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是我国柠檬的重要产地。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柠檬的消费量的上升。安岳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对区域经济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进行区域规划有着良好的示范效果,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从政策、政府机构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因此本文将选用安岳县的例子,对区域规划进行分析。将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管理的有关方法进行探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介绍

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是“安岳柠檬之乡”,现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安岳建设成全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现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29个,柠檬栽培面积26万亩,1800万株,其中出口备案面积1万余亩。2008年鲜果产量10万吨,果农鲜果收入5.6亿元,总产值10亿元,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现已成立安岳绿峰柠檬专业合作社、安岳普州柠檬专业合作社等柠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柠檬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能力5万吨,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系列产品十多个。

二、案例分析

产业布局是产业规划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分析产安岳县的柠檬产业布局,以此来梳理出产业规划尤其是县域产业规划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第一,地理位置因素。“柠檬”产业可以说作为安岳的支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而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加速过减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因素不仅关系到自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国道319、省道206以及建设中的内-安-遂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成-安-渝高速公路、绵-遂-内-宜铁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成都至重庆、南充至泸洲、遂宁至内江、资阳的捷径交点。交通便利,这句为安岳的产业布局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对对安岳来说,有利于发展和布局其柠檬产业。柠檬可以快速运出,对外交流方便。

第二,自然因素。柠檬性喜温暖,耐阴,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冬季温暖,年温差小的地区,适宜于年平均温17℃-19℃,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200℃-6500℃,1月平均温6℃-8℃,极端低温大于-3℃,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于1200小时的地区均可栽培。在年平均温小于17℃的地区,有短时-5℃低温和周期性冻害的地区,不宜做露地经济栽培。对土壤、地势要求不严,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丰富、保湿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值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而安岳在四川盆地中部,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植业发展,尤其是柠檬的种植。四川东部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199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县上成立了柠檬生产开发办公室、柠檬研究所,技术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安岳柠檬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柠檬基地乡、镇18个,定植柠檬800万株,10万亩,2000年产鲜果3万吨,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以上。2010年可达20万亩,25万吨以上的设计规模,柠檬产业将逐步成为安岳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是安岳地方经济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安岳自身在机构设置上,则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在安岳设立了相应的柠檬产业局,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进门产业局制定柠檬产业的发展,并进行相应的协调。以专业化的视角来打造安岳柠檬,负责相应的生产技术、柠檬科研、以及协调企业对柠檬的研发工作。因此在政府机构中设立相应的专业部门负责有关柠檬的一系列工作对安岳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柠檬产业局在安岳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应当说类似于官方“智库”但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权限但也相应的承担了安岳柠檬发展更多的责任。柠檬产业局在职责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拟定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宣传、培训、指导及信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抓好柠檬品牌建设、文化建设。这样将整个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他一切有关柠檬产业规划以及实施的权利“下放”;但有相对“集中”到一个权力部门手中,有利于产业政策的集中于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结论

突出“本土”特色,加强文化输出文化上,以个性化体现差异化。文化,也是一个经济体的一个软实力的象征。而安岳县在利用自身有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柠檬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组织结构内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对柠檬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区域产业规划中我们的政府或者管理者的角色与位置的选择影响到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安岳政府网[DB/OL].

2、安岳柠檬网[DB/OL].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规划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交通规划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虽然我国现在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和发达家相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再加上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越来越强,对区域化地区进行交通规划成为政府比较关系的问题。只有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好,才能促进区域化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

一、区域交通规划的原则

在对区域交通进行规划过程中,首先应该确定规划的原则,交通规划原则是区域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只有确定好规划原则,区域交通规划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对交通运输进行规划时,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因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交通运输进行规划时还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继续发展。因为在对道路进行规划时会对环境造成损伤,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构造环保型经济发展。与现有道路相结合原则。对区域道路交通进行规划时,还要考虑到原有的道路交通,只有将两者进行完美衔接,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原则。因为城市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对区域交通运输进行规划时还应该考虑城市整体的进步发展,这样区域化的城市发展才能更好的带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二、区域交通规划的现状及需求预测

(一)区域交通规划的现状

针对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结构,在对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应该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结构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比例合理。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网络发展已经较为完善,铁路、公路以及水路已经交叉成网,在运营过程中相互关联。

(二)区域交通规划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因为主要的交通网络已经相互交叉,但是对交通网络的线路分布不平均,每种交通网络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交通网络运输过程中运输比例不协调,导致出现各种交通发展问题。

对区域内交通网进行规划还应该考虑枢纽存在的问题。在对区域内交通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站场问题。比如人员的换乘问题、现代化的运货场以及物流中心等,运输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规划中,机场所占的比例较小,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满足相关需求,而且飞机运输在实际应用当中成本较高,机场位置比较偏远等,这些问题都限制着飞机运输的发展。针对水路运输,港口普及率较低,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布局不合理,这也影响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造成港口发展缓慢。

(三)区域交通的需求预测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在交通运输规划过程中要有长远的眼光进行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将影响的因素考虑清楚,然后再以区域经济的交通运输量当做基础,进行合理的推算,建立相关的模型,对未来区域交通进行合理预测。在预测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影响问题,这样才能获取全面的预测结果。

三、区域交通规划建议

(一)对区域内交通进行规划时,当地政府应该首先对经济发展与交通规划之间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适应性进行分析时,应当根据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方向对交通问题进行规划,然后对区域内的空间资源进行配置,进而不断加深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不断发展,使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进行全面的协调发展。

(二)对区域通进行规划时还要注意制定区域化交通发展差别战略。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时,区域政府应该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长期规划,然后再对区域内的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不同经济体系相互促进,这样就能使经济与交通进行合理发展。

(三)在对区域内交通进行规划时,当地政府一定要有长远眼光,这样对区域经济进行交通运输规划时才能使经济与交通协调发展,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对区域内交通进行规划时要适当的加快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使经济与交通运输同时发展,在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实现区域经济互补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当中的大市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还要对交通运输制度不断进行规范,对运输制度规范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区域内经济利益,然后对道路规划制定相关的规范措施。区域内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这样才能使交通运输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还要对区域内交通运输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这样才能将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共享,进而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成本。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贵阳市;立体绿化;发展对策

1 引言

城市一方面是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的集中地[1]。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消耗,在发展和消耗的矛盾当中,如何找到一个科学的方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对于目前正高速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城市的低碳化和生态化良性发展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2]。

低碳生态城市是将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3],是实现”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环境。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居民最容易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城市绿化包含了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体条件,选择各类适宜的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中,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表面[4],起到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立体绿化重要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桥体绿化等形式,这些不同的绿化方式可以增加城市三维绿量,它们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贵阳市立体绿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符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立体绿化成果较少,为此,本文以贵阳市城区立体绿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 贵阳市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立体绿化重视不够,绿化面积较低

就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见高楼林立,整个城市显得生硬,没有生机。这种现象一方面在于设计者们在设计之初没有做好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是建筑的使用者很少能意识到立体绿化对于建筑本身和楼宇里面居住或办公的人们身心带来很大的好处,很少居民会主动做一些屋顶或是露台绿化来改善自己所居建筑空间环境。就贵阳市区而言,绿化面积低于30%,其中立体绿化面积更低,这与相关部门提倡的环境优先、生态建设不相统一。

2.2 立体绿化的覆盖面不广 ,管理不够

贵阳市目前城市中立体绿化较少,目前局限于部分学校、老住宅建筑、较少的新修建筑和一些高架桥。比如,贵州师范大学,全校就地环学院楼顶做了一些实验必须的苗圃,主要是实验用的苗木或者蔬菜花卉,整个校园很多建筑都不曾有屋顶或墙面绿化。偶尔有较早的老式建筑做了墙面绿化,采用的植物基本上都是常春藤或爬山虎。还有市内某些高架也星星点点的看见一些绿化。就这些简单绿化覆盖面积都不大,而且由于管理疏漏,有很多立体绿化植物死亡或是长得杂乱无章,影响了整体环境效果长期没有人管理。

2.3 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单一,布局形式简单

通过调查发现,贵阳市立体形式简单,阳台绿化、构筑物中花架绿化相对较多,壁面、屋顶和其它形式的绿化较少。在立体绿化中植物种类选择单一,目前,运用的攀缘植物种类主要有爬山虎、紫藤、常春藤、凌霄、牵牛花,其它植物运用得很少,屋顶绿化主要是草坪和八角金盘、女贞、黄杨、杜鹃等常见灌木花卉,从观赏的角度出发,变化性不大,丰富度不高,缺乏整体美感。在布局形式方面大多数采用点种植,面和线布置,缺乏层次上的变化。

2.4 立体绿化技术落后

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比,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对植物种类选择、种植基质、种植床设计[6]、管理养护等都有一定要求。不管是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还是后期养护管理技术人员,贵阳都缺乏。这种背景下,导致该市的立体绿化工程项目难以开展。

3 贵阳市立体绿化发展对策

3.1 大力宣传,政策引导

调查表明,贵阳市立体绿化在城市总体绿化中所占比列较低,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由于立体绿化具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美化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消除或者减轻城市中的“热岛”效应[7],科学合理绿化可以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可以通过媒体或其它媒介形式大力宣传城市立体绿化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途径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中来,以主人翁精神支持和建设好自己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3.2 合理配置,兼顾植物造景

贵阳市植物资源丰富,能用于立体绿化的植物资源也比较多,但由于技术、人为等方面原因使充沛的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进而影响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在做立体绿化设计过程中,本地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尽量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品种,内外搭配不仅能让植物生长良好,也能够更好地展现植物的造景效果。

3.3 增强新技术研发、加强管理

目前,国外许多城市垂直绿化的现状和研究普遍优于我国,它们的技术值得借鉴,如美国和巴西某些城市出现的“生物墙”(将墙砌成空心,内填种子及树胶、肥料等混合物并供以水分从而形成绿色围墙)。Fukuzumi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或倾斜墙体表面绿化的植物种植技术。要做好贵阳市的立体绿化工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研发一些适合当地植物生长的新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做好充分、细致的后期管理工作,才能是立体绿化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4 结语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在低碳生态城市工作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追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立体绿化”正是实现低碳生态城的有效途径之一。立体绿化对生态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环境空间类型,去设计立体绿化的方案,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城市立体绿化的布局形式,增加植物种类,提高立体绿化面积,并做好立体绿化景观的保护工作,最终使人类真正居住在一个大自然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迅,曹广忠,徐文珍.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2 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其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0(5)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真实写照。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这个问题上,只有掌握“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的原则,才能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这块“大蛋糕”。

为此西村因地制宜,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以下壮大村集体经济计划。

1、做好集体土地资源管理。村集体土地是集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西村实际,加强集体土地管理和使用。一是要摸清底数,建好台账,对村集体土地闲置、使用情况加强管理,摸清底数,为进一步发挥集体资产作用奠定基础。二是严格执行土地发包相关规定和流程,结合西村土地发包实际情况,做好年度土地发包使用工作,确保发挥增加集体经济作用。

2、科学规划,谋划产业布局。围绕西村产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等基础条件,密切结合村情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围绕西村产业发展规划,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在服务业、种养殖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方面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工作力度,推动形成西村产业布局。

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一、新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1.发展现状:

(1)资产负债情况

从2009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121个村委会,1458个村民小组),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45046万元,与2008年的30640万元相比,增长14406万元,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2009年新农村建设项目多,向上级争取资金大幅上升;二是三江公路征地补偿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负债4001万元,其中义务教育负债50 万元,道路建设负债380万元,兴修水电设施115万元,卫生文化设施1012万元。

(2)收入支出情况

据2009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45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97万元,占总收入的15%。在121个村委会中,当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70个,占总体的58%,当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51个,占总体的42%,其中有经营性收入在在5万元以下有49个。2009年全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3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682万元,其余都要由村集体经济自行解决。

从以上数据结合实际调查情况看,新平县有不少的 “空壳村”、“负债村”存在,村级集体经济状况非常薄弱,村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大削弱。

二、存在问题

新平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大部分没有经营性收入,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及其有限,有的连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 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以镇带村、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如桂山的克租克小组,依靠良好的区域优势,多方引进资金,建成了电子城,既盘活了资产也增加了集体和农户收入,而偏远的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人才短缺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集体经济既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而这两方面恰恰是目前农村中最缺乏的人才。加之部分村干部缺乏市场营销知识,所以许多村干部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信心不足、办法有限,即使是已经实施了以镇带村项目的村集体的发展也受制于管理人才短缺。

4.项目效益不明显,缺乏带动示范效应。由于市场、技术、人才、时间、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已经实施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部分村级债务沉重,2009年村集体经济共负债4001万元,平均每个村委会负债33万元,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6.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新平县各乡镇仅有1至3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跑,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1.要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加大激励扶持力度,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镇村要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级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政策从优。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要加强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尽管有些村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大部分村组来说仍然还有许多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二是积极清收村级债权。应回收的欠款一定要想办法回收,加快资金流转,把死钱变成活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