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重庆;统筹城乡;大部门体制;四规叠合;虚拟大部制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64―0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大部门体制在我国的首次提出,意味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经明确,即整合政府行政资源,构建富有综合性、协调性的政府行政体制模式――大部门体制。大部制的主要特征:“大”,即组织规模大、职能范围广;“少”,即世界上主要国家大多在12~19个部门;“合”,即实施大部门体制的目的之一是整合行政资源;“协”,即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把职能相近或相关的部门组合在一起,而是有机的整合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协同行政。

一、重庆“四规叠合”创新实施

中国大部门体制的全面实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而在政府运行中,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地探索、创新,使大部门体制在地方推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运行方式。重庆市“四规叠合”是实施和运行得较好的一种模式。

(一)“四规叠合”推行背景

2008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召开了一次“两规协调”推广会。目前,广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已经开始“两规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验。重庆市在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2008年初,也开始“四规叠合”的探索(在市内的四区两县)。

所谓“四规叠合”是指将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叠合,整合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实质是大部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重庆市能够在全国率先推行“四规叠合”试点,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1.“四规叠合”探索创新,是重庆面对其特殊的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严重的城乡二元困境这个现实市情,需要打破规划部门的分割局面的诉求;是在“314”总体部署背景下,按照重庆市经济发展“六个翻番”的要求,积极谋划新形势的发展新思路和新目标的需要。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不久,《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在现有城乡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原则,重庆市已经建立起市域、区县和镇域的三个层次分明的城乡规划体系。而区县规划是地方城市规划的重点,由区县规划叠合,带动市级优化,推动乡镇规划,使地方城市规划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此,重庆市开始推行“四规叠合”。

2.2007年6月重庆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重庆主城九区已经实现了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11区县设立了独立的规划管理部门,但需要改变区县乡镇农村的规划及其管理依然薄弱的状况。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当时的调研表明:所调查的12区县所辖的87个乡镇中,有4个区县政府,10个市级部门编制完成各类规划达195项,涉及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未经审批的手续和审批手续不全的违法建设大概141个。仅都市区南山风景区的规划,重庆市规划局、园林局和林业局都有其规划编制成果,各自确定的规划用地和建设规模不统一,单纯地进行整合后,建设总规模过大,与总体规划相冲突。规划不协调的直接后果是:产业发展规划混乱,城市总体规划不健全,环境保护得不到改善,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浪费,不能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几规“打架”。

3.需要解决过去地方政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因不同部门均从自己部门工作出发而出现各自为政、地方城市发展规划极为不协调的问题。过去,产业发展规划由经济发展部门制定,强调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由土地部门编制,指导思想是保护耕地;城市建设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重点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由环保部门考虑,意在保护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四个规划编制部门互相不通信息;资源独享,并且编制标准不一、技术手段有差异,因此无法对接协调。推行“四规叠合”,在落实同一指标时,相关部门要统筹商量,可以避免事后协调。之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四规叠合”,其根本缘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严格保护耕地政策。

“四规叠合”的推行,有利于破除“四规”所涉及的部门利益之争,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产业、城乡、土地和环境等部门互通信息,统一行业标准,可以实现科学规划和互通有无,做到“一个规划,服务经济”。

(二)“四规叠合”实践情况

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整合规划资源,形成规划合力,实现空间协调、项目落实、调控统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宏观作用的必然要求。

1.“四规叠合”的实施

各试点区县积极推进“四规叠合”。成立工作协调小组,由区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工作总体协调;区县发改委、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部门在各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中介机构参与“四规叠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注重规划创新。试点过程中呈现不少工作亮点:创新性地将人口规划纳入规划叠合,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思路,注重经济布局与人口布局的协调;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等方式,解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立规划部门联席制度,通过定期交流沟通,强化了各分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注重谋篇布局。抓好城乡协调一致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规划,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平台;抓住重大项目及重点产业布局契机,力求实施一个重大项目带动一片城乡发展、实现一方城乡统筹;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建筑劳务外包重点,大力发展外派劳务经济;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社区建设新模式;探索“能人治村”思路,狠抓示范村、试验村建设。

注重规划重点。突出对现有四大规划的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目标与开发原则,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及布局等重大课题的规划研究。着力探索解决重 点开发所需空间资源不足的途径,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努力通过集约节约开发,城乡一体开发等多种形式,高效益利用空间资源。

2.规划部门的定位

区县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组织起草“四规叠合”规划方案,负责规划期(2008―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等。

区县国土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负责研究确立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板块;负责规划期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总量、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测算论证;负责生活空间、产业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三大空间落实的研究和资料提供;负责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耕地规划平衡表、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等图表资料的提供和编制;负责提供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耕地数量及空间分布、地质环境、石漠化等方面的资料,组织研究全区县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

区县规划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城乡总体规划,提供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地理空间数据等方面的资料;配合参与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负责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控制要素及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即三空间两布局)的控制要素的方案测算、图表绘制、资料提供和成果研究。

区县环保局:按规划时序(2008―2012年)要求,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负责提供全县生态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现状、环境容量等方面的资料;负责全区县主体功能区环境保护政策的研究;负责规划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自然人文保护区面积等控制参数的研究论证和资料提供;负责规划期生态空间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区域,包括林地、草地、山脊线、水域,自然人文保护区等面积及布局,重点控制要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包括文化自然遗产,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研究和资料提供。

其他相关部门:水利农机局负责提供全区县水资源、水土流失等方面的资料。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全区县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动、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资料。交通局负责提供全区县交通现状及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气象局提供全区县气象资源和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林业局提供全区县林业、森林公园、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湿地等的现状和规划(2008―2012年)。农业局提供农业区划,农村污染防治等资料。经委、工业园区提供全县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发展及产出强度等方面的现状和与规划时序一致的规划资料。旅游局提供全区县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等方面资料。

(三)“四规叠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规划编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进行的步骤差异、标准差异、技术差异,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具体叠合轻体制创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技术层面、内容规划布局思考较多,但对如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思考太少。

二是重形式轻融合。注重叠合的形式创新,而在真正的“四规叠合”上显得不足,存在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叠合矛盾。

三是重规模扩张轻结构调整。对建设用地、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指标较重视,但如何集约节约资源,挖潜建设用地思考不足。

2.完善规划编制的建议

首先,给予“四规叠合”试验区县相关政策。主要是:(1)土地政策,允许区县域内占补平衡,并可先占后补;(2)财政政策,按照不低于库区产业发展资金的标准和额度设立市级综合配套改革专项资金,支持试验区县先行先试;(3)金融政策,支持试点区县设立村镇银行或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引导社会闲散资金转变为社会资本,缓解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制约;(4)改革行政体制,允许区县级政府整合行政资源,在机构总量控制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机构,允许区县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乡镇建制。

其次,探索“四规叠合”的相关问题。主要是:(1)完善“四规叠合”的组织机构,在横向上,成立规划协调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各层各类规划,在纵向上,成立市级部门职能联席会议制度;(2)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即如何通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腾换出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3)探索同一功能区范围内,在总量规模控制下,对已规划建设用地与未规划建设用地进行置换的方法和途径;(4)探索区县域内的国土空间综合评价,根据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功能区划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的具体布局。

二、重庆大部门体制创新路径

我国大部门体制的实践起点,可以追溯到:首先是2000年,湖北省随州市开始“大部制”改革;2000年,海南省以“大交通”思路设置交通厅,负责地方航空、铁路的规划和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城市交通行业管理;2004年,成都市提出并实施“大农业”、“大水务”、“太交通”;2005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启动;2006年,深圳建立“大交通”、“大文化”的体制。重庆市“四规叠合”探索成功,为进一步积极探索适合其统筹城乡的大部门体制创新打下了基础。当前,《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更加需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重庆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以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重庆大部门体制的进一步创新,笔者提出如下思路。

(一)创设统领机构

市委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方案和措施,监督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教育培训处”、“卫生保健处”、“社会保障处”、“综合管理处”、“社会团体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市委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委员会”,市政府成立“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局”,两个机构合署办公,其职能:贯彻落实国家商务部与重庆市签订的《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方案和措施,监督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机构下设“统筹进出口处”、“统筹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处”、“统筹资源处”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组成。该机构由市委书记或市长直管。

大部制改革最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大部制和大党委制之间的制度整合,二是如何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不协调。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按照十七大确定的“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的要求来实施。也就是说,地方党委可以直接领导政府,但党委工作部门只是党委的参谋职能部门,不应去领导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

(二)整合基层部门

乡镇实施综合部门管理体制。合并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内设机构。将乡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等三大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三个综合部门:政务综合部门(主要负责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行政事务工作)、经济发展部门(主要负责有关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招商引资等工作)、社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教育、调解处理民事纠纷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村镇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主城区实施“大社区”管理。在主城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将原街道办事处职能移交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社区或非政府组织,实施“大社区”管理。城市治理架构实现市、区两级政府和“大社区”自治组织的体制。区政府在“大社区”直设社区行政服务站,负责社区的行政事务。街道原来承担的一些政府职能由非政府组织承担。

基层地方可以更多地考虑“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部门管理的范围可以更加宽泛,并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合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部门。这样,可以解决同一事务由党政分别设置机构管理的“双头制”和权力双轨制引起的相互扯皮的问题。只有这种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变革,才能解决党政在实际运行中的配合、协调。整合党政部门是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三)虚拟大部门体制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一、商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形成

商洛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既是革命老区和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区和关中生态屏障。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一区六县,总人口240万人,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3.8%。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及旅游资源,素有“秦岭药库”、“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之美称,“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享誉全国。现已探明矿产资源60余种,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处于我国280多个地级市的第一台阶。改革开放后,为使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洛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探索,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因工艺技术落后,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19座(处),其中尾矿库118座,占陕西和全国的38.4%和1%,堆积量达4600多万吨,既占用大量土地,又污染环境。加之商洛地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这些尾矿及尾矿库长期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

如何把握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能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又能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消除尾矿安全隐患,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目标,商洛市委、市政府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于2009年7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立市”为第一发展战略,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出了“微循环抓生态企业、小循环抓生态园区、中循环抓生态产业链条、大循环抓循环型社会”的工作思路,走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融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循环发展路子,以及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目标。

二、商洛发展循环经济所作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商洛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章节,并先后编制实施了以循环发展重大项目为支撑的《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和《商洛市创建国家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等规划和方案,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二)健全了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商洛市各县区政府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了正县级和正科级建制的市县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成立了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出台了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办法,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市政府将循环经济纳入县区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与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

(三)出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

继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之后,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2012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推进循环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材料产业循环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意见都以循环发展为主线,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及扶持政策。设立了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市县区每年筹措不少于5000万元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和不少于2亿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十大产业链、20项标志性工程建设以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四)强化了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

成立了陕西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商洛分院、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研究院,并设立了钼、钒、氟、锌、新能源和新型建材等七个研发中心,同时,还成立了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启动了循环经济和尾矿利用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工作。

(五)构筑了循环经济发展载体

把加快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抓手,策划的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家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设立的10个县域循环园区9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循环工业集中区,规划了商丹园区与现代材料产业十大循环产业链和20个循环发展标志性工程,布局了六大类85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同时,为了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成立了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企业会员已达67个,编制上报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方案以及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和“双百工程”循环发展骨干企业实施方案。2012年入园企业达289户,其中国内外500强企业21家,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4%,园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逐步凸显。

(六)发挥了循环企业和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成立了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制定出台了认定办法,已有3个工业园区、17家循环经济企业和2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被认定为市级试点单位,1个园区、3家循环经济企业、16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了省级认定。《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实施意见》重点布局的有色金属、新能源、新型建材、生态旅游等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8条启动建设、5条基本建成,20个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16个在建。《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重点布局的太阳能光伏、钒材料及新能源等10条循环发展产业链9条启动建设、7条基本建成。商丹园区被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和“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

三、商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商洛循环经济在陕西乃至全国有了一定影响

近几年,商洛市按照循环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的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着力建设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城市)、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西安第二生活区”三区及“西部现代材料工业基地、西部现代中药基地、优质绿色食品基地、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四基地知名度不断提升,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北京循环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部门单位、相关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商洛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商洛循环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创造了陕西乃至全国“十个一”亮点。如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编制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探索出了“一核心二支撑三联动”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商洛模式”,即以创建国家示范基地,带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和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组织保障、示范带动、协会搭桥三方联动,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商洛市为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陕西省也在全省推广商洛循环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经验。

(三)商洛基本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产业体系

一是以农、果、茶、畜、沼、菜、加为链接的具有商洛特色的循环农业体系日趋完善,倾力培育的核桃、板栗、茶叶、畜牧养殖、蔬菜、马铃薯、黄姜、道地中药材基地初具规模;启动建设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庭院三大循环发展产业链。二是以商丹园区与县域工业集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循环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循环经济规划布局的太阳能光伏、氟材料、钒材料、钼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等十五大循环发展产业链启动建设,建成了比亚迪全产业链光伏、山阳五洲钒及钒系列深加工等40个循环发展重点项目。三是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电子信息、金融保险、特色文化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日臻完善,建成了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国家级森林公园,形成了十大旅游景区和3条精品线路,成功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市;以商山物流、商洛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等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产业链初步建成。四是保障循环发展的重大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7县区垃圾、污水处理厂(场)建成运营,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流域治理不断加强。五是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循环消费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建立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乡镇(社区)回收站为核心,上连回收(加工)企业,下接村级流动回收员,点面结合”的县、乡、村三级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体系。六是以人为本的生态人居体系日益完善,强力推进城市粉尘污染治理、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利用、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工程建设,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地热利用面积达到172万平方米,市区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3平方米。七是节能环保体系基本确立,2012年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6.82%,是陕西省能耗最低的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2011年削减2.36%、1.94%、6.42%、5.65%,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51天;丹江、洛河等6条河流19个断面水质100%符合功能区规划标准,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100%达标,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远远好于国家和省内要求标准。

四、存在困难与建议

一是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国家和省内用于引导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较少,示范引导作用不够明显。二是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和省内目前还没有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各地的工作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不能有效评价循环经济发展。三是科研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研领军人物、专家团队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投入较低,技术、装备引进机制尚不完善,科技对循环经济的支撑相对乏力。四是循环发展不够平衡,县域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工业和农业发展较快,服务业刚刚起步,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和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园区基础设施、消费体系建设等相对薄弱。五是宣传引导还需加强。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成立《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顾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

二、步骤及进度

《方案》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即在各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编制的基础上,汇总编制全区总方案。

第一阶段:确定工作安排意见,起草《实施方案》框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于**年8月底前报市政府。

第二阶段:**年9月20日前,落实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同时进行全区《方案》的“总纲”和“布局”编制工作。

第三阶段:**年9月底前,起草《方案》初稿。利用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的工作基础,参照市实施方案的编制思路,有针对性地深入调查研究,起草初稿,于9月底前报市政府。

第四阶段:**年10月,修改完善《方案》。10月10日至15日,以方案初稿为基础,广泛征求领导小组成员、专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形成方案送审稿,于10月底前报市政府。

三、分工与责任

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及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编制15项专业(行业)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方案》。

(一)《**区商贸流通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经贸委负责编制。滨江集团、华旭集团、狗不理集团及各商业公司分别编制各自的发展方案,并纳入《**区商贸流通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中。

(二)《**区教育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教育局负责编制。

(三)《**区体育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体育局负责编制。

(四)《**区文化和旅游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文化旅游局负责编制。

(五)《**区社区服务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政府街道办公室牵头,组织区经贸委、区民政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区市场办共同编制。

(六)《**区中介服务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计委牵头,组织区教育局、区劳动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共同编制。

(七)《**区信息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信息化办公室负责编制。

(八)《**区科技产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科委负责编制。

(九)《**区都市工业“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国资办(区明星工业园)负责编制。

(十)《**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招商办负责编制。

(十一)《**区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经贸委牵头,与工商**分局共同编制。

(十二)《**区城市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建委负责编制。方案应与市规划建设系统部署的“十大工程”计划相结合,包括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旧房改造、南市改造、交通建设等相关内容,方案年限为**-2010年。

(十三)《**区城市管理“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市容委负责编制。方案应与市规划建设系统部署的“十大工程”计划相结合,包括环境综合治理、绿化建设等相关内容,方案年限为**-2010年。

(十四)《**区提高投融资能力“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国资办牵头,区经贸委、区财政局、区招商办共同负责编制。包括优化国有资产,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提高区域经济的投、融资能力等。

(十五)《**区支持“三步走”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由区人事局负责编制。包括人才开发、引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等相关内容。

各专业(行业)实施方案主管部门应要求下属单位同时编制《“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并将基层方案抄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的汇总,全区方案的起草、论证和修改工作。

未承担具体编制方案任务,但涉及经济指标论证、项目建设论证的部门应积极配合方案编制工作。

四、编制要求

编制《方案》要根据我区实际,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发展重点,安排重要项目,提出保障措施,将全市《“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进行深化、细化和具体化,体现务实的工作思路。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把编制《方案》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为今后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各编制部门主要领导具体负责,组织专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专业(行业)实施方案。专业(行业)实施方案涉及多个部门的,其组织和论证工作由承担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的牵头部门负责,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专业(行业)实施方案经论证、审定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突出高标准,注重可操作性。每项工作都要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项目、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等,注重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同时要有明确的时间进度要求。

1.创新思路。突出“争”字,增强紧迫感。要拓宽视野,从全市、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发展规划,从更大的范围寻求发展机遇。根据我区的优势和特点,提出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和思路,避免规划的雷同和项目重复建设。

2.明确发展目标。要有结合总量目标、功能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做到定性目标与定量目标的,既要高标准,又要能够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跨度是从**年至**年,并按**年、*、*年、*年分别提出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指标。凡涉及经济活动的专业(行业)实施方案必须采用的经济指标包括增加值、经营收入(销售额、营业额、工程结算收入、成交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及固定资产投资额,其他指标根据本专业(行业)实际情况采用。

3.明确发展重点。要有项目作依托,每个领域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和投资策划,确定重点发展行业,规划一批具体的建设项目。

4.明确实施步骤。有可行的措施作保障,确保实施。

(三)做好《方案》与规划、重点工作的衔接。

1.各编制主管部门要积极与市级主管部门沟通,做好与全市《“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五大战略举措发展规划的衔接。

2.做好与“十五”计划和即将编制的“十一五”计划的衔接。“十五”计划有些好的内容可以纳进来。同时,根据新形势和新的目标要求,前瞻性地谋划未来8年的发展,作为“十一五”计划编制的基础。

3.要与全面落实区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八届三次、四次会议明确的发展思路相衔接。充分考虑**区“三区三带”建设、八里台地区、五大道地区、黄家花园贵阳路地区的发展。将经济发展和功能布局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与经济布局调整的衔接。

4.要充分考虑当前属地纳税和在地统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原则上以当前管辖范围为基础,同时结合辖区范围考虑发展思路,安排发展布局。

(四)精炼文字,抓紧时间。文字数量上不作具体要求。专业(行业)实施方案上报时间为9月22日。要求报送的电子文件可采用WPSOFFICE、MSOFFICEWORD、CCED软件编制。报送方式采用电子邮件或软盘。电子邮箱为**,联系人:**联系电话**。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一)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有专业21个,涉及文化教育、农林牧渔、轻纺食品、旅游、土建、制造、财经等九大门类。经过多年办学,多数专业已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有的已办出一定特色。但专业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专业师资较弱、教学条件不足,有的专业缺乏特色,特别是与眉山支柱产业相对接的专业少,每年在眉山本地招收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发展规划不足,专业布局科学性不强在新专业开设时,学院对社会潜在人才需求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粗放性和盲目性特征;有的同属一个门类的专业分设于不同的教学单位,不利于教学资源的统筹安排与合理利用,不利于专业集群的打造;有的专业市场需求面窄小,一旦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将会对该专业的生存、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形成冲击。2.专业结构欠合理,未能全面覆盖区域产业集群对长线、品牌专业的建设重视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眉山产业集群的需求不配套。企业需要的一些专业,或因资金短缺,基础条件差;或因办学观念保守陈旧,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建设缺乏重点,专业吸引缺乏亮点,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高。3.人才培养模式老套,未能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要求不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实践等基本沿袭本科教育的套路,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姓高名职的属性没有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二、高职教育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地域性特征。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方面的作用,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抓住区域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服务产业经济的专业集群建设,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学院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组建“政行企校”职教联盟,选派干部到政府产业部门挂职,促进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形成产教结合合作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覆盖区域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专业集群;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创设校中厂、校中所、校中站等,培养大批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二)课程建设应融入区域产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加大本土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需,以开发实践类课程为主,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打破学科限制;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教师应成为连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纽带

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制度,定期对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计划。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实施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会签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收集一线工作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带项目下企业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练就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实训基地应成为学院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

学院应面向眉山产业经济的发展,紧扣机电、物流、旅游、农牧、食品加工、文化教育等产业,建设一批开放型、生产型、共享型的实训基地。根据区域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推出培训项目,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根据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对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研发等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根据企业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学历提升教育;根据改善民生、服务就业与再就业的需要,对无业、下岗失业、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根据社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服务,提高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密切学院与社区的联系;积极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实训基地向中职师生开放,通过中、高职的紧密衔接,更好地为区域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学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社区教育和服务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桥梁、地方高职院校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

(五)科研应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加强“政行企校”科研合作,以区域经济建设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校合作等横向科技项目研究,以科研成果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又将生产一线最新应用成果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促使校企文化融合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林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影响下,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需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在查找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未来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1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1.1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在相关调查

和研究中发现:现阶段开展的各种管理工作举措,仍然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对于整个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和相关的规划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林区在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了盈利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林区的保护,出现许多森林资源被破坏、管理措施不科学的问题。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天然林的面积达到了206381.5hm2,但在林区的规划方面仅有个别的班组强调了对林业的生态保护。

1.2森林资源管理方案落实不到位

从林业机构的组成来看,林业局是全县制定林业计划、指导生产的职能部门,林业局设有局机关行政办公室、财务股、人事股、资源林政股、政策法规股、防火办、产业办、野保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营林站、农村能源站、资源监测站、公益林保护管理站、林政稽查大队、松山保护区管理所和9个乡(镇)林业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形成从上到下的管理网络,林业机构齐全。虽然在林业部门中已经设置了相关的管理方式,但是下属的部门在执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3缺少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法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的林区都没有完善的管理方案,照抄照搬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在相关的监督方面还未制定完善的举措,缺乏对管理的监督,林区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相关的数据显示,在彝族自治县的林业用地中,虽然林业的总用地量较大,但宜林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52%。另外,在林地管理的工作中,约有25177.9hm2未进入到林业管理体系中,约占当地林地总面积的10%。由此可见,缺乏合理的管理方面,对于林业用地的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管理,做好宣传

为了更好地推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引导工作,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强化和明确各级林业管理部门的责任所在,并且要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在管理方面,要细化工作内容,将工作落到实处,从这方面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与其业绩进行挂钩,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如果在计划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与实际不相符的状况,要及时调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林业部门需要不断地普及工作人员相关的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度和相关管理举措的认识,从而有效解决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定期召开相关的会议,为社区的民众普及生态知识。

2.2更新管理设备与技术

当前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今后的林业资源管理的工作中,也需要充分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作用,为林业资源的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为此,应不断升级和更新相关的管理设备,同时,有效整合资源,促进现代化林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健全林业法规,将其落实到位

从林业的特点来看,作为我国的一种基础性产业,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部门在管理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制定了众多的法律法规。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林业法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应的,在利用这些举措开展相关工作时,这些管理举措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在今后的工作中,若想保障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发挥法规的积极作用。

2.4规范林地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在林地的管理中,需要按照国家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和管理措施,推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在进行林地测绘时,需要营林企业在完成了相关的测绘之后,将数据传输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再次检测,最大程度上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其中的收费问题,需要在使用者的使用期结束之后,将其归还为所有者。如果政府部门发现个别林区存在非法开采的问题,需要严厉打击,保障林业资源的开采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开展。

3森林资源管理及生态林业发展方向

3.1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今后的工作中,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核心,并根据不同林区的发展状况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保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和重点内容,促进二者的协调开展,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将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保障相关的管理举措能够严格贯彻和落实。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调整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目标,以节约资源为目的,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

3.2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在今后的工作中,林业应该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推动林业的综合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从法律规范的积极作用来看,在完善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还可以有效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使得相关的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保障其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整个管理工作中,民众的积极参与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和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在学校层面,教师在上课期间便需要不断为学生灌输生态的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其次,在社会层面,需要加大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生态和法律意识。在社区中,需要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每月或者每周召开相关的座谈会,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森林资源管理及生态林业科学化及规范化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相关的管理方式,促进其向科学化、生态化的方向转变。另外,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有效调整产业的结合。近年来,我国各种森林资源保护法规和法律条例等内容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其积极作用来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行为,并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使得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因此,国家更加重视林业建设,会加大宣传力度,将环境保护及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贯彻到人们的思想中,实现森林保护人人有责的有利局面。3.4政府层面需加强林业发展的重视度和支持力度当前阶段,全县有林产工业企业52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2014年完成林产工业总产值64127万元,比2010年净增38237万元。目前,全县发展种植核桃4333.3hm2,竹子2800.0hm2,澳洲坚果533.3hm2。全县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83173.3hm2,初步形成林化模式、林下禽畜养殖模式、林药模式等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层面需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山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