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循环的途径

水循环的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循环的途径

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和实施,导学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可促进学生对地理规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还能够有效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教”和“学”的关系,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本文针对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作浅析,同时列举出部分具体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应用途径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由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案,不仅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规律教学中可积极应用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和路径,通过导学案实现导读、导问、导思和导练的目的,优化整个学习流程。

一、教师自身努力提升导学案设计水平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导学案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导学案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要想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首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以规律教学的具体内容着手,突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优秀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实现导学案与学生需求的有机整合。举个例子,在“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先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且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储备,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当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之后,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导学案:绘制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展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目的是使其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以此实现对自然界水循环规律的导学。

二、实现导学案与课堂笔记的有机结合

导学案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服务,课堂笔记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理解,让他们的学习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而且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加工和思考,记忆效果同导学案相比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规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组织学生讲导学案与课堂笔记有机结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应用,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又可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这里,仍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认真研读,能够利用示意图初步说出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接着,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体有哪几种存在形态?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哪些相互补给关系?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哪些?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等。在讨论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好课堂笔记,总结出水体的形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地下水等,了解水体补给方式,知道水循环的类型有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从而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规律。

三、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设计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预习环节起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不仅可事先熟悉新知识内容,还能够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此实现高效学习。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新规律、新知识提前熟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课堂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针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并提出问题和疑惑,为教学教学明确重点和方向。比如,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教学时,在导学案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表,初步归纳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探究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在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求学生着重阅读和研究导学案内容,初步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具体概念是什么;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等。课前预习通过学导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改善预习效果。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导学案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研读初步了解地理规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导学案设计水平,应用导学案有效展开规律教学。

作者:闫弯弯 单位:临县高级职业中学

参考文献:

[1]吴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著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

2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

目前,我国总体上来看,社会水循环仍是一种粗放式、单向流的循环机制。即从流域上游或地下水含水层取水,经过用户一次利用之后,大部分排放至下游水体中。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水只是一次性得到利用,并没有形成负反馈机制。全国可开采水资源总量的58%已经被使用,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全部依靠增加水资源的开采量来得到满足。但是,这些用于农业,农灌尾水和农田径流挟带着大量的化肥、农药回归水体,城市用户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据预测,全国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不考虑从西南调水,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约为8000~9500X108m3,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000~8000X108m3,届时将接近可开采量的极限。到21世纪中叶,预计我国城市污水仍有较大增长,其中生活污水增长量占据了总增长量的较大份额。

就传统的城市给水规划而言,给水规划是以满足城市用水量要求,保证供水水质为最终目的,常把重点放在寻找水源上。但由于区域水资源受到污染,或暂时受到污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在一时难以选择到理想的水源时,许多城市不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和防止区域流域污染,而仍是从源头、上游取水。总的来看,城镇发展取水用水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线性思维:从近处取水不足时从上游或周围地区调水,用后排放、废弃;水资源仍不足时,考虑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调水。这种思维方式的流行,促使很多地方建设的引水工程其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而把城市河流变成了天然下水道。这种用水策略越来越依赖城市内陆腹地河流上游地区水源的可用性。但这种可用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的用水增加,而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这种传统用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大量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带来日益增长的巨额费用,造成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水价的上涨;②可供用水量会日益衰减,水质安全问题难以保证;③河流生命将逐步丧失,景观和地貌会加速改变;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纠纷会日益增加。

在传统的排水模式方面,城市排水则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和本区域流域水质为目的,普遍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这种传统排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对城市排水规划理念的认识不明确,内容过于粗糙,排水规划只是简单地根据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体制,大致勾勒出排水主干线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域水资源方案论证和综合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案比较;②传统城市排水规划只局限于单一的排放而不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观念,没有确立雨水、污水亦是一种资源以及要优先利用然后再排放的思想;③局限于本城市或本区域的排水规划,缺乏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观念;④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污水与雨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⑤缺少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配套措施。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致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

其实,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在一座城市中,健康的水循环是要求城市具有完备的给水排水系统,既要有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要有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系统。

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在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至少在理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4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是实现现代城市给排水规划概念的关键,城市给排水规划由传统观念向现念转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人对自然的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可再生特性的观念转变;从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从以管理出厂水质为主,向管理用户水质转变;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向资源共享、流域统筹管理转变;从重常规处理工艺,向深度强化处理工艺转变;从开源与节流并重,向以节流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转变;从重污水达标排放,向污水资源化利用转变;从只注重终端处理,向既注重终端处理更注重始端管理转变;从单纯的雨水防洪排涝,向水资源利用角度强化雨水的管理和利用转变;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法制化监控,多元化投资转变。

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新的供水规划理念是:首先考虑的是任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量与水环境容量,全面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在缺水城市和地区,要向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及控制用地规模,限制大耗水工业的发展,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对与城市供水存在一定矛盾的上游农业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包括调整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使之与资源条件相匹配并推行节水灌溉,为下游城市提供丰裕的水资源环境;在城市用水规模预测中把工业节水指标考虑进去,并使工业复用水率这一主要节水控制指标落到实处;城市取水规划应立足于依靠本地区河流的水资源来解决,最大限度地控制远距离调水,在保证生态用水量的情况下控制取水规模。一般认为取水量不超过径流量的40%是较为合适的;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在取水量不得已超过径流量40%时,必须根据河流生态需水的质和量要求,利用再生水补给,增加相应份额的生态用水量;上游城市的用水和排水不影响下游城市的用水,实现水资源共享,每个城市既需要限制取水的数量,也要控制排水的数量和质量,不至于污染下游河段,从而保证整条河流的水资源利用是可持续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水达标排放到区域综合防治、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但其中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率、利用率、污染物去除率大部分不高,很多设备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视也不够,尤其缺乏污水再生、再循环的理念。

在新的排水规划理念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护本区域的流域水源,科学分析流域水源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地形与地貌,以流域来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排水体制,制定排放标准以及处理工艺路线,提出节能减排目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及时编制区域水资源规划。排水规划应改变以往总是服从于总体规划,被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配套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应主动探索,为总体规划提出与区域水资源规划和排水规划密切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例如,为满足区域水资源规划要求,在作总体规划时,明确提出需要保留的天然水系和满足排水要求的道路设计与高程设计等;要积极与水利、城市防洪等专业规划配合,合理利用水资源。要树立流域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站在全流域的高度来考虑城市及区域排水规划。

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第3篇

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岩溶石山分布十分广泛,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气候也对地质条件有一些影响,地质条件带来的劣势对农业生产又有一定的制约。由于地表地下岩溶的发育,使得地表附近的浅部岩石出现破碎,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得当地的地表水资源十分匮乏。整体来讲,我国的西南地区呈现“山多土少、雨多地漏”的特征,缺水干旱是岩溶地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对表层岩溶带地下水进行利用是对岩溶水进行开发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这部分水源也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水源之一。从各种地质研究中可以看出,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资源量和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结构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岩溶石山地区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从而为表层岩溶带的地下水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撑。

1. 洛塔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洛塔位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型湿润型,每年的平均气温为13.3℃,每年的平均降水量为1649.7mm。岩性为石灰岩,属可溶性岩石,区域内的岩溶地貌比较丰富,在地表和地下都有岩溶地貌,而且岩溶的形态很多,地表的岩溶大多是洼地、漏斗、石林、石牙等形态,地下的岩溶则主要是溶洞、消水洞、地下河管道等形态,岩溶的发育是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可溶性岩石在水流作用下缓慢溶蚀而形成。本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多层性。根据岩溶地下水水动力的分布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分别是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气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饱水带岩溶水文地质子系统。

2. 洛塔地区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

2.1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过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是岩溶水文地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岩溶水文地质系统中,一般会形成一个低昂对独立的表层岩溶带泉域,这个区域内的水循环是整个岩溶水文地质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对整个岩溶地区的水循环有重要影响。就洛塔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气降雨是区域内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是降雨一般首先会落到地面上,形成地面水,在不同的地区,地面水的循环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裸露的岩溶区,降落的雨水具有较高的渗透能力,能够很快从各种岩溶的缝隙中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经过表层岩溶带的调蓄之后,有一部分会蒸发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会继续通过溶蚀的裂隙或者落水洞进入到下部系统中,还有一部分会排向地表,在排出地表的这部分地下水中,有一部分会汇集到地表河中,另一部分会再次渗透到低位浅表层岩溶区域中。对于覆盖型岩溶区,当雨水降落之后,一部分雨水会直接形成坡面流,在坡面流中,有一部分会直接渗透到地势相对较低的浅表层中,再经过水循环,其水循环的过程与裸露的岩溶坡面流中的水循环过程比较类似。

2.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第一,水循环的补给特征。在水循环中,水的补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洛塔地区而言,其水循环中的水的补给一般是通过降雨来完成的,当地的年降水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够均匀,在补给过程中,整体呈现一种非连续脉冲式的特征。大气降雨的补给面积大约在0.05km2~0.15km2,降雨对洛塔岩溶区域的水分进行补给时主要有直接快速补给和间接慢速补给两种方式,在裸露的区域,雨水的补给会通过一些密集的溶蚀裂隙快速地渗透到地下水中,从而实现快速地补给,在被覆盖的区域,则一般是间接慢速补给。

第二,径流特征。根据水动力的类型进行划分,洛塔岩溶地区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内地下水的径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汇流状,一种是散流状,岩溶地下水的流向总体上与地势有关,受到地势条件的控制,具体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水力坡度大、径流途程较短、径流路径通畅。

第三,排泄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岩溶区域内的水流排泄主要

有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种方式,属于汇流状水动力条件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集中排泄的方式进行配些,而属于散流状水动力类型的地下水一般都会以分散的方式排出。

2.3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调蓄功能

表层岩溶带所形成的泉域对表层岩溶水有一定的调蓄功能,该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对水分进行积蓄,尤其是能够对地下水的水量进行调蓄,使得一些降雨能够及时地渗透补给到地下。第二,带有滤波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水流过程进行调节上,也就是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滤波作用对降雨的脉冲输入补给形式进行转换,使其成为连续波状的排泄形式。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能力和泉域的特征有很大关系,泉域的含水空间、规模、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等,都会对调蓄能力产生影响。一般来讲,泉域内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大、泉域规模较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的一些平缓地带的泉域,其调蓄能力也比较强。比如该区域内向斜西翼赵家湾一带的S14泉泉域,主要是大型的溶沟,溶槽,而且发育非常完整,其岩溶率大约有35%,泉域面积大约为0.408平方公里,结构也比较松散,具有很好的蓄水能力,这块区域所处的位置的地势也比较平缓,也使得该泉域对水量的调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表层岩溶带泉域的调蓄能力还和表层岩溶带的汗水结构、水文子系统等有紧密联系,如果含水空间比较复杂,以细小溶隙为主,植被的覆盖率较高,则可以使得岩溶水流在经过泉域的时候,有较长的停留时间,能够形成一个舒缓的波状输出。比如S12泉泉域,其含水结构主要是低浅的溶沟、溶缝、溶隙等,植物覆盖率较高,地势也比较平缓,所以当水流通过这一带的时候就能有较长的滞留时间,使得水量一直保持不断。

3. 表?友胰艽?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3.1 表层岩溶带含水空间结构类型

不同的表层岩溶带的含水空间形态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结构,第一,主要是由溶沟、溶槽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单一;第二,以溶缝、溶管、溶隙、溶孔等构成的含水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复杂;第三,由小型溶隙网络为主的含水空间。

3.2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的结构类型

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包括几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岩溶带、土层、植被三个部分,根据这三种要素在区域内的不同搭配与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类型。第一种是一元结构,指的是只含有表层岩溶的地质结构;第二种是二元结构,是两种形式搭配而成的,比如表层岩溶带和土层组合而成、表层岩溶带和植被组合而成;第三种是三元结构,指的是由表层岩溶带、土层和植被共同构成的。

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第4篇

一、排水系统的功能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实际上,良好的水环境不是局部地域的,它的范围是整个流域的乃至全球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好比是城市水循环的动脉与静脉,排水系统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21世纪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事实证明: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是恢复水环境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在这方面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二、排水系统规划

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时,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农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的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的需求,并将这种结果反映到给排水专业规划中。在市政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常占有较大的投资比例。因此如何在满足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排水体制

我国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的影响,现状建成区多为雨污合流制。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而且八十年代以前的建成区,建筑密集,各种地下管线拥挤,要改造为分流制,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难度非常大。结合近年国内城市污水设施建设的情况,本人认为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转变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部分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

合流制排水体制的设计应注意截流倍数、雨水调蓄和环境评价等几个因素;分流制排水体制的设计则应注意与现状排水系统的衔接问题;混合制排水体制在设计时,其分流制污水干管应在合流制截流干管的最终溢流井下游接入,严禁先汇流再溢流。

2、排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传统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是:设计人员在掌握了较为完整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后,按照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原则,确定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然后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以水力计算图或水力计算表及有关的设计规定作为控制条件,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进行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求出各管段的管径、坡度以及在检查井处的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中,一般只是凭经验对管段的管径和坡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但其合理程度受到设计人员个人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多数计算采用反复查阅图和表的方法进行,工作效率低,时间长,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在经验总结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各种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或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发展到了以定量和半定量为标志的给水排水工程“合理设计和管理”的阶段。与此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给水排水系统,开展了最优化的研究和实践。

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设计计算主要涉及到3方面的内容:(1)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径-埋深的优化设计;(2)管线平面布置的优化选择;(3)雨水径流模型的建立。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通常具备溢流设施,用以限制输送至当地污水处理厂的水量。由于溢流出来的雨水也就近排入河道,因此从水量角度而言,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排水区域的影响与分流制雨水系统实际上是相同的。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应用上均已取得很大的成果,也仍然存在着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技术和系统方法的发展,更好地研究开发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软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水循环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19

1.课前

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离不开课前预习,对此笔者认为,在将微课应用于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前预习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改变以往的课前预习方式。之前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往往集中在学生课后对教材内容的大致了解上。而在微课教学中,课前预习则以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方案,促使学生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在浏览微课的同时做好学习计划。其次,微课教学重点在于课前学习,课堂掌握相关知识,因此,为提高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必须为学生梳理和概括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要点,对难以理解的知识要点加以重点预习。最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充分准备,包括知识背景、历史对比、现实生活和模拟道具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3节“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例,笔者在课前预习阶段为了确保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顺利应用,对课前预习进行了如下调整:一是制作5分钟的教学视频,然后上传到共享网络供学生下载使用,教学视频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在教学视频中罗列出相应的学习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与纬度和季节的关系)、学习难点(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图的理解和记忆,以此来保证学生预习的针对性);三是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道具来为后续课堂教学中对昼夜长短变化现象进行模拟做准备。

2.课中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微课教学模式中课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疑惑的解答和对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在微课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课堂讲授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生搬硬套的理论讲授,而是要尽可能地促使学生将课前微课视频和课中讲授结合起来。其次,要从核心知识点出发来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形成完整体系。最后,利用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3章第 1节“水圈与水循环”为例,笔者在课中讲授时期主要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是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瀑布、雪、天空来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引出水圈的概念。二是重难点讲解。结合课本教材来解决微课中提出的问题――水循环的概念和分类,以动画形式向学生介绍水循环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三是从多方面对三类水循环的区别进行归纳总结,列出相应的知识框架。四是了解通过河流补给的水体类型有哪些以及河流补给所涉及的水体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等问题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课后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后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来进行的,针对不了解的知识点则是通过向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请教来解决。但是这种单独请教方式不仅占用了教师的时间,而且难以兼顾到全体学生,课后复习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微课教学模式下的课后复习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仍旧将复习、练习要点、混同点、难点、出错点作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微视频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例如,遇到课堂上没有充分掌握的知识点的情况下,学生不需要再单独地向教师请教,而是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微视频为小单元进行独立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讲授作为教学核心的现象,教学的重点从课堂转移到课前,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就可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初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活动则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场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将微课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积极性有充分的了解,确保微课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针刺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临床输血与检验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