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我国和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且侧重于考查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从形式上看,多以新材料为依托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考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并掌握当今世界和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对策,明确环境问题的实质;掌握工业、农业、交通和资源开发等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保护行动中国际合作与公共参与的重要意义。

【复习策略】

1.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污染类型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的排放关键是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主要措施有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

农业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等造成土壤、水体污染,还有使用塑料薄膜产生的“白色污染”等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有机农业等

城市垃圾污染 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各种废弃物分类回收可再次利用的垃圾,并将剩余垃圾填埋、焚烧,或制作堆肥;用城市垃圾颗粒物矿物燃料燃烧、汽车尾气、采矿,以及冶金等工业生产和人类的农耕活动被人类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HJ2mm]

(3)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植树造林、调整能源战略、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等。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中,最主要的是调整能源战略,其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等措施。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四大重点领域包括烟气脱硫、烟尘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和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其中洁净煤技术是使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污染和提高利用效率,以实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

【考生易混知识】

5.(1)噪声污染。理由:该声波的波幅和频率均不规则,属于物理学上的噪声。

(2)生理、心理。

(3)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4)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

6.(1)噪声值:120分贝。污染源可能是车站或码头。

(2)不能。因为噪声过大会影响奶牛生长和产奶量,效益低。

7.(1)由高到低依次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2)西部城市和工业多建设在山间盆地或谷地中,废气不易扩散;政府对废气处理高度重视。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蚕病;多发;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25-01

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由于国内茧丝绸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经过几涨几跌后,养蚕业收入占农民家庭农业收入的比重也随之不断下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屡屡受挫,桑园面积急剧减少,桑园改种现象日趋严重。伴随而来的是蚕病发生面广、发病率高,造成了养蚕的风险越来越大,经济收益极不稳定,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针对这一系列情况,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调查,经过分析与总结,初步得出养蚕生产过程中家蚕致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来加以防范。

1 发生规律

一是零散户蚕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成片集中发病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发病早(有的在2龄起蚕就发病)、范围广;四是农药中毒面广、损失大。

2 发生原因

2.1 缺乏病害预防的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对蚕的生理特性认识不足,主观上缺乏“防病在先”的意识;常常忽视对蚕室、蚕具、蚕座和蚕体的消毒[1-4],缺乏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蚕体,对病死蚕处理不科学,清理不彻底,导致病源污染,进而引起蚕病暴发。

2.2 桑叶叶质下降,污染严重

一是桑园治虫工作不力。由于蚕茧价格的频繁波动,蚕农的经济收益缺乏保障,因而大多数蚕农对桑园的管理比较粗放,查虫不勤,治虫不力,如桑毛虫、桑尺蠖、红蜘蛛等害虫不仅造成桑叶减少、叶质下降,而且被虫尸、虫粪污染的桑叶被蚕食下后,也引发蚕病,这也是蚕病发生的又一个传染源。二是微量农药、废气污染桑叶。丁家桥镇是地区稻油轮作区,桑粮混作,一方面大田治虫大部分是用弥雾机等机械作业,致使农药飘移污染桑叶;另一方面本镇部分桑园处在工厂周围,工厂排出的废气污染了桑叶,这些被污染的桑叶一旦被蚕食下,蚕体抗病力下降,也易发生蚕病。

2.3 蚕期前后消毒不科学

蚕农普遍存在“重养轻消”的思想。有的农户消毒不完全,有的农户在消毒过程中方法掌握不当,防病用药随心所欲,胡乱用药,更多的是对养蚕结束后的回山消毒不重视,有的非但不搞回山消毒,还随意堆放、摊晒蚕沙,乱抛乱丢病死蚕,甚至摊晒僵蚕,扩大了病源污染或遗留下了大量的病源物,增加了蚕感染病菌的机会。这些也是导致家蚕发病的重要因素。

2.4 蚕期中消毒防病不力,消毒药品和剂量选用不当

没有抓住关键环节,轻视蚕体、蚕座的消毒,在防病用药上胡乱用药,有的用人、兽药替代蚕药,如给蚕添食人用氯霉素、氟哌酸等,也有的将蚕体、蚕座消毒剂混合在一起使用。缺乏对蚁蚕、小蚕、起蚕、将眠蚕和老熟蚕的有效保护[5-8],对病弱蚕未能及时隔离或淘汰,加大了病蚕重复传染的机会,导致蚕病暴发。

3 防治措施

3.1 提倡小蚕共育,加强蚕体保护

实行小蚕共育,由技术好的农户负责本自然村的小蚕饲养,做到“统一消毒、统一饲养、统一管理”,达到“养好小蚕一半收”的高产效果。

3.2 全面清洗,彻底消毒

按照“一扫、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的消毒程序进行养蚕前的消毒。力争做到户户消毒,层层预防,不留死角[9]。同时要准确配制消毒药液。蚕中的各个龄期消毒也不可忽视,每个步骤都要认真、仔细、到位。养蚕结束后的回山消毒非常重要,这也是蚕农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回山消毒要及时彻底,用过的草笼要立即集中沤堆或焚烧,方格簇用火烤后浮丝,塑料折簇放入1%有效氯漂白粉液中浸泡15~20 min,晒干后捆扎保管好来年备用[9]。

3.3 提高桑园治虫能力,推广桑叶叶面消毒技术

一是加强桑园治虫防病工作,科学预防虫害,增加投入,增施有机肥,提供优质桑叶;二是消除病虫寄生和越冬环境[10-11],减少病虫害发生;三是科学防治病虫害;四是调整轮作区,避开或减少养蚕期和水稻防治病虫害用药期重叠,对已污染的桑叶进行叶面消毒,消灭病源体。进行适度的规划调整,将桑作区逐步从稻作区、工业园区内划分出来,避免污染。

3.4 规范养蚕操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提高蚕农的科技素质,应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放映科技影像片等,倡导蚕农自觉形成良好的消毒卫生习惯,做到科学养蚕,以增加经济收入。

4 参考文献

[1] 王必华.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284.

[2] 张乐.家蚕黑尾病防治技术[N].农民日报,2014-03-26(T02).

[3] 段槿海张月东.家蚕病毒病发病规律及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2):75-78.

[4] 夏德梅.浅析家蚕黑尾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J].蚕桑茶叶通讯,2008(5):10-11.

[5] 陈怀林,李彪.家蚕发病途径及防治措施探讨[J].云南农业科技,2008(增刊1):17.

[6] 茆迎春.家蚕黑尾病的发生和防治[J].农家科技,2007(7):32.

[7] 胡仕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蚕学通讯,2007(1):17-18.

[8] 程淑红.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四川蚕业,2006(2):37.

[9] 王志强,卢福堂,董海端.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因与防治[J].河南农业,2002(10):25.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and the deteriorating of humans on the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liminate white pollu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hite pollution and harm,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hite pollutants from our side will disappear.

Key words: white pollution;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X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什么叫白色污染

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烧时有浓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塑料进入广泛实用阶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优点:它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巧,因此塑料一问世,便深受世界欢迎,它迅速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誉为白色革命。

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2、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 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公路施工环境问题分析

1、公路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路基施工阶段,土方路基填筑、构造物基础开挖及下部施工中土路基于地面,构造物基础开挖后,松散的基础土方堆积在周围,由于进行防护施工的条件尚不够成熟。受雨季雨水的冲刷造成边坡水毁,基础开挖出的土方被冲散,导致该阶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运营期路基、构造物施工已经完成,配套的防护绿化工程也相继结束,此时降雨的水流对公路水土流失的影响随之减弱。同时,施工期间在弃土、弃碴时多数施工单位采用倾填,倾填后的土和碴未被压实和整平,致使弃土和弃碴场在降雨后的土和石碴很容易被冲走,人为的增加了水土流失数量和创造了水土流失条件;路堑开挖初期,截水沟尚未砌筑,致使降雨对路堑边坡造成了威胁,遇到大的降雨时土方路堑边坡、石方边坡石质较为破碎时,路堑边坡常会出现滑坡、滑塌等严重的灾害。

2、空气污染

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路基开挖、土地平整及路基填筑等施工过程。(2)水泥、白灰、粉煤灰等建筑材料。(3)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和粉尘。(4)建设期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 )进场前清场废物:主要是施工场地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等。(2)路基开挖弃土:路基挖方,除一部分利用外,其余部分应用车辆运输至统一的弃土场,而不得随意放处置。否则将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3)旧路改建中的拆旧混凝土和砌体以及旧油面。

4、水污染

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1)混凝土的养护废水混凝土的养护废水主要是pH值高,一般达9~l2。混凝土的养护用水量少、蒸发吸收快,一般不会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对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和施工车辆冲洗施工机械设备冲洗和施工车辆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悬浮物,应防止含油废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集中施工现场、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其水质和城市生活废水一样。公路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但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二、公路施工环境防治措施

1、采取防治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在平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做好土石方调配。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应考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以形成植被。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注意保持原有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1)对可能破坏的地方应提出恢复或调整方案。设计上应做到公路排水与农灌分家,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设计,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不良影响。桥涵要根据技术标准规定的设计流水频率,留有足够的泄洪能力,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避免改移或堵塞河沟。

(2)应根据沿线不同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气候和当地材料等因地制宜的选择对边坡的防护类型。高等级公路采用拦水带集中排出路面水,对于坡面只要适宜植物生长,采用植物防护是首选方案。路基边坡土质、酸碱度、气候、降雨等是影响公路植物的主要因素,因此种草、种树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抗病性、抗侵蚀冲刷的特点,尽量选用本地生命力强的品种。在路线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高路堤和深路堑,填挖方的高边坡技术处理问题就显得很突出。尤其是路堑边坡,必须结合工程地质等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高路堤及土质路堑边坡路段,在确保其稳定的前提下,坡面则采用多种形式的网格配置和植物防护。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钉挂土工格栅后再种草的方法也逐渐被施工认可,当土质不良难以保证边坡稳定时,就要采取圬土防护或相应辅助设施。破碎的石质路堑边坡一般采用传统的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等防护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已从传统的被动支挡,发展到考虑加固岩土体自身,改善其力学特性,加强其整体性以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公路材料的选择,对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工业废渣在公路和工程施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路基填料采用风积砂也取得了成功经验,对原有公路建筑材料再生利用,也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新方法和措施。因此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新材料、新工艺上积极探索。__

2、大气污染的防护

( 1)公路施工堆料场在空旷地区, 相距200 m 范围内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 2)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宜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应安装消烟除尘设备, 使之既防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拌和楼一般不宜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 3)对拌和场可能产生尘害的细粉拌和作业, 应在其作业现场设置喷水嘴装置洒水, 以使作业产生的扬尘减至最低程度。

( 4)在运输过程中, 对易引起扬尘的材料运输, 运输车辆应备有帆布、盖套及类似的物品进行遮盖。

( 5)施工便道及经过农田、居民的临时便道应定期洒水降尘。

3、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工程弃渣和其它建筑废料应尽量利用,多余部分集中弃置,清渣结束后,根据要求加以绿化恢复;工程弃渣中可利用的片石、碎石,用作排水防护工程的浆砌片石原料;施工中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废料和工程弃渣等,可填筑路基低洼处,用于挤淤;换填软土产生的塘泥等淤泥,应集中收集,因其有机质丰富,可作为植草边坡培植土加以利用;条件许可时,也可将弃渣弃置于汇水量小的荒沟,在其中筑坝,变荒沟为良田,补偿占用的耕地;桥梁施工中挖出的淤泥、渣土等,不得抛入河流、沟渠,需征得地方有关部门的许可,可在不影响泄洪功能,不影响沿线、沿岸景观的指定地点,设置围堰,在围堰内充填,工程结束后如不作它用,则必须对堆放点进行绿化、美化处理;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和多余废弃建材,集中收集,加强管理,定期交于环卫部门处置。

4、水污染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 但如果防治措施不当, 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针对不同的废水, 需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1)混凝土养护废水。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喷刷在混凝土表面, 待溶液挥发后, 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 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

( 2)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应尽量要求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

(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应尽量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民房作为宿营地, 使生活污水进入排污系统。

总之,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多、技术复杂,建设周期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必须将加强环境保护贯穿于设计、施工与营运管理全过程中,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参考文献:

[1] 林德环. 浅谈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问题[J]. 科技资讯, 2007,(05) .

[2] 刘炳. 浅谈公路施工环境保护及环境影响评价[J]. 交通科技, 2005,(01) .

[3] 吴江. 如何加强公路土建施工的环境保护[J]. 科技资讯, 2009,(19) .

[4] 韦玉学. 公路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1) .

[5] 裴延磊.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4) .

塑料污染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93-01

引言

公路的施工建设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生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施工过程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因此, 建设单位要加强公路施工工程管理,就必须分析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来最大限度减低公路施工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当前公路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施工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以期对广大公路建设单位和从业者提供部分参考。

1 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大气污染

公路施工是一个长期、持续、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开挖路基、填筑、平整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二是易散落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石灰、粉煤灰等。三是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所产生扬尘和粉尘。四是施工器械排放的含有NOX、Pb、CO等有害气体的尾气等。

1.2 噪声污染

公路施工一般会历经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许多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产生出强烈的噪声,对施工道路两侧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干扰。公路施工噪声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施工机械种类的繁多,决定了施工噪声具有随意性和无规律性。不同设备的噪声源特性不同,但它们之间声级相差仍很大,有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可高达上百分贝。

1.3 水环境污染

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是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公路施工中砂石加工与冲洗、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表层装修与冲洗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些水汇入地表径流后会短期内对地表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构成了施工期间的固定废弃物污染。一般为施工进场前清场废物,如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土壤表层熟土、路基开挖弃土、施工中包装材料、施工材料废料等废物构成了施工垃圾,需要专门倒置建筑材料废弃场地处理,否则就会造成污染。另外,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也对施工现场附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 公路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2.1 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采取加盖蓬布、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

洒剂等措施使其稳定,尽量减少起尘量;在装卸、使用、运输、转移水泥、砂和石灰等易洒散物料时,要加强现场管理,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混料时,选用配有沥青烟气消除装置的沥青拌合设备,对物料采取集中拌合;,按照设计规定,合理设置拌合站位置;对建材堆放场,以合理选址,尽量远离环境空气敏感点和地表水体。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在粉状物料堆场四周,设置挡风墙(网),合理安排堆垛位置,若利用粉煤灰建筑公路,应当采用袋装、罐装或湿装湿运,避免粉煤灰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影响;施工便道、进出堆场的道路、路基路堑的开挖面,需适时洒水,抑制扬尘;在高产良田和果园路段,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位置,尽量将扬尘污染的施工场地远离布设;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运行点在敏感点上风向50m范围以内,需装烟尘除尘设备,以减少器械废弃排放污染。

2.2 降低施工噪声污染

为了防治公路施工期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设备位置。针对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可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灵活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加以缓解,在施工时间方面,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6:00-22:00)进行;对距居民区150m以内的施工现场,噪声大的施工机具在夜间(22:00-06:00)应停止施工。

2.3 控制施工用水污染

对于冲洗砂石料的废水,它的悬浮物含量大,需建专门的沉降池,对悬浮物进行沉淀后再进行排放。澄清后的部分废水还可用来对公路施工工地进行洒水防尘,以实现重复使用,既减少了污染,又节约了资源;对于混凝土养护的废水,可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以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对于机械和车辆冲洗产生的废水,应尽量要求施工机械和车辆到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修理,减少在施工现场冲洗器具和设施造成的废水量;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民房作为固定宿营地,使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排污系统后被有效处理。

2.4 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

对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等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对于有回收使用价值的,集中回收使用;路基开挖废土除了部分用做回填外,还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弃土应设立弃土场,进行集中处置;对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并将有价值的的物料集中处理或交由废物收购站处置;对于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并设置专职卫生清理人员岗位来专门管理。

3 建设单位在公路施工中环保管理措施

3.1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审查

在施工招标时,应将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情况作为综合评价的条件之一,要求施工单位重视环境保护并拟订针对详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施工环保方案。

3.2 通过合同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环保的充分重视度,应在施工承包合同订立阶段,就及时增加有关施工环保方面的相应款项,明确承包人对保护环境、土地复耕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合同条款对公路施工沿线的居民安全、道路使用、文物保护等也应有相应规定。通过合同中的明确规定,动用工程支付手段的调节作用,将项目施工中环保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3 加强与环保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

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建设单位应成立项目专项环境保护指导小组,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配合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工作,规范公路施工中影响环保的相关做法,并对施工操作程序提出必要的环保改进建议。

4 结束语

公路项目施工不应改变和破坏原有的美好环境,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因此,公路施工应防治污染,保护好周边环境。公路项目的建设,虽然能有效拉动了区域GDP的增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环境一旦被破坏,往往是难以恢复的。因此,在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完善环保管理工作措施,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