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社交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诗词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为字数的限制,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显得言浅意丰,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又因为学生是从高中才开始接触古典诗词,因而难免显得生疏。而许多老师光凭着一张嘴也很难真正挖掘出诗词背后的深刻意蕴,因此在平时的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往往是粗略的带学生把诗词读上一两遍,然后便开始囫囵分析,最后便草草结束,渐渐地,学生觉得古典诗词学习越来越索然无味,于是古典诗词也愈发难以理解。诗歌鉴赏,鉴赏的前提是读懂诗词,这是许多专家的共识。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活动,让学生走进诗词、了解诗词、分析诗词、融入诗词,让学生充分揣摩古典诗词的意境,钻研诗词的语言、用词,体味作者的情感,充分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
网络使过去学生的信息资源主要来自于书本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改观,借助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尤其是网络与各门具体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展示出网络应用于教学的广阔空间。网络技术为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水,并必将带来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全面变革。与传统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一般理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者进行示范实验直观演示的方法有所不同。网络环境下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便是指充分利用网络,让古典诗词的背景、内容、意境显得直观、具体可感。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学生详细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况及创作风格;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学习和诗词相关的赏析文字,加强对诗词的直观理解;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通过名家解读加深对晦涩难懂的诗词的直观认识;可以通过感受名家朗诵,加强对诗词情感的直观领悟。例如在设计《满江红》时,可以详细讲解北宋的时代特点,岳飞的个人经历及创作特点,通过名家朗读充分感受词的意境及情感,借助名家视频解读充分领会词的内容。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古典诗词不再显得晦涩难解,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的运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更直观,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精细性
诗词鉴赏,其最高境界是鉴赏。要想达到让学生能鉴赏诗词的境界,功夫主要在平时,网络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最大可能。在平时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将网络的活水引进课堂,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秉烛探幽,深耕细作,实现精细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这种精细化主要体现在诗词字词理解的精细化,揣摩字词的作用、好处,揣摩意象的含义、作用,揣摩这些字词对于刻画人物、揭示情感、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手法的精细,分析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并力求全面;情感的精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悉心领悟诗词具体语句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主旨的精细,通过词句的具体分析,搞清作者的创作动机,明晰诗词的写作主旨。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在平时的诗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秉承精细化教学理念,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力求让学生做到弄懂,弄通,弄透,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诗词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古典诗词鉴赏得分低的局面。
三、拓展性
在以前的古典诗词课堂设计中,囿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观照诗词,做到既注重诗词的内涵,又注重诗词的外延,既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极大地扩充课堂容量。古典诗词课堂设计的拓展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可以扩展和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者的相关常识、有趣的故事;通过不同的名家评论拓展对诗词内容的多元认识;通过课后拓展,领悟和所学诗词作者相关的其它不同风格的作品,或归纳出和所学诗词同一类型的某类诗词的共性特点,或和其它诗词进行对比阅读,拓展和加深对诗词的认识。二是思维的拓展,通过对诗词中所采用的不同的版本信息的比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对背景、词句和主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声声慢》为例,其中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一句,一种见解认为是盛开的景象,一种见解认为是凋零的景象,引导学生深入辨析。再如《声声慢》一词的创作背景,有人说是李清照中年的作品,有人说是其晚年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网络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辨析,还可以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设计注入了“活水”,也使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设计呈现出和传统教学设计迥异的特点,不仅更直观,更易于为学生所领悟,而且分析的更精细,更利于培养学生解读和分析诗词文本的能力,通过知识的拓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有这一切都必将转化成学生切切实实的能力,从而有效改变当下古典诗词教学效率低下的窘境,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影响
人际交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交流双方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等,进而在思想和行为上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过程。大学生人际交往强调的交往主体是大学生,而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交往的鲜明特点,大学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对社交非常重视,会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一、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一)交往范围扩大
网络社交应用为大学生传递着不同的、新奇的交往观念,还提供了多样的交往方式和交流手段。在虚拟性生存空间中,人们可以经由各种社交应用等不同的途径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和对方进行交流互动。网络社交的广泛性性及开放性促使大学生不断转变以往那些陈旧的的交往理念,并鼓励网民将虚拟社会中所积累的丰富的交往经验实践到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将传统的封闭式交往转变为新潮的开放往。这种观念行为上的转变,缓解了大学生对陌生交往的胆怯与担心,促使大学生网民愿意积极主动地拓宽交往范围,增进交流程度。网络社交应用成为了大学生们的虚拟生存空间,他们在此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劲的交往动力,交往范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拓展。
(二)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加强
网络中的平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网络的去中心,没有直接的隶属层级的领导和管理,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人在这里都享有平等的机会。除了熟悉的亲友之外,网友之间没有上下级、长辈晚辈、贵贱之分,每个参与的网民身份和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平等了。网络时代,大量的信息被分享传递,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在此获取信息,这极大缩小了层级差距造成的不平等。自媒体的兴起让民众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精英阶层所控制的纸媒、广播、电视的信息垄断权。以往,话语权和舆论力量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民,每一个普通的民众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者和制造者。网络上各种级别的用户的身份、角色淡化甚至隐去,现实社会中的层级效应被削弱,人际交往的平等意识得到加强。
(三)个性发展和自我满足得以促进
网络的特殊性有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满足。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是受人尊重的,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期望和他人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理想、信念等能够实现。网络资源数不胜数,网民几乎可以查询到任何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及资源,网民可以模仿或参照自己的偶像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爱好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品味,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社交使大学生产生虚假的成就感
网络虚拟空间里充斥着各种奇人异事,每个交往对象面对的都是虚拟主体,利用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人们可以将个人信息部分或全部暂时隐匿,可以自由随意的展现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虚构出理想中完美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获取他人尊重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在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的驱动下,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好形象并非是全部真实的自己。为了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就会不自觉地或者刻意地去隐藏自己的不足之处,可能会虚构、放大自己的光彩。“微信三俗”,晒孩子、晒宠物、晒自己,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心理趋向。如果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者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其更加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加抗拒真实的直接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二)沉溺网络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平时接触网络最多,又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监督,此外,大学生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趋于成熟,有追求爱恋交往的需求,渴望与他人尤其是异性进行沟通交流。一些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在网络中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也成为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主要原因。沉迷网络导致学生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逃课缺课等不良行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同学表示,一周以内甚至一天不上社交网站就会感到生活缺少了很多东西,每天晚睡前、早起后第一件就是看手机,浏览空间、刷微博、点赞朋友圈等。长此以往,必然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恋,大脑得不到正常的休息,精神萎靡、生理失调,心理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出现一些冷漠孤僻、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三)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网络人际交往是网民以脑或移动设备为媒介的互动和交流,是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拓展和补充,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网络社交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向它靠拢,人们在这里可以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极大满足。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必要补充但是网络交往决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交往。有些网友反映,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网络聊天随意自主,网络购物应有尽有,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现实中存在的东西,甚至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或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你也可以获取,并且是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取得,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真切。对于多数人来说,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比现实社会更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网络与现实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网络比现实更真实。
参考文献:
[1]王俊生,王冠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叶,陈文华.新媒体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44).
关键词:社交网络 图书馆服务 分布式服务 嵌入式服务
1、引言
以Face 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不仅为互联网服务带来巨大的改变,同时也正在给图书馆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户行为正进入新一轮的改变,即由热衷检索转为频繁登陆和滞留社交网络。因此图书馆开始探索借助于社交网络,改革图书馆服务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类社交网络”图书馆分布式服务模式。
2、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的意思。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社交网络使得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业应用平台扩展成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现在网络社交更是把其范围拓展到移动手机平台领域,借助手机的普遍性和无线网络的应用,利用各种交友/即时通讯/邮件收发器等软件,使手机成为新的社交网络的载体。网络化的社交一直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或者说是降低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与此同时,网络社交一直在努力通过不断丰富的手段和工具,来替代传统社交来满足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的交流需求,并且正在按照从“增量性的娱乐”到“常量性的生活”这条轨迹不断接近基本需求。
网络可以满足人们5%的社交需求,那么今天丰富的社交网络已经可以把这个数字至少提升了10倍,除了“接触型”的社交行为,或者说是“接触型”信息的收集和之外,网络社交已经开始承担大部分传统社交的作用。实际上,“非接触型”的社交原本就占据了人类社交的80%以上,这意味着网络社交对传统世界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社交网络含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初ARPANET的军事和技术目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图书馆服务分布式服务模式实践研究
所谓分布式服务模式是针对于图书馆集中服务模式而言。传统图书馆集中服务的获得途径比较单一,用户要想获得图书馆服务,需要亲自到图书馆或者检索图书馆网页才能获得。目前基于社交网络的图书馆分布式服务模式下,用户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或者登录到图书馆主页,更不需要改变自己的使用喜好,只要登录到平时的社交网站或其他类似网站,就可以获得嵌入到该网页的图书馆服务。目前国内主要的基于社交网络的图书馆分布式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人人网上的图书馆学友会
该服务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在国内社交网站,如人人网上建立图书馆俱乐部,用来图书馆消息、构建图书馆相册、开发应用模块,方便用户在社交网站上体验图书馆服务。目前开展此类服务的图书馆有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人人网建立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为例,其目前好友人数已经达到3000人。图书馆以俱乐部的形式在人人网建立一个虚拟的交流社区,通过资料、日志、讨论区等板块将图书馆的信息和服务出去。读者通过加好友的形式加入俱乐部,获得图书馆的最新消息和服务,查看其他人的评论和留言,同时还可以跟俱乐部内部的朋友或者其他人进行讨论,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
3.2 新浪上的学科博客、微博
新浪网以其稳定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同时其提供的博客和微博服务业越来越受欢迎。图书馆就是充分借助这一优势,在新浪网上注册学科博客和微博账号来开展图书馆的服务,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建立的学科博客包括材料科学、机械与动力工程、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等共14个学科博客。又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新浪微博,通过服务公告、资源使用、培训讲座等信息,好书读感、分享好电影等吸引了近4000粉丝的关注。
3.3 Thulib cookies
目前开展此类服务的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具体的实施策略即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豆瓣、卓越等网站,在访问豆瓣网、卓越、AMAZON、Google Books等网站时,就能看到该书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的状态了,包括馆藏中是否有该资源,是否在馆以及在馆的馆藏地是哪里等。该服务的特点主要是:一个脚本能够实现在多个网站上看清华馆藏,并且针对馆藏信息的不同状况设置了不同的显示方案。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针对性强,一般读者检索的书都是当时最需要的,如果图书馆馆藏中有这样一本书,并且读者能够方便的获得,这样的服务是很有效的。
3.4 Lib Guides
LibGuides是一款由Springshare公司使用web2.0技术开发的一个广受图书馆员和用户欢迎的知识共享系统。目前世界上已有来自25个国家的1500多家图书馆正在使用此系统。LibGuides将带来从未有过的资源发现与获取体验,为用户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的、一站式信息环境。LibGuides是基于解决资源分散异构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互动参与到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中去的一种知识服务。目前国内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旨在实现学科资源和服务的组织、揭示与,共享学科馆员间相通的工作成果,方便用户利用图书馆学科资源与服务。平台内容按院系(专业)划分,涵盖(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学科)馆藏资源指引、(学科)IC2创新支持/IC2人文拓展、(学科)学术热点追踪、(学科)资源荐购、学习社区等资源和服务内容。
3.5 豆瓣社区
豆瓣网主要就是以建立小组来提供服务的。相比于其他网站,豆瓣具有更加良好的开放机制和评分推荐机制。每次用户登录到豆瓣,豆瓣会根据你的地点为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组,通过加入到小组中,你可以获取你所需的信息,并且参与到小组成员的讨论中。目前在豆瓣建立了讨论小组的图书馆有南京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以南京大学图书馆在豆瓣的讨论小组为例,用户登录到南京大学在豆瓣的讨论小组就可以查看有关南京大学图书馆的自我介绍、查看小组最近比较人们的讨论话题,也可以参与到小组热门话题的讨论当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另外还可以利用小组中大家上传的共享资源和服务等。
3.6 开心网“涂书寮”服务
国内率先开展此类服务的是上海师范大学,是图书馆员自发开展的服务。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几个馆员在开心网上注册了这样一个账号,作为图书馆分布式服务新的尝试。借助开心网提供的组件来和大家互动交流,包括照片和日志的分享、在线聊天、音视频的播放和休闲游戏等。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读书服务和收藏服务,通过筛选,以评论的形式告知用户该书的馆藏情况,并且新书通告。通过查看留言板来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找书和信息。
4、总结、分析
以上几种方式都是图书馆引进社交网络开展分布式服务的有益尝试,可以为图书馆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图书馆服务的目的。社交网络为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是一种双赢的服务方式。图书馆开展基于社交网络的分布式服务,把信息服务融入到用户乐于参与的社交网站中,使得用户不仅可以结交朋友和娱乐,还可以获得所需知识和服务。图书馆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交流社区,能够使用户更好的认识图书馆和获得图书馆的服务,从而扩大了图书馆的用户群。
图书馆分布式服务模式最初的体现是图书馆网页嵌入Face book和YouTube等功能,如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随后,国内图书馆开始尝试主动的推送服务,即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社交网站,推送图书馆服务,包括推介图书馆资源和咨询服务等服务。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和尝试,各图书馆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其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划性,特别是图书馆开展这一服务模式所带来潜在的社会效应。有学者认为社会网络服务模式不仅没有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反而使得越来越多读者偏离图书馆。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是通过社交网络类网站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少关注图书馆实体和图书馆主页,再加之社交类网站的趣味性,长期以来容易形成对该类网站的依赖。
图书馆服务嵌入到用户的生活娱乐当中去,更加贴近用户的使用需要,从这一点上来看,是完全服务图书馆宗旨的。尤其是图书馆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服务模式来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受众,从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生活质量这才是最重要的。其社会作用也将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是要伴随着一定的困难的,相信图书馆也会在开展基于社交网络的分布式服务的过程当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社会服务当中去,提升自身形象,获得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 孙彩杰,庄小峰.图书馆融入社会网络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0(11):58-60.
[2] 魏顺平.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29-34.
[3] 孙彩杰,庄小峰.社会网络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10(4):98-101.
[4] 袁莉,王慧.社会网络与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0(3):51-55.
[5] 顾立平.图书馆管理中社会网络关系的问题解决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13-17.
[6] 徐静,杨玉麟.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泛在图书馆分析[J].四川图书会馆学报,2010(2):13-17.
[7] 杨九龙,杨雪琴.论图书馆与社会网络的互动[J].情报杂志,2009(9):27-30.
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是随着腾讯于上个世纪末推出QQ即时通讯工具后,于2005年渐次进行商业化的运营拓展并初步形成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腾讯又于2011年推出微信这一基于熟人社交的聊天工具,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的价值尤为凸显。研究网络社交平台营销的利弊与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企业的宣传推广、品牌塑造、产品展示、定向营销等工作。此外,也有助于促进网络宣传平台的规范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社交宣传推广环境。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展的过程中,其他的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渐进入市场提供服务参与竞争,如网络社交平台、来往、陌陌等,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兴起,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新兴的营销模式逐渐成长壮大,其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针对性的营销特点、点对点的营销优势越来越被企业所认同。
2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广泛使用,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手持式移动通讯设备上,网络社交平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悉。网络社交平台下载量和访问量也急剧增加,间接的为网络社交平台营销制造了有利的市场。企业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在公共开放网络社交平台注册后,与同样注册网络社交平台的“朋友”不受距离的限制形成一种联系,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是企业与客户之问交互重要渠道,也是连接线上线下的天然枢纽。人们逐渐习惯了网络社交平台客户端上网方式,而企业通过推出固定的产品推广信息,由此实现了点对点的营销。基于网络社交平台,企业营销策略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网络社交平台其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平台的开放性,也就意味着网络社交平台的进入门槛较低和资质审查相对宽松,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泥沙俱下的情况,如何在漫漫网络社交平台上建立受众对于企业的信用和信任是企业品牌营销策略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海量信息的网络社交平台中,企业的信息很容易被淹没,企业要做好用户的分类,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不同的营销活动采用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营销模式。网络社交平台的目标受众都是主动选择关注网络社交平台公共账号的用户,企业要首先对于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一优势,也即选择“窄众化”的传播方式,从而为精准营销奠定基础。
(2)网络社交平台信息扰民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平面媒体或者电视媒体等的传播往往是灌输式的消息推送,而目前营销网络社交平台初期也基本是完全通过广告盈利,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网络社交平台用户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关注企业的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而很多企业没有摆脱过去长期形成的营销思维的禁锢,通过海量的信息推送集中直接的广告,甚至不乏一些较低俗的广告和产品,忽视甚至漠视用户感受。由于不感兴趣或者不实用的信息,埋没了自己朋友的网络社交平台,很容易引发公众反感继而取消关注,不仅难以实现广告目的,也会带来自己关注用户的迅速下滑。
(3)网络社交平台归根结底是一种超脱时空大社交的沟通媒介,很多企业在营销策略定位上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交平台的这一特点,单纯将网络社交平台视为广告的推送平台,对于营销方式,网络社交营销平台中盛行“内容为王”和“眼球营销”的思想,认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内容是打造成功网络社交平台品牌营销的最重要因素,甚至采取夸大其词、虚构臆想等手段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对于营销手段,网络社交营销平台中企业营销策略往往依托传统会员制的营销而进行,并不适应现代人快餐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往往简单停留在如会员生日来临之际,通过短信或电话问候或提供优惠等等这些初级层次的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诚然,有利有趣的信息是吸引用户的不二法门,但是网络社交平台其主要的功能依然是社交,其平台界面空间限制了营销广告的内容和推送,而且长期提供个性而又独特的营销内容,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也难以跟上热点的更新速度。
(4)针对社交群体和社交方式细分,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其针对的社交需要和交互方式是不同的。网络社交平台营销分为三大模式:植入广告模式、用户参与模式、购物网站移植模式。植入广告模式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进行广告的显性或隐性的广告植入,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用户参与模式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应用的开发和植入,供用户下载,用户主动了解产品购物,侧重于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全方位理解产品信息。网站移植模式是依托网络社交平台,借鉴现在各种购物网站如淘宝、美团、当当等的经验,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很多企业在营销策略上依然是对网络社交平台参与人群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交需要把握不充分,对交互方式没有清晰的构架和利用,难以达成精准营销的效果。
3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企业营销的策略建议
3.1注重营销内容整合
在选择内容和形式上需要格外注意策略。作为企业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其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企业或品牌的形象展示,想要维持一定的形象和关注,从一开始就不能将网络社交平台公众平台简单的界定为带有浓重广告色彩和意味的存在,需要选择与自己企业宣传主题相契合的广告内容,在传播内容方面,要注重整合,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如此营销策略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也有利于形象维护和品牌推广。
3.2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营销策略要树立用户在企业公众平台中独特而又无可取代的地位,确定“用户为王”的营销指导思想并以此构建营销模式和提供服务。用户的反馈与建议,反应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能有效的充实和补充大量广告中覆盖不到的信息,甚至能刺激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网络社交平台作为新的营销工具,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以用户为中心是企业长久、稳定生命力的保证。
3.3强化精准营销
【关键词】社交网络 安全问题 解决对策
社交网络是人类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网络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并且社交网站也提供和陌生人游戏和娱乐的平台,是拓展人脉,与朋友交流的重要途径。
1 社交网络的定义
社交网络早期是网络社交,构建的基础为E-mail,由于电子邮件的传输解决远方人们的通讯问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进行文字交流,因而应用较为广泛。之后BBS的出现,让网络社交更上一层楼,可以高度的整合信息的群发和转发,让更多的参与者共同的讨论某一个话题,网络社交此时从点对点,走向点对面。通过网络社交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社交网络体系。其实交友只能是社交的开端,当Facebook、微博等新兴的即时通讯进入网络平台后,虚拟社交和现实世界叠加的部分越来越多,社交网络与社交变革相一致。现在社交网络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点:
(1)让用户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或者半公开,提供资源共享平台;
(2)交往平台的构建主要基础是用户列表;
(3)构建过程中需要较好的拓展性以及开放性,为用户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插件,所以社交平台在这里的作用除了能够承载正常的网络聊天、交友的功能,另外还能分享视频或者音乐,进行评论。
正是这些特征,逐步吸引用户,相反这类自由化平台,让用户的各类信息分享无限制,信息量的巨大,让整个后台管理更为困难,所以容易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或者妥善的处理,信息的泄露和假冒问题将会威胁用户安全。
2 分析网络安全问题
2.1 社交网站产生的安全威胁
社交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交网站,但是当前很多社交网站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风险为CSRF攻击也就是蠕虫攻击。这些攻击能够破坏社交网站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完整建设中都运用Ajax技术,该技术能够快速的创建网页,在后台进行数据交流,作用是让网页异步更新,就是在不加载整个网页的过程中,部分更新网页,所以让整个网页更新更便捷。
但是和后台的部分数据交换,可以给网络蠕虫机会攻击某个用户,并且通过该用户发送一些木马或者病毒,盗用信息。蠕虫攻击主要是截取用户的cookie,然后利用用户的cookie登入,进行非法操作。上述的漏洞,影响社交网络的安全性能,这也说明网络安全及时还有可上升空间。
2.2 无线通信安全威胁
当前智能手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人都通过手机或者无限设备上网,尤其是青年人,并且手机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手机中覆盖面加大,部分手机的无限网络安全不能得到满足,甚至也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因而就会引发用户信息不安全的现状,不能妥善的保管用户信息。根据调查了解,很多用户的通讯被监听,由于中病毒所以通讯录被拦截,并且现在手机的过功能应用,很多便捷的软件也应用在手机上面,因而手机的下载量也在大幅度提升,这让手机成为仅次于电脑的病毒传播媒介,不法分子抓住这一漏洞,通过手机信息,盗用用户的姓名和头像,从事诈骗活动。
3 社交网络隐患以及风险防护措施
3.1 自身安全性建设
社交网站或者社交平台与很多网站比较相似,Ajsx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该网站成为被攻击的焦点,所以在检测的时候需要关注有关跨站的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ing,XSS),那么网站需要运用一下的方法解决漏洞问题。
(1)检测用户输入内容的可靠性,详细的测试页面输入代码,检查漏洞是否存在;
(2)运用漏洞检测工具全面的检测网站,尽量让所有的网站问题都暴漏出来;
(3)进行参数替换测试;
(4)网站不同的开发阶段,引入黑盒和百盒测试,运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并在过滤文本的过程中,确保网站没有大的漏洞出现。
(5)监测不良信息以技术手段为切入点保障用户自由讨论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
3.2 提高用户自身的隐私信息意识
很多社交网站存在风险和隐患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没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意识,只有当用户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的降低信息泄露比率,降低安全风险,保护社交网站的措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户需要安装杀毒软件以及相关的安全卫士拦截产生的各类病毒和蠕虫,这样可以有效的弥补系统中的各类漏洞,确保社交网站不被蠕虫攻击;
(2)很多调查或者注册账号上不要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资料和个人介绍,另外没有特别要求,尽量不要用本人真实姓名;
(3)添加好友要慎重,另外对于异常的好友要提高警惕,比如经常不联系的好友借钱,要求你帮忙交电话费、支付账单等,需要提高警惕,最好和好友电话确认,不要给任何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4)社交网站的使用过程中,要运用其内部的保护和信息安全应用,比如设置的密码要不要过于简单,不要纯数字,根据要求设置密码保护,这样能够规避部分风险。
3.3 管理部门提高监管
高速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也逐步加快,传播形式也更具多样化,如果不能高效的监管网络,就会在网络中形成不良影响,由于网络的安全与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联系密切。所以社交网络的强化十分必要。
国家与之相关部门要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企业的内部信息,要严惩盗用个人信息谋求暴利的违法情况。另外网站自身也要有一定的规范,并且严格要求网站的各项规章制度,需要建立一些保护用户隐私的相关设置,开发新技术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借鉴有关BBS的经验,尤其在信息安全以及市场引入等方面。
4 结语
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已经阻碍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这些安全问题威胁用户的安全隐患,所以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完善社交网站的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放心的使用环境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振强.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9):3-5.
[2]熊芳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电子世界,2012(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