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设计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theory, introduced the urban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content, with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Keywords: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生态小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并且其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1城市绿色生态居住区理论
现代城市生态健康居住区,其主要特征为: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住区,住区融于自然;同时营造出满足人类自身健康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昧,传承地域文化,充满亲和力,呈现出繁荣和生机。现代城市生态健康居住区,通过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居住小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城市居住小区。生态健康居住小区,表现在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的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充分融合。建设生态健康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中,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整体上的生态化及整体上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而能实现居住小区的自然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2城市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生态健康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更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在居住区生态规划设计中,就可以具体的以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通过生态的规划设计方法,促进居住区环境质量的提高,以人与自然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运用生态学规律,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生态健康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应包括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2.1自然生态规划设计
生态健康居住小区建设水平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即为绿地率,绿地率一般应达40%以上。居住小区地面应有较强的保水渗水能力,尽最大可能减少混凝土(包括沥青混凝土)的路面,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居住小区中的次级道路、全部人行道、广场等,均应采用自然渗水型的路面材料。住区内地面材料的自然渗水保水,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节约水资源,即一方面要开源,另一方面要节流,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及生活污水汇集处理系统。当生活污水、废水经生物消解达标后,则可以用于居住小区内的绿化、道路清洁等用水。节流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中,采用省水的器具、设施等。节省能源和减少废物排放,是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同时并举的技术措施。
2.2经济生态规划设计
应广泛采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2.3人文生态规划设计
居住区是人们生活的家园,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居住区中渡过的,因此,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着力增强居住区的归属感,而建立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景观、文化娱乐健身广场,以及对本住宅小区开放的具有特色的活动、集聚、交流的空间。建立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健康基础设施,营造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环境,小区住宅多样化,为不同需求的人群所选择。
3绿色生态住宅的含义及特征
生态健康住宅,是以住户需求为导向,以安全、适用、舒适、经济、健康、美观等作为标准,从居住小区规划、景观配置、户型结构、功能配套、建筑质量到住区建设的全过程,引入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理念,采用大量先进、成熟的“四新”技术,打造出环境优美、规划合理、适用方便、科技含量高,并实行全封闭管理的21世纪家园。生态健康住宅有其严格的技术标准,也就是在能源、水、气、声、光、热环境、绿化、废物处理、建筑用材等诸多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节能系统:要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专项设计,为住户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提供技术支持,使室内保持舒适的温度,住宅的电器、照明等要选用节能型产品。保持室内良好空气环境:室内应保证自然通风,卫生间有通风换气设备,厨房设烟气集中排放系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居室空气质量标准。有效的隔音降噪系统:规划设计及会议室建筑设计中,要有综合的隔音降噪措施,包括总体布局中对噪声源干扰的避免,降噪声树种的选用,以及围护结构、门窗选用等方面,使住宅内外的白天及夜间的噪声级小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住宅应满足13照时数:在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中,都必须保证达到国家的规定标准。生态健康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住宅小区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材料等,都必须符合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无挥发性的要求。尽量采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4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
以可持续性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理念为指导。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
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在目前住宅设计中,应用太阳能主要为三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且以太阳能热水器应用较为广泛,太阳能将会更多地进入住宅被更多地利用。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居住小区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已考虑了雨污分流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再利用。住宅应设中水(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系统,专供卫生间冲洗便器使用,这样可以循环再利用大量的水资源。住宅用水总量中,人们饮用和洗菜淘米等用水,所占比重较小,所以可以在住宅内设计两套供水系统,一套洁净水供饮用、洗菜等,另一套引入中水,则专供冲厕、排污使用。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设
引言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用水紧张,空气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同病痛一样时刻困扰着我们,为了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思想。它是基于想建立一个高效、低耗、环保、舒适的绿色的建筑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地、绿色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绿色生态小区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在住宅建设与发展中始终以绿色生态环境问题为中心,兼顾其他相关系统规划与管理,使住宅区的绿色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需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本文着重对其外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设计进行探讨。
1 外环境分析
1.1 居住区外环境
居住区外环境指的是住宅区周围的环境和住宅区内的公共空间。它与室内环境一样,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空间。居住区外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等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师而言,居住区外环境的重点落实于它的空间和实体,上述提到的其他环境,都是设计师应考虑的 范畴。
1.2 居住区外环境构架
根据居住区外环境因素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环境构架:一类是自然构架,如地质、土壤、地形、植被、气候等自然因素;另一类是人工构架,如建筑、道路、地下管线、人文景观等人工因素。合理地应用这两类构架,有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居住区外环境。
研究环境构架是每一个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起点。但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项目的环境构架都为一个成功作品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这其中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借助有利的因素进行设计,就需要设计者对环境构架进行研究。
1.2.1 自然构架
首先要研究的是一些自然因素,如地质、土壤等,对较大的项目而言尤为重要。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其地耐力不同,地耐力强的地方适合建造住宅,而松软、含水量大的地方适宜建室外环境。如果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设计室外的下沉式广场就需要慎重,以免在防水方面花费太大。所以了解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对建筑及其外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土壤也是一种资源,在外环境的布局规划中,保护土壤表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另外,气候、光照、声音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住宅的朝向及布局。还有一些自然因素如场地中地形、水体与植被等,可以作为有形的因素直接参与到环境设计中来。
1.2.2 人工构架
在人工构架的基础上,对居住区的外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外环境的功能、景观性。例如,使内外道路衔接顺畅,管线连接便利,将中水与景观用水形成循环水,开发当地的人文景观,将优美的城市景观引入环境,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设计方案的运用,达到居住区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2 总体规划模式的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总体规划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基本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住区环境的功能完善与否、景观质量的优劣程度,同时,也决定了该小区绿色生态效益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严格地讲,居住区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创造便利的生活空间,营建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居住区的绿色生态效益,满足居民的生理、行为、安全、社会交往及审美的需求。居住区设计应首先从各个角度分析建设用地的地理条件、物理条件、历史条件及社会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整体布局。
2.1 从规划论方面考虑整体布局
规划论主要是以新城规划的城市为对象,最早始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论,1898年,他提出了对理想城市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位于城市周边、人口为32000人的卫星城;周围为农田,即存在田园之中;中央为商业、住宅业混合地区,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城市。而后在佩里的近邻住区理论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全世界的新城规划影响很大。C.佩里在纽约地区规划中提出了“邻里单元”的思想。他建议一个邻里并且单元应按照一个小学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不超过1/2到3/4英里,住户约1000户相当于我国的组团规模。C.施泰因是较早重视大量私人汽车时代影响的规划师。他认为在基层居住区中,首要的是指主妇和儿童使用的步道与汽车道分开。在1933年新泽西以北的雷德伯恩新城中,他运用了一个分隔的步道系统,通向每家住房后门,并与公共绿地相连,机动车道分级设置,由主要道路至局部性支路,再至尽端路。道路布置成曲线。住宅成组布置,构成口袋形。法国的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30年代制定的城市规划中提出以下设想:建设高层办公楼集合住宅;将底层设计成架空层,以形成开放空间;建设立体化道路及交通设施,以确保利用节余空地建设足够的公园及公共设施。该提案力图从功能主义的立场,通过建筑、技术来解决城市的混乱。这一时期,“绿•太阳•空间”被奉为理想城市的目标,这对以后的各国的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城理论也可适合于大规模住宅小区,实际上规模较小的住宅小区多数也是根据这些理论设计而成的。
2.2 从组团划分和层次结构的角度考虑整体布局
2.2.1 组团划分
组团划分是居住区形成的核心,是空间形态之一,换句话说,是生物本能内在潜在的领域意识所表现的物理形态。而层次结构就是将领域意识从精神方面分阶段进行空间化处理。即从个人领域向公共领域过度的过程中,让空间富于层次感。这和组团划分是相辅相成的,对小区的空间规划影响很大。
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 000人~3 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集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构成居住区的最小单位。组团划分就是根据原理,将部分住宅群组合到一起进行规划。这种原理一般有两种:一个是功能性,意味着生活圈的范围,以住宅附近所展开的生活行为,特别是儿童的游戏,以及母亲们的活动都是以游戏场所为核心的;另一个是视觉性,意味着空间的形态。
大规模的居住区是由数个组团构成的,因此就需要把数个组团连接起来。连接的方式大都是交通轴线,其中半数以上是步行道,也有采用林荫大道形式。一个组团拥有一个核心空间,这个空间主要供这个组团的居民使用,即所谓的专用空间。居住区的层次结构主要是讲公共空间的层次。小泉信一将空间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按其性格划分为四种空间: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连接各个组团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格,所以被定为公共空间。与此相比,组团的公共空间则被定位为半公共空间。另外,在半公共空间与个人专用的住宅即私密空间之间,还存在住宅范围的公共空间,如楼梯间、专用庭院及通道等,这些最接近住户、住宅的公共空间的中间,是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接点,是具有桥梁作用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定位为半私密空间。这种空间划分为居住区的空间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2.2.2 层次结构
所谓层次结构手法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必要设施(学校、商店、公园)与住宅群有机地联系起来,住在每个住宅群的居民都可以方便地利用这些设施。即将设施与居民置于一对一的关系,同时又将住区分成几个层次,并由此组成住宅框架。
2.3 从景观构成方面考虑整体布局
景观规划与设施布置规划、交通规划、组团及层次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小区的框架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区景观规划的方法之一是从外部观看小区的景观构成。搞好外观设计并不是为了美观和奢侈,而是为了树立小区居民对住区的眷恋之心,同时对小区周围的居民也起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
小区内的景观设计也应充分考虑与小区构成要素的布置规划及交通规划的协调性。根据与周围地区的关系和小区内交通规划,在确定了道路的路线的同时,还应该考虑道路的形式和沿路建筑物的外观,可以将道路设计成弧线形或S型,建筑物的布置也应充分考虑街道景观。
2.4 从交通规划方面考虑整体布局
这主要是根据人车分流的理论。人车分流的手法,一般采用在平面上将交通规划划分为人行区和车行区的模式。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小区都采用人车分流的模式。将这种模式与拉德本模式相比较,两者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组团路的部分:在到达住宅前,拉德本模式力图彻底实行人车分流;而日本小区的这一部分则是人车共存的空间。
2.5 从其他因素方面考虑整体布局
我国现状是城市人口密集,从节地原则上看,住宅楼的选择应该是多层住宅的高层住宅。同时,还应从能源、水、气、光、热、废弃物、绿色材料等因素来考虑整体布局。
3 西安枫林绿洲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实例
西安枫林绿洲绿色生态小区,占地1024亩,建筑容积率2.22,绿化率40%,建筑密度35%。西安枫林绿洲绿色生态小区的设计理念是绿色生态、运动、教育、阳光;小区由一点、两带、三街、七区组成。
“一点”指的是枫林绿洲的入口景观――枫林新天地,它由枫叶广场、枫叶湖、运动会所组成,直奔主题,突出整个入口景观的亮点及展示点――枫林新天地、运动主题会所。枫林绿洲拥有建筑面积5300超大运动会所,这个会所共分三层,内设36种运动设施,会所南边还有一个室外游泳池,枫叶湖以南还设有一个高尔夫推杆练习场,这是西北地区首家将高尔夫引进社区的楼盘。顺着枫叶湖旁的景观木栈道向南的流动水系就是枫林绿色生态谷。也就是所说的“两带”――绿色生态景观带、运动林荫大道景观带,它将绿色生态功能与运动功能密切结合,营造了枫林绿洲新街区充满绿色生态气息的森林湿地景观,同时结合了运动健身的功能。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 污染 绿色生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城市生态对水资源总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和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其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尤其是大量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到城市河流湖泊中,不仅破坏了城市水生态环境,同时水源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健康。
二、城市水环境现状分析
伴随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千百年来自然演化而成的城市水生环境也在人为活动作用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体水质严重污染、内涝灾害逐年增加等一系列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供水不足造成城市河道水体流动性小,置换率低,影响河道生态。临海城区河道一横四纵,总长16.38公里,河底高程0-1.0米之间(黄海高程,下同),正常水面高程2.8米,2008年建成三处橡胶坝,2座泵站,通过泵站提水,水面高程抬高到3.5米。平时上游无水源供给,只有降雨时水磨坑及山溪岗才有少量径流流入河道。因此,水体流动性极小,置换水体能力差,河网底泥淤积0.3-0.6米,整个河网死水一潭,用竹杆绞动河水,河面立即浮起一片黑色光圈,而且有一股刺鼻的臭味,上游的供水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的正常良性循环。
2、水面率缩小。与水争地,水体面积不断萎缩,城市水系普遍存在浅而平特点,由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城市建筑行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大量池塘、河沟被填埋,造成水体面积不断萎缩,给城市埋下严重水患。
3、城市管理措施滞后,环保意识不强,水质恶化。由于城市规划建设未统筹兼顾,以及城市居民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而作为城市防洪、排涝、景观的主要河道,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纳污河流。近几年,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还有部分污水未接入排污管,例如,居民阳台的洗衣机尾水,大量有机物进入雨水管排入河道,沿河有30多家养猪场,大量排泄物流入水体,部份居民将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中,导致城市内河成为城市纳污体,水质污染相当严重,河水出现发黑发臭,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4、城市河道建设出现岸线平直化,护岸硬质化,河道渠化等不利趋势,破坏了原有河道水流动力和自身净化能力,导致水环境逐步恶化。
三、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措施
1、加快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城市河道提供充足可靠的源头活水。临海城市上游有永安溪(流域面积2691km2)、始丰溪(流域面积1610km2)两条溪流。常年川流不息,过境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其中始丰溪靠近城区有利取水。始丰溪董岸电站上游水面高程7.8米,距城区东大河约10公里,排水期可通过隧洞、地下管道等设施引水1-2m3/s流量,促使城区河道水循环。枯水期可通过洋头河及东大河泵站提水,置换水体,让死水变“污水”。
2、编制城市水域保护规划,以规划引领。加强河道巡查管理,严格执法,及时查处占用水域违法案件,严格水域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要确保水域占补平衡。同时开展河道疏浚整治工作,通过截污、清淤、引水、护岸、绿化等整治措施,修复水环境。
3、建立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逐步恢复城市水环境修复能力、恢复城市水环境自愈和自洁净功能。首先要杜绝水环境污染源,要恢复城市清澈的河水和绿色生态平衡系统,必须建设完善系统的污水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污染源直接进入城市水环境中。如扩建污水处理厂、重新规划城市雨水排放和污水收集系统、搬迁或关停废水排放不达标工矿企业及禽畜养殖场。其次要建立长效河道保洁队伍,确保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沿河设置垃圾箱,做到日清日运。
4、注重发挥生态效能。既要注重自然所具有的多样性,又要注重保障和创造满足自然条件的良好的水循环,避免生态体系的互相孤立存在,在河道整治中,平面布置上尽量保留原河道弯曲度,不作裁弯取直处理,结构上要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多样性河道护岸方案,推广生态砌块护岸及采取纯生态的绿色环保植物防护措施。尽量少用或不用硬质护岸。河岸建筑景观与临海的千年文化历史名城有机结合,突显水文化。
关键词:现代城市;绿色生态;高层建筑设计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对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大量耗用为代价的,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行业始终处在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下,面临着极高的环境生态成本。而今天环境污染与能源过度消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全面推行节能环保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建筑业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
1.与自然体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绿色生态,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特点,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建筑设计与自然体系的融合。与自然体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的优化设计,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体系相融合,形成良好的建筑微环境体系,并对自然光能、风能以及水资源进行高效的获取与充分的利用,减少高层建筑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的使用,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人们的舒适度与建筑环境的宜居性,并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舒适化的设计理念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在仅仅停留于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与使用的需求,同时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功能性与舒适性,舒适化的设计理念,便是从人的感受角度出发,通过对高层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优化设计,以及现代科技的有效应用,营造更加舒适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建筑环境。当代建筑学、生态学、艺术学和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为建筑物舒适化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在健康舒适的环境理念当中,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和视觉条件、声环境是比较关键的内容。设计方法上要选取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辐射、电波等化学危害,防止建筑间的对视和尴尬的室内通视,做好降噪防噪工作等等。
3.自我调节的设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建筑体与生命体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建筑物同样也要经过“孕育”“产生”“成长”“成熟”以及“消亡”的生命周期,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及拆除的整个过程中,也应该同生命体一样,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自我的调节实现建筑功能性的不断增强与完善。这就需要再设计过程中,以生命体的角度看待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注重对建筑物自我调节功能的设计与完善,尤其是与建筑使用者密切相关的通风、采光、温湿度等方面的自我调节,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收集,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的处理,噪音的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二、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
1.避免对人的危害,保证人体健康
建筑物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服务,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对于建筑物使用者而言也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现代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将保证人的生命健康作为设计的首要原则,最大限度减少高层建筑及其周边整体环境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一般在高层建筑及周边环境中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噪音污染、电磁辐射、化工产品、空气污染以及不良风环境等,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中,要对建筑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建筑的整体通风条件,并且可以通过对建筑通风采光条件的优化,减少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尽量采取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减少化学成分挥发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充分保障人体的健康。
2.因地制宜,加强自然景物的利用
现代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因功能方面的不同,其选址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建筑物选址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建筑物建设位置周边原有的自然景物,将建筑物本身融入到自然景物中,实现有效的造景,提高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同时减少人工制造景观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并利用自然景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改善建筑环境,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良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3.优化建筑形态设计,加强节能环保
在高层建筑的形态设计过程中,形体系数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形体系数关系着建筑物热量的得失,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形体系数越小,相对热量损失越少,越有利于生态环保,而形体系数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损失越多,也越容易造成建筑物的能源浪费。经过技术分析与科学研究表明,在建筑物的形体类型中,圆柱体型建筑物形体系数最小,其在建筑生态环保方面最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圆柱体型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均衡性,使其受力结构更加均匀,热量丧失相对更少,也能够实现对风压的良好控制,同时其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结合现代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物能源分配的有效控制。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建筑形体类型主要是方柱体及变形方体,这类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主要应注意是建筑物尽可能接近等变体,以降低其形体系数,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耗,降低风压,实现建筑物节能环保的目标。
4.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建筑能耗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大多使用人工能源来维持建筑的运行,同时许多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空调系统运行不但要耗费大量电能,还会产生电磁辐射以及一定的废气排放,这对于建筑节能环保是十分不利的。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对太阳能,风能的收集与利用,对大气降水的收集、净化与使用,这些能源都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相应的自然能源采集转化系统,以及建筑水循环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些能源的有效利用,为建筑物提供电能、照明、热水等。同时,还可以将强对新型保温材料的利用,减少建筑供暖能耗以及供暖废渣废气的排放,并通过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加工、改造及再利用,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物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能源节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必须要重点考虑的要素,在城市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生态环境以及建筑使用者的切身感受出发,对设计进行不断地优化,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建筑物使用的舒适性,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建筑物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污染与能耗,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宜居的环境,并有效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周钰,赵建波,张玉坤. 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J]. 城市规划. 2012(06)
[2] 裴丹.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 城市规划. 2012(05)
[3] 赖军. 敬天惜物,取法自然――墨臣的绿色建筑实践[J]. 建筑技艺. 2013(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is around the corner, constantly caused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world, and thu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the low carbon concept through to all aspects of urban planning, through industry departments work together, guarantee the effect of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低碳城市建设是世界各地共同的追求,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不仅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而且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居住场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低碳城市建设也不断受到重视, 因为这种建筑顺应了国际国内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环节,直接决定了节能和环保的效果,所以在建设前期要格外关注城市规划的有效措施研究。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还没有得到大量的普及,但是发展趋势良好,更多的绿色能源被应用到建筑中,相关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我国的保定市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被授予“国际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城市”,并且从低碳环境、低碳社区、低碳交通多个方面进行低碳管理和规划,可以作为其他低碳城市发展的参考标准。
二、低碳城市规划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低碳城市规划
顾朝林认为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提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四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首先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功能分区,扩大城市碳汇系统;其次是对旧城的生态改造,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然后是低碳理念指导低碳建筑;最后是低碳交通,节能减排。李靖、戴慎志根据低碳技术与城市规划关联侧重点的不同,将低碳技术分为 3 类:可持续的能源资源、技术改进以及其它低碳或零碳技术。并且提出了减少城市碳源消耗的 3 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和加大城市绿地比例;控制能源类型和需求量;应用低碳技术和能源。
2、低碳城市政策
今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它填补了我国适应方面的战略空白,对未来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著名学者顾朝林等人基于低碳的理念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政策制度框架,从而加强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以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代替 G D P 作为规划目标;加强城市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规范并强化碳交易研究;制定低碳城市行动纲领降低碳排放;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金融开展。
3低碳城市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走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继续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狠抓环境治理;五是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三、低碳城市发展结构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能源结构优化指的是将更多的清洁、绿色能源应用到城市交通和建筑建设中来,而不是更多地使用有限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众所周知,常见能源的存储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为了更好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下去,需要更好地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大量、最清洁的能源无疑是太阳能,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中最丰富的能源, 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危机。只有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同时加大研发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研发,才能将太阳能更好地造福人类,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
3.2开展清洁能源的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二个措施, 就是开展清洁能源规划研究。清洁能源项目规划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思想也是减少利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有限资源,更多地将视线放在风能、沼气、水能、地热能等资源上,这些资源的特点是清洁、可再生,所以非常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想,只要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好,就可以将该清洁能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从而打造最有力竞争的低碳城市。根据自然资源条件, 当前重点要做好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研究,尽快将这些清洁能源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来,进一步节约有限能源的利用,为低碳城市建设效果加分。
3.3抓好绿色能源的规划论证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三个措施, 就是抓好绿色能源的规划论证。绿色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性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可再生资源或无污染的能源。更确切的说,绿色能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两部分,也就是说,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的一部分。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清洁能源外,绿色能源还包括氢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这些能源都是可以再生的,但不一定都是清洁的能源,对于风力发电、焚烧垃圾发电等方案要做好前期验证,特别是核电发电等项目更要进行严格控制。
四、城市建筑的绿色生态建设
4.1充分确保城市绿化用地
城市规划中提高绿化的规划第一个措施,就是充分确保城市绿化用地。 只有充分确保了城市的绿化用地面积,才能将更多的地方进行绿化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活场所,具体来说,需要建设更多的健身场所、公园、室外率低、小树林、公路绿化带等,提高小区和城市的绿化地面积,增强城市总体的抗污染能力,更多地进行低碳城市理念的执行。
4.2重视立体的绿化规划
城市规划中提高绿化的规划的第二个措施, 就是重视立体的绿化规划。重视立体绿化规划的思想,可以将城市的绿化平面面积和最大限度地增大。“立体绿化”的主要实施方案包括两个,意识墙上种植植物,二是屋顶种植植物,总之要充分利用地面以外可以种植绿色植物的空间。众所周知,环境保护的最有效措施莫过于提高绿化面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起到降低空气污染、防风防尘、降低噪音等作用,营造一种更好的环境。城市立体绿化是长期以来容易忽略的领域,所以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中要格外关注,提高“空中花园”的建设数量和质量。
五、结语 因此,在借鉴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之城,就必须要全面推进低碳政策,不断优化低碳能源;努力培植低碳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完善低碳市政工程,加快实施低碳交通;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多角度改造低碳生态园林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