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制度一体化

财务制度一体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第1篇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服务标准化宣传,全市服务业标准化意识明显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服务业标准化意识和水平,大力宣传服务标准化对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大力宣传服务标准化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各类服务标准化培训班和座谈会的形式向服务单位宣传服务标准化这一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市广大服务企业的认可。近年来,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全市餐饮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餐饮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局组织对全市餐饮业开展标准化工作摸底调查和技术服务,在整个餐饮业开展执行标准登记工作,并对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收集、整理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餐饮业执行标准的能力。200*年,组织全市57家从事美容美发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参加了**省地方标准《美容美发业服务质量规范》(db37/t600-200*)宣贯培训班,对全市美容美发行业服务质量进行严格规范,消除美容美发行业服务的随意性。近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服务标准化培训班10余次,宣贯服务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6项,共培训服务业从业人员630多人,在全市服务业宣扬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为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为抓手,全市服务标准体系初步完善

为建立健全全市服务标准体系,近年来全市投入大量资金搜集国家、行业有关服务基础标准、消费品售后服务标准、商品物流服务标准、饭店旅游服务标准、各类服务场所相关标准等57项,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宣传贯彻。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各类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局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工作联动,对全市服务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紧密结合全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对条件好的服务企业适时引导其推行iso9000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全市有15家服务单位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认证单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结合实际制定适合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市服务业地方标准。由于**市超市、便利店星罗棋布,在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零售店店址设置和经营定位不合理等多种有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据统计,**市共有商业网点2.2万处,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着经营特色不突出、同业态竞争激烈、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业态设置不规范、服务功能不配套等多种问题。为消除影响商业零售业发展的障碍,进一步规范全市超市、便利店的发展,**市局在认真调研并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并了规范商业零售业经营的两项**市地方标准:《商业零售业态规范》、《商业分级设置规范》,明确了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乡镇商业、专业街等6个级次和类别,提出了量化指标和建设配套的技术要求,并对功能定位、客流量、服务人口、基本商业面积、基本设置业态和业种、配套行业、生活服务业等内容制定了严格详尽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规范了零售业的经营。《商业零售业态规范》是结合**市商业发展的实际,着重体现**的特色,按照商业零售企业在选址、商圈、目标顾客、规模、商品结构、经营方式、服务功能、商业信息自动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的。该标准在涵盖**省设定的零售业态10种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杂食店、小型百货店和市场型商店3种零售业态。

此外,**市局积极引导和鼓励服务企业参与制定**省服务地方标准,,**蓝海酒店集团提出了7项**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通过制定省、市服务业地方标准,进一步填补了**市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空白,为全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3、依托龙头树立品牌,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为推动全市服务标准化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市局积极依托全市服务龙头企业树立品牌,积极参与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争创服务名牌。餐饮业在**服务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餐饮业推广应用服务标准化能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市局以帮助指导**蓝海酒店集团建立服务标准化流程和内部服务质量控制点为主要突破口,建立起从员工培训、选购生料、操作间规程、服务礼仪等800多个服务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标准体系。,**蓝海酒店集团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服 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蓝海酒店集团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认监委和省局的一致认可,,受国家标准委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蓝海酒店集团承担了全国餐饮行业服务标准体系资料的起草工作,为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局多次和酒店的有关人员研究体系的编写工作,并多次寻求有关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密切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国餐饮类服务标准体系材料的编写。11月,国家标准委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服务标准化工作座谈会,**蓝海酒店集团的标准体系起草人在会上就餐饮类服务标准体系的编写作了经验介绍,得到国家标准委和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为全市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通过一系列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全市服务业充分体会到了服务细节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了服务业人性化服务的无限魅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名牌。截至目前,**市已拥有**供电公司的“电力彩虹”服务品牌等7块**服务名牌。

服务标准化试点和服务品牌的创建,大大带动了全市服务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全市服务业积极引入服务标准化的工作模式,积极创建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和服务名牌。,先后有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8家单位提出申请创建**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不断涌现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和服务名牌为全市服务标准化工作注入了强心剂。

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成本一体化会计核算 科室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86-02

医院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一体化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工作中降低成本消耗的关键。通过加强成本管理,促进医院的增收和节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此医院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医院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计划和措施,不断完善、优化核算管理体系。

通过对医院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由原来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分别核算,经过研究后,利用医院信息化HIS系统数据,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将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生成相关的各业务会计凭证,这种会计凭证每个科目后面都对应有相应的成本对象,需要核算项目的就对应项目对象。就是说,当某会计凭证涉及成本属性时,系统将成本转化为成本数据,即在记账、审核和结账的同时自动产生成本数据,实现会计凭证与成本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使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融为一体,实现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

一、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运用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的科室成本核算的内涵及内容

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按核算层次分为三个层次:院级成本:包括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科室成本:包括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后勤科室等科室的成本。服务单元成本:项目成本、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病种成本等。

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包括体系架构、账户设置、管理目标、成本项目、核算对象、核算方法、计价方式、收入分配、控制分析、报表管理等十要素。根据财务—成本一体化体系十要素,构建具有不同医院特色的财务成本及分析考核体系:

1.医院设立财务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落实。下设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小组,由总会计师亲自担任工作小组组长,财务处处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信息中心及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配合项目进行实施。

2.医院成立成本管理组织,设立专职成本管理岗位,实行业务归口负责制,建立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采用以一级成本核算体系为主、二级核算为辅的方式,进行全院及科室全成本核算。根据医院财务成本情况,科学进行成本科目设置、成本科室划分,确定成本核算单元级次,服务关系、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按照医院需求,设置收入支出项目,确定与财务科目的关系,同时进行多维度的成本分类管理。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核算单元划分:将全院200多个核算单元分类编码,体现层级性;收入归集方式:将科室医疗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两大类,间接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在参与科室之间分配;成本归集方式:将科室医疗成本归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权责发生制:医疗收入和费用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3.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制定共同收入科室之间收入分配方案,设置共同成本分摊方法,按照价值规律实现收入成本在科室之间的科学转移。建立四类三级顺序分摊等合理的成本分摊模型,对间接成本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一元或多元分项分配方式,满足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需要。内部成本的转移:对于后勤维修等内部服务成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将直接材料分配给受益科室,逐步实现服务成本的分摊。费用按照不同的属性采用不同的分摊标准。

按照“价值转移规律”及收入与成本支出“配比原则”,以科室为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即要求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谁受益谁承担成本”、“支出跟着收入走”的原则确认成本费用对象并进行成本归集。

4.对科室收入支出进行分科分项核算、形成与财务报表体系对应的全成本报表体系,定期检查财务成本控制情况,形成分析资料,对科室进行成本考核。

5.建立适合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内部报表体系,形成外部、内部数据采集规范,快速、准确地实现HIS收入、工资、材料物资、固定资产、内部业务等多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形成内部管理基础数据仓库。

二、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下科室成本核算系统的使用效果

1.成本理念全员化:财务—成本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全员的成本意识,形成了全员注重增收节支的良好氛围,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财务—成本一体化:在业务处理中,同时进行会计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保障了原始数据的客观性,使财务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得到有效的统一,实现数据完全共享,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

3.成本核算精细化:增加了分科收入、成本项目的细度,各科室收入支出分级分层,一目了然,有效杜绝成本重复计算、分配不均的弊端。核算床日成本、门诊诊次成本,成本收益分析等科主任查询系统,为医院科室经营、成本控制提供详细的管理数据。

4.效率应用最大化:快速导入门诊收费、住院收费、固定资产、药品、材料、工资、水电费、保洁费等数据,系统实现凭证的自动生成,直接提供会计和成本核算所需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繁杂劳动,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5.信息系统集成化:采用了与系统无关的数据利用模式。通过整合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HIS等业务系统数据,及其他业务系统数据,解决不同系统数据间的“信息孤岛”、“信息烟囱”问题。同时,解决了信息系统数据之间的利用和整合。通过报表与分析,将以前单纯、分散式的经济核算提升为系统、有序的经济管理数据,实现了财务—成本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以经济管理为核心的系统平台。利用医院已有的基础信息化数据,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工资、固定资产、药品、材料入库、领用发出、内部服务转账数据等经济业务数据,直接导入财务成本系统,为财务系统所用。以上数据所涉及的科室对象、项目对象为成本系统所用,形成了完整的成本效益经济管理平台。实现了新型的”同步处理,一举多得,自然平衡,科学可靠”的“财务—成本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三、完善医院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体系下科室成本核算的体会与建议

1.将医院的会计目标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相结合。按照医院会计目标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型医院,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管理。就是要求成本会计制定健全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价格,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医院在运营过程中产生费用时,及时对差异成本进行核算,并对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医院财务成本,对成本进行预防性的管理。采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就是由目标成本和差异成本组成医院以及各科室的实际成本。

2.建立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时充分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全体员工的权益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只有通过全体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医院整体的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同样对医院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机制的建立,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医院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机制来调动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氛围,给人以工作、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培育出一支优秀的团队,使员工自觉满意地为医院建设服务。医院只有有了优秀的团队,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对医院内部会计人员的的管理,也要按照《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加强诚信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同时要加强业务技能的训练,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提高提供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3.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全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组织机构控制、目标或计划控制、预算控制、资源消耗控制、分级管理责任制等环节严格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在各成本核算的层次和机构间,建立相互配合、彼此制约的关系。对于固定资产、药品、医用高值耗材等成本支出较大的项目,尤其要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把握。如果业务流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使业务流程的控制更完整、更有效。

4.建立健全医院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立总会计师,实施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医院财务监督机制。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利,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同时,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形成自我约束,是医院在经营和各项投资中取得最大效益的保证。

5.建立医院内部网络化平台。随着会计核算工作的日趋完善,特别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日益成熟,基础数据采集更完整,科室成本核算工作也逐渐成熟。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流程如下:收集收入、支出原始数据——直接成本数据直接计入,间接成本按照制定的原则按级分摊形成科室支出——将系统中收入、支出数据形成的科室收支明细核算台账和发放到各科室以备对账之用的核算表。在科室收支明细核算表中,收入由门诊、住院收入组成。按照直接收入直接计入,间接收入分别全额归入各创收科室的原则,计入各科室收支明细核算表。每月从系统中输出各科室收入和支出数据。

6.建立医院的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分析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数据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多种成本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成本的动因。解决医院运行管理中出现的经济问题,提高经营运营业绩。通过成本分析,考核医院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揭示医院成本问题和差距,促使医院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为整个医院的成本管理和经济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成本核算的数据,建立“资源配置”、“资金运营”、“收入、成本、收益及结构”、“社会评价”等指标。对医院经营能力、人力与物力资源、收益和发展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促进优化财务管理。全面分析成本规律和特点,通过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考核的全过程,使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实现有机结合。

总之,医院实行财务—成本一体化核算和实行科学的科室成本控制,不但是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是医院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只有做好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患者“看病贵”难题。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霍艳.浅谈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J].北京:经济视野,2012(8)

[3] 张洁.成本控制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刍议[J].北京:中国外资,2011(9)

[4] 符静.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分析[J].北京:中国经贸,2011(20)

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医院会计信息化; 数据库;科室成本;数出一门,资源共享

一、引 言

传统的会计核算要求进行复式记账,会计工作存在重复记账的现象,财务会计工作始终处于对帐的管理阶段,而且由于工作量大,信息来源粗略,造成数据不能及时有效地转为各方所需,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有些医院虽然也采用计算机技术实行综合管理,但一般也只是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变到会计电算化阶段,将原来手工阶段的编制凭证、登账通过计算机进行过账、存储、打印,并没有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应用范畴也仅仅在财务核算这一环节。传统财务核算下所整理出来的财务信息也不能全面反映出医院的经济和医疗业务运行情况,影响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贡创新。在新时期下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开展,使医院的财务信息所反映出的数据质量更加真实完整。

二、医院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1、医院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进行成本管理

2012年1月1日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进行成本管理。为了推进医院成本管理,医院财务工作要突破传统财务观念的束缚,从“医院会计电算化”向“医院会计信息化”转变,因为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代表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各医院进行成本管理,原先由于缺乏各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持,医院各项成本的归集较为困难,使得大多数医院的会计成本管理推进缓慢。会计信息化将财务管理与医院管理相结合后,重组了落后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财务流程,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财务管理范畴,采用数据库管理,对医疗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归类与整理,最后以各种报表的形式实现医院成本管理。如对医用耗材的核算,财务只是核算到仓库出库这一环节,医用耗材在仓库发到科室环节就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支出, 从而缺乏对物资的后续跟踪与控制;同时由于在耗材的收支环节未按产品销售的条件进行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造成会计利润失真。在医院会计信息化下,医院管理系统将医用耗材嵌入到科室库存物资管理模块,在科室设立仓库,结合医院管理进行出入库核算,当医护人员在发出医疗耗材进行收费时,实现了医疗收入的同时减少科室库存物资,保证了收入与成本的配比性。所以财务会计应该突破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束缚,要将整个医院信息纳入财务范畴,以实现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进行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

2、有利于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实现了数字医院

医院财务核算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的相结合,使得会计信息的范畴扩大到了整个医疗业务之中,医院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化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如对医疗物价的控制,医院会计信息化下,医院的物价录入权限集中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录入医疗收费价格后,科室才能进行收费,减少了手工状态下乱收费现象,保证了医疗收费的口径的统一。其次,在新形势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成为群从关心的热点问题时,医院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及时进行门诊平均费用、住院平均费用的控制,医院会计信息化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归集可以及时查阅“两费”的高低,并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加以改进。再次,医院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及时对医药比例进行分析与比对,从而实现数字医院的管理目的。

三、医院会计信息化的解决了部份会计电算化下所不能实现的问题

1、会计作息化有利于医院准确进行财务收支核算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在各大医院的普及,大量的信息化工作已覆盖了医疗以及后勤管理范围。医院的会计信息化通过构建信息平台,采用数据库管理,能达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的。医院信息系统使用后,传统会计核算工作已经绝大部分被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所代替,人们利用庞大而且先进的数据库,代替了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对于在传统会计核算下一些无法实现的环节,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投入使用,在医院信息化下却显得迎刃而解。如对药品的核算,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下对药品成本的计算是通过药品进销差价(加成率/差价率)进行会计核算,在计算药品成本前先通过当月的药品差价率乘以当月的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出当月的药品毛利后,倒推出药品成本的作法,使得药品成本和药品利润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投入使用,以及新会计制度下要求药品以进价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准确有效地计算出本月出售药品的数量以及金额,最后利用本月药品的销售数量乘以药品进价,可以准确计算出药品成本和药品利润,使得会计的核算更加准确无误。会计信息通过数据库管理为医院成本、效益核算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2、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进行绩效考评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一些实施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的医院,原先由于大多数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数据的收集不全面,无法形成多位一体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在会计信息化后,通过数据库管理,可以全程查看医护人员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并且能及时、全面、系统地从中提取出高质量的财务相关经济指标和量化指标,因为工作量更能体现医护人员付出的劳动与其收入分配的关系,社会要求降低医疗费用,医院就不能单纯以经济收入来衡量每个医护工作者的创收,而应该更多地利用劳动量指标来考核医护工作者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在会计电算化下是无法实现这方面工作的,通过会计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医院管理系统能详细记录下每位医护人员的每一个动作,通过数据库进行整理和提取后以各种报表形式向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数字依据。

3、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进行财务和效益分析

在实行会计信息化后,医院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 对医院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进行深层次的财务分析和效益评价,形成了医院管理需求的相关报表,综合反映医院运营的效率和经营成果,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使医院的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4、会计信息化有利于医院进行编制预算报告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要求进行预算管理, 会计信息化后财务人员也可以利用数据库管理进行查询、调用不同时期的数据,为编制预算提供数字来源。

四、医院会计信息化所取得的效果

1、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使医院从“会计核算型”向“会计管理型”的方式转变,医院的财务工作结合医疗业务,从经济指标和量化考核指标,搜集整理相关财务和劳务数据,细化医院财务工作,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2、医院会计信息系统能提多样化的信息

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会计软件的应用仍停留在事后核算阶段,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分析等管理功能上应用较少,随着医院管理要求的转变,信息需求多样化也已完全超出了传统财务系统界定的范围。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具有综合性、多维核算、和信息提取的实时性。通过实时的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医院各级管理者随时可以获取最新的数据,并可对特定事项的进行财务分析。在医院会计信息化下,医院信息的搜集过程通过庞大而且先进的数据库代替了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方法,通过各种报表、图形等形式能向决策者提供最及时、准确的信息。

五、结 论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就是财务一体化,必将形成以会计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并延伸和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业务领域。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了以业务事件为导向的跨部门、跨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使会计核算不再成为信息孤岛,建立了以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人事、物流和成本为基础,薪酬绩效为杠杆的医院运营管理目标决策体系,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医院新财务制度下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符合《医改意见》的要求,使得医院预算有了数据来源,同时也规范了财务收支,加强了成本核算与控制,为医院的经济运行和绩效考评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满足了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新医院会计制度解读与衔接》候常敏、程薇、刘建民—《新制度下的医院会计信息化指南》

2、《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修订的背景与思路》卫生部规划财务司

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一体化;执行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3701

0引言

医院预算不仅是满足财政部门预算要求的产物,更是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正式开始实施,新制度要求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集事前编制、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于一体的管理战略机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能够帮助管理者量化与分解管理目标,更好地掌握医院实际经营状况,也为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使医院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1医院预算管理现状

1.1预算工作不受重视,预算小组设置不合理

医院管理层往往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预算只停留在年初编制收支预算,年底与财务决算进行比较的阶段,缺乏预算的审批、监督。另外,预算工作也常是财务人员进行大部分工作,没有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小组,使预算脱离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大。

1.2预算编制方法落后,执行控制不到位

有的医院只是利用EXCEL软件进行预算编制,编制执行过程缺少管控,或者进行半手工登记式地进行部分经济业务的管控,数据可靠性差。有的医院购买独立的预算管理软件,并与财务系统对接,这种方法融合性差,功能有限。

1.3预算内容过于单一,预算层级不足

预算内容通常仅局限于收入和支出的金额指标,没有住院人数、门急诊量、出院人数等数量指标。预算层级也大多只停留在院级收支预算上,没有深入分解到医院各级部门和科室。且过度重视支出预算,对收入预算不够重视。

2全面预算管理的层级与项目设定

为实现预算的全面性,将医院预算分为三个预算层级,即业务科室预算、职能归口部门预算、医院总体预算。部分预算层级与对应预算项目如表1所示。

2.1业务科室预算

业务科室预算是最末级预算,也是预算的基础。

各业务科室是真正的创收者与资源消耗者,业务科室

表1部分预算层级与预算项目对应表

职能归口部门业务科室(与成本核算科室相同)业务科室预算项目职能归口部门预算项目

人事部全院各科室人员变动情况人员经费

医教部全院各科室本科室门急诊量、医疗收入等培训费等

后勤部全院各科室物资领用类支出、洗涤费等水电费、物业管理费、保安服务费等

临床医学工程部全院各科室卫生材料费、医疗设备采购量等设备维修维护费等

医院办公室全院各科室业务招待费等交通费、电话费等

……………………

的设置与成本核算中的科室设置相同,以便数据的取数与共享。业务科室预算项目主要为业务科室直接可控,权责明确的项目,主要分为:(1)收入及门急诊人次等相关指标;(2)人员变动情况;(3)固定资产采购量;(4)物资消耗量及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等相关指标;(5)药品费;(6)维修维护费;(7)差旅费等其他个人报销类支出。行政后勤类科室可以忽略收入类等项目。

对成本核算中需全院分摊的项目,如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网络费等,由于无法准确测量各科室部门实际消耗量,可由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管理。由于业务科室往往不了解各类人员的薪酬标准,人员经费预算可由人事部编制,业务科室只需提供人员变动情况即可。

2.2职能归口部门预算

职能归口部门预算主要是将医院所有收支项目都归口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有医院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信息部、后勤部、临床医学工程部、医教部、医事部等。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各业务科室预算项目的汇总、审核、控制,预算编制除业务科室预算项目之外的全院性费用及人员经费等。

2.3医院总体预算

医院总体预算也是最上一级的预算,它是科室部门预算和职能归口预算的汇总,与医院财务核算目标一致,包括收支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现金流量预算、业务量预算等。医院总体预算主要由财务部负责。

3预算的执行控制过程

预算的执行控制主要依托完善的财务一体化系统完成。财务一体化即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

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等的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从而建立以预算为起点的贯穿医院所有经济活动的管理流程(见图1)。

图1财务一体化中的预算管理流程

3.1预算数的编制与录入

通过预算管理系统中预算数上报功能,各业务科室上报与自己科室相关的资金预算数、工作量预算数或指标预算数,如眼科需上报眼科的门急诊人次、医疗收入、差旅费等。各职能归口部门负责编制全院性的费用和人员经费等预算,并汇总业务科室相关预算,如后勤部要统计各业务科室上报的办公用品等预算支出,并预算编制水费等全院性支出。

预算上报功能中的业务科室预算项目在会计科目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明细分类,且每项预算都附以预算说明,使各科室部门能较为容易地作界定与区分,以便日常工作中进行预算上报与执行。上报的预算数经过审核定稿后,作为预算期初数保留在预算管理系统中,并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进行共享。

3.2预算的控制与核销

物资领用类支出可以通过物资管理系统的预算数进行初步控制。一旦某科室领用材料超出预算,必须进入预算追加程序,否则系统无法通过领用申请。人员经费类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初步控制。人员经费超过预算,系统会提示,但可以进行后续支出。个人报销类、全院性费用等支出可以通过会计核算系统中的预算数直接控制。

无论是哪个系统产生的数据,都可以共享到预算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中。会计核算系统则拥有与预算上报项目相同的预算控制项目。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产生的支出按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根据系统设置好的对应关系,将各笔支出对应预算项目,自动核销。其他手工录入的会计凭证,则需会计人员手工判断其预算项目,同时该数据传输到预算管理系统中,对预算数进行核销。同时,门急诊人次等工作量指标由医院信息管理等系统直接传输到预算管理系统中,实现预算数的核销,从而产生预算执行数。

3.3预算报表与管理数据的生成

由于医院每笔收支及设定的工作量指标都会传输到预算管理系统中进行核销,从而产生准确且实时的预算执行数和预算可用余额等数据。同时,还能按不同科室、不同预算项目进行分类汇总,例如可查询某一科室某一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数据多样化且可取性强,便于科室负责人与医院管理者掌握和控制预算执行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利于预算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池文瑛,周珠芳,胡静.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2,(1).

[2]李萍.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一体化系统中的实现[J].卫生经济研究,2014,(2).

[3]杨莉,王小红.陕西省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创新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3,(2).

财务制度一体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 校企一体化 协同创新 办学模式

协同创新通常认为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的深度合作。与区域内企业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可以为社区教育搭建新的平台,共同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进行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以下就此进行多方面探讨。

一、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中发挥作用,但这些模式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影响到校企合作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从现有的合作模式来看,很多民办本科高校仍然将校企合作定位在也就是在就业阶段的培养上,更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企业方面则单纯地将校企合作看成为本企业培训熟练员工、提供实习基地等方面。双方合作理念存在偏差,忽视了校企合作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四方 “互利多赢”。双方均未充分考虑受 教育者、社会等另外两方的利益,未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在人生各 个阶段的不同需要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求。其次,在此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与企业利益不对等,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民办本科院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希望通过合作为学生安排稳定的、实质性的实训基地,企业则普遍对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态度冷淡,行为被动,主动来寻求与民办本科院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给予院校的资助基本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有利于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出素质高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对于提高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企业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其积极性降低。最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动力机制未能较好发挥作用。因为校企合作缺乏长期运行机制,从各种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来看,普遍存在着短期合作可以、长期合作难以持续的问题。

二、民办本科高校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办学模式设想

民办本科高校通过认真分析区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与区域内企业共同合作,不断探索,可以形成校企协同创新、共建共赢的模式,顺利实现企业文化资源向民办本科高校教育资源的转化,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1.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合作管理体制。首先,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是一体化合作的基础。民办本科高校可以由二级学院运作,与企业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学院和企业的领导组成。建立每年两次的例会制度,讨论重大问题;制定并通过了管理章程,明确工作内容、职责以及财务制度;聘请企业董事长为负责人,学院主管副院长和企业总经理为次级负责人;根据章程设立办事机构,任命企业教育培训负责人和学院培训负责人负责具体工作,并聘用专门人员管理,同时成立由行业及学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指导工作。其次,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二级学院财务在学校财务账户下设专项资金,单独核算,由校务委员会监督审核。根据二级学院章程,校企双方共同投入,包括专项经费、学费和培训费均纳入其中,作为课程开发、教师课酬、学员奖励、活动组织、专家聘请以及相关的管理等项目的费用支出。这种合作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双方都不以营利为目的,共同投入资金、申请专项经费支持学院建设,通过学院创出品牌,扩大学院和企业的影响力,在带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最后,校企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民办本科高校工作始终围绕着培训展开,分析企业现状和挖掘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学历教育与企业教育相融合,将学院教师学习指导优势与企业行业实践优势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项目和定制教育服务项目,打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壁垒,大力将企业文化、企业资源整合为教育力量,进而促使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整体提升,实现“一体化”发展。

2.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视为高度整合多种教学形式,以培训为主要载体的人力资源建设。为此,需要校企双方协同创新,精心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共同建设基于模块化系统的培训内容。将学历教育课程、各种培训课程、证书技能类培训、民办本科高校教育类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迸行模块化,每一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在开展培训项目时,针对企业需求,选出相应的模块进行系统整合,并设计为培训课程。依据培训目标将这些课程中的相应模块进行系统设 计,最后形成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模块化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授课教师不再只由一个人担任,根据专业特长和不同模块,聘请相应的培训师进行讲授,一个培训项目的所有培训师组成 开发团队,相互沟通,讨论培训内容,避免由于专业限制对培训中涉及的非本专业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使培训目标无法实现,同时也减少了不同专业有些内容相互重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课程完全开放,任何一个对课程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其次,基于胜任力模型共同设计课程。培训课程依据人力资源 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设计,将课程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结合。通过问卷和访谈确定待训岗位及待训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将模型作为课程开发依据。通过调研访谈提炼出企业对相应岗位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应涵盖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工具使用等,并进行相应的量化;然后通过实地听课和访谈,了解待训人员水平;最后制作胜任力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发现待训人员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等与胜任力之间差距。依据调研结果,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设计。课程的成果不是通^考试的形式呈现,而是同样设计出成果模型,作为对课程是否达到培训目标的检验,同时反馈给学员,以便学员在培训以外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

民办本科高校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目的是通过人才培养,达到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创建既能一个满足企业需求、又能符合民办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的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办学模式才能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