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的三观

建构主义的三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的三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构主义的三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主题式;问题式;情境式;行动式;多元化教学;学习情绪、气氛

收稿日期:2006―03―15

作者简介: 韩仪(1973―),女,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和管理研究。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与教育理念,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教学模式探究的热潮。而无论何种模式,其建立的前提必须是能够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激发其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为例,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就文学课程的学习而言,应该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辅助教学。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 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学习过程中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后现代课程理论

这是由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的当代最新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大胆有效地将怀特海过程思想(被建构主义理论者称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后融通思想有效结合,主张将“科学的理性与逻辑、故事的相像力与文化,以及精神的感觉与创造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 密性特点的课程范式,侧重教学与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这一课程理论中,教师是学习者社区之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在学习中具有引导、领导的作用,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会谈和对话中创造出比现有的封闭性课程结构所可能提供的更为复杂的学科秩序与结构,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而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知识建构过程之中的探险。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其负责任的参与学习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个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关键是尊重学生心理感受,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使其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主参与学习。

4.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利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自80年代末以来,情境学习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情境学习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即在以规范方式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应用中呈现,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合作,这既是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情境学习环境产生的重要前提。

5.研究性学习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是以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载体,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研究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因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6.行动学习理论

行动学习理论提出学会学习是个人发展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建立在科学的观点上,强调人类的行动、自我发展和小组中的学习,以及组织的周遭环境;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强调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即能知道、能行动,又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是个人通过反思与体验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是在小组的合作中实现的“做中学习”与“思考中学习”的有机组合,小组内的情感互动起到推进和提升个人反思体验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改革中应用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1.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不再遵守传统的篇章教学或者单元教学习惯,也不再受传统的课时限制,而是每次课针对不同的作品,选择重要知识点设立一个主题,以专题讨论分析的形式使学生在理解作品重点内容的同时,把握主题,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的话剧《雷雨》时,笔者没有选择对整个剧本进行学习,而是设立了一个主题――《雷雨》主要人物的再读,并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在把握人物的同时,达到对整个作品的理解与把握。主题式教学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了传统的课时限制,课时由任课教师自己驾驭;一是打破了传统的篇章或单元教学习惯。好处是主题更为集中,对具体问题的探讨能够深入,有利于对学生具体思维方式的引导。

2.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就是在主题确定后,围绕主题设置若干小组讨论题,以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对主题进行理解分析,以小组讨论、代表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积极思考和小组成员的热烈讨论解决问题,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例如学习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时,这样引导学生:(1)许三观一生共卖了几次血?每次都因为什么?(2)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你认为小说哪一部分最能震撼你的心?为什么?(4)作品中多次出现“许玉兰说”、“许三观说”,这体现了作家叙事上的什么风格特点?(5)以许玉兰生孩子那章为例,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

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引发学习者主动热烈地讨论,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对整个作品的把握与理解。

3.情境式教学

这里的情境包括两个方面:(1)真实的时空情境;(2)虚拟的教学情境。真实的时空情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自读自讲篇目萧红的《呼兰河传》,带领学生到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参观,以真实情境的实感辅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虚拟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鲁迅新编历史题材小说《铸剑》之前,先带领学生到哈尔滨话剧院观看话剧《眉间尺》(《铸剑》的主人公);在对《雷雨》中主要人物进行再评价之前,以播放电影片段的形式让学生对剧情有个简单的回顾。

这样的教学情境属于可移动学习环境,学习的具体环境可以是学校、可以是户外实地、可以是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专用场所,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打破了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惯例,注重学习者对真实情境或模仿真实的虚拟情境的心灵体验。这是以通过活动和社会性的互动使学生在文化上适应真实的实践为目的所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有研究证明,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4.行动式教学

这种行动式教学是“在做中学”与“思考中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主动体验所致,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由开始时的概念,透过具体应用、探讨、观察,逐步修正、改进和掌握而成为知识。这种教学形式强调在实践中学,从对实践的思考中将知识有效转化为技能,注重对学生行动能力综合能力等的培养。如学习《雷雨》时,让学生给电影片段中的人物配音,以声音解读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改编压缩《雷雨》剧情,并自导自演一幕话剧,把它刻成光碟。这不仅是“在做中学”,也是对学生协作能力、表演能力、导演能力、改编剧本能力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一个综合锻炼,也是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尝试。它因实用性、趣味性强的原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另外,在网教课学习丁西林的独幕剧《酒后》时,还指导学生编写独幕短剧(有学生当场做出);学习卞之琳具有戏剧化情节的诗歌《尺八》后,让学生完成将诗歌改写成散文的网上作业……这些都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有效实践。

三、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教学环节设计

每次教学具体的环节不应固定,而是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定。教学中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协作讨论能力的环节设计。经过两年来在四个年级中的教改实践(实践结果见发表的论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教学模式之我见》和《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教学环节中应该包括的基本环节有:课前搜集作家作品常识信息、上课由学生介绍所搜集信息内容,教师只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示;设置情境教学的具体情景;设计用于小组讨论的重点问题;设置学生动手实践环节;设置“读罢作品随便谈”的自由发言环节,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创新思考意识。

有些教学内容是以面授形式完成,有些教学内容是以网上实时及非实时辅导形式完成;有些教学内容是以教师引导为主,有些内容是以学生讲解为主。总体而言基本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面对面或者网上的远程手段提前布置预习题,让学生搜集关于作家作品常识的信息资料,并布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提前以小组形式进行研讨。这是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自学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的一个锻炼。

2.实时教学课上,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这也是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一个检验。

3.设置情境教学的具体情景(这个环节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按实际情况进行顺序调整),为学生以自己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4.教学现场集体讨论,选代表进行发言,完成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主动建构。

5.教师进行概括总结,对学习者建构的知识进行提升。

6.布置学生独立完成的实践作业。

7.对实践作业进行评价,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四、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1.不管何种教学模式的设计,其出发点应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否则的话,就是“教”、“学”分离、师生分离的教学改革,没有真正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考虑,忽视了学习者的心灵,变成教者的一厢情愿。

2.“模式”一词是在传统惯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所研究的模式不应该是单一固定、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复杂多元的动态模式,应是结合了多种先进理论(甚至包括传统教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的多元组合。

3.在多元化教学形式的运用中,应该注意分层次、个别化学习指导。应该既有对个体的关心,也有对整体的关照。对个体的关心指对具体学习者的学习情绪的积极影响,进而多个个体积极的学习情绪就构成了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发生作用。这种个体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者群体的学习氛围,在以往是不大被重视的。

建构主义的三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拟法庭;德育;法律思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一、研究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绝大部分心理、生理均未成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可塑性强,高校浓厚的自由学习氛围,使他们迅速浸染于各种文化与思潮之中,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价值观念被扭曲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学界公认将大学生德育与专业课相联系,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是一种有效的开展德育活动的方法,但是,对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研究和探索还十分欠缺。随着法律专业具有的应用性、技术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法律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其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教学的必修课程,由于具有融体验性、实战型、知识性为一体的特征,被认为是一种情境式学习方式,是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法学专业将其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课程开设。但是,从近年来教学实践和相关著述中可以发现,法学教育理念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较大,不少人偏重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而忽视其在大学生品行造就方面的功能,教育的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德育教育功能方面对模拟法庭课程做全面审视和设计。

二、模拟法庭的特点决定其开展大学生德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拟法庭对大学生有德育作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

法律的适用问题是模拟法庭的核心,而法律本身具有伦理性,法律的适用过程也离不开对其的伦理分析和考量。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规范,西方有一句谚语“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充分说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联系,二者都包含正义、公正、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符合道德理念的,往往也符合法律。因此,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的过程,也往往是经受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即如何通过正当程序,公正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地裁判。法律思维有二元性,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谌洪果指出“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它的一端便是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涵+品格和精神需求,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法时,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1]。韩宏伟也指出法律思维是以利益衡量为价值尺度的评价性思维[2]。也就是说在学生适用法律解决争议时,其思维过程就存在着以本人价值尺度为标准进行利益衡量,充分揭示和反映出法律适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倾向。因此,模拟法庭的运行绝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法律人应有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造就过程。而不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会直接导致学生适用法律上的偏差,不能真正贯彻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

(二)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使其更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兴趣、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上具有明显优势

道德发展有四个阶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从前到后一环套一环,其中后三环的发展中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据调查,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则比较欠缺[3]。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机会。模拟法庭所使用案例往往是真实发生的或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为学生打开了介入社会的一扇窗,通过对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的案件的调查、审理和裁判既考察了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亦是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反思三观的机会。同时,在模拟法庭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整个流程,代入感强,印象深刻,这种特有的情境性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或旁观者式的观影更能深入人心,触发思考。

(三)模拟法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控辩环节的设计

符合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模拟法庭存在控辩双方,两方观点针锋相对,冲突既有书面,亦有口头表达方面的,在各方理由的剖析中,各方道德判断也得到充分展现,在这一过程中,法律中蕴含的社会普遍道德规范、个人的道德判断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融合。按照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说法,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模拟法庭中各方的观点冲突越激烈,越能起到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来说,利用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是具有实效性的。

三、现有教学设计在大学生德育上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高校现有模拟法庭课程的内容设计目的多围绕培养控辩技能等展开,强调对学生文书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对法律职业道德、社会伦理的教化不够重视。根据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道德发展有三水平六阶段,大学生应当属于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这一水平正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的关键时期,也即成为社会人的转型时期,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中理当将德育作为其重要课程目的,充分发挥其以案说理的优势,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案例选择上没有考虑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多数高校忙于建设案卷库,强调案例类型多样,力求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和见识,却忽略了案件的伦理性、对抗性。这样的案例用来训练出具有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的人才也许没有问题,但是,案例缺乏伦理对抗性,将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同,模拟法庭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模拟法庭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未考虑伦理考察方面。在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程序法、实体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注重对案例包含的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成绩评定标准中,基本都把学生的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资料检索、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表现等做为主要考察项目,对学生在整个模拟法庭中的伦理品格表现如诚信、友爱、互助、协作精神等都忽略不计了。

四、完善现有模拟法庭教学设计,加强其在大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法律思维具有两元性,将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纳入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目的中。摒弃忽视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做法,也即抛开法律中的意志与情感内涵,单纯从法律规则角度进行推理、解释、论证的做法,强调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和道德的培养,并将其排在法律技能之前,作为模拟法庭课程的根本培养目的。最终,为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后习俗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完全被世俗和法律条文所束缚,学会自主地寻求公平正义的裁判。同时,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改善学生思维方式,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积极性、创新性上具有一定作用。其次,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案例。如前所述,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三水平中习俗水平阶段,是了解、认同普遍伦理和规范时期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将涉及家庭伦理、职场伦理、社交伦理等基本社会公共伦理的案例作为主要选取范围,特别是与个体道德差异大,容易产生道德上的两难的案例用于德育效果会更好。当然,还必须考虑学生认知情况和能力,不能过于提高案例模拟难度,否则过犹不及,影响体验和认知效果。再次,根据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合理设计课程环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认为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解当前道德判断水平--运用道德难题引起认知失衡--揭示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引导接受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道德判断的实施。将上述方法和策略与模拟法庭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做出如下设计:第一,在案例给学生前,设置考察当前学生对案例相关伦理规范的认知水平环节。设计若干讨论话题或问答题,了解学生相关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并充分引发学生对相关伦理规则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内容的兴趣。第二,案例进行案情分析时,一并指出其中的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划分小组(原被告角色分配)。充分调动学生查寻资料、组织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难题,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三,组织模拟法庭开庭活动时,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6],完成道德教化、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的传授。第四,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完成德育小论文,对模拟法庭过程中对道德的认知、体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总之,模拟法庭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设计、组织好模拟法庭的德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王志敏 孙淑云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

[2]韩宏伟.法律思维如何型塑——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4).

[3]全思懋、石松、万小羽.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09(3).

[4]陈娴灵.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建构主义的三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34-02

作者简介:朱贤友(1982-),男,汉,湖南衡阳人,硕士,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计算机。

一、引言

公共课教学在高师院校的培育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传统公共课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有效满足高师院校发展的要求。同时,伴随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且不断被引入至教学活动中,全新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已在高师院校悄然兴起[1]。由此可见,对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现指导意义。

二、网络教学含义及其特点

1.网络教学含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已有信息化时代代替了工业化时代,伴随社会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发生变革不断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技术属于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其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教育事业其更是变得不可或缺,网络教学俨然转变成教育研究热点关注的内容。就网络教学而言,其指的是在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的任何教与学的活动,就好比借助网络传递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利用自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利用网页教学内容,把高品质课堂教学课利用网络共享给众多学生的教学形式等,均属于网络教学的实际呈现方式。

2.网络教学特点

(1)灵活性特点。网络教学开展信息传递以网络用作重要载体,信息传递可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学习状况,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展开自由选取。(2)丰富性特点。通过网络可获取到各式各样的资源,信息呈现方式也极为丰富,既有文本、图片信息,也有音频、视频等信息,摆脱了以往课堂书本教材的束缚,有助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人员,能够自由选取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很大地调动起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3)交互性特点。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语音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各式各样双向交流手段,开展实时或者非实时的交互。

三、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现状

1.高师院校公共课课程设置

公共课是高师院校开设众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很好地彰显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对当代大学生展开一系列教育,诸如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爱国主义、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等,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大学生具备终身教育职业理想、全面负责敬业精神及优良为师品德,高师院校专门设置了一系列公共课课程,好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思想与品德等。

2.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不受教师重视。高师院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期间,大部分教师纷纷希望避开公共课教学任务,因为他们觉得公共课缺乏教学深度,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公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未能够像处理其他专业课那样下功夫,教学期间过于敷衍了事,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单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实质上而言,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不仅覆盖面广,同时要面对诸多繁杂的学生,相较于专业课教师,公开课教学教师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教学精力,自身教学水平更加要接受到考验。

(2)理论实际未取得有效联系。公共课教材涵盖了十分多的内容,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在学生进入大学前便已经有所学习、了解,这便使得学生对公共课教材提出了具备更多新内容的需求。受公开课教材编写存在一定滞后性因素影响,使得一些理念很难与社会实际取得有效联系,而教师又不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未能够很好地将新的知识引入至教学课堂,课堂多以公开课教材为主,多于单一古板的教学形式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长期以往,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公共课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公开课产生厌恶心理。

(3)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师条件、教学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下,以往公开课课堂一位教师仅能够对少量学生开展教学,使得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等情况出现。以上海某师范院校公开课为例,一届学生约为6000人,每学期每门公开课需要承担将近3000人的教学任务,教学班则在30个左右,显然要得到庞大师资力量支持,教学任务繁重[2]。为缓解教师教学压力,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公共课亟待找寻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摸索新的教学途径。

四、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伴随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且不断被引入至教学活动中,全新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已在高师院校悄然兴起。全面高师院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优化共课网络教学。如何进一步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以下相关对策着手:

1.明确网络教学目的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应当避免教条主义,切忌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工作。明确公开课教学是为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式各样人才的目的,明确开展教学活动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知识活动更为丰富,经知识学习,改善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明确网络教学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而并非应付任务,完成单纯的课堂搬家[3]。自知识教授角度而言,把以往教学收单引入至网络教学中,好比文本教案、视频点播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磨合,但自提升学生学习水平角度而言,只要选取探究性学习手段,不论哪一种公开课课程均为网络教学所适用。

2.注重网络教学设计

借助网络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建构主义学习氛围,全面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可获取到更多的机会于各式各样情境中去对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展开实际运用,此外,学生还可结合自主行为反馈来产生对外部事物的了解及处理实际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网络教师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应当提升对网络教学设计重视程度,由教与学并重的设计代替以往教为主的设计,由面向教学过程的设计代替以往面向教学结果的设计,由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代替以往关注教学资源的设计等[4]。

3.强化教师与师生交互、反馈

网络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充分投身活动、交互,与学科专业人士、学生一并开展设计、推行教学活动。教师应当留给学生阐述自我观点足够的空间,好比引导学生把自身学习作业于网络讨论平台,已得到来自于他们的评论、反馈。教师加强对讨论平台信息的关注,并及时对学生予以回应,提升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参与度。教师应当意识到在网络教学中及时对信息做出反馈是极为重要的,自教学层面而言,加强教师对学生反馈可促进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自学生相互层面而言,加强学生与学生反馈可促进学生提升竞争意识,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4.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应当提升对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度,但也并非就此摒弃课堂教学。要知道教师的教学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对繁多公共课学生所提的问题予以逐一回答,鉴于此,采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开展辅导、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网络教学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与高师院校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出入,学生一定要参与必要的班级教学活动。为了促进网络教学与高师院校管理体系不想违背,尽可能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应当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成立公共课教研组、引入与自学考试相似的机制、增强实践环节等,提升师生教与学积极性[5]。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网络教学含义及其特点,全面分析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现状,“明确网络教学目的”、“注重网络教学设计”、“强化教师与师生交互、反馈”、“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等,积极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师尚贵,李士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03):124-126.

[2]吴三红,李昌宝.浅析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02):97-99.

[3]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02):162-163.

[4]邢耀东,蔡培阳,龚成.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