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第1篇

XXXX年XXX公司认真贯彻省政府《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立即开展危险化学品销售环节安全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化工医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的精神,认真开展XXXX年安全生产工作,公司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成立领导组,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并全面贯彻落实,着力解决公司存在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集中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推动SHE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现将XXXX年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XXXX年XXX公司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XXXX年全年员工、承包商、临时用工人员未发生死亡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2、危险化学品爆炸起数为零,无重大火灾、设备、生产、环境污染事故。

3、XXXX年全年重伤事故为零。

4、XXXX年全年应计提安全生产费用3793529.08元,截止9月底已计提2758930.24元。

5、全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694起,全部整改。

6、全年员工报告小事故、小隐患、异常现象1422起,合计奖励39710元。

二、XXXX年XXX公司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1、企业主要负责人黄毅、首席技术官马东柱、总经理助理孙兴奎均取得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车间负责人均取得省安监局颁发的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目前,XXX公司取得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人数共计41人。

2、XXX公司取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并聘任为安全管理人员的员工共10人。

3、电工取证70名;焊工取证27名;电解工艺作业人员、聚合工艺作业人员、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人员取证共420名;制冷工取证39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取证1名;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取证211名;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取证2名;水处理人员取证9名;起重工取证35名;电梯司机取证1名;司炉作业人员取证44名。

(二)安全许可换证情况

1、XXX公司于XXXX年10月31日取得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晋)WH安许证字[XXXX]1181Y1,有效期至2017年10月30日。

2、XXXX年9月完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3、XXXX年9月完成《重大危险源评估》备案工作。

4、XXXX年10月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备案工作。

5、XXXX年11月完成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工作。

(三)SHE体系运行

XXX公司将蓝星SHE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相融合,建立了XXXSHE管理体系。SHE管理体系共分20个管理要素,涵盖了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SHE管理体系不仅从员工聘用环节开始,直至员工培训、生产过程、检维修过程、直至产品实现了全程管理;从领导承诺、职责直至员工健康、环保管理以保证员工、公司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还从信息文本管理直至法律法规辨识、落实、事故管理、体系评估从而实现管理体系的不断持续改进。

(四)安全标准化自评

2013年5月3日,XXX公司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证书。XXXX年5月23日公司下发“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的安排”(XXX司发【XXXX】12号),于XXXX年5月 20日 至XXXX年 5月 30日,对公司的安全标准进行了自评工作。自评工作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山西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补充要求及评审标准》、《山西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等严格对标,对公司16个职能部门、11各生产车间进行自评。自评员按照各自的要素分工,根据评审标准进行检查,通过查阅台账、作业票证、档案等资料,最终形成自评报告,自评得分为86.64分。自评组所查出的问题于6月10日前全部完成了整改。

山西XXXX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于XXXX年6月23日至6月28日分两次,对XXX公司生产装置及安全管理状况、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出具了安全标准化自评情况复核报告。

(五)检修工作安排及方案的落实

XXX公司组织制订《XXX公司XXXX年停车检修管理办法及总体方案》,并安排各单位组织全体员工对《检修方案》进行学习。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着重对省局提出的8项整改意见和8项检查意见,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下发《SHE关键行动督办表》,明确整改要求,将整改单位、完成时间、责任人等一一列出,整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具体包括:

1、对XXXX年2月28日制定的停车检修方案进行了完善与补充,共涉及XXXX年停车检修管理办法、XXXX年XXX公司装置大检修整体计划及开停车方案、工程承包商管理办法、XXXX年公司装置大检修开、停车时间安排表及各车间检修及停开车方案等内容,方案经总经理、检修领导组组长黄毅批准实施。

2、检修前,以各车间为单位,对所有参与检修的人员进行了检修方案的培训学习,并进行了考试。

3、停车检修中涉及危险作业环节,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针对危险作业特别是承包商作业,进行了作业票的专项培训,尤其对涉及交叉作业的项目,着重强调了安全交底及风险分析。

4、对参加检修的11家承包商资质进行验证后,全部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明确了安全责任,并严格按照《XXXX年检修管理办法及总体方案》中“工程承包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5、维保中心针对每个重点检修项目都制定了专项检修方案,同时对检修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及掌握了作业中异常情况下的处置措施。

6、为保障检修过程的安全,各车间均进行了检修危险分析并制定了停车检修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培训。

7、检修中,在化工装置停车清洗、置换后,SHE管理部协同生产部、装备部、维保车间以及各生产车间对各车间所属的生产装置、设备按照《装置停车交出确认表》要求内容逐条核实,确保无误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检修现场进行作业。

8、化工检修期间公司严格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等作业票证的许可管理,严禁无票作业。各生产车间的领导、安全员负责本车间区域内的安全管理,各承包商进入检修作业现场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

9、各职能部门人员以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为安全工作指导思想,深入检修现场,开展作业现场的隐患排查及安全指导。

10、XXXX年6月30, SHE管理部、装备部、生产部、仪表车间、电气车间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各车间现场装置、安全设施、自控连锁、系统排气置换等严格的检查,进行了检修装置的交出确认,于XXXX年7月2日顺利开车。

(六)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1、XXX公司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体系。

2、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等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销售、运输管理建立了供货商资质审查制度及用户档案和销售台账。销售危险化学品时为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3、XXXX年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总经理与安全生产总监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总监与各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工作目标列入公司绩效考核范围。

4、公司设有SHE委员会,负责SHE工作的监督、协调。公司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任,安全生产总监任副主任,各车间、部门负责人任委员会成员。每季度组织召开SHE委员会会议,听取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汇报,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协调解决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对公司及总公司的事故案例进行共享学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5、公司每天组织召开装置安全运行、隐患排查报告例会。会议由公司SHE管理部牵头组织,参加人员有公司领导、生产车间主任、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承包商负责人。会议内容包括:各生产车间、承包商汇报当天的关键设备、装置安全运行情况、主要安全工艺指标控制情况、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人员安全行为检查等;职能管理部门汇报分管范围安全监管情况;协调解决涉及安全生产的问题。每天的会议纪要由SHE管理部进行整理,通过OA网发至各级管理人员。

6、公司始终坚持领导干部带班制度,每天由1名公司领导带班,部门正处级领导任值班长,及两名职能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进行节假日和夜间值班,并填写XXX公司领导带班值班记录,对各主要生产车间工艺安全指标、人员到岗情况、厂规厂纪执行情况以及生产状况进行相关的检查。

7、为加强安全管理,从今年2月份起,蓝星总公司派驻8名安全督察员驻厂进行安全工作督导,24小时无缝隙监管公司安全工作。

(七)开展活动情况

1、XXX公司3月16日根据«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立即开展危险化学品销售环节安全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 晋安监发电【XXXX】9号),重点对公司液碱、盐酸、外购甲苯、外购电石等采购、销售、仓储及危险化学品使用环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落实,各类用户档案和销售台账建立,一书一签,是否超装及运输资质的审核等开展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的活动。

2、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刻汲取“3.1”特别重大事故教训立即在全省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晋安监发电【XXXX】14号)、《阳高县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阳安监字【XXXX】10号)精神,XXX公司积极行动,4月6日,公司下发通知,制定了《XXX公司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方案》,切实抓好第二季度的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重点,开展XXX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共检查安全隐患182项,并全部完成整改。通过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推动了XXX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执行,极大的落实了公司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XXX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XXX公司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制订了《XXX公司安全月活动方案》,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不走过场。

(1)、安全月中,在全公司范围内通过广播、厂门口显示屏、班组安全活动OA平台等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宣传教育;SHE管理部组织所有进入检修现场的承包商开展安全教育并签订安全协议。

(2)、公司与大同市、阳高县环保局、安监局、消防队等部门联合组织甲苯泄露应急演练(后改为企业组织进行甲苯泄露应急演练)。

(3)、今年的“安全月”正值公司检修期,“安全月”活动要与公司化工大检修紧密结合,扎实开展,不走过场,SHE管理部协同生产部、装备部、维保车间制定检修方案,并做SWR风险分析,确保安全生产月期间的检修安全。

4、XXX公司按照省局要求,于XXXX年6—9月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责、履责”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明确职责,形成文件;二、制度上墙、责任到岗;三、监督考核,熟记在心。

5、XXXX年 8月4日,公司针对“8.2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故”,对公司可能产生粉尘爆炸危害的电石、煤尘、松香等的反应车间、供热车间、聚合车间组织进行了防粉尘爆炸的专项事故类比检查。通过检查共发现问题6项,SHE管理部分别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于8月12日全部完成整改。

6、公司于XXXX年7月28日发出通知,落实《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化工医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晋安监发电【XXXX】38号)相关要求。对前一阶段大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依据整改要求进行了整改。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完善情况并及时颁布和修订,开展“反三违”活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工作纪律和工艺纪律),在生产车间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活动。还对现场作业情况、工艺联锁与气体报警联锁控制管理、隐患排查管理情况、设备管理情况、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情况、危险化学品运输、知责履责活动以及危险源管理等相关重点内容进行了检查。

7、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安委【XXXX】6号)和《国资委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资厅发综合【XXXX】38号)的要求,从XXXX年8月至12月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XXX公司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重点开展治理的非法违规行为,从安全、生产环节 ;危化品储存和运输;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方面,明确责任部门与工作重点,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

8、公司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副总工程师以上高管人员承包生产车间的工作方法,要求公司高管每月必须参加车间SHE工作例会,每周最少一次参加运行班组交接班会、风险分析评估会,每周最少一次进行员工安全行为观察,行动计划完成后要填写《个人行动计划实施报告表》公示,便于全体员工监督。

(八)应急管理

1、XXX公司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共编制综合预案1项,专项预案4项,应急处置方案19项,并在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2、XXXX年全年共组织一次公司级应急演练,10次车间级演练。

XXX公司在省、市、县安监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安全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和安监部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深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以敬畏生命、关爱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管理,提高水平,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做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

我们将用最大的努力,带领XXX公司全体职工,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的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动员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安全平稳发展。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安全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 融合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石油企业属于发展历史较长的一类企业。由于石油企业是工业的基础企业,因此普遍表现为:企业规模大,企业文化底蕴深厚,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生产作业标准化,产业经济氛围较浓厚。近些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普及,石油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将二者融合起来,让石油企业员工深深感受到石油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体会到企业牢固的向心力。通过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相互的渗透融合,不仅有助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为石油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如何最大化地使用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浪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适合、最集约化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人行为上的管理,更是对人思考方式、心理素质的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人事管理”以来,企业对人的认识从被动变为主动,更形成了包括招聘、工作分析、人力资源划分、绩效评估、员工激励、员工培训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一个较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接受了市场不断的挑战后,不断积累、总结出主要关于精神层面上的“胜利经验”。这不仅包括企业所独有的价值观、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氛围环境,还包括由此而产生的思考模式和行动风格。企业文化的诞生给予企业以“人格化”,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运作方式,而有了能影响其员工解决问题、办事方法的强大影响力。

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有其特殊性,在体现出员工全体思想形态的同时,要包含企业不可或缺的制度规则、严谨态度。安全文化在石油企业就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人本观,着力培育安全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安全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员工意识、能力和素质,关键是做好全员的HSE培训。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于排除安全隐患、阻止违规操作、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等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要求在制定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在提升企业文化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高水平的指引力。

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引导作用

企业文化经过企业多年的沉淀与整理,已具有了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员工思考方式、行为模式的作用,当然它对企业的管理思维也极具影响力,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可以说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企业管理方式的独特性。由于企业文化的贯彻,员工也基本形成了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工作方式、价值观念。这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具体措施如果遵循企业文化定下的规则,那自然可以顺畅地进行下去,收到良好的实施效果。不然,员工可能会对政策的实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与企业秉承的群体意识相冲突。例如,采油厂上下牢固树立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的和避免的”的预防观,始终坚持“违章无小事,一切习惯性违章行为都要切实加以纠正”的原则,把“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融合到实际工作当中,印刻在员工心中。大力培养员工“管理依靠制度,操作执行规程,工作遵守程序”的理念,使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成为每一位员工的一种守则、一种信念和一种力量。强化过程管理。工作前分清职责,明确标准,提示风险,落实防范措施;工作中加强监督,严格按工作规程制度办事,不越“雷池”半步。对违章操作人员,做到违章必止,违章必罚,不顾人情,不讲面子。员工所接受到的企业文化内涵便与这些措施之间发生融合和相互加深,并有着稳固、丰富、升华企业文化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有利于管理政策的顺利进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能不断完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迫切的需要企业员工能接受、落实,内化于员工的行动、思想中。但在现实情况中,企业文化的贯彻和深入并不是如此容易。人力资源管理紧紧围绕“人”,一切“以人为本”,与员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其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必须性,可以把企业文化这样抽象的理念具体化到人力资源管理日常的行动中,它所指引员工的行为让员工在服从管理的同时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逐渐建立起与企业文化一致的价值观念。在采油厂日常的员工培训中将安全生产的理念加以强化,例如按照“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分享是明灯”、“学一分安全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等思想,利用安全例会、班前会、工作会,让员工讲述身边的事故、险情和违章行为,分析事故原因,谈事后感想和教训,现身说法,教育他人。着力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能力,邀请井控、消防、特种设备、工艺安全等方面的专家到现场讲解,使员工都能准确识别和有效规避工作中的安全环保风险。严格落实厂级预案演练和工区应急处置措施演练制度,使员工都能在紧急情况、突发事件面前及时妥善应对。着力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员工树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人人都要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念,使员工都能既维护好生产安全,又维护好自身安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贯彻实施能够起到完善、帮助的作用。

现代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融合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浅海油田 地面工程 HSE管理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浅海石油开发公司(简称浅海公司)是辽河油田分公司唯一的专业从事浅海、陆滩油气开采的二级单位,截止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达1.63亿吨,拥有陆滩砂石平台7座、固定式钢结构导管架采油平台3座、砂石人工岛1座。作为采油、集输地面工程基础建设的主要监理者,海洋工程科油田公司和浅海公司HSE委员会的领导下,公司紧密围绕“七杜绝”、“两不超”和“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大讨论”和“全员风险大排查”活动,细化监督检查考核,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了工业生产、消防、交通无事故和重大污染事故为零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他们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在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把领导安全责任制从思想、组织、措施和制度上落到实处。一是践行有感领导。海洋工程科认真履行岗位HSE职责,以身作则,引领所属所有成员扎实开展安全环保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共参加安全专业性培训16人次,同时组织施工队伍开展HSE培训1200余人次,按要求执行“个人安全行动计划”。二是明确直线责任。海洋工程科共开展施工现场HSE专项检查16个,发现问题28个,提出整改建议13项,且问题已全部监督整改完成。三是加强属地管理。海洋工程科结合工作实际,制作了“属地管理检查卡”,配发到每名成员,涵盖了采油、集输、维修等所有岗位的大部分基建工程现场,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四是扎实开展多样化安全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由安全部门主导开展的“安全环保理念”、“安全警示语”征集和“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活动,营造了本科室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举办了一次由科室成员结合近年来基建施工现场发生的事例现身说法的“我要安全”宣讲活动,先后为基层施工单位进行了6场宣讲,得到了施工单位员工的一致好评。

二、建立长效机制,固化“安全大讨论、隐患大排查”活动,对危害因素重新进行识别,并制定削减措施

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大讨论、大排查”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全员受教育。为保证活动效果,成立了由海洋工程科科长担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将基建施工队伍纳入到大讨论大排查范围内,切实做到不留死角。全年共开展了17次讨论,共排查问题隐患52项,已整改45项、制定防范措施5个,其余2项都已落实具体措施。

组织本科室所有管理人员、基建施工队伍员工开展风险评价工作,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全员辨识,做到无盲区、无死角。相关人员对火灾爆炸等14个危害类别进行了系统评价,制定了管理措施。全年形成一般及中度危害因素142个、重大危害因素3个,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三、文化引领助力安全环保

大力弘扬安全环保文化。结合安全生产月、六・五环境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安全文化理念,丰富安全文化有效载体,协同推动安全环保发展。

1.开展“5S”安全里程碑活动,提高本科室所有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班站安全管理水平,打牢安全生产基础,在二季度开展了“5S现场管理”安全里程碑竞赛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环保主题活动。海洋工程科分别组织本科室人员及施工队伍学习全国组委会编印的《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并在本科室及施工队伍中了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知识有奖答题活动;举办各型施工前员工环保培训班1200人次,宣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新理念和《环境保护法》、《两高司法解释》等环保法律法规。组织本科室成员及基建施工队伍员工收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教片《生命的红线》和《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14版)》等事故案例专题片,进一步提高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以此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3.认真开展“亲情助安”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经验分享制度,及时将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传达与分享,大力推广“亲情寄语展示”、“亲情座谈”等亲情助安全活动,通过岗前、岗位上和家庭亲情提示或安全嘱托,将亲情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针对元旦、春节等节日制作并下发家庭安全提示宣传单3次450余张,让安全工作融入岗位,让员工家属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八小时内外安全同责”、“做好安全工作就是对家庭最大关爱”的思想认识。

四、及时治理隐患保证安全环保生产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第4篇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严重问题。从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看,各国都对食品安全采取了强制措施。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确保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这是首要的。自2005年7月初,北京启动了“奥运食品安全行动计划”,针对奥运食品涉及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包装、检测和卫生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追溯。2005年10月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2005年至2008年3年时间里,国家相关部委对奥运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提升,《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便成了纲领性文件。

近日,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新闻会,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唐云华表示,北京奥运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严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各国参赛代表团可以放心在奥运村内和场馆内食用供应食品。他表示,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标准是严格的,以药物残留指标上中的莱格多巴胺为例,北京奥运会标准是不得检出的,严于国际上的50PPB,各国参赛代表团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她说:“我们的奥运食品安全标准是参照了国际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及国际上更为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综合制订出来的,完全能够保证奥运会食品安全需要。”

奥运食品生产与消费环节严把关

对奥运食品和奥运餐饮供应企业进行备案

对涉及奥运的10大类345种食品进行了逐一备案,并按照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开展监控,共检测样本6800个。将检测结果及时录入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形成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数据库,并对检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将13家奥运食品供应商、赞助商及奥组委认定的奥运供应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的基本情况、供应品种和供应能力进行了备案。

关于原材料供应

食品供应十分庞杂,有许多特殊食品的供应将挑战北京的协调能力。外国运动员喜欢的食品,如奶酪,它有140多个品种,仅凭国内生产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大量需求。于是,奥组委与家乐福集团签订协议,届时将进口一些国内没有的奶酪品种。同时,奥组委与市场调控处进行了许多细节的研究,例如考虑到运动员的能量摄入,提供的罐头中的糖会尽量使用低能量的木糖醇来代替砂糖。

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蔡同一教授介绍说:“北京奥运会食用的猪肉品种培育,从3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北京奥运会光是肉类就会有24个品种的猪、5种牛、9种羊,蔬菜也将达到65种。运动员食品更是分为28个大类,450多个品种,菜谱保证7天不重样。”由于8月份是北京蔬菜的淡期供应月份,所以在京城海拔为500~800米的北部地区培育了上千亩错季蔬菜,就此解决明年奥运会期间5000吨新鲜蔬菜的供应问题。

关于食品运输清洗

北京8月炎热天气并不适合保持食物的新鲜度,于是,“冷链”技术派上了大用场,奥运会所需的蔬菜和肉类等都将进行冷藏运输。原料的运输全程使用GPS定位系统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运送的路线都将严格规定。同时建立的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将实现从生产到加工、配送、到最后上架的全程监控。一旦发现问题,从检测、确定结果到该食品下架,只需要10分钟左右。

对于蔬菜及餐具的清洗,蔡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秘密武器:酸性氧化电位水。它在水中电解产生的有效氯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并且它最终还原成水,没有任何化学成分残留。一般的病菌,只要在酸化氧化还原电位水中浸泡40秒就会被完全杀灭。现在这种水已经在奥运签约饭店中投入了使用。

关于运动员餐饮

对于许多第一次到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来说,品尝东方美食才算过瘾。而普通人可以正常食用的食品,对于运动员来说并不一定安全。据蔡教授介绍,出现“误食兴奋剂”的现象,“罪魁祸首”还是动物所吃的饲料中混入兴奋剂元素。而北京奥运所有使用的饲料以及农药成分都会经过严格化验,保证其安全性。

面对203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奥组委服务部对食谱提出了“品味世界化、服务国际化”的要求。每一种呈现给运动员的美食,都会经过国际奥委会运动服务部餐饮处的认可;诸如中餐的北京烤鸭、汤圆和饺子都会在细节方面有严格规定,从配料到口味都会考虑外国人的接受程度。同时,对于宗教运动员的一些特殊要求,北京奥组委也会事先与各国大使馆进行协调做到尽量满足其需求。

关于场馆周边餐饮

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餐饮行业也将借此东风红火起来。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北京市各级餐厅将分批从卫生、餐具、服务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定挂牌。按照奥组委的规定:繁华街道、景区及奥运各大场馆一公里内,不可以出现D级餐厅;与奥组委签约的饭店餐厅,必须达到A级标准。

奥运食品检测工程

奥运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由奥运食品供应单位自检体系、奥运场馆内及周边快速检测体系、奥运场馆内外的实验室检测体系构成,按食品检测类别和检测能力分为两个级别,承担奥运食品检测及前沿检测技术的转化工作。

为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食品检测任务,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购买了杭州迅数科技的“HR型高分辨率全自动菌落分析仪”,以应对奥运史上史无前例的检测力度和复杂多样的样品。在中国,微生物危害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2004年向卫生部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超过38%是微生物危害引起的。因此,早期快速的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应卫生标准是提高食品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迅数HR型高分辨率全自动菌落分析仪将食品微生物经典培养检测法的菌落计数和数据分析自动化,使检测结果更可靠。全自动的设计可以节省人工和运营成本,使食品检测在奥运会繁重的检测任务中更为高效迅速。

迅数科技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研发制造现代微生物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设有服务机构。迅数科技为各地食品质量检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中心和大学研究所等数百家机构的微生物实验室提供了技术领先的自动菌落计数仪《迅数_全自动菌落分析仪》和《迅数_自动菌落计数仪》及《迅数_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迅数_生物安全微生物检测系统》、《迅数_自动抑菌圈测量与分析系统》等微生物定量和分析检测仪器。

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是承担2008北京奥运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的9个一级检测机构之一。据介绍,自2006年初北京奥运食品检测机构确定后,这些分两个级别共39个检测机构将提前2年定期对备选基地的环境(包括空气、土壤和水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安全状况信息库,监测合格的方可供应奥运会。还将对产品进行连续1年(或以上)的动态抽样检测,符合要求的产品方可供应奥运会。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张志宽介绍,奥运期间北京市将接待各国代表团、工作人员、新闻记者等近25万人,现场观众700万人次,周期长达60天到70天,预计将为各国代表团、工作人员、新闻记者、现场观众提供餐食1300多万份。迅数科技副总经理方力先生表示:“此次迅数菌落分析系统积极服务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也是我们为增进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理念的最好体现,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为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提供最优质及时的服务。相信凭借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出色的检测能力,凭借迅数科技优异的自动菌落检测分析产品,2008奥运食品实验室检测任务一定能顺利完成。”

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

此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与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食品办)签署了《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系统》及《预包装食品追溯系统》的合作开发合同。这两个系统是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合同的签订标志着航天金卡已成功进入奥运信息化建设领域,并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通过该系统可以看到某快餐公司在好运北京赛事期间每天配送食品的详细信息,甚至连配送司机的姓名、司机的健康证等信息都可检测。该系统对奥运的物流中心、餐饮服务商和食品企业他运输车辆的温度、位置都能够实行实时的监控,一旦这个运输车辆偏离预定的行驶路线或者温度超标,或者车辆的车门出现了非正常开启的现象,系统会在30秒内自动触发报警,提示监管人员。

此次北京市投资建设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项目一方面将直接应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将应用于日后重大活动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北京市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系统》作为该项目中重要程度最高、复杂度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是目前国内技术难度最大的RFID应用项目,在国际上也无先例,受到国际各大IT厂商的广泛关注。对此,航天金卡一直高度重视,经过历时一年的项目跟踪及多轮方案论证,同时也经过几番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实力较量及激烈市场竞争,最终航天金卡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解决方案脱颖而出,得到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食品办)的高度认可。至此,航天金卡正式成为该系统的唯一承建单位。除建设局端管理系统外,在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食品企业,需要实时采集其相关信息并传输到局端管理系统中,以便各部门对其进行监管。为此,航天金卡将为各类食品企业量身定制相应的标准化RFID解决方案作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企业端系统,并协助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食品办)将该系统迅速推广应用于各类食品企业,特别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及消费等服务的各类企业。除《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系统》外,北京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还包括《预包装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果蔬追溯系统》及《畜禽追溯系统》三个部分,其中《预包装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也同时确定由航天金卡承担建设,而另外两个系统则由北京市农业局主导并实施。

食品流通不但涉及到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和配送等诸多环节,而且还要对生产厂家、物流公司、运输车辆进行监控和管理,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在食品流动中起到监控作用,能够完成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和查询等功能。

综合这些因素,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是非常理想的选择。通过相应的后台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食品从源头到最终消费者的监控,从而强化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因此将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奥运食品安全这项重要的筹备工作中,符合当前的迫切需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航天金卡根据奥运食品安全的特点提出了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以RFID电子标签为基本流动数据载体和基本信息单元,采用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使奥运食品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时动态的人机系统,以保障奥运食品安全。

航天金卡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采用RFID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RFID技术贯穿干食品安全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建立了一个完整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各类食品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开环应用,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并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现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食品供应链的透明管理。

追溯系统由一个一级平台和四个子系统构成,一级平台下面设立了果蔬、动物产品、预包装食品以及奥运食品的追溯子系统,对供应北京的所有食品进行追溯。其中对动物产品的追溯是追溯的重点,目前北京地区的畜禽类屠宰加工企业,以及供应奥运会的畜禽类屠宰加工企业已经全部纳入到我们追溯系统的范畴,我们可以对这些食品的种植、养殖、原料运输、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相关的监控和统计,大家可以看到相关环节的详细记录。北京市民也享受到了食品安全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益处,居民可以输入条形码就可以查到相关的各类信息。

奥运食品安全的追溯系统利用了GPS、GIS、RFID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这个系统将奥运会的宾馆、场馆、运动员村、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医院等等全部纳入监控,并且在去年8月份的好运北京赛事中进行了试运行,目前这个系统反应良好,将直接为奥运会服务。这个系统能够对好运北京测试赛定点标准宾馆和饭店进行相关的食品监控。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奥运的物流配送中心向运动员供应食品的情况,系统都能够实实时的监控。

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奥运食品安全管理中心;奥运食品专用仓库系统;奥运食品加工中心系统;奥运食品物流企业系统;奥运食品生产、养殖基地系统;奥运食品销售点系统;奥运食品运输监测点系统。

系统特点和优势

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利用RFID的特性达到对食品的安全与追溯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更加高效、实时、便捷;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并为科学预警提供依据;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地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通过网络,消费者可查询所购买食品的完整追踪信息。

同时,系统具有3方面的优势:

一、无源电子标签由于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成本较低,可以被很多商品所接受;

二、在物流车辆上应用有源标签,可以重复使用,传输距离远,并且能够携带大量信息,包括温度信息和车辆位置信息;

三、信息可以完整地保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而且不易丢失和更改,便于查询。

系统的应用范围

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林、渔、妆、副各类食品的安全追溯管理,适用粮油食品、畜禽食品、果蔬食品、水产食品、调味品、乳制品、方便食品、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饮料、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因此该系统除了实现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同时将在今后的食品安全管理中广泛推广及应用,航天金卡将为各类食品企业定制相应的标准化RFID解决方案作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企业端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其相关信息并传输到局端管理系统,实现各相关部门对各类食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据了解,北京市提前两年就已启动奥运食品生产基地从运输到出厂加工全过程监控体系。该系统从功能上分为辅助资料、日常监管、物流监管、地理信息等10个模块,是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奥运赛区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和开展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的统一平台,以及奥运食品供应企业开展自检、执法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数据交换中心,正为2008年奥运会积累赛前监控数据。

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已经制定,还制定了与奥运会食品安全相关联的《包装、贮运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食品动物饲养用药管理规范》等标准。

关于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新资本协议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24-004

一、新资本协议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的要求

(一)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与识别

任何损失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风险造成的。大量信贷损失案例表明,信贷损失是由于信贷流程关键环节人员不尽职、人情贷款、违规操作、内控不严等造成的。操作风险很大程度上引发和放大了信用风险。既然操作风险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且又与其他风险交织在一起,那么,准确界定和识别操作风险就成为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前提。

根据对巴塞尔委员会于2003年的《新资本协议征询意见稿》,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或失灵、人员和系统的操作失误,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国际银行界也有将操作风险界定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风险。我们这里采用的是新资本协议的权威界定。其主要内容详见表1。

(二)关于操作风险的计量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管理水平,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关于给操作风险分配资本的计算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

1、基本指标法

根据基本指标法,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金应等于其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α,α为固定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KBIA = 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

GI = 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a= 15%,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

在公式中,总收入被定义为: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

2、标准法

标准法的计量原理是将银行的所有业务划分为八个产品线,对每一个产品线规定不同的风险资本系数,并分别求出对应的资本,然后对八个产品线的资本进行加总,即可得到银行总的操作风险资本金。计算各产品线资本金要求的方法是,用银行的总收入乘以一个该产品线适用系数(用β值表示)。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的简单加总。总资本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KTSA =(GI1-8 x b1-8)

其中: KTSA = 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

GI1-8 = 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过去三年的年均总收入。

b1-8 = 固定系数,建立各产品线总收入与资本要求的联系。各产品线及其对应的b值详见下表:

3、高级计量法

高级计量法包括内部度量法和损失分布法,为国际先进银行所普遍采纳。考虑到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巴塞尔委员会并没有规定用于操作风险计量和计算监管资本所需的具体方法和统计分布假设。这赋予商业银行极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构成和对应的各类风险,开发自己的操作风险评估方法。不过,采用高级计量法必须达到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且除非监管当局另有规定,一旦批准银行使用较为先进的操作风险计算方法,则不允许银行再使用其他更加简单的计算方法。考虑到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故这里对高级计量法不再作详细介绍。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

这三类计量方法对商业银行不同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按照基本条件、实施基础等五项指标加以比较,详情参见表3。

考虑到国内银行业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所处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之间作出合理选择。这就需要在如何控制外部监管资本,如何降低资本占用及如何提高经济资本使用效率之间作出权衡,说到底就是要在贯穿于风险文化、风险敏感度和计量成本等三要素之间进行权衡。

对于现阶段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尤其是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银行来说,较有前瞻性地和挑战性地选择,就是标准法或替代标准法。对于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特别是在50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小银行来说,考虑到操作风险计量成本及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型开发等投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等不利因素,较为现实的选择应该从基本指标法做起,待经验与相关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选择标准法或替代标准法。

二、新资本协议下国际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

这里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荷兰银行作为个案,了解他们在新资本协议下是如何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的。

(一)汇丰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

1、汇丰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识别

汇丰银行关于对操作风险的界定与新资本协议基本一致。在他们的定义中,操作风险事件涵盖以下内容:(1)内部员工带来的操作风险,包括“员工盗用公款”、“关键人才流失或缺失”、“没有遵守劳动法”等;(2)操作失误带来的操作风险,包括“执行、运送和流程管理”、“银行保密法案”及“隐私保密条例”等带来的风险;(3)系统本身带来的操作风险,包括“系统故障”、“系统安全”、“系统容量”和“技术投资风险”等;(4)外部事件引发的操作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事件”、“犯罪”、“外包或供应商风险”。

2、汇丰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程序及目标

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的基本程序包括:一是通过识别并充分了解集团所面临的所有操作风险种类,在已有目标基础上定义集团的风险管理偏好;二是对各种风险和控制手段进行评估,根据成本绩效原则来作出公开的行动,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降低整体业务表现的不确定性;三是将操作风险管理与内控、安保、合规及设施管理等管理部门结合起来,争取更准确地识别出各种风险。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目标包括:一是尽量减少操作损失,降低监管当局对操作风险的告戒;二是增强操作风险透明度,提高管理信息诚信度;三是维护集团信誉和风险评级。

3、汇丰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

在各业务部门设置“协调人”专职岗位。其职责包括:支持并协调操作风险管理计划在其部门的推行和提交操作风险管理报告;按照要求安排各部门业务经理讨论会,对所负责的业务部门风险自评和行动计划结果进行总结并报告;当操作风险发生变化时,负责更新操作风险评分、行动计划和报告;与财务人员协调部门操作风险损失和预期损失报告的提交;与操作风险协调人共同工作,保证集团各公司对操作风险计划需求的及时更新。

在各业务部门之上设置“协调人”专职岗位。其职责包括:建立并维护代表所有业务及内部支持单位、部门的操作风险业务协调人网络,按照要求协助和培训操作风险业务协调人;引导对集团操作风险数据库的使用;向管理人员提供操作风险报告,并充当操作风险管理人同其他部门管理层的沟通中介;按照要求对执行委员会、资产负债委员会、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提交报告,并与集团总部、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及整个行业保持经常联系;向各业务部门主动提供反馈意见,增强风险自评质量。

在大区设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大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在大区内部各区之间有效持续推行,并符合国有关法规和集团要求;对相关政策、方法、资源和项目计划的时间安排提供指导和解决方案;定期对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进行更新,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与政治环境下考虑主要的风险敞口问题;审阅操作风险评估和损失数据,帮助识别特殊机构或机构层面的操作风险问题;监督、征询和监控重要操作风险的管理,营造适当的风险管理文化。

4、汇丰银行的主要风险指标和损失报告

汇丰银行主要风险指标的设计包括“衡量损失”,“衡量流程”,“环境评价”等。这些指标的设计过程中较好地体现其设计原则与管理要求。汇丰银行对损失或近乎损失的报告依照如下程序:一是对于所有损失或近乎损失总额超过1万美元(“近乎损失”=操作出现问题,但很幸运没有造成损失)的,要找出损失事件的根源所在,并通过学习从中汲取教训,争取在未来降低操作风险;二是由部门总监批准形成正式报告;三是将损失与相关风险、相应评分及缓释风险行动计划联系起来,用于分析、报告及最终进行经济资本计算和分配的数据库。

5、风险监控及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状况

汇丰银行在对操作风险实施监控的主要方式是: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和询问损失及风险评估;分发损失事件的反馈报告来分享学习经验;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集团审计委员会报告。汇丰银行近年来还在操作风险管理实践中对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及其相关事件进行了科学分类。其中,造成损失的按操作风险种类分布状况是:由业务流程造成损失的占63%;由外部因素造成损失的占19%;由员工造成损失的占18%;由系统因素造成损失的占1%。造成损失的按事件种类分布状况是:执行、传送及流程管理造成损失的占48%;外部欺诈和盗窃造成损失的占33%;内部欺诈和盗窃造成损失的占11%;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造成损失的占5%;实物资产造成损失的占2%;业务中断和系统瘫痪造成损失的占1%。从中可以看出,业务流程因素所带来的损失位居首位,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而由系统因素造成损失的只有1%,表明类似于汇丰这样的国际先进银行在系统方面几乎不会发生什么操作风险。

6、内部审计及审计的责职

汇丰银行的内部审计政策有如下三条:第一,内部审计必须独立且客观;第二,内部审计部门有必要时可以得到任何信息资料;第三,内部审计可以对操作程序以及对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但不会参与对意见的落实。汇丰银行的内部审计结构包括:集团内部审计总经理直接向集团主席和集团审计委员会报告;独立的审计部门分散于各个主要地理区域;所有地方内部审计部门都有向集团内部审计总经理的独立汇报条线。

7、应急预案

汇丰银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有一份书面计划和联系人名单,能够从一场火灾、地震或恐怖袭击中迅速恢复过来;符合集团标准并每年提供证明,满足内部与外部审计,以及法规监管的要求;演习做一些必须做的事。汇丰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于为客户提供无缝隙服务;保护股东价值,使财务损失最小化;充分了解各种风险,在损失事件的最初就将发生概率减少到最小;通过事先拟订的反应机制可以应对任何突发事件;将应急预案融入到计划过程之中,保护集团员工。

汇丰银行应对成本收益的应急预案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成本应急预案,它包括“人才流失”、“恢复业务运作的高成本”、“长时间的停业”、“法规监管的惩罚及责任”、“极大的压力”、“信誉受到损害”、“不了解业务经营的风险”、“数据丢失”、“保险不充分”等;二是收益应急预案,它包括“生命受到保护”、“股东价值和银行资产受到保护”、“维护了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了经营的恢复能力”、“符合监管要求”、“减少了风险敞口”、“缩短了停业期”等。

(二)荷兰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

1、荷兰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识别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荷兰银行在改善和实施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在同行中遥遥领先。荷兰银行作为新资本协议的起草单位之一,对操作风险的界定与新资本协议保持一致,即将操作风险界定为“因不恰当或失败的内部操作流程、内部员工问题,以及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所引发而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荷兰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范围,与汇丰银行基本一致。

2、荷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型开发与运用

早在2000年,荷兰银行就建立起了操作风险管理模型,并由此实现了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使商业客户业务运作在操作失误方面的损失大大降低。商业客户操作是荷兰银行企业客户战略业务单元的子业务,拥有现金、股权衍生产品、固定收益、债权衍生产品、外汇、货币市场和资本运作等多项业务,它通过多边交易、清算人和中央系统,每天同48个国家进行几百万笔交易,这其中极易发生操作风险。2001年,荷兰银行以商业客户业务运作为突破口,成功地开发出了可运用于全球各分支机构的一系列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基本能够覆盖全球交易,并能及时检测出极易发生操作风险的异常交易现象。这些系统的显著特点就是在商业客户业务操作的同时,能够检测到“近乎损失”和“预测到的”风险事件,系统将识别出这两种操作风险,故它可以更好地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

荷兰银行在开发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和建构操作风险相关模型的同时,还培育出了一支操作风险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在2001年同时实施了一个风险自评和主要风险指标项目。该团队的风险自评过程包括通过自动汇报机制,每月向主要经理和监管人员对操作风险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接下来会进行为期2天的风险自评讨论会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商业客户业务操作的重点不仅仅在于衡量和收集分析数据,该子业务单元将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具体的单项操作的集合,而在于商业客户操作每年二次以“稳定操作风险”为目标进行风险评估测量,而且每月考核风险指标。与此同时,荷兰银行还由此成为操作风险数据交换中心的组成成员,并作为一家瑞典的行业外部数据协会会员,以帮助该协会测评全行业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3、荷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特点

荷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特点包括:一是通过总结自身管理经验和管理层的参与,建立起了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这可以被视为该行实现成功的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二是形成了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即将操作风险管理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结合起来,以保证新资本协议给出的标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三是配备了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为操作风险管理投入了专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通过组织体系和管理层委托去了解和识别操作风险;四是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工具,开发出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运用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来评估操作风险,使操作风险事件和损失大为减少;五是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通过对高级计量法,即损失分布法的运用,严格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

三、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存在误区,操作风险意识薄弱

1、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

从操作风险的定义看,属于“操作性风险”的仅包括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中的“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等引起的对流程执行不严格的情况。显然,“操作性风险”不能等同于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大、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这种将操作风险狭隘地理解为“操作性风险”的做法,往往使得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能覆盖所有的操作风险。

2、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

严格地讲,“金融犯罪”仅是操作风险中的类型之一,并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操作风险。根据我国对“金融犯罪”的定义,“金融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侵害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市场秩序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关系,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对比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金融犯罪”显然不包括那些由于银行自身不完善的流程和系统漏洞以及外部事件等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会使银行无意识地缩小操作风险的管理范围。

3、认为操作风险是无法计量的,无法为其分配资本

与其他类型的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往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一旦将这些操作风险事件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同类型的数据中看,这些操作风险往往会以某种稳定的概率在发生。这正是量化操作风险的科学基础,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起内部和外部的操作损失事件数据库,并从数据拟合操作损失的概率分布,据此可以计算并为之分配资本。

4、认为操作风险管理只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事

将操作风险等同于“操作性风险”或操作中发生的风险,就会将操作风险管理看成是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这其实是大错特错。首先,从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看,内部审计部门属于内部控制机制中的评价与监督机构,而不直接参与风险管理。如将操作风险管理职责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就会造成该部门在职责上的冲突。其次,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既需要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也离不开各业务部门的支持。将操作风险管理单独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并认为与其他部门无关,只能导致很多专业性的风险隐患无法被发现。最后,操作风险是一个涉及面广的范畴,涉及诸如安全保卫部门、科技部门、后勤事务部门等。这就难免出现部门之间需要协调的情况,这仅靠内部审计部门是不够的。

(二)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1、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根据本文对以汇丰银行和荷兰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银行业所做的研究显示,外资银行普遍由专门的部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控,对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流程的编制与修正,以及对操作风险报告系统的设计与执行等。因此,他们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相当健全,且责权较明晰。具体来说,大多数外资银行在集团总部设有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与信贷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列。该机构是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中枢机构,是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单独运作的机构,它直接向董事会负责,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授权和日常决策等工作,同时确保操作风险管理过程的正常运行。在集团的主要业务部门,则设有专门独立的操作风险控制部门,对本部门从事的所有业务的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对每项业务的进展都出具风险评估报告,操作风险控制部门根据该项业务所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进行预估并标示出操作风险等级。

2、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商业银行尚未设立专门的部门全面负责管理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在诸如风险管理部、内部审计部门、法律与合规部门等部门,普遍缺乏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在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下,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清、沟通协调不顺畅,管理效率低下,且涵盖操作风险的识别、监控到报告等各环节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尚未建立。

与外资银行的情况不同,国内商业银行对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没有一个协调部门。比如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操作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操作性风险,科技部门负责系统方面的操作风险。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了解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的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

(三)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综合来看,外资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整个银行的政策层面上;另一个是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操作规程层面上。整个银行层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了从董事会、高管层到各业务部门、内审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同时制定了操作风险管理的整体程序,包括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初步评估、关键风险指标的设计、风险测量、风险监控、风险转移到风险报告等。

国内银行业大多没有建立起全行统一的、标准化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主要表现为各业务管理部门制定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比如,“信贷业务操作规程”、“资金业务操作规程”、“个人按揭贷款管理办法”,等等。这就造成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同时,各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目标也不尽一致,不同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偏差,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

(四)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单一,电子化手段缺乏

从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趋势来看,随着电子技术和金融工程的不断发展,操作风险管理的手法也日趋完善,从早先的定性管理到现在的定量管理;从原来的手工管理到现在的电子化运作。相比之下,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这集中表现在:(1)过分依靠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国外很多银行会聘请权威的外部审计所对银行进行审计。这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往往不如外部审计强,而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几乎全部依赖内部审计部门,这些部门往往因专业人才缺乏和电子化手段跟不上,很难担此重任。(2)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先开展业务,后制定规章制度,从而在引发了大量操作风险之后才注意操作风险管理问题。此外,制度执行不力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的一大难题。制度执行不力就会使制度形同虚设,失去约束力。(3)信息系统装备滞后,电子化手段普遍缺乏。国外先进银行凭借其先进的信息系统装备,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电子化手段。如国际先进银行的金融业务运作大多采用电子化方式,从信贷人员调查资料的录入到信贷经理的审批,再到最终信贷资金的发放等,都是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实现的。这就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发操作风险的可能。在对操作性风险的审计监督上,国际先进银行大多也采用了电子审计方式,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

(五)报告机制尚未形成,量化管理技术运用受到制约

国际先进银行为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以实现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大多建立了先进的操作风险报告信息系统,制定了详尽的操作风险报告制度,其操作风险的报送规则十分明确具体,确定了统一的报送模板,模板中对操作风险的种类按起因、业务类型等进行明确分类,便于按各种口径进行统计并建立起数据库,对报送时限、数据确认等方面也作了详细规定。

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报告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告制度不够标准化,统一的操作风险事件报送模板缺乏,不能对操作风险种类进行详尽的科学分类,在报送时限、数据确认、例外事项规定、报送人员职责等环节也未能作出统一规定;二是实行逐层报告制度,各部门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事件和控制情况向其上级汇报,上级管理者再对自己管理范围的风险事件与控制情况进行考虑,再向上报告,直到总行,导致报送不及时;三是报告的覆盖面不全,目前国内中小银行对重大案件的报告较为重视,但对日常性的、损失较小的操作风险事件尚未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因此无法建立完整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制约了操作风险的定量管理。

(六)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质量受到制约

从根本上讲,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在于人,而非计算机系统或数学模型。不管计算机系统多么先进,数学模型多么准确,它们都是由人来开发,并由人来选择使用和具体操作的。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输入数据不准确或模型选择错误等行为将导致整个操作风险管理的失效。可见,拥有一批对操作风险有充分了解、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丰富风险管理知识的风险管理人员是国内商业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基础和前提。国外先进银行大多为操作风险管理建立起一支专业队伍。与之相比,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人才极度缺乏,现有的风险人员仍专注于信用风险,对操作风险尚未有深入研究,还不具备专业操作风险管理人员的一般条件。至于说那些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金融工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更不用说经验丰富的操作风险管理专家。可以预见,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进程中的最大制约因素。

四、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正确理解和准确识别操作风险内涵与事件类型,是国内商业银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此,应结合中国银监会、各地监管机构提出的要求各类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针对操作风险管理出台的具体举措等,并参照汇丰和荷兰银行的某些做法,对照操作风险事件的主要类型、表现形式及风险损失分布状况等在银行内部开展对策性研究,明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着力培养全体员工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2、为操作风险管理搭建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积极研究并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普遍偏小,可结合实际情况将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纳入现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努力构建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量化研究。

3、操作风险管理是建立在操作风险计量基础之上的,而操作风险计量需要银行内部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一致,并为之储备必要的数据。国内商业银行可聘请国际先进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专家介绍风险计量的经验,与他们合作研究与模型开发,尽快使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步入正轨。同时,要积极做好操作风险计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重要的是要为将来的量化管理积累数据和储备数据。

4、走向成熟的操作风险管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内商业银行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对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并为最终走向国际银行业通行的计量方法创造条件。当前情况下,适合国内大多数小型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管理可以从基本指标法做起。考虑到既要提高风险敏感度和经济资本使用效率,同时又要加快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进程,大中型商业银行则可以从标准法或替代标准法做起,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分配资本。