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制度计划

财务制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制度计划

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院财务制度; 变化; 动因分析

自2012年1月1日起,新《医院财务制度》在全国执行。基于新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比较,笔者认为新《医院财务制度》有五大变化,即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突出医院成本管理、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加强医院财务监督等。为便于新《医院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本文对上述重大变化进行动因分析。

一、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及其动因分析

(一)医院财务目标的转向

财务目标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所以,医院财务目标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指示仪、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评价医院财务活动是否合理以及财务关系是否和谐的基本标准。旧《医院财务制度》中有关财务目标的表述是:“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有关财务目标的表述是:“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可见,虽然新旧《医院财务制度》都把医院定位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旧《医院财务制度》还要求医院承担一定的福利职能,即旧制度下的医院服务应当不惜付出一定的代价。其次,虽然新旧《医院财务制度》都提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问题,但是,旧《医院财务制度》以社会效益为主,强调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而新《医院财务制度》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并列起来,不再强调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的从属关系。再者,综观新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总体变化,在核算原则(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科目设置、核算方法、财务报告体系以及管理要求等方面,越来越类同于《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因此,笔者认为医院的财务目标发生了转向,即由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转向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医院财务目标转向的动因分析

新《医院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目标的转向,总体上来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新医改服务。具体而言,动因包括:

1.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医院面临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医院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营性也越来越强,医院的双重性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对于提高整体国民体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其必须保持社会公益性;另一方面,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又带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可以有差别地满足个体消费的需要,不应该也不能搞大锅饭式的绝对平均主义。所以,在医院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医院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确定医院财务目标的首要考虑问题,既讲求社会效益,又讲求经济效益,不偏废任何一方。

2.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院是公共服务机构,但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医疗经营实体,必须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作为医院管理者通过财务目标的细化,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规划怎样进行组织运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服务项目上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医疗产品的需求;可以预测为社会服务的最大限度是多少,探讨以最低的运作成本,获取医院最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对医院的要素资源组合进行评价,在若干的可行方案中择优,以获取最大的产出和做出最大的贡献。所以,财务目标转向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样体现在医疗卫生行业中。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已经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性质医院的崛起,既加快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明确医院财务目标中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医院加强成本管理,节约费用开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信赖度和满意度的前提下,以价格比较优势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得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起来。

4.减少专业人才的流失

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竞争是医院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培养人才,或要引进、留住人才,仅有空洞的说教是不够的,应当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要,从行为科学上探寻激励的最有效手段。现阶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薪酬、福利待遇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些私人诊所、民营医院出高薪就能挖公立医院墙脚的事实说明,医院必须重视内部员工的合理分配问题,必须优待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必须努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很显然,要做好这些,医院就必须要有经济做后盾,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经济实力。所以,财务目标转向重视经济效益,是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是医院减少专业人才流失的需要。

二、强化医院预算管理及其动因分析

(一)强化医院预算管理

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可见,新《医院财务制度》不仅细化和完善了预算管理办法,而且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严格了预算管理权限,严肃了预算管理纪律,提高了预算管理的要求。

(二)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的动因分析

1.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旧《医院财务制度》执行以来,医院对预算管理工作普遍重视不足,部分医院预算管理名存实亡或名不副实。具体表现:一是预算是医院的数字游戏,多为应付差事,草草了事,其编制不能配合医院的战略规划,执行的随意性很大;二是预算参与的人员少,在制定过程中甚至没有业务科室人员参加,导致基层科室收支计划与预算没有直接关联,实际工作更是无法根据预算进行安排;三是预算执行缺乏考评措施,不与奖惩挂钩,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新制度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从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入手,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规范预算编制过程和方法

预算编制不是简单的上报和下达,而是在对医院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加工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综合考虑医院未来一定时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医院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预测及其安排。医院实行的是全面预算管理,而不是局部的或条块的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要覆盖到医院的各个角落,细化到每一个临床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要强调适用性,如医疗收支、存货管理等以“滚动预算”为妥,办公经费等相对固定项目以“定额预算”为妥,基建项目、科教项目等以“零基预算”为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严格预算审核程序和审批权限

医院预算必须执行规范的审核程序,设置严格的审批权限。预算草案经医院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上报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审核,再经财政部门批复后方能生效执行。预算执行中一般不予调整,特殊情况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只有执行规范的审核程序和严格的审批权限,才能杜绝预算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4.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经批复的医院预算是控制医院日常经济业务收支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医院要将预算逐级分解、层层下达,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或个人。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就是要求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收入和支出的确认与经济活动事项的发生相协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时松时紧、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

5.体现预算管理的功效

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医院内部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与医院科室部门、个人年终评比、内部收入分配挂起钩来,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可以充分体现预算管理的功效,同时可以极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突出医院成本管理及其动因分析

(一)突出医院成本管理

旧《医院财务制度》的成本核算徒有虚名,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应当遵循的成本核算原则,有的只是费用的简单分类和归集分摊方法,以至成本费用的概念模糊不清,所进行的成本费用核算缺乏实际意义。新《医院财务制度》将成本管理单设为一章,界定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范围,厘清了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依据,明确了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凸显了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二)突出医院成本管理的动因分析

1.成本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是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成本管理的目标包含在预算管理的目标之中,是预算管理的细化和条块管理。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既关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关乎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所以,没有成本管理的预算管理就好比空中楼阁,强化预算管理必须突出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

医院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员工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加强成本管理,按成本核算对象核算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床日和诊次成本,就是要把医院日常的医疗活动直接与成本费用开支联系起来,并通过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从而增加收入,降低消耗,提高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3.医院成本管理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

近年来,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等问题,政府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使医院的医疗卫生设备等硬件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医院成本管理就是沿着新医改的思路,打破“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通过成本核算,为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真实的医疗成本数据,以便于在医与药分开管理以后,政府部门研究应该如何配置医疗卫生事业的资源,如何制定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政策、标准以及补贴的运作方式。所以,医院成本管理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4.成本管理数据是物价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依据

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以及医疗新技术、新材料的加速推广和应用,已经对原先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人为限价的部分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出现了医疗服务收费价格与成本的严重背离,由此所带来的医院大面积收不抵支现象,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所以,新医改必须在医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加强成本核算,实行成本控制,以成本管理数据为物价部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供合理依据。

四、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其动因分析

(一)修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旧《医院财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滞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注重固定资产实物的增减变化,不注重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以至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严重失真,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基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突出强调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原则,严格把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区分开来,调整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规范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依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明确要求。

(二)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动因分析

1.重视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需要

讲求经济效益,必然要求医院对固定资产的家底心中有数,掌握固定资产的动态,保持仪器设备等较高的完好程度,只有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所以,修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重视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需要。

2.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旧《医院财务制度》无法直接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时净值。为此,新《医院财务制度》根据固定资产类别,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中的磨损而发生的价值损耗,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各会计期间去,从而以其净值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固定资产磨损较少,实物使用价值比较高,在账面上反映的累计折旧金额也较少,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比较大;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固定资产磨损较多,所发挥的效能降低,在账面上反映的累计折旧金额多起来,固定资产的净值就比较小,这表现为固定资产实物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一致性,体现会计核算上的账实相符要求。

3.客观反映医疗服务成本

将医院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资金(主要是医疗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期医疗成本,有利于框定医疗成本核算范围,夯实医疗成本数据,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同时,将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医疗成本,既可更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又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财政项目收支及结余进行核算。

4.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除固定资产折旧外,固定资产维护、出售、转让、报废清理等的处理办法也有比较大的修改,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变动状况,而且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医院的收入支出及其财务情况,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决策有用性。

五、加强医院财务监督及其动因分析

(一)加强医院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之一。财务监督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活动及相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旧《医院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监督的要求只言片语,新《医院财务制度》将财务监督单辟为一章,既明确了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又明确要求医院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与接受财政、审计、主管部门监督相结合。

(二)加强医院财务监督的动因分析

财务监督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活动,严格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预防经济犯罪,保证收支预算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重核算轻监督,财务监督意识亟待树立和强化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本无轻重之分。但是,现实中财会人员所做的工作大多属于会计核算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等无权或无法过问;有的财会人员甚至认为财务监督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讨好,少做或不做,工作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所以,新制度有必要强调加强财务监督,从思想认识上解决财会人员重核算轻监督的问题。

2.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监督制度亟待建立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医院管理,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并逐步完善。然而,目前医院内部控制普遍薄弱,如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不健全,会计岗位设置缺乏相互监督,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形同虚设,对决策层的约束和监督不力等等,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所以,新制度有必要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3.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监督有效性亟待提高

保证医院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做假账、领导出数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使得管理者无法掌握医院的真实情况,以至决策者脱离实际,损失很大。所以,新制度有必要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把“会计岗位职责与会计职能分工有机地结合起来”,按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办事,严格授权管理,注重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保护医院资产安全,财务监督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保护医院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财务监督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财务监督,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使用等环节,不仅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杜绝各种损失浪费现象,还能保证医院采购各类医学用品的质量,维护患者权益,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制度必然要加强财务监督。

5.预防经济领域犯罪,财务监督措施亟待落实到位

医院管理人员贪污、舞弊、挪用公款、医生吃回扣等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原因何在?财务监督不到位或力度不足肯定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提出加强财务监督,就是要把财务监督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既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授权,规范运作程序,堵塞漏洞;又要把内外部监督串联起来,强调接受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举办单位)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形成预防经济领域犯罪的立体交叉网络系统,才能真正减少和消除医院的经济犯罪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刘瑞文,姚桂根,束美仙.论会计职业层次与会计职能的协调[J].会计之友,2009(11):14-17.

[2] 李国栋,戴祖田.企业财务目标定位研究[J].商业时代,2006(18):62-65.

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管理 财务监督 问题 措施

一、我国公路管理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管理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监督重视度不够,具体表现为: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费用支出缺乏计划,经费管理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财务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经费收支的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

2、内外部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内部监督部门往往出于维护单位名誉利益的考虑,对账外资产、资产评估不实、变相隐瞒截留收入、大型采购与基建项目暗箱操作、私设小金库等现象隐瞒不报,甚至帮助本单位制造假账蒙混过上级或外部财务监督部门的审批检查。外部财务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公路管理单位的一些不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不能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惩罚措施。

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我国的公路系统财务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企业改制以及资本运作的需要,财会从业人员资质结构比较低,大部分财务机构的日常工作仅以资金收支、会计记账以及报表整理为主要工作,财务监督工作不力。

4、财务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普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二、公路管理单位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的矛盾

财务监督工作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贯彻于经费运行全过程,并伴随着经费的运行延伸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监督的法制化要求与法制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财务监督是实现依法理财的重要手段,作为强制性、严肃性的执法活动,需要依据相应的法规作为其制度保障。然而当前财务监督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财务监督专项法规,财务监督工作的内容、地位与作用等缺乏明确的规定。

2、财务监督的职能性要求与监督机构队伍建设不到位之间的矛盾。财务监督职能的强化需要有财务内部科学合理的职能分工,然而在现行体制中,缺乏专职监督机构,各级财务部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专职监督机构和工作人员。

3、财务监督的机制性要求与当前经费监控能力不强之间的矛盾。财务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形成既涵盖财务管理的各领域、又贯穿于经费的分配、使用、核决等各环节的良好的监督机制。这种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的形成,需要以充分掌握和管理经费运行的全过程为前提。但现行经费管理和运行的模式与监督机制的系统性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疏于检查、缺乏跟踪监控的现象屡有发生。

4、财务监督的系统性要求与监督职能弱化之间的矛盾。财务监督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影响监督效果的内外因素复杂,需要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和复合型的监督。但是,现行的监督工作存在明显的单一性,忽视事前监督,偏重事后监督,强调外部监督,忽视内部监督,重视专业监督,忽视群众监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了监督效果。

三、公路管理单位加强财务监督的措施

面对以上多种实际问题,公路管理单位加强财务监督甚为必要,要严守每一道账目关,从单位领导至财务人员都要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切实发挥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建立健全公路管理部门审计监督体系。公路管理部门要强化和规范各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切实保障各项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合理使用。实行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截留和挪用。按照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要求和各项改革实施的进程,结合公路财会业务的特点,加快公路财会法规、制度的建设,形成以国家财会法规制度为基础、以行业制度办法为主体、以单位内部制度细则为补充的具有行业特色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

2、拓展财务监督范围,转变财务监督方式。财务监督贯穿于经费运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控的关键在于事前和事中,财务监督必须逐步改变过去偏重事后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法,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变到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并重的轨道上来,从而达到全程监督的目的,逐步由年度综合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立足于日常管理,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综合性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务监督工作新局面。

3、完善财务监督审核机制。要加强公路管理单位的财务监督,形成一个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明确监督工作由谁来负责,责任到人,从监督部门的领导到每一种具体详细的工作都建立起严格的程序机制。强化公路管理单位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机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国有资产使用、处置进行内部监管上,不定期地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公路管理单位财务人员对国有资产的账目管理的重视,从账目收支、工程建设、材料采购、公费报销等多个重点环节入手,提高定期监督审查频率,保证每次检查的质量,彻底肃清公路管理单位的违法乱纪的行为。

4、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基石,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准则,其直接关系到执行能否顺利实施。监督预算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行政收费是公路管理机关的主要经费来源,收费行为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收入预算,甚至会影响公路管理单位的整体形象,可采取查、看、听、访等方式实施财务监督,即:通过查票据、查账簿、查网上收费,看收费现场、收费过程,听所长、管理员、内勤收费人员介绍和缴费业户反馈意见,访周边经营业户等,多方位地监督收费行为。

5、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加强培训学习入手,深入进行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财会人员在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以及财经法规,增强依法理财的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财会人员的进入门槛,对财会人员都要有严格的学历、资历从业资格等方面的要求,并定期进行专业的绩效考核,进行职位调整或辞退。

综上所述,加强公路管理单位的财务监督要从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公路管理部门审计监督体系,财务人员按照财务纪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灵活性是在执行财务制度过程中,充分利用政策具有弹性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技术性的合理处理。在财务监督管理中,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正确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完善财务监督审核机制,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审计的目的就在于按会计法的要求,对单位的资金运作进行审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使我们的资金运作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制度,使我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规范公路管理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以改进和提升公路管理单位的财务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孔巧.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6期.

[2]杨红.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社会经济也在迅猛增长中,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一直处于稳定的发展水平内,且为了进一步平衡企业的财政输入和支出,做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稽核便显得十分关键。结合目前实际财务稽核情况而言,也仍存在有不少问题,本文就针对如何创新优化财务的稽核手段以便加强企业的管理监督职能进行相关研究和讨论。

【P键词】财务稽核手段;管理监督智能;思想认识不足;财政输入

近年来,为深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杜绝存在的一些财务漏洞等问题,很多公司都在不断丰富企业内部的财务稽核结构,并在不断扩大财务稽核管理范围,为了加强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做到有效的风险管控,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注意定期做好企业财务稽核工作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也是整体财务建设管制的重要内容。而合理进行财务稽核结构设计则能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下面先从财务稽核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然后就如何优化企业财务稽核手段用以增强财务监督管理职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财务稽核概述

财务稽核是在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自我诊断和监督,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的各项财政管理,对企业发展来说,做好稽查管理相当于是为企业修建的一所坚固防火墙,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的财务流失或者经济损害等问题。且做好稽核工作能够为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通过优化稽核手段,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这也是当下财务管理研究者所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内容。财务稽核也可作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可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帮助。此外,财务稽核的主要内容除了包括基本的财务输入和支出的金额管理外,还包括有对企业整体经济运营的统一管制。

二、当前财务稽核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结合当下财务稽核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第一参与的相关工作者思想认识不足,未能意识到财务稽核的重要性,在很多财务管理和监控环节做的还不够好,此外,很多单位对财务稽核开展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在财务稽核展开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颁布中都未能抓住财务稽核的核心要点。大多都是日常稽核工作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未能深入挖掘以及表现财务稽核工作的实质要点。思想认识不足使得财务稽核工作难以在企业的实际经济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的工作也很难与企业整体发展整合在一起,难以做到对企业的财务整合管制,在这种认识不足的态度影响下也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稽核的作用,难以体现财务稽核的高效性。

(二)稽核内容不全面,重点有待突出

其次,针对财务稽核的内容来看,按照一般情况来讲,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管理都比较繁杂,若未建立健全的财务稽核管理体系,会使得稽核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有很多细小的业务问题等,这给实际稽核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难度,加上所要调查和整理的内容太多,也难以抓住重点。通常来讲,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是需要将企业内部各项运营情况都充分整合并一起考虑,为了强化以及保证最终财务稽核的质量和效率,要注意管理的各个项目之间的关联性。而由于对管理范围以及管理的各个单位内容没有一个详细的划分,就很容易出现稽核内容不全面、稽核重点难突出的问题。

(三)稽核规则宽泛,适用性不强

一般来讲,企业内部财务稽核规则主要集中在上层单位经济输入和支出统计整合中,其具体稽核使用规则较为宽泛,而这种宽泛主要是指使用的范围的广,但是稽核的手段并不多样,在很多环节内的财务整治中,财务稽核也很难适用。适用性不强导致财务稽核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优化财务稽核手段,为使其适用性增强,能够更加广泛应用至更多方面中这也是当下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需要研究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大多稽核规则在上层单位的使用较多,所涉及到的商业机密也较多,进而这也给参与到的工作人员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创新财务稽核手段

(一)加强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稽核工作展开,增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需要设计一个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稽核手段。在财务稽核手段优化中,首先需要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着手,通过加强对其的专业培训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稽核的质量与专业水准。在加强培训的具体内容中除了包括有基础的财务稽核工作内容外,还有个人需要注意的职业操守,比如杜绝对外泄露公司内部的商业信息,严禁有特意隐瞒内部经济结构的行为。为了保证培训起到作用,各单位还可定期组织进行考核,以切实提高各个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对各项财务稽核工作进行周密的计划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财务稽核能够依靠着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工作流程展开各项任务,在进行具体的稽核工作中,还需要先对各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周密的计划,要能将每个涉及到的稽查内容之间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能充分体现财务稽核内容的高效精准性。要在足够多的内容中突出其重点。

(三)实施专项财务稽核

最后,为了保证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稽核工作展开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在组织方面可以针对财务管理重点实施专项的财务稽核审查工作,进而以体现财务稽核的针对性。在该针对性的基础上做好具体某一项工作的展开,从而提高企业内容财务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创新财务稽核手段,强化管理监督职能研究中,通过对基础参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以及对实际财务稽核制度的完善,并健全相关体制,进而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稽核能够维持在一定平稳局面下运行,财务稽核的手段得到优化,也能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有效保证所获取的整体效益。重视财务稽核管理对企业整体运行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闫战伟.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2)

[2]邵方媛.财务在线稽核:企业经营的“安全锁”[J].国家电网,2012(04)

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 内部控制 制度问题 优化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各类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深化阶段,这个过程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时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企业要正确看待新的经济形势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坚定不移地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只有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才能有效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化风险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本文在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研究时,主要对当前我国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上较常出现的制度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地找到这些制度问题的优化措施,才能更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以及社会经济而言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除了迎合企业发展需要,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优化改革之外,国家也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帮助和规范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化。如2010年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批文,为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指明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并在之前,有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改革基本认识和方向的纲领。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中,财务部门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财务部门,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实现有效财务管理。但是从当前来看,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保障全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能进行财务问题的长远解决。除此之外,有些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企业财务问题频发,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周转。企业的这些财务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使企业存在发展隐患。尤其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极有可能会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困境,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因此,要积极寻求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二)缺乏合理的企业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不断建成,企业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需要在内部管理上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全面化,不断优化自身企业结构。而从当前来看,实现企业管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基本上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很好的实现,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结构上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初步成长的中小型企业,甚至在一些国有独资企业中,这种问题和现象也比较普遍。由于企业结构的不合理,进而会导致企业诸多职能部门无法有效开展日常工作,不能实现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企业的监管也力不从心,极大拖累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实现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应该从企业自身管理结构入手,不断优化企业结构,合理进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寻求有效的炔靠刂苹制。

(三)财务数据质量不高

财务部门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各样的财务数据。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判断与总结,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可以说,企业财务数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也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当前来看,我国诸多企业中的财务数据质量仍然存在很大隐患,数据缺乏详细性和可靠性。其中,在一些奖金发放、差旅费用等不起眼的细节上,没有得到详细的数据体现。财务的调整过慢,或者没有进行相应的数据调整,这种情况下,使得最终的财务数据不能准确体现资金的去向,导致财务数据的混乱,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随着这种不合理现象越来越多,企业财务数据管理越来越乱,很可能还会产生弄虚作假的现象。

(四)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成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更高、更优秀的财务专业人才。在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财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动手能力,还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严格遵守财务法规制度。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已经不适应当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财务管理人员拥有高级会计证书的人员占少数部分,专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企业中财务人员有的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潮流,总体上表现出专业技能差、综合素质低等现象。由于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会更多,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企业中,要构建起完善控制制度体系,需要将预算控制制度、组织规划制度、授权比准制度等各方面的制度统筹起来,协调组建,实现控制制度效能最大化。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各项制度的构建与企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制度对企业的适用性,不断推进制度的规范性,减少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要想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制度管理。尤其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化,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因素更多,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隐患,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需要企业的引导者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一个长远的正确认识,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其次,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按照当前经济实力进行各项金融行为,尽量避免财务风险较高的金融行为,提升企业财务安全系数。

(三)完善内部监管系统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构建企业内控监管系统,不仅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行为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能够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工作上的失误,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约束,也有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的约束,使企业内部形成互相监督、共同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监管系统应该结合我国在财务方面的相关制度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成立专门的企业监管部门,严格监督企业财政内部审计,保障企业健康运行。

(四)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企业的各种管理,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基本专业技能,加强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才能够保障各项财务制度正常开展运行,才能促进企业各项财务目标的完成,实现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在企业人员管理上,首先要对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淘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过关的员工,进行严格的人员招聘选拔制度;其次,要积极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对相应的财务人员形成有效的奖励和惩罚,促进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要认识到当前我国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上的相关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所在,积极探索可行的、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洁.优化化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126-127.

[2]赵林燕.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5).

[3]杨柳,李香逸.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问题及解决办法[J].北方经贸,2015,(4):139+141.

[4]许宝根.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9):147.

财务制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会计;委托;财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1 会计委托制度下农村财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财务工作不规范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村委会的财务工作不够规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报账不及时,会计原始凭证管理混乱,不利于农村财务工作的及时、规范、公开与透明,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村里存在计划外收入,或者因为在短时间内无法开到正式收据等原因,使有的村委会形成了坐收坐支的状态,这就为农村财务工作的腐败埋下了可能。同时,有的村里没有计划外收入,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就把报账等工作延迟到了年底统一进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1.2 工作人员变动大,报酬不稳定

在实行会计委托制度后,有的村委会领导认为报账人员可有可无,所以对工作人选和相应的报酬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在经历换届选举时,工作人员的流动比较大,而新的财务工作人员又很难短时间内适应会计委托制度的各项规定,不利于农村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组织队伍素质不高,经费投入有限

在有些实现会计委托制度的区域,未能及时扩充组织队伍建设,加强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得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无法满足会计委托后财务工作的需要,这与经费的投入相对有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心会计主要是从乡镇财政等部门抽调出来的,人员不足的还会从村级会计中进行选聘,工资主要是由镇级财政部门承担。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很多地方的中心会计都不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也就很难保证会计日常工作的质量,不利于农村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4 缺乏有效的监督

对农村的财务工作而言,长期以来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心会计未能对财务工作高度负责,未能充分发挥委托制度应有的作用和职能,主要表现在审核票据时的随意性较大,票据的规范性和真实性不强;县、乡两级审计机构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编制,审计费用相对缺乏,对于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和依据;村内的民主理财小组没有成立或运作不规范,如有的村内小组成员是由村干部指定的,没有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工作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难以满足财务监督工作的需要,很难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

2 会计委托制度下加强农村财务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规范和完善农村财务工作流程

要想充分发挥会计委托制度的作用,实现预期的财务工作目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就需要持续加强对基层财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使财务工作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做到标准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工作流程。例如,在涉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财务事项,经手人必须获取有效的会计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后,由民主理财小组的组长签字,最后由会计审核记账,这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 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

在贯彻执行会计委托制度过程中,很多乡镇组织在思想上对此不够重视,没能深入贯彻财务清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导致财务工作手续交接不清、会计档案不完整、核算不科学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因此,会计要结合当地的财务工作现状,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基础上,及时、完整的做好各村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做到对村级财务状况的了如指掌,避免集体资产不必要的流失,促进村级财务工作的良性开展。

2.3 强化财务审计监督

实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度后,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村级基层组织对资金的使用仍具有支配权,乡镇经营管理部门只是承担经济审计和会计的相关职能。对此,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同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善于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将专项审计与定期审计、上下联审与交叉互审有效结合起来,切实将农村集体组织的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深入贯彻财务公开制度,加大财务公开的力度,保护村民的知情权,进一步发挥村民的监督职能和作用。

2.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建设

自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虽然有所减轻,但是村委会的收入却在明显减少,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专项支付制度。对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问题的出现。例如,财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村级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等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与权力,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的贯彻与执行。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施会计委托制度后,在开展农村财务工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相关部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多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和作用,在不断完善基层财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促进基层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在改善农村财务工作质量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纪灿离,赵香梅.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度的几点建议[J].河南农业,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