计关注调研网民达1000余人,有效样本486份。
3结果分析
3.1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的经销商情况调查
据调研,南昌市共有不同品牌汽车4S店205家,其中有新能源乘用车销售的品牌4S店19家,新能源乘用车经销商在南昌市的占比仅达9.3%。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分别是宝马、奥迪、英菲尼迪、比亚迪、东风日产启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众泰、江铃、江淮、知豆,各4S店所销售的主要车型分别是:宝马i3、奥迪Q5Hybrid、英菲尼迪Q50Hybrid、比亚迪元朝系列、东风日产启辰晨风、广汽丰田雷凌双擎、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hybrid、众泰E200、江铃E200、江淮iEV、知豆D2,有的4S店虽然有新能源乘用车销售,但没有现车。
3.2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总量的调查
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起步较晚,2013年只有比亚迪和一汽丰田4S店有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015年知豆、江铃新能源、北京现代、广汽丰田以及英菲尼迪才开始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015年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总共销售1790辆,同比2014年增长200%,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在南昌市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及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都在逐步提高。南昌市201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较好的主要是江铃、比亚迪和知豆等国产品牌,年销量达到了300台左右,而宝马、奥迪等合资品牌销量相对较少,二者销量差距较大。在调查中发现,国产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能够享受国家补贴,在价格上,比合资品牌更有优势。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汽丰田在购买汽车不享有国家补贴政策的情况下,仍可保持比较稳定的销售业绩。各汽车品牌所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所占全部车型销量的比例大多在10%以下,市场规模较小,但我们可以看到南昌市也出现了知豆和江铃新能源专门销售新能源乘用车的4S店。南昌市所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中,80.95%是混合动力车型,19.5%的纯电动汽车,由此可以看出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消费者更为关注和接受的车型,更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燃料电池汽车在南昌市的乘用车市场还是空白。
3.3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价格调查
南昌市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54.33%的价位集中在10万-20万,10万以下价位的只有2.41%,而三十万以上的主要是合资车型和进口车型,占比在28.67%。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价格没有优势。
3.4影响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的因素调查
调查中可以看出69.23%的消费者最看重充电的便利性,61.53%消费者最看重新能源乘用车的续航里程,其他各方面包括充电时间、动力性能、销售价格、配套设施消费者都觉得比较重要。在调查中还可以得出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和充电的便利性最不满意,所以南昌市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大多续航里程小,充电时间慢,销售价格过高等,这些都是制约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的瓶颈。
4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1.1总体销售业绩不佳,混合动力汽车占主要市场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较晚,2015年销量才开始增加,新能源乘用车在南昌市的占有率及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都在上升,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占比较低,各个品牌目前在售车型较单一,在售车型主要以混合动力为主,总体销售业绩不佳,但国产品牌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混合动力汽车中认可度较高的是比亚迪和丰田,纯电动汽车认可度较高的是知豆和江铃。另外,荣威和北汽EV的新能源汽车,在南昌市并没有专门的4S店。4.1.2部分品牌技术成熟和低价格有优势一汽丰田在不享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仍可保持比较稳定的销售业绩,在南昌市消费者认可度也较高,我们认为其原因是丰田品牌是较早销售新能源乘用车的汽车品牌,其依靠较成熟的新能源技术,省油和实惠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知豆、江铃等纯电动车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销量是因为总价低、营销手段比较特殊。消费者对其他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价格承受力有限。
4.2对南昌市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的建议
4.2.1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加强车型选择多样化混合动力汽车在南昌市的销量还不错,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混合动力车型。在扩大混合动力市场的同时,新能源乘用车在南昌市可选车型太少,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经销商应该加强车型选择的多样化。4.2.2加大本土汽车研发投入本土汽车企业,比如江铃,能够加大研发力度,增加混合动力车型,扩大新能源乘用车的优势,,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价格和维护成本,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
参考文献:
[1]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10.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升级,2012年政府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规划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产业化起步阶段的任务,基本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示范作用影响巨大。进入“十三五”建设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成本过高、基础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核心技术受限、政策漏洞等问题,我们仍肩负重任,在“十三五”期间不断改良技术、改善现状,推动市场发展,实现汽车产业的成功转化。
1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
1.1 财政补贴
2015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每辆新能源汽车获得16万元的补贴,共计1000辆,其他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给予补贴,共计2000辆。由于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大量补贴,市面一度出现“骗补现象”。以重庆力帆为例,其申报2015年度新能源补贴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1328辆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2017年2月工信部在官网上公布了因骗补而对7家车企的行政处罚书,7家车企因骗补上“黑榜”,其中重庆有2家。
1.2 个人购车优惠
就个人而言,凡购买属于我市新能源汽车优惠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不仅能享受国家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而且能优先获得货车通行证,相关部门将依据载货汽车限行管理规定,对应用在物流运输等行业的新能源车辆优先核发相应货车通行证。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从事快递运输及邮政的相关人员前来购买新能源汽车。
1.3 企业购车优惠
对企业而言,我市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均可享受两大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和减征企业所得税。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生产关键零部件的企业提供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相关服务的,免征增值税;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据重庆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在全市范围内的应用总量达到3025辆,包括客车1208辆、物流车1063辆、乘用车754辆。其中,公交车的“快速充电,定线运输”模式成为重庆首创,并被推广应用到全国近20余座城市,新能源公交车销量占全国1/3,位居榜首。2016年6月,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与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携手成立重庆两江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重庆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现在,重庆两江新区已经达到了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平台的基本目标,主要由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三大部分构成,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且拥有了评价和测试新能源汽车的能力。这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如此,即便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消费者的未来供需,要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1 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需要建立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截至2016年12月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完成充电终端项目立项269个,充电终端共4088个,其中已经建成终端1336个。在投用的充电终端中,都使用了特来电首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该系统具有“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等特点,放在世界充电技术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不成熟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尚未形成,核心零部件还需要大量进口,因此,新围绕新能源概念的相关产业链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重庆市依托强大的传统汽车产能,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但还存在产品整体档次偏低、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不强的问题。
2.3 研发投入全国领先,但国际水平落后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尽管在全国领先,但相比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以动力电池为例,中、日、韩三国的供应量在全球占90%以上。但我国的动力电池供应量仅仅占三国总量的20%不到,问题根源在于产业分散,研发投入不够集中。
3 促进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立足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发挥重庆市汽车工业城市的优势,制定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借助政策优势拉拢各类汽车企业和投资商进驻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销售等环节。
3.2 迅速建立行业标准和技术战略平台
政府应成立专门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不断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以及改进工作,重点保护以研发技术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且需要在整车制造和零件制造方面制定严格标准,成立专项组根据此标进行检验,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3.3 加快形成新能源汽产业链
成立专业化的汽车工业设计产业园,对本市独立自主研发的零部件企业投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企业尽量采购本地汽车的零部件产品,以便促进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培育和改善重庆市本土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和商业模式
调查收费不合理现象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取消不必要的购买审批手续,简化购买流程;联合财政局出台政策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吸引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规范整车和零部件销售市场秩序,打击为牟取非法收益而造成的骗补现象,最大限度地保护新能源汽车产品和知识产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布局的新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通过合理引导,实现产业质与量的相对平衡,在推进传统汽车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推进全市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向丹.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3):119-120+13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美国新能源产业;七大战略产业;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阶段的金融支持
2008年的金融海啸把全球经济带入了灾难的深渊,世界经济由此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竞争环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科技制高点的争夺,选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以往新兴产业并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研究现状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的界定尚无统一定论,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理解有着不同的结论。2009年11月3日,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包含“战略性”及“新兴性”特征,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绝不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两类产业特点的简单加总,战略性产业的特征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考察和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以下特征:1、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目标的体现。2、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3、导向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4、长远增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且长远。5、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6、动态可变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内容和领域不断更新。7、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资源友好和环境友好的理念。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提出的时间还较短。在实践上,该产业现阶段还处于一个学步阶段。因此,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正式提出作为起点,自该时间点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即“初期”,仅从产业发展周期的形成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的具体分析如表1.1所示。
表1.1
接上表
二、以美国新能源产业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金融支持
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开始将能源政策的重点从保障供给转向节能降耗、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更是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对新能源产业在形成期的金融支持
1、美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支持。
美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美国财政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金支持增长了27%、87%和118%。2007年,美国对新能源的财政支出达12.08亿美元。
2、美国政府提供税收优惠。
美国政府明确规定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免征各项税收;为企业鼓励技术研发投入,美国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实行“费用扣除”和“减免所得税”的双重优惠。此外,《2009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对纳税人符合条件的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研发设备的安装、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项目,都可按照设备费用的30%给予投资税抵免。
3、美国政府提供补贴。
2009年,美国政府对于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直接的补贴,补贴项目达5000个。美国各州政府也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利福尼亚州2009年出台了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对新型储能资源供应商提供每瓦2美元的补贴。
4、美国政府协助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例如,2009年,为满足新能源、智能电网和传输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对其提供 60 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新能源产业。政府相关机构出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起到了引导其他风险资本的作用。
(二)对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金融支持
1、传统银行体系金融支持。
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其中,银行体系主要包括8000多家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银行和1700多家信用社。美国的银行体系对于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 Bank)2010年共为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12亿美元,其提供的资金占风力发电总装机量资金额的16%。
2、证券市场金融支持。
美国的证券市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上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证券市场是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相应地,美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信用等级评估机构等,它们都为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3、政府直接投资。
美国政府不仅对新能源产业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担保支持,美国政府还向新能源产业项目给予了大量直接投资。2010 年,美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费用占美国能源部总预算的25%。未来10年内,美国政府在可再生、可替代能源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
4、风险投资。
除了政府扶持及传统的市场融资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融资模式,如吸引风险投资资金( VC) 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仍不是美国新能源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以2010年为例,除了太阳能外,其他能源中的风险投资都不及10亿美元。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金融支持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产业,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分析
根据李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需求、投资、市场规模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进行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则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具体分析如表3.1。
表3.1
影响因素 节能环保 生物 高端设备制造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技术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熟 成长 成长 形成
需求 形成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投资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市场规模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总结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目前以研发创新为主,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政府扶植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范围。(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原则。(3)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政府应制定鼓励优先购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条款,同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依照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原则,积极支持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逐年提高采购量。(4)拓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金融信贷体系。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其他六大产业的金融支持。
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六个产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这是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主要有以下金融支持策略:(1)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资金投放。其次,商业银行可针对企业不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再次, 商业银行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然后,积极创新担保方式, 完善产业贷款担保机制。最后,加强对产业的信贷风险防范。(2)建立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第二,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第三,创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3)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4)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引导作用, 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 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优先核准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再次,建立相关产业源创业板市场。最后,加快发展与产业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5)推进与产业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产业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综上,我国应根据格个产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树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培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2.33-55.
[2]陈爱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张家睿.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史丹,夏晓华.新能源产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7):23-43.
[5]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融资模式及其效率评价[D].南开大学,2013.34-39.
[6]吴军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23-39.
论文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经验总结
一、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
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二、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
(一)发展环境分析
1.能源危机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不再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燃油节约型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世界各国欲借发展新能源摆脱其对石油的依赖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
2.金融危机提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龙源期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摆脱经济低谷,拉动经济复苏,获得市场[1]竞争先机,并使自己在未来的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各大汽车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
3.环境污染呼唤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的污染源之一。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CO、HC、NOX和颗粒物等,在城市中心,交通排放的CO形成的污染物浓度占CO总浓度的90%~95%,HC和NOX占80%~90%,而这些排放物正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4.技术变革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除了常规的化石能源(煤、石油)以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的开发和利用比例逐渐提高,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多种新技术。能源的多样化发展给汽车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必然会将汽车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产业范畴。
(二)发展特点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刚刚起步,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作为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共性平台发展趋势,继承了先进内燃机技术,结合了高效洁净的电力驱动方式,既充分利用现有燃料基础设施,又能包容各种代用燃料,已成为新型动力系统汽车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开始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到重视;纯电动汽车借助各种高新技术特别是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进入市场,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能量转换装置,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但其作为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远期解决方案仍然被看好,各种资助和示范验证正在进行,真正进入市场将还有一个较长的时期;代用燃料汽车可以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柴油、合成燃料、醇类燃料、醚类等多种清洁替代能源,成为解决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战略比较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发展趋势,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战略定位。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车用能源发展战略,克林顿时期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混合动力是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布什时期追求零排放和对石油的零依赖,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后期还计划用10年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使用生物质燃料;近期奥巴马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实施了总额48亿美金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计划,其中40亿美金用于动力电池的研发。
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龙源期刊。日本在2006年“新国家能源战略”中明确提出,通过改善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推进生物质燃料应用、促进电动汽车应用等途径,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能够降低20%。重视生物燃料和燃料电池等技术开发,拟在2011年单年度生产生物燃料5万千升发展趋势,计划在五年内斥资2090亿日元开发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液体合成燃料技术、车用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科技。近期又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重要内容,计划到2020年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下一代汽车能够达到1350万辆。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已形成产业化,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厂商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在国内热销,在国际市场上也令其他国家厂商望其项背。
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将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力。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早期以生物质燃料和天然气为主,在本世纪初期提出到2020年实现23%的石油替代,主要是生物质燃料、CNG以及氢燃料,但近期对于电动汽车给予高度关注。欧洲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国家规划非常细致、系统,从基础研发做起,分阶段从研发产业化、基础设施方面给予统筹布局。2009年下半年德国的电动汽车计划以纯电动汽车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5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目标。
(四)产业政策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划、政策文件发展趋势,加强了对形成本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有效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度重视产业初创期的政策扶持;主要采用税收和补贴等政策支持措施;税收、补贴政策往往与油耗控制政策及尾气排放控制政策相结合;注重加强对降低整车重量的政策引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本国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针对培育形成本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关注点重在两个方面:大力支持先进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和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2009年1月,韩国颁布“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在绿色运输系统方面,提出重点开发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自主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国产化,2013年进入绿色汽车世界4强。2009年9月,美国“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提出拨款20亿美元,支持汽车电池技术等的研发和配件产业的发展发展趋势,尽快生产出全球最轻便、最廉价和最大功效的汽车电池,使美国电动汽车、生物燃料和先进燃烧技术等站在世界前沿。
2009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绿色税制”,免除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清洁柴油汽车时的多项税收,还提出在2009年11月后的一年时间里再提供2300亿日元左右的资金用于支持节能环保车型的补贴龙源期刊。2009年7月1日,美国政府提出了总额10亿美元的“汽车折价退款机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计划为期一年;“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提出,为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美国政府将提供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英国政府在2010年度预算案中提出“绿色复苏”计划,其核心是挑选2~3个城市作为仅适用电动汽车的纯绿色城市,重点推动普及电动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充电网络,保证电动汽车能在路边充电站及时充电;对放弃污染较高旧车、购买清洁能源车的消费者,提供每车2000英镑的补贴。
(五)发展趋势分析
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负责储存并为电动机提供电能发展趋势,其性能、成本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从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来看,镍氢电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车用动力电池,由于其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上的优势,在短期内仍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无记忆性、低自放电率、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环保等诸多优点,应用前景较好,一旦成本问题得到解决,将成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动力选择。
在车用驱动电机领域,永磁无刷电动机结构灵活、设计自由度大、性能较好,适合成为电动汽车高效、高密度、宽调速牵引驱动,已经在混合动力轿车上进行较多应用,但是受永磁材料工艺影响和限制较大,而且控制系统复杂,造价很高;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兼具直流、交流两类调速系统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修理容易、可靠性好、转速和效率高、调速范围宽、控制灵活发展趋势,如果其技术瓶颈(转矩波动大、噪声大、需要位置检测器、结构复杂性较大等)得到突破,将更适合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要求,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电动车电气驱动系统。
电子控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领域,包括动力牵引系统控制、车辆行驶姿态控制、车身控制和信息传送。随着集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明显向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三个主要方向发展。
三、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总结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政府都制定和实施了系统的激励性政策,在发展规划、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消费政策、环境标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1.发展规划制定。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根据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实际需要,制定分阶段、分类别发展规划,动态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使电动汽车产业顺利实现由政府推动过渡到市场推动。
2.基础研究资助。美国、日本、欧盟等地政府组织科研大攻关,协调全境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机构、科研单位、汽车和燃料厂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直接补贴龙源期刊。
3.财税政策激励。各国政府通过财税政策降低消费环节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从经济上激励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主要措施包括:购置税减免、返还以及直接补贴,许多欧盟国家基于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制定车辆税费,针对消费者购置新型、清洁和高能效汽车给予税收减免;征收燃油税,欧盟实施高税率燃油税激励消费者选用节能环保的先进柴油车。
4.技术法规限制。美国、日本、欧盟等普遍采用强制性技术法规限制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并逐步提高技术标准,促使汽车生产商加大研发投入,生产新能源汽车。各国和地区的法规主要有:美国的CAFE标准和Tier标准、日本燃料经济性标准和尾气排放标准、欧洲自愿协议和欧盟尾气排放标准。
5.交通管理奖罚。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在交通管理措施中也有所体现,给予新能源汽车交通优先和停车免费等奖励,对高油耗、污染大的汽车采用惩罚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国际路线观察[J].决策,2010,(10).
[2]程广宇.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0,(5).
北汽集团:全面出击
主要阵地:
发展模式:以政府采购,公务用车为主发展纯电动出租车试运营
明星车型:迷迪纯电动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北汽并不算引人注目,但是北汽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新能源汽车三大部件开发能力的汽车企业之一,2009年成立了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北汽。随后又合资组建了“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在电控系统方面,北汽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而在电机方面,则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京汽车大洋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北汽就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为生产新能源车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产业支持。
现阶段,北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线更偏向政府采购,公务用车。第一款为基于萨博平台的纯电动轿车Q60FB,已经被北京市公安局预定了400辆,第二款是基于北汽自主品牌C301基础上开发的紧凑型电动轿车,也将被率先用于政府公务用车。除了北汽乘用车以外,北汽福田也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大规模将新能源汽车投入生产和市场的商用车企业,至今已有上千辆新能源公交车在北京、广州等地运行。在2011年-2012年前后,北汽福田向北京市延庆县投放了150辆福田迷迪纯电动出租车作为试点运营车辆。
长安汽车:带电第一撞
主要阵地:
发展模式:以纯电动出租车试运营向私人市场开拓
明星车型:长安E30
长安汽车于2001年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探索和研发,是自主品牌中较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之一。据悉,“十五”期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车上有几亿元的基础投入,“十一五”期间投入更多,并发展到了产业化阶段。目前,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车研发上的总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
2012年年初,100辆长安E30纯电动出租车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示范运行,标志着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在这之前,长安的混合动力车已在重庆、杭州、昆明和南昌等13个城市投放,累计市场投放800多辆,行驶里程已达4000多万公里。在E30纯电动出租车交付房山区之前,长安汽车公开了在天津汽研中心的电动车碰撞数据,五星安全成绩令人振奋。而且这是该中心测试的首款电动车。在这之前,电动车碰撞测试一直较为神秘,包括一些跨国企业在内,都不敢完全公开数据。此次长安电动车“第一撞”,不仅体现了其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也为未来整个行业收集电动车测试数据提供了良好的样本。
众泰:独居一隅
主要阵地:
发展模式:以纯电动出租车试运营向私人市场开拓“以租代售”模式明星车型:众泰5008EV
建于2003年众泰集团,是中国比较晚进入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自主品牌。但是却是相对比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之一。
2011年初,众泰新能源出租车在杭州正式运营,开启了商用领域的新进程。三年来,众泰新能源车在杭州共投入市场运营408辆,实际营运总里程为462万公里。其中,出租车运营车辆单车行驶最高里程已超过5万公里;租赁车辆单车行驶最高里程已超过3万公里。在此期间,总用电量为86.8万度,节约用油46.2万升,按平均每百公里油耗10升计算,众泰新能源汽车实现减排1248吨(按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相关公式计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影响。众泰新能源汽车在杭州示范运营的的两款车型众泰5008EV和众泰M300EV,共涉及公用出租、私用租赁、商用物流、私人购买等领域,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工作。
比亚迪:昔日领跑新能源
主要阵地:
发展模式:以纯电动出租车、公共交通试运营为主
明星车型:F3DM双模混合动力汽车、e6纯电动汽车
创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以生产电池发家,1996年起,比亚迪开始电动车电池研发,将从事电池行业积累的大量技术专利、电池制造经验和科研技术带进了汽车领域。2002年底,比亚迪正式组建电动车项目部,开始研发纯电动轿车项目。其中,比亚迪F3DM双模混合动力汽车、E6纯电动汽车也是最早面向私人市场开放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2010年,比亚迪率先和深圳市合作,向出租车市场投放了e6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试运营,开启了纯电动汽车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的先河。自从2010年5月17日首批50辆e6出租车开始在深圳运营,到2012年6月底,比亚迪共在深圳市投放了800辆纯电动出租车,累计运营里程超过了1000万公里。
在“深圳模式”颇受好评之际,比亚迪也并不甘心只在深圳发展,在深圳建立了新能源生产基地后,也先后在西安、长沙、天津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便在全国推广、销售新能源汽车。
江淮汽车:私人购车之最
主要阵地:
发展模式:以“定向购买”和“整车租赁”为模式
明星车型:同悦电动汽车
江淮这些年来也一直致力于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的研发和推广。自2010年10月开始,江淮乘用车已陆续向合肥市场投放1585辆江淮同悦纯电动私人轿车,成为全国最大批量电动车私人购车示范运营投放项目。合肥作为全国13个新能源车研发试点城市及全国5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之一,近两年来大力度推进纯电动汽车运营,在所有试点城市中居于领先位置,走在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前列。而2012年,经过行业专家过程评估、测试人员充分的使用总结,江淮汽车全面提升了技术,通过专业改善使电动车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良。作为史上最大批量的纯电动车投放私人轿车市场的行为,江淮汽车一举走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列。
据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流露,对于将来两年,江淮汽车在新能源范畴的成长将实行“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科研和财产化成长策略,大大加快了商品化的产出速度。所谓“三步并作两步走”,第一步先出产物,批量进入市场,用来查验产物技巧和制作技巧,摸索新能源汽车运营的贸易模式。第二步,集中资本,在电控、电机焦点技巧上取得冲破。第三步,在焦点零部件、整车匹配技巧方面上取得重大进展。此中第二步与第三步将同步进行。业内汽车专家也表示,江淮汽车已经做好了新能源构造,完整有实力在“十二五”末进入自立品牌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一旦电池技巧、电池本钱与能量密度在行业里有重大冲破,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范畴将会有突飞大进的成长。
以电动出租车为主
从上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阵地不难看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的现在,各大企业只能以一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作为主要阵地,进行试运营,大多以企业的总部为核心向周边辐射。主要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进行推广运营,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拥有生产基地、用户忠诚度和政府的鼎力支持,这些企业当然会选择在企业工厂所在地进行推广运营。
而在运营模式上,除了少数以公务用车为发展模式的企业,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都是走定向采购和电动出租车运营的路线,看来这是一条更加易于将新能源汽车推广至私人市场购买的捷径,也是让广大消费者迅速认可、接受新能源汽车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