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安庆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微 安庆 246000)

【摘 要】安庆市位于长江沿岸,城区内山体、河流湖泊较多,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但是市区内的化工产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探讨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制约;规划;对策

1 安庆市城区生态特点

1.1 概况

安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严寒期短。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安庆市城区紧邻山体、四周水网密布,南面长江、北靠龙山、临近破罡湖、西有皖河、石门湖、东有长江。城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古生代褶皱带的长江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步降低呈三级台地,西北山丘地面高程20~700米,东南大片圩区地面高程9~13米(56年黄海高程,下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岗地和阶地,东南为长江冲积平原,其间湖泊广布,岗冲起伏,沟港迂回。

1.2 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全国及省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安庆市城区属沿江平原区中沿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与洪水调蓄生态区、沿江重点城镇人居保障功能区。面朝长江,中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反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将对于生态保护用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

1.3 主要保护目标

1.3.1 风景名胜区

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城北,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岳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1.3.2 森林公园

安徽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庆市北郊,包含原大龙山国有林场及周边五横乡、罗岭镇、杨桥镇等共计七个村的部分山场,公园东西约9.0千米,南北约9.6千米。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准扩大经营范围2572公顷,使该园总面积目前达到40.18平方公里。

1.3.3 自然保护区

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白荡湖、枫沙湖和陈瑶湖,总面积50332公顷,核心区15822公顷、缓冲区8328公顷、实验区2618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

长江安庆段长吻鮠大口鲶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面积42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江段,包括皖河口江段和皖河七里湖段。

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7年,是市级自然保护区。安庆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的3个核心区分别设在宿松县新坝至杨湾闸10km江段、大观区的双河口至皖河口10km江段、枞阳县铁铜洲三江口至石矶10km江段。缓冲区指除核心区外的安庆其它江段。

1.3.4 水源保护区

全市水体共划分了2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长江流域1个,石塘湖1个。其中长江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长江左岸安庆开发利用区,起始断面位于海口镇张家大马路,终止断面位于安庆市二水厂下1km,共计河流长度10.5km,石塘湖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石塘湖宜秀开发利用区,涵盖整个湖区面积19.8km2,在《安庆市水功能区划》中确定。

2 城区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安庆市位于长江沿岸,境内湿地、河流湖泊较多,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但是市区内的石化产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未来安庆的发展,必须考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确保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安全。

2.1 城区布局不完善,工业围城

安庆市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厂城一体的重化工城市,由于布局规划不甚完善,造成了工业区环城,安庆工业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老区、经开区罗冲工业园、经开区新城东区),长江大桥开发、迎江工业园区(包括迎江工业园起步区、迎江工业园拓展区)、石化园区、化工园区(包括山口化工园区、凤凰化工园区)。从已有规划的拼合可以看出,安庆中心城以工(产)业主导城镇开发形成了“工业包围城市”功能布局形态,一旦工业园区发生事故,无法进行有效隔离,直接影响安庆居民生活区;安庆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及国家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近年来,一大批重污染高风险的企业落户本市,进一步加大本市环境风险。

2.2 厂城一体,卫生防护距离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安庆市城市布局不合理,中石化在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当中唯一一家集炼油、化肥、化纤、发电四位一体的特大石化企业——安庆石化,位于安庆主城区西部。其生产区域与中心城区一体的格局,给中心城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环境风险和污染影响。静风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生产装置产生的工艺废气难以扩散,影响整个主城区,而其卫生防护距离内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用地作为石化特别政策区,用地性质规划中尚未明确。

2.3 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安庆市现有饮用水源取水口位于长江干流城区中段,取水口上游的化工产业群已逐渐形成规模,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将直接威胁市区饮用水安全;规划中新建四水厂取水口位于工业用水区,与《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安庆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等要求冲突;同时安庆市无城市备用水源地,饮用水源安全堪忧。

2.4 环石门湖区域产业规划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水域面积2.8万亩,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石门湖上游支流源水较小且无径流调节,完全由长江水倒灌,随长江水位变化而变化。自安庆市西门外皖河口进口,由杉木洲后经小新桥进入石门湖,石门湖直接通江,夏季,水域一片,冬季,湖滩显露,具有典型的湿地特色。而环石门湖区域正围绕安庆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是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发展区域。正在建设中的安庆化学工业区的产业定位是:以炼油和石化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线,以煤化工和生物质化工为两翼,重点发展清洁油品、合成材料、精细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加工等产品,成为长江沿线上又一综合性国家石油化工基地。

虽然规划中化学工业区初期受污染雨水由企业收集后送区内污水处理厂,无污染雨水经管网汇流后通过主排水干管自流排至周边水体石门湖和皖河。但这并不能避免事故情况下,大量污水排入皖河及石门湖,这种事故从安庆西小湖频发的污染事件中可以预见,为此市政府不得不拟规划在花亭大沟上游建设10公顷左右的应急净化水体,将石化生产装置区的雨水管网全部联接至应急水体,让暴雨季节的大量地面冲洗雨水经应急水体缓冲后有限制地通过市政管网排入长江,避免含油污水进入城市地表水。

由于皖河、石门湖位于安庆城区饮用水源地上游,因此其地表水环境隐患直接威胁安庆城区饮用水水源安全。同时长江安庆段长吻鮠大口鲶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均处于该水域范围内,一旦发生事故,对安庆长江段水生生态及饮用水安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3 建议与对策

3.1 以大安庆的视角布置化工产业拓展带(下转第258页)

(上接第227页)从城市环境规划角度而言,化工产业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侧风向,河流水系的下游,枞阳以东地区,处于长江安庆段的下游,而且该地区用地较为平坦,可发展空间大,同时水路、公路交通方便,同时该地区发展工业,对周边地区来说,相对污染最小。因此,应以大安庆的视角布置化工产业拓展带,枞阳沿江地区可以作为沿江产业拓展带,适宜布局安庆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区。而安庆中心城区定位为区域性综合性中心城市,未来安庆主要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包括物流、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等,中心城区产业逐步向外疏解。这需要投入较大的基础设施成本,但这是在安庆市特殊空间发展条件、特定发展时期需要迈出的战略性的一步。也是安庆城区规划布局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

3.2 石化特别政策区用地性质亟待明确

石化卫生防护距离内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用地作为石化特别政策区需要尽快制定规划方案,在厂界与城区之间建立绿化长廊,形成物理隔离带,吸附、阻挡部分臭气等污染物,减少石化生产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规划应拟围绕安庆石化厂区开展生态防护带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绿色”长廊、“服务”长廊和“文化”长廊。在紧邻安庆石化周边区域建设宽度200米,总长7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高大乔木为主的绿色长廊,形成生态隔离带,近期以“绿化隔离”为主,远期达到“美化、香化、亮化”的效果。在绿色长廊与城区之间,整合仓储物流资源,打造生产服务设施,形成生产服务业长廊。结合安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将现有分散安庆石化周边的焚烟亭、古城墙、大观亭、谯楼等景点串联,建成兼具开发性、保护性、观赏性的文化长廊。

3.3 强化饮用水源地规划及保护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市政府正积极实施取水口上移工程,拟迁移城区三水厂取水口至城区对江排口上游,距城市建成区上游12 km,虽然该水源保护区内目前无任何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但由于迁移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尚未划定,随着城市扩张,其饮用水源仍存在风险。为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除了科学规划城市取排水规划,修订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应积极筹划安庆市城区备用饮用水源地建设。从规划层面对以近期石塘湖,远期下浒山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的经济、环境可行性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规划期内,按照水源保护区的要求对备用水源地周边地区进行生态保育与管理,加快取水设施、配套管网和市政供水管网建设,通过提升泵站和管网引水至市区,满足城区应急用水的需求。

3.4 制定环石门湖区域环境规划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贵阳市;立体绿化;发展对策

1 引言

城市一方面是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的集中地[1]。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消耗,在发展和消耗的矛盾当中,如何找到一个科学的方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对于目前正高速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城市的低碳化和生态化良性发展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2]。

低碳生态城市是将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3],是实现”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环境。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居民最容易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城市绿化包含了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体条件,选择各类适宜的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中,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表面[4],起到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立体绿化重要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桥体绿化等形式,这些不同的绿化方式可以增加城市三维绿量,它们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贵阳市立体绿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符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立体绿化成果较少,为此,本文以贵阳市城区立体绿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 贵阳市城市立体绿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立体绿化重视不够,绿化面积较低

就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见高楼林立,整个城市显得生硬,没有生机。这种现象一方面在于设计者们在设计之初没有做好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是建筑的使用者很少能意识到立体绿化对于建筑本身和楼宇里面居住或办公的人们身心带来很大的好处,很少居民会主动做一些屋顶或是露台绿化来改善自己所居建筑空间环境。就贵阳市区而言,绿化面积低于30%,其中立体绿化面积更低,这与相关部门提倡的环境优先、生态建设不相统一。

2.2 立体绿化的覆盖面不广 ,管理不够

贵阳市目前城市中立体绿化较少,目前局限于部分学校、老住宅建筑、较少的新修建筑和一些高架桥。比如,贵州师范大学,全校就地环学院楼顶做了一些实验必须的苗圃,主要是实验用的苗木或者蔬菜花卉,整个校园很多建筑都不曾有屋顶或墙面绿化。偶尔有较早的老式建筑做了墙面绿化,采用的植物基本上都是常春藤或爬山虎。还有市内某些高架也星星点点的看见一些绿化。就这些简单绿化覆盖面积都不大,而且由于管理疏漏,有很多立体绿化植物死亡或是长得杂乱无章,影响了整体环境效果长期没有人管理。

2.3 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单一,布局形式简单

通过调查发现,贵阳市立体形式简单,阳台绿化、构筑物中花架绿化相对较多,壁面、屋顶和其它形式的绿化较少。在立体绿化中植物种类选择单一,目前,运用的攀缘植物种类主要有爬山虎、紫藤、常春藤、凌霄、牵牛花,其它植物运用得很少,屋顶绿化主要是草坪和八角金盘、女贞、黄杨、杜鹃等常见灌木花卉,从观赏的角度出发,变化性不大,丰富度不高,缺乏整体美感。在布局形式方面大多数采用点种植,面和线布置,缺乏层次上的变化。

2.4 立体绿化技术落后

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比,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对植物种类选择、种植基质、种植床设计[6]、管理养护等都有一定要求。不管是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还是后期养护管理技术人员,贵阳都缺乏。这种背景下,导致该市的立体绿化工程项目难以开展。

3 贵阳市立体绿化发展对策

3.1 大力宣传,政策引导

调查表明,贵阳市立体绿化在城市总体绿化中所占比列较低,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由于立体绿化具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美化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消除或者减轻城市中的“热岛”效应[7],科学合理绿化可以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可以通过媒体或其它媒介形式大力宣传城市立体绿化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途径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中来,以主人翁精神支持和建设好自己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3.2 合理配置,兼顾植物造景

贵阳市植物资源丰富,能用于立体绿化的植物资源也比较多,但由于技术、人为等方面原因使充沛的植物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进而影响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在做立体绿化设计过程中,本地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尽量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品种,内外搭配不仅能让植物生长良好,也能够更好地展现植物的造景效果。

3.3 增强新技术研发、加强管理

目前,国外许多城市垂直绿化的现状和研究普遍优于我国,它们的技术值得借鉴,如美国和巴西某些城市出现的“生物墙”(将墙砌成空心,内填种子及树胶、肥料等混合物并供以水分从而形成绿色围墙)。Fukuzumi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或倾斜墙体表面绿化的植物种植技术。要做好贵阳市的立体绿化工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研发一些适合当地植物生长的新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做好充分、细致的后期管理工作,才能是立体绿化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4 结语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在低碳生态城市工作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追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立体绿化”正是实现低碳生态城的有效途径之一。立体绿化对生态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环境空间类型,去设计立体绿化的方案,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城市立体绿化的布局形式,增加植物种类,提高立体绿化面积,并做好立体绿化景观的保护工作,最终使人类真正居住在一个大自然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迅,曹广忠,徐文珍.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2 沈清基,安超,刘昌寿.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其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0(5)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两岸经贸;示范区;闽台合作

2010年4月以来,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和天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在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承担重要功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的实施,对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拓展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海洋强国梦催生五大试点区域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就着眼于21世纪的国际海洋竞争格局,纷纷制定海洋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高新技术。近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陆域资源的有限和发展空间的萎缩,促使世界各国更加认识到蓝色海洋的价值,尤其是中国周边许多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先后出台发展海洋的国家战略。在海洋战略导向的影响下,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海洋产业门类不断扩大,海洋科技进步迅速,地区之间的海洋合作项目不断涌现,海洋经济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大陆海洋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大陆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增速约为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海洋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推进。

大陆海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与示范区战略的实施。2011年,“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单设一章,并提出“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2012年9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成为“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2012年11月,十报告又首提“建设海洋强国”使命,体现了中央在海洋问题上的战略性转变。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2011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年3月)、《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年11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和《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2013年9月)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批复了上述五省市的试点工作方案。此外,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并于2013年1月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将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对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是第9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继舟山群岛新区之后又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基于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批准了山东等5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以及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舟山群岛、青岛西海岸等国家级新区,明确以上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为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但因各自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存在差异,其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目标、重点等互有侧重、相得益彰。这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就得到明确:重点发展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三大海洋经济圈具备不同的功能定位。福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地区之一,属南部海洋经济圈,其首要功能定位就是“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二、两岸携手参与全球海洋盛宴的基础与瓶颈

海洋经济合作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两岸民众的生活,符合两岸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共同诉求。海洋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盛宴,两岸海洋经济合作既有其客观经济基础,也有共同发展的愿望诉求,应携手合作,共同参与这一场盛宴。

1.从合作的基础看,两岸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台湾由于岛内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非常注重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在海洋环境调查、技术发展与生态维护等海洋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开发领域,推进产业发展。随着台湾经济起飞,在港口综合规划、远洋运输、远洋捕捞、海产养殖、海洋油气与矿产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生物科技、海岛综合规划、滨海旅游等领域取得较快发展。与台湾相比,大陆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起步较晚,海洋产业整体上仍以海洋渔业、运输、制盐等传统产业为主,海洋化工、能源、生物等新兴产业相对落后。两岸海洋开发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落差且各具优势,从而为两岸海洋经济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从合作的必要性看,开展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将为两岸经贸关系带来新动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30多年来,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但由于两岸外部环境及各自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两岸传统的贸易与投资发展方式正面临新挑战,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一轮转型期。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SWOT分析;发展战略

基金项目:2016年度苏中发展研究院课题:“苏中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编号:szfz2016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3日

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区域地势平坦,在2015年已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近年来,扬州注重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保持效益速度均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发展的过程不可避免地遇到资源瓶颈,如何巩固提升“生产―消费―分解”的闭环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扬州经济转型升级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扬州发展循环经济的内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深入探索和研究扬州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扬州循环经济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领域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全面分析研究对象,探讨其具备的自身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组合成多种战略并加以选择,最终遴选最优行动战略,使得资源优势得以最大化利用,同时能把握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分析(S)

1、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且区域内还有淮河流经,水域面积较为宽广,水生态涵养功能覆盖范围广阔。同时,自然湿地类型多、面积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气候条件优越,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矿产资源方面扬州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12种矿产资源已基本探明储量,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省首位。此外,扬州地热资源禀赋且兼具优越的开发条件,也使扬州成为江苏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较为完善的生态本底条件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先进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循环经济得到扬州市政府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扬州从2000年开始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作为生态建设重要方面在2006年就制定发展规划。在实践中,政府部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纲领性战略加以制度化。《扬州市“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在2016年正式印发实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助推循环经济相关产业,通过延长拓宽产业链来实施闭环式循环经济,在项目引进实施方面加大审批的力度,提高企业进入成本和门槛;大力引进规模大、技术先进、有治理污染能力的企业,构建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重点循环产业链条,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3、优势明显的生态区位与产业布局。按照“一体两翼、西进南下东联”的城市发展方向,扬州利用沿江、沿河、沿路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空间载体,形成合理的“T”型产业布局。粮食生产稳步上升,蔬菜生产逐年扩大,水产养殖特色明显,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升,农业特色生态产业不断壮大;全市五大千亿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撑和拉动了工业发展,工业生态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特色日益突出;商贸和旅游两个服务业特色主导产业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以集聚区为载体加快发展,促进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丰富和完善。基于生态区位实施精准的产业布局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性支撑。

4、循环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扬州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十二五”期间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且先后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等荣誉,并初步形成“沿江重化工业循环化绿色化发展模式”、“基地+体系的再生资源资源化发展模式”、“基地+应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等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构建了以各类园区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体系,为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创造契机。

(二)劣势分析(W)

1、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度大。扬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空间布局随之调整,污染排放规模加大。粗放型发展对区域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消耗等形成重大挑战,对区域良好的生态基础将造成冲击。扬州土地、水、林业、矿产等资源总量相较于省内其他城市α啃。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土地规模固定,可替代资源数量少,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总量大、上升速度快,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资源能源约束将不断加剧。

2、发展循环经济观念不强。受传统观念影响,扬州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认识不充分,牺牲环境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依然存在。从企业层面看,环保责任意识不强,超标排放、非法排污等行为依然存在;从社会层面看,对循环经济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生活消费领域人们还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行为规范,整体上看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力度不够。

3、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完善。从产业结构视角,扬州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工业领域中重工业明显偏重,能源消费较大,产业中存在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从产业链视角,不同参与主体如企业、消费者、行业组织及政府等缺乏有效协作,导致产品存在附加值低、能耗高、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同时,市域范围内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尚未实现全覆盖,已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横向耦合、整体关联、区域耦合等方面欠佳。

4、循环经济约束机制效用不足。循环经济发展及产业链形成所需的外部环境需要政府通过规制加以约束,尤其是明确资源、产权的归属。当前,扬州地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还不充分。相关法律之间不够协调、有关配套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标准,使得法律管制效率低下。另外,由于产权不明晰,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难以区分、资源再生成本和收益归属难以界定等生态经济问题。扬州在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于产权交易的庇古和科斯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循环经济发展亟待提高成效。

(三)机遇分析(O)

1、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继《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江苏顺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将致力于打造扬子江城市群。通过城市群建设,提升沿江地区发展能级,并使之在未来成为沿江地区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扬州作为城市群的二型城市需把握机遇,紧抓住宁镇扬一体化、跨江融合发展的核心战略,将传统模式进行升级改造,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技术创新为排除工业污染提供保证。企业为弥补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必须进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而政府的环境约束又增加企业污染治理成本,进而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降低成本。通过生产系统的技术创新,创造新知识,将降低污染产生的概率,达到首端预防的效应。近年来,扬州加速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品,推进清洁技术的使用,发展环保产业,强制污染型企业转型升级。

3、生态建设成果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扬州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全力保障生态区域安全,努力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在生态文明创建中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5月扬州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荣誉称号。扬州探索建立生态环保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力保城市的绿色生B资源;连续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和恢复生态湿地,凸显扬州生态底色。城市能源结构调整与“蓝天”工程、城市交通生态化建设工程、城乡环保能力建设工程等十大类148个生态建设的重点示范工程的有力推进为从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契机。

4、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引领和指导。《扬州市“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实施,《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未来需形成既促进发展又兼顾生态环保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发展方式,这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进一步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园区、重点地区,同时为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提供了指导。

(四)挑战分析(T)

1、城市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刺激了对能源的需求,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因此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损害。在循环经济建设中,扬州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一些生态系统难题依然没有解决,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等。在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扬州生态环境总体上还存在高污染、高风险的威胁,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追求短期利益牺牲环境利益事件屡见不鲜。

2、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循环经济体系存在困难。扬州循环经济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尚未形成覆盖全市域的资源回收体系,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重点循环产业链条也未建成。处于经济闭路循环末端的“分解者”即再生资源创造者所处的静脉产业还未充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企业、产业、区域)内部及互相之间缺乏循环、反馈、共生耦合的生产流程和布局,由于扬州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建立全市层面的循环体系困难较大。

3、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急需完善。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力度有所欠缺,作为循环经济发展主体之一的企业在节能、节水、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不足;作为循环经济参与主体的消费者对循环经济在服务业领域运用知识掌握不够,需进行循环型社区建设试点,推进低碳家庭建设工程;作为循环经济监管的政府在循环经济统计考核工作中没有可依据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整体上扬州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4、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扬州循环经济考核奖惩机制虽日益健全但仍不够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仍然侧重于考核经济发展指标。针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重点监测领域的地方法规尚未出台,环保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还没有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机制,现代经济下的排污权交易、环境责任保险等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扬州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综合对扬州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分析,按SWOT分析原理可对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将循环经济发展具备的内部因素和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四种战略,即SO、WO、ST、WT战略。扬州循环经济发展可针对不同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发展战略。

(一)SO战略,即发展型战略,充分发挥优势同时又能利用外部机会。扬州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型战略主要集中在坚定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即把握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重要契机,强化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基础上,以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将循环经济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WO战略,即扭转型战略,需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劣势。扬州循环经济发展的扭转型战略体现在:牢固树立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扬子江城市群以缓解自然资源约束,通过互相合作以技术创新解决资源瓶颈,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约束机制,扭转循环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三)ST战略,即多元化战略也称合作型战略,发挥内部优势积极应对外部威胁。扬州循环经济发展的合作型战略体现在:利用循环经济建设的先发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建立覆盖企业、产业和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自上而下规范稳定的制度环境,以特色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先行示范。针对当前扬州循环经济建设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的缺点,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区位优势,总结循环经济先进经验,在全市域范围内建立纵向闭合、横向和区域耦合的循环经济体系;职能部门从系统管理视角形成循环经济事前、事中、事后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循环经济整体设计框架。

(四)WT战略,即防御型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应对外部挑战。扬州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污染较大的传统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存在难度,一方面可能通过转型升级,推进清洁生产,回避发展中的威胁;另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采取P、停、并等方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三、扬州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循环经济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扬州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优势和机遇最大化利用、将劣势和挑战降到最小原则,同时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通过观念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需改变传统单纯追求量的增长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之成为全社会践行的准则。扬州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良好,沿江沿淮沿运特殊区位支撑循环经济发展。未来应在全市普及宣传循环经济知识,从企业到居民都要树立循环经济意识,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再造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为支撑,紧抓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机遇,积极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探索“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通过制度设计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十三五”初期,扬州从战略全局高度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出台。通过规划制定实现对循环经济的系统谋划,同时制度建设需从生态系统整体视角加以完善。首先,加强源头管理。从政府循环经济政绩考核开始,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循环经济的相对权重;其次,坚持过程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借鉴系统论管理从产业准入到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污染排放直至生态功能每一环节都要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及时河流水质、空气质量、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等信息。对负隅顽抗的企业建立环保信用信息“黑名单”,多部门联合惩治污染环境的行为;最后,落实违约惩处。强化事后违约追究制度,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人或企业落实生态危害问责制,提高责任人的违约成本。

(三)以重点领域改造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扬州循环经济发展是从园区开始试点推进的,也是扬州发展的特色。将特定的行业部门通过空间布局向区域集中,并与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代谢,在园区形成自然生态链与人工产业链的优势互补与共存。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从单个企业向不同企业、不同产业直到向整个社会进行耦合。园区产业优先选择绿色循环低碳类产业,坚持对能源消耗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实行控制,从首端降低污染风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源头控制资源能耗消耗水平,保证输出端的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构建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模式。在园区改造基础上,将生产型园区经济与生活型人居社会相融合,达到园区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四)通过服务保障优化循环经济环境。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必须突出服务保障功能为循环经济发展创设优良的公共环境。职能部门需致力于构建扬州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共生、循环技术共享等提供服务。针对扬州中小企业较多的现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财税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节水、节能的技术研究,鼓励园区进行排污改造;在社会层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循环经济建设单位创设更多的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获得更多发展资金。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王汉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