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税负 利润水平

一、成都市现代物流也税负分析意义

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业成了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现代物流业不仅为城市的GDP做贡献,为城市创造税收收入,也能解决大量劳动力。

(一)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2011年,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总产出为588.99亿元,较2010年增幅为27.9%,高于服务业的平均增幅。据统计显示,成都市现代物流业2011年实现增加值312.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9.9%,税收和利润增幅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其中税收23亿元,增长42.2%,在所有服务行业中增幅居第五位。

(二)现代物流也兴衰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现代物流也是衡量地区投资环境,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的成都无论从区位优势、需求空间及交通条件等方面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来看,成都也需要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8%,较上年同期回落2.5%。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较上年同期也有所回落。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放缓,但总体实现平稳适度增长。

2012年中国物流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实现了平稳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行业运行增速趋缓,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突出问题既是,物流要素成本全面上涨的作用下,物流企业的利润却有下滑趋势,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中国物流企业运行成本较高,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2年物流企业人力成本平均增长15%到20%,燃油价格则相当于2000年的3倍左右,过路过桥费占到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就2012年对成都市376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超过利润总额。2012年成都市现代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9.7%,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4%。

现代物流业经营风险大,要素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政府在为其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也要考虑现代物流业的税负水平,从税收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一定的帮助。

三、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分析方法选择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缴纳的税款,简称税负。税收负担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指标。绝对值指标指的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款额,也就是我们说的税款额。相对值指标是的是纳税人缴纳的税额占计税依据的比重,即税收负担率。税收负担体现了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的核心,也是税收杠杆作用的着力点。

税收负担的高低是一个相对值,通过比较确定。科学的评价税收负担意义重大,对税负对比参照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一)传统税收负担分析方法

传统的税负水平分析是用行业税收负担水平与社会宏观税负水平比较。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显示该行业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

1、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宏观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总额与同期国民经济总量之比来衡量,可以反应为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民收入(NT)之比。

2、行业税收负担的衡量

传统的行业税收负担水平的测算是用当期纳税额与行业利润或收入之来评价。

3、传统税负分析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也税负测算

现代物流业在经营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行业特点。企业为了能正常的运作,需要投入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大,存在着资金回收期长,资本回报率低的特点。虽然这几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实在逐年下降的。现代物流也的行业特点使得它不能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对于利润率水平很低的现代物流业用传统税收负担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评价结论。

(二)适应现代物流业的税负分析方法

社会平均利润是由社会各个部分的利润平均而来。但是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润水平是不一样的。由于各行业及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分流入利润率高的部分。资本由低(利润率)到高(利润率)之间的流动分配,行程了资本的供求关系,使得不同行业和部分会有不同的利润率水平。

由于资本流动的推手是利润率的高低,现代物流业的低利润率会使资本流出。这与目前政府经济发展规划是相悖而行的。结合现代物流业特点和政府经济规划,应该充分发货税收的调节功能。政府对现代物流业正睡得最大限度是征完税以后,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率等于社会平均水平。

对于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的研究应在传统税收负担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用社会利润率平均水平为参照系,以现代物流业利润水平对传统的衡量指标进行修正。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反其实际税负水平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此,在现代物流业税负研究中必须引入差额利润修正法。将差额利润修正发与行业利润率因素相结合对现代物流业税负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四、差额利润修正法的操作

(一)操作程序

1、计算全社会平均利润率;

2、计算现代物流业总资产利润率;

3、计算现代物流业利润利润率;

现代物流业理论利润=现代物流业资产总额×全社会平均利润率

4、计算物现代流业所取得的差额利润;

现代物流业差额利润=现代物流业实际利润一现代物流业理论利润

差额利润为负值时,该行业实际利润率低于所有行业平均利润率。

5、计算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

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平均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差额利润

其中:

现代物流业平均应纳税额=现代物流业利润总额×社会平均税收负担

社会平均税收负担=全部税收收入/利润总额

(二)税负评价

通过差额利润分析法的计算,把现代物流业实际缴纳税额与现代物流业应纳税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缴纳税额大于应纳税额,那么税收负担重,应当及时减税。如果实际缴纳税额小于应纳税额,那么税收负担轻,可以考虑适当加税。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物流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咨询报告》[J].中研普华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 现代物流 发展 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的货物运输市场份额日趋减少,铁路货运向运输物流市场拓展、以获取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物流,是传统铁路货运业面临的崭新课题。铁路运输企业要实施现有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最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物流理念,使企业领导及员工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深刻认识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确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铁路运输企业才能根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科学的制定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长远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在这方面,迄今为止尚缺乏比较系统、有力度的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都是实现人和物资空间位移的服务活动,但现代物流的服务范围更广,而交通运输提供的服务更狭窄点。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服务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具有指导性的部分供应链服务,运输和物流在这个节点上形成了交融。

二、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意义

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改变铁路目前的市场位置,进而将改变铁路在市场中的角色。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基于这一变化铁路面临的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运输市场,而是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服务功能的整个物流市场,这样铁路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再只是运输企业,而是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货流特点的需要,是促进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到传统铁路货运的发展中去,成为改善运输现状刻不容缓的方针政策。

铁路要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作为铁路主要生产部门的货物运输生产,必须根据现实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确立合理的市场定位,实现自身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从而实现铁路向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前铁路货运的现实状况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相当数量的铁路枢纽货运站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铁路枢纽货运站原有的功能正逐步丧失,而且面临着设备与设施闲置、无效运输、效益滑坡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结构调整,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措施开展相应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因此,在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的今天,在铁路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的大环境下,进行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融合

1.积极发挥铁路的干线运输优势,走专业化道路。铁路运输本身属于功能性物流,走专业化道路就是不断加强铁路的专业化特点,突出铁路的强大优势,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铁路运输应充分发挥在干线上的运输优势,充分体现其运量大并安全,还有不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的天然优势,以承揽长距离和大运量的运输业务,只有这样充分利用优势,抛开劣势,才能将铁路运输业做成强大的功能型物流企业。

2.构建铁路运输发展物流的运行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铁路物流运行网络体系是铁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一方面,铁路具有天然的网络优势,已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最大交通网络,另一方面,要不断在现有铁路运输体制条件下形成区域性物流业务网络,还要尽快实现对铁路货运的实时跟踪,努力通过信息平台将企业连接起来,实现电子化现代物流。

3.对铁路闲置的货场设施、装卸机械及仓库等进行整合,组建地区性的以仓储、配送和运输为服务特色的铁路物流公司。新形势下可以有选择地对部分地处大、中城市和区域性物资流通中心的铁路货场进行改造整合,以仓储为基础,完善配送、流通加工和协助销售功能,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质的转变。

4.组建专业化的铁路物流公司。可以整合现有的行包运输、行包经营资源,将铁路局的行包车辆、行李房设施及相应的装卸力量与中铁快运进行重组,成立全路性的行包快运公司,另外重新布局全国铁路集装箱营运系统,组建全路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

四、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适应与发展

1.加快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尽快实施物流企业战略合作。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发挥铁路大中型货运营业站的仓储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创造条件发展仓储及配送等物流服务,利用铁路货运营销系统的便利性,可以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预测等信息服务。另外,铁路应加强与海运、内河航运及公路、民航等其他交通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运输优势,全面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通过改革铁路货运管理推动发展现代物流。新形势下,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铁路货运管理部门必须围绕物流企业关心的运输价格、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改革。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区域协调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17-02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来解决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把握现代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要运用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需要先认清现代物流的内涵和特点。现代物流的内涵是什么?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职能。现代物流是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为目的,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具体表现为:适合的质量、适合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商品。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手价值,可从现代物流几个突出特点看出:一是专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更侧重于提升物流水平,优化社会资源。专业化物流服务也是工商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的保障,同样是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保障。二是系统化。现代物流是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的一个系统。而系统化的物流体系既利于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同时也利于区域内跨领域产业链的协同。三是信息化。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四是标准化。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无缝衔接,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现代制造业以及现代流通业无不是在标准化下正常运转,而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则强化了这种正常运转的效率。五是绿色化。这要求各项物流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全局和长远利益,以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面临低碳时代的考验,集约化的现代物流将成为区域经济“绿色化”发展的排头兵。

2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要让现代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样需要准确把握好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目前,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王文锦(200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彭荣胜(2007)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

第二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战略”。陈秀山(2006)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高志刚(2003)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也有共识。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体。同时,从行政手段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种战略或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综合性: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它不单纯指一个方面的协调,而是区域间各种协调关系的总和。复杂性:区域协调发展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的演化行为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作用形式多样;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一种特殊性;三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元素之间以及与外界的关系极其复杂。动态性:这种动态过程表现为在区域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之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空间层次性:主要表现为每一个区域系统都可以被划分成若干等级不同层次的子区域系统,同时每一个区域是上一级区域的局部。地域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不同层次以及同层次的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可看出,能提供集约化服务,推进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大有可为。

3 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目前,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认为,现代物流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能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我们可以从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两个方面考察。从交易过程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物流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大大降低了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以及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从交易主体的行为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促使交易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第4篇

现代物流紧跟着电子商务,也一起进行着巨大的变化,而且二者正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比较显著和重要的变化特点。这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推动,也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一、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关系

现代物流确保了电子商务可以顺利运营,而网络信息化与网络运营又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所以说,实现二者的融合是实际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1]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是一个统一了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的过程,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有着高效快捷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进行的是虚拟的网上交易过程,但还是要通过商品实体来实现资源的配置。物流是对商流的延伸,它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上,客户对电子商务能否满意还要看物流速度如何。

(二)顾客至上”也是电子商务坚持的理念,而现代物流是使这一点得以实现的最终保证。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来说也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不需要出门就可以轻松购物。但如果没有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是无法给消费者提供便捷购物服务的。所以,要提高现代物流的质量,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企业各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三)现代物流由于受到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而又有长足的进步。美国是最早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国家,如今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物流管理技术,订单处理作业因为EDI的运行过程而得到了简化,这就使得物流速度大大加快,这也使得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信息流和货币流的流通速度以及现代物流的流通速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电子商务得到发展,这在同时也有助于物流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今的网络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信息流借此使得现代物流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而且使得货物运输的方式和环节更为科学。商流和信息流都是非常快节奏的,而现代物流正是以此二者为基础,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

二、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模式

现代物流以电子商务为主体,借助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它体现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物流企业为了满足用户要求而开展关于商品的相关理货工作,并定时、定量地完成。

(一)二者实现融合的基本模式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逐渐发展为“第三利润源泉”2]即代表高效物流系统的建立。它在专业性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关于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面,这就是“第三方物流”。“所谓‘第三方物流’就是成立专门的公司,完成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3]这种物流模式也是现在最流行的基本模式,其具有的优点如下:

1.有助于降低成本。物流费用有部分是对外支出的,这就是物流业务进行外包的直接表现,然而还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由于身处竞争之中的各物流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客户不致流失,因而需要在物流速度上下功夫,使物流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也使各种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

2.减少投资,有助于风险的降低。投资比较巨大的项目主要包括物流的设施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这些资源主要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可以借助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等于是将物流业务出租出去,使得物流设施方面的投资得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

(二)二者实现融合的主要特点

1.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主要表现是商品化趋势;在收集物流信息方面实现了数据库化;信息处理方面达到了电子化水平;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实时化。2)设备自动化。使设备达到自动化水平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使得物流的作业能力大大提高,还有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增强和物流作业等环节的减少。(3)决策的智能化。物流不仅实现了信息化,还达到了较高层次的自动化水平,这是比较高级的应用。物流的智能化作业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确定库存水平,选择最佳的运输路径,运行自动分拣机等。在物流自动化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其关键内容就是要实现物流决策更加智能,而如今它成为了新的物流发展趋势。

三、实现二者融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正面临着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过渡的局面。所以要真正实现二者的融合还需要关注几个要点:

(一)要实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只是依赖于企业间的竞争是不行的。政府要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主要是在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方面,要使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系统,这是为现代物流的进步创设一个大环境,这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税收上的措施来提供便捷,可以通过鼓励企业上网来给客户带来快捷服务。这就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也有助于企业的盈利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对于我们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应该尽快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各地政府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的建立应当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可采用综合物流,联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要稳定长期,尽可能减少物流企业之间不当竞争关系的存在,以便使得物流企业的成本优势得到全面提升,有助于优势互补的实现和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三)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以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四、结束语

我国的物流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跨国公司的水平。因而需要将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建设起来,紧密联系起供应链上的各个主要环节。要研究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还需要快速作出反应来满足这种需求,从而使电子商务物流的畅通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翁心刚.魏新军、论现代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J]物流管理2006(4)62.

[2]刘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2)46.

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王雷(1975-),男,硕士研究生,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现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方面的研究。

摘要: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体系,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百姓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通过对国外物流管理政策法规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管理;政策法规;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5902

0 引言

由于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物流发展,并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相应的措施,打造物流业发展的和谐环境,促进物流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物流管理体制类同于一般市场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通过政府行政管理的、司法机构规范企业行为的、行业组织协调管理的、企业自主发展的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各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政府及行业组织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 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

综观国外,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均未制定过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法规,各个物流环节受各行业法规的管理,而各行业法规为物流的运作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各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性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的发展。国外物流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物流法规,原有的法律法规仍应用在物流各个环节中。

(2)用改革的手段削弱政府对运输行业的控制,促进自由发展的物流。

(3)政府明确规划物流发展的文件纲领,从宏观上引导物流的发展。

(4)加大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发展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作为物流发展的硬件,各国政府及主管部门都把它作为加快物流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而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能够起到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组织的运用,更是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5)政府通过资金支持和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6)合理规划物流园区,提升物流的规模经济效益。为了推进物流园区的发展,各国政府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2 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分析

参考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必须按照“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方针,政府充分发挥调控引导的作用,实施鼓励发展的政策。

(1)农村物流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政策的引导。

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对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当然也要防范重复建设。对此,政府应施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在效率提高、市场平等等方面大有所为。

(2)现代物流中心体系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

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等方法来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发展现代物流设施的投入,重点支持道路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是构建以县级综合物流中心、乡镇级物流场站、村级物流网点三级农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基础。政府应根据城市的相关规划,积极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改善物流企业的内外交通环境。

以信息网络资源为基础,扩大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程度,逐步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推动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加大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构建连通全国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早日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网络化体系。

(3)积极推动农村现代物流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突破现代物流企业的规模、地域限制,将农村现代物流作为引进国内外投资的招商重点,通过与国内外投资者的物流合作,引入国内外企业投资。

(4)加强农村现代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大力培养现代物流专门人才。

现代物流观念的树立是根本,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中,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鼓励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推广农村现代物流经营和管理经验。

(5)加强政府对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和物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发挥市场作用外,必须加强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作用。通过成立农村现代物流的领导部门制定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此外,政府要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发挥作用,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主动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建立农村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加强物流企业间的交流,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协会向工商企业宣传农村现代物流知识,介绍物流地位和作用,采取举办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对农村现代物流的研究。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外物流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今后我国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正确合适的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百姓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等方面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玉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03).

[2]陈文玲.现代流通与农业竞争力[J].中国流通经济.2007,(07).

[3]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04).

[4]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