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食品安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方法

近年来,随着学生生源的增加和学校的优化整合,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学校应试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及家长对升学期望值的增大,绝大多数学生由传统的走读制变成寄宿制,使得学校食堂就餐人数急剧增加,压力不断增大。高校食品处理和加工、公共卫生、学生保健服务、学生自由选择就餐场所的机会很少,高校学生日常就餐大部分就是在学校。学校的饮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调查以“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门工作”的方式进行,制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调查表,通过逐一走访、查看现场、询问形式,现场评定。主要调查学校食堂许可情况; 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实施设备、配餐间、餐具清洗消毒情况;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情况以及冷藏设备及食品容器使用情况等方面以及小卖部和小吃店的卫生情况。

2调查结果

(1)学校食堂许可及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各学校均能做到日常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在许可办证方面,普通高校食堂办证率达 100%,其次是中专技校为96. 1%,通高校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较好,各项指标均约在 94%以上。

(2)经调查发现,普通高校食堂在设施设备的三项指标合格率均在 94%以上;高校在“肉类、水产、蔬菜原料分台操作”、“肉类、水产、蔬菜原料分池清洗”方面,一般合格率在 80% 左右。“冰箱( 冷库) ”的较好,除幼儿园外均在 92%以上,但“有标记”却较低,普通高校食堂最高也只有88.42%。除普通高校食堂“有标记”、“定位存放数”合格率均在80%以上,反映了各高校对食品的存放管理还还是不错的。

3主要问题

3.1许可发证情况

目前,各级学校食堂与大、中型餐饮单位归属同一类别,采用相同的许可审查标准,对食堂场地面积、食堂布局等硬件有严格的要求。公办高校的食堂,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也投入部分资金对学校食堂按标准化的要求改造扩建,硬件设施尚能基本符合许可发证标准。而部分公办经济薄弱高校、民办高校用于食堂建设资金不足,食堂场地面积、食堂布局等按同样的许可标准难以达到发证条件,因而造成部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较差。

3.2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部分学校未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忽视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操作流程规范化,没有重视其自身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流于形式。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就业门槛低,多数未进行系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3.3食堂设施情况

在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高校由于教育部门和其它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洗碗、洗菜共用水池,无专用的餐饮具的清洗消毒的设施和设备。部分食堂无专用配餐专间,容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

4监督管理对策及建议

4.1创新食堂食品采购模式

在严格考察供应商资质、场所、实力、信誉的基础上,每种食品原材料至少要选择两家供应商为学校食堂供货,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召开供应商会议,签订供货协议和食品安全协议。同时,完善采购制度,对采购原则、采购组织、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等做出统一规定,健全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食品采购与生产检查制度,坚决杜绝食堂私自采购食品饭菜原料,以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学校。

4.2改善高校食堂的卫生条件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生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使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建立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同时还要坚决做好高校食堂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严防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必须具备工作服、帽、口罩、鞋等,并及时洗手消毒。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执行体检计划并设有体检档案,涉及到有疾病、伤口或其他可能成为污染源的人员要及时隔离。

4.3加强对高校餐饮人员的岗位培训

高校要定期安排食堂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之了解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熟悉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要求,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专业知识,提高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能力。还要对食堂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加强培训不仅是餐厅也是个人的加油站,更是食堂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4.4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由于学校食堂是人员聚集之地,大锅菜是学校饮食的主体,所以厨师在主观意识中往往有“萝卜多了不洗泥”的观念,这就势必影响饭菜的质量。因此,高校后勤食堂应建立以厨师长为首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厨师长按照厨师不同的熟练程度、知识水平、技术等级和责任心等要求各自负担起不同岗位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冯伟.高校食堂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行性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3).

[2] 武新胜.谈如何加强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6).

[3] 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教育管理与评价,2010(4).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全县24个乡镇,共有各类学校198所,其中开办食堂的学校150所(75.8%),服务学生23960人。150所食堂中,完全中学食堂8家,服务学生5360人;普通中学食堂39家,服务学生5647人;完全小学食堂26家,服务学生2201人;公立幼儿园食堂25家,服务学生4322人;民办幼儿园食堂49家,服务学生5462人;职业中学食堂3家,服务学生968人。

2.持证情况150所学校食堂,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72家(48.0%),其中普通中学持证率仅25.6%;共有491名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248人(50.5%),其中完全小学持证率仅34.9%。

3.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大部分学校均能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定期检查抽查制度,但仍有一些学校将食堂对外承包当成一种创收方式。检查发现16所中学食堂(6.0%)对外承包,占中学食堂的34.0%(16/47)。实行对外承包的学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极不完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

4.食堂内部设施配置情况150所学校中,食堂内部基本设施和功能分区基本达标的84家(56.0%),食品仓库配置基本达标88家(58.7%),清洗消毒设施配备基本达标71家(47.3%),餐饮具保洁设施基本达标79家(52.7%)。

二、存在问题

①食品加工功能分区:由于多数学校食堂在改、扩建前未经过预防性卫生学审查,大多未按餐饮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厨房空间狭小、设施设备落后,“三防”设施缺乏,一些学校在餐厅外加设餐饮“小饭桌”或小炒,食品加工制作时生熟食品和餐饮具混放,各种用具存放无序,食品加工程序混乱,加工过程存在交叉污染现象。

②食品仓库设置:有52家(34.6%)无专用食品原料仓库,一些学校由于食品库房潮湿,加上管理不善,未按规定隔墙离地、分类分架堆放食品,食品贮藏不合理。

③清洗消毒设施:蔬菜、肉类、水产品、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基本达标只有71家(47.3%),餐饮消毒具保洁设施相对完善的只有79家(52.7%)。

④食品采购管理:多数食堂采购大宗食品时索证索票不全面,大多未建立完整的食品采购台账,或登记台账记录不详,特别是鲜肉和食用油采购未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的现象普遍。

⑤食品留样制度执行情况:一些学校对食堂食品留样制度未予重视和落实,检查所有中学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均不到位;幼儿园食品留样制度执行情况较好,但食品留样不规范,数量和时间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留样食品生熟交叉存放,甚至用生肉和疏菜留样,有的甚至无食品留样专用冰箱,留样记录也不完整。

三、整改成效

1.落实目标责任教育部门将学校餐饮食品安全列为学校督导评估、综合目标考核和平安校园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各级学校明确校长为餐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所有校长与学校食堂负责人签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实行层层负责,部分学校及时取消食堂对外承包,收归学校统一经营。

2.完善硬件设施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组织开展规范化食堂创建活动。幼儿园和二级以上达标学校先行对食堂改造提升,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3.规范食品采购开办食堂的学校和幼儿园,对米、面、油、蔬菜、肉类、禽蛋类、豆制品和大宗副食品等重点食品全面实施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认真落实食品采购登记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4.健全管理制度所有学校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完善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

四、影响整改的因素

1.领导思想麻痹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只注重教学质量和追求升学率现象,部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具体的安全管理细则及考核奖励办法,对食堂未投入足够资金进行整改提升;部分学校继续将食堂对外承包,由于缺乏校方对食品采购、加工、贮藏等的全程监管,承包者对食品采购把关不严,食品卫生质量难以保障。

2.经费投入不足有的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承包人未增加成本投入),不重视投入资金来改善食堂卫生设施;部分学校由于校舍紧张,食堂被挪作他用,造成食堂面积狭小、操作空间混用,容易导致交叉污染;有的缺少冷藏等设施,食具和容器消毒保洁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规模小、办园条件简陋的民办幼儿园,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整改食堂不够主动。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一些食堂缺乏经正规培训的厨师及从业人员,其管理者和加工操作人员往往只是社会人员或教师家属,其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普遍存在个人卫生习惯差、缺乏食品卫生知识,无法保障食品安全。

4.地理条件限制学校安全供水农村中小学校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使用山泉水或井水,加之缺乏或忽视严格消毒管理的措施,未及时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影响饮用水和食品加工用水的安全。

五、强化管理建议

1.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具有“易被放大、曝光、易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易出人命”的特点,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还要在责任上落实。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责任机制,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建立问责制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由教育主管部门对有关负责人问责。

2.不断完善食堂硬件设施学校、幼儿园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食堂进行规范改造,保证有足够的加工经营场所和食品仓库;有完善的“三防”设施、餐具消毒设施和食品留样设备等,全面实施规范化食堂建设。

3.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制度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食品采购的台账;落实餐具消毒制度;建立食品加工卫生管理制度,保障餐饮食品卫生安全;落实好食品原料管理制度,做到食品存放库房干燥、通风,定期清查库房食品,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鼓励学校引入HACCP管理制度。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深化卫生监督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我县卫生监督执法体制改革步伐,完善执法运作机制,建立新的行政执法工作模式,在今年要实现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职能分开、政事分开、工作分开,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

(二)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网,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工作。要把卫生监督工作向乡村延伸,选取1/3以上乡镇作为试点,在乡镇卫生院派驻或委托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加强对农村卫生监督和卫生机构的监管,保证农民健康安全。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督促检查,及时发现与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及时交流和推广经验。

(四)切实抓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做好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规定和实施主体的清理工作,规范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

(五)贯彻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实施执法责任制暂行规定》及自治区、梧州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法律,继续推行执法责任制。

二、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中央编办所明确的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做好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督,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并严厉查处上述领域内的各种违法行为。

(一)规范食品卫生许可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正确履行食品卫生监督职责,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证工作,主要在食品生产经营卫生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各类食品及相关产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方面加强卫生许可工作,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进行清理,严格卫生准入,对整改后仍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要吊销其卫生许可证。要把许可工作与许可的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制度。按计划完成食品卫生许可年审工作。

(二)加强餐饮业、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工作。餐饮业、食堂处于整个食物链下游,是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地方,要着重加强监管,从经营场所、工具设备、食品采购、运输、加工、储存、出售、从业人员等各方面建立严格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加强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卫生基础知识、操作要领、食品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积极配合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的卫生监督工作。

(三)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强化企业自律行为,大力推进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力争在2005年县城餐饮业要有四分之一分别达到A级和B级水平,并创建1条食品卫生安全诚信示范街,食品卫生信誉度要有明显提高,对食品卫生信誉度被评D级的单位,坚决不予许可或次年不予验证,严格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

(四)继续做好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米、面、油、肉制品、奶制品、调味品及儿童食品等消费环节的监督检查,打击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对商场、超市销售散装食品进行规范,提高散装食品的可溯源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证照进行专项整治,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予以处罚;加大对不合格产品和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严厉查处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食品非法加工黑窝点;加大对餐饮具消毒的监管力度。对典型案件做到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五)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要认真做好学校、餐饮业等单位食物中毒事故的防治工作,检查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和生产场所卫生设施、原料采购索证,原料卫生质量、餐饮具消毒保洁等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重大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做好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执法工作

(一)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出租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二)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执法监督。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有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未经毁形、未进行定点回收处理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严禁医疗废弃物非法流向社会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

(三)继续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主要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菌毒种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落实。

四、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

(一)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加强职业维权监督执法工作。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做好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积极推广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示范作用,加大宣传普法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

(三)进一步加强对新、改、扩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监管力度,严把危害源头关;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对于工艺落后、严重劳动者健康的项目不予通过审查验收。

(四)开展职业危害项目的监测工作,对监测不合格的单位,下达监督意见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单位,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五)进一步加强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监督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监督工作,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发放工作,开展放射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切实做好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工作。

五、切实做好公共场所等其他卫生监督工作

(一)认真开展对公共场所卫生和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共场所和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要采取有效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二)开展针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专项监督检查。要重点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情况指导其做好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三)根据卫生部和自治区2005年健康相关产品、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计划,有计划组织开展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及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抽检和检查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场监督情况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对重点食品及节日食品的抽检结果,通过新闻媒体或网站向社会抽检公告,以达到扶优治劣,引导群众不明确、安全消费的目的。

六、开展卫生法制培训、宣传教育工作

(一)深入开展“四五”普法第五单元的普法工作,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行政许可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二)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县卫生行政执法的水平。加大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基础法律和行政法律知识、卫生执法技巧和能力、综合执法水平等深层次的培训力度,确保卫生执法人员符合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的要求,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参加培训,组织执法骨干去外地参观学习,促进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专业技能和法规标准的知识更新,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2015年颁布的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高职院校的集体食堂要求更为严格,要求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而目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相比以前已下降不少,例如少量高职院校存在“谁承包谁负责”的心理,高职院校食堂甚至被不具备高校餐饮服务资质的餐饮公司或个人承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没有一套健全的食堂引入及管理体制。

大多高职院校食堂承包经营者过于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

目前,高职院校的食堂都是采用外包给社会餐饮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社会餐饮服务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基于此,食堂在营运过程中, 社会餐饮服务企业就会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忽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这就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安全卫生健康问题造成极大的威胁。

食堂经营过程中存在转包和分包现象,导致食品卫生质量难以保证,管理上存在很大困难

高职院校食堂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卫生量化管理的卫生要求划分为仓库区、粗加工区、清洗区、切配区、烹调区、洗消区、售卖间和专间等功能区域,食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不同的区域划分和科学的操作规范流程来保证饮食的安全卫生。然而部分承包高职院校食堂的餐饮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利润,将一个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堂划分为很多独立的区域转包给没有资格经营的个人,这些小区域根本无法满足初加工、切、洗和烹调的卫生安全要求,各小区域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卫生难以保证。

食堂硬件设施投资与短期收回的矛盾突出

目前大多职业院校都要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堂硬件、设备及装修进行投资,往往与学校签定合同时间较短,而这些投资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短期内餐饮服务企业也担心资金无法收回,也造成经营成本的增加。因此,很多社会餐饮服务企业不愿投资食堂硬件及设备,造成很多高职院校食堂硬件设备陈旧甚至设备不能使用。

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餐饮卫生安全知识

社会餐饮服务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服务人员大多是从当地聘请的文化素质较低、年纪较大的临时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够买社保甚至不签合同,寒暑假期无法兑现工资,造成学期结束部分员工随之流失,增大了餐饮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及招工难度;聘用的员工大多未参加过食品安全卫生系统培训,员工健康证上的卫生知识培训也只是摆设,造成员工安全卫生意识淡薄,甚至存在未持健康证上岗的情况。这些问题和现象增加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不明确

高等教育部门明确要求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的校长,大多高职学院校食堂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都是以学校的名义申请,而现在高职院校的食堂管理者也对于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责任归属也模糊不清,而一般高职院校与餐饮服务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将责任转嫁给餐饮服务企业;再者,高职院校管理者一般工作的中心都在追求教育、科研及办学水平,而忽略对食堂的管理。这样一来,万一高职院校由于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发事故,便会出现校方及餐饮服务企业相互扯皮的现象。

食堂的饭菜配置及比例不合理

食堂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今天,把各位校长、总务主任召集在这里,召开全市学校后勤工作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总结经验与不足,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学校后勤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新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刚才两位校长做了很好的发言,局长对学校后勤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会后还要对一中分校的后勤工作进行参观,希望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从整体上推进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后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后勤建设、管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涉及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影响到学校的总体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服务育人,达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国家推进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社会公平、均衡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知识经济来临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更加要求教育的公平,更加需求良好的教育资源。良好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在于物质的丰富,在于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在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全面、科学和高效。

其次,以政府为教育投入法定主体,校长为学校法人代表的体制变化,也要求我们学校后勤工作在思想上、方法上、制度建设上来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学校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也就显得愈发迫切。

三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城市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人口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为一种新的必然,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也随之成为时下重要的任务之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强有力保障服务体系,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后勤工作新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

面对新形势,我市学校后勤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新郑”这个主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和育人导向,努力改善学校后勤条件,加强规范管理,维护学校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突出重点,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学校后勤涉及师生衣、食、住、行、用、学等方方面面。学生食宿基本条件的改善、后勤物资采购、食堂饮食卫生、伙食营养及价格、校园安全保卫、学生公寓管理、绿化美化与保洁、设备设施管理与维修等,都是后勤工作的构成,面对繁杂的工作内容,学校的后勤部门、后勤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职能和责任,要突出后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后学校后勤工作的重点就是抓好五个方面的管理,建立五项制度,严把四大关口。即抓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学生食堂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校园绿化美化与养成教育管理、消费市场服务管理;建立后勤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伙食质量与成本核算制度、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后勤物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大宗粮油定点采购制度。严把餐饮食品卫生关、防火防盗安全关、物品采购质量关、成本核算监控关。

一是抓好学生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场所,是容易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重要部位。近年来我市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高度重视,检查督导工作持续进行,但仍有少数学校存在着“四差”问题:学校领导的食品卫生意识差,学生食堂基本设施、设备差,食堂操作人员基本素质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差。食品卫生安全存在诸多隐患,令人担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校长要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通过建立和落实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饮具餐具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防止发生投毒事件,防止霉变、假劣食品流入学校食堂和商店小卖部,防止流行性病毒感染,有效消除食堂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杜绝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要抓好学生食堂伙食质量和成本核算管理。学校食堂是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要坚持“公益属性、服务至上、保本微利”的原则。伙食质量和价格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涉及到农民负担的大事,务必引起各学校的高度重视。

二是抓好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学校要把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后勤工作的一件大事抓好,建立健全学生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警示标志、门窗、锁具要齐全,用电用水、防火防盗等都要有章可循。要建立宿舍安全工作日查制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建立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建立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学生寝室长制和宿舍区封闭管理制等,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开展示范性学生宿舍和文明学生寝室评选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要不断完善学生宿舍的服务和管理。

三是要抓好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和养成教育管理。校园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抓好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校园、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文明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各地各校要将校园绿化、美化、保洁工作纳入学校建设和后勤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科学规划,强化护养,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要积极创建“绿化示范学校”、“园林式学校”、“文明校园”等,促进学校绿化、美化和保洁工作。

四是抓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工作。随着中小学校大量设施的配备,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两年各种图书、仪器、器材、桌柜、桌凳的更新、充实和实验室、体音美专业教室的投入使用,使得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管好、用好学校的固定资产,使其充分发挥效益,使其真正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问题,每个学校都要完善有关物品的管理制度,确定具体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广泛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尤其要发挥学校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和体音美专用教室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加强领导。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牵涉面广,工作事务繁琐,市教体局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把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和服务职能,要确定一名局级领导和校级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教体局要有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有内设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后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职能。

各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我们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决定着我们的服务是否优质、是否能让学生满意,决定着我们后勤工作是否能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坚持对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安全、卫生等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是要规范管理。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加强规范管理,才能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一改过去行为不够规范的做法,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的制定、修改、完善切合实情、易操作、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对《学校财务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寝室管理制度》、《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门卫24小时值班制》等重点制度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使它们更加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在后勤管理上要落实校长负总责,后勤主任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校长的管理能够及时到位,各学校校长对后勤工作做到勤思考、勤观察、勤检查,能够时时知道各项工作的进展,谁在管理,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指导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