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年级 班级管理 沟通交流 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教师不仅要管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生活上也需要教师操心尽力。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学生的德智体能否全面发展是小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首要问题。班主任这一职务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显示了其突出的作用,所以,教师应理性,用平等沟通的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1明确学生特点,融入学生中间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自我控制力较差,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不能缺少教师给予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该阶段的学生特点,用爱心给予学生充足的帮助,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进步,在生活中健康成长,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懂得利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模仿大人做法的特点来教导学生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中国传统美德,教师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将来。在一些班级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游戏,融入学生当中,在学生心中留下亲切的形象,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师形象。在与学生共同游戏中,教师可以将需要教给学生的理念与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得到知识。同时,教师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例如,在公共场所做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在家孝顺父母,善待儿女等等,低年级小学生会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些好习惯,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少用或不用批评的话,而应该多用鼓励的话来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小学生年纪小,内心脆弱,教师应注意保护他们,而不能逞一时口舌之快就批评他们。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细心教导,言辞温和,假如言辞过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对该教师、该门学科产生憎恶之感。这就丧失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意义。学生犯错,这并不代表着学生是故意为之,毕竟小学生懂的事不多,大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几岁的孩子呢?学生在学校学习,本就是要靠教师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常识,如果学生都会了,那还需要教师吗?所以,对待学生的犯错,教师要站在公平的角度上,以一颗包容豁达的心来原谅学生并交给他们道理。

2耐心引导学生,强化彼此沟通

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肯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而且低年级小学生更是让人头疼。因此,教师在教育小学生时必须充满耐心,用为人师的耐心与宽容来教育他们,让他们得到灵魂的洗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切不可以为自己是教师便对学生不屑一顾,轻则恶言相向,重则拳脚相加,学生应该处于和教师平等的地位,双方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将事情很好地解决。虽然小学生年纪小,不甚懂事,但是非善恶却是他们学习的第一堂课。作为教师,要全面的保护小学生心中的净土,让他们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教师不仅需要时时和学生沟通,还必须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学生不在学校时的生活状态,必要时给予家长相应的帮助,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他人,善良友爱,不娇生惯养,不恃宠而骄。

教师、学生与家长是沟通的三个方面,当然,沟通的方式不仅仅是电话联系,还可以借助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来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开运动会或家长会的时间来与一些学生家长进行长时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也可以通过教师家访的形式。双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商定改变的方法,投入精力来真正帮助小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沟通的内容也是极为重要的,双方应注意沟通内容的实际意义。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小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必要。小学生还未定性,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舒展,潜能的发掘。

3培养良好习惯,感受集体荣誉

低年级的小学生懂的事情很少,刚入学不久,因而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教师需要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用爱心来浇灌这些娇嫩的花朵,给予他们爱的阳光雨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一个拥有良好习惯教师的帮助的,因此教师要在学生面前起到带头作用。在学习上,教师可以规定学生晨读,规定到教室的时间,读书的内容,当然这是有前提的,教师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或带领学生读书。这就会让学生养成守时的习惯。平时在班会活动中,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团体合作的力量,加深他们和同伴的友谊。衣着整洁也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还不会打扮自己,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每天穿得干干净净来上学,给彼此留下好印象。常理发、常洗澡洗头等观念也需要教师逐步传达给学生。

集体荣誉感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对于一个班级而言,无论年级高低,如果没有集体荣誉感,那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丝毫凝聚力。因此,有哪些方法可以在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首先,在全校性的活动中,教师应大力支持本班学生参与,为本班赢得荣誉,鼓励大家出谋划策,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再者,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或班会活动中应让学生明白班级荣誉的重要性,教导学生明理懂事,不为班级抹黑,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心中就会形成一个概念,即“我是班集体的一员,我有责任与义务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有权利制止损害班级荣誉的行为”。通过上述措施,班级管理就能够容易许多,也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加强与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的三向沟通,以包容、热爱与真诚的心来教育学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潜能的发掘,从而真正的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有素质、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梅.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目的与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194.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本;班级管理;自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16-1

班集体是学生为学为人、读书长智、赖以成长的前沿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材的最重要场所。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注重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教师与学生既是互为管理的对象,又是互为管理的主体。因此,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坚持主体教育的思想,以“人本化”管理创建“最优化”班级是本人始终如一的追求。

一、人本化班级管理的涵义

人本管理原先并不用于学校管理,而是相对于强调采用物质刺激、严格的控制来管理员工的“泰罗制”而提出的采用民主的、富有人情味的监督和鼓励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目前人本化管理已经在学校管理层面广泛运用。人本化班级管理体现了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化班级管理还体现了现代人本管理理论的思想观念。如今这种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制度日渐成熟,并渗透到包括学校管理、教育管理等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

在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同享受教育的权利,都有被爱、被尊重的权利,同时每个教师也都企盼着自己的学生能成为对社会从而也对他自己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

二、明确人本化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新课程价值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关注每一位学生;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培养学生成为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让学生品尝属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情操,成为合格的公民。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且,情感教育正好弥补了部分学校人文关怀的不足。一些学校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缺乏对现代生活的真正理解,缺乏良好的情感素养,造成教育的片面性与人的精神境界的完整性相背离。

新课程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班级管理方式的改革能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将成为课程改革实施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人本化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班级得到温馨感,使其内心的安全、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班集体,自觉维护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实施人本化班级管理的策略

1.注重师生的情感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班级人本化管理的首要策略,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决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以心换心的沟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的需要,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感、安全感。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和学生用小纸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方式让我了解了学生面临的困难,明白了学生的需要,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效果。

2.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每一位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学习富有责任感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能自由畅通交流沟通的渠道,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时能齐心协力,学生能愉快地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应该说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弘扬班级的正气,使班级人本化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教师要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一是经过学生投票制定班级口号,形成班级的主流精神导向,使学生产生对班级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感。二是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建立班级网页、QQ群等加强班级同学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构筑班级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三是采取班干部轮流当,班级事务人人做的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班级的荣辱与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同时也在换位思考中理解学生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更自觉地投入到班级建设中来。

3.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班级管理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体现由管到导,再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每天的晨会课,我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着校园和班级发生的大事小事,并让学生述说自己的看法。值日班长把每天发生在班级里的不管是好的、坏的事情一律都纪录在班级日志里,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于赞扬与批评。学生的眼睛是锐利的,他们每天都会发现让你看不到的事情;每天早上的作业是否有抄袭、每天的课堂纪律是否良好,每天学生的红领巾有谁忘带,每天有谁捡到了钱财,物品并交公,都会一一记录在这本本子上。我还在班级的学习文化栏里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园地,把每位学生的名字写上,表现好的,做好事的学生都能得到五角星。采取以上举措后我发现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了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9).

[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08).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38.120

近年来,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并受到社会人士的大量关注。同时,由于当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民办高校也投入到了地方发展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中形成了独立且鲜明的特色。

1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欠缺一定的动力机制

根据对该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调查发现,与其进行联合培养基地的企业目前已达40家,但该科技园区内的企业高达70家。其中,该科技园内的主要企业为计算机、医疗器械和生物科学为主,这类企业也刚好需要借助民办高校的资源来实现创新技术的科研发展。通过对该园区内企业的调研发现,对于和高校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是深受欢迎的。但是,由于企业自身也需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如果需要企业为了培养学生而拿出大量经费,在当前阶段还是有所困难的。

1.2 学生管理不足

目前,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对学生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第一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第二是住宿与生活问题;第三是补贴问题和考核问题等,这将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因为基地对学生安全问题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对于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发生人身意外,索赔方是学校还是企业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同时,很多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路程较远,如果企业不能为学生提供生活住宿,那学生在路程上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参加实践培养的信心和热情也将受到影响。另外,对于学生的考核,民办高校主张由企业进行负责,而考核依据由企业进行制定,通常以科研成果及工作效率决定。而学校的考核内容则注重学生的考试结果,对于学生能否实际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创新技术等,民办高校无法做出考核。

1.3 缺乏完善的高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的角度,都希望能够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参与实践培养,最好是对口专业的学生,以降低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但是,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向却与学生专业相差甚远,民办高校的课程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在学生投入企业实践中,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训专业知识,浪费了企业的时间。同时,对于参与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学生,很多企业则会考虑该学生是否能按时进行实践工作,或者泄露企业的核心技术内容,而只将简单的工作交由学生来完成,不能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最终目的。所以,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应当在专业教学中将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灌输给每个学生。

1.4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加以保障。而各大高校和企业都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但由于很多学生在实际毕业后缺乏固定性的择业,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政策缺乏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问题上有所顾虑,所以部分企业一直处于观望中,并未实际投入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

1.5 缺乏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政策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发展,缺乏实际实施的可操作细则,对于原则性的指导和规定则较为偏重,却也并未落到实处,这也导致了民办学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实际运作中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是企业标准高和经费不足等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对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支持力度。

2 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2.1 加强学生的管理

对于民办学生的住宿问题,实践基地可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基地可以提供专门的学生公寓,并对每个参与实践的学生开放,对于无法安排学生宿舍的企业,应当安排其入住,而企业需要给予适当补助。对于民办学校学生在实践基地内发生医疗事故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由学校、企业和基地三方协商,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并为学生购买个人保险。

2.2 民办高校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对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并将企业的参与度适当提高,将企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融入到课程中,并且可以在建设课程体系的时候邀请企业参与其中。同时,可以由企业对选修课程进行安排,而企业可以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上课指导。另外,学生职业道德的素养应当是民办高校重点的培养内容,并将其单独设立一门课程,融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2.3 加强学生对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认识

学生对产学研一体化实践的认识和积极性是达到实践目的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各大媒体和网络等都不断宣传产学研一体化的相关内容,很多学生对其有了初步认识,了解到参与到实践基地不仅能够收获一定的酬劳,还能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大未来就业成功率。但同时,报酬成为很多学生最为看重的部分,忽略了培养自身适应工作环境和学习的部分。所以,民办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基地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观念。

2.4 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对于产学研一体化还缺乏独立的相关法律规定,降低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对其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并对企业在具体实践培养中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作用等有明确的规定,以使产学研一体化更加规范地运行。

2.5 提升融资渠道

对于民办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的建设,政府应当对其中参与的企业给予融资鼓励,使更多资金能够用于企业进行研发,在保证企业能够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对产学研一体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以缓解经费不足的困境。同时,可以结合担保和政府基金等形式,使金融商业等行业实现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刚起步的企业,政府应当鼓励其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研发,扶持科技型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以在未来将其引入到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中来。

3 结 论

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和企业都是一件值得推崇的项目,基地在具体运行管理机制中还应当不断结合当前发展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加强基地的管理方案、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使产学研一体化顺利进行,实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京捷,刘海峰.基于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以常熟纺织服装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98-204.

[2]赵鹏.浅谈校内设计公司模式对提高艺术生实践能力的影响[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6):79-81.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辅导员;和谐班集体

高校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经常学习和生活且具有一定目的性、组织性和心理相容性的集合体。班级管理的效果如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深刻的影响。目前由于高校连年扩招,班级容量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其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与技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议辅导员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进行班级管理:

一、师爱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道德基础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道义、是一种责任、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心、无私欲的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基本已步入成年,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现在高校学生基本上属于80后,他们充满活力,个性张扬,所以辅导员要投入出更多的关爱、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班级管理。

(一)以诚待人,与学生做朋友

实践证明,高校学生更欢迎平易近人、朋友式的辅导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式辅导员。辅导员可以利用与学生接触多、沟通便利等优势,真诚平等的与学生相处,想他们之所想、忧他们之所忧、明他们之所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辅导员“应当不仅仅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和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和他们喜忧与共。”[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辅导员真诚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双方有商有量、互相配合,和谐、有效的班级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二)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陶行知先生说过:“尊重人格为最重要也。”[2]尊重学生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8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性格各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辅导员,无论是班内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还是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三)爱中有严,爱严结合

严格要求也是师爱本质的体现。由于高校学生课程相对较少,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自己随意支配的时间较多,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夜不归宿等情况。辅导员要秉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及时了解情况,严肃对待,不姑息纵容,爱严结合,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步入正常学习生活轨道。

二、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方法

在班级的各种关系中,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辅导员是否以民主方式对待学生、是否尊重学生的民主情感体验都将影响和谐班集体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班级管理公开透明化

班级管理要建立在公开、公平、平等、人格尊重的基础之上。班干部的评选、评优是高校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班干部的评选、评优活动要公开、透明,千万不可搞“暗箱操作”,使班级管理成为辅导员眼前“红人”的特权。班内应制定班干部竞选制度,通过演讲竞争上岗,每年竞选一次。同时组织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监督,保证管理的公开透明,真正落实民主精神。同时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监督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提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有的学生认为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和班干部的“份内事”,和自己无关;或者认为参与班级管理是爱出风头的表现,他们如此认为不仅不会参与班级管理,反而会阻碍辅导员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多于学生沟通,让他们认识到班级管理人人有责,班级管理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离不开集体。

三、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标志

和谐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舆论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引导。”[3]一个班级也是如此,在班级管理中,树立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它就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帮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

(一)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

墙报、专栏是发挥集体舆论的首要阵地。班级的墙报、专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要有班级管理工作规划,还要有对班级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建议;不仅要有对优秀学生干部、党员的表扬,又要有对不良倾向的批评等。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会、校内广播站等组织的竞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例如球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自豪感,增加班级凝聚力。

(二)时刻关注舆论倾向,随时给予积极引导

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要经常注意班内的舆论倾向,要有意识的把舆论中心引向积极向上的方向。辅导员可利用班会,鼓励好的,纠正错误的,及时调整班内的舆论倾向。

(三)建立辅导员评议机制

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辅导员要敢于自我批评,虚心接受学生评议。辅导员应主动建立评议制度,将学生背后的意见变成面对面、心交心的有组织的评议活动。民议就像一面镜子帮助辅导员发现身上的不足,提高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既琐碎又艰巨,辅导员要怀着一颗师爱之心,运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为构建和谐班集体,为学生的未来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学校班级管理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初三阶段的学习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并且初三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逐渐增强,不少学生对于班主任和教师的管理和教导倔强不听,还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更是“活跃”。这既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就意味着初三班主任应当结合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开展初三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改进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众所周知,良好的班风学风,能够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在不少初三班级中,班主任担任班级权威管理者的角色,自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中实行制度化管理,以期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然而这类管理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感受,很多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不认可,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故意滋事寻事,在班级中形成不良风气,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班主任可以尝试改变这种“一言堂”管理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民利,鼓励学生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提高学生自身的存在感和被重视感,实行班级民主管理。

例如,在初三新学期伊始,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与学生一起筹划班级管理制度,先分出几个大类,如班干部职责、学生课堂常规、班级卫生管理等,首先让每组选择一个发言人,每个组的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提交给发言人,然后每位发言人跟同学们逐条介绍每位组员的建议,让大家举手表决,将支持人数统计出来。由于每位同学的思考角度不同,想法和建议也会有不同,按照这种方法,让同学们听取每位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统计每条建议的支持人数,然后按支持人数从高到低排列,综合支持人数多的建议,制定为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学生以班级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监督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倾听学生心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三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初三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且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一旦学生遇到压力或屡遭挫折,便会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初三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将关爱和信任带给学生,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有的初三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苦恼和问题,但是又不想向家长、朋友或老师当面倾诉。这时,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在交作业时,给班主任写小纸条倾诉自己的烦恼,班主任也通过小纸条向学生传递自己的关怀和温情建议,并鼓励学生可以单独和班主任聊天谈心,帮助学生疏解心理压力,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初三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高,是初三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教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和业务素质逐渐跟不上时展,与初中学生接触到的新事物和新思想不能有效融合,而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的管理脱离时代,跟班主任之间产生代沟。因此,班主任要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和互联网及时关注初三班级管理方面的最新动态,借助教育管理书籍、互联网学习初三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加强对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初三班级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让班级管理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另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校情,加强对初三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培训。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初三班级管理方面的先进模范工作者开展初三班级管理心得交流,或者给初三班主任提供外出培训、远程培训的机会,拓展初三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视野,封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初三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三班主任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方式。改进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倾听学生心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多种举措,统筹兼顾地开展初三班级管理工作,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陈银英.论有效的初三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2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