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服务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国外语言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现状
根据全球著名的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调查公司(CommonSenseAdvisory,CSA)针对语言文化服务行业的主要需求以及发包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个对于经济领域非常关键的垂直行业都在增加语言服务的采购和投入。金融、保险制造业和医疗卫生业一共增长了25%。软件和相关的服务领域增长了18%。美国语言服务行业协会(AssociationofLanguageCompanies,ALC)2011年了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美国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度平均增长12.4%(ALC,2011:15)。据CSA预测,到2014年,全球语言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美元(韦忠和,2012)。
(二)企业的语言服务需求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语言文化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市场的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下这些变化值得关注:其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小语种的市场需求增长;其二,网站和多媒体服务需求增长迅速。多媒体影音大数据爆炸增长,云计算技术普及应用,本地化服务产生巨大需求。其三,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使人类快速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创造者,信息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对语言文化服务产生大量新需求。其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文化地位显著增强,中文在语言文化服务市场上的份额显著增加。
(三)企业有着文化服务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进程加速,现代服务业也快速发展,推动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国家科学技术部,2012)也全面催生了文化服务(euractive,2009)的客观需求。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苏杭山东等地,语言文化服务行业已经发展到技术创新阶段,即:只有技术瓶颈才会制约语言文化服务的集成化效应,语联网云端服务早已成为行业必备。而这在佛山的语言文化服务中还远远没有到位。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具有产城人融合特点的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新的增长点。与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和文化关系,早已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的市场,活跃的地区经贸活动带动了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各种交流与合作,为文化服务带来了广泛的需求。这一服务模式将推动不同规模类型的本地企业在城市国际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语言文化服务的内涵
语言文化服务的实质在于为企业提供语言和文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帮助本地企业进行语言文字和文化活动规划,并通过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这些规划。服务内容主要有:企业语言文化服务需求调研可以针对上述语言服务和文化服务内容及其衍生性内容进行企业最需要的语言文化服务需求调查,了解服务外包过程,分析企业语言文化类服务外包实施和平台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可以针对企业人才的IT技能、项目经验、市场意识、跨文化交流、行业知识、语言技能、项目经验等多方面进行语言文化服务人才的能力结构调查,了解高校人才的差异化培养路径和社会服务机制。
三、创新构建高校语言文化服务实践体系,提升高校语言文化
关键词:科技服务;体系;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229-02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是“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我市科技服务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总体情况
2015年1月到12月,我市科技服务业拥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97家,在全市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其中工程与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36家,技术推广服务28家,科技中介服务21家。实现总收入208109万元(网上直报的上报数据,以下数据均来自于网上直报的上报数据)。
1.2 科技服务业总收入分布情况
2015年,全市科技服务业总收入208109万元,其中江苏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收入46915万元,占22.54%,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22916万元,占11.01%,江苏涟水制药公司11641万元,占5.59%;其它94家单位占60.86%。其中年收入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单位有20家,占总数的20.61%,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32家,占总数的32.99%。
1.3 区域发展情况
根据科技服务业统计分布情况来看(见表1),我市的涟水、金湖、市直科技服务业工作开展较好,2015年,涟水6家单位总收入60142万元,占全市科技服务业总量的28.89%,市区24家总收入26526万元,占全市科技服务业总量的12.74%,金湖11家单位总收入36868万元,占全市科技服务业总量的17.71%,洪泽12家单位总收入23153万元,占11.12%;盱眙12家总收入15549万元,占7.47%;淮阴区3家总收入14050万元,占6.75%;清河4家区总收入10727万元,占5.15%;清浦区1家单位总收入10100万元,占4.85%;淮安区11家单位总收入10059万元,占4.83%;开发区总收入935万元,占0.45%。
1.4 从业人员构成情况
截止2015年底,我市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816人,事业单位性质的1187人,企业性质2629人。具有博士学历195人,具有硕士学历381人,本科学历1126人,大专学历721人。
2 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市科技服务业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总体上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科技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
从总体上看,科技服务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提供优质专业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但社会各界对科技服务的功能与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甚至不少人把科技服务看作是增加了不必要的环节。科技服务并没有被当作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加以重视和发展,既缺乏鼓励扶持措施,也缺少规范和引导手段。认识上的偏差,使科技服务的知识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使科技服务机构发育不良、成长缓慢。另外县区科技局对此项工作也不够重视,淮安区上报情况一直较差,经多次催促后,仍然有多家未报,清河区科技局的科技服务业的催报工作一直未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此事,淮安市国信会计事务所与江苏安邦盐化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两家已很久未上报数据,且已无法联系到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出的是,金湖、洪泽、涟水科技局此项工作做的较好,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协助配合此项工作。
2.2 门类分布不均、有些行业尚是空白
从科技服务业单位属性来看,近半为研发机构,其中以工程与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为主。其次是推广服务类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类机构和从事其他科技服务的机构平均规模还较小,虽然从总量上看,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机构与研究与试验发展类机构不相伯仲,但是从业人员和总收入规模,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均占绝大比重,且整体的增长比例接近与全市的增长情况,对拉对全市科技服务业总体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全市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工程与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门类逐步健全,但是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我市尚是空白。这些机构的空白,致使我市科技服务业体系不够健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2.3 企事业机构分布不均衡
2014年度淮安市科技服务业单位中事业性质的70%,企业性质的只占到30%,反映出淮安市科技服务业仍以政府投资为主,政府与民间多元化投资并进的局面尚未形成,尚需社会力量的大量参与来为淮安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4 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
科技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应具备的第一资源是是一批高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而从目前的现状看,不论是事业型还是企业型服务机构,其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总体上看专科以上的人才占了从业人员总数的75%,从数量上看企业占有的专科以上人才多于事业单位,但从质量上看高端人才明显偏离企业,企业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仅占从业人数的4%。而今年增幅较大的人员种类为本科类和大专类。许多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小,经营能力差,对高素质服务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在市场上觅得满意的人才,而缺乏高端人才支撑导致其服务能力上升受阻。目前对咨询服务执业专家队伍建设,尚没有建立培训制度及相应的能力认定制度。
2.5 机构重复、松散
科技服务业排名前十的单位收入占全市总收入的88%,后面近百家企业的收入合计才占到总收入的12%左右。一方面反应了全市拥有个别较大的科技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在更大范围来看科技服务机构规模普遍较小,特别是政府办的围绕科技创新创业提供直接服务的机构更小。相当一部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业务定位不明确,没有稳定的服务业务、特色业务。受计划经济传统意识影响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影响,部门分割、区域限制太强,各省、市、县或部门都在举办同样的机构,干同样的业务,为本区域( 行业)服务,缺少市场经济下的整合和开放。
3 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构想及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科技服务的认识,明确工作重要性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推进社会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和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催化剂,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鉴于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性,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有专人负责每个季度的科技服务业数据上报工作,要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人。科技服务业每个季度上报后,会有一份各县区上报情况及典型案例的简报,将寄送到各县区部门。
3.2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扶持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项目和人才以及对入驻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一定奖励来实现;在税收上,可以适当地给科技服务业在营业税、增值税等方面予以一定的减免和优惠。同时,财政应加强对淮安落后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落后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
3.3 加强科技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进一步完善用人、育人、引人三个环节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留住、用好人才。鼓励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科技服务工作,或者创办各类科技咨询服务企业,放宽其人力资本人股的限制。通过加强政府多边、双边合作及民间等各种途径,引进来 、走出去,加强国际间、地区间的合作交流,鼓励与国外知名中介机构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在科技服务行业实行人才战略,制定科技服务人员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增强行业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咨询师、项目管理师、 质量认证师、技术经济人等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对科技服务从业人员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科技、管理、经济、决策、人才、公关、外语等多学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世界经济和生产结构的不断演进、升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投放在制造业,服务业几乎是空白。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服务业领域才开始有规模地吸引外资。
表1显示了2001至2005年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额及其占吸引外资总额的比重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其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开始逐年增多,除个别年份(2004年)外,在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开始提高。不仅如此,2006年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的比重为32.3%,比2005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2007年1至2月,服务业外商投资更为迅猛,两个月间吸引外资就达3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6%,增幅比上年全年高了6.1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讲,服务业吸引外资水平仍然较低,服务业引进的外资额占引进外资总额的比重仍然偏低。
另一方面,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出现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占了整个服务行业吸引外资的40%,其次是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通信业以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剩下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科研以及教育等行业加起来在服务业吸引外资中所占比重还不足10%,比例极少。
二、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1、中国服务业结构水平较低,难以与国际服务业直接投资重点日益集中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接。就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而言,由于国际服务业的结构朝着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因而只有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国家(地区)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服务业结构水平较低,各服务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主要偏重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餐饮、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而现代服务业如电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等比重偏低。另外,技术创新不足、经营方式落后、服务效率低,这些都造成了在短期内我国服务业难以实现与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对接。
2、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服务消费低水平成为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一大制约因素。从总体上说,我国仍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目前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而且城市化进程缓慢。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对服务业和服务消费认识上存在某些偏见,把服务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而忽视其高附加值的特点,把工业化简单等同于工业发展而忽视服务业对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支撑作用,过分强调服务业的消费性而忽视其产业性,造成对服务业发展长期重视不够,服务消费在低水平徘徊。国内一些服务业得不到发展,外资引不进来,无疑与服务消费水平较低有很大关系。
3、在供给方面,人力资源缺乏限制了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国外的投资商在从事某行业投资时,必然会考察当地的投资基础,其中也包括考察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险业从业人员以具有高中和大专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主体,其比例占3/4左右,具有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占13.9%,而具有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仅占10.86%,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每100名从业人员中不足1人。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素质是服务业各行业中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行业。从现有的人力资源来看,根本不足以吸引国际直接投资。
4、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服务标准化未得到广泛采用成为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障碍因素。近年来,在规范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等一批与服务业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仍然没有专门针对服务业直接投资的立法,缺少一部统一的包括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服务贸易基本法;在国际范围内,随着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服务业标准化也日渐成为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议题,但由于我国服务业的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所以ISO等国际标准认证没有得到普遍采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三、中国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
1、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优先发展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支持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生产业,大力发展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这些都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只有充分发展这些行业,才能形成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服务业结构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
2、提高我国服务消费水平,解除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后顾之忧。培养居民服务业消费能力,扩大国内服务消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培育新的、符合消费发展一般规律的服务消费增长点。如在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升级快速的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保险、教育融资等;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增强消费支出的能力;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是服务消费的集中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服务消费的提高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才中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就业和创业指导、网络招聘、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列入鼓励类发展目录。2012年12月,国务院《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一同列入了加快发展的生产业,并专列一节进行了部署。面对如此利好政策,为了解广佛两地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评估该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要求和准入门槛,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该行业发展提供指导,2014年1月,笔者抽样调查了广佛两地的23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机构”)、12所开办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专高校(以下简称“高校”)、98位已经就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专往届生(以下简称“往届生”)和86名就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专在校生(以下简称“在校生”)。
一、调查结果
1.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65.2%的机构开业时间在10年以上。目前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对新入行者挑战比较大,需要经过一番拼搏才有生存的空间。
52.2%机构员工的平均从业年限在5年以下;56.5%机构从业人员为大专学历;69.6%机构员工年龄集中在20~30岁。对于有意进入该行业的大专生来说,这是个好消息。除了一家机构表示男员工比女员工多,其他22家机构都是女性员工占绝对多数。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认知及了解
63.3%的往届生通过招聘网站找过工作,但82.7%的受访者认为找工作时最有帮助的是人力资源市场。而高校方面认为对学生找工作最有帮助的为网络。学生的调查结果和高校有差异。
往届生认为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找工作的风险,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有风险,介绍的工作与本人所期望的不一样”“有风险,泄露个人信息”“有风险,工作信息不真实”。在校生的调查结果与往届生一致,排序有所差异。相比往届生认为“有风险,介绍的工作与本人所期望的不一样”,在校生更担心“有风险,工作信息不真实”。
3.人才中介服务行业业务状况
(1)机构为劳动者提供一次成功就业服务,向劳动者收费的情况。56.5%的机构都不对劳动者收费。在劳动者一方,46.9%的往届生和40.7%的在校生认为收费为100~300元/人较为合适;31.6%的往届生和50.0%的在校生认为收费应控制在100元以内或不收费。
(2)机构为企业成功推荐并录用一位劳动者,对企业收费的情况。收费视业务类别和职位类别而定,从免费至过万不等。笔者发现,收费集中在500元/人次以下的机构占47.8%,不收费的基本为政府属下的人力资源市场,收费大于5000元/人次的机构基本以高端猎头业务为主。
(3)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商机。网络招聘、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业务最被看好。而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IDC的《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2011―2015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行业集中度不高,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潜在需求。
4.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进入及发展前景
机构认为具有商业竞争力的因素依次为:品牌与口碑、机构内的人力资源实力,并列第三的有政府背景、其他人脉资源、企业中有经验的员工。具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及企业数据库、有技能的员工、信息处理技术则成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人脉关系,资金和政策可能会成为进入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壁垒。而该行业的发展制约性因素排在前三的分别为:经济形势、政策、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
73.9%的机构看好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人选择“不看好”。高校、往届生、在校生同样普遍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同时,60.9%的机构认为人才中介服务行业正处于发展和成长期,30.4%认为处于成熟期,只有8.7%的机构认为处于衰退期。各方均看好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5.开办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情况
输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年限达到5年或以上的高校有2家,2~5年的有2家,剩下的8家都在2年以下。所有高校均要求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考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
6.高校、机构人才需求的衔接
(1)25%的院校已经与人才中介机构合作,50%正考虑合作,25%暂无合作考虑。
(2)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认为自己在实训课程、实习基地方面做得较好,而学生却并不认同。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高校、往届生、应届生三者均认为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两项能力较强。
(4)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竞争力。高校、往届生、应届生均选择了专业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但对于学生们一致填写的“社会实践”,在高校这边却未能入选三甲。高校和学生们的看法有一定的差异。
(5)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综合能力不足”是高校和学生们的一致意见。此外,高校方面还担心学生的“沟通能力不足”,而学生们担心“专业能力不足”的比例更高。
(6)薪酬。73.9%的机构给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大专生的薪酬待遇处于2000~3000元/月的水平;17.4%的机构低于2000元/月,4.3%的机构给出的待遇高于4000元/月。此数据稍高于往届生的调查数据,但稍低于在校生的预期。而来自高校方面的调查数据对在校生们的期望是个有力的支持。
(7)知识、技能、素质的准备。意见一致且排在前面的分别有:招聘知识、客户管理知识、客户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善于沟通、积极主动、待人诚恳的基本素质。值得关注的是,机构认为重要的“市场营销知识”却没有出现在高校、往届生、应届生所选择的前三之列,而高校、往届生、应届生都选择了的“人才测评”也没有出现在机构选项的前三之列。
(8)人才中介服务行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机构、高校、往届生、应届生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项均为:对招聘模块的了解、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人才测评的了解。四方的意见完全一致,排序也几乎一样。
7.对未来3~5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供求状况的看法
高校、往届生、在校生都认为,未来3~5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供需基本平衡,稳中趋好。
二、分析及结论
1.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各方一致看好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人才中介服务行业未来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利润和地位并不容易,对于新入者更有一定的难度。
(2)劳动者风险的规避。在业务发展方面,机构要注意诚信,避免出现调查中学生们所担心的风险,出现“介绍的工作与本人所期望的不一样”及“工作信息不真实”等情况,使人才中介服务被更多的人所选择和接受,促进行业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鉴于此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民营人才中介机构,建议政府针对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制定专门的《民营职业中介机构法》,严格职业准入制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工商检查作用、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等。同时,还可考虑建立民营人才中介行业的信用体系,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使此行业为国家的就业促进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3)收费。往届生和在校生们愿意支付的费用在100~300元区间和0~100元区间的比例都很大。但考虑到国家的就业促进政策以及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建议机构未来对劳动者采取不收费的做法。对企业一方,普通的工作岗位招聘,每次可以收取500元以下的成功介绍费,若要想博取更高的利润空间,建议机构关注猎头方面的业务。
(4)最有商机的人才中介服务业务将集中于网络招聘、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笔者在访谈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时,有关官员预言,随着《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劳务派遣行业的操作将更为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的生存空间将明显收窄。
笔者在访谈广州某人力资源公司的老总时了解到,广州市共有500多家劳务派遣机构,其中在开发区的有300多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出台后,这个行业将面临洗牌。其主要意见如下。
一是高端的机构将继续借助其在口碑、品牌、资金及人力方面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进行搏杀。
二是中端中介机构大部分将被洗牌出局。《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提到,临时性、辅、替代性的岗位才能使用劳务派遣,并且劳务派遣人员的比例不得超过10%,这些规定对劳务派遣机构构成了重重阻力。另外,国家也不再允许劳务派遣机构在机构所在地购买社保,要求必须在劳动者的用工所在地、按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购买。这个规定使派遣员工的人工成本上涨了很多。在广、佛一带,很多派遣机构都选择在清远等不发达地区给劳动者购买社保,如果严格执行前述规定,就必须在社保基数较高的广州、佛山实际用工地购买。这些额外的成本用工企业不会承担,最终还是要靠劳务派遣机构消化。在生存空间和盈利空间被大大压缩的情况下,相当比例的中端劳务派遣机构将选择主动出局。
三是最低端的机构将继续存在,因为虽然赚得不多,但总比打工强。笔者在访谈中提出:“劳务派遣业务是否可考虑向劳务外包转型?”该老总表示,劳务外包对技术、资金、管理的要求都较高,并且国家对劳务外包的税收政策按生产经营等行业的标准征收,这极大地降低了劳务外包机构的盈利空间。例如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劳务派遣主要是面对广州开发区制造业的,如果转做劳务外包,那么他们就要承包企业的一条生产线,这样的话,对招工、员工培训、日常管理、产品的质量等管理技术问题,劳务外包机构都要全面负责,并且人工成本无法税前抵扣,所得还要按照制造业17%增值税的比例缴交。况且该机构自身条件不足以向劳务外包转型。
针对上述问题,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官员也表达了类似的意见。在劳务派遣方面,该官员强调,很多劳务派遣机构主要是靠异地参保的方式降低用工成本,这种做法和我国目前的劳动法律法规相悖,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法律风险。一旦政府严格执法,很多劳务派遣机构将难以生存。
同期,佛山市某大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主任则表示,《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他们影响不大。作为佛山市最大的劳务派遣机构,他们一向按照国家的政策操作,在用工所在地购买社保,也没有其他打球的操作,所以他们对未来的业务充满信心。
而佛山另一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则表示,该机构过去主业一直是网络招聘,现在也将进军劳务派遣领域,并于日前取得了劳务派遣的资格证。她表示对劳务派遣前景看好,有信心进军此领域。
综合政府部门、机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规范,劳务派遣的利润空间收窄,以劳务派遣为主业的机构面临行业调整和洗牌。但是纵观全局,网络招聘、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这三个业务领域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商机的。
(5)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运作仍然处于粗放阶段,就业服务质量和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就业服务特别是职业介绍和指导人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亟待提高,街道社区平台的功能还需进一步发挥,就业服务尚不能满足广大求职者和企业的要求,培训的质量和实效也需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除了信誉更高和服务成本低之外,在其他诸如工作效率、服务态度、质量等方面远逊于非政府部门主办的就业服务机构。
2.给人才中介服务行业进入者的建议
(1)对进入该行业就业者的建议。女性、大专生较受欢迎,应届生进入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在校生加强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劳动法律法规这几个核心专业能力的学习;此外,对客户管理、市场营销知识也要主动学习,在客户沟通、语言表达技能方面也要有所擅长;做事时要积极主动、头脑灵活,待人要诚恳。
由于各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生在招聘模块、人际关系处理、人才测评这几方面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更有优势,建议拟进入人才中介服务行业的学生仔细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在这几方面存在优势。
(2)对进入该行业创业者的建议。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前景看好,值得进入。进入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后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具备一定的政府背景、人脉关系,拥有具有技能的骨干人员,在此前提下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与口碑。此外,资金和政策有可能成为进入的壁垒。经济形势、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创业者可考虑以网络招聘为依托,实力雄厚者可考虑进入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领域。
此外,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为:知识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国内人才中介服务行业也将逐步沿着类似的轨迹往前发展。但从目前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来看,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在具有技能的骨干人员的带领下,加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创业者进入此行伊始就必须考虑的问题。
3.给高校的建议
(1)高校就业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增进对行业的了解,通过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对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2)在学校试行双证制度,要求学生们毕业时都能拿到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有机构在一次全国性的调查中发现,就业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全部实施了“双证书”制度,这充分说明了“持有双证,就业不愁”。
(3)广、佛一带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此专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高校要积极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同时加强在实训课程、实习基地方面的建设。
(4)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含口头与书面)、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职业指导技能、人才素质测评技能的培养,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文财.方兴未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10).
[2][美]格利哥(Greco,J.F.),鲁丹萍,肖步哲.国际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章辉.当前民营职业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10(5).
[4]朱倩渝,丘腾峰.公共就业中介组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5]秦浩,郭薇.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商业时代,2013(8).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因子分析;区域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14.03
1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国外关于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Hitchens D,O’Farrell P 和Conway C.在1996年将位于英国北爱尔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的服务企业竞争力与位于英国英格兰的服务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文虽涉及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服务业竞争力比较,但仍然是以企业为比较主体,研究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服务企业竞争力问题,而非服务业产业之间的竞争力问题。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虽有了很大进步,但针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研究则较少,只有林凤彩、张祥翠(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0个副省级城市、上海和天津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得出沈阳市竞争力所处的位置及存在的差距,并从多角度对沈阳市现代省服务业比较优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胡勇、黄新建(2011)基于中部四省数据,对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江西省现代服务业水平只处于中部四省的最末端的结论,并提出了振兴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对策。敖慧、刘莉(2006)通过因子分子法对我国十个代表性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武汉市的相应位次并提出相应建议。
综观对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文献,其创新之处主要是对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建立。但评价范围多集中在省会或中心城市,以整个省份作为单位进行评价的文献较少,对于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更极少有文献涉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评价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估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指标选择与因子分析
2.1指标选择
指标体系的确立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于上述原则,结合数据的时效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2010年湖北省等九个省份作为评价对象。九个省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发达省份,第二梯队是经济发展次于北上广的中部六省。这样的选取方法既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清晰的观察到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在中部六省的位次,同时又可以形成两大梯队之间的纵向比较,使得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可以通过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在我国现代服务业行业分类目录基础上,结合国家统计年鉴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把本文所研究的现代服务业界定在十一个行业内。他们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地区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居民的人均GDP占有量等都是决定经济基础的主要因素;其次,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是反映其竞争力强弱最直接的指标,现代服务业当年的新增产值和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代表了其发展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行业就业人口数则可以反映其对地区就业的贡献;再次,现代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人员数量将决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持久增长潜力;最后,基于外部宏观环境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效应,把专利授权数和科教费用等因素也一并作为指标选取对象考虑进来。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其中,现代服务业新增产值是利用第三产业产值扣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个传统服务行业的新增产值得到。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由前文所界定的11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加总得到,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现代服务业新增产值/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工业化率即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具体指标见表1。
2.2实证结果及经济含义分析
(1)因子分析结果。
指标体系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成长能力和公共环境4个一级指标出发,结合15个二级指标,搜集了我国九个省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标数据作为指标评价的原始数据。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归纳得到3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及排名情况,G1、G2、G3、G分别代表经济基础支撑力、行业发展力、行业推动力、综合。具体结果见表2。
(2)经济含义分析。
通过得分表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东三省的综合得分为正值,说明他们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九省平均水平之上。其余的六省则处在九省平均水平之下。而湖北省则正好处于第四名,与中部六省相比稍有优势,但和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第一公共因子方面,湖北省居于第3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说明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基础支撑力方面有一定优势。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宏观经济支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持续的购买力。此外,湖北省高校集中,人员素质较高,政府财政支出向科技教育方面的倾斜力度较大,迎合了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的特点。以上几项优势指标的存在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这种优势和北京,上海相比是不明显的,由于经济基础的规模有限,城镇化步伐逐渐放缓,高素质人口的流失,湖北省要想在中部六省继续保持这的这一优势,就必须向发达地区看齐,借鉴其发展经验并为我所用。
第二公共因子主要反映的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行业发展力。湖北省处于第6位,不但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在中部六省中也没有优势可言,说明湖北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种发展的低水平首先表现在新增产值方面:由于湖北省对于新兴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开发力度不够,导致现代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方面:由于现代服务业结构性失业和人才流失问题的存在,湖北省对人才优势的利用非常欠缺。固定投资方面:对“短、平、快”行业投资过多,对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行业投资过少,这种投资的失衡,直接制约了湖北省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扩大。专利授权量方面:虽然湖北省拥有科教优势,但由于对于现代服务行业的研发投入过少和专利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转化成果有限,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公共因子为现代服务业的行业推动力,主要由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和科研活动人员占总就业比重两个指标来说明,这两个方面都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这一方面湖北省排第4名,虽然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前,但远远落后于北上广等发达省份。湖北省地处内陆,且目前仍处于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城镇化速度放缓,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导致人均消费不高。另一方面,湖北省人才外流严重,科研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少,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创新能力。
3提高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
3.1加固经济基础优势
湖北省GDP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湖北省新的增长点。应重点致力于理顺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产业联动,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
3.2发展生产业,提升生活业,开拓农村服务业
因子分析结果所反映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行业竞争力较弱,应从多领域给予加强。首先,在生产业方面:立足武汉市良好的现代制造业基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光谷软件园作为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的政策优势,引导现代服务业的合理聚集。其次,在生活业方面:扩大生活业尤其是公共服务的规模,整合分散经营的行业格局,提高行业品质,加大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再次,在农村服务业方面:要在思想上重视对农村服务业发发展,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培育农村亟需的金融、法律、科技、医疗、信息服务等行业。
3.3完善人才政策,吸纳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
湖北省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不多,这和其拥有众多高素质人才的现状是不相匹配的。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高素质人才相关政策的配套与协调,密切关注科技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解决他们最关心的住房、配偶、子女教育及社会保障问题。其次,企业方面要充分考虑高素质人才的职位需求,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争取用良好的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加强行业培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发展力量。最后,鼓励校企联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高学历人才为湖北服务业发展献计献策,使湖北省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吴立军.河北省服务业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师基大学,2011.
[2]林凤彩,张祥翠.沈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2009,(12).
[3]胡勇,黄建新.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基于中部四省数据[J].特区经济,2011,(1).
[4]敖慧,刘莉.武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