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第1篇

职业教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务实高效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级是学生校团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他与普通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并有着自身特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班级管理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注重专业思想教育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都是在普通中学招生后开始招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在普通中学中一个班级有2~3个不爱学习且调皮的就很让班主任头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中,不爱学习的大有人在。班与班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生整体素质差别也很大。这也是中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一大特点。而家长在送孩子入学选择专业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急功近利等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中职教育不是断头教育,上中等职校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既可以学技术早就业,还能通过“三校生”高考对口升入省内外高职、应用性本科学习深造。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导航

大多数职校生在分流的升学考试中属于成绩偏差的群体,均有过不成功的经历,自认为是被高中筛选下来的学生,不是读书的料,低人一等。再加上家庭、学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低,认识严重错位。因而大多数职校生表现为自卑、敏感、脆弱,逆反心理突出,自我封闭与渴望放开的心理矛盾并存,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对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这样,诸多的环境不适,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惑,不良生活习惯的干扰,就会成为青年学生成长的绊脚石。

因此,职校生入学后,我们要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重新认识和接纳自己,开发自身潜能,优化个人素质。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学会在职校学习生活,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早做好角色(子女――学生――员工)转换的心理准备。这些都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强化管理,注重过程

职业中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把人力转化为智力,把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是把职校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作为班主任,要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础,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在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班集体人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有了行为准则才能够有效防止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首先应加强养成教育和常规管理,从严要求并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要把握正确的心理导向,使之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再次,应同步地把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为今后的就业升学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此外,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多加强指导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活动中的教育因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竞争真实的存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真地玩味发展和表现自我的成功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关注每一位学生、善待、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放下架子,走进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三是学会倾听学生。多与学生交心谈心,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四是因势利导。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以人性化的管理培养职校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督促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体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武正林,金红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班主任,2004,(6).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第2篇

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距,同时也体现在劳动意识中,个别同学没有团队合作意识,自觉意识较差。因此,无论是日常值日,还是周末大扫除,班里卫生管理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不服从指挥和逃避劳动的尴尬场面。

从现象分析原因,其实是班级卫生管理出了问题。传统班级卫生管理是分组制。班主任在检查卫生的时候,往往只看重劳动的结果,只要清扫干净卫生就可以,功劳归功于整个大组,忽略具体的分工。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同学自觉性高,传统的卫生管理方法可以满足日常班级管理需要;中职学校的学生自觉性差,传统的班级卫生管理方法需要改进。

鉴于以上分析,以太原市交通学校数控专业1104班的为例,进行班级卫生管理方法的改革尝试。小小革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点小小经验总结成文,为各位班主任同仁借鉴。

一、从国际连锁企业卫生管理模式中受到启发

每次在去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国际连锁餐饮企业就餐和使用卫生间的时候,都可以在门后发现这样的一张卫生“签到表”。

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谁清扫了哪里,写得一清二楚。这就是责任到人制度,方便管理。

二、班级日常卫生“签到”制度

受到企业卫生管理方法的启发,重新安排班级卫生值日表,如图1所示。人员安排为教室、卫生区一天各两名同学。第一天打扫教室的同学第二天轮换打扫卫生区,以此类推。

签到表中,记录了每天的日期、天气、打扫时间以及姓名。值日的同学每次回来都在表上签字,并记录天气情况。

三、大扫除“责任到人”制度

除每天的值日以外,如果遇到周末大扫除,或者学校重要事情,卫生大检查的时候,卫生清扫则根据周末大扫除“责任到人”制度进行管理,如图2所示。

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一个大组负责一个月,一月一轮换。例如,2013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遇到所有的大扫除和卫生检查,都由第一组的同学来承担。4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则由第二大组来承担。

图1 班级卫生值日表一 图2 班级大扫除卫生表

班主任检查卫生情况,只针对卫生干部,卫生干部针对具体同学。例如,前门和玻璃由白金祥同学擦,可是他有特殊情况,周五下课后需要坐火车回老家,不方便留到课后统一清扫完再走。此时,白金祥同学可以利用中午的时间,提前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在接受过卫生干部的检查,卫生合格之后,卫生管理干部可以允许其提前回家。

可是,如果卫生清扫结果不合格,到班主任检查没有过关,班主任只批评卫生管理干部,不批评具体打扫的同学。

四、小结

通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结果得到了证实:1104班的卫生比以往历届笔者所带过的班级都好。这归功于班级卫生管理方法的成功革新。总结一下,这种新管理方法的成果,有以下优越性:

1.通过对每天天气的记录,以及每天值日签到,可培养学生做日常记录的习惯。

2.培养卫生管理骨干。生活委员应该是管理者,不是替人打扫卫生的“吃亏虫”。这种新方法的实行,不仅帮助班主任培养管理骨干,也为这些同学将来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积累一点管理经验。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逆反心理 耐心 沟通 班主任 初中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对处于逆反阶段的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搞清楚逆反心理有哪些典型表现,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初中生德育教育要与逆反心理的下述相关特性相结合,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逆反心理的表现

1.否定一切的心理特性。

否定一切是逆反心理特性中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具有这种心理特性的初中生对教师的教学法不屑一顾,总认为自己才是最厉害的人。他们固执己见,不肯接受正确的观念,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我行我素的行为。因此,针对这一逆反特性,教学者更要明确规范,将规范教育与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2.感情用事,不尊重事物的客观性。

具有此种逆反心理特性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而不能正确评判事物的价值,长此以往,自身判断是非的标准将越来越模糊。他们通常以自己的感情、感觉及个人好恶等主观因素确立对待事物的态度。班主任德育教育应从客观事物角度加强内容建设,可设置一些具体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并以实际案例进行情景再现,从而使学生明白主观评判事物的危害性。

3.逆反心理的另一面是极大的可能性。

逆反心理属于消极心理范畴。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初中生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但从逆反心理的形成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消极抵触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教学者只要能打破这种联系,就能消除逆反心理的不利影响。另外,初中生虽然逆反心理强,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非常快,班主任除了要利用好逆反心理的反面,还应充分抓住初中生求知欲强的特点。

三、消除逆反心理要发挥好德育教育的作用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不仅阻碍德育教育的推行,更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学生在消极心理作用下懒于接受其他思想观念的熏陶,始终以自己的观念为判断标准,即使错了也浑然不知。为了使初中德育教育顺利进行,使德育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教师和学生应一起努力,克服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

1.以理服人,尊重实际。

初中德育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杜绝片面性主观认识。消除逆反心理影响,教学者和学生之间应搭建起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易接受的、民主的方式和学生谈心,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支持,什么该坚决反对,并分析相应原因,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从心底接受它。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应杜绝“假大空”式的谈话,要掷地有声,说到学生的心坎里。

2.发扬教师的人格魅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学者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推进初中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方式。这种魅力的作用将大于任何一种说教,学生更愿意接受前者,而且在这种魅力的感染下,学生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是自觉性的。教学者要具备这种人格魅力,首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是最能影响人的;其次,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人特色且令人信服,因为这体现了教学者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教学模式。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深刻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者当众批评学生的情况屡有发生,其实,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教学者更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这一阶段的学生更看重“面子”,教学者如果一味当众斥责他们,则只会使他们的逆反心理加重。因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教学者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教学模式。

处于叛逆时期的初中生自制力相对较差,课堂上精神不集中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学者不宜指明呵斥,可以走到学生身边以细微的方式提醒他们。如有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促其改进。

4.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题中之意。教学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感受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了解教学管理过程的难易,不随便否定教师的教学成果和良苦用心,从而以更积极、认真的态度面对学习,以更谦虚谨慎的心态改正错误,提高素养。

在日常班干部选举中,可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能有效锻炼每个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可征求学生意见,并请学生对几个不同制度进行投票表决,让学生从管理者角度认识到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是其成长阶段中的正常现象,班主任应以平常心对待,班主任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还包括行为方式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充满困难和阻碍的工作。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渐摆脱逆反心理的影响,这本身是德育教育过程。因此,初中德育教育是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开展的一场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劳伦斯・科尔伯格.郭本禹,等译.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雷夫・艾斯奎斯.卞娜娜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 问题 对策

班级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发挥着不可替换的重要作用。班级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等基本精神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着力加强小学班集体建设,通过实施各种各样的特色教育活动,增强班级体对学生的集体教育职能。但是,在目前我国小学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小学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下滑。

一、多元文化冲击下,小学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呈现下滑趋势

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随之学生的个性逐渐加强,进而导致班级的整体凝聚力下降。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目前多种媒体和社会公共场所,为了吸引大众的眼光,经常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都对小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伴随这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学生的意识形态正在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现实面前变得越来越“现实”,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学校中过于追求自己的个性,盲目地进行攀比,对新鲜事物不能合理理解和运用。长此以往,则必将降低小学生对集体作用的认同,最终会形成过度的自由主义。这对于小学班级的建设十分不利。

二、优秀班级文化的合理构建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解决小学班集体凝聚力下滑问题可以有多种手段,但是,我认为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尤显重要。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现代许多中外学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都证明,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人的性格、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具重要的刺激作用。当前,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环境的重任落在了一线工作的教师头上。要构建这个良好环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观念上进行改变。认识到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还没有达到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判断事情的是非程度所决定的。因此,构建班级文化环境需要按照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一步一步进行,而不是顺其自然。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教师并没有将班级文化的建设看成是自己的任务,即使偶尔接触也并非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广大教师需要首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

2.树立榜样。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多多接触学生,以自身和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其他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重要阶段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树立榜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否则树立的榜样效果会大打折扣。

3.参与集体活动,加大对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奖励措施。就小学生来讲,大部分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的原因在于参与集体活动动机的缺失。因此,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动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理、适时的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鼓励对于提升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造就优秀的小学班级管理氛围

优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活跃班级管理氛围,同时有助于处于多元文化交织的新世纪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于集体主义的培养效果也十分显著。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权威式的管理模式,即教师是权威,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经历,以及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直接的引导和管理,通常表现为一种上级对下级的直接领导式管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言,亟待进一步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进而造就优秀的小学班级管理氛围。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就小学教师而言,首先就是要热爱孩子。因此,教师应当将自己的慈爱之心全力用于班级管理中。并不是只有班主任应当对整个班级负责,只要身在小学教学的位置上,就应当去全心爱护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优化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将人性化和民主性纳入到小学班级管理之中来,这是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两个突出性特点。第一,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对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给予最大限度的维护。对待小学生在无意之间所犯的错误时,不可采用各种各样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在教育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引导学生合理避免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思想,进而在头脑中构建正确的图式。第二,每个学年的终结,我们可以向学生家长提交一份年度报告,以便从家长那里获得关于学校应如何管理的反馈信息(这种做法是根据英国小学生课堂教学管理所引进的)。将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起来,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例如小学生的学习动态、生活情况、思想动态与家长进行定时的沟通。这是十分必要的,当我们长期坚持下来的时候,学生将不再会认为“教师去找家长谈话”就预示自己即将面临惩罚,我们的小学课堂管理将更上一层楼。

最后,目前的小学课堂管理中,多半采用的是按年龄与程度编班的班级授课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管理中,通常比较强调的是统一、步调同步和严格的纪律约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再发展、再深化的重要时期之一,因此,我认为传统的强调统一、同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应当伴随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而改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想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应当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

综上所述,有关如何提高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问题和相关的对策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多,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进行了众多的尝试,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体来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小学班集管理的收效比较显著,但是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不足。客观来说,许多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短期之内不能够很好解决。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能够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才能把各种问题解决好。

参考文献:

[1]索吉.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有效激励学生[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3).

[2]徐英.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J].班主任之友,2007,(03).

初中学校班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语环境;藏族;初中班级;管理方法;分析

前言: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这个时间段中,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与发展,班级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在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初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会得到规范,会认识到对错的衡量标准。双语环境下,加强藏族初中班级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是提高藏族初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许多藏族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双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选择双语环境下藏族初中班级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1、加强藏族初中班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加强藏族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对藏族初中班级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首先,从校长来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的个人素质对于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好的校长,会具有先进的学校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对于班级管理思想具有直接影响。要加强班主任素质的提高,需要对校长的教育思想进行升华,让校长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班主任老师进行自我提高。教育部门要利用行政手段对教育管理者以及初中班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让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良好品德的人员从事学校的管理者与班级的管理者。校长要带动班主任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自己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力度,利用科学的双语培训,使更多的藏族初中班主任具有双语环境下班级管理的能力。学校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选拔,大力引进外部教育与管理人才,使初中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保障。

2、加强班级管理中汉藏文化的整合

藏族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要以藏族文化为基础,加强汉文化的整合,使学生适应双语环境,在走向社会之时,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藏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与特殊的宗教,这使得藏族成为我国的文化盛地,吸引了许多外来的游客。也正是因为如此,藏族的孩子具有较为不同的文化结构,在走进学校之时,会发生两种文化的冲撞。要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正确面对文化方面的冲突。我国的学校具有较高的统一性,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藏族学生必然会有一些不适应。这就是班级管理工作者需要为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种文化,不抛弃任何一种文化的正确取向。班级管理者更要引导学生将现代化的学校与日常的家庭生活进行很好的承接。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与语言,接受不同的,不能让教育影响到学生在本民族中的日常生活。考虑到藏族学生的特殊性,在藏族当地的学校,可以将藏族文化作为一个特色化的校本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班级管理工作者要与学生进行较多地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地方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解决藏族学生在双语环境中学习的困难。

3、加强藏族初中学生汉语言能力培养

在双语环境下,藏族初中的班级管理难点之一就是语言,老师需要在管理工作中运用汉语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流语言。藏族初中生的生活背景与环境影响到了他们所使用的语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汉语言能力进行培养。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汉语言。老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与他们的语言能力相当的书目,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发现汉语言的规律。其次,班主任可以启发学生提笔用心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目前,一些藏族地区学生虽然具备一定水平的汉语基础能力,却在作文写作上板起面孔,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反而是机械的模仿。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真正明白写作的本质,无意中将写作与表达情感对立,导致原本沟通交流、感情表达的写作,变成生吞活剥、言不由衷的痛苦写作。老师应该正确引导,让学生真正明白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懂得写作是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之中随心所欲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正确的、健康向上的都能写,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汉语言的微妙之处。最后,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去交一些汉族的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了解汉族的文化,学习汉族的语言。藏族初中班主任更可以开发新的途径,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加强藏族学校与汉族学校的交流,让学生在真实的交流与互动中,感受汉语。只有学生的汉语言能力提高了,才能使双语环境下的藏族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顺畅。

结语:

综上所述,双语环境下的藏族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对于藏族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对双语环境下藏族初中班级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来提高藏族初中班级管理水平,促进藏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才能得以加快,平衡东西部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文继明.让“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芒洒满校园[J].广西教育.2009(07)

[2] 央金措.对青海环湖地区藏族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J].考试周刊.2011(54)

[3] 秀本加.小议藏族学生对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