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上海物流业 环境分析 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 Logistics) 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演进的必然结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 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相关研究表明, 现代物流业不仅降低加工成本, 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吴敬琏, 2005) , 它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力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回顾

1、规模继续扩大

2006 年, 全市货物运输总量7.26 亿吨, 同比增长5.6%; 港口货物吞吐量5.37 亿吨, 同比增长21.3%, 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 集装箱吞吐量2171.9 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20.1%; 航空货邮量252.73 万吨, 同比增长14.0%。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成近40 万平方米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 承担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连锁超市配送物流业务;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 区港联动”, 在海关完善监管工作的同时, 做好配套服务, 显著提高货物流转和通关效率; 洋山保税港区实施集装箱装卸、运输全程信息化管理, 为提高集装箱中转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3 个航运、物流、加工项目和55 家商贸型企业入驻; 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 货物集散能力不断增强, 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

3、物流基地与产业基地开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

上海化工区学习借鉴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 从化工企业集群的物流需求特点出发, 实施“ 物流传输一体化”,积极引进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 对码头、管网、储罐、铁路、仓库等物流设施进行集中投资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 构建起对外交换和内部循环相协调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化工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 经营业绩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为外商投资制造业或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 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车生产零部件入厂、售后和进出口等供应链管理环节, 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 整车物流服务占国内市场约35%; 北芳物流已经承接了30 多家全球企业的物流项目业务, 在提供较高效率物流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不断提高自身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 也增强了客户竞争力。如为菲利浦亚明照明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佳吉快运依托品牌输出管理, 已建立覆盖全国900 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 每月承接100 万票业务, 2006 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2 亿元, 2007 年第三次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 1) 经济实力雄厚, 现代物流需求巨大。1992 年以来, 上海经济已连续15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 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 亿元, 首次突破1 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 1990年首次突破1000 美元, 1995 年跃上2000 美元台阶, 1999 年再上3000 美元新台阶, 至2006 年实现历史性跨越, 达到7189 美元, 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 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江三角洲”的重任, 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 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同时,上海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 年,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0 年增长1.1 倍, 平均每年增长13.2%;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 亿元, 比2000 年增长86.9%, 平均每年增长11%。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9∶48.5∶50.6, 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8 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将创造出巨大的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直接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 2) 地理位置优越, 基础设施完善。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 长江三角洲前缘, 东濒东海, 南临杭州湾, 西接物阜民丰的江浙两省, 北临长江入海口, 正好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 交通便利, 腹地广阔, 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枢纽。上海基础设施完善, 已经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 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 小时之内到达。

( 3) 拥有大量的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人力资源。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 年1%人口抽样调查, 上海6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 与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 个百分点; 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 提高1 个百分点。2006 年, 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 高考录取率81.7%。另外, 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 4) 上海市政府和多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 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海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并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 沪府发[2007]17 号,2007 年4 月27 日) , 下发至各区、县政府, 市政府各委、办、局,对“十一五”期间的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 指明了方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经委委托复旦大学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首次组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赴日本、新加坡开展专题学习考察, 了解国际现代物流先进管理理念, 推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整治“客车载货”行为, 进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 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财税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积极推荐第二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 数量明显增加。上海海关大力推动上海“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大物流”建设, 营造高效率口岸通关环境。同时, 继续支持区港联动试点, 推动保税区功能转型和保税物流业发展。

2、不利因素

( 1) 规模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 而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则要求物流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 而且企业规模越小, 运营成本往往就越高, 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一、循环经济中的物流

    (一)物流管理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有八九种之多。一般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1]。我们认为,循环经济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遵循生态学规律,即经济活动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进行,应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2)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即是资源输入端减量化,产品消费使用再利用,废品资源回收再循环;(3)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和谐共存,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持续循环,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物质闭环流动经济。传统线性经济是把资源持续不断的变成垃圾,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从我们对循环经济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源供给、产品的加工、储运以及再生资源的回收、集散、加工等内容都是循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些环节又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所谓物流,就是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一般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显然,循环经济中的资源、产品、废物的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回收、集散、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均属于物流的内容,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应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领域。“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以物质循环再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理所当然应包括物流管理,只有包括现代物流管理的循环经济才是完整的循环经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现代物流管理。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中的物流研究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二)物流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全过程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物质资源的消耗大国,我国每年的工农业产量及消费量都是巨大的。循环经济实际上是通过物质流动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中,从资源开发、资源转化、产品制成、产品消费、废物回收、资源再生的诸多过程中,无论是消费前的资源开发、运输、储存、加工,还是消费之后的废弃物回收、集散、运输、再利用,都存在着巨大的物流市场空间。我们所说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排出或产生的废弃物品,主要包括农田和果园残留物、牲畜和家禽粪便以及栏圈铺垫物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和人粪尿以及生活废弃物[3]。近年来农业废弃物被制成化肥、沼气等,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利用。相对于农业废弃物而言,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污染程度以及潜在的利用价值等都要大得多。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每年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都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也说明与工业、居民生活、排放废弃物相关的物流具有巨大流通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循环经济中引入现代物流管理,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将这些废弃物重新纳入到经济的循环过程之中,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的意义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就是要在工农业产品及其废弃物的流通过程中,按照现代物流运行的要求,将以前分散实施的与工农业产品及其废弃物流通相关的物质流动过程组织到循环经济体系中来,实现循环经济中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缩短产品消费之后的废弃物到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时间,加快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速度。现代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物流系统建立起生产与消费、废弃物与再生资源的直接对接,使生产、消费、废物再利用顺畅连接。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必将使工农业废弃物以更快的速度回收再利用,提高循环经济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时间和强度。

    第二,现代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可以建立起工农业废弃物产生者与需求者的信息通道,现代物流管理可使废弃物产生者和需求者能共享信息资源。管理优良的企业具有充分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广泛的运输网络,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推动循环经济领域的全社会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企业层次的小循环、区域层次的中循环与社会层次的大循环有机地协同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单个企业、区域各自独立面对废弃物的局面,使“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此来实现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开辟新的劳动力就业领域,为下岗再就业提供新的途径。物流行业虽然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基础上的产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因此在循环经济中发展物流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的特点,将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组织到循环经济中的物流行业中来,这既可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又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二、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物流的现状循环经济中的物流主要包括工农业废弃物物流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两个方面。农业废弃物目前主要是农户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方面,目前我国主要是居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在垃圾箱、垃圾站或指定的投放地点,城市环卫部门每天将垃圾集中运走,将其掩埋、焚烧等集中处理,其参与者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以下我们主要分析工业废弃物的物流现状和问题。

    (一)工业废弃物流通渠道与方式我国工业废弃物的物流渠道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企业自己直接排放。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某些固体废弃物运送到垃圾场掩埋或焚烧掉,这一直是中国工业废弃物最主要的物流形式。这种流通过程简单,企业负担的物流费用少,减少了企业的内部成本,但是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承担的外部成本,不仅使废弃物没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还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水质降低、土壤污染、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作物减产等,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方式是企业自己回收利用,这种方式主要分为企业自己回收利用和企业回收后送到废品回收市场交易两种。第一种是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如钢铁废料、废纸、碎玻璃等回收利用,作为原材料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使废品原级资源化;第二种是企业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收集后运送到废品回收市场,通过回收市场卖给对此有需求的企业,这是废弃物次级资源化,虽然利用程度不及原级资源化,但也使下游企业节省了购买原材料的费用,而且使社会节约了资源。第三种方式是由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直接向废弃物的需求企业提供废弃物。这种方式主要分为废弃物产生企业送货上门和需求企业上门收购两种。

    这种情况废弃物一般都是次级资源化,使许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得到了重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但这种物流方式流通范围比较有限,资源再利用程度低,而且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有时因为废弃物需求企业收购价格过低或废弃物提供企业要价过高而使企业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大量本可以再利用的资源浪费。第四种方式是通过废品回收公司回收。这种方式主要是有直接通过废品回收公司中转和废品回收公司通过废品回收市场再中转等形式。废品公司通过上门回收的形式,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运走,将其运到对此有需求的企业或地区。这种方式与前一种比较起来,因为废品回收公司掌握较多的信息,具有专业的物流人员和设备,所以废弃物的物流半径明显扩大,单位物流成本明显降低,十分有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这种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工业废弃物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流通渠道和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产生的废弃物大多还是直接排放。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政策,采用多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限制企业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但都是末端治理,并没有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协调起来,也没有专门的政府或民间组织统一协调,这样使废弃物的物流停留在企业自觉自发的基础上,部分社会责任感强、管理优良的企业将废弃物处理之后排放,而很多企业就是直接排放。由于废弃物的物流组织方面十分欠缺,不仅造成了大量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被浪费掉,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第二,物流产业化程度低。2004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亿吨,比上年增加20?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 792?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8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为55?7%,与上年持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91?4万吨,生活排放量为363?5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86?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04?8万吨(据国家环保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废弃物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物流市场,但目前对其认识不足,没有将废弃物物流看作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所以现在的物流是零散的,不具规模的,产业化程度过低。第三,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目前我国在废弃物的流通过程中,各个企业缺乏充分的市场信息,造成废弃物产生企业、需求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的供需信息,致使大量可再利用资源浪费,或再利用程度很低,当然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国废弃物的物流领域中尚未形成高度信息化的物流一体化系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物流设备、技术欠缺。废弃物有固态、液态以及颗粒状的粉尘等多种形态,但在我国废弃物大多是敞车车身的普通货车运送,盛装液态废弃物的大都是普通容器,在物流过程中的污染、损失很大,尤其是粉尘等物,尘土飞扬,给空气、环境带来了很大污染。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物流 优势 产业聚集

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辽宁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比较优势、交通网络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加快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辽宁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辽宁、山东、山西、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物流发展中有很大的优势。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势

根据世界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趋势来看,物流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环渤海区的GDP总值来看,全区2006年共完成GDP为59970.91亿元,辽宁为9251.15元,辽宁占全区的15.43%,属于中上游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最高的山东占到全区的36.81%,最低的天津仅占7.29%。

从辽宁省自身的三次产业类型比例关系上看,在整个环渤海区,辽宁省的三次产业比例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为物流业创造更有优势的环境。从三次产业对比来看,辽宁省在环渤海区域中,各项比重居于中等地位,具备农业物流,工业物流的综合发展潜力。

2.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

辽宁沿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整体开发的地域,充分利用海岸线周边废弃的盐田、盐碱地和荒滩,作为开发开放空间,将会极大地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在环渤海地区,辽宁的沿岸陆域、海域多种矿产资源居于该地区前列,海上能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等,石油资源量约为6亿吨~7.5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从资源、能源方面来看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的优势是明显的,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资基础。

3.对外开放度的优势

环渤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开发区、开放城市、保税区、沿海开放带等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2006年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9126060万美元,其中辽宁占12.37%,辽宁与山西、天津等居于同一水平。从辽宁省货物进出口在环渤海地区的比重可以看出,其发展现代物流有很好的对外开放程度,这有利于辽宁进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辽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布局完善的交通网络优势

1.公路设施情况

到2006年末,全省公路里程已达到9719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达7525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2614公里;县道11594公里;乡道28759公里;专用公路963公里。辽宁省等级公路建设比较完备,这有利于物流业在公路的运输。

2.水路运输业情况

至2006年末,全省民用运输船舶数达到798艘,其中,机动船771艘,驳船27艘。船舶净载重量达到402.7万吨,水路货物运输量7518万吨。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666万吨。近年来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滚装运输十分活跃,辽宁沿海有16个滚装码头,仅分布在大连老港区至香炉礁及旅顺一带的8个港点,每年就完成70余万辆次,为年完成能力100至110万辆次的70%左右,发展势头良好。

3.地方铁路运输情况

辽宁在“九五”、“十五”以来,先后修建了城庄、海灿、丹大、高天四条地方铁路,总长168.9公里,总投资30370万元。这四条铁路的建成运营,为省内东部山区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疏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地方铁路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0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9309公里。

从辽宁省公路、水路、铁路三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辽宁省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布局完善的交通网络优势,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促进辽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聚集优势

目前,相关物流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建立起了100多家规模不等的配送中心,这些企业在不同层次、不同环节上开展了物流配送业务,配送商品总额达160亿元,形成了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市场覆盖面较广的新型物流配送企业聚集。大连粮食物流更是以其年期货交易额2万多亿元、仓储能力7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200万吨、现货交易40万吨而居亚洲之首。大连双兴果菜物流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水果分拨中心。沈阳储运集团公司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商业储运企业,是国家确定的发展物流配送的重点企业,己成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方便面等10余家知名企业产品的配送商。

现代物流企业是辽宁发展的战略重点。辽宁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企业提升自身水平与层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辽宁省的物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很好的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辽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了带动作用。

四、结论

现在正是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辽宁是东北地区发展的重点,因此发展辽宁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从辽宁省在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及自身的交通网络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辽宁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政府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企业不断自主创新,那么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会非常好。

参考文献:

[1]张奉礼:现代物流基础[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法律环境;中原经济区

一、河南物流法律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物流业发展迅猛,特别中原经济建设、中原崛起的战略实施,河南物流产业面临一个大发展的春天。但是现有的法律环境无法满足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河南物流法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

1、物流法律、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国际一体化要求。大多数物流法律、法规都是对旧有的法律改造及沿用,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的法律,其适用性和科学性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特别地,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促使物流法律关系多元化,国际化。过去的物流法律、法规显然很难适应发生巨大改变的形势。

2、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过于分散,在调整法律关系过程中易冲突

由于物流法律事情多、杂、乱,调整的环节多,法律规范过于分散,加之我国的法律建设是在整个物流产业成长过程中不断摸索中进行的,制定法律、法规的体是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沟通不够充分,各自为政,致使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甚至出相互冲突的现象。

3、立法层次低

我国物流产业法律调整体系中没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很多物流法律、法规立法层次很低,立法技术和水平低下,致使这些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强,透明度不高,调整范围和效力不够理想。

4、物流法律体系中存在着缺位。

在些物流产业发展伊始主要表现为货物运输,故而当时的物流法律建设主要以制订货物运输法律规制为主。随后的物流法律、法规与物流法律关系的不断完善单位。法律建设又表现为某种滞后性,故此造成一些物流法律关系没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与规范。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条件不明确

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加之计划经济环境的束缚,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凤毛麟角,由于河南地处内部,沿海经济区辐射的区域处围,现代物流企业少更是屈指可数。整个的发展态势是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物流经营阶段,规模小 、效率低,只能提供单项营运,而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网络设计和货物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全过程服务。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共同化现代化远未形成。“弱、小、散乱”,一直以来是业界对河南省物流企业的评价。而 “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 电话”的“三一”物流公司也显然在当下物流国际化的环境中市场竞争力是何等羸弱。从上述物流法律关系主体的状况来看,河南现代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必须对物流法律关系主体进行一次大的融合,重新界定。对物流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应进行科学论证并做出明确的规范。

(三)物流行为的规范问题

由于物流行为主体的层次不一,良莠不齐使得物流行为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为五花八门,众多的“擦边球”行为极为普遍。更有甚者,物流公司之夜之间人去楼空,客户的货物、货款也不翼而飞。加之物流行为涉及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等众多领域,河南省及至我国这些领域的市场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建设还不充分。很多物流企业也只是把物流行为作为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没有从交易环节的角度去设计物流的流程和对各项指标的要求。这一系列的物流行为都要有专门的物流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或者约束才能真正保证物流主体的权利,也才能实现现代物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

在物流纠纷判决结果执行方面也是同样困扰司法界的一个大问题。从执行人员素质和执行手段上都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加强。

(四)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

物流信息因为关系着流通中货物的安全,在不同物流主体之间的传递时不能有一点失真和丢失。“安全、准确、快速”是物流信息传递的生命。对物流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应当也必须有相关的物流法律加以规范。河南省因物流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不成熟等原因,物流信息法律保护方面还是处于缺位的状态。物流信息的保护大都参照其他部门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在隐私、准确和安全方面都作出了规范,但快速方面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换言之,其他部门法在调整物流信息传递方面不具有针对性。

二、河南现代物流法律环境的建设的重点

(一)立法规划

物流立法涉及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法律法规层次多、时间紧迫,完整而长期的立法规划宜早日确定,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完整性。

1、涉及范围广。物流中的信息流对应《知识产权法》,商流对应《商法》,资金流对应《金融法》,而物流法又是一个完整的法律领域,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不断发展,引入的物流法律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故而在对物流立法进行规划时应从全局和通盘考虑。

2、涉及部门多。物流立法由于物流行为涉及到众多领域而与很多部门产生交叉。在物流立法规划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立法目标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

3、法律法规层次多。物流立法有很多层次,有国家层面的的部门立法、法规也有地方的法律、法规。对河南物流立法而言,河南政府的地方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有相关的管理办法、条例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在立法工作中也需要末雨绸缪。

4、时间紧迫。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日千里,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手段的更新、物流信息的管理和传递方式升级周期都在逐步缩短,新的法律问题不断产生。而立法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一部法律从起草到出台,最少也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物流立法的长周期性就与物流立法需求的紧迫性、多变性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改善立法机制,尽量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二)确定立法原则

1、加强协作,统筹规划。法律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河南是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域,不仅要解决河南本地各级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还必须解决好本地与外地、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政策的制定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限,协调步骤,平衡各方利益,扫除发展的体制障碍。

2、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物流立法必须具有超前性,这样可防止由于物流产业及相关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而不断修改法律,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但是,这种超前性是适度的超前,不切实际地搞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是过犹不及。

3、国际性与地方性并重。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与法规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借鉴世界物流先进国家和沿海地区立法方面的有益探索,在立法中进行适度的法律移植也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应与国际接轨,并兼顾中国及地方特色,力求在立法模式和管理模式两方面都有所创新。

三、强化政策引导 突显政府调控

为了使本国物流企业在21世纪继续保持和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在物流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重要特征体现为政府较强的主导作用,由政府明确制定发展物流的纲领性政策文件,从总体上引导本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整个物流业的宏观管理以行政政策、措施及规划为主,以市场法律规制为辅。l 996年,日本政府在其《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创造规划》文件中指出“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并规划:“2000年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为此日本政府提出“各相关机关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物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根据这一精神,1 997年4月和2001年7月的两次内阁会议所通过和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和《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促使已经比较先进和完善的日本物流系统又向着更加先进、科学、合理的目标发展

物流业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产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空间。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更新的速度极快。而法律的制定周期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十年、二十年。另外法律制订后不经过严格的程序不能随意修改。这就与物流产业的特性形成一个矛盾。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因为具有制定时间短、内容规定灵活而在引导物流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了。

河南省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早在2001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路;2002年,郑州市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郑州制定了《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3年,市政府在《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了三个物流园区、十个物流中心;2005年6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税收、土地、收费、市场准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优惠扶植政策。2005年9月 20日,2005中国 (河南)国际现代物流展览会在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家物流企业参展,而省内l8个省辖市也在现场设立了展台,展示本地区发展物流的规划和设想。这是继2005年9月 9日《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后,郑州再次获得全省以至全国物流界的关注。郑州,这座内陆城市的“物流远景”再一次被描绘出了真切的蓝图,在这张蓝图上,郑州市的物流发展前景清晰可见:到2010年,它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到2020年,郑州将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在以后的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应当以本省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政策引导本省的物流产业几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动态化法制环境

为适应信息化动态化的需求,相应的法制环境的动态性十分必要,它是物流产业对传统法制提出的基本课题,或者说,法制环境的能动性程度决定了其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契合度。促进现代物流法制环境动态化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尽量贯彻立法技术中立原则,抓住法律关系的本质,增强立法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保持法律结构上的可扩充性;第二,为适应一些特殊需求,简化立法和修改法律的程序,使立法过程更具灵活性;第三,增大司法的能动性,在一些领域和特定环节,可以考虑给予执法人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必要时可充分运用法律原则的概括描述作用,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案例;第四,充分发动民间组织参与法制建设,可以包括评估、认证、调解、出具意见、中介服务等多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朱永明.促进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十大对策建议[J]市场现代化.2006 (9).

[2]中储物流网,http://56net.com.

[3]2006年《河南统计年鉴》.

[4]张永娟.现代物流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2006.

[5]杨春河,张文杰.基于交易效率的物流产业地理集聚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08)

[6]周汉珍.对于加快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长江论坛.2006(03)

[7]王微.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J].物流技术2002,(3):

现代物流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流营销环境;物流营销战略;物流营销定位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56-01

现代物流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的生成与发展,以客户服务为基础,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现代物流企业所作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市场服务计划和谋略。面对当今的物流市场,现代物流企业如何在众多的物流服务行业、物流服务项目中,选择对企业有益的服务对象,现代物流企业有必要对物流市场进行战略管理。

1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营销环境的科学分析

现代物流企业要在物流市场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提供服务的客户,就要对物流环境做进一步的分析。现代物流企业不仅要对外部环境做出分析,而且还要对内部环境做出分析。

1.1 现代物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要素

现代物流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现代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及人文因素、物流服务客户的需求等。此外,现代物流企业要分析竞争因素,如现有竞争者的长远目标、现行战略、竞争者的能力;潜在竞争者的数量、能力;替代物流服务产品的价格、质量等。

分析外部环境因素是为了让现代物流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中抓住机会规避风险。现代物流企业要想对物流营销活动做出正确的规划,除了要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做出分析外,还要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做出研究。

1.2 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要素

现代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组织架构、管理人员的构成与素质、物流服务水平状况和竞争地位、物流设备效率、物流设备构成、物流设备运作能力、物流设备的先进性,以及物流市场营销能力、财务状况等。

可见,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在对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做好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为本企业规划出适合本企业的物流营销战略。

2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营销战略的应对策略

2.1 扩张性物流营销战略(SO战略)

现代物流企业实施扩张性战略的措施有:扩大物流客户服务目标市场范围和领域,增设物流服务网点,拓宽客户服务渠道,通过物流技术改进,降低物流成本,实行特许经营、兼并、联合等方式来加以扩张。

2.2 分散化物流营销战略(ST战略)

现代物流企业内部拥有优势而外部受到威胁,这时现代物流企业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分散物流客户服务市场的营销风险。现代物流企业实施分散化战略的措施有:在拥有深度的现代物流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在多个行业、区域、项目上,开发物流客户服务市场,降低物流市场客户服务的风险,为现代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3 退出性物流营销战略(WT战略)

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处于劣势,而外部又处于威胁状态,这时现代物流企业要果断地撤出这一客户服务领域。退出性战略的最主要的举措是:现代物流企业放弃自己处于劣势的物流服务领域,重新进入具有发展前景的物流客户服务领域。

2.4 防卫型物流营销战略(WO战略)

现代物流企业内部条件已处于劣势,但外部环境还有机会时,要选择对本企业发展有利的客户服务市场,回避对本企业发展不利的物流客户服务市场。防卫性战略的最主要的举措是:不断推出新的物流服务产品,不断利用环境提供的市场机会,挖掘物流客户服务市场。

任何现代物流企业都会有很多物流客户服务营销的优势和劣势,也会面临着很多机会与威胁。现代物流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分析方法,认真分析和评价环境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利弊,以便采取相应的物流营销竞争对策。

3 现代物流企业物流营销的市场定位

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将物流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部分客户作为物流服务目标市场,使现代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物流营销的市场定位是确立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产品在物流目标市场上的位置。市场定位是现代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现代物流企业为什么样的客户服务,它关系到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效果。现代物流企业应该从客户服务行业、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上去定位,确定最适合提供物流服务的客户。

3.1 营销服务行业的定位

现代物流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常将主营业务定位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行业,并为这些客户服务。因为不同行业的物流运作模式是不相同的,专注于特定行业可以形成行业优势。通常,现代物流企业可以选择附加值相对较高、对物流服务需求多、且相对成熟的行业,作为自身的行业定位方向。目前,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中。在制造业中,电子、家电、汽车、日化、食品、医药等行业需要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在商品流通企业中,零售业对物流的需求也非常大,这都是现代物流企业在物流营销的市场定位时要思考的问题。

3.2 营销服务范围的定位

从提供物流服务的区域上看,现代物流企业可以提供区域性的物流服务,也可以提供全国性以及全球性的物流服务。我国地域广阔,发展较不均衡,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服务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我国现代物流企业自身的投入能力也有限,因此,选择主导业务覆盖区域范围是很重要的。主导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大区或者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

3.3 营销服务项目的定位

现代物流企业在明确了在什么样的范围,在什么样的行业,对什么样的客户提供物流营销服务的同时,还要对营销服务项目定位。现代物流企业在充分考虑自己具备的硬件基础和软件条件,以及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能力和运作实力的基础上,除了要对运输、仓储保管、配送项目等常规性营销服务项目定位外,还要重点明确对增值性物流服务项目定位。

(1)明确物流中心的管理服务的定位。它是指对物流中心内部物流设施的管理和营运,以及依托这些物流设施的货物储存、货物分拣、集装箱拼装、货物堆放、货品分销配送、货物集成组装服务、再包装或拆包装服务、废弃物回收服务等。

(2)提明确对物流解决方案设计服务的定位。现代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营运模式、企业流程重组、操作流程和操作控制指标的设计和咨询,而不直接参与或干预客户具体的物流运作。因此,将现代物流企业定位为纯粹的顾问公司。

(3)明确对物流活动特殊服务的定位。它包括现代物流企业为营销服务对象编制特定的存货报表,报告包装上的系列数字或其他数据,承担货物的物理检验,编制物流运送清单,提供快捷、迅速的特殊物流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